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大名楼的千古诗句

关于江南三大名楼的千古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江南三大名楼的千古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江南三大名楼的千古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江南三大名楼的千古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970) 语录(63) 说说(88) 名言(23) 诗词(5k+) 祝福(22) 心语(1)

  • 古诗忆江南的诗句(精讲忆江南的全部三首诗)

  • 白居易写过三首《忆江南》,此其二。三首《忆江南》皆是因他在杭州上任所作,表达了他对水秀江南的思念。江南的山水,从古至今一直吸引着世人,认为走进江南便是梦回古代,听着软管吴语,读着唐诗宋词,便暂时与喧嚣的现世隔绝。但也有人,看过西湖十景,走过流水小巷之后依旧一无所获。去西湖的人,一半为白娘子和许仙而去,一半人因灵隐寺而往,她们深信在雷峰塔下可以寻得良缘,入了寺门便可结缘净土,殊不知千年来沉淀于西湖的文化,才是它的灵魂。若只是去看风景,又何必非要到西湖?各地的山水皆可以给你想要的结果,洗涤你一路的风尘。

    人说,杭州是山城,是水城。春有百花鲜,夏有绿叶莲,秋有桂花香,冬有残雪来。喜欢三四月的杭州,满城花絮,似桃花灼灼其华,待繁花谢尽,又是满城的绿,恍如置身山林古刹。在杭州,你会感觉离山*,离水*,离寺*,离花*,离过往*。走进桥头,是宋朝时光;走出巷尾,则是现世喧哗。恰如旧时所言,江南,不来还不会想念,来了便再不愿离开。走的时候,我将自己抽离,我不愿再去江南,我有自己的城,寂寞的小城。不愿因为几本诗书,几段纸上相逢的缘分,而辜负候我半生的城。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清秋时节,丹桂飘香。词人游赏西湖山水,于灵隐寺寻桂,登临郡亭,枕卧其上,观钱塘大潮,却不知何日才能故地重游,揽怀清风明月?

    宋代钱易《南部新书》云:“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月中桂也。至今中秋往往子坠,寺僧拾得。”故此灵隐寺中素有月中坠桂子之说。词人亦曾为此而来,至于是否寻得,皆已随时光流逝,纵算有幸听得一二,也未必真实。岁月不会告诉你我所有的谜底,因为那时的它还未曾知晓,而它解开真相的时候,你我早已不在。

    他卧枕在郡亭之上,看一年一度的钱塘大潮,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清。海面雷霆聚,江心爆布横。波澜壮阔的钱塘大潮就像他年青时的雄心壮志。奔腾似虎,激流勇进,仕途的坎坷又怎抵得过千军万马之势。他说:“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舟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枕上看潮,倘若再多上一壶酒,那画面该是何等逍遥?结句:“何日更重游?”水到渠成,道出他居洛阳时对杭州的思念。时光易逝,可已经远去的岁月不会重来,纵使策马扬尘赶来,他也已成了过客。唯有杭州的百姓铭记着他,留存了他的功绩。他疏浚古井,解决了当地百姓的用水问题,又于西湖筑堤,缓解淤塞。苏堤、白堤,他和苏轼李泌一样皆是被载入西湖的功臣。他们给世人一方山水,世人则还他们万世流芳。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我们遗落在江南的是什么?是一件古衣?是一剪宋朝的时光?还是一段在水乡丢失的情缘?我们跋山涉水,离开故土去寻觅,归来时,有几人满载而归?我遗落在江南的是一段情,那么这情又因谁而起呢?时至今日,依旧无从得知。初去江南时,是为了却今生情缘,到了才发现有些相思,是前世因果。脚步在似水年华里停留久了,过往的决绝都成了割舍不下的牵挂。

    我只是一个误入江南的男子,所有的羁绊,都是我过度的执着。读了几卷诗书,喝了几杯薪茶,走过几程山水,遇见几个多情婉转的女子,便认定所有的初见都是远别重逢。我该怎样结束这段飘渺的旅程?我可以不去回想,但我不能阻止自己翻阅词章里的故事,故事里有临水的楼阁,有青石板铺就的雨巷与黛瓦粉墙。丹桂远去,银杏凋零,还未落雪的冬日,注定会比往年漫长。

    “淡淡秋风微雨过,流光瘦减繁华。”曾被一篇《一剪宋朝的时光》牵引着梦回江南,跌入唐风宋月。又拉着最忆杭州的他,走着没有走完的巷子,遇见结着丁香一样愁怨撑着油纸伞的女子,尽管已是困倦不堪,却誓死不愿睡去。

    我告诫自己,切莫执着,那些听过的曲子,那些尚不认识的人,有一天,终会相逢。可我怕那时的自己,已是时过境迁,再无今年的情思。过了今夜以后的相见,皆是晚到的重逢。时光无涯,我们谁都不愿自己赶到的时候,那个说要等你归来的人已经离开。

    [阅读全文]...

2022-07-19 17:38:33
  • 忆江南古诗三首

  • 优美,诗歌
  • 导语:忆江南古诗三首词,从今时,忆起往日,最后又回到今天,从洛阳到苏杭,从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时间,空间都有极大的跨度。白居易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抚今追昔,无限深情地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满足。而我们今日读此词,则因为白居易的出色描写,也能得到某种精神满足,不知当时白居易是写给自己回忆的,还是留待*欣赏的,你觉得呢?

    忆江南古诗三首

    1 江南春

    作者:杜牧 体载:七绝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3 与陈伯之书

    丘迟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白居易《忆江南》的三首诗。

    忆江南 -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庭枕上看潮头。何日复重游!

    忆江南 - 其三

    江南忆,其次是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何日复相逢!

    意思都很好理解的。注意第二首诗中“山寺月中寻桂子”是引用了一个传说,传说中秋节晚上可以在宁静的寺院里听到月亮上桂花飘落的声音。第三首诗中“吴宫”指苏州,“吴娃”指苏州的美女。这诗是说苏州的酒好,美女和舞蹈更美妙。

    忆江南古诗三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古语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还将一直流芳百世,那么这寥寥数语,文在何处?如何能“行”如此之远呢?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12下一页尾页

    [阅读全文]...

2022-05-18 07:58:39
  • 描写江南的诗句古诗

  • 江南
  • 1、《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

    宋·陆游

    美睡宜人胜按摩,江南十月气犹和。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月上忽看梅影出,风高时送雁声过。

    一杯太淡君休笑,牛背吾方扣角歌。

    3、《赠范晔》

    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4、《江南曲》

    南北朝·柳恽

    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

    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5、《春梦》

    唐·岑参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6、《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唐·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7、《梦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8、《蝶恋花》

    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阅读全文]...

2022-03-17 20:14:39
  • 描写江南的诗句古诗

  • 江南
  • 1、《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

    宋·陆游

    美睡宜人胜按摩,江南十月气犹和。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月上忽看梅影出,风高时送雁声过。

    一杯太淡君休笑,牛背吾方扣角歌。

    3、《赠范晔》

    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4、《江南曲》

    南北朝·柳恽

    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

    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5、《春梦》

    唐·岑参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6、《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唐·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7、《梦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8、《蝶恋花》

    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阅读全文]...

2022-05-14 00:18:51
  • 《忆江南三首》古诗白居易

  • 《忆江南三首》古诗白居易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忆江南三首》古诗白居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忆江南词三首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样的杭州:游玩灵隐寺寻找皎洁月亮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不知何时会再次相逢。

      注释

      ⑴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⑵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⑶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⑷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⑸“山寺”句:作者《东城桂》诗自注说:“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桂子,桂花。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⑹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⑺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⑻竹叶:酒名。即竹叶青。亦泛指美酒。《文选·张协〈七命〉》:“乃有荆南乌程,豫北竹叶,浮蚁星沸,飞华蓱接。”

      ⑼吴娃:原为吴地美女名。《文选·枚乘〈七发〉》:“使先施、徵舒、阳文、段干、吴娃、闾娵、傅予之徒……嬿服而御。”此词泛指吴地美女。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⑽早晚:犹言何日,几时。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尝有甲设宴*,请乙为宾;而旦于公庭见乙之子,问之曰:‘尊侯早晚顾宅?’”

      赏析

      《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词。第一首是总写对江南的回忆;第二首和第三首则是分别写对杭州和苏州的忆念、向往。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和女性之美,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每一首的头两句,都抚今追昔,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每一首的中间两句,都以无限深情,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结句呢?则又回到今天,希冀那些美好的记忆有一天能够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年,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这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以及女性之美,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

      诗中深深记载着白居易对江南的思念,令人遗憾的是,自居易却再也没能回到他牵挂的江南。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江南,永远成为了白居易心中,一段魂牵梦萦的美好回忆。

    [阅读全文]...

2021-12-21 22:43:17
  • 江南好古诗大全(江南水乡意境好的诗句)

  • 意境
  •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那些关于江南的诗词……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干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有相互映衬的绿树红花,有临水的村庄,有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唐代: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

    唐代: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应该在江南待到老去。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比天空还青,游人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入眠。

    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长得很美,卖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年华未衰之时不要回乡,回到家乡后必定悲痛到极点。

    两汉:佚名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

    元代: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这是一首写江南水乡秋光的小令,这首曲写得很美,在读者面前展开的是风光秀丽、景物宜人,一幅多姿多彩的江南水乡秋景画。

    [阅读全文]...

2022-02-17 01:30:06
  • 忆江南白居易古诗三首

  • 忆江南白居易古诗三首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忆江南白居易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忆江南-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庭枕上看潮头。何日复重游!

      忆江南-其三

      江南忆,其次是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何日复相逢!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总要再次相逢。

      解析

      第一首“能不忆江南”,那么杭州这个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什么给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么看起来,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时候,很有兴趣去拾它几颗,也似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白居易是诗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气质,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这是何等美丽动人的一副画面。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第二首诗中“山寺月中寻桂子”是引用了一个传说,传说中秋节晚上可以在宁静的寺院里听到月亮上桂花飘落的声音。第三首诗中“吴宫”指苏州,“吴娃”指苏州的美女。这诗是说苏州的酒好,美女和舞蹈更美妙。

      第三首,写的是苏州。吴酒一杯春竹叶,也许有人会说,竹叶青并非是吴酒啊,这是怎么回事呢?一来,竹叶是为了与下句的芙蓉对偶,二来,“春”在这里是形容词,所谓春竹叶并非一定是指竹叶青酒,而是指能带来春意的酒。白居易在另一诗里就有“瓮头竹叶经春熟”的说法,而且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时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之类。文人大多爱酒,白居易应该也不例外,喝着吴酒,观“吴娃双舞”犹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者,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称为“娃”,吴王夫差为她建的房子就叫“馆娃宫”。也许白居易这样写,就是出于对西施这位绝代佳人的联想吧。十多年后,他在洛阳,回忆起当年饮酒观舞,不禁叹道:“早晚复相逢?”。早晚,是当时的口语,意思就是何时。

      赏析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在今山西省)人。他是唐代仅次于李白、杜甫的伟大诗人,诗歌成就很高,对词的发展也有贡献。

      这首《忆江南》是他晚年在洛阳写的,词中充满了他对江南生活的亲切回忆。

      江南,指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包括今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忆江南》这首小令,只有二十七个字。首尾是咏叹江南景物的美好,三四两句描写钱塘江的景色,色彩绚丽,令人向往。“风景旧曾谙”,“谙[ān]”,熟悉。这句的意思是说,那里的风景作者过去就很熟悉。白居易做过杭州、苏州的地方长官。他关心当地人民的疾苦,熟悉那里的山水草木。拿杭州来说,那里绕城的荷花、拂郭(城)的松树、画图似的西湖、奇特的.钱塘江大潮、碧线毯一般的稻田..都曾写入他的诗篇。这一切是那么美好,使他难以忘怀。他记得,在春天的早晨,他徘徊江边,看着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日出江花红胜火”,江边的春花沾满了露水,本来就很可爱,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是红艳得胜过了火焰。江花,即江边的花朵。“春来江水绿如蓝”,“蓝”是一种蓼[liǎo]科植物,叶子含蓝汁,可以制深蓝色的染料蓝靛[diàn]。春天的水色绿得象蓝靛,这是一个很贴切很生动的比喻。它写出了春水的色泽和深度,这些比喻都好在真切地写出了自然景物的美。“能不忆江南”是用设问的语气来作肯定的结论。读到这里,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人们,仿佛听到了作者赞美的声音,感觉到了他的激动,很自然地也会产生一种共鸣。

    [阅读全文]...

2022-06-25 14:07:48
  • 古诗江南春

  •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

      1、山郭:山城。

      2、酒旗:古代酒店外面挂的幌子。

      译文:

      千里江南,到处莺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赏析: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象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着名的,杜牧的时代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其实,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讨厌。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着名的诗句,象“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当然,在欣赏的同时,偶而浮起那么一点历史感慨也是可能的。

    [阅读全文]...

2022-07-30 08:22:24
  • 《江南春》 古诗

  •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以做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江南春》就是在此背景下所作。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注释

      1.莺啼:即莺啼燕语。

      2.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3.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4.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

      5.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6.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7.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赏析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只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杜牧特别擅长于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绘一幅幅绚丽动人的图画,呈现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启迪。《江南春》反映了中国与绘画中的审美是超越时空的、淡泊洒脱的、有着儒释道与禅宗“顿悟”的思想,而它们所表现的多为思旧怀远、归隐、写意的诗情。

      赏析分歧

      关于《江南春》绝句的主旨,有没有借古讽今是分歧较大的地方。

      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所处时代的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或认为主旨在尚儒排佛,表达对统治者治国乏术和佛道误国的忧虑;或认为主旨在借古讽今,讽谏统治者大兴土木滥修佛寺会造成国力衰弱民生凋敝,加重社会危机。他们认为晚人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审美之中不乏讽刺,诗的内涵也更显丰富。

      有的研究者不以为然。他们只是认为这首诗只是描绘了江南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了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讨厌。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著名的,象“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

    [阅读全文]...

2022-01-25 05:49:10
  • 古诗江南春

  •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江南春》/原文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韵译

      辽阔的干里江南春景美如画,莺歌燕舞绿叶映衬鲜艳红花。

      水村山郭酒旗在春风中招展,南朝佛寺有多少笼罩烟雨下?

      《江南春》/散译

      干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有相互映衬的绿树红花,有临水的村庄,有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江南春》/注释

      ⑴莺啼:即莺啼燕语。

      ⑵郭:外城。此处指城镇。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⑶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⑷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江南春》/赏析分歧

      关于《江南春》绝句的主旨,有没有借古讽今是分歧较大的地方。

      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所处时代的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或认为主旨在尚儒排佛,表达对统治者治国乏术和佛道误国的忧虑;或认为主旨在借古讽今,讽谏统治者大兴土木滥修佛寺会造成国力衰弱民生凋敝,加重社会危机。他们认为晚人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审美之中不乏讽刺,诗的内涵也更显丰富。

      有的研究者不以为然。他们只是认为这首诗只是描绘了江南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了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讨厌。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著名的,象“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

      《江南春》/创作背景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以做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一点点的侵蚀着这个巨人的身体。

      而另一方面,宪宗当政后,醉心于自己*淮西等一点点成就,飘飘然的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表》、险些丢了性命。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杜牧这年来到江南(江苏江阴),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开始就展现了江南大自然风光。“千里”是对广阔的江南的概括。这里到处是莺啼,无边的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这种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景色自然是江南特有的。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写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

      一二句写的是晴景,三四句写的是雨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春天的微雨中,则另有一番风光。在山明水秀之处,还有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百计的佛寺。这些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四百八十”是虚数,不是实指,突出佛寺之多,讽刺了皇帝依赖佛教。其中应指现存于江阴青阳镇的悟空寺。

      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

      同时杜牧还留下了一首《芙蓉湖》),赞誉江阴美景:

      丹树村边烟火微,碧波深处雁初飞。萧条落叶垂杨岸,隔水寥寥闻捣衣。

    [阅读全文]...

2021-11-26 08:37:13
江南三大名楼的千古诗句 - 句子
江南三大名楼的千古诗句 - 语录
江南三大名楼的千古诗句 - 说说
江南三大名楼的千古诗句 - 名言
江南三大名楼的千古诗句 - 诗词
江南三大名楼的千古诗句 - 祝福
江南三大名楼的千古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