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出自孟子的古诗名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出自孟子的古诗名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出自孟子的古诗名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出自孟子的古诗名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1.保民而王,莫之能于御也。——《孟子·梁惠王上》
2.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轲
4.天下殆哉,岌岌乎。 天下殆哉,岌岌乎。 战国・孟轲《孟子・万章上》。殆:危险。岌岌:形容危殆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天下岌岌乎危险得很呀!这是孟子的弟子咸丘蒙向孟子请教时转述孔子的两句话,“于斯时也,~!”~实际为“无下岌岌乎殆哉”的倒装.“岌岌”作为状语,表示危殆的程度,成语“岌岌可危”即从此化来。此名句原是形容天下形势的,而“发岌可危”的成语现在既可用来形容政治形势十分危急,又可用来形容高大建筑物快要倒塌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极其危险的处境。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6.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孟子·梁惠王上》
7.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
8.不以规矩 ――《孟子•离娄上》 不耻下问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是那个公主
9.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10.食色,性也。 食色,性也。 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上》。食:食欲。色:**。本句大意是:食欲和**,这是人的本性。食欲和**,是人的生理需求,谁也不可避免,所以说是人的本性。虽然有时人为了更高的道德追求和事业追求,可以从意志上压抑和控制食欲和**,但这并不说明人本身没有这种需求。我们可以用这两句阐述食欲和**是人的本性,还可以用来引申说明社会应该创造条件,遵循一定的原则,合理地满足人的这种本性要求,还可以用来引申表明人的意志坚强,能够为了更高的道德和理想,抑制和克服这种本性的需求。
1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尽心上》
1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3.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1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5.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
16.人皆可以为尧舜。 人皆可以为尧舜。 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下》本句大意是:只要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这是曹交问孟子的话:“~,有诸?”孟子给予肯定的答复:“然。”众所周知,尧舜一向是儒家尊崇的圣人。《论语・泰伯》“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等句而孟子却肯定“~”.在这方面表现出孟子的唯物史观和辩证的方法论.孟子认为:尧舜之道.不过就是孝悌而已,人只要努力.说尧舜的话.作尧舜的所作所为,皆可以成为尧舜。可以此二句说明只要有坚定的志向,不懈的努力,干什幺事都可以成功。
17.王顾左右而言他。 王顾左右而言他。 战国・孟轲《孟子・粱惠王下》。顾:回头看。他:其它的事情,别的话题。本句大意是:齐宣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这一章全文写:孟子对齐宣王说:“您的一个臣子把妻室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正在挨饿受冻。对这样的朋友,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说:“和他绝交!”孟子接着说:““如果当官的不能管好他的下级,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说:“撤他的职!”孟子又说:“如果一个国君不能把国家治理好,那又该怎么办呢?”~。意思是说齐宣王先前不知孟子问话的用意,一步步上了孟子的圈套。在孟子逐渐把问题引到他自身的时候,他羞赧尴尬,无法正面回答,只好环顾左右,改变话题,以掩怖自己羞愧困窘之态。现在可引用“顾左右而言他”描写有的人为了摆脱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只好避开原有话题,拉扯别的事情。也可用于形容有些人对别人的问题绕弯抹角,不作正面回答。
1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9.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孟子·梁惠王下》
20.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轲 《孟子·告子下》
2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24.居移气,养移体。 居移气,养移体。 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这两句天意是:所处的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度,所受的奉养可“改变人的体质。作者认为:安居可以改变人奋斗不息的气质,使人变得懒惰,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养尊处优更会使人变得娇贵,经不起风攻雨淋。因而人应不断地奋斗,有所追求,这样才能精力旺盛,自强不息。这两句说明优越的环境和生活条件有时也会给人带来一定的不利因素,人们应当善于利用优越条件,而克服其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25.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战国・孟轲《孟子・公孙丑上》。浩然之气:指浩荡博大.耿直刚强的正气。本句大意是: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可引用“善养路然之气”形容某些杰出的人具有博大的胸怀,高尚的品行,耿直的性格,刚强的意志,坚贞的气节等。也可用于表现某些人能坚持正义.决不动摇,面临严峻的考验仍胸怀正气,不可侵犯。
2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孟子·离娄下》
29.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孟子·告子上》
30.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31.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孟子·滕文公下》
32.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33.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34.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35.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36.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37.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40.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
41.登泰山而小天下。 登泰山而小天下。 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本句大意是:登上了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小了。孟子的原话是:“孔子登东山(指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而小鲁,~,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现在常用这句话比喻站得高就能看得远;或说明见识多阅历广的人眼界就高,对一般事物看不上眼。
42.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见《孟子・离娄上》。患・忧患。好(hao号喜欢。本句大意是人的忧患就在于喜欢事事做别人的老师。好为人师是一部分人的毛病。此条通过否定这种人的错误行为,阐述人应该谦虚谨慎的道理。一个人即使很有知识,也还是应该坚持谦虚的美德。只有这样,才会使自己永不停步。当一个人自以为很有知识,事事指手画脚好为人师时,那就意味着他的悲剧的开始。这样一来,不仅反映出他的浅薄与骄傲,而且会贻笑大方,导致他因脱离群众而陷于孤立。因此.这毛病确为“人之患”,应该注意克服避免。
43.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孟轲
4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孟子
46.不违农,谷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
47.摩顶放踵利 天下 ,为之。——《孟子·尽心上》
48.。食色,性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皆可以为尧舜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49.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告子上》
50.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孟子·公孙丑上》
5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重点词:生:生存发展。
出自孟子名言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常常会遇到需要使用名言的情形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什么样的名言才具有借鉴意义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出自孟子名言,欢迎大家分享。
1、养心莫善于寡欲。
2、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人皆可以为尧舜。
5、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6、仁则荣,不仁则辱。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9、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10、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11、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2、其进锐者,其退速。
13、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1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5、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16、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17、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1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9、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0、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21、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2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4、尊贤使能,后杰在位。
2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6、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27、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28、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29、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3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1、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32、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33、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34、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35、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36、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7、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3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39、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40、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4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42、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43、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44、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45、尽信书,不如无书。
4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47、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48、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49、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1.保民而王,莫之能于御也。——《孟子·梁惠王上》
2.夫人必自侮,然*侮之;家必自毁,而*毁之;国必自伐,而*伐之。
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轲
4.天下殆哉,岌岌乎。 天下殆哉,岌岌乎。 战国・孟轲《孟子・万章上》。殆:危险。岌岌:形容危殆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天下岌岌乎危险得很呀!这是孟子的弟子咸丘蒙向孟子请教时转述孔子的两句话,“于斯时也,~!”~实际为“无下岌岌乎殆哉”的倒装.“岌岌”作为状语,表示危殆的程度,成语“岌岌可危”即从此化来。此名句原是形容天下形势的,而“发岌可危”的成语现在既可用来形容政治形势十分危急,又可用来形容高大建筑物快要倒塌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极其危险的处境。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6.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孟子·梁惠王上》
7.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
8.不以规矩 ――《孟子•离娄上》 不耻下问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是那个公主
9.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10.食色,性也。 食色,性也。 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上》。食:食欲。色:*。本句大意是:食欲和*,这是人的本性。食欲和*,是人的生理需求,谁也不可避免,所以说是人的本性。虽然有时人为了更高的道德追求和事业追求,可以从意志上压抑和控制食欲和*,但这并不说明人本身没有这种需求。我们可以用这两句阐述食欲和*是人的本性,还可以用来引申说明社会应该创造条件,遵循一定的原则,合理地满足人的这种本性要求,还可以用来引申表明人的意志坚强,能够为了更高的道德和理想,抑制和克服这种本性的需求。
1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尽心上》
1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3.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1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5.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
16.人皆可以为尧舜。 人皆可以为尧舜。 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下》本句大意是:只要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这是曹交问孟子的话:“~,有诸?”孟子给予肯定的答复:“然。”众所周知,尧舜一向是儒家尊崇的圣人。《论语・泰伯》“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等句而孟子却肯定“~”.在这方面表现出孟子的唯物史观和辩证的方法论.孟子认为:尧舜之道.不过就是孝悌而已,人只要努力.说尧舜的话.作尧舜的所作所为,皆可以成为尧舜。可以此二句说明只要有坚定的志向,不懈的努力,干什幺事都可以成功。
17.王顾左右而言他。 王顾左右而言他。 战国・孟轲《孟子・粱惠王下》。顾:回头看。他:其它的事情,别的话题。本句大意是:齐宣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这一章全文写:孟子对齐宣王说:“您的一个臣子把妻室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正在挨饿受冻。对这样的朋友,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说:“和他绝交!”孟子接着说:““如果当官的不能管好他的下级,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说:“撤他的职!”孟子又说:“如果一个国君不能把国家治理好,那又该怎么办呢?”~。意思是说齐宣王先前不知孟子问话的用意,一步步上了孟子的圈套。在孟子逐渐把问题引到他自身的时候,他羞赧尴尬,无法正面回答,只好环顾左右,改变话题,以掩怖自己羞愧困窘之态。现在可引用“顾左右而言他”描写有的人为了摆脱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只好避开原有话题,拉扯别的事情。也可用于形容有些人对别人的问题绕弯抹角,不作正面回答。
1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9.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孟子·梁惠王下》
20.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轲 《孟子·告子下》
孟子有亚圣之称,他说狗的一些名言都很有哲理,很值得我们去慢慢感悟。以下是好句摘抄小编为你整理的孟子名人名言,欢迎大家阅读。
孟子名人名言【经典篇】
1.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2.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孟子·公孙丑上》
3.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
4.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5. 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6.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7. 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孟子·滕文公下》
8. 永言孝思,思孝惟则。
9.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孟子·梁惠王下》
10. 不违农,谷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名人名言【精选篇】
1. 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3. 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
4. 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孟子·告子上》
5. 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孟子》
6. 言*而指远者,善言也。——《孟子·尽心下》
7.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8.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9.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
10.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孟子·滕文公下》
11.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孟子·梁惠王下》
12. 保民而王,莫之能于御也。——《孟子·梁惠王上》
13.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14.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粱惠王下》
15. 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孟子·离娄上》
16. 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17.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18.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腺文公上》
19. 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孟子·腾文公上》 孟子名人名言【热门篇】
1.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2.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3.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孟子·尽心下》
4.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5.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藤文公下》
6.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孟子·离娄下》
7.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8. 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孟子·告子下》
9.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
10.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11.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孟子·滕文公下》
12.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地。
13. 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
14. 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孟子·离娄上》
15. 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离娄下》
16. 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
17.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孟子·公孙丑上》
18.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19.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孟子·离娄上》
20.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句子大全包括名人名言、唯美句子、标语口号、经典台词、祝福语等等,经过众口相传和时间淘洗,留下的都非常意蕴深长,发人深省,或开心一乐,或顿生感悟。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出自*古典名著的歇后语大全,希望于您有所收获。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曹操转胎--疑心重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
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孙权杀关羽——嫁祸于人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阿斗的江山--白送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张飞扮新娘——装不像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
诸葛亮的鹅毛扇——玄妙莫测
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关羽开刀铺——人强货硬
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关羽走麦城——末日来临
关夫子面前舞大刀——献丑
周瑜病倒在芦花荡——气煞
维扬少年与孟氏赠答诗(少年答孟氏)
少年〔唐代〕
神女得张硕,文君遇长卿。逢时两相得,聊足慰多情。
孟生诗(孟郊下第,送之谒徐州张建封也)
韩愈〔唐代〕
孟生江海士,古貌又古心。尝读古人书,谓言古犹今。
作诗三百首,窅默咸池音。骑驴到京国,欲和熏风琴。
岂识天子居,九重郁沈沈。一门百夫守,无籍不可寻。
晶光荡相射,旗戟翩以森。迁延乍却走,惊怪靡自任。
举头看白日,泣涕下沾襟。朅来游公卿,莫肯低华簪。
谅非轩冕族,应对多差参。萍蓬风波急,桑榆日月侵。
奈何从进士,此路转岖嶔。异质忌处群,孤芳难寄林。
谁怜松桂性,竞爱桃李阴。朝悲辞树叶,夕感归巢禽。
顾我多慷慨,穷檐时见临。清宵静相对,发白聆苦吟。
采兰起幽念,眇然望东南。秦吴修且阻,两地无数金。
我论徐方牧,好古天下钦。竹实凤所食,德馨神所歆。
求观众丘小,必上泰山岑。求观众流细,必泛沧溟深。
子其听我言,可以当所箴。既获则思返,无为久滞淫。
卞和试三献,期子在秋砧。
和韩符读书城南示孟甲孟乙
王十朋〔宋代〕
性无有不善,兹言闻子舆。学所以脩性,杨雄著之书。
欲知人之生,灵台湛然虚。*善裕乃身,*恶丧厥初。
下惠与盗蹠,不生两门闾。所趋一不同,相去霄壤如。
是以吾夫子,诗礼教伯鱼。当时非义方,圣门亦萧疏。
我似杜陵翁,有儿最怜渠。徒爱不知教,惧如驴与猪。
讵望登丹霄,折桂骑蟾蜍。粗令有闻见,免为瓮中蛆。
丱角入小学,首诵仲尼居。要知先孝弟,馀力哉乎欤。
我家素孤寒,金玉苦无储。旧业止青箱,辛勤二星馀。
遗尔以清白,尔曹宜念且。性情乃良田,学问为耘锄。
勿患远难致,跬步驰蹇驴。勿忧年不逢,六经有新畬。
勿随奔竞流,伺候人庭除。勿学田舍儿,黄金买冠裾。
在我能自脩,不患无声誉。我久困笔砚,退思老山墟。
拭眼看尔曹,庶使愁肠舒。诗篇和韩公,座右宜书诸。
青春最堪惜,勉矣无踌躇。
用孟博寄孟坚韵
李光〔宋代〕
汝到家时解我忧,归来何处遇中秋。梦游沧海休回首,路入浯滩稳泛舟。
屋里琴书无汝爱,宅边松菊为吾留。朋游若问南方事,莫说琼州胜越州。
送孟校书往南海(一作别孟校书)
元结〔唐代〕
吾闻*南海,乃是魑魅乡。忽见孟夫子,欢然游此方。
忽喜海风来,海帆又欲张。漂漂随所去,不念归路长。
君有失母儿,爱之似阿阳。始解随人行,不欲离君傍。
相劝早旋归,此言慎勿忘。
孟氏(集有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诗)
杜甫〔唐代〕
孟氏好兄弟,养亲唯小园。承颜胝手足,坐客强盘飧。
负米力葵外,读书秋树根。卜邻惭*舍,训子学谁门。
维扬少年与孟氏赠答诗(孟氏游家园作)
孟氏〔唐代〕
名字出自的诗句
1、“人境庐”取意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暄”
2、“玉壶缘” 茶叶店名。“玉壶”出自名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3、“稻香村” 饭店名。借用辛弃疾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
4、“十驾斋” 取意于荀子“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5、老学庵:南宋诗人陆游晚年的书屋叫“老学庵”。据陆游在《老学庵诗》自注中说:“予取师?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名庵”,意为要活到老学到老。
6、苦斋:明朝文学家章溢晚年隐居在龙泉县一间陋室学*和创作,尽管生活条件很艰苦,但他以苦为乐,在陋室中发愤学*,写出不少著名的诗文。他曾说:“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苦。”刘基被这种精神所感动,写了《苦斋记》这篇文章,把章溢的书斋取名为“苦斋”.
7、七斋录:明代著名学者张溥的书斋。张溥幼年勤奋好学,所读之书都要亲自抄写,抄好朗读后烧掉再抄,一直要抄六七遍,因此他的`书斋起名为“七斋录”。
8、项脊轩:明朝文学家归有光的书斋。其远祖归隆道曾在太仓(今江苏太仓)项脊泾居住,以地名作室名,有纪念先祖之意。
9、聊斋: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书屋。他一生仕途不幸,晚年以和别人闲说的故事为素材,写成了《聊斋志异》,书斋因此得名。
10、贼者居:清代戏曲家李渔的书斋。他虽富有文采,但生活随便,不大讲究读书人的礼节,他寓居北京时,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贼者居”。
11、抱残守缺斋:清末小说家刘鹗的书斋。他在政治上保守,集古籍来寻求心理的安慰,故把自己在北京寓所的一间小屋命名为“抱残守缺斋”。
12、人境庐:清代学者黄遵宪的书斋名。陶渊明诗歌语言质朴自然、精炼,颇受黄遵宪推崇,进而提出“我手写我口”的主张。黄遵宪尤其喜欢陶渊明诗中《饮酒·结庐在人境》一首,故以“人境庐”命名书斋。
13、饮冰室:*代学者梁启超的书斋。“饮冰”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 ?”形容心情焦虑,内心烦躁,故而饮冰。以此命名,暗示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
14、缀玉轩:著名戏剧家梅兰芳室名“缀玉轩”,是诗人李释戡给起的,寓意为博采众家之长。
15、名学者商承祚书斋名为“锲斋”,取自荀子《劝学篇》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6.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9.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0.其进锐者,其退速。
11.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2.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13.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4.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5.仁者无敌。
16.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19.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20.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1.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22.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23.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24.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2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6.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7.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2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9.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30.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31.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32.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33.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34.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35.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也;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36.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37.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38.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39.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1.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42.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43.尊贤使能,后杰在位。
4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5.人皆可以为尧舜。
46.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47.有为者辟若掘井,掘
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48.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49.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50.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句子大全包括名人名言、唯美句子、标语口号、经典台词、祝福语等等,经过众口相传和时间淘洗,留下的都非常意蕴深长,发人深省,或开心一乐,或顿生感悟。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孟子名言_孟子的名言104句,希望于您有所收获。
以下这篇孟子名言_孟子的名言精选104句就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会喜欢。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小伙伴们吧!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
1、【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5、【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6、【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7、【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8、【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9、【仁人无敌于天下。】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11、【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 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13、【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4、【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1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6、【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7、【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名言】
18、【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19、【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20、【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21、【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2、【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24、【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 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25、【养心莫善于寡欲。】
26、【天下之本,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7、【仁者无敌。】
28、【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29、【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30、【其进锐者,其退速。】
31、【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3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35、【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36、【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7、【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38、【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39、【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40、【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4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4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44、【尽信《书》,不如无《书》。】
45、【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46、【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47、【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48、【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49、【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名句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之罪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语录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夫人必自侮,然*侮之;家必自毁,而*毁之;国必自伐,而*伐之。——孟子语录
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孟子名言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名言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名句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名言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仁者无敌。——孟子名句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孟子名句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名句
出自孟子的古诗名字
出自孟子的名言
出自孟子的名句
出自孟子的句子
孟子自己写的的古诗
孟子名句
《孟子》名句
孟子名言
孟子的古诗和名言
孟子最著名的古诗
孟子中的名句
古诗孟子中的名句
孟子说的名言
孟子的名言
《孟子》名言
出自水浒传的古诗名句
《孟子》的古诗
两句出自诗经的古诗名句
大漠的孤烟是出自古诗名句
孟子的古诗
出自古诗名的四字词语
孟子的名言取名
常用孟子的名言
孟子说过的名言
孟子的自强不息古诗
孔子孟子名言
孟子写的古诗
关于孟子的名言
有关孟子的名言
枫桥的钟声出自古诗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