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村春雪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山村春雪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山村春雪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山村春雪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描写山村风光的古诗词
在我们的山村中,有许多美丽的风光,那么我们都有哪些关于山村风光的古诗词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描写山村风光的古诗词,欢迎阅读。
1、《终南山》
王维
太乙*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2、《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
王维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4、《秋中雨田园即事》
耿湋
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
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
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
乱流发通圃,腐叶著秋枝。
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
空馀去年菊,花发在东篱。
5、《辛夷坞》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6、《淇上田园即事》
王维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
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
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7、《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8、《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9、《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0、《乡村四月》
翁卷
春雪古诗词
导语: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雪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诗原文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中。
译文翻译
春风卷着漫天大雪,飘来飘去,落得到处都是。
你看那欣赏雪景的人们,原都是居住在洛阳城中的'富贵人家啊!
注释解释
徘徊:来回地行走。诗中指雪花飞来飞去。
君:相当于“你”,有尊敬的意思。
似花处:指雪花落在树枝上,如盛开的梨花一般。
洛城:即洛阳;洛城中:即“洛城东”,当时豪贵宅第之所在。
诗文赏析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是写景;第三句“君看似花处”,有承有转,过渡句,使诗文由景转情。第四句“洛城中”,一作“洛城东”,这里指富贵人家居住之地。联系诗题来看这两句,那意思是说冬天已经结束,突然来了一场春雪,这在那些无饥寒之虑的富贵人心中,不由得产生了一种难得又见的满足和喜悦,于是这熟悉而又新鲜的飞雪,在他们的眼中便成了飞花舞空的美景。但是,对于“洛城外”的穷人来说,他们好不容易在饥寒交迫中熬过了大雪纷飞的隆冬,盼来了春回大地,谁知又来一场大雪,这逝而复回的威胁和灾难,所带来的艰难与怨恨是不难想见的。这首诗的得力之处正在尾句,尾句之中又得力于一个“偏”字,是它构成了虚实两个空间,两种境界,两种生活,两种感情的对比,而诗人的爱与恨,同情与憎恶,也都融入这个对比之中。通过对比所展现的不同状况,及其所孕育的主题等,都留在了诗外,为读者开拓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此诗通过描写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雪,侧面写出了富人们在屋内赏雪以美酒相伴,穷人们却在雪天流落街头,形成鲜明对比。诗人用曲折的笔法,讽刺了那班达官贵人只图自己享乐,忘了广大地区人民的贫困。
春雪
[宋] 李弥逊
繁云初弄日,累霭渐韬霞。
夜色连空迥,春英入望赊。
白霓分羽卫,青女乱簪珈。
栩栩思轻蝶,飞飞欲尽花。
琼瑰才琐屑,龙凤忽交加。
骋岁邀难驻,便轻去莫遮。
似因风伯力,偏助水官夸。
阔布漫天阵,低成匝地洼。
升阶方浸润,投隙任欹斜。
杂逻争排拶,纵横类攫拿。
怙阴方汹汹,畏日尚哗哗。
遇坎宁辞险,投荒忽匿瑕。
谁能问轸域,何处辨隆窊。
眺远眸增眩,惊深吻尽呀。
势包夸海若,功盖补天娲。
赋象随开巧,嘘枯与物华。
黏枝拳宿鹭,折笔响翻鸦。
迳没虫书藓,滩*鸟篆沙。
冻池静凫鹜,衰草伏麋麚。
弱柳封腰束,停莎老髻丫。
圆方杂圭璧,牝牡失骊騧。
砌走冯夷蚌,檐垂白帝蛇。
趋明惊吏愕,唱晓误鸡哑。
表沴愁交积,占丰信有涯。
*施入穮蓘。馀润到蓬葭。
获早车应稇,稌多垄看秅。
沽帘迎路矗,赛鼓集祠挝。
梁苑曾延客,蓝桥正忆家。
剑歌悲杂缶,陶饮乐胜吁。
更觅刘及伴,相从咏雪车。
唐代: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小溪夹岸绿竹苍翠,窄窄板桥连接着一线山路。
姑嫂相互呼唤一起去浴蚕选种,那庭院中间的栀子花独自开放无人欣赏。
注释
竹溪:小溪旁长着翠竹。
妇姑:嫂嫂和小姑。
相唤:互相呼唤。
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成为浴蚕。
闲着:农人忙着干活,没有人欣赏盛开的栀子花。
中庭:庭院中间。
栀子:常绿灌木,春夏开白花,很香。
赏析
“雨里鸡鸣一两家”。诗一开头就透出山村风味,这首先是从鸡声来的。“鸡鸣桑树颠”是村居特征之一,在雨天,晦明交 替似的天色,会诱得“鸡鸣不已”。倘如是*原大川,村落不会很小,一鸡打鸣往往会引起群鸡合唱(“群鸡正乱叫”)。然而山村就不同了,地形使得居民分散,即使有村,人户也不多。“鸡鸣一两家”,恰好是山村的特点,传出山村的感觉。
“竹溪村路板桥斜”。如果说首句已显出山村之幽,那么,次句就通过“曲径通幽”的描写,显出山村之深来;并让读者随着诗句的引导,体验一下款步山行的味道。雨看来不大(后文有“浴蚕”之事),沿着那斗折蛇行的小路,不觉来到一座小桥。这桥,不是那种气势如虹的江 桥,甚至也不是精心构筑的石梁,而是山里人随意用拖来的木板搭成的“板桥”。山民尚简,山溪不大,原不必铺张。从美的角度看,这“竹溪村路”中也只有横斜这样的板桥,才叫自然天成呢。
第三句中,“雨过山村”四字,至此全都有了。诗人转而写到农事:“妇姑相唤浴蚕去”。“浴蚕”,指古时用盐水选蚕种。据《周礼》“禁原蚕”注引《蚕书》:“蚕为龙精,月值大火(二月)则浴其种。”于此可见这是在仲春时分。在这淳朴的山村里,妇姑相唤而行,显得多么亲切,作为同一家庭的成员,关系多么和睦,她们彼此招呼,似乎不肯落在他家之后。“相唤浴蚕”的时节,也必有“相唤牛耕”之事,只举一端,不难概见其余。那优美的雨景中添一对“妇姑”,似比着一双兄弟更有诗意。
第四句中,田家少闲月,冒雨浴蚕,就把倍忙时节的农家气氛表现得更加够味。但诗人存心要锦上添花,挥洒妙笔写下最后一句:“闲看中庭栀子花”。事实上就是没有一个人“闲着”,但他偏不正面说,却要从背面、侧面落笔。用“闲”衬忙,通过栀子花之“闲”衬托人们都十分忙碌的情景,兴味尤饶。同时诗人做入“栀子花”,又丰富饱满了诗意。雨浥栀子冉冉香,意象够美的。此外,须知此花一名“同心花”,诗中向来用*之象征,故少女少妇很喜采撷这种素色的花朵。此诗写栀子花无人采,主要在于表明春深农忙,似无关“同心”之意。但这恰从另一面说明,农忙时节没有谈情说爱的“闲”功夫,所以那花的这层意义便给忘记了。这含蓄不发的结尾,实在妙机横溢,摇曳生姿。前人曾这样来评论这首诗的末句:“心思之巧,词句之秀,最易启人聪颖”。
诗人处处扣住山村特色,尤其是劳动生活情事来写,从景到人,再从人到境,都散发着浓郁生活气息;其新鲜活跳的语言,清新优美的意象,更使人百读不厌。这诚如前人所说:“心思之巧,辞句之秀,最易启人聪颖。”
王建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许昌),唐朝诗人。其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描写春雪的古诗词
导语:春雨贵如油,万物经受一冬的`寂寞,复苏伊始,一场春雨自然是难得。一场春雪更*添许多意外的喜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描写春雪的古诗词十首,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春雪》
唐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
唐 刘方*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
《春雪》
唐 白居易
元和岁在卯,六年春二月。
月晦寒食天,天阴夜飞雪。
连宵复竟日,浩浩殊未歇。
大似落鹅毛,密如飘玉屑。
寒销春茫苍,气变风凛冽。
上林草尽没,曲江水复结。
红乾杏花死,绿冻杨枝折。
所怜物性伤,非惜年芳绝。
上天有时令,四序*分别。
寒燠苟反常,物生皆夭阏。
我观圣人意,鲁史有其说。
或记水不冰,或书霜不杀。
上将儆政教,下以防灾孽。
兹雪今如何,信美非时节。
《春雪》
唐 秦韬玉
云重寒空思寂寥,玉尘如糁满春朝。
片才著地轻轻陷,力不禁风旋旋销。
惹砌任他香粉妒,萦丛自学小梅娇。
谁家醉卷珠帘看,弦管堂深暖易调。
《咏春雪》
唐 韦应物
裴回轻雪意,似惜艳阳时。
不悟风花冷,翻令梅柳迟。
《春雪》
唐 焦郁
春雪空濛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
《春雪》
唐 李建勋
随风竟日势漫漫,特地繁于故岁看。
幽榭冻黏花屋重,短檐斜湿燕巢寒。
闲听不寐诗魂爽,净吃无厌酒肺干。
莫道便为桑麦药,亦胜焦涸到春残。
《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宋 史达祖
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
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轻浅。
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
《山村咏怀》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山村咏怀》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去二三里》又名《山村咏怀》,是宋代邵康节所作。
全诗如下: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释义:
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 ,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创作背景:
《山村咏怀》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诗人在阳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辉县)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所以写下这首诗。
文学赏析: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作者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北宋易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故里在涿州西北10余里处的邵村,幼随父徙居共城(今河南辉县)。30岁后游河南,隐居苏门山,人称百源先生,死后谥康节,又称康节先生。著作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他的先天学学说被后人发展为预测学。
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赏析: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这首诗是蛰居山阴老家农村时所作。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对淳朴的农村生活*俗,流溢着喜悦、挚爱的感情。 诗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民风民俗及太*景象,反映了他乡居闲散的思想感情。 诗人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诗人在语调极其自然亲切的诗句中向人们展示了农村自然风景之美、农民淳朴善良之美,并把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美融于其中。
《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赏析: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诗人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缤纷的“乐春图”。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本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赏析:
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诗摄取的画面不大,写景则集中在池塘上,写人则集中在牧童上,又都紧紧围绕着“村晚”二字落笔,把人引入了江南优美的田园之中,使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充满着向往。在此之前,张舜民《村居》诗有“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句,与这首诗比,画面中少了个天真烂漫的牧童,代之以牛背的乌鸦,以显出村晚的萧瑟。同样的农村景色,因诗人的心情不同,摄取的画面便不同,一是充满情趣,一是惆怅落寞,因此诗家有“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说法。
《雨过山村》
唐代: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赏析:
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婆媳相唤,一起去选蚕种。只有那栀子花开,独自摇曳庭院中。
全诗处处扣住山村景象,从景写到人,从人写到境;农事的繁忙,山村的神韵,皆蕴于一个“闲”字之中。它是全篇之“眼”,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作者写雨过山村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乡村四月》
宋代: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赏析: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今乐清市淡溪镇)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过故人庄》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赏析: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静的田园生活,用语*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相见欢·秋风吹到江村》
清代:顾彩
秋风吹到江村,正黄昏,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
一叶落,数声角,断羁魂,明日试看衣袂有啼痕。
赏析:
这首小词抒写秋夜相思。梧桐夜雨,秋风落叶,数声画角,欲断羁魂。结句“明日试看衣袂有啼痕”,宛转含蓄地透露了相思之情。全词缠绵婉曲,清雅自然。
描写春雪的诗词
这场春雪少了些冬的寒,多了些春的暖,本来就柔媚的'她们显得的更加柔媚。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春雪的诗词,欢迎查看!
《春雪》
唐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
唐 刘方*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
《春雪》
唐 白居易
元和岁在卯,六年春二月。
月晦寒食天,天阴夜飞雪。
连宵复竟日,浩浩殊未歇。
大似落鹅毛,密如飘玉屑。
寒销春茫苍,气变风凛冽。
上林草尽没,曲江水复结。
红乾杏花死,绿冻杨枝折。
所怜物性伤,非惜年芳绝。
上天有时令,四序*分别。
寒燠苟反常,物生皆夭阏。
我观圣人意,鲁史有其说。
或记水不冰,或书霜不杀。
上将儆政教,下以防灾孽。
兹雪今如何,信美非时节。
《春雪》
唐 秦韬玉
云重寒空思寂寥,玉尘如糁满春朝。
片才著地轻轻陷,力不禁风旋旋销。
惹砌任他香粉妒,萦丛自学小梅娇。
谁家醉卷珠帘看,弦管堂深暖易调。
《咏春雪》
唐 韦应物
裴回轻雪意,似惜艳阳时。
不悟风花冷,翻令梅柳迟。
《春雪》
唐 焦郁
春雪空蒙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
十首春雪诗词
金鸿钧 新绿
《春雪》
唐 李建勋
随风竟日势漫漫,特地繁于故岁看。
幽榭冻黏花屋重,短檐斜湿燕巢寒。
闲听不寐诗魂爽,净吃无厌酒肺干。
莫道便为桑麦药,亦胜焦涸到春残。
《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宋 史达祖
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
山村咏怀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译文与解析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亭台的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诗人前两句用了线状视觉,后两句用了点状视觉,全诗运用数字和景物的变化,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
古诗小故事(摘自网络)
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耳丫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一个迎春小喜神儿。他刚要动手,妈妈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小孩儿听了妈妈的话,就缩回了手。后来,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此地就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扩展知识点:
一、汉字一到十的认知与书写
①注意“横、竖、撇、捺”的笔画写法。
②八与入字的鉴别
八——撇捺要分开
入——捺在撇上住
二、几个需要注意的读音:
①三(san)四(si)是*舌,十(shi)是翘舌
②几个三拼音节的字:怀(h-u-ai)家(j-i-a)座(z-u-o)花(h-u-a)
实际上,汉语拼音中的三拼音节只有九个:i-a、 u-a、 u-o 、u-ai、 i-ao、 i-an、 i-ang、 u-ang、 i-ong
三、量词的理解与运用:
①什么是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 事物或 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例如诗中的量词有家、座、枝。还有一种主要是度量衡单位,例如诗中的“里”。
②想一想,还有哪些量词?
四、试着讲述在上学途中都能看到哪些景物?
王建,河南许昌人,生于公元768年,卒于公元835年,享年67岁。
王建出身贫寒,后考中进士,一生中从军十余年,也做过一些小官,接触过最底层的劳苦大众,也结实了张籍、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杨巨源等名流。所以王建的诗涉猎很广,从乡村景象到边关风情,从贫苦百姓到达官贵人,都有描写。另外,王建有个同族哥哥是宫中宦官,对宫廷内的景色以及宫女下人的生活都比较了解,所以写了不少描写宫廷的诗歌。
王建的诗,以白描见长,较少有主观议论,通过景色或人物的直接描写,将意境放在诗外,让读诗人自行口味。《雨过山村》这首诗是王建路过一个小山村时写下的诗,读来清新生动,又有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体现出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与他的边塞诗和宫廷诗有很大区别。
《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婆媳相唤,一起去选蚕种。只有那栀子花开,独自摇曳庭院中。
这首诗短短28个字中,既有场景,也有情节,更有寓意在其中。濛濛细雨中,一个小山村里,传出的声声鸡鸣,传递出的是山村的安静和祥和,这种意境是在诗外体现才能感受到的。婆媳相互喊着一起去选蚕种,则反映了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和谐和美好,可能是诗人无论从军还是为官都无法感受到的。
最后一句,则用”闲看”二字,来体现农忙时节,农民是无暇顾及栀子花开的景象的。栀子花寓意纯洁、美好、爱情和坚贞,诗人用栀子花来暗寓农忙时的农家是顾不得这些儿女情长的,这才是朴实而地道的生活。
全诗句句直白,但诗外却饱含诗人浓浓的情意,虽是雨后偶过山村,但山村这种静谧、和谐、安详、温馨的场景和画面触动了诗人内心中的情感,于是诞生了这首《雨过山村》,给我们留下了千年之前唐朝一个普通山村的景象。
经典需要传承,历史需要弘扬,书法和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特邀请来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南、山西、甘肃、广东、陕西等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共同书写这首清新朴实的《雨过山村》。
19位老师共书写了26幅书法作品,精选其中19幅展示如下:
1作者:郝乙,师承牛逍先生。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军旅书画家工作委员会委员,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
2作者:洞庭老龙(湖南)
3作者:董*立(河南)
4作者:陈长水,河南广播电视台二级美术师,中国文艺家艺术研究院会员。
5作者:昝财川(天津)
6作者:樊朝阳,河南省郑州市黄帝故里新郑人,八二年毕业于黑龙江工程学院。现就读于新郑市老干部大学书法研究班。师承家传,*欧楷。作品《转轮大藏经》收藏于中国嵩山少林寺。
7作者:陇上墨言,甘肃省白银市老年书画协会会员。
8作者:梦回唐朝(河北)
9作者:姚昱*(湖南)
10作者:老三(河北)
11作者:李文(广东),美国企业管理博士,新加坡兰亭书画协会会员,东莞市黄江镇书法家协会会员,师承新加坡著名书法、国画大家黄明宗先生,是吴昌硕的再传弟子。
12作者:邹忠诚(四川),华西医大药学院药物分析专业,制药工程师,喜欢书法,2017年5月开始学*书法,参加过市2018年、2019年迎春杯书法展,获优秀奖。
13作者:刘岳生(湖南)
14作者:谭琦英,女,湖南岳阳人。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老年书法协会、新闻出版书法协会会员,岳阳市楹联学会、诗词协会、书法协会会员。联墨作品多次获奖。
15作者:荣光(湖南)
16作者:王海彬(四川)
17作者:万海滨(湖南)
18作者:党晓山(湖南)
19作者:刘阳明,湖南岳阳市诗词楹联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岳阳市委机关诗联学会副秘书长。岳阳市诗词协会、楹联学会、书法协会会员。
1.《和于中丞夏杪登越王楼望雪山见寄》唐朝
田章
志乖多感物,临眺更增愁。暑候虽云夏,江声已似秋。雪遥难辨木,村*好维舟。莫恨归朝晚,朝簪拟胜游。 …
2.《题竹雪山房》明朝
胡奎
吾闻王内史,种竹在山阴。人见此君节,不知此君心。昔年读书脩竹林,积雪拥不三尺深。一庭夜月琼瑶色,万壑天风环佩音。我知此君最清绝,岁晚相看面如铁。正色比*上冠,…
3.《酬邹眉雪山右见怀》清朝
董以宁
入市吹箫一酒杯,十年漂泊孝廉才。苏君说赵谋方用,庾信辞梁赋转哀。家本谈天开稷馆,心伤落日望燕台。莲花万仞飞鸿过,何处空传《归去来》?
4.《题范宽小雪山图》元朝
郑东
雪压寒林万木垂,经旬不与野人期。蹇驴借得如黄犊,犹怕山桥不敢骑。
5.《颂证道歌·证道歌·雪山肥腻更无杂》宋朝
释印肃
雪山肥腻更无杂,沌一摩尼相间夹。珍珠宝网影重重,顶礼归依无缝塔。
6.《题竹雪山房为王御史作二首·其一》明朝
胡奎
绣衣柱史铁作冠,*生爱种青琅玕。山中岁晚读书处,积雪满庭生翠寒。常时中竹不中雪,竹雪双清更奇绝。冰壶照彻此君心,璞玉镌成此君节。*明四望岩壑间,矫如群龙下瑶坛。…
7.《雪山歌奉寄彭太保》明朝
皇甫涍
雪山嵯峨控西极,寒井阴光混开辟。千秋鸟道无阳春,北风惨澹吹峨岷。羽书宵过褒斜道,火入灵关彻昏晓。愁云百里填城河,帐中银烛然盘陀。将军狐裘细马驮,弹筝伐鼓金叵罗。…
8.《望雪山》宋朝
刘敞
朔风何处雪,径度江南山。半出青天外,犹临庭户间。崔嵬海潮涌,泱漭暮云还。壮观感人意,长谣如可攀。
9.《荅咏馨梦中赠别之作适予将移居雪山山脚》明朝
李达
检校林庐数往还,冈峦稍喜好跻攀。高安梁栋怜归燕,多置轩窗不背山。地僻移居宜倔强,物微感遇未痴顽。作诗梦里询吾意,何处幽栖即此间。
10.《绝句六十四首·雪山一味好醍醐》宋朝
张伯端
雪山一味好醍醐,倾入东阳造化炉。若过昆仑西北去,张骞方得见麻姑。
11.《题竹雪山房为王御史作二首·其二》明朝
胡奎
有竹岂不佳,有雪亦自好。金声来户外,玉气出林表。昔闻王子猷,夜访戴安道。玉时有此君,相见必倾倒。千载回舟兴,至今犹未了。引领仰高风,何由写怀抱。卓哉岁寒姿,贞白…
12.《题雪山图》明朝
史谨
忆昔登楼玩飞雪,不在匡庐定吴越。今年复上凤凰台,一色梨花遍岩穴。兴来不受仙人呼,对此雪意亲临摹。半幅生绡不盈尺,俄出万里江山图。琼林际天云墨色,林下茅茨断人迹。…
13.《雪山行旅图》明朝
唐寅
寒雪朝来战朔风,万山开遍玉芙蓉。酒深尚觉冰生脚,何事溪桥有客?。
14.《雪山歌》明朝
周光镐
雪山西来,横亘天南几千里。排云划雾,直控穹窿而特起。金沙西流赤日晖,山中之雪常齿齿。忆昔提兵九月秋,雪风泠泠洞壑幽。今来筑垒当长夏,旧雪崚嶒新雪下。朝看剑锷倚青…
15.《依韵和子骏雪山图》宋朝
文同
一白溪山六幅中,其间雪意与云容。君应记得飞仙下,飚驭亭前此数峰。
16.《偈倾一百六十九首·错步入雪山》宋朝
释智朋
错步入雪山,茫茫谩寻讨。鬼眼忽撑开,草窠裹蹲坐。见底是明星,悟底是什么。瞿昙瞿昙,未敢相保。
17.《竹雪山房歌》明朝
张元祯
闻君种竹深成林,深深数亩长阴阴。书堂百尺隐寒翠,闭户读书不知岁。书声出竹何琅琅,风露飘潇秋夜凉。诗成会应鬼神泣,落笔便觉蛟龙翔。君家累世拥旄纛,君乃读书知不足。…
山村春雪的古诗词
描写山村春天的古诗词
春雪的古诗词
雾锁山村的古诗词
山村雪景的古诗
古诗词中的春雪
春入山村的古诗
吟春雪的古诗词
春雪迎春的古诗词
描写山村秋的古诗词
山村古诗的词
古诗词春雪的短句
今年春雪的古诗词
山村的古诗词图文配画
关于山村生活的古诗词
形容大山村的古诗词
写山村人家的古诗词
十首春雪的古诗词
主要描写山村的古诗词
描写山村古桥的古诗词
描写山村的诗词
山春雪的诗句古诗
描写山村房屋的古诗词
雨过山村的古诗词王建
描写山村农家的古诗词
山村古诗的诗词大意
抒发小山村的古诗词
描写山村秋景的古诗词
描写山村风光的古诗词
山村古诗山村咏杯山村是谁写的
边塞的古诗文
古诗中的常见史实典故
对未来洒脱的古诗词
古诗相思的典故
有写月夜的古诗词
关于节的古诗七夕杜牧
自己创作的古诗雪
下雪形容人的心情的古诗
描写秋季的古诗有多少
古诗相思的介绍
与歌声有关的古诗
古诗对路的别称
明朝有关冬至的古诗词
带蕊和心字的古诗
热爱家乡的古诗词400字
立下远大志向的古诗词
凤烛残年的古诗
我想瑞雪开头的古诗
很污的古诗组合
古诗的创意字体设计
工作能力强大的古诗
盘点被我们改过的古诗词
和只说不做有关的古诗词
关于雪花和珍珠的古诗
古诗词好久的老家
20个字的古诗毛笔字楷书
熊字开头的古诗成语
形容小孩漂亮的古诗
静夜思拼音的古诗词图片壁纸
绿玄遍古诗的诗意
古诗中的桃花潭在我国哪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