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知识讲解

关于古诗的知识讲解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的知识讲解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的知识讲解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的知识讲解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51) 说说(18) 名言(32) 诗词(368) 祝福(1) 心语(1)

  • 古代关于死的称谓知识讲解

  • 知识,古代,语文
  • 古代关于死的称谓知识讲解

      在古典文学作品中,有关“死”的讳称很多。但不同的称谓体现出不同的'等级观点、心理活动及情感色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死的称谓知识讲解,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登遐等。如:

      ①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②鲁文公薨,而东门遂镣适立庶。(《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③秦王老矣,一日晏驾,虽有子异人,不足以结秦。(《战国策·秦策五》)

      ④先帝登遐,既不获奔驰道路;陛下即位,又未尝瞻望阙廷。(王安石《谢知江宁府表》)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如:

      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②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③妾自生母弃养,以至今日,伶仃愁苦,已无复生人之趣。(苏曼殊《断鸿零雁记》)

      (3)佛道徒之死称:涅槃、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之死。如:

      ①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②焚荡淫怒痴,圆寂了见佛。(李白《地藏菩萨赞》)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逝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如:

      ①自从父亲亡故之后,时乖运蹇,一向流落江湖。(施耐庵《水浒传》)

      ②夫王室将崩,霸图云构,必有忠臣义士,捐生殉节。

      ③遽闻溘逝,深为轸惜。(江藩《汉学师承记·纪昀》)

      ④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拓展】

      *古代”死“的别称有:

      1、按身份等级

      谓天子死为“崩”或“驾崩”,诸侯死为“薨”,大夫死为“卒(zu)”,一般官员死称“逝”,士死曰“不禄”,庶人(*民)死曰“死”。

      清代对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死曰“卒”。

      2、按年龄

      不满20岁死曰“殇”,此又分三类:8~11岁为“下殇”,12~15岁“中殇”。16~19岁为“上殇”。但男子已订婚,女子已许嫁者则不为“殇”。

      青壮年死谓之“夭亡”,但于讣告上写“疾终”,引魂幡、《荐亡文疏》上均写“云终”、“告终”。

      老年死谓之“寿终”。如系家族最高长辈,男加“正寝”,女加“内寝”字样。故后世“正寝”二字已成为死的代名词。

      3、按特殊原因

      为某事舍命为“殉”,战争中死于阵地者谓之“阵亡”,现作“牺牲”。死于外地谓之“客死”,死于非命谓之“凶死”。

      4、按不同宗教

      和尚死谓之“圆寂”、“云寂”;*死谓之“涅磐”;道士死谓之“羽化”

      5、其他

      民间对死的敬称,有借道家“仙逝”、“返真”、“登遐”者,有引用阴阳家“就本”、“星陨”者。

      一般称人死为“辞世”、“过世”、“去世”、“逝世”、“作古”;在吊唁时见之于书面的一律称“千古”;灵牌、引魂幡上一律写“已故”。

      6、土语、俏皮话

      “见阎王爷去了”,“撂挑子了(言已放下人生重担)”,“听蛐蛐叫唤去了(言已入土与秋虫为伴了)”,“艮儿屁着凉”,“翘辫子”,“踹腿”,“蹬腿儿”等等,多具贬义,不能用在丧礼和其他正式场合上。

    [阅读全文]...

2022-03-29 15:31:03
  • 关于音乐知识中调的讲解

  • 音乐,知识
  • 关于音乐知识中调的讲解

      在音乐知识中,什么是调呢?下面是小编整理提供的音乐百科知识,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大家采纳!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CNFLA学*网的栏目!

      第一节 什么是调?

      简单的说,“调”就是音高的位置,也就是音的高度,确切一点说就是“主音”的音高位置。

      我们在听音乐会的时候,经常会听降e小调奏鸣曲,D大调钢琴协奏曲,这个“降e小调”和“D大调”就是说,这个作品是以降e或者D做为主音的,也可以这样写。1=be 1=D

      在任何一个作品里,每一个音都可以成为主音。总的来说,调一共有12个,调名一共有17个,(这是由于有等音的关系,比如就音高来说,(#5=ba #c=bd)。这些调名有:C调、升C调(bd调)、D调、升D调(be调)、E调、F调,#F调(bG调)、G调、#G调(bA调)、A调、#A调(bB调)、B调。

      另外“调”也包括了调式和调性,比如说,一首乐曲演奏到一段会出现“转调”的情况,这里面就可能出现二种情况,一种情况有可能是改变了调式,另一种可能是改变了音高。

      注:另外我们经常会看到在民间乐曲里的曲名会出现“调”。比如“紫竹调”、“长调”、“小调”、“花灯调”、“爬山调”等等。这种名字只是指曲调的意思,并不代表调性。还有歌剧中也会出现一些“咏叹调”、“宣叙调”。这大部分是指的作品的体裁或者是风格。以上这两种情况出现的“调”,与我们讲的调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第二节:调的形成

      首先我们先讲讲C调。

      这是七个最基本的音,没有任何的变化。(就是没有任何升降音),由这七个基本音构成的调就是C调,也是基础调,其它的调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演变而成的。

      在音阶里每一个音都有一个名称叫“音级”,一般的是用罗马数字来代表各个音级,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这里面,Ⅰ级音是主音,在各个调的音阶中,其它音都要随着主音来进行变化。在一个调式里音级之间的音程关系是固定不变的。(而变化只能由音来升高或降低。)

      这C调是自然音阶,是由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组成的(注:V 大二度 、∩小二度)。

      do到Ruai是大二度,Ruai到mi是大二度,mi到Fa就是小二度,Fa到Sol又是大二度,So到La是大二度,La到Si也是大二度。Si到Do又是小二度,这就是C调自然音阶的音程关系。Do是C调的主音。

      如果我们现在要用Ruai做主音,怎么办呢,音程关系是不可以改变的,只能把音移位,升高或者是降低。

      原来的三级音E到四级音F是小二度,但是这里必须是大二度,怎么办呢,把四级音F,升高半个音就可以了,#F到G刚好是小二度。同样6级音到七级音也成了小二度。同样的把第七级音也程式高一个半音成大二度,就正好。

      因此D调里存在着两个升号,所以D调的调号就出现了两个升号#F、#C,这就是为什么D调必须有两个升号的原因。

      再举一个例子,F调 Fa做主音。

      Fa到so是大二度,So到La是大二度,而La到Si还是大二度,但三级音到四级音应该是小二度,怎么办呢,同样的把Si降下半个音,就成为小二度,而降Si到Do正好是大二度,符合要求,其它音不动,因此这里面就有了一个降Si,因此F调的调号上就出现了一个降Si,也就是说在F调里如果没有其它要求的话所有的Si都要降半个音,用降Si。

      其它的调都是以此类推,由于主音的'不同各个调的升降号也会不同的。

      西方古典音乐知识大全

      三大安魂曲是指哪三首?

      三大安魂曲是指莫扎特的《D小调安魂曲》、威尔第的《安魂曲》和佛瑞的《安魂曲》。

      三大神剧是指哪三首?

      三大神剧是指亨德尔的《弥赛亚》、海顿的《创世纪》和门德尔松的《伊利亚》。

      五大纲琴协奏曲是指哪几首?

      贝多芬的《第五号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皇帝”》、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号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拉赫曼尼诺夫的《第二号C小调钢琴协奏曲》、舒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和李斯特的《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合称为“五大钢琴协奏曲”。

      六大交响曲是指哪几首?

      六大交响曲包含了贝多芬的《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舒伯特的《第八未完成交响曲》、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和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

      四大小提琴协奏曲是哪几首?

      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四大小提琴协奏曲。

      音乐史上的3B是指哪些人?

      勃拉姆斯(Brahms Johannes)、巴赫(Bach Johann Sebastian)与贝多芬(Beethoven Ludwig van)三人并称为音乐史上的3B。

      音乐的新旧约是指什么?

      在音乐史上,通常我们会把巴赫的《钢琴十二*均律曲集》比喻为旧约圣经,且把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比喻为新约圣经。

      约翰·斯特劳斯家族的音乐家?

      施特劳斯家族是十九世纪奥地利维也纳有名的音乐世家,主要指约翰·施特劳斯父子,即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和他的三个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约瑟夫·施特劳斯和爱德华·施特劳斯。著名作品有《蓝色多瑙河》。

      十二*均律是由谁首创?

      *十二*均律是由明代朱载堉首创,西洋十二*均律是由德国巴赫首创。

      交响诗是由谁首创?

      交响诗是由李斯特首创,他曾受业于车尔尼。著名作品:《匈牙利狂想曲》。

      世界三大芭蕾舞剧是哪些?

      世界三大芭蕾舞剧为柴可夫斯基所作的《天鹅湖》、《睡美人》及《胡桃夹子》。

      音乐史上最早的第一部协奏曲是哪首?

      音乐史上最早的第一部协奏曲为科赖里所做的《大协奏曲》。

      古代组曲的顺序是什么?

      古代组曲的顺序是阿勒曼-库朗-萨拉邦-吉格。

      法**剧的创始人是谁?

      法**剧的创始人是卢利。

      在西洋音乐史上有哪几位作曲家是二十世纪新音乐的开创者?

      在西洋音乐史上被称为是二十世纪新音乐的开创者有德彪西、荀白克及斯特拉文斯基。

    [阅读全文]...

2021-11-23 14:06:33
  • 货代必知国际空运知识讲解

  • 知识
  • 货代必知国际空运知识讲解

      货运代理在空运业上,充当航空公司的代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分享货代必知国际空运知识讲解,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空运询价八要素:

      1.品名(是否危险品)

      2.重量(涉及收费)、体积(尺寸大小及是否泡货)

      3.包装(是否木箱,有无托盘)

      4.目的机场(是否基本点)

      5.要求时间(直飞或转飞)

      6.要求航班(各航班服务及价格差异)

      7.提单类别(主单及分单)

      8.所需运输服务(报关方式,代办单证,是否清关派送等)

      空运分重货和泡货。1CBM=167KG体积重与实际重量比较,哪个大按哪个收费。

      空运费组成:

      1.Airfreight 运费

      2.Fuel sur charge 燃油附加费

      3.战险

      4.安检费

      5.机场操作费

      6.航空主单费

      常用空运名词:

      航空货运单 (AWB) (Air Waybill)

      由托运人或以托运人名义签发的单据,是托运人和承运人之间货物运输的证明。

      保税仓库(Bonded Warehouse)

      在这种货仓内,或物可以在没有期限的情况下存放而无需缴纳进口关税。

      散件货物 (Bulk Cargo)

      未经装上货板和装入货箱的散件货物。

      CAO (Cargo for Freighter Only)

      "仅限货机承运"的缩写,表示只能用货机运载。

      到付运费(Charges Collect)

      在航空货运单上列明向收货人收取的费用。

      预付运费(Charges Prepaid)

      在航空货运单上列明托运人已付的费用。

      计费重量(Chargeable Weight)

      用来计算航空运费的重量。计费重量可以是体积重量,或是当货物装于载具中时,用装载总重量减去载具的重量。

      到岸价格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age)

      指"成本、保险和运费",即C&F外加卖方为货物购买损失和损毁的保险。卖方必须与保险商签订合同并支付保费。

      收货人 (Consignee)

      其名字列明于航空货运单上,接收由承运人所运送的货物之人。

      交运货物 (Consignment)

      由承运人在某一时间及地点接收托运人一件或多件的货物,并以单一的航空货运单承运至某一目的地的。

      发货人 (Consignor)

      等同于托运人。

      集运货物 (Consolidated Consignment)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托运人托运的货物拼成的一批货物,每位托运人都与集运代理人签订了空运合同。

      集运代理人 (Consolidator)

      将货物集合成集运货物的人或机构。

      海关 (Customs)

      负责征收进出口关税、查禁私运和麻醉品交易及滥用的*机构

      海关代码 (Customs Code)

      由海关(C&ED)为一批货物加注的代码,以表明清关结果或要求货站经营者/收货人采取何种清关行动。

      清关 (Customs Clearance)

    [阅读全文]...

2022-06-11 19:21:24
  • 汽车基础概念知识讲解

  • 知识
  • 汽车基础概念知识讲解

      我国国家最新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3730。1—2001)中对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汽车基础概念知识讲解,欢迎阅读。

      发动机型式:指动力装置的特征,如燃料类型、气缸数量、排量和静制动功率等。装在轿车或多用途载客车上的发动机,都按规定标明了发动机专业制造厂、型号及生产编号。最常见的是按照发动机的排列及缸数进行分类,有W型12缸发动机、V型12缸发动机、W型8缸发动机、V型8缸发动机、对置6缸发动机、V型6缸发动机、直列5缸发动机和直列4缸发动机

      排量:活塞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所通过的空间容积称为气缸排量,如果发动机有若干个气缸,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称为发动机排量。

      扭矩:扭矩是使物体发生转动的力。发动机的扭矩就是指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在功率固定的条件下它与发动机转速成反比关系,转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车在一定范围内的负载能力。

      轴距(mm):轴矩,是通过车辆同一侧相邻两车轮的中点,并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面的二垂线之间的距离。简单的说,就是汽车前轴中心到后轴

      功率: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功率越大转速越高,汽车的最高速度也越高,常用最大功率来描述汽车的动力性能。最大功率一般用马力(PS)或千瓦(kw)来表示,1马力等于0.735千瓦

      汽车变速器:通过改变传动比,改变发动机曲轴的转拒,适应在起步、加速、行驶以及克服各种道路阻碍等不同行驶条件下对驱动车轮牵引力及车速不同要求的需要。通俗上分为手动变速器(MT),自动变速器(AT),手动/自动变速器,无级式变速器

      汽缸数:汽车发动机常用缸数有3、4、5、6、8、10、12缸。排量1升以下的发动机常用三缸,1~2.5升一般为四缸发动机,3升左右的发动机一般为6缸,4升左右为8缸,5.5升以上用12缸发动机。一般来说,在同等缸径下,缸数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在同等排量下,缸数越多,缸径越小,转速可以提高,从而获得较大的提升功率。

      压缩比:就是发动机混合气体被压缩的程度,用压缩前的气缸总容积与压缩后的气缸容积(即燃烧室容积)之比来表示。压缩比与发动机性能有很大关系,通常的低压压缩比指的是压缩比在10以下,高压缩比在10以上,相对来说压缩比越高,发动机的动力就越大

      主减速比:对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燃料经济性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主减速比越大,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较强,而燃料经济性比较差。但如果过大,则不能发挥发动机的全部功率而达到应有的车速。主减速比越小,最高车速较高,燃料经济性较好,但加速性和爬坡能力较差

      风阻系数:空气阻力是汽车行驶时所遇到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外力。空气阻力系数,又称风阻系数,是计算汽车空气阻力的一个重要系数。它是通过风洞实验和下滑实验所确定的一个数学参数,用它可以计算出汽车在行驶时的空气阻力。

      驱动方式:

      前置前驱(FF):所谓前置前驱,是指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驱动形式。这是1970年代后才真正兴起和在技术上得以完善的驱动形式,目前大多数中、小型轿车都采用了这种驱动形式。其将变速器和驱动桥做成了一体,固定在发动机旁将动力直接输送到前轮驱动车辆前进,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拉”着车辆前进。

      前置后驱(FR):所谓前置后驱,是指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驱动形式。这是一种传统的驱动形式,广州人所熟悉的广州标致轿车,就是一种典型的前置后驱轿车。采用这种驱动形式的轿车,其前车轮负责转向任务,后轮承担驱动工作。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输送到后驱动桥上,驱动后轮使汽车前进,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推”着车辆前进。前置后驱的车辆转弯时易出现转向过度的情况。

      制动装置:是按照需要使汽车减速或在最短的距离内停车,(使汽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发挥出高速行驶的性能的装置。一般分为鼓式和盘式两种。鼓式制动器的优点是,成本低,防尘,便于同时作为驻车制动器。缺点是尺寸大,质量重,制动热量不易散发出去,制动稳定性不好。盘式制动器:是目前轿车前轮常用的制动器。一般都是钳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与传统的鼓式制动器比较,有以下有点:散热条件好,因此制动稳定性好,抗热衰退性强;尺寸和质量小。

      涡轮增压

      涡轮增压(Turbo)涡轮增压简称Turbo,如果在轿车尾部看到Turbo或者T,即表明该车采用的发动机是涡轮增压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实际上是尸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当发动机转速增快,废气排出速度与祸轮转速也同步增快,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涡轮增压器的最大优点是能在不加大发动机排量就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及扭力,一般而言,加装增压器后的发动机的功率及扭矩要增大20%—30%。涡轮增压器的缺点是滞后,即由于叶轮的惯性作用对油门骤时变化反应迟缓,使发动机延迟增加或减少输出功率,这对于要突然加速或超车的汽车而言,瞬间会有点提不上劲的感觉。

      名词概念

      MPV的全称是Multi—PurposeVehicle,即多用途汽车。它集轿车、旅行车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车内每个座椅都可调整,并有多种组合的方式,例如可将中排座椅靠背翻下即可变为桌台,前排座椅可作180度旋转等。*年来,MPV趋向于小型化,并出现了所谓的S—MPV,S是小(Small)的意思。S—MPV车长一般在(4.2—4.3)m之间,车身紧凑,一般为(5—7)座。

      SUV的全称是SportUtilityVehicle,中文意思是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现在主要是指那些设计前卫、造型新颖的四轮驱动越野车。SUV一般前悬架是轿车型的独立悬架,后悬架是非独立悬架,离地间隙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既有轿车的舒适性又有越野车的越野性能。由于带有MPV式的座椅多组合功能,使车辆既可载人又可载货,适用范围广。

      CKD是英文CompletelyKnockedDown的缩写,意思是“完全拆散”。换句话说,CKD汽车就是进口或引进汽车时,汽车以完全拆散的状态进入,之后再把汽车的全部零、部件组装成整车。我国在引进国外汽车先进技术时,一开始往往采取CKD组装方式,将国外先进车型的所有零部件买进来,在同内汽车厂组装成整车。SKD汽车SKD是英文Semi—KnockedDown的缩写,意思是“半散装”。换句话说,SKD汽车就是指从国外进口汽车总成(如发动机、驾驶室、底盘等),然后在国内汽车厂装配而成的汽车。SKD相当于人家将汽车做成“半成品”,进口后简单组装就成整车

      汽车安全知识

      盘式制动器

      盘式制动器又称为碟式制动器,顾名思义是取其形状而得名。它由液压控制,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动钳、油管等。制动盘用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车轮转动。分泵固定在制动器的底板上固定不动,制动钳上的两个摩擦片分别装在制动盘的两侧,分泵的活塞受油管输送来的液压作用,推动摩擦片压向制动盘发生摩擦制动,动作起来就好像用钳子钳住旋转中的盘子,迫使它停下来一样。

      盘式制动器散热快、重量轻、构造简单、调整方便。特别是高负载时耐高温性能好,制动效果稳定,而且不怕泥水侵袭,在冬季和恶劣路况下行车,盘式制动比鼓式制动更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令车停下。有些盘式制动器的制动盘上还开了许多小孔,以加速通风散热和提高制动效果。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ABS是Anti—lockBrakingSystem缩写。世界上最早的ABS系统是首先在飞机上应用的,后来又成为高级轿车的标准配备,现在则大多数轿车都装有ABS。众所周知,刹车时不能一脚踩死,而应分步刹车,一踩一松,直至汽车停下,但遇到急刹时,常需要汽车紧急停下来,很想一脚到底就把汽车停下,这时由于车轮容易发生抱死不转动,从而使汽车发生危险工况,比如前轮抱死引起汽车失去转弯能力,后轮抱死容易发生甩尾事故等等。安装ABS就是为解决刹车时车轮抱死这个问题的,装有ABS的汽车,能有效控制车轮保持在转动状态而不会抱死不转,从而大大提高了刹车时汽车的稳定性及较差路面条件下的汽车制动性能。ABS是通过安装在各车轮或传动轴上的转速传感器等不断检测各车轮的转速,由计算机计算出当时的车轮滑移率(由滑移率来了解汽车车轮是否已抱死),并与理想的滑移率相比较,做出增大或减小制动器制动压力的决定,命令执行机构及时调整制动压力,以保持车轮处于理想的制动状态。因此,ABS装置能够使车轮始终维持在有微弱滑移的滚动状态下制动,而不会抱死,达到提高制动效能的目的。

      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

      EBD能够根据由于汽车制动时产生轴荷转移的不同,而自动调节前、后轴的制动力分配比例,提高制动效能,并配合ABS提高制动稳定性。汽车在制动时,四只轮胎附着的地面条件往往不一样。比如,有时左前轮和右后轮附着在干燥的水泥地面上,而右前轮和左后轮却附着在水中或泥水中,这种情况会导致在汽车制动时四只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力不一样,制动时容易造成打滑、倾斜和车辆侧翻事故。EBD用高速计算机在汽车制动的瞬间,分别对四只轮胎附着的不同地面进行感应、计算,得出不同的摩擦力数值,使四只轮胎的制动装置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式和力量制动,并在运动中不断高速调整,从而保证车辆的*稳、安全。

      牵引力控制系统(TCS)

      TCS又称循迹控制系统。汽车在光滑路面制动时,车轮会打滑,甚至使方向失控。同样,汽车在起步或急加速时,驱动轮也有可能打滑,在冰雪等光滑路面上还会使方向失控而出危险。TCS就是针对此问题而设计的。TCS依靠电子传感器探测到从动轮速度低于驱动轮时(这是;打滑的特征),就会发出一个信号,调节点火时间、减小气门开度、减小油门、降挡或制动车轮,从而使车轮不再打滑。TCS可以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提高加速性,提高爬坡能力。原采只是豪华轿车上才安装TCS,现在许多普通轿车上也有。TCS如果和ABS相互配合使用,将进一步增强汽车的安全性能。TCS和ABS可共用车轴上的轮速传感器,并与行车电脑连接,不断监视各轮转速,当在低速发现打滑时,TCS会立刻通知ABS动作来减低此车轮的打滑。若在高速发现打滑时,TCS立即向行车电脑发出指令,指挥发动机降速或变速器降挡,使打滑车轮不再打滑,防止车辆失控甩尾。

      电子稳定装置(ESP)

      电子稳定装置(ElectronicStablityProgram,简称ESP)是由奔驰汽车公司首先应用在它的A级车上的。ESP实际上是一种牵引力控制系统,与其他牵引力控制系统比较,ESP不但控制驱动轮,而且可控制从动轮。如后轮驱动汽车常出现的转向过多情况,此时后轮失控而甩尾,ESP便会刹慢外侧的前轮来稳定车子;在转向过少时,为了校正循迹方向,ESP则会刹慢内后轮,从而校正行驶方向。

      智能空调

      智能空调系统能根据外界气候条件,按照预先设定的指标对安装在车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传感器所传来的信号进行分析、判断、及时自动打开制冷、加热、去湿及空气净化等功能。在先进的安全汽车中,其空调系统还与其他系统(如驾驶员打瞌睡警报系统)相结合,当发现司机精神不集中、有打瞌睡迹象时,空调能自动散发出使人清醒的香气。

      智能钥匙

      智能钥匙已广泛应用与各大主流汽车,这种智能钥匙能发射出红外线信号,既可打开一个或两个车门、行李箱和燃油加注孔盖,也可以操纵汽车的车窗和天窗,更先进的智能钥匙则像一张信用卡,当司机触到门把手时,中央锁控制系统便开始工作,并发射一种无线查询信号,智能钥匙卡作出正确反应后,车锁使自动打开。只有当中央处理器感知钥匙卡在汽车内时,发动机才会启动。

      防眩目后视镜

      防眩目后视镜一般安装在车厢内,它由一面特殊镜子和两个光敏二极管及电子控制器组成,电子控制器接收光敏二极管送来的前射光和后射光信号。如果照射灯光照射在车内后视镜上,如后面灯光大于前面灯光,电子控制器将输出一个电压到导电层上。导电层上的这个电压改变镜面电化层颜色,电压越高,电化层颜色越深,此时即使再强的照射光照到后视镜上,经防眩目车内后视镜反射到驾驶员眼睛上则显示暗光,不会耀眼。镜面电化层使反射i11根据后方光线的入射强度,自动持续变化以防止眩目。当车辆倒车时,防眩目车内后视镜防眩功能被解除,右外后视镜自动照射地面。

      高位制动灯

      一般的制动灯(刹车灯)是装在车尾两边,当驾车人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灯即亮起,并发出红色光,提醒后面的车辆注意,不要追尾。当驾车人松开制动踏板时制动灯即熄灭。高位制动灯也称为第三制动灯,它一般装在车尾上部,以便后方车辆能及早发现前方车辆而实施制动,防止发生汽车追尾事故。由于汽车已有左右两个制动灯,因此人们*惯上也把装在车尾上部的高位制动灯称为第三制动灯。

      雨量传感器

      雨量传感器暗藏在前风挡玻璃后面,它能根据落在玻璃上雨水量的大小来调整雨刷的动作,因而大大减少了开车人的烦恼。 雨量传感器不是以几个有限的挡位来变换雨刷的动作速度,而是对雨刷的动作速度做无级调节。它有一个被称为LED的发光二级管负责发送远红外线,当玻璃表面干燥时,光线几乎是100%地被反射回来,这样光电二级管就能接收到很多的反射光线。玻璃上的雨水越多,反射回来的光线就越少,其结果是雨刷动作越快。

    [阅读全文]...

2022-05-05 16:26:53
  • 钢琴乐理知识入门讲解

  • 钢琴,知识
  • 钢琴乐理知识入门讲解

      想要学钢琴就必须要先了解相应的乐理知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钢琴乐理知识入门讲解,欢迎参考阅读!

      一、乐音体系

      在乐音体系中,具有独立名称的7个音级叫做基本音级。这7个音级表就是现在上白色琴键所发出的声音。

      基本音级的名称有音名和唱明两种标记方法,每个音级的音名是用字母来标记的。唱名则利用读音来表示。(关于音名和唱名的关系,我们将在后面的调式与调性的部分具体讲解。)以C大调为例:C大调基本音级的音名从低到高分别标记为:C、D、E、F、G、A、B与其对应的唱名则是do、re、mi、fa、sol、la、si 七个读音。

      在乐音体系中7个基本音级的标记(音名和唱名)是循环使用的。即C、D、E、F、G、A、B之后又回到c、d、e、f、g、a、b或do、re、mi、fa、so l、la、si之后还是do、re、mi、fa、sol、la、si 如此循环往复。

      但是,每一个循环中的音级是音高不同的,也就是说,虽然音名(或唱名)相同但音高是不一样的。在标记音名时时采用大写、小写,或者是在大写字母后加入下标、小写字母后加入上标的方法加以区别。如:C、a、a1(后面的数字 1 应为上标形式)、B3(数字 3 应为下标形式)。其中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的关系叫做 八度 。

      二、变化音级

      在七个基本音级中,除了E和F(C调唱名为mi和fa)、B和C(C调唱名为si和do)之外,其他的两个相邻的音级之间还可以得到一个音,也是人耳可以明显分辨出来的。

      我们举一个例子 在C音和D音之间还可以得到一个音高既不同于C又不同于D的音,也就是说这 个音要比C音高但是又比D音低。我们可以认为这个音是升高C音或者说是降低D音得来的。这种升高或降低基本音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变化音级表现在钢琴上就是黑色琴键所发出的声音。变化音级的标记方法是在基本音级的前面加入#(升号)或b(降号)。如C音和D音之间的音,我们可以说它是升高C音而得来的,这样就把它标记为#C(读做 升C ),同时,我们也可以认为它是降低了D音而得来的,因此也可以把它标记为bD(读作 降D )。

      由此可见,#C和bD实际上是一个相同的音,只不过标记方法不同罢了。这种标记方法不同、实际音高相同的音叫做 等音 。

      三、音的分组

      前面我们讲过,在乐音体系中七个基本音的名称是循环重复使用的。因此就会产生许多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为了加以区别,我们将音列分为许多个 组 。

      最中央的一组叫做 小字1组 ,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如c1、d1、e1、f1 (字母后的数字应为上标形式,下同)比小字1组高的音组依次命名为 小字2组 、 小字3组 、 小字4 组 、 小字5组 ,其中,小字2组的标记方法是 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2。其他各组的标记方法依此类推。

      比小字1组低的音组依次命名为 小字组 、 大字组 、 大字1组 、 大字2组

      小字组的音用不加数字上标的小写字母来标记,如c、d、e、f、g、a 、b;

      大字组的音用不加数字下标的大写字母来标记,如C、D、E、F、G、A 、B;

      大字1组 和 大字2组 的音用大写字母并在右下方加数字下标来表示:如F1、G1、B2、A2

      同名变化音级的标记方法只要在基本音级的前边加上#(升号)或b(降号)即可,如#A1、#e、#f2、bA、bg3

      下面以钢琴为例,介绍一下儿音的分组(只列出基本音级的分组) 在钢琴上,从?u>蛴?由低到高)基本音级(白键)的分组依次为:

      大字2组:A2、B2

      大字1组:C1、D1、E1、F1、G1、A1、B1

      大字组:C、D、E、F、G、A、B

      小字组:c、d、e、f、g、a、b

      小字1组:c1、d1、e1、f1、g1、a1、b1

      小字2组:c2、d2、e2、f2、g2、a2、b2

      小字3组:c3、d3、e3、f3、g3、a3、b3

      小字4组:c4、d4、e4、f4、g4、a4、b4

      小字5组:c5、

      五线谱利用许多条相互*行的横线,和音符、休止符来纪录音乐。不同形状的音符和休止符标明了每个音的时值(声音持续时间的长短),这些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决定了声音的高低。

      1.谱面构成

      五线谱的基本谱面有五条*行的横线,相邻两条线之间的空余部分称作 间 ,五线谱就是用这些线和间来纪录音乐的。在五线谱上,这五条线和四个间是由下至上计算的,即最下面的线称作第一线,它上面的一条叫做第二线 其余依此类推,一直到第五线;由第一线和第二线画出的间叫做第一间,再上面的称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

      很明显,如果仅仅利用基本谱面上的五条线和四个间,我们最多只能纪录9个基本音级,加上变化音级也不过14个音,这在很多音乐作品中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为了纪录音高高于第一线或者低于第五线的音级,还要在第五线上面或第一线下面加上许多短线,叫做 加线 。位于基本谱面上面的加线叫做上加线、下面的叫做下加线,并且由此产生了上加间和下加间。

      加线和加间的计算方法是:上加线和上加间与基本谱面的计算方法相同,也 是由下至上计算。即:第五线上面的加线依次为:上加一线、上加二线、上加三线 。第五线和上加一线形成的间叫做上加一间,在向上依此类推;下加线和下加间则由上向下计算。即:第一线下面的加线依次为,下加一线、下加二线、下加三线 。第一线和下加一线形成的间叫做下加一间,依次向下为,下加二间、下加三间、下加四间 。

    [阅读全文]...

2022-04-16 22:42:18
  • 交规考试车灯知识讲解

  • 考试,知识
  • 交规考试车灯知识讲解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考试的经历,对考试很是熟悉吧,你知道考试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交规考试车灯知识讲解,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汽车大灯

      也叫汽车照明灯,主要用于夜间照明。汽车大灯包括*光灯和远光灯,都是用来照亮前方道路,区别是,一个照射的*,一个照射的比较远。通常情况下,*光灯的照射距离约30—40米,照射范围大约160°,远光灯则光线较为集中,亮点大,可以照射到更高更远的地方。

      一般在会车时要切换*光灯,因为远光的角度太高,很容易晃到对面来车和周围行人的眼镜,影响他们的视线,从而给行车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会车时开远光也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这样会引起对方司机的.不满。

      除了用于照明以外,还可以作为驾驶员之间交流“语音”。一般情况下,汽车大灯闪一下是表示,请求前方车辆让出车道;闪两下时表示,在会车的情况下提醒对方把远光灯切换成*光灯;闪三下表示,提示前方司机其车辆出现了故障,应停车检查;而连续闪灯则表示,拒绝旁边车辆并车的请求。

      2、雾灯

      分为前雾灯和后雾灯,在能见度小于30米时,雾灯往往能起到很强的警示作用。相比前方的*光灯,前雾灯的光线更加明亮,对雾气的穿透性也更强,可使对方来车观察到自己的位置。但*时雾灯一般不要打开,虽然它也能照亮前方一小片路面,但强烈的光线会让对方来车感到不适应。相比尾部柔和的示廓灯光,红色的后雾灯也基本为*射,雾气里穿透作用强,*时开也会影响后方司机的视线。

      3、示廓灯

      又叫示宽灯,光从字面上看,“示”是警示的意思;“廓”有轮廓之意,所以示廓灯是一种警示标志的车灯,用来提醒其他车辆注意的示意灯。这种灯一般安装在汽车边缘处,对面司机可以清楚地了解这个车的大小。安全标准规定,在车高高于3米时,大车车顶也必须安装示廓灯,示廓灯的颜色为前白后红。

      4、日间照明灯

      日间照明灯就是白天行车时开启的一种灯光,其主要作用提高车辆在白天的辨识度。白天开日间行车灯,一是可提高对运动中车辆的可视性,利于司机遇到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二是有利于集中司机、特别是疲劳驾车司机的注意力。此外,也可遏制行人和非机动车横穿公路现象。据了解,行车时开启前灯,可降低12.4%的车辆意外,同时可降低2*%的车祸死亡几率。

      5、转向灯

      转向灯是车辆在转弯时给其他车辆及行人有提醒功能的警示灯,转向灯开启时会不停的闪烁,引起对方的注意,以免发生事故。另外,司机在开车时要养成打转向灯的*惯,不要盲目驾驶。

      6、双闪灯

      双闪灯全名叫“危险报警闪光灯”,也是我们常说的“双蹦灯”。它是汽车上的一个信号灯,主要作用是提醒其他车辆与行人注意本车发生了特殊情况,让大家及时避让。

      作为一个信号灯,双闪灯的使用范围是有严格规定,滥用或者不用都可能面临罚款。所以在以下情况才打开双闪灯:临时停车时、车辆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时、牵引故障机动车时、组成交警部门允许组成的车队时都记得要及时打开双闪,告知后面的来车。

    [阅读全文]...

2022-04-06 21:41:49
  • 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详细讲解

  • 教育,数学
  • 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详细讲解

      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详细讲解,欢迎大家分享。

      对于任意一个整数除以一个自然数,一定存在唯一确定的商和余数,使被除数=除数×商+余数(0≤余数除数),也就是说,整数a除以自然数b,一定存在唯一确定的q和r,使a=bq+r(0≤r

      我们把对于已知整数a和自然数b,求q和r,使a=bq+r(0≤r

      例如5÷7=0(余5),6÷6=1(余0),29÷5=5(余4)。

      解决有关带余问题时常用到以下结论:

      (1)被除数与余数的差能被除数整除。即如果a÷b=q(余r),那么b|(a—r)。

      因为a÷b=q(余r),有a=bq+r,从而a—r=bq,所以b|(a—r)。

      例如39÷5=7(余4),有39=5×7+4,从而39—4=5×7,所以5|(39—4)

      (2)两个数分别除以某一自然数,如果所得的余数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的差一定能被这个自然数整除。即如果a1÷b=q1(余r),a2÷b=q2(余r),那么b|(a1—a2),其中a1≥a2。

      因为a1÷b=q1(余r),a2÷b=q2(余r),有a1=bq1+r,a2=bq2+r,从而a1—a2=(bql+r)—(bq2+r)=b(q1—q2),所以b|(a1—a2)。

      例如,22÷3=7(余1),28÷3=9(余1),有22=3×7+1,28=3×9+1,从而28—22=3×9—3×7=3×(9—7),所以3|(28—22)。

      (3)如果两个数a1和a2除以同一个自然数b所得的.余数分别为r1和r2,r1与r2的和除以b的余数是r,那么这两个数a1与a2的和除以b的余数也是r。

      例如,18除以5的余数是3,24除以5的余数是4,那么(18+24)除以5的余数一定等于(3+4)除以5的余数(余2)。

      (4)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余数的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即如果a÷b=q(余r),那么(am)÷(bm)=q(余rm),(a÷m))÷(b÷m)=q(余r÷m)(其中m|a,m|b)。

      例如,14÷6=2(余2),那么(14×8)÷(6×8)=2(余2×8),(14÷2)÷(6÷2)=2(余2÷2)。

      下面讨论有关带余除法的问题。

      例1节日的街上挂起了一串串的彩灯,从第一盏开始,按照5盏红灯,4盏黄灯,3盏绿灯,2盏蓝灯的顺序重复地排下去,问第1996盏灯是什么颜色?

      分析:因为彩灯是按照5盏红灯,4盏黄灯,3盏绿灯,2盏蓝灯的顺序重复地排下去,要求第1996盏灯是什么颜色,只要用1996除以5+4+3+2的余数是几,就可判断第1996盏灯是什么颜色了。

      解:1996÷(5+4+3+2)=142…4

      所以第1996盏灯是红色。

    [阅读全文]...

2022-04-08 05:49:55
  • 咏风古诗意思讲解(王勃的古诗咏风赏析)

  • 公元650年,在绛州龙门县,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河津市,隋朝末年的大学问家、大教育家王通的家族里又诞生了一个男丁,取名为王勃,字子安。这个孩子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才华和天赋。

    比如:王勃六岁时就会写文章,写的还不是流水账,而是论据充分,文辞优美的干货。

    到了九岁,王勃读隋唐儒家大师颜师古注释的《汉书》,居然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写了整整十卷长的《汉书指瑕》。

    等王勃长到十三岁,他已经制定好了职业规划,拿着自己文章和简历到处毛遂自荐。

    多少人在十四岁时还不敢拉女孩子的小手,而十四岁的王勃已经给当朝宰相刘祥道写信,谈论政治,针砭时弊。宰相看完信后都忍不住拍手赞叹,直呼” 神童”。

    16岁的王勃应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意思就是他轻松通过公*,被任命为从七品的文官,相当于现在的副县级干部。

    要说明一下,这个“幽素科试”是唐朝科举考试的一种,难度比不上考进士。

    古人20岁束发加冠,表示成年了,可以去求取功名了,而还是未成年人的王勃就已经遥遥领先,未冠而仕,成为了朝廷里年龄最小的官员。王勃在当时那可是相当的引人注目啊。

    在前面的文章中,华姐姐提到过唐朝的科举考试一要有才,二要人长的帅,三要有*举荐。如果朝中没人,即便考中进士,也会迟迟轮不到空缺。

    王勃能16岁就当官,这跟他出生名门世家是分不开的。比如他的爷爷王通是唐初多位开国功臣的老师;他父亲也在朝中做官;他的叔爷爷王绩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王勃,固然家庭环境很重要,但也离不开他自己的勤奋努力。否则,世界上只是多一个纨绔子弟,璀璨的唐诗史上也不会有这么一颗耀眼的明星。

    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位少年天才写的一首诗:

    (1)肃肃:象声词。形容风声。

    (2)加:给予的意思。

    (3)林壑(hè):指有树林的山谷。

    (4)涧户:山沟里的人家。

    (5)山楹:指山间的房屋。

    整首诗翻译过来,就是:

    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凉的风肃肃吹来,山谷林间顿时变得清爽凉快。它吹散了山中的烟云,卷走了山间的雾霭,显现出了山上涧旁的房屋。凉风来来去去本来没有踪迹,可它的吹起和停息却好像很有感情,合人心意。当红日西下,大地山川一片寂静的时候,它又吹响起一片松涛声。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关于五言律诗,详见第二篇:

    风本是天地间的自然现象,不会因人的意志而改变。但在这首诗里,王勃把风拟人化,把它塑造成一个做好事不留名,急人所需的“有情人”。

    首句的“加”字,写出凉风吹走炎热,带来清爽,是风有意为之的举动,仿佛它通晓诗人的心思。

    第二、三句的“驱烟”、“卷雾”,把风的动态之美展现在读者眼前。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副动图:云雾缭绕的山谷,房舍若隐若现,宛如仙境;这时一阵凉风袭来,烟雾慢慢消散,山谷房舍逐渐明朗清晰。

    第四、五句则点睛抒情,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即风来去无踪影,举止有情义,不因人的高低贵贱而区别对待。

    第七八句继续深化赞美,写风的勤奋。日间带来清爽,夜里奏响大自然的乐曲。古诗*惯用响来反衬静,这一句也不例外,松涛声更是烘托出夜间山林的寂静。

    整首诗以风喻人,似乎是表明作者的志向:他希望像这秋日里的凉风一样,努力为世间苍生涤荡污秽,留下一片清明。

    可是,王勃虽少年成名,胸有大志,但做公务员之后,却是命运多劫难。

    当官不久,他就因写了一篇斗鸡的文章被开除出公务员队伍。无奈之下,他跑到四川去玩了三年。

    后来王勃又回到长安,在朋友的举荐下再次做了个小官,结果却成了*犯,被关进大牢。

    再后来呢,本该被砍头的他遇到唐高宗大赦天下,被放了出来。经历这种种磨难,王勃觉得做官与自己八字不合,再也无心于仕途,跑到越南去看望他的父亲。但天妒英才,在返途中王勃因溺水而亡,年仅26岁。

    后面华姐姐还会解析大才子王勃的几首诗,会比较详细的聊一聊王勃后半生的这些坎坷离奇的经历。

    [阅读全文]...

2022-03-15 05:59:49
  • 山行古诗讲解子衿103句

  • 经典
  • 山行古诗赏析

      山行

      〔清〕姚鼐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①扑扑②趁春晴。

      千层石树通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注释〕①舂(chōnɡ)锄:白鹭。②扑扑:鸟扑打翅膀之声。

      1.请对一、二句中的“劝”与“趁”进行赏析。(4分)

      2.有人说,最后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你是否同意并请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4分)“劝”字将布谷鸟人格(拟人)化,形象生动而富有情味。“趁”字将舂锄人格(拟人)化,好像它明白风和日丽的大好春光转瞬即逝似的,因此要抓紧时间一展风姿(2分)。这两个词语紧扣春耕期间鸟类的活动,既将春天的山乡点染得生机勃勃,又为下文描写春耕营造氛围(2分)。

      2.(4分)同意(1分)。开头两句用整饬而形象的对仗句式刻画两种鸟儿的活动,为春耕营造一种正当其时的氛围。第三句扣一“行”字,写诗人沿山路而上,边登山边欣赏,为结尾句通过山田放水声写春耕作铺垫。最后一句展现的是山乡农民放水播谷的繁忙景象,至此,首句布谷鸟的劝耕有了呼应,诗人山行欣喜之情得以抒写(2分)。总之,末句卒章显志,是全诗主旨之所在(1分)。(如若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赏析:

      《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是清朝散文家姚鼐所创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描写作者山行所见所闻,赞美和歌唱大自然与山乡农民和谐的景象。

      开头两句用形象而整饬的对仗句式刻画两种鸟儿的'活动,为写春耕营造一种正当其时的氛围。布谷鸟即杜鹃,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它在南方春天耕种季节鸣叫,它“播谷播谷”的叫声听上去就像在催人种谷一样,所以叫布谷鸟。一“劝”字,将布谷鸟的叫声人格化,形象生动而富有情味。舂锄即白鹭,它也是江南常见的一种鸟类,全身雪白,两腿细长,喜欢在水田与河边活动。这种鸟在水中起飞,很远就能听到翅膀打水的“扑扑”的声音,当它们成群地在清澈的水边、绿色的山野、湛蓝的碧空飞翔时是很美的,所以杜甫留下了“一行白鹭上青天”千古佳句。该诗中,作者着一“趁”字,同样将舂锄人格化,好像它明白风和日丽的大好春光转瞬即逝似的,因此要抓紧时间一展风姿。可以说,春耕期间山间这两种鸟的活动,既将春天的山乡点染得生机勃勃,又为下文写春耕营造了浓浓的氛围。

      第三句写扣题发挥,从仰望的角度写山路之陡峭曲曲。从山下向上望去,只见山路盘旋而上,被层层叠叠的树木和岩石遮断阻隔,有时又露出那么一小段,就这样时断时续,蜿蜒而上,层层盘旋,越盘越高,越高越细。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巧妙的视角,将江南山路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了,也凸显了山乡生活的大背景。同时,又暗扣了一“行”,暗写了诗人沿山路而上,边登山边欣赏的情形,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和回味。如果没有这一句,那么最后通过山田放水声写春耕也就没有依据了。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写的是山乡农民放水播谷的繁忙景象。诗人关注的是山乡的春耕,此时终于凸现出来了。这时,诗人已经来到了山上。低头俯瞰,只见山下斜坡上面层层如梯的水田*整如镜,在阳光的反射下,带子似的一道道绕在山间;从梯田方向正传来汩汩的放水声。由放水声可以想见农民们巳开始播种稻谷,繁忙的春耕就此拉开序幕。至此,首句布谷鸟的劝耕得到了呼应,全诗的主旨得到了凸显,诗人山行之始就带有的欣喜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作者本来就热爱自然,本来就对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农村生活极为欣赏,当自然景物已经和人们生活和谐地融为一体时,诗人怎能不由衷地赞美和歌唱呢?

      该诗写山行所见所闻,构思巧妙,剪裁得体,卒章显“志”,语言清新雅丽,没有冗辞赘语。桐城派主张的“雅洁”和反对“冗辞”,从这里可见一斑。

    [阅读全文]...

2022-05-06 01:41:28
古诗的知识讲解 - 句子
古诗的知识讲解 - 语录
古诗的知识讲解 - 说说
古诗的知识讲解 - 名言
古诗的知识讲解 - 诗词
古诗的知识讲解 - 祝福
古诗的知识讲解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