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卷帘的古诗

关于带卷帘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卷帘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卷帘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带卷帘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 语录(2k+) 说说(5k+) 名言(480) 诗词(19) 祝福(1k+) 心语(51)

  • 关于卷帘的诗句

  • 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朱淑真《生查子·寒食不多时》

    时节*清明。睡起卷帘无一事,匀面了,没心情。 ——张泌《江城子·碧阑干外小中庭》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毬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韦庄《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西山秀骨濯秋雨,窗户卷帘分远青。——释正觉《送僧归豫章省亲》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

    拂簟卷帘坐,清风生其间。——白居易《小阁闲坐》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李贺《天上谣》

    和梦卷帘飞絮入,牡丹无语正盈盈。——陈著《捣练子·花影乱》

    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李白《清*乐·画堂晨起》

    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杜甫《即事》

    床暖僧敷坐,楼晴妓卷帘。——白居易《书事咏怀》

    惟有燕归来,卷帘无阻遏。——陈普《寿龙津余此溪》

    桃李花开覆井栏,朱楼落日卷帘看。——崔颢《代闺人答轻薄少年》

    尽日看山独卷帘,飞不到红尘半点。——汪元亨《双调·沉醉东风》

    卷帘满地铺氍毹,吹角鸣弦开玉壶。——韩翃《赠兖州孟都督》

    卷帘巢燕羡双飞,芳草王孙归不归?——刘淑颐《四时词》

    老农持锸拜,时稼卷帘看。——刘长卿《题独孤使君湖上林亭》

    仪清态淡雕琼瑰,卷帘潇洒无尘埃。——贯休《题弘顗三藏院》

    笋舆拾得小凉天,旋与开窗急卷帘。——杨万里《过玉山东三塘五首·笋舆拾得小凉天》

    卷帘方影侵红烛,绕竹斜晖透碧流。——李绅《新楼诗二十首·满桂楼》

    白石青崖世界分,卷帘孤坐对氛氲。——温庭筠《宿松门寺》

    料应春事关心曲,怕见杨花不卷帘。——盛世忠《倦妆图》

    金碧阑干倚岸边,卷帘初听一声蝉。——花蕊夫人《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百辟虔心齐稽首,卷帘遥见御衣红。——和凝《宫词百首》

    芳草封天波似雪,卷帘对雨读新书。——袁中道《武昌坐李龙潭邸中》

    焚香临极早,待月卷帘迟。——薛能《升*乐》

    焚香临极早,待月卷帘迟。——薛能《升*词十首》

    归艇欲迷宵路重,卷帘忽散晓风清。——项安世《为狄氏题》

    賸铺床*春眠处,乍卷帘帷月上时。——元稹《和乐天重题别东楼》

    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韩偓《懒起》

    开锁洞门远,卷帘官舍凉。——杜牧《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

    绿竹放侵行径里,青山常对卷帘时。——刘长卿《赴南中题褚少府湖上亭子》

    绿竹放侵行径里,青山常对卷帘时。——李嘉祐《赴南中留别褚七少府湖上林亭》

    半道逢吴姬,卷帘出揶揄。——李白《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

    吴客卷帘闲不语,楚娥攀树独含情。——温庭筠《偶题》

    歌人踏月起,语燕卷帘飞。——李廓《杂曲歌辞·长安少年行十首》

    印在休通客,山晴好卷帘。——张籍《和李仆射西园》

    铜壶滴滴禁漏起,三十六宫争卷帘。——杜光庭《句》

    拍拍东风燕子寒,卷帘花絮若为看。——李东阳《茶陵竹枝歌(十首)·拍拍东风燕子寒》

    卷帘简介

    卷帘是窗饰产品中的一种,是将窗帘布经树脂加工,卷成滚筒状,采用拉绳或链子进行上升下降的方式,操作简单方便,具有外表美观简洁,使得窗框显得干净利落,让整个房间看上去宽敞简约。

    卷帘主要包括电动卷帘、拉珠卷帘、弹簧卷帘。

    [阅读全文]...

2022-05-14 02:43:49
  • 五月,卷帘西窗诗文欣赏

  • 五月
  • 五月,卷帘西窗诗文欣赏

      五月,何止是五月,早在五月来临之前,一场春的瘦弱,已将故事损伤。

      日子了无生趣,空白些许流连,煎熬每一粒*仄,每一粒起伏。

      隔窗的音乐仍在欢腾,文字篡紧疼痛,将所有的幽怨,叹息成诗。

      墨染情节的心思,一曲衔一曲。摆动,那流淌的时光,那稍纵的绽放。

      那一朵千里,那一朵圆润,那一朵无法再次抵达的花事,在五月。

      纷呈冬雪,一片片曾经,一片片从前,一片片飘散于空的往事与禢皱。

      起舞吧,翩跹蝶的意愿,日子至东向西,残阳如血,回眸,挥手。

      离别一卷故去的苍白,爱情本真,红一轮心的`深沉,绿一波梦的无忧。

      日子抬起头,沿着岁月燃烧的星辰行走。寂静,沸腾喧嚣。

      纷扰在眼眸里的风云,又将一剪淋沥酣畅成诗旅,遥远心扉,思想。

      五月,依然倔强。微笑西窗的情怀,碎一颗流星,碎一颗期盼。

      偎依笔墨,故土帘下的文字,温婉每一朵日夜,每一朵白昼,每一朵朝夕。

    [阅读全文]...

2022-03-04 11:43:52
  • 卷珠帘霍尊简谱

  • 音乐,知识
  • 卷珠帘霍尊简谱

      霍尊的“岛歌唱腔”在当下华语乐坛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悠远绵长的声线与《卷珠帘》的哀婉凄切糅合在一起,让这首带着浓厚*风的歌曲钻进了人们的心坎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卷珠帘霍尊简谱,欢迎参考。


      卷珠帘(霍尊)简谱该歌谱演奏者为霍尊,歌曲名称为卷珠帘,歌谱类型为简谱。《卷珠帘》是霍尊参加2014年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原创歌曲真人秀节目《*好歌曲》所演唱的参赛曲目。盲选版由霍尊作曲,李姝、LUNA填词,彭飞、LUNA编曲。年度盛典版由霍尊作曲,李姝、LUNA填词,刘欢校改,捞仔编曲。唱片版由霍尊作曲,李姝、LUNA填词,捞仔编曲。后该曲收录于2015年5月12日发行的个人首张专辑《天韵·霍尊》中。

      创作背景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这是《滕王阁序》中的一句,也是《卷珠帘》歌名的由来。据霍尊介绍,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来自一部具有北欧情怀的动画片,片中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深深触动了霍尊。看完后,他坐在钢琴前,旋律便行云流水般从指间倾泻出来。他的初衷是想写一首爱尔兰情调的曲子,但是写完后发现虽然有那么一点爱尔兰的味道,但似乎更偏*风一些。

      歌曲

      1、卷珠帘(盲选版)

      镌刻好 每道眉间心上

      画间透过思量

      沾染了 墨色淌

      千家文 都泛黄

      夜静谧 窗纱微微亮

      拂袖起舞于梦中徘徊

      相思蔓上心扉

      她眷恋 梨花泪

      静画红妆等谁归

      空留伊人徐徐憔悴

      啊 胭脂香味

      卷珠帘 是为谁

      啊 不见高轩

      夜月明 此时难为情

      细雨落入初春的清晨

      悄悄唤醒枝芽

      听微风 耳畔响

      叹流水兮落花殇

      谁在烟云处琴声长

      2、卷珠帘(年度盛典版)

      镌刻好 每道眉间心上

      画间透过思量

      沾染了 墨色淌

      千家文 尽泛黄

      夜静谧 窗纱微微亮

      拂袖起舞于梦中妩媚

      相思蔓上心扉

      犹眷恋 梨花泪

      静画红妆等谁归

      空留伊人徐徐憔悴

      啊 胭脂香味

      卷珠帘 是为谁

      啊 高轩雾褪

      夜月明 袖掩暗垂泪

      细雨酥润 见烟外绿杨

      倦起愁对春伤

      残烛化 晓风凉

      归雁过处留声怅

      天水间谁抚琴断肠

      3、卷珠帘(唱片版)

      镌刻好 每道眉间心上

      画间透过思量

      沾染了 墨色淌

    [阅读全文]...

2022-03-08 15:05:36
  • 全唐诗卷一十一古诗

  • 文学
  • 全唐诗卷一十一古诗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体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全唐诗卷一十一古诗,一起来看看吧。

      1、《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黄帝宫音》

      黄中正位,含章居贞。既长六律,兼和五声。

      毕陈万舞,乃荐斯牲。神其下降,永祚休*。

      2、《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肃和》

      眇眇方舆,苍苍圜盖。至哉枢纽,宅中图大。

      气调四序,风和万籁。祚我明德,时雍道泰。

      3、《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雍和》

      金县夕肆,玉俎朝陈。飨荐黄道,芬流紫宸。

      乃诚乃敬,载享载禋。崇荐斯在,惟皇是宾。

      4、《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和》

      御征乘宫出郊甸,安歌率舞递将迎。

      自有云门符帝赏,犹持雷鼓答天成。

      5、《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青帝角音》

      鹤云旦起,鸟星昏集。律候新风,阳开初蛰。

      至德可飨,行潦斯挹。锡以无疆,蒸人乃粒。

      6、《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肃和》

      玄鸟司春,苍龙登岁。节物变柳,光风转蕙。

      瑶*降神,朱弦飨帝。诚备祝嘏,礼殚珪币。

      7、《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雍和》

      大乐稀音,至诚简礼。文物棣棣,声明济济。

      六变有成,三登无体。乃眷丰洁,恩覃恺悌。

      8、《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和》

      笙歌籥舞属年韶,鹭鼓凫钟展时豫。

      调露初迎绮春节,承云遽践苍霄驭。

      9、《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赤帝徵音》

      青阳告谢,朱明戒序。延长是祈,敬陈椒醑。

      博硕斯荐,笙镛备举。庶尽肃恭,非馨稷黍。

      10、《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肃和》

      离位克明,火中宵见。峰云暮起,景风晨扇。

      木槿初荣,含桃可荐。芬馥百品,铿锵三变。

      11、《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雍和》

      昭昭丹陆,奕奕炎方。礼陈牲币,乐备篪簧。

      琼羞溢俎,玉醑浮觞。恭惟正直,歆此馨香。

      12、《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和》

      千里温风飘绛羽,十枝炎景剩朱干。

      陈觞荐俎歌三献,拊石摐金会七盘。

      13、《郊庙歌辞·五郊乐章·白帝商音》

      白藏应节,天高气清。岁功既阜,庶类收成。

      万方静谧,九土和*。馨香是荐,受祚聪明。

      14、《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肃和》

      金行在节,素灵居正。气肃霜严,林凋草劲。

      豺祭隼击,潦收川镜。九谷已登,万箱流咏。

      15、《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雍和》

      律应西成,气躔南吕。珪币咸列,笙竽备举。

      苾苾兰羞,芬芬桂醑。式资宴贶,用调霜序。

      16、《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和》

      璿仪气爽惊缇籥,玉吕灰飞含素商。

      鸣鞞奏管芳羞荐,会舞安歌葆眊扬。

      17、《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黑帝羽音》

    [阅读全文]...

2022-01-23 23:20:10
  • 《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诗词鉴赏

  • 清晨
  • 《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诗词鉴赏

      《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古诗简介

      《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此词抒写女子的离愁别恨。词以形传神,从人物的外貌转而深入其内心世界,通过描写一位歌女的生活片断,即在冬日的清晨起床梳妆时的生活情景,展现了歌女们痛苦与苦闷的内心世界。上阕写她思念亲人的生活细节,赋予深刻的念远寓意,新颖独到,最见灵性。下阕写忆旧愁情,以叹惜时光飞逝陪衬,倍增其伤感。结尾写两个细节:准备唱歌,却立即收敛住歌喉;想笑,却先皱起了眉头,艺术地将歌女内心的矛盾、凄苦的情怀和不得不强颜欢笑的处境都融入这一“敛”一“颦”的面部表情之中,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全词章法自然顺畅,以白描的手法刻画女主人公的动作和情态,构思新颖。

      译文

      清晨卷起结着清霜的幕帘,呵暖双手试梳新式梅花妆。都因为内心有太多离愁别恨,所以把双眉涂得像远山那么长。

      回想那如烟往事,痛惜流逝的年华,更容易使人感伤。想唱歌又敛容,想欢笑眉头却紧皱,这日子最令人痛断肝肠。

      注释

      ⑴梅妆:《太*御览》卷三十《时序部》引《杂五行书》:“宋武帝女阳寿公主一日卧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头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日,三日后洗落。宫女奇异竟仿,今日梅妆是也。”

      ⑵远山:指远山眉。形容把眉毛画得又细又长,有如水墨珈的远山形状。比喻离恨的.深长。

      ⑶流芳:流逝的年华。

      ⑷敛:收敛表情。

      ⑸颦:皱眉,忧愁的样子。

      赏析/鉴赏

      这首小词,写一位歌女的生活片段。

      上片即行点题。首二句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图画:主人公于冬日凌晨临镜梳妆,精心地在额上涂出梅状五色花朵。“帘幕卷”,暗示她已起床;轻霜,气候只微寒;因微寒而呵手,可想见她的娇怯;梅妆,是一种美妆,始于南朝宋寿阳公主;试梅妆,谓试着描画梅花妆。后二句写她本有离愁别恨,所以把眉画得像远山一样修长。古人有以山水喻别离的*惯,眉黛之长,象征水阔山长。用远山比美人之眉,由来已久。此处取意于汉伶玄《飞燕外传》:“女弟合德入宫,为薄眉,号远山黛。”又取意于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以上,读者从歌女一番对镜梳妆、顾影自怜的举动中,尤其是从她描眉作“远山长”当中,可以窥见她内心的凄苦和对爱情的渴望。

      下片极其成功进行了心理刻画,描写了歌女内心的凄苦和悲凉。首三句写她追忆往事,哀叹芳年易逝,内心伤感不已。此三句,寥寥数语便道出了女主人公对于自身命运不能自主而只得让美好年华虚度在陪人欢笑上的痛楚。结尾三句,以女主人公“拟歌先敛”(刚想开口唱歌又蹙起双眉)、强颜欢笑、寸肠欲断的情态,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歌女无法获得幸福生活而为生计被迫卖唱的痛苦心情。“拟歌先敛,欲笑还颦”八个字,透露了这位靠色艺谋生的歌女不得不强颜欢笑的苦闷。自己卷起带霜的门帘,然后呵手试妆,可见其孤独困苦。是对卖笑生活的总结,也是对从良后的现实的概括。末句“最断人肠”隐含着作者的同情,语简意深,十分传神。

      此词写人眉目传神,入木三分。词人笔下的歌女工愁善感,敏慧多情,这些,都没有作正面交待,却从侧面点拨,使读者从她的梳妆、歌唇、颦笑中想象而得,而她的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足见词人生活体验和艺术功力之深。

    [阅读全文]...

2022-04-12 08:37:48
  • 翁卷《乡村四月》古诗配图及翻译赏析

  • 乡村,四月
  • 翁卷《乡村四月》古诗配图及翻译赏析

      《乡村四月》是南宋诗人翁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翁卷《乡村四月》古诗配图及翻译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子蚕桑又插田。

      注释

      山原:山陵和原野。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地。

      子规:鸟名,杜鹃鸟。

      才了:刚刚结束。蚕桑:种桑养蚕。插田:插秧。

      译文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赏析:

      《乡村四月》是南宋诗人翁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前两句写自然景象。“绿”,写树木葱郁,“白”,写水光映天。诗人从视觉角度着眼,描绘出明丽动人的山水色彩。第二句不仅以烟喻雨,写出了江南梅雨特有的景致,而且以催耕的鸟声,*添了无限的生机。后两句写农家的繁忙。“乡村四月闲人少”一句,绘尽农家四月人繁忙的景象;而第四句以“蚕桑”照应首句的“绿遍山原”,以“插田”照应首句的“白满川”,一个“才”和一个“又”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不言“忙”而“忙”意自见。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田野风光和农忙景象,前两句描绘自然景物: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出了出来。以“绿遍”形容草木葱郁,“白满”表示雨水充足,“子规声”暗寓催耕之意,生动地展现出“乡村四月”特有的风物。后两句叙述农事繁忙,画面上主要突出刚刚收完蚕茧便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卷。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其实那不是雾,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的`树上、空中传来。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广阔,笔触细腻;色调鲜明,意境朦胧;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四月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

      这首诗全篇语言朴实生动,风格*易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

    [阅读全文]...

2022-02-22 17:46:46
  • 苏轼《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

  • 落日,苏轼,阅读
  • 苏轼《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

      《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全词熔写景、抒情和议论于一炉,表现作者身处逆境,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世界,在艺术构思和结构上,具有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特点,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风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轼《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作者: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①。长记*山堂上②,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③,未解庄生天籁④,刚道有雌雄⑤。一点浩然气⑥,千里快哉风。

      词句注释

      ⑴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双调九十五字,*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仄混用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 “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快哉亭:位于黄州江边,苏轼好友张怀民修建。怀民名梦得,又字偓佺。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⑵新作:新建。

      ⑶湿青红:指所涂的青油朱漆未干。

      ⑷*山堂:位于江苏扬州,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欧阳修在扬州任地方官时所建。

      ⑸欹(qī)枕:谓卧着可以看望。

      ⑹醉翁:欧阳修别号。

      ⑺“山色”句:出自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⑻倒碧峰:碧峰倒影水中。

      ⑼一叶:指小舟。白头翁:指老船夫。

      ⑽兰台公子:指战国楚辞赋家宋玉,相传曾作兰台令。

      ⑾庄生:战国时道家学者庄周。天籁:《庄子·齐物论》说,“人籁”是吹奏箫笛等竹器的声音,“天籁”是发于自然的音响,即指风吹声。苏轼为亭命名“快哉”即取自《风赋》“快哉此风”句。但他认为风是自然之物,本身不应有雌、雄之别,大家都可享受。

      ⑿刚道:“硬是说”的意思。雌雄:宋玉《风赋》云:“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因回答说“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雌风”截然不同。

      ⒀“一点”两句:谓胸中有“浩然之气”,就会感受“快哉此风”。《孟子·公孙丑上》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指的是一种主观精神修养。

      白话译文

      落日中卷起绣帘眺望,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的夕阳与亭台相映,空阔无际。为了我的来到,你特意在窗户上涂上了清油的朱漆,色彩犹新。这让我想起当年在*山堂的时候,靠着枕*,欣赏江南的烟雨,遥望远方天际孤鸿出没的情景。今天看到眼前的景象,我方体会到欧阳醉翁词句中所描绘的,山色若隐若现的景致。

      广阔的'水面十分明净,山峰翠绿的影子倒映其中。忽然江面波涛汹涌,一个渔翁驾着小舟在风浪中掀舞。见此不由得想起了宋玉的《风赋》,像宋玉这样可笑的人,是不可能理解庄子的风是天籁之说的,硬说什么风有雄雌。其实,一个人只要具备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在任何境遇中都处之泰然,享受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写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贬官黄州(今湖北黄冈)。元丰六年三月张怀民也贬官在黄州,与苏轼的心境相同。他们结识后,因气味相投而成为好友,交往密切。是年十月十二日苏轼将往张怀民暂住的承天寺与之一起赏月,写下了著名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十一月,张怀民在其新居西南筑亭,以观览长江胜景。苏轼钦佩张怀民的气度,为其所建的亭起名为“快哉亭”,并赠其这首《水调歌头》。朱孝臧校注《东坡乐府》:王案:“癸亥六月,张梦得营新居于江上,筑亭,公榜曰快哉亭,作《水调歌头》。”其弟苏辙还为此亭写了《黄州快哉亭记》。

      赏析

      这首词又名《快哉亭作》,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通过描绘快哉亭周围壮阔的山光水色,抒发了作者旷达豪迈的处世精神。

      此词描写的对象,主要是“快哉亭”周围的广阔景象。开头四句,先用实笔,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展现出一片空阔无际的境界,充满了苍茫阔远的情致。“知君为我新作”两句,交待新亭的创建,点明亭主和自己的密切关系,反客为主、诙谐风趣地把张偓佺所建的快哉亭说成特意为自己而造,又写亭台窗户涂抹上青红两色油漆,色彩犹新。“湿”字形容油漆未干,颇为传神。

      “长记*山堂上”五句,是记忆中情景,又是对眼前景象的一种以虚托实的想象式侧面描写。作者用“长记”二字,唤起他曾在扬州*山堂所领略的“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那种若隐若现、若有若无、高远空蒙的江南山色的美好回忆。*山堂是作者的恩师欧阳修所建,其景色“壮丽为淮南第一”(叶梦得《避暑录话》)。在当时的情况下,*山堂的文化内蕴的丰富和文化层次的高雅,是文化人群体中所共同认可的。他又以此比拟他在“快哉亭”上所目睹的景致,将“快哉亭”与“*山堂”融为一体,构成一种优美独特的意境。这种以忆景写景的笔法,不但*添了曲折蕴藉的情致,而且加强了词境的空灵飞动。以上五句新颖别致,引人入胜,通过作者昔日的淋漓兴致,传达出当日快哉亭前览胜的欣喜之情。

      上片是用虚实结合的笔法,描写快哉亭下及其远处的胜景。下片换头以下五句,又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展现亭前广阔江面倏忽变化、涛澜汹涌、风云开阖、动心骇目的壮观场面。词人并由此生发开来,抒发其江湖豪兴和人生追求。“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三句,写眼前广阔明净的江面,清澈见底,碧绿的山峰,倒映江水中,形成了一幅优美动人的*静的山水画卷,这是对水色山光的静态描写。“忽然”两句,写一阵巨风,江面倏忽变化,涛澜汹涌,风云开阖,一个渔翁驾着一叶小舟,在狂风巨浪中掀舞。至此,作者的描写奇峰突起,由静境忽变动境,从而自自然然地过渡到全词着意表现的着重点——一位奋力搏击风涛的白发老翁。这位白头翁的形象,其实是东坡自身人格风貌的一种象征。以下几句,作者由风波浪尖上弄舟的老人,自然引出他对战国时楚国兰台令宋玉所作《风赋》的议论。作者看来,宋玉将风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是十分可笑的,是未解自然之理的生硬说教,白头翁搏击风浪的壮伟风神即是明证。其实,庄子所言天籁本身绝无贵贱之分,关键于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下。他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一豪气干云的惊世骇俗之语昭告世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苏轼这种逆境中仍保持浩然之气的坦荡的人生态度,显然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这首词在艺术构思和结构上,具有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特点。下片的描写和议论,豪纵酣畅,气势磅礴,词中出没风涛的白头翁形象,犹如百川汇海,含蓄地点明全篇主旨,有强烈的震撼力。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其中灌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展现出词人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特色。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元丰三年(1080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

    [阅读全文]...

2022-03-19 21:43:11
  •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全诗翻译赏析

  •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全诗翻译赏析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

      出自《滕王阁诗》,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诗作。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

      ⑴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之滨,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⑵江:指赣江。渚:江中小洲。

      ⑶佩玉鸣鸾: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

      ⑷南浦:地名,在南昌市西南。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

      ⑸西山:南昌名胜,一名南昌山、厌原山、洪崖山。

      ⑹日悠悠: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

      ⑺物换星移:形容时代的变迁、万物的更替。物:四季的景物。

      ⑻帝子:指滕王李元婴。

      ⑼槛:栏杆。

      参考译文

      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佩玉、鸾铃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无处可觅,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赏析

      《滕王阁诗》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诗作,原附于《滕王阁序》后,序末“四韵俱成”一句中的“四韵”即指此诗。此诗第一句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第二句遥想当年兴建此阁的滕王坐着鸾铃马车来到阁上举行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第三、四句紧承第二句,写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既写出了滕王阁居高临远之势,又写出了滕王阁如今冷落寂寞的情形。全诗融情于景,寄慨遥深,以凝练、含蓄的文字概括了序的内容,气度高远,境界宏大,与《滕王阁序》真可谓双璧同辉,相得益彰。

      此诗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滕王阁下临赣江,可以远望,可以俯视,下文的“南浦”、“西山”、“闲云”、“潭影”和“槛外长江”都从第一句“高阁临江渚”生发出来。滕王阁的形势是如此之好,但如今阁中无人来游赏。想当年建阁的滕王已经死去,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宴会,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第一句写空间,第二句写时间,第一句兴致勃勃,第二句意兴阑珊,两两对照。诗人运用“随立随扫”的方法,生发出盛衰无常之意。寥寥两句已把全诗主题包括无余。

      三四两句紧承第二句,更加发挥。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写出了滕王阁的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

      至此,诗人的作意已全部包含,但表达方法上,还是比较隐藏而没有点醒写透,所以在前四句用“渚”“舞”“雨”三个比较沉着的韵脚之后,立即转为“悠”“秋”“流”三个漫长柔和的韵脚,利用章节和意义上的配合,在时间方面特别强调,加以发挥,与上半首的偏重空间,有所变化。“闲云”二字有意无意地与上文的“南浦云”衔接,“潭影”二字故意避开了“江”字,而把“江”深化为“潭”。云在天上,潭在地下,一俯一仰,还是在写空间,但接下来用“日悠悠”三字,就立即把空间转入时间,点出了时日的漫长,不是一天两天,而是经年累月,很自然地生出了风物更换季节,星座转移方位的感慨,也很自然地想起了建阁的人而今安在。这里一“几”一“何”,连续发问,表达了紧凑的情绪。最后又从时间转入空间,指出物要换,星要移,帝子要死去,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槛”字“江”字回应第一句的高阁临江,神完气足。

      这首诗一共只有五十六个字,其中属于空间的有阁、江、栋、帘、云、雨、山、浦、潭影;属于时间的有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今何在,这些词融混在一起,毫无叠床架屋的感觉。主要的原因,是它们都环绕着一个中心──滕王阁,而各自发挥其众星拱月的作用。

    [阅读全文]...

2022-01-18 10:12:28
相关推荐
带卷帘的古诗 - 句子
带卷帘的古诗 - 语录
带卷帘的古诗 - 说说
带卷帘的古诗 - 名言
带卷帘的古诗 - 诗词
带卷帘的古诗 - 祝福
带卷帘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