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番禺文化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番禺文化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番禺文化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番禺文化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番禺海鸥岛美食攻略
番禺海鸥岛位于广州番禺莲花山对面,是一个渔岛。这海鸥岛上绿树成阴,临岸更觉神清气爽。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番禺海鸥岛美食攻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清河大道线:
美食主题:乳鸽、海鲜、牛蛙、乌篷船水果
沿着清河大道往东直行,走到长坦村(右边是番禺公共汽车站的总部),转右直走二公里左右,有一个专吃乳鸽的店——烤乳鸽、乳鸽、乳鸽、酒煮乳鸽、乳鸽、菜心炒鸽杂、绿豆乳鸽汤、乳鸽……他特别推荐能吃辣的一定要试试“乳鸽”。沿着清河大道再往前直走到红绿灯(前锋村)转右直出河边,有好几家味道、格调及出品都很不错的海鲜酒家。
沿着清河大道再往前直走到红绿灯(前锋村)转左出市莲路,往莲花山方向,在石基中学对面的小路转右,有农家,火锅,锅底,主角是——牛蛙!
最后来到素以海鲜出名的雁洲食街,坐在露天的敞开的大厅里,有船家划着穿梭叫卖自产的农货:皮薄如纸,口感无渣的;个头惊人,有三倍于鸡蛋身形的,才卖2元。网民屈先生推荐:夏威夷木瓜煲响螺汤58元,泰椒蒸九肚鱼15元/斤,都是又*又靓。推荐“大江南”的煎包,“东城水乡”的口者、笼仔蒸虾(蟹)。
海鸥岛线:
美食主题:河鲜、野生水鱼、青肉蟹
继续上路,莲花山对开有座大桥,过了桥就是海鸥岛了。话说这海鸥岛上绿树成阴,临岸更觉神清气爽。每晚入夜,此处总是灯火通明、宾客满座。而假日里,更有不少城里人一家老少驾车来到这里,大啖河鲜鲜美之余,还提着鱼竿临江垂钓,或者撑着木桨在江上荡舟,体验渔家风情。
美景醉人,胃口也容易大开,品一*海鸥岛河鲜宴自是最好不过的了。野生水鱼“”汤、本地麻虾、清蒸和顺鱼、凉瓜炒天丁鱼、清蒸白鳝片、清蒸青、脆皮吊烧家乡鸡、面豉蒸猪肉……一道道珍馐美味悉数登场。据渔村的胡老板介绍,河鲜宴中的水鱼、麻虾、和顺鱼等都是江中新鲜打捞,而且菜式都以清蒸为主,清蒸时的火候还有专人把握,不太生也不太熟,点到即止。这时,只在其上加少许豉汁和地道的酱料惹味即上桌,务求保持河鲜的原味。
市桥线:
美食主题:鱼粥、烧鹅
其实市桥也有很多吃饭的地方,现在我们先向市桥往北的新造方向走。 就在市桥的迎宾路口,里面有多家,价廉物美,沿路继续经蔡边到达南村,南村的新路边上有个市场,其旁有家,主打菜色:姜葱炒鸡子、姜葱炒掌中宝……全都是姜葱炒。在去南村的路上(七星岗到南村),有好几家大排档,其中推荐:强记鱼粥——生滚鱼粥、、煎菜饺,价钱非常便宜。丽江花园业主陈先生告诉记者,位于番禺市桥蔡边村番禺二中对面的螺山食庄,以、烧叉出名。每间草寮都有种植齐整的青菜分隔,颇有乡村野店的感觉。
迎宾路线:
美食主题:海鲜、河鲜、黄鳝饭
渔民新村汇集美食一条街,多个海鲜、河鲜档口,让客人宛如走入海鲜超市,直接选择自己喜爱的品种。最*请来的泰国厨师,主理各式泰国风情美食,尤以98元一只的皇炒蟹最受欢迎,五邑菜黄鳝饭则具有强身健体、营养滋润、祛黄肤色、补血养颜的功效。
在迎宾路旁金山大道,聚集着*10家,在晚饭时间每家店子都人声鼎沸,基本每家都有自己的菜园,蔬菜很新鲜。每当节假日这里便是广州美食的一个新蒲点。
海鸥岛最出名的就三字:鱼虾蟹!
1、靠海而建的`大排档,卖的都是最新鲜的海鲜。
2、大排档的主人就在你的餐桌边,放笼(撒网),足有几间屋大的渔网就直接放海中,你伸手就可以将网拉起来。
3、如果运气好,收获的水产就用于马上供应,所以当天有什么品种、数量多少,全看天意。海上还有不停穿梭的小渔船,捉上来的鱼直接送进厨房。
1、位于广州番禺区东郊,是广州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望成为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体系的一个新亮点。
2、海鸥岛,在番禺区石楼镇范围内,面积34.61 *方公里,岸线长37.96公里。
3、岛上有沙北、沙南、江鸥、海心等4个行政村和石楼镇农业开发总公司。
4、岛北端的海鸥大桥飞架莲花山水道与岛外连接相通,一条13公里长的区级公路由北往南贯穿全岛,村村通车、通水电,基本生活设施较完善。
5、岛内主要以种养业为主,种植的主要作物有水稻、香蕉、花卉等;养殖以四大家鱼为主,特色养殖有稻田养鱼、虾及养殖禾虫等。
在番禺去哪里换驾驶证
驾驶车辆的许可是通过驾驶证的核发来实现的。这表明了获取驾驶证是一种具有一定格式的`行为,必须有专门机关来核发。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在番禺去哪里换驾驶证,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番禺去哪里换驾驶证
1、广州市番禺区福涌村福北路359号(机动车业务和教考场)电话:12345;
2、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东环路315号(驾驶证综合业务)电话:12345。
办公时间:
周一至周五:9:00—12:00,13:00—17:00;(双休日,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办理条件
机动车驾驶人户籍迁出原车辆管理所管辖区的,应当向迁入地车辆管理所申请换证。机动车驾驶人在核发地车辆管理所管辖区以外居住的,可以向居住地车辆管理所申请换证。
办理材料
①机动车驾驶人的身份证明原件(现场核对原件)。
②原机动车驾驶证原件。(原驾驶证遗失的请到窗口办理)。
③原驾驶证已到体检有效期的,驾驶人需先到县级或者部队团级以上医疗机构参加驾驶人体检并合格,由医院上传体检信息后方能申请。
④驾驶证证件照片在交管系统不存在或已过期(超过6个月)的,驾驶人需重新拍摄驾驶证证件照片上传后方能申请。
办理流程
1、网办:用户注册—>驾驶人照相、体检—>网上业务申请—>业务审核成功—>准备资料—>邮政签收—>缴费—>领证。
2、窗口:业务预约—>驾驶人照相—>体检—>业务申请—>窗口提交资料—>审核资料—>缴费—>领证。
【拓展】外籍驾驶证换证流程
当前,有越来越多的外籍或军队(*)驾证持有人到*交管部门换证,但在实际换证中,许多业务申请人材料准备不全,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在这里,要明确一下换证要求和流程。
首先,外籍驾照的持有人需要准备如下申请材料:
1.填写机动车驾驶证人申请表;
2.本人*期一寸白底免冠彩色照片三张;
3.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护照首页及出入境记录(办证期间)原件、复印件;
5.境外驾驶证原件及翻译件(需到有资质的公司翻译并加盖公章)。
上述材料备齐后,向车管三分所递交审查材料,核查通过后到车管三分所业务大厅窗口受理业务,并预约理论考试,成绩合格三天后,即可领取*驾驶证。
番禺区初中求学指南
初中求学指南是针对进行初中的学生学*而提供指导性的资料。那么,初中求学指南您都了解清楚了吗?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番禺区初中求学指南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广州市番禺区育龙中学
育龙中学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创建于1985年。2009年进行原址改造,校园规划和布局合理,各种教育教学设备设施按规范化学校标准配备。
育龙中学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道金龙路170号,是一所公办学校,设有初中部,创办于1985年;属于走读制度学校,饮食方面学校有饭堂;招生条件需要符合本区户籍、人户一致、本市学籍、应届小学毕业生、积分达标、社保达标,往年招生人数大约400人。
二、广州市番禺区大龙中学
广州市番禺区石碁第三中学创建于1996年9月,是番禺区规模较大的一所省一级完全中学。
广州市番禺区大龙中学占地面积138亩,布局合理,办学条件优越,场馆设施齐备先进。
大龙中学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城区大道1号,是一所公办学校,设有初中、高中部,创办于1996年,建筑面积为92000㎡;属于走读制度学校,饮食方面学校有饭堂;招生条件需要符合本区户籍、人户一致、本市学籍、应届小学毕业生、积分达标、社保达标,往年招生人数大约500人。
根据上面两所学校的.信息我们来总结一下两校之间有何不同。
两所初中在距离上比较接*,又同样属于普通公办初中,因此常常被拿来比较。公办初中学费全免,其余费用公开明了,师资雄厚,教学有经验,多年来沉淀了一大批负责任、加工能力强的好老师。但与此同时生源残差不齐,公办初中良好的班风学风就很好的带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竞争性,让学生彼此互争互助。
育龙中学和大龙中学使用着同样的教材却有着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才是两所学校最大的区别,无论是前者活学生动的快乐课堂,还是后者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案,都能让孩子受益匪浅。初中时期许多家长加入“择校一族”,在择校上面花大心思,不如问问孩子的意见,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下期我将会为大家带来其他学校的对比盘点,敬请期待!
扩展:番禺初中推荐
番禺民办小学收费标准
小学,是人们接受初等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番禺民办小学收费标准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番禺民办小学收费标准
学校
地址
寄宿情况
收费标准
联系方式
备注
广州市番禺区新英豪中英文学校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镇沙头街小罗村(区人民法院)旁
否
9000
020-61941788
说明:“收费标准”没有特别说明的均未含食宿费、校车费及其他代收代支费用,详情请致电学校咨询。
广州市番禺区华阳小学
广州市番禺区桥南街陈涌村南业路 117号(绿庭雅苑后门前300米))
否
6065
020-34587661
广州市番禺区金星小
广州市番禺区桥南街陈涌村金业路86
否
6800
13539747841
广州市番禺区同心小
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市新路26号之1
否
6800
1591967098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番禺外国语学校
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莲花大道中202号
是
30000
020-31195966
广州市番禺区祈福英语实验小学
广州市番禺区祈福新邨学院路71号
有
35000
020-84711441
广州市番禺区祈福新邨学校
广州市番禺区祈福新邨十九街(海晴居对面)
是
全走读:13425;午休(含早午 餐):17675;寄宿:20125
020-84510010
020-84510043
广州市番禺区京师奥园南奥实验学校
广州市番禺区汉溪大道南国奥园内京师奥园南奥实验学校
是
25320
020-34772609
广州番禺区身份证补办地址
因为身份证是大家在生活上工作或者生活使所必需的通行证,通过身份证上详细信息的介绍可以基本了解该公民的基本信息和合法与否,所以身份证对大家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广州番禺区身份证补办地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广州番禺区身份证补办地址
1、部门:分局户政办证中心
受理点地址:番禺区富华东路155号二楼
咨询电话:34808744
备注:负责市桥地区的居民办理申领身份证业务;2、区内其他居民申领身份证到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办理。
2、部门:桥南派出所
受理点地址:番禺区德信路298号
咨询电话:84883005
3、部门:沙湾派出所
受理点地址:番禺区沙湾大道82号
咨询电话:84731706
4、部门:石楼派出所
受理点地址:番禺区石楼镇嵩山路60号
咨询电话:84843410
5、部门:化龙派出所
受理点地址:番禺区化龙镇龙源路70号
咨询电话:84755653
6、部门:石基碁镇政务中心
受理点地址:番禺区番禺石基碁*南路4号
咨询电话:84850663
7、部门:新造派出所
受理点地址:番禺区新造镇和*路12号
咨询电话:84722115
8、部门:大石派出所
受理点地址:番禺区大石街沿江东路122号
咨询电话:84783027
9、部门:南村派出所
受理点地址:番禺区南村镇兴业大道1008号
咨询电话:84761936
10、部门:钟村派出所
受理点地址:番禺区旧105国道钟村派出所
咨询电话:84771401
11、部门:沙头派出所
受理点地址:番禺区银屏路188号
咨询电话:34515505
12、部门:莲花边防派出所
受理点地址:番禺区石楼镇莲花西路82号
咨询电话:84841030
13、部门:东环街政务中心
受理点地址:番禺区东环街东星路100号
咨询电话:34808062
14、部门:小谷围派出所
受理点地址:番禺区尚法街9号
咨询电话:84720100
15、部门:洛溪新城派出所
受理点地址:番禺区吉祥北道139号
咨询电话:84583377
16、部门:石壁派出所
受理点地址:番禺区谢石公路105号
广州番禺特色美食攻略
番禺是离广州最*的郊区,经过这些年大力发展,小区居住,旅游与美食,交通十分便利,坐地铁、公交、自驾都很方便的,好玩的景点,好吃的美食,性价比也比较高。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 广州番禺特色美食攻略,希望大家喜欢!
1.番禺光皮乳猪
主料:本地肥嫩乳猪
特色:色泽红亮、皮脆肉酥、香浓松化
番禺光皮乳猪,历史悠久。相传:光皮乳猪创自番禺人孔旺记之手。孔旺记,原名孔昭旺,番禺石碁小龙村人。清光绪初年在广州小马站附*经营猪肉生意。有一次赴宴,客人对烧肉这道菜颇有微言,说烧肉皮厚肉粗,如同嚼烂布云云。孔旺记亦深有同感,他突发奇想,倘若将未长骨架的猪仔做烧猪,那不就皮薄肉嫩了吗?孔旺记回家后迫不及待地试烧起来,反复摸索配料、上色涂酱、烧制等整套工序,终于成功烧制出光滑红润俗称“玻璃皮”的乳猪,呈现出皮化、甘香酥脆、色泽鲜红、肉嫩鲜滑、口味甚佳等特点。不久“孔旺记”的脆皮乳猪风靡省城。后来,脆皮乳猪传回家乡番禺,本地的茶楼食肆争相仿做。现代的“番禺光皮乳猪”是在古法烧制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发展,独具风味,成为深受食客喜爱的番禺名菜。
2.番禺莲藕三宝
主料:莲藕、鲮鱼胶、千层皮或腐皮
特色:藕盏味鲜甜香软滑;藕片外脆嫩内甘香;炸件外酥内软;皆能保留莲藕原味
莲藕为“水乡五秀”之一,番禺莲藕松、香、粉、甜,闻名省港澳。全枝莲藕的各部分都有不同的食法,比如藕尖爽脆鲜甜,不宜煲、焖,而最宜鲜炒;藕瓜则大肉起沙,用来煲、焖则香、松、糯软,回味无穷;藕的尾端则炒不脆,煲不淋,但是用沙盆磨粉后以小钵仔蒸成糕状,则甜软可口,齿颊香留。 传说番禺曾有一王氏大户,其家姑一向勤俭,是一名持家有道的主妇。一天,新媳妇入门,她就将一整支莲藕给新媳妇。让新媳妇制作出三味又爽、又滑、又有粉头的菜式,而又不准浪费藕的任何部分。结果新媳妇按“藕尖、藕瓜、藕尾”的特性分别做出三味适时菜式,通过了考试。家姑问媳妇这三味菜叫什么名堂,媳妇答:“莲藕三宝”。从此,“莲藕三宝”流传至今。 “莲藕三宝”主要凸显莲藕的百搭多样,以莲藕磨粉蒸制而成。以香煎的形式,将莲藕和鱼胶完美结合;以面粉包裹莲藕蓉,捻捏成为莲藕的原状,经油炸而成的象形点心,三位一体地演绎出莲藕菜式的多样化;特别是在妆盘的效果上,层次相当鲜明,风味各有特色,远远望去,犹如一幅秀美、清新的“月色荷塘图”。
3.石楼钵仔禾虫
主料:新鲜禾虫、鸡蛋、炸蒜子、陈皮丝
特色:低脂肪、高蛋白,甘香软滑、香浓味鲜、营养丰富
禾虫盛产于咸淡水之交的稻田表土层里,并以稻根及其它植物为食。番禺石楼、化龙一带的乡民有捕捞禾虫的传统,石楼茭塘颇为突出,产禾虫甚盛,每年农历四月和八月有两造禾虫,禺南一带嗜食者甚众。据传,有位行乞者,听到买禾虫的叫卖声,不顾一切,拿着行乞用的钵头,抢买禾虫。并说:“乞米去,乞钱返,禾虫过造恨唔番。”食完禾虫,再行乞讨。由此可见番禺人对品尝禾虫情有独钟。 这道菜将鸡蛋与禾虫完美结合,是老少咸宜的食品。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味道清香鲜美,嫩滑可口,还具有滋阴、健脾、暖身、去湿之功效,是番禺特色美食。
4.化龙煎焗白鸽鱼
主料:白鸽鱼
特色:肉质细嫩、鱼味独特鲜美,外甘香、内软嫩
白鸽鱼生长在濒临珠江的番禺化龙镇沙路口至复苏四七沙及莲花山,茭塘一带。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是化龙人,对家乡的河鲜特别偏爱,屡屡作诗介绍。冬、春两季,化龙白鸽鱼最为肥美,鱼身修长、骨软、嫩滑、味鲜。其它地方出产的白鸽鱼,鱼身粗大、骨硬,不可与之比美。 白鸽鱼鱼肉幼滑,鱼身小,不能用刀去削鳞。应先把白鸽鱼洗净用竹箕晾去水分,然后烧热铁镬(切莫放油),将活生生的白鸽鱼放下去。白鸽鱼遇热蹦跳而死,在蹦跳中,鱼鳞就粘在铁镬里,之后用水将鱼洗净就可去鳞。 煎焗白鸽鱼很讲究技巧,多油不成,猛火更不成,应用少油而文火慢煎。但有些厨师贪快,干脆不煎而用油来炸,这样炸法与煎焗大相径庭,完全没有番禺地道的煎焗出品那么甘香酥脆,回味无穷。于是就有食家想出这样一个主意:要求“单边煎白鸽鱼”,因为煎单边就可防止部分厨师用油炸的取巧手段了。
5.石碁八宝霸王鸭
主料:沙田瘦水鸭、莲子、百合等
特色:香松、鲜嫩、软糯;肉香、菇香、豆香、果香融为一体,香味浓郁、回味无穷
据传,“石碁八宝霸王鸭”为石碁一位民间厨师创制,自清末起一度绝迹于市。改革开放之初,那位厨师的后人出山,重新制作这款做工精细、工序繁多的历史名菜。据说,“八宝”源于古代帝王的八枚印章。唐代以前,帝王印章共六枚,称为“六玺”。唐朝立国后,又增加了“神玺”和“受命玺”。宋徽宗改“玺”为“宝”。金兵入侵中原,宋王室南渡后,赵构特举行“八宝宴”,以欢庆偏安江南。从此,流行大江南北。“石碁八宝霸王鸭”是在“霸王鸭”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原菜是带骨烹制,改进后此菜则去骨制作,更为精细高贵,而且酿入咸蛋黄,干贝、莲子、百合、冬菇、糯米等。该菜是石碁人首创,故称“石碁八宝霸王鸭”。
6.市桥煎酿鲮鱼
主料:鲮鱼、虾米、腊味
特色:肉鲜、质爽、甘香、无骨
鲮鱼是广东四大家鱼之一,其肉质鲜美,可是骨细而多。番禺作为水乡地带,产量极大。秋冬时节,最为鲜美。为保留鲮鱼的鲜味,师傅们将鲮鱼剔除细骨,加工成鱼胶后,可制作上百味上乘的菜点,番禺农村耕塘的农民都喜欢在冬节前后清理鱼塘,即所谓的“干塘”。而这些“干塘”中收获的鲮鱼往往大小不一,大的超过一斤,最小的才一二两重。遇到这种大少不一的鲮鱼,聪明的番禺农家主妇便做出许多鲮鱼的美食来,其中最拿手的就是将其鱼肉刮出挞成鱼胶,做出如鱼丸、煎鱼饼等各类美食。市桥茶楼的厨师受此启发,便创制出“市桥煎酿鲮鱼”。就是将鱼整体脱皮,把鱼胶加入虾米、腊味、马蹄粒、干果仁后,再酿入鱼皮内,使鱼身还原其型,及至煎熟后加入常规的味汁,最终制成整型、肉爽、无骨、老少咸宜的菜品。
7.沙湾水牛奶炖全鸡
主料:水牛奶、鸡
特色:汤味香浓而鲜、鸡肉味浓而软滑。清润可口、营养丰富
番禺沙湾镇一直有养殖水牛的悠久历史,所以牛奶充足、品质优良,属于“奶中极品”。“沙湾水牛奶炖全鸡”是一道保健养生的乡间名菜,牛奶味甘性*,可养血补气、补肺养胃、生津润肠,美容养颜,补虚损。鸡,味甘性温,温中益气,对虚劳赢瘦,中虚食少,产后缺乳等有一定治疗保健作用。“沙湾水牛奶炖全鸡”是番禺民间一味强身健体,四季可食的家乡名菜。
8.番禺别茨甑鹅
主料:鹅、别茨
特色:鹅肉软嫩香凝,有乡间香料的特有风味
清末年间,番禺有一位名叫陈伯公的药农,对广府菜肴颇有研究,是一位农家美食家。有次他到南海西樵山采药时,顺路探望多年不见的故友。两人到禅城三品楼,品尝名厨梁柱侯的一道拿手好菜“柱侯甑鹅”。陈伯公食后觉得其味甚佳,汁味浓郁,肉滑可口,但较为腻口,总觉美中不足。回家后苦思冥想,如何才能炮制出一道特色的甑鹅来呢?看到自己在屋边栽种的别茨,他突发奇想,为何不用别茨来甑鹅呢?别茨有祛风、清热、消滞、神清气爽之功效。如果用别茨来甑鹅必有独特的风味。于是他就选用了一只肉厚肥美的黑棕鹅与别茨一起进行烹饪甑制。怎料他试制的“别茨甑鹅”一炮功成,甑鹅肉嫩滑可口,别茨味道芳香,肥而不腻,口感独特,醒胃清爽,可令人食欲大增。陈伯公请了一班食家品尝他的“别茨甑鹅”,其味别具特色,食客们赞不绝口,回家后争相仿做。从此“番禺别茨甑鹅”就在坊间传开,成为番禺一道农家名菜。此菜利用别茨的特殊香味蒸薰鹅肉,使鹅肉含有一种特别醒胃的芳香气味,使人吃起来不会太腻口。
9.沙湾风鳝焖面豆
主料:海鳝、面豆
特色:海鳝肉质鲜嫩带爽、皮香滑丰腴、营养丰富,面豆软嫩质滑
海鳝即鳗鲡,其入肴,由来已久。清代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曾云:“鳗鲡,甘、温。补虚捐、杀劳虫、疗万病、瘘疮、祛风湿。湖地产者胜、肥大为佳。蒸食益人,亦可和面”。番禺沙湾水道是捕捞海鳝的水域之一,海鳝大约在秋风起时有鳝汛,故又名风鳝。面豆则是农家小菜,多种于檐前屋后或田边,较少大耕大作。该款菜式通过面豆吸收风鳝较多的油脂,使风鳝更加爽滑鲜美。风鳝成品肉离而骨不断,形状如昂首飞跃之蟠龙,有龙马精神的寓意。因此,该菜深受番禺人的欢迎,是喜庆、寿宴必备菜式之一。
10.市桥蚬肉生菜包
主料:蚬肉、韭菜头、荞菜头粒,菜脯粒、半肥瘦叉烧粒、生菜
特色:蚬肉质鲜肥美、味香浓厚,配以特色的配料和新鲜薄靓之生菜,口感更觉自然鲜香
这是一道番禺地道的、乡情浓郁的农家菜。番禺的蚬产资源丰富,番禺过去许多村乡的地名都含蚬字。如桥南街就有蚬涌村,新造镇就有叫白蚬塘的自然村,化龙镇有蚬沙和蚬壳墩……从这可知蚬在番禺人心中的地位了。蚬有白沙蚬,黄沙蚬,白蚬仔。蚬大量出现的季节就有人专门将蚬煮熟后去壳专卖蚬肉。蚬肉非常便宜,过去一斤谷便可换一斤蚬肉。由于蚬肉价格便宜,可炒可煮可蒸,于是有人戏说,将蚬肉叫做“海底绵羊”。上世纪中叶,本地还曾出现过百年一遇的自然灾害,粮食减产使本地农民缺衣少吃。幸而番禺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大小各异的白蚬塘、白蚬沙、黄沙蚬塘、黄沙蚬沙等,农民很容易就筛到蚬来充饥,帮助人们度过难关。时至今日,番禺人过了春节后,家家户户都喜欢制作蚬肉生菜包这道家乡菜。其制作方法是将蚬肉与韭菜萝卜切粒一起炒香,再用洗净的生菜叶包着,蘸上辣椒酱,海鲜酱来吃。蚬肉生菜包价格便宜,制作方便,番禺人在新年后几天很喜欢吃这道菜。原因何在?因为好意头也。蚬肉代表发财大显,韭菜则是长长久久,而生菜更代表生财。这是一道既经济实惠又好意头的菜式。
第一站:如家田螺焖鸡
鸡和田螺,是吃与被吃的关系,不知道是谁将它们戏剧般地放于一锅,味道居然还美得出奇,这就是田螺煲鸡。这道源自广西的菜肴,在番禺的“如家农庄”被演绎的更加淋漓尽致。
自家圈养的走地鸡加上个大肉肥的田螺,在炭火的'作用下,催生出无与伦比的美味。
即使是世上再不食世间烟火的人也会垂涎三尺。
鸡用的是自己饲养的走地鸡,鸡味十足
用传统的炭火焖制
有些味道是一看就知道好吃的,这道菜就是属于这种。热气腾腾地端上来,眼睛和鼻子已经告诉我这味道绝对错不了,嘴巴只不过是验证了我的判断。
这里的另一特色——“如家炭火焖鹅”。依旧是用炭火,慢慢地将鹅的味道蒸发开来。搭配以芋头、土豆或是冬瓜,再佐以老姜、蒜叶,香气氤氲,也顾不得什么“礼节”、“客套”,顷刻间便所剩无几。
人均消费:70元—100元
古代文化常识
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随着时间的进展,将记事类文件加以编排,供人阅读,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代文化常识,欢迎大家分享。
一、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
(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同解。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句,“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太师”是颜真卿官职“太子太师”的省称,“少保”则是文天祥的官职。《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被称为刘宾客;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苏轼曾任端明殿翰林学士,被称为苏学士。
【称爵名】《训俭示康》“*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梅花岭记》“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代多铎被封为豫亲王。《柳敬亭传》“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是明末左良玉爵号宁南侯的省称。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唐初名相魏徵曾封爵郑国公,故世称魏郑公;名将郭子仪在*定“安史之乱”中因功封爵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大书法家褚遂良封爵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曾封爵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明初朱元璋的大臣刘基封爵诚意伯,人们以诚意伯相称。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集》。
【兼称】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前两人兼称官职、字和姓,后一人称字和姓;《梅花岭记》“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兼称官职与谥号,“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兼称姓、官职和名;《促织》“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事”,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
【谦称】(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庸。(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驾、天子、陛下等。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称*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之帝。
(8)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
(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驾等。
【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毛遂自荐》:“白起,小竖子耳。”《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四种:
(1)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职业的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师说》中的“师襄”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提到的“师旷”,“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柳敬亭传》中的“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优”,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二、古代职官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广《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迫赠太傅。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没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再如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和帝的大将军。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官”,“鲁公”指宋真宗时的鲁宗道。《谭嗣同》“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末*只有左宗棠、张之洞、*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谭嗣同》“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
【军机章京】参见“军机大臣”条。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谭嗣同》:“皇上超擢四晶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
【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子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再如《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宁”,王翱当时任都察院长官。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宋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文天祥当时掌管军事要务。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屈原列传》:“屈原者,名*,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古代有趣的文化常识
古代其实有很多有趣的文化常识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代有趣的文化常识,欢迎大家阅读。
直接称名
大致有三种情况。
(1)自称姓名或名,以示自谦,并表示对对方敬重。如《鸿门宴》:“不然,籍何以至此?”《醉翁亭记》:“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用于叙述或作传。如《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3)称所厌恶、轻视的人。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人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如韩愈作有《柳子厚墓志铭》,子厚为柳宗元的字。
称号
号又叫别号、表号。名与字、号的根本区别是:名由父亲或尊长取,字、号大多自己取。号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尊敬。
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等等。
称谥号
古代帝、后及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事迹评定一个称号,这个称号就叫谥号。起于周代,秦代废,汉代复行,历代相沿至清。
如齐宣王的“宣”、汉武帝的“武”,诸葛亮的“忠武”、欧阳修的“文忠”等。此外又有私谥,为民间所加,始于汉代。如陶渊明谥“靖节”。
称庙号、年号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立的名号,如某祖、某宗。始于商代,如太甲称为“太宗”。
西汉之初承袭此制,按照“祖有功,宗有德”的古训,新即位的皇帝为刚去世的皇帝议立庙号(汉高祖并非庙号。刘邦庙号太祖,谥高皇帝,俗称汉高帝、汉高祖)。此后历代沿袭此制至清代灭亡。
年号是古代帝王为表示自己统治纪年而定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此后直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每因祥瑞或重大事故而立号改元,有一帝改年号至十数次,一年之中数次改年号者。
自明太祖朱元璋始,直至清末,除明英宗外,每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明英宗因土木之变,前后做了两次皇帝,有两个年号)。
历代君王称谓:夏、商称名,如禹、启、汤;自周至隋,多称谥号,如周厉王、周幽王、秦穆公、燕昭王、汉武帝、隋文帝等;自唐至元,多称庙号,如唐高祖、唐太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等;自明至清,多称年号,如永乐帝、康熙帝等。
称斋名
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杨万里称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称姚惜抱、惜抱先生,蒲松龄称聊斋先生,梁启超称饮冰室主人等。
称籍贯
如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亦为临川人,被称为汤临川;
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
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指翁同龢(江苏常熟人)。
称郡望
如韩愈为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昌黎先生。
称官名
如称贾谊为贾太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东晋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被称为刘宾客。
称爵名
如诸葛亮曾封武乡侯,所以后人称其为武侯;谢灵运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魏徵曾封郑国公,故世称魏郑公;
郭子仪在*定“安史之乱”中因功封爵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曾封爵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明初刘基封爵诚意伯,人们遂以诚意伯相称。
称官地
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贾谊曾任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
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集》。
兼称
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
《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前两人兼称官职、字和姓,后一人称字和姓。
谦称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如: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等。
(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庸。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或比自己年纪大的亲属,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来称自己的晚辈或年龄小于自己的亲属,如舍侄、舍弟等。
(6)其他自谦词有:古人坐*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敬称
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驾、天子、陛下等。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
浅析古诗词中小楼一词的文化意蕴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浅析古诗词中小楼一词的文化意蕴,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唐词人李煜和南宋诗人陆游在各自的作品《虞美人》和《临安春雨初霁》(同时入选高中语文第三册教材)中,都提到“小楼”一词,同为“小楼”,却有各自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一、思念之楼
由南唐的末代皇帝,变为北宋王朝的阶下囚。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怎能不让词人伤感、惆怅,怎能不让词人思念过去的幸福时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此时的小楼只能勾起人无限的思念之情,以及因思念而产生的孤寂、凄凉、愁苦之情。又如李煜的另一词作《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词中“小楼”与“月亮”、“子规”三者共同构成一幅凄美之景,“小楼”本身也着上了悲情色彩,同“子规”一样抽象为悲情的象征之物,而不再仅仅是一种建筑物。李煜在《相见欢》中还曾写道:“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同样表达出一种深深的离愁别绪。
宋代词人秦观也曾凭借“小楼”这一意象,在其词作《浣溪沙》中把一个女子的春愁刻画得惟妙惟肖: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正是因为有了“轻寒的小楼”作为主人公抒怀的*台,才有了“晨起如秋”的烦躁,才有了“梦似飞花”的飘零,才有了“愁如丝雨”的感伤,才有了“闲挂银钩”的无聊。
当然,在众多的宋词中,“小楼”这一意象已不再局限于“小”字,出现了朱楼、红楼、高楼、危楼、画楼、青楼(古指富贵人家的住处。)、歌楼、楼台等词语,但其所蕴涵的思念、别离、愁苦、感伤之情却是始终没有改变的。晏殊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范仲淹认为“明月楼高休独倚”,否则,“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李清照为了等待夫君的归来,一直等到“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就连“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辛弃疾,也“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丑奴儿》)。看来,一旦遇见了“楼”字,定会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二、闲适之楼
“小楼”除了用于表达悲情之外,还可以用来表达闲适之情。如陆游写的《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的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我们可以想像:绵绵的春雨带着春的问候,和着柔柔的夜风款款而来,此夜小楼不眠,诗人无眠。静下心来抛开一切烦恼、利禄、功名,细细谛听春雨的呢喃,小楼的私语。
这是一个诗意的夜晚:诗意的小楼、诗意的春雨。没有诗人的闲情逸致,没有诗人的浪漫情怀,哪会有诗意的想像和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一夜的春雨让诗人获得了暂时的精神解脱,可以说,诗人在这一夜的春雨和特定的小楼中所流露的.情感是真实的、浪漫的、愉悦的、闲适的,面对如此美景,诗人怎能不心驰神往?而“小楼听雨”便是这一闲适心境的代名词。就像文人们相聚饮酒、吟诗作画一样,它已成为古人闲适生活方式的一种。
辛弃疾在一首名为《临江仙》的词作中对这种闲适之境也有所表露,其中一句写道:“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可以肯定的是不管作者梦醒后是否惆怅,其春雨幽梦应该说是甜蜜的、温馨的。
在古代诗词的乐章中,“小楼”有时是一首凄婉的歌,让人悲悯、怅惘,有时是一支清新的曲,让人欣喜、神往。不同的小楼承载着同样的情感,同样的小楼蕴涵着不同的情怀。借着古代诗词从小楼之窗投射出的光亮,我们似乎能瞥见小楼之中文学大师们或喜或悲的情感身影,想要与古人们对话,那就踏上小楼吧。
拓展阅读:带有小楼的古诗词
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3.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4.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7.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8.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9.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10.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1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1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1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4.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15.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1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17.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18.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9.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20.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21.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古代茶文化诗词
茶为国饮,茶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有许多与茶有关的诗文流传下来。今天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是古代茶文化诗词,希望大家喜欢,欢迎阅读参考。
六羡歌
【唐】陆羽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罍(léi):古代器名,青铜制,也有陶制的,用来盛酒和水。
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
《六羡歌》是唐代“茶圣”陆羽的一首作品。收入《全唐诗》卷三〇八,原题为《歌》。因歌中写到6个“羡”字,人们便据此定名为《六羡歌》。《六羡歌》表明了陆羽恬淡的志趣和高风亮节的精神,他不羡慕荣华富贵,念念不忘的是故乡竟陵的西江水。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陆羽的《茶经》,为唐代中期茶文化和茶文学的创作起了倡导作用。陆羽于肃宗上元初(760)在吴兴苕溪结庐隐居时,同皎然结成“缁素忘年交”。此诗作于陆羽隐居妙喜寺期间。皎然在重阳节同陆羽品茗、赏菊、赋诗,开创以茶代酒,移风易俗之新风。
一字至七字诗·茶
【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一字至七字诗,原称“宝塔诗”,也叫“一七体诗”。起始的字,既为诗题,又为诗韵。历代有不少人做过此类型诗。
元稹的这首宝塔茶诗,先后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从茶的本性说到了人们对茶的喜爱;二是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的饮茶*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说到了茶能提神醒酒。诗人在题后有小注云:“同王起诸公送白居易分司东郡作。”
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
【唐】白居易
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
城中展眉处,只是有元家。
宪宗元和十五年(820),白居易从忠州刺史任上被召回长安,任尚书司门员外郎。元稹时在京城刚任祠部郎中。此诗约作于元和十五年冬。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不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今无往还?
这是一首“琴”与“茶”双咏之诗。并借琴茶之灵性以喻乐天“君子陶陶”之品德风范。此诗作于唐文宗大和年间。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茶见赠酬之以诗
【唐】柳宗元
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
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
圆芳丽奇色,圭璧无纤瑕。
呼儿爨金鼎,余香延幽遐。
涤虑发真照,还原荡昏邪。
犹同甘露饮,佛事薰毗耶。
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
诗人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十一月贬永州司马,住在龙兴寺(该寺犹存,在今湖南省沅陵县城西北)期间,与寺僧巽上人交往密切。这首诗是在诗人目睹巽上人亲自采制晨茶的经过情景,及品饮僧人珍贵香茗的感受之后写的酬谢诗。此诗约作于元和初年。
西江月·茶词
【宋】苏轼
描写番禺文化的古诗
书写番禺区文化的古诗
关于番禺的诗词
番禺夏天的古诗
关于番禺的古诗词
番禺清明节的古诗
描写番禺美景的古诗
有关番禺区的古诗词
文化的古诗
猪文化的古诗
古诗的福文化
有文化的古诗
显文化的古诗
墨的文化古诗
鱼的古诗与文化
柳文化的古诗
年文化的古诗
文化之巅的古诗
尧文化的古诗
以福为文化的古诗
树文化的古诗
月文化的古诗
古诗中的文化
大宋文化的古诗
巴渝文化的古诗
和文化的古诗
没文化的古诗
谦政文化的古诗
文化的古诗句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古诗
伫立岸边看着船儿渐渐远去的古诗
古诗考级4级到10级的内容
希望能快乐的古诗意思
第四字是里的古诗
喜闻孙子出生的古诗
哪首古诗是5行7字的
梅兰竹菊古诗的串词
古诗中含雁的古诗
忘不掉某个人的古诗
以责任与承担为主题的古诗及出处
清*乐会昌古诗拼音版的全文
坚持的古诗古代
赞诵读的古诗
晚安古诗幼儿的
皇权受限制的古诗文
李峤的风古诗书法图片
形容菊花迎风绽放的古诗
古诗词文化面临的挑战
累死李白的古诗
适合儿歌的古诗
不求暴富只求安稳的古诗
二十首二十字的古诗
类似梨花体的古诗
关于杨柳春风的古诗
古诗赞美天气的词语
形容银龄诗苑的古诗
带吕益的古诗词
桃花又开了的古诗
喜欢讲古诗的教授
古诗配画的设计
中锋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