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类别与别称

关于古诗的类别与别称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的类别与别称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的类别与别称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的类别与别称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31) 语录(1) 说说(12) 名言(600) 诗词(464) 祝福(1) 心语(187)

  • 类别的诗句

  • 类别的诗句

      那已归零的成绩,

      在你我心中匍匐地潜行。

      一直讨厌自己思索后随便的下笔,

      那潸然后的泪滴,

      你总是很伤心的在啜泣。

      只为了证明在他心里的位置,

      是否一如既往的结实。

      而不后悔的选择那悲剧。

      于是,那故事一开始就老去,

      如此…如此…

      //

      三天前的一场雨,

      勾起了多年前爱过的证据。

      竟连那风也从未离去,

      诸如此类话语,秘密的`进行曲。

      你坚持的文笔,继续写着美丽。

      终于,

      我开始了解这新类别的诗句。

      然而肤浅的我,

      竟自作主张的添上那名叫韵脚的东西。

      但你为了原作曲,

      毫不犹豫的否定了我们仅有的过去。

      怨对那些本该一直存在事物的价值。

    [阅读全文]...

2022-04-05 06:12:58
  • 古代诗人的别称

  • 诗人,古代,文学
  • 古代诗人的别称

      *古代出现过很多优秀的诗人,他们在自己的时代里挥毫泼墨,畅意抒怀,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篇章,他们的成就也影响着*文化的发展。以下简单来总结一下各位诗人的别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诗骨--陈子昂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2、诗杰--王勃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3、诗狂--贺知章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4、诗家天子 七绝圣手--王昌龄

      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5、诗仙--李白

      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6、诗圣--杜甫

      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7、诗囚--孟郊

      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8、诗奴--贾岛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9、诗豪--刘禹锡

      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10、诗佛--王维

      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11、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12、五言长城--刘长卿

      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

      13、诗鬼--李贺

      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14、诗家天子—王昌龄

      唐代诗人王昌龄七绝写得“深情幽怨音旨微花”,而被举为“诗家天子”。

      15、杜紫薇--杜牧

      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拓展知识:古代诗人的绰号

      一、因诗人的性格或创作风格而起。如李白诗飘逸,人称“诗仙”;杜甫诗以典雅著称,被誉为“诗圣”;李贺诗奇崛冷怪,人称“诗鬼”;白居易吟诗成癖,如同着魔,自称“诗魔”;孟郊、贾岛苦吟成性,人称“诗囚”;刘禹锡性情豪迈,意志坚强,白居易称他为“诗豪”;骆宾王喜爱以数字入诗,人称“算博士”。

      二、取诗人作品中的出彩之词为绰号的。如宋人许秋史有“人在子规声里瘦,落花几点春寒骤”的诗句,为诗友陆来庄、沈梦塘所叹赏,称他为“许子规”;据清代梁绍壬的《两般秋雨庵随笔》记载,管水初在所作《春日即事》的考卷中有“两三点雨逢寒食,廿四番风到杏花”的诗句。主考官阅后大加赞赏,称管水初为“管杏花”。

      三、根据诗人作品中一句精巧的诗句命名的.。如唐代赵嘏在描述边塞凌晨景色时,有“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的诗句,博得了杜牧的吟叹,称之为“赵倚楼”;宋代张先《一丛花》中有:“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欧阳修见后非常喜爱,当张先登门造访时,欧阳修热情地称他为“桃杏嫁东风郎中”(当时张的官职为郎中);秦观有一首《满庭芳》,首句为“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苏轼看后极为赞赏,称他为“山抹微云君”。

      四、从诗人几句精妙的诗作中归纳、概括出来的。如应子和曾写过“蜡烛烧短红”、“风雨落花红”、“*夕阳红”三个名句,被人称为“三红秀才”;王士稹因“春水*帆绿”、“梦里江南绿”、“新妇矶头烟水绿”三个佳句被人称为“三绿词人”;张先词中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三个短语,因此有了“张三中”的绰号,而他自己却更希望叫他“张三影”,因为他有这样三句词:“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

      五、源于诗人创作题材的。如南朝诗人谢道韫曾以柳絮咏飞雪,人称“咏絮才”;与她同时代的谢无逸写过三百多首咏蝴蝶的诗,被人称为“谢蝴蝶”;厉鹗的《东城杂记》中说,武林(即杭州)张子野有野花诗十首,盛传一时,人们叫他“张野花”,也有人叫他“野花张”。

      六、因诗人的某种经历或兴趣、爱好而得的。如宋代的宋祁因在科考中赋《采侯》一词,中博学宏词科第一,时人称之为“宋采侯”;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记载,范仲淹喜欢弹琴,*时只爱弹《履霜》一曲,于是人们便送给他“范履霜”的绰号;宋代词人林逋终身未娶,他酷爱梅花,并以养鹤自娱,因此有“梅妻鹤子”的美称。

    [阅读全文]...

2022-06-20 08:43:45
  • 古诗词中月亮的常见别称

  • 月亮,写作
  • 古诗词中月亮的常见别称

      月亮一般指月球。月球是围绕地球旋转的球形天体,同时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在汉语中被俗称为月或月亮,古时又称为太阴、玄兔、婵娟、玉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中月亮的常见别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明

      在古典文学中,关于月亮的常见别称甚多,诗人往往根据要表达的情感和*仄的需要,选用不同的'别称。

      别称

      银钩,玉钩,琼钩,玉帘钩(初月如钩)

      玉弓,弓月,明弓(弦月如弓)

      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冰镜、水镜、圆镜、圆镜、宝鉴,月轮、琼轮、白轮、冰轮、孤轮,飞镜、天镜、金鉴、玉鉴、圆轮、轮辉,晶盘,(满月如轮如盘如镜)

      传说月亮上有玉兔在长年累月的捣药,由此产生了月亮的"兔"字系列别称——玉兔、白兔、银兔、冰兔、金兔、玄兔、卧兔、兔影、兔辉、兔月、月兔,玉兔捣药用的"*"也成了月亮的别称。

      金蟾,银蟾

      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广寒,清虚

      望舒,嫦娥,婵娟,姮娥,素娥,

      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晖、玄烛、素晖、晖素、素影、霄晖、皓彩、圆光、圆景、圆影、圆缺、清晖等等。

      月初升或始缺时不明亮的部分称魄月、金魄、玉魄、皓魄、素魄、新魄、圆魄、颓魄、纤魄、细魄、夜魄、晚魄、宵魄、晓魄、残魄、莹魄、魄宝、魄渊

      金丸、素丸,玉环,此外还有玉羊、玉壶、玉碗、碧华、银苑、金饼等喻称。

      传说月亮上有玉兔在长年累月的捣药,由此产生了月亮的"兔"字系列别称——玉兔、白兔、银兔、冰兔、金兔、玄兔、卧兔、兔影、兔辉、兔月、月兔,玉兔捣药用的"*"也成了月亮的别称。

      阴阳学中月亮又称太阴、月阴、月灵、阴光、阴灵、阴宝、阴婆、**、阴兔、阴魄

      其他别称

      太阴、素娥、嫦娥、玉兔(玉兔东升)、金兔(金兔犹悬魄《南朝.江总诗》)、白兔、顾兔(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唐.李白诗》)、月宫、蟾宫(蟾宫风散桂飘香《金.李俊民诗》)、蟾蜍(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唐.李白诗》)、玉蟾(凉穹烟霭外,三五玉蟾秋《唐方千诗》)、玉蟾蜍、蟾兔(三五明月满,四海蟾兔缺《古诗十九首》)、月桂(一轮月桂)、玉桂、寒玉(江上团团帖寒玉《唐.李贺诗》)、玉羊(玉羊东北上,金虎西南昃《南朝梁.刘孝绰诗》)、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宋.苏轼词》)、月魄、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词》)、水精、水镜、阴宗、夜光、素壁

      朔月、新月、弯月、新月、月牙、月芽、玉钩(上人分明见,玉钩潭底没《唐.贾岛诗》)、玉帘钩(仙宫云箔卷,露出玉帘钩《南朝梁.刘媛诗》)、玉弓(晓月当帘挂月弓《唐.李贺诗》)

      金轮、金盆、玉环(落月沉月环《唐.白居易诗》)、白玉盘(汗漫铺澄碧,朦胧吐玉盘《唐.李群月诗》)

      晓月、曙月、皎月、皓月、皓魄、明月、冰镜(团团冰镜吐清辉《宋.孔*仲诗》)、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宋.陆游诗》)、 大明、重明、重光、乌兔(笼乌兔于日月《晋.左思赋》) 残月、缺月、眉月、上弦月、下弦月

    [阅读全文]...

2021-12-06 05:23:41
  • 月亮别称的诗句

  • 月亮
  •   月亮是那么明亮,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树木、房屋、街道都像镀上了一层水银似的。

      关于月亮别称的诗句1

      1.秋夜月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2.秋蕊香引

      留不得。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忍思忆。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3.宣清

      残月朦胧,小宴阑珊,归来轻寒凛凛。背银〔钅工〕、孤馆乍眠,拥重衾、醉魄犹噤。永漏频传,前欢已去,离愁一枕。暗寻思、旧追游,神京风物如锦。

      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当时曾痛饮。命舞燕翩翻,歌珠贯串,向玳筵前,尽是神仙流品,至更阑、疏狂转甚。更相将、凤帏鸳寝。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这欢娱

      4.长相思(京妓)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巷陌纵横。过*康款辔,缓听歌声。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5.望汉月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6.鹧鸪天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7.十二时(秋夜)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觉翠帐、凉生秋思。渐入微寒天气。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烛暗时酒醒,元来又是梦里。

      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憀情意。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整馀香被。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

      8.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苏轼: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10.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关于月亮别称的诗句2

      1、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临江仙>

      2、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寓意>

      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朗月行>

      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

      5、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山石>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8、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

      9、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忆扬州>

      10、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月夜>

      1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朗西。——<闻王昌龄>

      1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13、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苕溪酬梁耿别后>

      1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

      1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16、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1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

      18、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西江月>

      19、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自河南经乱>

      20、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春江花月夜>

      2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宿建德江>

    [阅读全文]...

2022-04-29 01:40:02
  • 关于类别的诗句

  • 成绩,讨厌
  •   那已归零的成绩,

      在你我心中匍匐地潜行。

      一直讨厌自己思索后随便的下笔,

      那潸然后的泪滴,

      你总是很伤心的在啜泣。

      只为了证明在他心里的位置,

      是否一如既往的结实。

      而不后悔的选择那悲剧。

      于是,那故事一开始就老去,

      如此…如此…

      //

      三天前的一场雨,

      勾起了多年前爱过的证据。

      竟连那风也从未离去,

      诸如此类话语,秘密的进行曲。

      你坚持的文笔,继续写着美丽。

      终于,

      我开始了解这新类别的诗句。

      然而肤浅的我,

      竟自作主张的添上那名叫韵脚的东西。

      但你为了原作曲,

      毫不犹豫的否定了我们仅有的过去。

      怨对那些本该一直存在事物的价值。

    [阅读全文]...

2021-12-20 23:11:49
  • 月亮的别称的诗句

  • 月亮
  •   夜晚,月亮是那么明亮,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树木、房屋、街道都像镀上了一层水银似的。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4、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佚名《明月何皎皎》

      5、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柳永《望汉月》

      6、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7、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8、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月夜》

      9、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10、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中秋月》

      11、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

      12、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秋宵月下有怀》

      13、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14、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柳永《长相思》

      15、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1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7、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丙辰中秋》

      18、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9、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20、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21、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2、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1.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2.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3.苏轼: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4.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6.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7.李商隐:月

    [阅读全文]...

2022-01-15 14:43:17
  • 月亮别称的诗句

  • 月亮
  • 月亮别称的诗句

      月亮是那么明亮,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树木、房屋、街道都像镀上了一层水银似的。

      1.秋夜月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2.秋蕊香引

      留不得。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忍思忆。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3.宣清

      残月朦胧,小宴阑珊,归来轻寒凛凛。背银〔钅工〕、孤馆乍眠,拥重衾、醉魄犹噤。永漏频传,前欢已去,离愁一枕。暗寻思、旧追游,神京风物如锦。

      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当时曾痛饮。命舞燕翩翻,歌珠贯串,向玳筵前,尽是神仙流品,至更阑、疏狂转甚。更相将、凤帏鸳寝。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这欢娱

      4.长相思(京妓)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巷陌纵横。过*康款辔,缓听歌声。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5.望汉月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6.鹧鸪天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7.十二时(秋夜)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觉翠帐、凉生秋思。渐入微寒天气。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烛暗时酒醒,元来又是梦里。

      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憀情意。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整馀香被。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

      8.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苏轼: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10.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1、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临江仙>

      2、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寓意>

      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朗月行>

      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

      5、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山石>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8、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

      9、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忆扬州>

      10、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月夜>

      1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朗西。——<闻王昌龄>

      1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13、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苕溪酬梁耿别后>

      1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

      1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16、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1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

      18、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西江月>

      19、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自河南经乱>

      20、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春江花月夜>

      2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宿建德江>

      2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子夜吴歌·秋歌>

    [阅读全文]...

2022-07-07 02:13:31
  • 关于古代书信别称

  • 书信,古代,语文
  • 关于古代书信别称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书信都不陌生吧,书信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特别方式。还是对书信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古代书信别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用书写的工具来指代:尺翰、书翰、札翰、华翰。

      翰,本义是指鸟羽。古时曾用羽毛为笔,故用翰代称笔,翰墨就是笔墨,翰池就是笔砚。写信要用笔,因此用与此相关的字词和翰构成双音节词来代称书信,例如尺、书、札等。《魏书·夏侯道迁传》:道迁虽学不渊洽,而历览书史,闲*尺牍,札翰往还,甚有意理。

      华翰,是取华美观、精华、有文采之义,用来表示对别人书信的敬称。唐刘禹锡《谢窦相公启》:每奉华翰,赐之衷言,果蒙新恩,重忝清贯。

      用书信的包装来指代:函、缄(缄札、缄素)、书筒、双鲤(双鲤鱼、双鱼)。

      函,是指封套,相当于现在的信封,一封信就称为一函。《三国志·魏·刘晔传》:(曹操)每有疑事,辄以函问晔,至一夜数十至耳。

      缄,是指用来捆绑器物的绳索,而用绳索的目的是将器物密封或封口,书信一般是具有保密性的,也需要密封,因此就用缄来代称书信。宋王禹偁《回襄阳周奉礼》:两月劳君寄两缄。缄札和缄素字面意思就是用绳索将写好字的木片、丝帛捆扎起来,表明是密封好的书信。唐李商隐《春雨》: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明张羽《怀友》:携赏邈难期,庶望遗缄素。

      书筒,是指盛书信的邮筒,也用来代指书信。宋赵蕃《呈季承》:但恐衡阳无过雁,书筒不至费人思。

      双鲤,是指用两块雕刻有鲤鱼图案用来放书信的木盒,也就是书信的封套。唐刘禹锡《途中送崔司业使君扶持赴唐州》: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也有称为双鱼的,唐杜甫《送梓州李使君之任》:五马何时到,双鱼会早传。

      拓展:古代书信传递的小故事

      【烽火传军情】

      “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始于商周,延至明清,相*几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汉代的烽火组织规模为大。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冲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亦称烽燧、墩堠、烟墩等。高台上有驻军守候,发现敌人入侵,白天燃烧柴草以“燔烟”报警,夜间燃烧薪柴以“举烽”(火光)报警。一台燃起烽烟,邻台见之也相继举火,逐台传递,须臾千里,以达到报告敌情、调兵遣将、求得援兵、克敌制胜的目的。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为了讨得美人欢心而随意点燃烽火,最终导致亡国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周灭商后建都镐京,历史上称作西周。初期,周王为巩固国家*,先后把自己的兄弟、亲戚、功臣分封到各地作诸侯,建立诸侯国,还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青鸟传书】

      据我国上古奇书《山海经》记载,青鸟共有三只,名曰诏兰、紫燕(还有一只青鸟的名字笔者没有查阅到),是西王母的随从与使者,它们能够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将吉祥、幸福、快乐的佳音传递给人间。据说,西王母曾经给汉武帝写过书信,西王母派青鸟前去传书,而青鸟则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汉宫承华殿前。在以后的神话中,青鸟又逐渐演变成为百鸟之王——凤凰。

      南唐中主李璟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唐代李白有诗“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李商隐有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崔国辅有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借用的均是“青鸟传书”的典故。

      【黄耳传书】

      信鸽传书,大家都比较熟悉,因为现在还有信鸽协会,并常常举办长距离的'信鸽飞行比赛。信鸽在长途飞行中不会迷路,源于它所特有的一种功能,即可以通过感受磁力与纬度来辨别方向。

      信鸽传书确切的开始时间,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早在唐代,信鸽传书就已经很普遍了。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一书中有“传书鸽”的记载:“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讶。”张九龄是唐朝政治家和诗人,他不但用信鸽来传递书信,还给信鸽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飞奴”。此后的宋、元、明、清诸朝,信鸽传书一直在人们的通信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的历史记载上,信鸽主要被用于军事通信的目的。譬如在公元1128年,南宋大将张浚视察部下曲端的军队。张浚来到军营后,竟见空荡荡的没有人影,他非常惊奇,要曲端把他的部队召集到眼前。曲端闻言,立即把自己统帅的五个军的花名册递给张浚,请他随便点看哪一军。张浚指着花名册说:“我要在这里看看你的第一军。”曲端领命后,不慌不忙地打开笼子放出了一只鸽子,顷刻间,第一军全体将士全副武装,飞速赶到。张浚大为震惊,又说:“我要看你全部的军队。”曲端又开笼放出四只鸽子,很快,其余的四军也火速赶到。面对整齐地集合在眼前的部队,张浚大喜,对曲端更是一番夸奖。其实,曲端放出的五只鸽子,都是训练有素的信鸽,它们身上早就被绑上了调兵的文书,一旦从笼中放出,立即飞到指点的地点,把调兵的文书送到相应的部队手中。

      【鱼传尺素】

      在我国古诗文中,鱼被看作传递书信的使者,并用“鱼素”、“鱼书”、“鲤鱼”、“双鲤”等作为书信的代称。唐代李商隐在《寄令狐郎中》一诗中写道:“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古时候,人们常用绢帛书写书信,到了唐代,进一步流行用织成界道的绢帛来写信,由于唐人常用一尺长的绢帛写信,故书信又被称为“尺素”(“素”指白色的生绢)。因捎带书信时,人们常将尺素结成双鲤之形,所以就有了李商隐“双鲤迢迢一纸书”的说法。显然,这里的“双鲤”并非真正的两条鲤鱼,而只是结成双鲤之形的尺素罢了。

      书信和“鱼”的关系,其实在唐以前早就有了。秦汉时期,有一部乐府诗集叫《饮马长城窟行》,主要记载了秦始皇修长城,强征大量男丁服役而造成妻离子散之情,且多为妻子思念丈夫的离情,其中有一首五言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长相思,下言加餐饭。”这首诗中的“双鲤鱼”,也不是真的指两条鲤鱼,而是指用两块板拼起来的一条木刻鲤鱼。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没有现在的信封,写有书信的竹简、木牍或尺素是夹在两块木板里的,而这两块木板被刻成了鲤鱼的形状,便成了诗中的“双鲤鱼”了。两块鲤鱼形木板合在一起,用绳子在木板上的三道线槽内捆绕三圈,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打结的地方用极细的粘土封好,然后在粘土上盖上玺印,就成了“封泥”,这样可以防止在送信途中信件被私拆。至于诗中所用的“烹”字,也不是去真正去“烹饪”,而只是一个风趣的用字罢了。

    [阅读全文]...

2022-05-28 06:26:53
  • 转调的类别有哪些

  • 音乐,知识
  • 转调的类别有哪些

      音乐进行中,脱离原来的调性而进入另一调性称转调。那么大家知道转调的类别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相关内容文章,一起来看看吧!

      转调,由于方式方法的不同,被分为许多种:

      1、转调与离调。

      转调与离调,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转调一般都发生在音乐段落的结束处。新调得到充分的肯定,时间较长。离调就像行军离队一样,时间很短暂,一般都发生在段落中间,新调没有得到充分肯定和巩固,很快又进入其他调。

      例13—7主调是F宫调式。第8小节处,以清角代角,转到bB宫系统,第9小节又立即回到F宫调式。这种转调,就叫做“离调”。

      2、*关系转调与远关系转调。

      构成转调的两个调或调式,属于*关系调,这就是*关系转调。如例13—6,从G调转到D调,相差一个升号,这是*关系,所以这种转调就叫做“*关系转调”。构成转调的两个调或调式,属于远关系调,就叫做“远关系转调”。如例13—1从G调(一个升号)转到E调(四个升号)相差三个升号,这种转调就叫做“远关系转调”。

      3、关系大小调转调及同宫系统转调

      构成转调的两个调式属于关系大小调,即调号相同的大小调,这就叫做“关系大小调转调”。如例13—2从bb小调转到bD大调,调号相同,这就是关系大小调转调。

      构成转调的两个调式,属于同宫系统,这种转调就叫做“同宫系统转调”。这种转调的特点是宫音不变,只改变主音,当然调式必然改变。如蒙古族民歌《黑缎子坎肩》就是同宫系统转调。旋律开始是以A为主音的羽调式,中间转到以E为主音的角调式,最后又回到A羽调式。两个调式都属于以C为宫的C同宫系统。宫音相同。

      4、同主音转调与同主音大小调转调。

      构成转调的`两个调式,主音相同,就叫做“同主音转调”。同主音大小调转调,是专指大小调主音相同。同主音转调,可能是*关系,也可能是远关系。而同主音大小调转调,永远属于远关系。例13—1就是同主音大小调转调。前调是e小调,一个升号,后调是E大调,四个升号,所以 是远关系转调。例13—3是同主音转调,但是*关系。主调是F徵调式,两个降号。中间转到F宫调式,一个降号,相差一个降号,所以是*关系转调。

      转调的类别还可以列举很多,如等音转调、模进转调、突然转调、对置转调等等,由于使用较少,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原调(或称本调)的属调、下属调及它们的*行调称为*关系调。原调为大调时还包括它的小下属调,原调为小调时还包括它的大属调。以C大调为例,其*关系调为F大调、D小调、G大调、E小调、A小调。每个调都有五个*关系调。

      转调方式:和声转调有多种方式。只采用通过共同和弦与转调和弦作为转调环节的转调方式:转调和弦共同和弦:C:前调 G:后调,从上面的图式可以看出,从前调C大调转到后调G大调,必须有一个沟通前调与后调的桥梁,这个和弦就是共同和弦。一旦共同和弦将前后调连接起来之后,就要使人感觉到音乐开始转调了。因此在共同和弦之后必须紧接转调和弦,继而完成确立后的终止进行。

      1、共同和弦:共同和弦的定义:前、后调共有的、自然音三和弦或七和弦。和声小调中可用自然小调的III、VII级的三和弦或七和弦作为共同和弦 :

      2、转调和弦:转调和弦定义:前调没有的、包含有后调特征音(后调调号的临时记号)的三和弦,七和弦(偶尔也有将后调 重属和弦作为转调和弦的情况)。

      当转调和弦有几种不同的选择时,选择后调的V7最佳。因为,第一,V7——I是最简明的确立调性的和弦序进。第二,和声转调练*步骤:

      第一步,分析旋律。目的是为了判断前后调。当一道转调题练*有多个转调时,还须准确的判断中间调。

      第二步,确定共同和弦与转调的点,即从总体上安排好在哪个音上配共同和弦,哪个音上配转位和弦。

      第三步,以共同和弦为分界点,分别完成前后调的和弦连接。要特别注意共同和弦之后,表示后调的临时记号的记谱。例见:比尔狄盖特:〈〈国际歌〉〉

    [阅读全文]...

2022-07-19 02:50:12
  • 含有月亮别称的诗句

  • 月亮
  •   月,是中国古诗词中常用的象征,月亮的清辉穿越千年,在与它无数次的碰撞中,使人们更加富有情感。

      1、《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3、《生查子》

      唐·牛希济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瓤,仁儿在心里。

      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6、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8、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9、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10、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11、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12、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13、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1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5、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16、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17、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18、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19、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

      20、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21、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22、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23、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阅读全文]...

2022-05-20 10:56:57
当前热门
古诗的类别与别称 - 句子
古诗的类别与别称 - 语录
古诗的类别与别称 - 说说
古诗的类别与别称 - 名言
古诗的类别与别称 - 诗词
古诗的类别与别称 - 祝福
古诗的类别与别称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