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锁江楼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锁江楼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锁江楼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锁江楼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诗歌赏析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是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学体裁。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诗歌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景抒情,自然,月亮,彩云,怀人
【名句】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出处】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译注】
当时明月如今犹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
【说明】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诗歌赏析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代表作。此词写作者与恋人别后故地重游,引起对恋人的无限怀念,抒发对歌女小蘋的挚爱之情。上片描写人去楼空的寂寞景象,以及年年伤春伤别的凄凉怀抱。“落花”二句套用前人成句而更见出色。下片追忆初见小蘋温馨动人的一幕,末二句化用李白诗句,另造新境,表现作者对往日情事的回忆及明月依旧、人事全非的'怅惘之情。全词结构严谨,情景交融,堪称佳作。
【赏析】
晏几道写过很多怀念歌女的词,这首词便是其中之一,抒发了其对歌女小蘋的怀念和相思之情。全词可分为四层。“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为第一层,作者梦后初醒,朱门深锁,帘幕低垂,梦与现实,天差地远。上片后三句为第二层,作者逐渐进入回忆,既甜美又苦涩。下片前三句为第三层,是作者与小蘋初见时的情景,美中含情,令作者终身难忘。第四层为“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作者从回忆中回到现实,又从现实眺望回忆,陷入深深的沉吟之中。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两句,化用李白的《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这两句如同“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一样,亦是全词的精华所在。当年的明月如今还在,你还记得吗,当年它曾照着小蘋倩丽的身影而归。从表面上来理解,这两句是说明月彩云,当年的明月曾经照着彩云而回,同时也具有更深层的含义。彩云指小蘋,明月也可以理解为词人自己,你还记得吗,当年你姗姗而归之时,我就在你身边悄悄地静静地看着你。而如今,明月还在,而你却不在了,只剩下我一个人独自凄凉徘徊。*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宋词选》把“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理解为“当初曾经照看小苹归去的明月仍在,眼前而小苹却已不见”,也有人理解为“当时皓月当空,风景如画的地方,现在似乎还留下小苹归去时,依依惜别的身影”,各有特色。
写望江楼的诗句
(第一首)
青苔葳蕤,
石阶湿滑,
古老的望江楼,
在月光的浸润中,
泛起柔和的光。
江畔小路冷清下来,
高大的榆树弯曲的树枝,
也在夜风的抚弄下,
有了些许的灵动。
新植的杨树,
睁着懵懂无知的眼睛,
渴求读懂,
那紧闭门窗内,
神秘的往事,
与深邃的哲理。
夜,
让一切变得真实起来,
虚荣与狭隘,
被星星纤细的明亮,
刺破。
黑暗,
也许更能接*神灵,
在风中行走的灵魂,
寻找着怀念的人。
面对,
一座古老的建筑,
面对,
厚重的历史,
人们的敬畏与崇拜,
太少太少。
欲望的无限扩张,
故土成为被遗忘的,
薄薄的过往。
谁会在月亮的注视中,
俯身向下,
去感悟一滴露水的,
清澈与柔弱?
谁会在斑驳的树影,
与青草的'气息中,
去感谢大地的恩泽?
又有谁,
会站在望江楼前,
仰视那木制的栏杆、
镂空的花窗,
在时光的遗韵中,
缅怀那些用汗水、
泪水、鲜血
或是用生命来创造,
历史的*凡人?
【诗词学*】临江仙:双调小令,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韵。约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柳永演为慢曲,九十三字,前片五*韵,后片六*韵。
【宋】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
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
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注 释】
①“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二句:原为五代翁宏《春残》诗中成句。②小蘋(píng):歌女名,为作者友人的家妓。
③“两重心字罗衣”这句:谓熏两次香的罗衣。心字,指心字香。另有人解作衣领式样或衣上图案。
④彩云:比喻美人,这里喻指小蘋。
【译 文】
当我梦觉酒醒之时,见到的只是楼台紧锁、帘幕低垂的景象。这当儿,去年春天离别之恨又重新回到我心上来了。落花寂寂,我独自久久站立;微雨漾漾,燕子正双双地飞逐。
我清楚地记得与小蘋初次相见的情景:她那反复熏过的绸衣衫上散发着香气。她弹着琵琶。在弦上诉说着相思之情。当时的明月如今就在眼前,这月儿曾经在歌舞散后照着彩云似的她回去。
【赏 析】
晏残道有两位常常相聚宴饮的朋友:沈廉叔和陈君宠,两家养有莲、鸿、蘋、云等一批出色的歌女家妓.她们常以弹唱娱客。小蘋就是其中之一,她妩媚善笑,小晏一见倾心,多年都难以忘怀。后来,君宠卧病成了废人,廉叔过世,两家的歌妓也都四处流散了,此词就为怀念小蘋而作。
词的上片只从自己孤寂生愁的举止情态,来暗示心有所思,在下片才明白说出思念对象情事来。开头两句写居处寂寂无人,醉眠醒来,所见只是“楼台高销”、“帘幕低垂”,心中一片惘然。“梦后”“酒醒”,已暗示原来就有愁恨,故寻求于梦境醉乡之中,以期暂时得到一些宽慰。“去年春恨却来时”接得好,是用宕笔写出的摇曳之句。锁前带后,借“去年春恨”,点出离别的时间;“恨”字是全篇唯一直接说自己心情的地方。
下面“落花”两句,誉者更多,可是它恰恰是五代诗人写的成句,作者一字不差地将它照搬过来,成了自家的东西。这十个字在翁宏《春残》诗中,虽是佳句,但并不特别起眼,这之前也从未有人提起。不妨全引其诗:“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但到了作者手中,便大不一样。本有“春恨”之人,在微雨中怜落花、羡双燕,出神地独立良久,这意境与词意自然密合,恰同己出。词藉此而生辉,句经点化而成金。
下片说清情事。“记得”二字郑重。“小蘋”之名明点。虽是“初见”,今犹历历,可见当时印象之深。“两重心字罗衣”是“记得”的证据,连穿的衣服,衣上散发出熏香气味都没有忘。“两重心字”自然也暗示彼此心心相印。然后写她弹琵琶,这是那次宴*间她做的事,身份也清楚了。“弦上说相思”固然可理解为所奏的是关于相思的爱情曲,但同时也有借琵琶抒发内心相思或向作者传递思慕之情的意思在。正如唐诗所谓“诚知言语难传恨,不似琵琶道得真”。
结尾写宴散人归。说的是“当时”,实在是写今日景象,微雨过后,明月当空。眼前的月亮就是“当时”的月亮,故用“在”,又用“曾”,它曾经照着小蘋一路回去。如今月色依旧,而人又在哪里呢?无限怅惘,以蕴藉语出之。用李白诗意,以“彩云”指代小蘋,固然为避免用字重复,也借比喻小蘋的轻盈娇美,同时表现自己对欢会难逢、好景不长、佳人似彩云之易散的感慨。
【作 者】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汉族,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学写诗词】
《临江仙·醉东风》/庚子年润四月初四
碧水芙蓉羞笑靥,
花苞迎立蜻蜓。
波逐锦鲤戏浮萍,
才闻蛙鼓,又见燕惊空。
五月江天如画境,
兴来墨染诗情,
临江仙曲伴嫣红。
欣吟古调,把酒醉东风。
玉楼朱阁横金锁,寒食清明春欲破。——晏殊《木兰花·玉楼朱阁横金锁》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玉漏银壶且莫催》
鹦鹉怨长更,碧笼金锁横。——冯延巳《菩萨蛮·回廊远砌生秋草》
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传报所司分蜡烛,监开金锁放入归。——王建《宫词一百首》
春风院院落花堆,金锁生衣掣不开。——王建《宫词一百首》
胡鹰翻然掣金锁,碧落茫茫堕秋雾。——屠隆《青溪道士吟留别京邑诸游好》
黄金锁闲斗城斜,高玉楼通上帝家。——司马光《宫漏谣》
紫皇殿前五色麟,忽然掣断黄金锁。——贯休《古意九首》
遥想禁门金锁合,一庭月浸紫薇花。——徐霖《题石睿学士图》
玉霄九重闭,金锁夜不开。——常建《古意三首》
公主妆楼金锁涩,贵妃汤殿玉莲开。——王建《华清宫感旧》
珑珑金锁甲,稍稍城乌绝。——曹邺《成名后献恩门》
咫尺玄关若要开,凭君自解黄金锁。——吕洞宾《赠刘方处士》
夜间警柝抛金锁,春乐熙台醉玉舟。——阎苍舒《登制胜楼次韵》
争将金锁锁,那把玉笼笼。——贯休《寄怀楚和尚二首》
我昔心猿未调伏,常将金锁虚拘束。——修雅《闻诵《法华经》歌》
石女掣开金锁钥,木人拨动玉轮机。——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深明无底》
各将金锁锁宫门,院院青娥侍至尊。——王涯《宫词三十首》
《水浒传》第三十八回写的是宋江在江州浔阳楼喝酒,将醉之时,联想到人生的遭际,感慨不已。于是,便在酒楼的粉壁上题写了反诗。
书中交代,浔阳楼在浔阳江边因而得名,宋江杀了阎婆惜被发配充军到江州,浔阳楼就在江州城中。按说,有浔阳楼的江州,应当就是江西九江。但是,从书中看,江州城却并不一定就是今天的江西九江,而是另有所指。施耐庵为方便宋江题写反诗,同样施展了乾坤大挪移,把江州与浔阳楼一道,搬到了另外一个地方。那么,这个地方是指哪里?宋江为何要到江州城题反诗呢?
白居易作《琵琶行》,序言中清楚的记载,他送客的地方是在浔阳江的支流湓江湓浦口。在这首诗的结尾处,白居易是这样写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当时,白居易被贬,其官职是九江郡司马。毫无疑问,江州就是江西九江。
浔阳江是长江流经江西一段的特指,不会指其他地方。那么,浔阳楼是因为浔阳江而得名,则施耐庵所写的浔阳楼必定也应当在江西境内。
书中写道,宋江在到浔阳楼喝酒题诗之前,曾经与戴宗、李逵到琵琶亭酒楼喝酒。这琵琶亭是因为白居易在此送客,作了《琵琶行》而建的一座亭子,也是九江的一个风景点,至今尚存。施耐庵在书中也说:“当年乐天身价重,江州司马泪痕多”。浔阳楼就在琵琶亭不远处,这就进一步证实了江州就是现今的九江。
但是,如果仔细读一读原著,就会发现,施耐庵所写的江州,并一定就是江西九江。
宋江发配到江州,途经揭阳镇,从揭阳镇渡过浔阳江,便是目的地。考查揭阳镇之所在,大致应当是今天的江西赣州市石城县。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年),拆雩都地置揭阳县,先后属庐陵郡、南康郡。地图显示,从石城到九江距离遥远,根本就不是书中所说的,只有一江之隔。
宋江在江州法场获救后,与梁山好汉在白龙庙小聚义。宋江虽然得救,但却要找黄文炳报仇。病大虫薛永打探得黄文炳居住在无为军。施耐庵说,无为军也是在江州的对岸,从蔡九知府的家中,能够看到无为军起火。
实际上,九江对岸并没有无为军这个地方,现实中的无为军在安徽的无为县境内。
从这两条信息看,现实中的江州,就是现今的江西九江。而《水浒传》中的江州,并不一定就是实指江西九江,而是施耐庵借用了江州这个地名,以及非常著名的浔阳楼,写了一段北宋末年的一段真实历史。
江州这个地名,为很多的话本小说与元杂剧所用,一般都是虚指。这有点象现在的电视剧,为避免对号入座而产生误解,地名都是虚拟的。比如说,《人民的名义》中沙瑞金是汉东省委*,但现在全国行政区划中并没有汉东这样一个省份。
那么,为什么说,《水浒传》中的江州指的是江苏镇江呢?
施耐庵在这几回书中,写了很多的人物,其中,有几个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晁盖、宋江、吴用、张顺、张横等等,都见诸《大宋宣和遗事》记载,以及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而江州知府也是一个可以从正史上考证出来的角色。
施耐庵明写,蔡九知府是蔡京的儿子。那么,蔡京有没有一个叫蔡九的儿子呢?回答是否定的,以蔡京的学问,不可能不给儿子取名,而让他用个貌似乳名的名字做官。但是,蔡京确实有一个儿子与镇江有关。
蔡京共有八个儿子,有两个出任过知府或者镇守过州府,一个是杭州知府蔡鋆,另一个则是蔡翛。据说,这蔡鋆在杭州任上欺压百姓,为非作歹,当地人都把他叫“蔡虎”。义士武松为民除害,杀掉了这个蔡虎,这大概就是“武松打虎”的原型。曾经镇守过镇江的,则是蔡京的另一个儿子蔡翛。
因为施耐庵几乎用实名制写了江州知府,而江州的地理位置显然又不是江西九江,按照小说虚构的原理来分析,施耐庵笔下的江州应当指镇江比较恰当。
《水浒传》中的地理状况比较乱,有观点认为,施耐庵地理成绩很差,且古代没有导航,梁山好汉经常走错路,地理位置非常混乱。然而,对于江州是哪里这个问题,施耐庵却是非常清楚的。书中很明白的写清楚了浔阳楼的地理位置,以及周边景观,想必,施公曾经到过江西九江。同样,施耐庵对于镇江也是非常了解的,这里的历史沿革,发生过什么大事,也应当非常熟悉。因为,施耐庵本身就是江苏人。
从蔡九这个名字看,蔡京应当有九个儿子才对,但蔡京却只有八个儿子。显然,施耐庵采用了虚实结合的笔法,塑造了蔡九知府这样一个角色。这与梁山三十六人本于《大宋宣和遗事》故事,而又虚构了很多人物与事迹的写法是一样的。
据历史记载,蔡翛这人很聪明,书法很好,官至礼部尚书。蔡翛在朝中为官,知道父亲必然招致失败,于是,与兄长蔡攸商量退路。这兄弟二人商量的结果,是假传圣旨让蔡翛到镇江镇守。然后,乘徽宗南渡之机,勾结童贯,扬言已经让位的徽宗将在镇江复辟。这大概就是施耐庵把蔡翛写成蔡九知府,把江州虚指镇江的原由。
这个历史事件对北宋灭亡影响非常大。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童贯率二十万大军伐辽惨败,遂请求金国攻打辽国都城燕京。金兵攻下燕京后,童贯以重金收购并冒功得封广阳郡王。随之,金国借故逼迫童贯割让两河之地。童贯恐惧,从太原逃窜回京,金兵遂占领太原,西北门户大开,自是酿成靖康大祸。
童贯逃回汴京后,靖康元年(公元1125年)宋钦宗准备御驾亲征,命童贯为汴京留守。童贯拒绝奉旨守京城,反倒怂恿宋徽宗南渡避祸,并与蔡攸等合谋镇江复辟。此事,导致几万军队南下,京城空虚。宋钦宗知晓此事后,立即采取措施,连贬童贯,并迅速将童贯、蔡攸等人追斩于谪贬途中。
《水浒传》的主题并不是写造反,也不是写招安,而是反映北宋自仁宗嘉佑三年以来,导致朝*败,乃至王朝灭亡的种种原因。其中,童贯、蔡攸策划的这次帝争,则是北宋王朝速亡的一个非常重大的突发因素。
施耐庵在全书开篇时,就明确告诉读者,梁山之上的一百单八人,就是一群妖魔。而在梁山好汉的故事中,品读出来的形象却又都是仗义疏财、路见不*一声吼的侠义之士。但是,如果细细剖析梁山好汉的行为,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这就是施耐庵的曲笔深意所在,文本表面所呈现的和细节之中所隐藏的故事,几乎完全是两个层面。梁山并非仗义的江湖,*越货、谋财害命、鸡鸣狗盗、徇私枉法者不在少数。他们与朝廷官府的妖魔一道,构成了宣和年间群魔乱舞的混乱世道,霹雳大仙赵匡胤所开创的“太*盛世”荡然无存(楔子开篇对赵匡胤的赞誉,被多数版本删除)。
梁山好汉之所以是“妖魔”,责任却在王朝统治者。“楔子”中,龙虎山伏魔大殿的真人说,锁住妖魔的是大唐洞玄国师老祖。这就说明,妖魔并非一日修炼得成,而是经历了几个朝代,是历代社会矛盾的总积累和总爆发。
这些妖魔之所以在北宋仁宗时期被放了出来,是因为施耐庵在《水浒传》最开头的内容中,指出了宋代宗教国策是以道教为主的三教鼎立时期。而到了仁宗这朝,因为神宗的崇道抑佛政策,道教逐渐成为统领三教的国教。于是,这样的宗教政策下,“道”就变成了妖魔。
大唐开国时的国教就是道教,而且,在唐武宗时期崇道抑佛达到极致。北宋的宗教政策与唐武宗时期一脉相承,这就是唐代张天师锁住妖魔,北宋张天师放出妖魔的隐喻。
嘉佑三年,熙宁变法开始发轫,这场变法所导致的百姓不堪困苦而纷纷作乱、朝廷分裂为新旧两党这两个严重后果,直接让北宋王朝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这一年的三月初三,后来的旧党成员参政文彦博与早已故去的庆历新政主持者范仲淹的争执,正是施耐庵在揭示导致亡国的北宋党争。
因而,无论朝廷之上,江湖之中,都是妖魔当道,妖魔勾结,然后以魔制魔。施耐庵通过蔡九这一形象,深刻隐藏了北宋王朝因为妖魔出世所带来的悲惨结局。这就是作者移花接木,把浔阳楼所在的江州进行拼接,然后隐喻镇江的创作意图。
这个预示是在第四十一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之中呈现的,宋江进了九天玄女庙,得到道教最高阶神的旨意,在道教上界的利诱、恐吓之下,宋江奉天书聚义,然后“替天行道”,以蜕去妖魔皮囊而“还道”。
在宋江接受天书时,施耐庵以天书的尺寸(长五寸、阔三寸、厚三寸)和三杯仙酒、三枚仙枣,再次阐明自己的观点:嘉佑三年三月初三五更三点的一次御前会议,决定了妖魔的出世。
宋江奉了法旨,走出玄女殿时,两个青衣使女对宋江说:“星主看石桥下水里二龙相戏。”宋江沿着使女的指引,凭栏看时,果见二龙戏水。此时,施耐庵细细写道:二青衣望下一推,宋江大叫一声,却撞在神厨内,觉来乃是南柯一梦。请注意,施耐庵并不是粗粗的写使女将宋江推下石桥,而是强调了是两个使女干了这件事情。
二龙戏水,就是靖康元年童贯、蔡攸制造的徽宗镇江复辟事件,这件事成为了压垮北宋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历经三朝的党争终于上升为帝争。
通过上述分析,宋江在江州浔阳楼题写反诗的寓意似乎已经明了。按照书中所呈现的故事,是宋江为发泄个人情绪,在独斟独酌时写下的抒发个人志向的一首诗和一首词。从内容上看,算得上十足的反诗。其中,“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明确表达了自己要学黄巢造反的凌云志向。但是,这首诗还不是主要的。
问题出在《西江月》的最后两句“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这两句后来是兑了现的,晁盖劫法场,梁山好汉一顿乱砍乱杀,宋江实现了血染浔阳江口的愿望。
宋江的诗词,在文本故事中,就是写他为此被送上法场,然后不得不上梁山的一个关键节点。但因为施耐庵选定了江州这样一个特殊环境,这两首反诗也就不仅仅只是文本故事那么简单了。童贯、蔡攸发动的徽宗复辟,如果到了江州,会不会“血染浔阳江口”呢?
回到九天玄女庙的“二龙戏水”场景,这两条龙无疑就是隐喻宋徽宗和宋钦宗,也是隐喻帝争之事。因为帝争,靖康之乱爆发,二帝被金国捉去。据说,二帝被押到五国城,在那里坐井观天。九天玄女庙石桥下,不就是坐井观天的提前预演吗?
宋江被两个使女——施耐庵写得很清楚,就是两个使女把宋江推下了水,参与到了二龙戏水的场景之中。那么,是否预示着宋江的结局,就是在招安后,追随童贯、蔡攸参与到了徽宗复辟的事件之中,然后遭到了覆灭的命运呢?
施耐庵的《水浒传》流传至今,只剩下七十一回(含楔子),后来的故事是陆续由*补写的,宋江的结局与九天玄女庙的伏笔完全不一样。不知施耐庵写没写完宋江的故事,是否是金圣叹把《水浒传》拦腰斩断,宋江以及梁山好汉的命运到底怎样。这些,都是文坛难以扯清楚的谜团,已经难以破解和探知了。
关于江楼感旧的语文古诗阅读题及答案
江楼感旧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⑵,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⑶。
注释:
⑴江楼:江边的小楼。感旧:感念旧友旧事。
⑵思渺然:思绪怅惘。渺(miǎo)然:悠远的样子。
⑶依稀:仿佛;好像。
(1)一三两句用同来与独上相照应,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2分)
(2)二句月光如水水如天都用了哪些手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4分)
参考答案:
1、表达了诗人怀念和寂寞惆怅的情怀。(2分)
2、比喻、以动衬静、叠字回环。(3分)描写了江楼下如水的月光照临波光荡漾的江面那种浩渺恬静的景色。(1分)
3、试用简洁忧美的.语言描绘月光如水水如天的画面。(3分)
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3.(共3分)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光熠熠闪动,恍惚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想像合理即可)
4.(共3分)作者在江边一处楼台旧地重游时怀念友人的孤独、怅惘之情。(答到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可给分)
猛烧侵茶坞,残霞照角楼。——贯休《桐江闲居作十二首》
片月低城堞,稀星转角楼。——元稹《欲曙》
角楼相望高起坟,草间柏下多石人。——张耒《奉先寺·荒凉城南奉先寺》
角楼捧双阙,圆方模九阍。——范成大《谒南岳》
亭角楼窗取次凭,东风不送笑歌声。——祝允明《无题·亭角楼窗取次凭》
雨暗横舟浦,凉生调角楼。——韩维《和仲连兄城上晚步》
画角楼前皆郭外,虚棚竹上是人家。——郑刚中《时官多以封州俸薄井邑萧条居处湫隘为欢观如》
颁春亭畔千夫扫,鼓角楼前五尺深。——元淮《立春*戏作》
画角楼台浓淡里,残灯院落有无中。——谢宗可《晓色》
简书幕静追呼少,鼓角楼高结构雄。——蓝仁《呈邵张二宰·其二》
哀东东门连夹城,城上角楼颇高亢。——汪懋麟《子纶员外招同诸公东河泛舟作歌》
到官从容仅一载,鼓角楼新民俗改。——邓雅《馆市巡检刘时中摄新淦县事有政声于其还镇诗以美之》
数声画角楼头起,吹落遥天万壑霜。——张博《听角》
角楼简介
角楼是建在角台上的阁楼建筑,是城墙防御工程的重要组成设施,起瞭望和防御作用。
春山暖日和风, 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白朴《天净沙·春》
李白题诗水西寺,古木回岩楼阁风。——杜牧《念昔游三首》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孟郊《洛桥晚望》
家家掩映渠流水,楼阁峥嵘出翠微,遥望西湖暮山势。——关汉卿《一枝花·杭州景》
朝阳照瀑水,楼阁虹霓中。——刘禹锡《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
夔州府城白帝西,家家楼阁层层梯。——杨慎《竹枝词·夔州府城白帝西》
西湖环岸皆招提,楼阁晦明如卧披。——秦观《送僧归保宁》
静中楼阁深春雨,远处帘栊半夜灯。——韩偓《倚醉》
楼阁万重秋雨里,峰峦四合暮潮边。——姜夔《*甫见招不欲往·楼阁万重秋雨里》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白居易《长恨歌》
山风遥引紫云车,楼阁春深阿母家。——范梈《张留公母》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锈中。——杜甫《清明二首》
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周邦彦《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抱病江天白首郎,空山楼阁暮春光。——杜甫《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楼阁参差美轮奂,神仙隐显知有无。——白玉蟾《道过成蹊菴偶成旧风一篇》
宿鸟翩翩落照微,石台楼阁锁重扉。——郑畋《初秋寓直三首》
幽深构楼阁,峭绝挂猿狝。——汪广洋《壮游奉简诸阁老》
池空野迥楼阁小,惟有深竹藏狐狸。——苏轼《渚宫·渚宫寂寞依古郢》
弹指作声兮楼阁门开。——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不寒不枯而秋颓》
玲珑晓楼阁,清脆秋丝管。——白居易《和皇甫郎中秋晓同登天宫阁言怀六韵》
松杉高出人境外,楼阁半在天中央。——张翥《昆山寺》
火种丹田金自生,重重楼阁自分明。——吕洞宾《七言》
禁门烟起紫沉沉,楼阁当中复道深。——王涯《宫词三十首》
波涛光涌动寒野,楼阁岧峣压暮云。——司马光《送张太博知岳州》
君堂定果耳,或者楼阁气。——敖陶孙《袁同史丈令赋所欲醉皓堂诗以为后日数椽张》
我寻九贡诮冥寞,乱云深中涌楼阁。——白玉蟾《南岳九真歌题寿宁冲和阁》
楼船楼阁俱雄壮,黄鹤黄龙醉里看。——魏源《花前劝酒吟》
天子晓御咸阳宫,楼阁高低复道通。——张羽《咸阳宫行(并序)》
初听喉音宝楼阁,如闻魔王宫殿拉金瓦落。——贯休《题弘顗三藏院》
骊山山上多楼阁,万户千门通碧落。——孙蕡《骊山老妓行》
水光际天接山影,山间楼阁相溟蒙。——曹勋《送凝神张先生还茅山》
梅林楼阁上嵯峨,浅渌浮澌亦自波。——李处权《雪后赴徐氏招呈德孺》
山头冉冉万竿竹,楼阁不见门长关。——苏辙《和子瞻焦山》
参差楼阁半空起,撞钟椎鱼撼林坰。——陈著《四月五日醉书慈云阁》
五云楼阁凤城间,花木长新日月闲。——花蕊夫人《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会真广殿约宫墙,楼阁相扶倚太阳。——花蕊夫人《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金作蟠龙绣作麟,壶中楼阁禁中春。——花蕊夫人《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星河隐映初生日,楼阁葱茏半出烟。——白居易《晓上天津桥闲望偶逢卢郎中、张员外携酒同倾》
翚飞楼阁深翠隐,兽群远迹人烟*。——王逢《题赵善长为李原复所画山水》
宝塔宝楼阁,重檐交梵天。——顾况《归阳萧寺有丁行者能修无生忍担水施僧况归命稽首作诗》
其七抱病江天白首郎,空山楼阁暮春光。——杜甫《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湖山冰玉明,楼阁丹青焕。——赵蕃《次韵酬*夫去秋送行之作》
关山月落肠应断,楼阁秋生响易悲。——何景明《吹笛》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李煜《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
讲堂右肱有楼阁,假我卑栖欢燕雀。——屈大均《为广州太守刘公寿》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积霭藏楼阁,驯鸥识旆旌。——余靖《寄题田待制广州西园》
钟鼓寒,楼阁暝,月照古桐金井。——韦庄《更漏子·钟鼓寒》
波心涌楼阁,规外布星辰。——元稹《和乐天送客游岭南二十韵》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
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缦绾上青楼。——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那柳外青楼画船,在西湖苏小门前。——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十里青楼玩芳月,西湖并舫瓷娱遨。——苏籀《武林春日一绝》
盈盈泪眼,往日青楼天样远,秋月春花,输与寻常姊妹家。——辛弃疾《减字木兰花·纪壁间题》
轻云卷箔月钩垂,正是青楼乞巧时。——王炎《七夕一绝句》
蝶衔红蕊蜂衔粉,共助青楼一日忙。——李商隐《春日》
别时各有泪,零落青楼前。——孟郊《征妇怨》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李商隐《赠柳》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李商隐《风雨》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刘禹锡《浪淘沙·鹦鹉洲头浪飐沙》
十千沽酒青楼上,百万呼卢锦瑟傍。——陆游《鹧鸪天·送叶梦锡》
换酒春壶碧,脱帽醉青楼。——朱敦儒《水调歌头·淮阴作》
青楼仿佛,临分败壁题诗,泪墨惨淡尘土。——吴文英《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诗词》
小堂绮帐三千户,大道青楼十二重。——骆宾王《帝京篇》
朝云旭日照青楼,迟晖丽色满皇州。——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青楼有美人,颜色如玫瑰。——李商隐《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
柳烟梅雪隐青楼,残日黄鹂语未休。——段成式《嘲飞卿七首》
风调才情,青楼一梦,杜牧三生。——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晏几道《生查子·远山眉黛长》
青楼曈曨曙光蚤,梨花满巷莺新啼。——李涉《寄荆娘写真》
青楼一树无人见,正是女郎眠觉时。——薛能《折杨柳十首》
青楼小妇砑裙长,总被抄名入教坊。——王建《宫词一百首》
金镫下山红粉晚,牙樯捩柁青楼远。——杜甫《清明》
青楼碧纱大道边,绿杨日暮风袅袅。——权德舆《薄命篇》
再入朱门行,一傍青楼哭。——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
可嗟青楼月,流影君帷中。——韦应物《拟古诗十二首》
昔时青楼对歌舞,今日黄埃聚荆棘。——李峤《汾阴行》
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聂夷中《公子家》
流落烟尘归未得,青楼昔在洛阳西。——白玉蟾《琵琶行》
只今王谢俱零落,青楼歌舞不复作。——屈大均《赠张损之》
长安多青楼,月出吹笙竽。——王穉登《增翟丈四首·长安多青楼》
梦觉青楼最可怜,婵娟素魄满寒天。——权德舆《旅馆雪晴,又睹新月,众兴所感,因成杂言》
曷不向,青河战;曷不向,青楼宴。——陈维崧《怅怅词》
皓月临琼树,青楼出凤吹。——张时彻《新秋咏怀》
谁人得向青楼宿,便是仙郎不是夫。——薛能《赠歌者》
章台帝城称贵里,青楼日晚歌钟起。——崔颢《渭城少年行》
试问佳期不肯道,落花深处指青楼。——权德舆《玉台体十二首》
彩毫一画竟何荣,空使青楼泪成血。——温庭筠《塞寒行》
瑶台有黄鹤,为报青楼人。——李白《寄远十一首》
碧窗纷纷下落花,青楼寂寂空明月。——李白《寄远十一首》
白马游何处,青楼日正长。——李频《古意》
霜落雁声来紫塞,月明人梦在青楼。——刘沧《寄远》
但祗从他随物转,青楼黄阁长相见。——苏轼《老人行》
但只从他随物转,青楼黄阁长相见。——宋无名氏《老人行》
绿树闻歌鸟,青楼见舞人。——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泛浪青楼香子态,在吴兰、不直眉尖扫。——姚燮《貂裘换酒·其四》
赵嘏《江楼感旧》全诗翻译赏析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赵嘏《江楼感旧》全诗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这两句是在追忆旧游,景依旧,人何在,思念中带有物是人非的感叹——去年同来月下赏玩的人,现在都到哪儿去了呢?只有眼前的风景,似乎还像去年。独自旧地重游,风物依稀可辨,缕缕怀念和怅惘之情,更加深了诗人的孤独之感。诗句构思细密,语浅情深。
出自赵嘏《江楼感旧》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译文
我独自一人来到这江边的高楼,我思绪纷然好像有满腹的忧愁。
我看见月光就像是水一般流淌,流淌的水又像是天空茫茫悠悠。
我还记得我们曾经一同来望月,而如今同来的你们又在哪勾留?
要知道这江楼水光相接的风景,和去年所见一样幽美一样轻柔。
赏析
《江楼感旧》是唐代诗人赵嘏的作品。这是一首怀念旧友旧事的诗作,写诗人在一个清凉寂静的夜晚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写出了清丽绝俗的江楼夜景;然后,诗人却道出了一声声低沉的`感喟,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全诗语言淡雅,以景寄情,情感真挚,诗人运笔自如,写旧事则虚实相间,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隽永的韵味。
在一个清凉寂静的夜晚,诗人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独上”,透露出诗人寂寞的心境;“思渺然”三字,又形象地表现出他那凝神沉思的情态。而对于诗人在夜阑人静的此刻究竟“思”什么的问题,诗人并不急于回答。第二句,故意将笔移开去从容写景,进一层点染“思渺然”的环境气氛。登上江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因为江水是流动的,月光就更显得在熠熠闪动。“月光如水”,波柔色浅,宛若有声,静中见动,动愈衬静。诗人由月而望到水,只见月影倒映,恍惚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意境显得格外幽美恬静。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无边的迷茫恬静的月色水光之中。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叠字回环的技巧,一笔包蕴了天地间景物,将江楼夜景写得那么清丽绝俗。这样迷人的景色,一定使人尽情陶醉了吧。然而,诗人却道出了一声声低沉的感喟:“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同来”与第一句“独上”相应,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原来诗人是旧地重游。去年也是这样的良夜,诗人结侣来游,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那是非常欢快的。曾几何时,人事蹉跎,昔日伴侣不知已经飘泊何方,而诗人却又辗转只身来到江楼。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缕缕怀念和怅惘之情,正无声地啃啮着诗人孤独的心。写到这里,诗意豁然开朗,篇首“思渺然”的深远意蕴得到充分展示,诗人江楼感旧的旨意也就十分清楚了。
《江楼感旧》扩写作文
江边,小亭,我骑着马,一摇一晃在驿道上走着,高高槐树下,一栋黑瓦高楼立之其中,红木柱上刻着几首老诗,我脚步匆忙,爬上了楼顶,我顺柱子滑坐下,月亮高挂天空,江水缓缓流下,浓雾升起,天空中几点星光透过浓雾,穿入我的心中,我长吁一口气,掏出米酒,坐在地上,自饮起来……
明月高照,同一个楼内,我与他端坐其中,我穿着淡青长袍,手握折扇,俨然一副读书人之样。他却着一身麻布衣,脸方大耳,对着我嘻嘻发笑:“哟,几日不见呐。”他便取一瓶酒,大笑道:“来来来,干上三碗!”他叫王铁牛,使我儿时乡下好友,我道:“不不,我不会饮酒。”他只好自己一碗碗喝着。不一会儿,红晕上头,满脸通红道:“俺虽是乡村人,可大丈夫战死沙场,岂不理所当然?”说完又干下一碗道:“我明日便与大将军一同去啦,今日一别,何日方见,保重!”他去了,我也哈哈发笑道:“他日*飞黄,切莫忘了我啊!”
今日,却不知他早已战死沙场,还是立了军功,我也学会了喝酒,而他日与我共饮之人早已不见,我未能功名远扬,你也切别战离我而去了!我又干一杯,好似杯杯浊酒冲不净我忧愁似的,我对着远方的大山,大声道:“四年之后,我必中进士!”
锁江楼的诗句
阅江楼的诗句
望江楼的诗句
古诗江楼感旧的诗句
龟蛇锁大江的古诗
带锁的诗句
心锁诗句
关于锁的诗句
江楼江楼感旧的古诗
江南三大名楼有关诗句
关于念奴娇阅江楼的诗句古诗
情人锁的诗句
锁深秋诗句
锁清秋诗句
江南三大名楼的千古诗句
带锁的诗句古诗
关于同心锁的诗句
阅江楼记名句
宝宝锁的古诗句
形容锁的古诗句
带有锁牢的古诗句
焦虑锁眉的古诗句
与江楼对应的古诗
关于江楼的古诗
有关江楼月的古诗
同心锁唯美的诗句
朱锁锁名句
楼的诗句
楼诗句
江陵府曲江楼记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