守株待兔的古诗原文意思

关于守株待兔的古诗原文意思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守株待兔的古诗原文意思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守株待兔的古诗原文意思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守株待兔的古诗原文意思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48) 说说(108) 名言(7) 诗词(5k+) 祝福(16) 心语(871)

  • 守株待兔原文及翻译

  • 古诗文
  • 守株待兔原文及翻译

      守株待兔是我国的一个传统故事,出自《韩非子·五蠹》。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守株待兔原文及翻译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守株待兔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出自《韩非子·五蠹》

      守株待兔注释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

      触:撞到。

      走:跑。

      折:折断。

      因:于是,就。

      释:放,放下。

      冀:希望。

      复:又,再。

      得:得到。

      为:被,表被动。

      身:自己。

      为:被。

      守株待兔参考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启示

      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不能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

      主要批评

      不劳而获的人,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把偶然的事件当成必然性的事件是十分愚蠢的。主要是讽刺那些不通过自己的劳动、努力,却想有回报的人。同时也说明当时政策,讽刺官员的愚笨。

      揭示道理

      这个成语故事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主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作品原文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作品注释

      1、株:树桩。

      2、触:撞到。

      3、走:跑。

      4、折:折断。

      5、因:于是,就。

      6、释:放,放下。

      7、耒(lěi):一种农具。

      8、冀:希望。

      9、复:又,再。

      10、得:得到。

      11、为:被,表被动。

      12、身:自己。

      13、为:被。

      作品译文

      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作品启示

      告诉我们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不断发生的事情,要勤劳务实,不能心存侥幸。

      主要批评

      不能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狭隘的个人经验的思想方法。

      揭示道理

      这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兔子自己撞死在树墩子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一无所获。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我们一定不要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

    [阅读全文]...

2022-06-08 01:19:48
  • 守株待兔的寓意及意思

  • 守株待兔的寓意及意思

      守株待兔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那你知道守株待兔的故事是讲什么吗,有什么样特殊的寓意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守株待兔的寓意,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守株待兔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出自《韩非子·五蠹》

      守株待兔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守株待兔寓意

      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不能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

      使用这个成语主要批评不劳而获的人,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把偶然的事件当成必然性的事件是十分愚蠢的。主要是讽刺那些不通过自己的劳动、努力,却想有回报的人。同时也说明当时政策的腐败,讽刺官员的愚笨。

      守株待兔成语解释

      【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比喻原来的经验;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死守教条。

      【出自】:《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示例】:吾料兄必定出身报国,岂是~之辈。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

      【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守株待兔词语辨析

      【*义词】刻舟求剑、缘木求鱼、墨守成规、好逸恶劳、坐享其成、缘木求鱼、固守成规

      【反义词】随机应变、见风使舵、通权达变、除旧布新、标新立异、借坡下驴、

      【正音】待:不能读作“dǎi”,而要读作“dài”。

      【辨形】待:不能写作“侍”。

      【辨字】株:不能写作“猪”。

      【辨析】“守株待兔”和“刻舟求剑”,都含有“不知变通”之意。但“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形容人不作主观努力,只是存在侥幸心理,想获得意外成功;而“刻舟求剑”偏重于“刻”和“求”,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但不了解情况变化,不知变通而采取错误方法。

      守株待兔阅读练*题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兔走触株( )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

      ③冀复得兔( ) ④而身为宋国笑(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守株待兔参考答案

      1、① 跑 ② 放下 ③ 希望 ④ 自己

      2、 A

      3、兔子是不会再得到了,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

      4、 因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只是一个偶然现象。

    [阅读全文]...

2022-05-24 05:06:51
  • 守株待兔课文原文

  • 守株待兔课文原文

      “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我们小学的时候也学过这篇课文,您还记得吗?下面整理了守株待兔课文原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守株待兔

      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一年四季,早上天一亮就起床,扛着锄头往田野走;傍晚太阳快落山了,又扛着锄头回家。他实在是很辛苦。

      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野兔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桩子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顿。

      第二天,农夫照旧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

      他干一会儿就朝草丛里瞄一瞄、听一听,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就这样,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该锄的地也没锄完。直到天黑也没见到有兔子出来,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

      第三天,农夫来到地边,已完全无心锄地。他把农具放在一边,自己则坐在树桩旁边的田埂上,专门等待野兔子窜出来。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

      后来,农夫每天就这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始终没有再得到。而农夫地里的野草却越长越高,把他的庄稼都遮盖掉了。农夫因此成了宋国人议论的笑柄。

      现在如果还要用以前的方法来治理现在的人民,就象守着一棵树等兔子来撞一样。

      拓展阅读:《守株待兔》说课稿

      一、说教材

      《守株待兔》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八单元第二课。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种田人妄想不经过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是不对的,《守株待兔》位于本单元第二篇,上承《刻舟求剑》、《掩耳盗铃》下跟《亡羊补牢》。它处于由知识的学*向知识的运用转化的过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单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中的一步棋子,是从掌握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

      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守株待兔”、“乐滋滋”、“再也没有”等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第3自然段讲的是种田人拾兔后的心里活动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守株待兔”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创新点

      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我认为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1)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学生模仿动作,理解词意;

      (2)做实验,体验“守株”的结果。从而揭示寓意;

      (3)借助情境,动画演示天高日落,一日又一日,体会种田人荒废的时间;

      (4)设计“种田人认识错误”,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二、说教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拾兔’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打好自主学*语文的基础。再有,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学生实际,可采用简笔画、动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兴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其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学*方法,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在阅读*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惯。

      四、说练*

      积累和运用是新课标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精心设计练*,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1)学生听老师范读,听学生朗读,在听中感悟语言;

      (2)动画演示种田人拾兔后的`心理,抓重点词让学生练说

      (3)个别读、齐读、小组读、比赛读、引读等形式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

      (4)布置学*课后续写种田人认识错误后的故事,延伸课文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说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说、读、练的教学思想,可安排两个课时完成。下面具体说第一课时的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从学生实际生活中,所见到事物谈起,说有没有妄想过不劳而获的成功,引入课题,释题质疑。

      (二)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借助图片动画弄懂“丢下”、“全完了”,在简笔画中找出这样的情景。

      (三)指导朗读,启发想象。重点引导体会感叹号的语句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四)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1)通过动作表演理解课文;

      (2)通过“拾兔”,懂种田人懒惰的原因。

      (五)总结学法,引导自学。检查效果,完成练*。

      (六)角色表演。假设情境,创造思维,练说:种田人认识错误后的情境。

      (七)归纳总结,提示寓意。

      六、说板书设计

    [阅读全文]...

2022-06-18 01:10:00
  • 《守株待兔》的评课稿

  • 礼仪
  • 《守株待兔》的评课稿

      讲述的是一个农夫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树的兔子的故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守株待兔》评课稿,希望帮助到您。

      《守株待兔》原文

      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乐滋滋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听了 胡老师的一堂课,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现说说几点值得我学*的地方。

      一、范读揭题,说出大意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问孩子喜不喜欢听故事从而引入课题《守株待兔》,教学“守”字,从故事中找出一句最能说明题目意思的话来。

      教学从课题切入,引导学生自己读课文,抓住课文中的句子理解题意,为下面的教学铺路搭桥。不径直点明题意,能勾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2、新课标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因此,让学生围绕题目展开讨论:

      这个人为什么要守着树桩等兔子呢?结果又怎么样呢?请学生再读课文,根据回答板书:坐等、白捡、*死、全完,然后根据板书用上“于是、结果”完整说出这个故事的大概意思。从而帮助学生准确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抓住细节,对话文本

      1、兔子死的原因:窜、不知怎么的

      首先让学生明白“窜”是怎样的动作,在讨论中理解“窜”的特点,理解“不知怎么的”,明白发生这种情况的极偶然性。使学生在读、思、说中步步深入,从而领悟品词析句。再进行句子训练:不知怎么的'————

      2、 种田人的心情:乐

      联系文本,理解“白捡”的“白”的意思,意会“不劳而获”。利用朗读表示白捡,捡得轻松易得,表演“乐滋滋”的样子,把种田人的想法自言自语地说出来。这样做既能有效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又帮助学生理解了词语,使词语带着活生生的形象贮存在他们的脑海中。

      3、 种田人的行为:等

      什么时候开始等,怎么等,等的结果怎样?带着问题研读课文,理解“从此”的意思;出示句子训练:早上,当别人——-时,他却在树桩旁边傻等。中午,当别人——时,他却——;傍晚,当别人——时,他————;当你走过这位农民身边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体会想象种田人坐着等野兔时的言行和心理,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发现,从而提示出规律,不劳动是一无所获的。

      三、揭示寓意、拓展学*

      师问:如果你是邻家一位老农,看到这位守株待兔的年轻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以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吸取课文的语言,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个环节,意在引领学生在对话、体验、倾听、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成语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农夫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树的兔子的故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本着语文阅读教学“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教学《守株待兔》这则成语寓言故事时,我以新基础教育理念为指导,主要通过在教故事情节的同时,也教给学生学*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也就是把“两类结构”的学*和运用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揭题伊始,我就呈现学*方法,接着通过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很快地把握了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并巧妙地根据题目“守株”和“待兔”,让学生既快速又准确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这种做法不仅化难为易,而且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在学*新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积极主动的发展。然后通过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想,自己填,最后归纳出寓意,自己表演和构思新的故事情节,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

      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故事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并力求通过读作为学生学*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将课堂教学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获得健康主动的发展。

    [阅读全文]...

2022-06-04 14:57:38
  • 守株待兔名人名言的意思26条

  • 名人名言
  • 1.海浪宁可在挡路的礁山上撞得粉碎,也不肯后退一步。

    2.未曾失败的人恐怕也未曾成功过。

    3.如果你经济上完全依赖别人,那么你就拱手放弃了你的力量。

    4.在逆境中要看到生活的美,在希望中别忘记不断奋斗。

    5.成功四步:预见成功;相信成功;学*成功;坚持成功。

    6.穷不一定思变,应该是思富思变。

    7.相信看到是光明,怀疑看到是黑暗,相信看到是道路,怀疑看到是困难。

    8.成功只有一个理由,失败却有一千种理由。

    9.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10.成功永不放弃,放弃永不成功。

    11.高考得高分的秘诀就是少丢分!

    12.凡事要三思,但比三思更重要的是三思而行。

    13.成功就是两股力量:一种支持我们的力量;一种反对我们的力量。

    14.当你将力量放在自己身上时,你将永远充满力量。

    15.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16.一个人可以年华老去,但不能言而无味。

    17.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

    18.痛苦的记忆是泪水洗不净的,只有汗水才能把它冲掉。

    19.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0.与其让生命生锈,不如让生命发光发热。

    21.山高不厌攀,水深不厌潜,学精不厌苦:追求!

    22.成功三个考验:考验我们的爱心;考验我们的耐心;考验我们的毅力。

    23.不要抱着过去不放,而拒绝新的观念和挑战。

    24.我们今天的生活是三年前的抉择,我们三年后的生活是今天的抉择。

    25.世纪不是金钱和权力的管理,而是领导人影响力的管理。

    26.成功不是得到多少东西,而在于把身上多余的东西扔掉多少。

    [阅读全文]...

2022-05-24 19:23:28
  • 用守株待兔造句大全

  •   用守株待兔造句

    1、你不让我守株待兔吗,故发一堆小白兔。等着那只小兔子来撞树。

    2、所有成功的人都是把握先机,所有失败的人都是守株待兔。

    3、做有些事不能只知道守株待兔,要主动抓住时机!

    4、我们要积极创造机会,而不是只会守株待兔而已。

    5、现在社会何等竞争,你若只管守株待兔,迟早会被淘汰的。

    6、思想不能太保守,要勇于探索,守株待兔是不会有收获的。

    7、要是人人都守株待兔,那么这个社会就不会有创造发明了。

    8、恋爱就像打喷嚏,不经意间总能打得出来,刻意要打一个却总是打不出来。爱情常常不属于那些穷追不舍的猎人,而属于那些守株待兔的人。

    9、这便是龟兔赛跑守株待兔和拔苗助长。

    10、你每天在这儿等她出现,这种守株待兔的做法未免太笨了。

    11、“守株待兔”这个成语,讥笑那些不想经过努力,存在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收获的人。

    12、林冲也不客气,冲着王进一抱拳朗生说道:我等坐在这里守株待兔不如主动出击,这样即可以消灭西夏的主力,也可以为我们收复南宋打下良好的基础。

    13、想靠乐透彩发财,就像守株待兔,终究不是正常的生活态度。

    1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守株待兔终究不可靠。

    15、守株待兔只会让机会擦身而过,只有不断主动争取,成功才属于自己。

    16、宁在奔跑中留下成长的伤痕,也不*成守株待兔的风景。

    17、在学*中不可有守株待兔的心理,没有什么是可以不劳而获的。

    18、我们要主动出击,不能守株待兔,否则会让敌人跑掉。

    19、这种守株待兔的好事怎么可能那么容易上门

    20、守株待兔的行为是坐等其成的行为,是愚蠢的行为。

    21、这时代做生意,单靠开店守株待兔,等顾客自行上门已不够了。

    22、现在我们就来个守株待兔,让歹徒自投罗网。

    23、可能初期待遇未如本港,但事在人为,前景定比留在本地守株待兔更好。

    24、你要守株待兔你去守,我可要出去寻找机会了。

    25、要应付这瞬息万变的世界,抱持守株待兔的心态是不行的。

    26、与其我们这样守株待兔,不如付出努力做这件事。

    27、**守株待兔,歹徒自行落网。

    28、经验固然重要,但却不能守株待兔,不知变通。

    29、**守株待兔,埋伏了几天,歹徒始终没有出现。

    30、不要在守株待兔了,这是徒劳的

    31、事情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等出来的。守株待兔,是一种无结果的行为,坐以待毙,就是等死。

    32、教官躲在后门守株待兔,犯规的同学根本不知道。

    33、积极的选择就是不要守株待兔等着机会掉到你怀里,而是自己给自己创造机会

    [阅读全文]...

2021-12-24 04:30:19
  • 守株待兔的文言文及翻译

  • 守株待兔的文言文及翻译

      导语: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里慌慌张张地窜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墩子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守株待兔的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②,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韩非子》

      翻译:

      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里慌慌张张地窜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墩子上,便倒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了。农民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因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shé)了。农民高兴极了,他一点力气没花,就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野兔,日子就好过了。从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气种地了。每天,他把锄头放在身边,就躺在树墩子跟前,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这树墩子上来。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农民当然没有再捡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

      启示:现在常用来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守株待兔造句

      1、不要在守株待兔了,这是徒劳的。

      2、思想不能太保守,要勇于探索,守株待兔是不会有收获的。

      3、守株待兔只能让人越来越懒惰。

      4、你每天在这儿等她出现,这种守株待兔的做法未免太笨了。

      5、**守株待兔,埋伏了几天,歹徒始终没有出现。

      6、这时代做生意,单靠开店守株待兔,等顾客自行上门已不够了。

      7、守株待兔只会让机会擦身而过,只有不断主动争取,成功才属于自己。

      8、我们要积极创造机会,而不是只会守株待兔而已。

      9、如果守株待兔有收获,那么就没有科技的进步。

      10、教官躲在后门守株待兔,犯规的同学根本不知道。

      11、积极的选择就是不要守株待兔等着机会掉到你怀里,而是自己给自己创造机会。

      12、守株待兔可一不可再,人不会永远那么幸运的。

      13、与其守株待兔,不如脚踏实地的去干。

      14、我不准备追求幸福,一贯守株待兔。

      15、宁在奔跑中留下成长的'伤痕,也不*成守株待兔的风景。

      16、这种守株待兔的好事怎么可能那么容易上门。

      17、守株待兔的行为是坐等其成的行为,是愚蠢的行为。

      18、守株待兔就像天下掉馅饼,这是不可能的!

      19、与其我们这样守株待兔,不如付出努力做这件事。

      20、**守株待兔,歹徒自行落网。

    [阅读全文]...

2022-05-03 15:24:31
  • 王昌龄《出塞》古诗原文意思

  • 王昌龄《出塞》古诗原文意思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王昌龄《出塞》古诗原文意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出塞》原文:

      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出塞》注解:

      1、但使:只要。

      2、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一带,为汉代右北*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3、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4、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5、度:越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6、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北方的屏障。

      7、骝马:黑鬣黑尾巴的红马,骏马的一种。新:刚刚。

      8、沙场:指战场。

      9、震:响。

      《出塞》译文:

      其一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让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其二

      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凉的月色。

      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出塞》创作背景: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愿望。

      组诗的第二首,《全唐诗》同时也录入李白诗作下,作《从军行》或《军行》。但《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没有《军行》一首。历来对此诗真实作者存有不同意见。

      《出塞》赏析:

      其一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诗从写景入手。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

      面对这样的景象,边人触景生情,自然联想起秦汉以来无数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人们。“万里长征人未还”,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里的“人”,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这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代,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于是在第三、四两句,诗人给出了回答。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抒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划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其二

      这首诗描写了一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的情景。枣红马刚刚装上白玉装饰的'马鞍,战士就骑着它出发了。战斗结束的时候天已经很晚,战场上只留下寒冷的月光。城头上催战的鼓声仍在旷野上回荡,刀鞘里的钢刀血迹未干。诗人用寥寥数笔,就把将士们的英武气概,胜利者的神态生动地描绘出来。

      骅骝骏马,是再好不过的马了,还要给它配上再美不过的白玉鞍桥,可以想见这马上骑手的威风。这英武的骑士是手持“金刀”(即金错刀)奋战沙场的。这骑士披一身月色,顶凛冽寒风,鏖战而归。但他全副精神仍沉浸在烟尘滚滚的沙场,那咚咚的进击鼓声还响彻耳畔。这风度轩昂、勇武不凡、充满自信的骑士,就是诗人心目中唐军将官的形象,也是诗人矢志抗敌、无时无刻不意欲拼搏战场的心灵写照。“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这实在是一个坚定的*从耿耿赤心发出的雄壮的呐喊,也分明寄寓着诗人的殷切希望。

      这首诗抒写自信、进取、开拓为特征的传统尚武精神,风格刚健、清新。诗人描写战争的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诗歌选取战斗生活的一个片段,以“骝马”“沙场”“铁鼓”“金刀”等战争意象串成一系列战斗生活的画面,战斗的激烈与战场的肃杀尽在其中。诗头“新跨”一词将战士风风火火、迎接战斗的激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诗尾以“血未干”这样一幅看似血腥的场景描写战士的内心——热血并未因为战斗的结束而冷却。这种激烈肃杀的气氛,生动地表现出战士的飒爽英姿和激昂振奋的风貌。

      作者在这首诗中抓住战斗刚刚结束的场面加以描写,塑造了一个英姿飒爽、勇猛善战的将军形象,热情地歌颂了将士们为国杀敌立功的勇敢精神。

      诗人描写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把战士的飒爽英姿,激昂振奋的风貌写了出来。

      作者简介: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山西)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阅读全文]...

2021-12-11 20:40:36
  • 登鹤雀楼古诗原文意思

  • 古诗文
  • 登鹤雀楼古诗原文意思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登鹤雀楼古诗原文意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原文:

      登鹤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词语注释: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眼界宽阔。

      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作品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阅读全文]...

2021-12-24 06:19:15
当前热门
守株待兔的古诗原文意思 - 句子
守株待兔的古诗原文意思 - 语录
守株待兔的古诗原文意思 - 说说
守株待兔的古诗原文意思 - 名言
守株待兔的古诗原文意思 - 诗词
守株待兔的古诗原文意思 - 祝福
守株待兔的古诗原文意思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