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句的古诗加赏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四句的古诗加赏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四句的古诗加赏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四句的古诗加赏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何涌泉
*几年杨芳无日不诗,每天少则两首,多则4、5首。自2017年帽儿山落佛山庄诗歌研讨会以来,杨芳坚持诗歌创作。估算总有千余首。每天打开哈师院641 聊天群,品鉴杨诗已成*惯,如饮晨起的一杯清茶。前几年我曾有过杨诗的评论,谓“小清新”,那时杨芳短诗的内容多是家乡菜园小景,上山下乡时的田园风光。知青下乡经历的苦难知多少,我辈自知。但是在杨芳的笔下展现的是阳光,绿野,青山,碧溪……这是一种阳光心态。有这样的晴朗心态才会明眼看世界,发现生活之大美,展现诗歌之秀美。这是杨诗第一阶段的基调。
第二阶段是杨芳迁居云南,短诗彰显的是云之南的山河美,南国风光比较北国的田园小景,像是宏伟的壮美与小品的秀美,相得益彰。对于北方的读者来说这一阶段的杨诗,为之开阔了眼界,晨起的清茶变成了午时的醇酒。
第三阶段杨芳也许写尽了南北风光,笔下开始改写唐宋以来诗词大家的名篇,把绝句、七律、长短句都用四句五言短诗表达。我觉得作为一种尝试未尝不可,但泛善可陈。经过几千年大浪淘沙留存下来的诗词都是瑰宝珍珠,*功力不可企及。说句笑谈,那等于侵犯了古人的著作权。不过杨芳的别出心裁倒是值得称赞。这算作杨诗的第四阶段。
*来杨芳把历史史实和事件、故事用四句五言短诗摹写,让读者重温中国历史和史实典故,虽然第五阶段的杨诗照第一第二阶段诗味不足,却显得内容厚重,如饮老酒。如杨芳能把二十四史或《史记》的主要故事、人物诗化表述,也是一大创新。我们期待着杨诗的发展和走向,祝愿杨芳的诗歌创作行稳致远。
母亲节将至,5月份的第二个周日就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对于母亲的赞美,我国从古至今从未停止过,一起来感受一下古代诗词中的浓浓母爱。
和母亲节相关的诗句词句
1、《诗经 邶风 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2、《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十五》
宋 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4、《别老母》
清 黄景仁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5、《岁暮到家》
清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6、《豫章行》
唐 李白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7、《送母回乡》
唐 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8、《慈乌夜啼》
古诗翻译及注释加赏析(精选5篇)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翻译及注释加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寒食
——韩翃(lí)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作者背景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唐代诗人。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一直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擅长写送别题材的诗歌,与钱起等诗人齐名,时称“大历十才子”。后来皇帝选拔他担任起草诏令的中书舍人,当时有两个韩翃,大臣问选谁,皇帝说要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那个韩翃,可见这首诗在当时是多么有名。
注词释义
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御柳:皇城中的柳树。
斜:为了押韵,此处可以按古音读作xi。
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
传:赐给。
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极、王逢时五人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幸之臣。
古诗今译
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官中的柳树。黄昏开始宫里颂赐新蜡烛,轻烟先升起在皇帝贵戚家。
名句赏析——“春城无处不飞花。”
这是一首寓意非常委婉的讽刺诗。在唐代以前,汉朝最为强大,所以唐人做诗都喜欢借汉来比唐,这里也是借汉代的故事来讽刺本朝。寒食三天焚火,本应第四天才可用火。但皇宫里在第三天的黄昏就将传火种的蜡烛赐给了皇帝贵戚。这件小事说明皇帝对贵戚*臣的特别恩宠,但诗人写得很委婉,而且用春城飞花的奇丽景致开头,用东风拂柳的描写自然引出皇官,好像是在称颂皇上的恩典,所以连皇帝都很喜欢。像这样不用一字指斥,就达到讽刺效果的写法,就叫含蓄。我们仔细一琢磨,就能品味到里面暗含的讽刺意味。
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二(后人缩略版)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作者背景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四子,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著名诗人。少年时就很有才华,得到曹操的喜爱,因此受到他的哥哥曹丕的猜忌,后来郁郁而死。他的诗语言精练,词采优美,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
注词释义
釜:古代的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
萁:豆秆。
漉:过滤。
豉:豆豉。用煮熟的大豆发酵后制成,有咸、淡两种,供调味用。
古诗今译
煮豆子燃烧的是豆秆,过滤豆豉做成了豆浆。豆秆在灶下焚烧,豆子在锅里哭泣。本是生在同一根上,煎熬我何必这么着急!
名句赏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曹植少年时就很聪明,能出口成章,下笔千言。曹丕当了皇帝以后,怕曹植威胁自己的地位,想迫害曹植,有一次让曹植在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否则就把他处死。曹植应声而起,没走到七步就做好了这首诗。曹植把自己比喻成锅里的豆子,把曹丕比喻成锅下面的豆秆。豆子和豆秆本来是生长在同一根上,现在豆秆却在锅下面燃烧,煎熬锅里的豆子,而锅里的豆子无力反抗。曹植用这个比喻,暗指曹丕我与你是亲生兄弟,应该是骨肉情深,真诚相至,但现在却是骨肉相残,表达了内心的悲愤。相传曹丕听了面有惭色。这首诗比喻贴切,用语巧妙,通俗易懂而又含义深长。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作者背景
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贵族出身,曾为唐玄宗侍卫,后来发奋读书,成为有名的诗人。其诗多写田园风物,以古风和五律最受人推崇,风格古淡隽永,后人将他与柳宗元并称为“韦柳”。
注词释义
滁州:今安徽滁县,诗人曾任州刺史。
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
独怜:最爱,只爱。
春潮:春雨。
野渡: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
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里蹦跳着走来了。
《夏日田园杂兴》作者是宋朝家范成大。其全文如下: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前言】
《夏日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四时田园杂兴》的第三部分,共十二首。描写了农村夏天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注释】
⑴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肥:指果肉肥厚。麦花:荞麦花。菜花:油菜花。篱落:中午篱笆的影子。惟有:只有。蛱(jiá)蝶:菜粉蝶。
⑵科斗:即蝌蚪。
⑶秋:收成。一作“收”。
⑷缲:同“缫”,抽茧出丝。
⑸耘田:除草。绩麻:把麻搓成线。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未解:不懂。供:从事,参加。傍:靠*。
⑹浆:古代一种带酸味的饮料,这里比喻汗水浑浊。少住:稍稍停一会儿。侬:我。漱井香:用香甜的井水漱漱口。借与:让给。亭午:正午。
⑺芙蕖:荷花。
⑻蜩螗:蝉。
【翻译】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梅子已经变成金电影,杏子也已长肥了。春天田野中金灿灿的菜花现在已经落去,只剩下稀稀落落的残朵;一眼望去,却是雪白的麦花。正午时分,太阳高高在上,篱笆影子随着太阳升高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蜻蜓和蝴蝶飞过。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四时田园杂兴》作者是宋朝文学家范成大。其古诗全文如下: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前言】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注释】
四时:四季。
耘田:锄地。
绩麻:把麻搓成绳,搓麻绳。
儿:男人(农夫)。
女:女人(农妇)。
各当家:每人都负有专责,独当一面。
童孙:幼童。
供:从事参与。
傍:靠*。
【翻译】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鉴赏】
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绩”是搓的意思。“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杨万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前言】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首二句以“毕竟”二字领起,一气而下,既协调了*仄,又强调了内心在瞬间掠过的独特感受。然后顺理成章,具体描绘这使他为之倾倒与动情的特异风光,着力表现在一片无穷无尽的碧绿之中那红得“别样”、娇艳迷人的荷花,将六月西湖那迥异于*时的绮丽景色,写得十分传神。诗的后两句是互文,文义上交错互见,使既意韵生动,又凝练含蓄。
【注释】
⑴晓出:太阳刚刚升起。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⑵毕竟: 到底。六月中:六月中旬。
⑶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同:相同。
⑷接天:像与天空相接。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⑸映日:日红。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翻译】
古时候月亮都被诗人写得唯美动人,有很多值得赏析的地方。
《暮江吟》
作者: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赏析
这首七绝是一首写景佳作。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全篇用“可怜”二字点逗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评云:“诗有丰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微入画”。《唐宋诗醇》评云:“写景奇丽,是一幅着色秋江图”。清代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云:“丽绝韵绝,令人神往。”
《寒食月夜》
作者: 白居易
风香露重梨花湿,草舍无灯愁未入。
南邻北里歌吹时,独倚柴门月中立。
《寒食月夜》赏析
夜里的凉风带着梨花的清香轻轻拂来,枝上的梨花已被露水包裹。望着漆黑的夜里的茅草屋,没有灯,没有一丝的光亮。沉重的愁绪碾压着我、桎梏着我,始终抬不起推开门的胳膊,跨不出前屋的脚步。天已经快亮了,周围的歌吹声却依旧没有停止,我怔怔地听着,独自靠着柴门,望向天边的明月,任由月光包裹着我的身体。
《江村即事》
作者: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江村即事》赏析
这首诗写江村眼前情事,但诗人并不铺写村景江色,而是通过江上钓鱼者的一个细小动作及心理活动,反映江村生活的一个侧面,写出真切而又恬美的意境。
“钓罢归来不系船”,首句写渔翁夜钓回来,懒得系船,而让渔船任意飘荡。“不系船”三字为全诗关键,以下全从这三字生出。“江村月落正堪眠”,第二句上承起句,点明“钓罢归来”的地点、时间及人物的行动、心情。船停靠在江村,时已深夜,月亮落下去了,人也已经疲倦,该睡觉了,因此连船也懒得系。但是,不系船能安然入睡吗?这就引出了下文:“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这两句紧承第二句,回答了上面的问题。“纵然”、“只在”两个关联词前后呼应,一放一收,把意思更推进一层:且不说夜里不一定起风,即使起风,没有缆住的小船也至多被吹到那长满芦花的浅水边,也没有什么关系。这里,诗人并没有刻画幽谧美好的环境,然而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跃然纸上,表达了诗人对生活随性的态度。
这首小诗善于以个别反映一般,通过“钓罢归来不系船”这样一件小事,刻画江村情事,由小见大,就比泛泛描写江村的表面景象要显得生动新巧,别具一格。诗在申明“不系船”的原因时,不是直笔到底,一览无余,而是巧用“纵然”“只在”等关联词,以退为进,深入一步,使诗意更见曲折深蕴,笔法更显腾挪跌宕。诗的语言真率自然,清新俊逸,和富有诗情画意的幽美意境十分和谐。
古诗《氓》赏析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氓》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氓》是一首被喜新厌旧的丈夫无端抛弃的女子的自伤之诗。全文共分六章,章章娓娓道来,生发对无情丈夫的血泪控诉,诉尽弃妇的悲苦。第一章(第一段)弃妇回忆了她与丈夫订立婚约时的情形:那傻小子借买丝之名前来与“我”谈婚嫁之事。“我”依依不舍的送他归去,同时告诉他,等他有了“良媒”,两人就在秋天谈婚论嫁。第二章(第二段)是弃妇的怀想。弃妇登高怀远,热切盼望着那小伙子的迎亲车队。终于,吉时已到,弃妇嫁到他家,如愿以偿。第三章(第三、四段)描述了弃妇色盛与色衰时的生活状况。弃妇色盛时,夫妻缠绵,色衰时,丈夫三心二意,空留弃妇独自悲伤。第四章(第五段)弃妇自述自己辛苦劳作却反遭丈夫抛弃的不幸遭遇。行文里,弃妇如泣如诉,充满感伤。第五章(第六段)弃妇自叹身世的不幸,以自己对现实的无可奈何作结。
短短的几章文字,描绘了一个女子被丈夫无情抛弃的悲惨经历,其在揭示古代女性婚姻生活的不幸,倡导维护女性权益,反对社会压迫方面的主题不言而喻。这么一个忠于爱情,吃苦耐劳,性格刚强的*古代妇女的不幸,正是当时千千万万弃妇形象的缩影。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中弃妇的惨遭抛弃不仅是其个人的悲剧,而且是当时整个社会的悲剧。从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出父系社会中对女性权利的漠视以及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诟病。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女性各方面的权利已经得到了极大的维护,但是仍有不少婚姻悲剧的发生,如“闪婚”,“闪离”,“第三者插足”等现象屡见不鲜。我们是否应该通过《氓》对我们的婚姻现状及婚姻道德进行反思与思考,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氓》在艺术手法上,赋,比,兴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这使弃妇的形象呼之欲出。赋是铺陈直叙,诗中弃妇对自己不辞辛劳,操持家务,却落得被丈夫抛弃,被兄弟讥笑的境地的叙述,就是一个典型。比,即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文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以水流之有岸畔,反喻自己的痛苦无穷无尽,形象生动。而“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喻男女情意浓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喻男女情意已衰,则是很精到的起兴。
本文是一篇叙事诗,却插入了女主人公的议论与抒情,呈现出表达方式的多样性,这在先秦时期是难能可贵的。《氓》全诗以叙事为主,较为详细的叙述了弃妇婚姻生活前后的点点滴滴。同时,诗中弃妇又慨叹自身的不幸,抒发其自怨自艾之情;生发男易薄情,而女易陷入情网无法自拔的议论。
修辞手法运用的多样性也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艺术手法中的“比”自不必说。除此以外,《氓》诗中还巧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就大的方面而言,弃妇的丈夫在婚姻前后迥然相异的表现是本诗最大的对比。从小的细节来看,也有“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的德行之比。值得一提的是,诗中用“总角”借代儿童的修辞,也是一个小亮点。总而言之,多种修辞手法并用,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丰富性、生动性。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氓译文
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送郎送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愿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望郎休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爬上那垛破土墙,遥向复关凝神望。复关远在云雾中,不见情郎泪千行。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求神仙,没有凶兆心欢畅。赶着你的车子来,为我搬运好嫁妆。
桑树叶子未落时,缀满枝头绿萋萋。嘘嘘那些斑鸠儿,别把桑葚吃嘴里。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
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憔悴任飘摇。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穷苦受煎熬。淇水茫茫送我归,水溅车帷湿又潮。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男人太奸刁。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缺德耍花招。
婚后三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谁知家业已成后,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哈哈笑。静下心来细细想,独自伤*暗抛。
当年发誓偕白头,如今未老心先忧。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海誓山盟犹在耳,哪料反目竞成仇。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
诗经氓赏析
《卫风·氓》是一首上古民间歌谣,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
这是一首短短的夹杂抒情的叙事诗,将一个情爱故事表现得真切自然。诗中女子情深意笃,爱得坦荡,爱得热烈。即便婚后之怨,也是用心专深的折射。真真好一个善解人意、勤劳聪慧、果敢率真、通情明义的鲜明形象。在婚前,她怀着对氓炽热的深情,勇敢地冲破了礼法的束缚,毅然和氓同居,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按理说,婚后的生活应该是和睦美好的。但事与愿违,她却被氓当牛马般使用,甚至被打被弃。原因就是当时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而只是的丈夫的'附庸。这种政治、经济的不*等决定了男女在婚姻关系上的不*等,使氓得以随心所欲地玩弄、虐待妇女而不受制裁,有抛弃妻子解除婚约的权利。“始乱终弃”四字,正可概括氓对女子的罪恶行为。因此她虽曾勇敢地冲破过封建的桎梏,但她的命运,终于同那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压束下逆来顺受的妇女命运,很不幸地异途同归了。“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也,不可说也!”诗人满腔愤懑地控诉了这社会的不*,使这诗的思想意义更加深化。诗中女主人公的惨痛经历,可说是阶级社会中千千万万受压迫受损害的妇女命运的缩影,故能博得后世读者的共鸣。
诗中虽以抒情为主,所叙的故事也还不够完整细致,但它已将女主人公的遭遇、命运,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来,抒情叙事融为一体,时而夹以慨叹式的议论。就这些方面说,这首诗已初步具备*式的叙事诗的某些特征。这些特征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其后二千余年的叙事诗,在《孔雀东南飞》《长恨歌》,直到*代姚燮的《双鸩篇》中似乎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氓》诗的结构,是和它的故事情节与作者叙述时激昂波动的情绪相适应的。全诗六章,每章十句,但并不像《诗经》其他各篇采用复沓的形式,而是依照人物命运发展的顺序,自然地加以抒写。它以赋为主,兼用比兴。赋以叙事,兴以抒情,比在于加强叙事和抒情的色彩。
开头一、二章,《诗集传》云:“赋也。”具体描写男子向女主人公求婚以至结婚的过程。那是在一次集市上,一个男子以买丝为名,向女主人公吐露爱情,一会儿嬉皮笑脸,一会儿又发脾气,可谓软硬兼施。可是这位单纯的'女子看不透他的本质,说是必须有人来说媒,最后将婚期订在秋天。从此以后,女子朝思暮想,“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望不到男子所住的复关,便泪流不止;既见复关,就像见到所恋之人,不禁眉开眼笑。她还打卦占卜,预测婚事的吉凶。及至男方派车前来迎娶,她就带着全部的财物,嫁了过去。这两章叙事真切,历历可见,而诗人作为一个纯情少女的自我形象,也刻画得栩栩如生。方玉润评这一段云:“不见则忧,既见则喜,夫情之所不容已者,女殆痴于情者耳。”(《诗经原始》)一个“痴”字。点出了此女钟情之深。
朱熹《诗集传》谓第三章“比而兴也”,第四章“兴也”,也就是说这两章以抒情为主,诗中皆以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则以“戒鸠无食桑葚以兴下句戒女无与士耽也”(《诗集传》)。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男人沉溺于爱情犹可解脱。女子一旦堕入爱河,则无法挣离。这是多么沉痛的语言!从桑叶青青到桑叶黄落,不仅显示了女子年龄的由盛到衰,而且暗示了时光的推移。“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一般以为女子嫁过去三年,但另有一种解释:“三岁,多年。按‘三’是虚数,言其多,不是实指三年。”(程俊英《诗经译注》)实际上是说女子嫁过去好几年,夫妻关系渐渐不和,终至破裂。女子不得已又坐着车子,渡过淇水,回到娘家。她反覆考虑,自己并无一点差错,而是那个男子“二三其德”。在这里女子以反省的口气回顾了婚后的生活,找寻被遗弃的原因,结果得到了一条教训:在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里,只有痴心女子负心汉。
诗之五章用赋的手法叙述被弃前后的处境,前六句承上章“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补叙多年为妇的苦楚,她起早睡晚,辛勤劳作,一旦日子好过一些,丈夫便变得暴戾残酷。这个“暴”字可使人想像到丈夫的狰狞面目,以及女主人公**待的情景。后四句写她回到娘家以后受到兄弟们的冷笑。《诗集传》释此段云:“盖淫奔从人,不为兄弟所齿,故其见弃而归,亦不为兄弟所恤,理固有必然者,亦何所归咎哉,但自痛悼而已。”说女主人公“淫奔”,固不足取;但其他的话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她当时所受到的精神压力和由此而产生的内心矛盾。
第六章赋兼比兴,在抒情中叙事,当初他们相恋时,有说有笑;男子则“信誓旦旦”,表示白头偕老。可是他还未老时就产生怨恨,而且无法挽回。这里用了两个比喻:浩浩汤汤的淇水,总有堤岸;广阔连绵的沼泽,也有边际。言外之意是:我的痛苦为什么竟没有到头的时候?《诗集传》指出“此则兴也”,其实它是比中有兴。诗人运用这两个比喻,强烈地抒发了一腔怨愤,诉说了弃妇无边无际的痛苦。为了摆脱这些痛苦,她下决心与那男子割断感情上的联系:“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从此后不再希望他回心转意,算了,算了。然而她果真能做到吗?方玉润认为:“虽然口纵言已,心岂能忘?”(《诗经原始》)是的,从这女子一贯钟情的性格来看,她对男子不可能在感情上一刀两断,这就是今天常说的悲剧性格。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背景:
白居易生于大历七年(公元七七二年),正是杜甫逝世后一年。考中进士前,写了大量讽喻诗,然而在做官后,就积极做官,不再写这类诗了。
白居易也与隐居有关。古代隐士之“隐”分三种,大隐、中隐、小隐。所谓“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而中隐是什么呢?所谓中隐,其实就是领着朝廷的俸禄,但是不做事,处于闲散状态。朝廷实在需要做事,那就露一露脸,剩下的时间就是属于自己的。因为解决了“财务问题”,就有大把时间写诗、读书、作画,过一过“隐居”生活了。说实在的,古代的隐居大多数都是如此,像陶渊明那样的真隐居,反而是少见的。而白居易就是中隐的代表。
《赋得古原草送别》这一首是白居易早期作品,却是名作。他自己编在“未应举时作”的一些诗中,宋朝人曾记录过关于这首诗的故事:
白居易在长安,曾以他的诗卷去向当时的前辈诗人顾况请教。顾况一看他的名字,就说:“长安百物昂贵,居住在这里可不容易啊!”这句话表面上好像是因白居易的名字而开个玩笑,但也无意中流露出一点轻视这个后生小子之意。及至看到白居易这首诗,他很赞赏“野火烧不尽”一联,他就说:“能做这样的诗句,在长安居住下去也不难。刚才的话,我是说着玩的。”这个故事,不一定可信,因为有人考证出,白居易和顾况没有会面的机会。
赏析: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确是佳句,好在它是一副对仗极其工稳的流水对。既刻画了原头春草顽强的生机,又可以用作各种比喻。这是有高度比兴意义的诗句,但是接下去两句颈联却大不高明。“远芳侵古道”就是“晴翠接荒城”。两句诗,只有一个概念,犯了合掌之病。宋人诗话里已有人批评过了。诗虽然主要是咏古原草,但它是为送别而作,所以结句要运用春草王孙的典故,点明送别之情。
写在后面:
这首诗因为实在有名,且内容浅显,所以值得赏析的地方并不多,反而是作者的几个相关的故事更有意思。
谷雨的四句古诗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谷雨的四句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1《谷雨》
作者:朱槔
朝代:宋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2《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作者:林和靖
朝代:宋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3《七言诗》
作者:郑板桥
朝代:清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4《谢中上人寄茶》
唐·齐己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5《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周朴(唐)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
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6《题伍彬屋壁》
唐·廖融
圆塘绿水*,鱼跃紫莼生。
要路贫无力,深村老退耕。
犊随原草远,蛙傍堑篱鸣。
拨棹茶川去,初逢谷雨晴。
7《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
齐己 唐
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
摘带岳华蒸晓露, 碾和松粉煮春泉。
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硾封题寄火前。
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
8《芍药》
王贞白 唐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我们马上就要迎来立春节气了,在许多的古诗词中就有关于立春的描写,赶快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些诗词吧!
1、人日立春对新月忆故情
(清)王闿运
萋萋千里物华新,湘春人日不逢人。
园中柳枝已能绿,汀洲草色暗生尘。
立春人日芳菲节,此日行吟正愁绝。
倚栏垂泪看初春,临水低头见新月。
初春新月几回新,几回新月见新人。
若言人世年年老,何故天边岁岁春。
寻常人日人常在,只言明月无期待。
故人看月恒自新,故月看人人事改。
也知盈缺本无情,无奈春来春恨生。
2、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唐)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3、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
(唐)白居易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
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
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
风光向晚好,车马*南稀。
机尽笑相顾,不惊鸥鹭飞。
四句的古诗加赏析
古诗赏析四句的
表达母爱的古诗四句加赏析
值得赏析的四句古诗
句子加赏析
好的句子加赏析
摘抄加赏析
名言加赏析
句子赏析加仿写
美句摘抄加赏析
短句加赏析20字
优美句段加赏析
好句子加赏析
家摘抄加赏析
四世同堂摘抄加赏析
摘抄好句加赏析
名句摘抄加赏析
摘抄加赏析600
摘抄加赏析加仿写
摘抄加赏析300
有长亭的诗句古诗加赏析
佳句摘抄加赏析
简爱名句加赏析
含有愁的诗句古诗加赏析
自然类的古诗句加赏析
名言警句加赏析
哲理句子加赏析
名言名句加赏析
励志句子加赏析
有哲理的句子加赏析
有关于舞蹈的励志句子
只有自己一个人的句子
对孩子亏欠太多的句子
关于笑的句子伤感说说
担当和责任的金典句子
养生正能量句子
描写爱情唯美的句子
六爻句子迷
工作身不由己的句子
为了房子努力的句子
有关十八岁青春的句子
描写能干的句子
没脸的人的句子
我一个多余的人句子
qq句子伤感
男人晚上不回家的句子
形容落叶的句子唯美
形容如今社会的句子
蔚蓝的天空句子
天气好的说说句子大全
女生事业励志的句子
让自己变得更好句子
遇到真心喜欢的人句子
过节寂寞心情的句子
描写海边码头的句子
自己变得强大的句子
致别人生日唯美的句子
关于向朋友道歉的句子
形容男生穿着的句子
对小学生励志的句子
形容足球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