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写出含有贾字的古诗

关于请写出含有贾字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请写出含有贾字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请写出含有贾字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请写出含有贾字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 语录(1) 说说(6k+) 名言(487) 诗词(18) 祝福(1k+) 心语(60)

  • 贾生古诗介绍

  • 贾生古诗介绍

      《贾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贾生古诗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商隐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及注释】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

      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

      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他,

      可惜他不垂询民生却是穷究鬼神。

      1、宣室:汉未央宫前正室;

      2、逐臣:指贾谊曾被贬谪。

      3、才调:才气。

      【赏析】

      贾谊贬长沙,久已成为诗人们抒写不遇之感的熟滥题材。作者独辟蹊径,特意选取贾谊自长沙召回,宣室夜对的情节作为诗材。《史记·屈贾列传》载:

      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刚举行过祭祀,接受神的福祐),坐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在坐*上移膝靠*对方)。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这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盛事。但诗人却独具只眼,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之事,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诗的议论。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前幅纯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首句特标“求”、“访”(咨询),仿佛热烈颂扬文帝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所谓求贤若渴,虚怀若谷。“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次句隐括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令人宛见贾生少年才俊、议论风发、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如果不看下文,几乎会误认为这是一篇圣主求贤颂。其实,这正是作者故弄狡狯之处。

      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承,即所谓“夜半前*”,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的情状描绘得维妙维肖,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这种善于选取典型细节,善于“从小物寄慨”的艺术手段,正是李商隐咏史诗的绝招。通过这个生动的细节的渲染,才把由“求”而“访”而赞的那架“重贤”的云梯升到了最高处;而“转”,也就在这戏剧高潮中同时开始。不过,它并不露筋突骨,硬转逆折,而是用咏叹之笔轻轻拨转──在“夜半虚前*”前加上可怜两字。可怜,即可惜。不用感情色彩强烈的“可悲”、“可叹”一类词语,只说“可怜”,一方面是为末句── 一篇之警策预留地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里貌似轻描淡写的“可怜”,比剑拔弩张的“可悲”、“可叹”更为含蕴,更耐人寻味。仿佛给文帝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隽的嘲讽,可谓似轻而实重。“虚”者,空自、徒然之谓。虽只轻轻一点,却使读者对文帝“夜半前*”的重贤姿态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可谓举重而若轻。如此推重贤者,何以竟然成“虚”?诗人引而不发,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诗也就显出跌宕波折的情致,而不是一泻无余。这一句承转交错的艺术处理,精炼,自然,和谐,浑然无迹。

      末句方引满而发,紧承“可怜”与“虚”,射出直中鹄的的`一箭──不问苍生问鬼神。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诗人仍只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概极深沉,却又极抑扬吞吐之妙。由于前几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第三句又盘马弯弓,引而不发,末句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便显得特别有力。这正是通常所谓“抬得高,摔得重”。整首诗在正反、扬抑、轻重、隐显、承转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上,都蕴含着艺术的辩证法,而其新警含蕴、唱叹有情的艺术风格也就通过这一系列成功的艺术处理,逐步显示出来。

      点破而不说尽,有论而无断,并非由于内容贫弱而故弄玄虚,而是由于含蕴丰富,片言不足以尽意。诗有讽有慨,寓慨于讽,旨意并不单纯。从讽的方面看,表面上似刺文帝,实际上诗人的主要用意并不在此。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诗人矛头所指,显然是当时现实中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封建统治者。在寓讽时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诗人夙怀“欲回天地”的壮志,但偏遭衰世,沉沦下僚,诗中每发“贾生年少虚垂涕”、“贾生兼事鬼”之慨。这首诗中的贾谊,正有诗人自己的影子。概而言之,讽汉文实刺唐帝,怜贾生实亦自悯。

    [阅读全文]...

2022-01-27 19:00:53
  • 赠贾麟古诗词

  • 赠贾麟古诗词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赠贾麟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宋]强至

      爱君气干霜松老,一见相投许肝脑。

      岂同世上秋叶交,不及岁寒如电扫。

      有才无命三十强,寂寞吟斋膝长抱。

      愁来遍踏公卿门,绽褐不缝谁改造。

      文章直吐元化胚,天朴岂须施斧藻。

      长篇下笔纵立成,一字未曾伤草草。

      辞源奔注吞众人,有似惊潮没孤岛。

      善君取友论片能,不学常情求百好。

      琢磨六艺相与游,我愧性灵昏椹枣。

      *湖绿净时招邀,烂熳清尊为君倒。

      客涂见月凡几圆,倦马声饥奴色槁。

      路傍甲第欺儒冠,奴厌腥肥马馀藁。

      我疑造物偏膏粱,富贵何缘悭有道。

      贯糜巨室君空囊,朱紫摩肩君衣皁。

      大鹏宁合安寻常,怒翼天池终刷澡。

      功名岂必收目前,两鬓未银犹得早。

      颜彭骨朽千万年,漫与*论寿夭。

      君其努力攀青云,盛醉春风酿香稻。

      [宋]强至

      贾君貌古文章老,虬髯铺胸犀插脑。

      戏夸才力惊众人,谈笑千篇笔端扫。

      酒酣座上披天真,铲去崖岸露怀抱。

      今年礼部更新书,续诏九州登俊造。

      宿儒晚秀趋术茫,肝愁胃苦搜辞藻。

      独君所向异尔为,长袖陂陀踏幽草。

      行穷两径跻岩巅,指点晴江辨秋岛。

      却骑匹马归湖山,古寺相逢情愈好。

      空樽无物醉故人,辄出囊钱具梨枣。

      更长坐久然青灯,语杂讥谐欲颠倒。

      我方正色起问君,何乃终年事枯槁。

      齿牙未豁才有馀,一赋从容成腹藁。

      琢磨高论驰古今,足历天衢骋王道。

      驽群沓沓犹争先,骥騄胡然甘伏皁。

      君徒俯首不我答,我反惭颜汗如澡。

      丈夫贵富难*窥,一第定非论晚早。

      岂同祖谊名汉朝,位不公卿身已夭。

      何时却挂吴淞帆,霜蟹初肥恰新稻。

    [阅读全文]...

2021-11-23 04:36:42
  • 关于贾岛的古诗欣赏

  •   1、《题诗后》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2、《送别》

      门外便伸千里别,无车不得到河梁。

      高楼直上百余尺,今日为君南望长。

      3、《寄韩潮州愈》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4、《渡桑乾》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5、《夜坐》

      蟋蟀渐多秋不浅,蟾蜍已没夜应深。

      三更两鬓几枝雪,一念双峰四祖心。

      6、《竹》

      篱外清阴接药栏,晓风交戛碧琅玕。

      子猷没后知音少,粉节霜筠漫岁寒。

      7、《送人南游》

      此别天涯远,孤舟泛海中。夜行常认火,帆去每因风。

      蛮国人多富,炎方语不同。雁飞难度岭,书信若为通。

      8、《咏怀》

      纵把书看未省勤,一生生计只长贫。可能在世无成事,

      不觉离家作老人。中岳深林秋独往,南原多草夜无邻。

      经年抱疾谁来问,野鸟相过啄木频。

      9、《早行》

      早起赴前程,邻鸡尚未鸣。主人灯下别,羸马暗中行。

      蹋石新霜滑,穿林宿鸟惊。远山钟动后,曙色渐分明。

      10、《送人南游》

      此别天涯远,孤舟泛海中。夜行常认火,帆去每因风。

      蛮国人多富,炎方语不同。雁飞难度岭,书信若为通。

      11、《送僧》

      大内曾持论,天南化俗行。旧房山雪在,春草岳阳生。

      晓了莲经义,堪任宝盖迎。王侯皆护法,何寺讲钟鸣。

      12、《送僧》

      此生披衲过,在世得身闲。日午游都市,天寒往华山。

      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仙掌云边树,巢禽时出关。

      13、《送饶州张使君》

      终南云雨连城阙,去路西江白浪头。滁上郡斋离昨日,

      鄱阳农事劝今秋。道心生向前朝寺,文思来因静夜楼。

      借问泊帆干谒者,谁人曾听峡猿愁。

      14、《斋中》

      眈静非谬为,本性实疏索。斋中一就枕,不觉白日落。

      低扉碍轩辔,寡德谢接诺。丛菊在墙阴,秋穷未开萼。

      所餐类病马,动影似移岳。欲驻迫逃衰,岂殊辞绠缚。

      已见饱时雨,应丰蔬与药。

      15、《感秋》

      商气飒已来,岁华又虚掷。朝云藏奇峰,暮雨洒疏滴。

      几蜩嘿凉叶,数蛩思阴壁。落日空馆中,归心远山碧。

    [阅读全文]...

2022-07-29 22:52:53
  • 李商隐《贾生》的古诗原文赏析

  • 李商隐《贾生》的古诗原文赏析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商隐《贾生》的古诗原文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贾生》

      唐代: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

      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贾谊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

      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注释

      贾生:指贾谊(前200—前168),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了许多重要政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

      宣室:汉代长安城中未央宫前殿的正室。逐臣:被放逐之臣,指贾谊曾被贬谪。

      才调:才华气质。

      可怜:可惜,可叹。虚:徒然,空自。前*:在坐*上移膝靠*对方。

      苍生:百姓。问鬼神: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汉文帝接见贾谊,“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唐文宗年号,836—840年)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作品介绍:

      《贾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诗中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则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此诗寓慨于讽,深刻而具有力度,在对贾谊怀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感伤。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写作年代,有两种说法。其一为冯浩在《玉溪生诗集笺注》中所言,“此盖至昭州修祀事,故以借慨”,意谓此诗为李商隐在大中二年(848年)正月受桂州刺史郑亚之命,赴昭州任郡守时所作。因李商隐时为一郡之长,故须主奉祭祀大事,于是借题发挥,创作了本诗。另一说为杨柳提出,认为此诗当于大中二年三、四月间李商隐离开桂林北上后滞留荆巴时期所作。(见《李商隐评传》)

      这首诗的作者李商隐生活在唐王朝日趋衰败的晚唐时期,他对皇帝昏庸、宦官当权与藩镇跋扈深为不满。而且李商隐被卷入了牛李党争,屡受排挤,怀才不遇。于是他借吊贾谊来抒发自己的感慨,通过讽刺汉文帝虽能求贤却又不知贤的行为,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即晚唐帝王也像文帝一般,表似开明,实则昏聩无能。

      评析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此诗是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

      贾谊贬长沙,久已成为诗人们抒写不遇之感的熟滥题材。作者独辟蹊径,特意选取贾谊自长沙召回,宣室夜对的`情节作为诗材。《史记。屈贾列传》载: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刚举行过祭祀,接受神的福佑),坐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在坐*上移膝靠*对方)。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这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盛事。但诗人却独具只眼,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之事,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诗的议论。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前幅纯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首句特标“求”、“访”(咨询),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所谓求贤若渴,虚怀若谷。“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次句隐括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令人宛见贾生少年才俊、议论风发、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如果不看下文,几乎会误认为这是一篇圣主求贤颂。其实,这正是作者故弄狡狯之处。

      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承,即所谓“夜半前*”,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的情状描绘得维妙维肖,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这种善于选取典型细节,善于“从小物寄慨”的艺术手段,正是李商隐咏史诗的绝招。通过这个生动的细节的渲染,才把由“求”而“访”而赞的那架“重贤”的云梯升到了最高处;而“转”,也就在这戏剧高潮中同时开始。不过,它并不露筋突骨,硬转逆折,而是用咏叹之笔轻轻拨转——在“夜半虚前*”前加上可怜两字。可怜,即可惜。不用感情色彩强烈的“可悲”、“可叹”一类词语,只说“可怜”,一方面是为末句——一篇之警策预留地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里貌似轻描淡写的“可怜”,比剑拔弩张的“可悲”、“可叹”更为含蕴,更耐人寻味。仿佛给文帝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隽的嘲讽,可谓似轻而实重。“虚”者,空自、徒然之谓。虽只轻轻一点,却使读者对文帝“夜半前*”的重贤姿态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可谓举重而若轻。如此推重贤者,何以竟然成“虚”?诗人引而不发,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诗也就显出跌宕波折的情致,而不是一泻无余。这一句承转交错的艺术处理,精炼,自然,和谐,浑然无迹。

      末句方引满而发,紧承“可怜”与“虚”,射出直中鹄的的一箭——不问苍生问鬼神。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诗人仍只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概极深沉,却又极抑扬吞吐之妙。由于前几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第三句又盘马弯弓,引而不发,末句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便显得特别有力。这正是通常所谓的“抬得高,摔得重”(也就是反跌手法)。整首诗在正反、扬抑、轻重、隐显、承转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上,都蕴含着艺术的辩证法,而其新警含蕴、唱叹有情的艺术风格也就通过这一系列成功的艺术处理,逐步显示出来。

      点破而不说尽,有论而无断,并非由于内容贫弱而故弄玄虚,而是由于含蕴丰富,片言不足以尽意。诗有讽有慨,寓慨于讽,旨意并不单纯。从讽的方面看,表面上似刺文帝,实际上诗人的主要用意并不在此。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诗人矛头所指,显然是当时现实中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封建统治者。在寓讽时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诗人夙怀“欲回天地”的壮志,但偏遭衰世,沉沦下僚,诗中每发“贾生年少虚垂涕”、“贾生兼事鬼”之慨。这首诗中的贾谊,正有诗人自己的影子。概而言之,讽汉文实刺唐帝,怜贾生实亦自悯。

      名家点评

      《艺苑雌黄》:严有翼曰:李义山诗:“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虽说贾谊,然反其意用之矣……直用其事,人皆能之,反其意而用之者,非识学素高,超越寻常拘挛之见,不规规然蹈袭前人陈迹者,何以臻此!

      《诗薮》:晚唐绝……“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皆宋人议论之祖。间有极工者,亦气韵衰飒,天壤开、宝。然书情则凄怆而易动人,用事则巧切而工悦俗,世希大雅,或以为过盛唐,以眼观之,不待其辞毕矣。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以贾生而遇文帝,可谓获上矣,然所问不知其所策,信乎才难,而用才尤难!此后二句,诗时史断也。

      《五朝诗善鸣集》:诗忌议论,憎其一发无馀耳。此诗议论之外,正多馀味。

      《唐三体诗评》:贾生前*,犹为虚礼,况无宣室之访逮耶?自伤更在言外。

      《唐诗别裁》:钱牧斋“绛灌但知谗贾泣,可思流汗愧陈*”,全学此种。

      《玉溪生诗说》:纯用议论矣,却以唱叹出之,不见议论之迹。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议论风格俱峻。

      《诗境浅说续编》:玉溪绝句,属辞蕴籍,咏史诸作,则持正论,如咏《宫妓》及《涉洛川》、《龙池》、《北齐》与此诗皆是也。汉文、贾生,可谓明立遇合,乃召对青蒲,不求谠论,而涉想虚无,则孱主庸臣又何责耶?

      《选玉溪生诗补说》:绝大议论、得未曾有。言外为求神仙者讽。

      《唐人绝句精华》:程梦星《笼注》:“此谓李德裕谏武宗好仙也。”按诗责其不问苍生,则不止好仙为不当,且不恤国事,不重民生,尤非求贤之意,义更正大。

    [阅读全文]...

2022-02-14 20:08:26
  • 长沙过贾谊宅古诗翻译赏析

  • 长沙过贾谊宅古诗翻译赏析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沙过贾谊宅古诗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思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诗文解释】

      被贬职在这里居住了三年,但留给楚客的悲伤却是长久的。独自在秋草中寻找人迹,寒林中只看见夕阳西斜。汉文帝虽然是位有道明君还刻薄寡恩,湘水无情,凭吊又有谁能知道?寂寥的江山中树叶纷纷落下,可怜你不知为了什么事到这遥远的地方来?

      【译文】

      贾谊被贬长沙,居此虽只三年;千秋万代,长给楚客留下伤悲。

      古人去后,我独向秋草中觅迹;旧宅萧条,只见寒林披着余晖。

      汉文帝虽是明主,却皇恩太薄,湘水无情,凭吊屈原岂有人知?

      沉寂的江山,草木摇落的地方,可怜你,为何来到这海角天涯?

      【词语解释】

      栖迟:居留。

      楚客:指贾谊。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这两句是说,诗人踏着秋草,独自一人去寻“人去后”的贾谊宅,秋天的树林里,仅见夕阳斜照,空旷寂寥。“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象。“寒林日斜”是当年贾谊的处境,也是今天刘长卿的处境。“空见”二字,把无可奈何的痛苦和怅惘,抒写得十分逼真,发人同情。

      【赏析】

      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诗当作于第二次迁谪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来到长沙的时候。诗人被贬途中,寻访贾宅,想到贾谊的遭遇联想自己的身世,抒发了感慨与郁闷。这首诗吊古伤今,写景抒情,含蓄蕴藉,曲折警人。

      这是一篇堪称唐诗精品的七律。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第一次迁谪在公元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第二次在公元773年(唐代宗大历八年)至777年(大历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司马。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诗当作于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恰相符合。

      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贾谊,是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被权贵中伤,出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虽被召回京城,但不得大用,抑郁而死。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而吟哦出这首律诗。“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此”字,点出了“贾谊宅”。“栖迟”,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子,标举贾谊的身份。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出句要注意一个“有道”,一个“犹”字。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

      诗人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手法是相当高妙的。接着,笔锋一转,写出了这一联的对句“湘水无情吊岂知”。这也是颇得含蓄之妙的。湘水无情,流去了多少年光。楚国的屈原哪能知道上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吊念自己;西汉的贾谊更想不到*千年后的刘长卿又会迎着萧瑟的秋风来凭吊自己的遗址。后来者的心曲,恨不起古人于地下来倾听,当世更没有人能理解。诗人由衷地在寻求知音,那种抑郁无诉、徒呼负负的心境,刻画得十分动情,十分真切。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读此尾联的出句,好像刘长卿就站在读者面前。他在宅前徘徊,暮色更浓了,江山更趋寂静。一阵秋风掠过,黄叶纷纷飘落,在枯草上乱舞。这幅荒村日暮图,正是刘长卿活动的典型环境。它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与第四句的“日斜时”映衬照应,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君”,既指代贾谊,也指代刘长卿自己;“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何事到天涯”,可见二人原本不应该放逐到天涯。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呵,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这是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读着这故为设问的结尾,仿佛看到了诗人抑制不住的泪水,听到了诗人一声声伤心哀惋的叹喟。

      诗人联系与贾谊遭贬的共同的遭遇,心理上更使眼中的景色充满凄凉寥落之情。满腹牢骚,对历来有才人多遭不幸感慨系之,更是将自己和贾谊融为一体。

      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在,但这些又写得不那么露,而是很讲究含蓄蕴藉的,诗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巧妙地结合到诗歌的形象中去。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给人以警醒的感觉。

    [阅读全文]...

2022-03-17 01:11:55
  • 古诗《春思 贾至》阅读试题及答案推荐

  • 阅读,写作
  • 古诗《春思 贾至》阅读试题及答案推荐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获取知识,从而可能改变命运。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欢迎大家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8分)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8.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春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9.有人说这首诗的后两句“无理而妙”,请结合相关诗句加以赏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参考答案:

      8.(分值区域0、1、2、3、4)

      这首诗的'前二句描写了草青柳黄、桃李飘香,(1分)鲜妍明媚、生机盎然的春景( 1分) 写春景为下文抒情做铺垫,(1分) 乐景哀情,从反面衬托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1分)

      9.(分值区域0、1、2、3、4)

      这两句诗使用拟人手法,构思新奇,貌似不合常理,实则曲折巧妙。(2分)

      第三句“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为遣愁;第四句“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赖,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2分)

      (1)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

      (2)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你认为是这样吗?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1.(1)明媚动人,生机盎然。(语意相同即可)(2)不是。全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①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基础和依据。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前咏美好之景,全成了春恨之铺垫。②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乐景写哀),情感表达婉曲深刻。

    [阅读全文]...

2021-12-29 18:50:48
  • 请写出一组与秋雨相关的古诗句

  • 秋雨
  • 请写出一组与秋雨相关的古诗句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1、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2、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秋夜曲》

      3、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5、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王维《栾家濑》

      6、夜山秋雨滴空廊,灯照堂前树叶光。对坐读书终卷后,自披衣被扫僧房。——王建《秋夜对雨寄石瓮寺二秀才》

      7、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秋歌》

      8、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9、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10、寒雨连江夜人吴,*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夜来风雨声,忽落知多少”

      - ----------孟浩然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杜甫

      “绿遍山原白满州,子规声里雨如烟”

      ------------苏轼

      雨雾装点了季节,雨声敲打着无眠,雨中景,朦胧秀美,雨中情,恬淡如烟。久久伫立,触摸春的气息,赏读雨落空山静美,诗中蕴含着淡淡的喜悦,雨中荡漾着绵绵的对自然的`挚爱。无论梦里花开,还是拂晓有轻烟流过,都自是一种妖娆!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离别更著清雨,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雨”总在离别时从诗文中倾天而降。淅淅沥沥的小雨,渲染着送别的不舍。让雨多少有了点凄凉的感觉。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

      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

      当时心事偷相许,

      宴罢兰堂肠断处。

      挑银灯,扃珠户,

      绣被微寒值秋雨。

      【应天长】唐五代-冯延巳

      幽幽心事欲说还羞,爱意已许,朦胧情怀寄予君心。衷肠难诉,已是遗憾事,偏逢淅沥秋雨,滴嗒声声,心绪难*,秋雨秋夜秋愁如许!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叫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 【李凭箜篌引】唐五代-李贺

      李贺的诗想象奇特,出人意料,意象叠加,意境晦涩。借助于具体的物象,把抽象的所思所感,真切的摹写出来,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好一个“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却了职守,石破天惊,秋雨倾注)”

      飒飒秋雨中,

      浅浅石榴泻。

      跳波自相渐,

      白鹭惊复下。

      - ------【栾家濑】唐五代-王维

      秋雨如注,小溪飞溅,水波流转,白鹭惊飞,一幅写意山水画,一首传奇田园诗。

    [阅读全文]...

2021-12-23 01:22:59
  • 含有请字的古诗词 带请字的诗词名句

  •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祖咏《望蓟门》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南园十三首》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孙子兵法·行军篇》

    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严仁《鹧鸪天·惜别》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钱福《明日歌》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李颀《琴歌》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李白《将进酒》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孟子弟子录《寡人之于国也》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李商隐《北齐二首》

    恶有衅,虽贵罚也。——《国语·鲁语·臧文仲请赏重馆人》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 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杜甫《秋兴八首》

    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请君听我明日歌。——钱福《明日歌》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不信请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二》

    庄子曰:请循其本。——佚名《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杜甫《石壕吏》

    二十三弦何太哀,请公勿渡立徘徊。——温庭筠《拂舞词 / 公无渡河》

    虽使鬼神请亡,此犹可以合欢聚众,取亲于乡里。——《墨子·31章 明鬼(下)》

    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李泌《长歌行》

    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冯道《天道》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歌》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列御寇《多歧亡羊》

    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班固《霍光传(节选)》

    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李贺《开愁歌》

    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白居易《鹅赠鹤》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王勃《滕王阁序》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司马迁《屈原列传》

    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王守仁《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李白《赠从弟南*太守之遥二首》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杜甫《潼关吏》

    请君有钱向酒家,君不见,蜀葵花。——岑参《蜀葵花歌》

    请君赎献穆天子,犹堪弄影舞瑶池。——李白《天马歌》

    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刘克庄《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宋自逊《蓦山溪·自述》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司马迁《鸿门宴》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左丘明《郑伯克段于鄢》

    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左丘明《祁奚荐贤》

    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宋子侯《董娇饶》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白居易《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杜甫《哀王孙》

    [阅读全文]...

2022-03-11 13:11:03
  • 请写出一组与秋雨相关的古诗句

  • 秋雨,秋天
  •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1、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2、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秋夜曲》

      3、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5、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王维《栾家濑》

      6、夜山秋雨滴空廊,灯照堂前树叶光。对坐读书终卷后,自披衣被扫僧房。——王建《秋夜对雨寄石瓮寺二秀才》

      7、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秋歌》

      8、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9、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10、寒雨连江夜人吴,*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夜来风雨声,忽落知多少”

      - ----------孟浩然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杜甫

      “绿遍山原白满州,子规声里雨如烟”

      ------------苏轼

      雨雾装点了季节,雨声敲打着无眠,雨中景,朦胧秀美,雨中情,恬淡如烟。久久伫立,触摸春的气息,赏读雨落空山静美,诗中蕴含着淡淡的喜悦,雨中荡漾着绵绵的对自然的挚爱。无论梦里花开,还是拂晓有轻烟流过,都自是一种妖娆!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离别更著清雨,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雨”总在离别时从诗文中倾天而降。淅淅沥沥的小雨,渲染着送别的不舍。让雨多少有了点凄凉的感觉。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

      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

      当时心事偷相许,

      宴罢兰堂肠断处。

      挑银灯,扃珠户,

      绣被微寒值秋雨。

      【应天长】唐五代-冯延巳

      幽幽心事欲说还羞,爱意已许,朦胧情怀寄予君心。衷肠难诉,已是遗憾事,偏逢淅沥秋雨,滴嗒声声,心绪难*,秋雨秋夜秋愁如许!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叫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 【李凭箜篌引】唐五代-李贺

      李贺的诗想象奇特,出人意料,意象叠加,意境晦涩。借助于具体的物象,把抽象的所思所感,真切的摹写出来,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好一个“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却了职守,石破天惊,秋雨倾注)”

      飒飒秋雨中,

      浅浅石榴泻。

      跳波自相渐,

      白鹭惊复下。

      - ------【栾家濑】唐五代-王维

      秋雨如注,小溪飞溅,水波流转,白鹭惊飞,一幅写意山水画,一首传奇田园诗。

    [阅读全文]...

2022-05-08 17:06:05
请写出含有贾字的古诗 - 句子
请写出含有贾字的古诗 - 语录
请写出含有贾字的古诗 - 说说
请写出含有贾字的古诗 - 名言
请写出含有贾字的古诗 - 诗词
请写出含有贾字的古诗 - 祝福
请写出含有贾字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