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孙权的古诗

关于对孙权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对孙权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对孙权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对孙权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4) 语录(3) 说说(5k+) 名言(518) 诗词(18) 祝福(1k+) 心语(51)

  • 孙权劝学赏析

  • 阅读
  • 孙权劝学赏析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文题为后人所加。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孙权劝学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注释

      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惯用词。

      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年称帝。谓……

      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今:当今。

      当涂:当道,当权。

      掌事:掌管政事。

      辞:推托。

      以:介词,用。

      务:事务。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岂:难道。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

      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但:只,仅。

      当:应当。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

      孰:谁,哪个;

      若:比得上。

      益:好处。

      乃:于是,就。

      始:开始。

      就学:指从事学*。就,单独翻译为 从事。

      及:到了……的时候。

      过:到。

      寻阳: 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论议:讨论议事。

      大:非常,十分。

      惊:惊奇。

      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

      复:再,又。

      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

    [阅读全文]...

2022-03-31 08:13:51
  • 孙权字什么?

  • 孙权字什么?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孙权于十九岁时继承了其兄孙策之位,被尊为吴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孙权字什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孙权,字仲谋。

      孙权简介:

      1、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遭刺杀身亡,孙权继而掌事,成为一方诸侯。

      2、建安十三年,孙权与刘备联合于赤壁打败曹操军队,建立了孙刘联盟。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袭取刘备的荆州成功,使其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3、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封为吴王,建立吴国;黄龙元年(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黄龙二年(230年),他派卫温到达夷州。

      4、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71岁,在位24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是三国时代统治者中最长寿的。

      孙权家族成员

      长辈

      祖父:孙钟

      父亲:武烈皇帝孙坚

      母亲:武烈皇后吴氏

      伯父:孙羌

      叔父:孙静

      兄弟姐妹

      哥哥

      长沙桓王孙策

      弟弟

      丹杨太守孙翊

      乌程侯孙匡

      定武中郎将孙朗

      姐姐

      孙氏,嫁曲阿人弘咨。

      孙氏,嫁陈姓人家,其女嫁潘秘

      妹妹

      孙夫人,嫁刘备。

      后妃

      嫡妻

      谢夫人,谢煚之女,早卒

      徐夫人,徐琨之女,抚养孙登,因性格好妒被废黜。

      皇后

      潘皇后,生孙亮。

      嫔妃

      步练师,步夫人,生孙鲁班、孙鲁育,最受孙权宠爱,死后被追封为皇后。

      王夫人,琅琊人,生孙和,其子孙皓继位后,被追尊为大懿皇后。

      王夫人,南阳人,生孙休,孙休即位后后追尊为敬怀皇后。

      袁夫人,袁术之女。

      谢姬,生孙霸。

      仲姬,生孙奋。

      子女

      儿子

      孙登,字子高,孙权长子,谥号宣太子。

      孙虑,字子智,孙权次子,建昌侯。

      孙和,字子孝,孙权三子,文皇帝(其子孙皓追谥)。

      孙霸,字子威,孙权四子,鲁王。

      孙奋,字子扬,孙权五子,齐王。

      孙休,字子烈,孙权六子,吴景帝。

      孙亮,字子明,孙权七子,继任为吴国第二任皇帝。

      女儿

      孙鲁班,小字大虎,孙权长女,全公主,前嫁周瑜子周循,后嫁全琮。

    [阅读全文]...

2022-04-21 20:32:26
  • 孙权的老婆是谁?

  • 老婆
  • 孙权的老婆是谁?

      在三国志的记载中,孙权的老婆是谁呢?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具体的国学常识知识:

      孙权的大小老婆:可以说东吴是典型的因家事乱而导致国事乱的范例,孙权当年英雄过人,使曹操都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概叹。但在晚年,在家事的处理上真是糊涂万分,简直可称为一塌糊涂。

      首先让我们来从他的大小老婆说起,我们按顺序来说吧:

      1、谢夫人,这是元配,没有生子,抚育了孙权妾生的儿子孙登,后来因孙权有了更美丽的二奶,就被冷落,抑郁而死,孙登也很早就病死了,这是东吴的不幸,因为这位曾经的`太子品德才能都是很被吴国百姓喜爱的。

      2、徐夫人,是位二婚,不过仍然使谢夫人失宠,但是这位夫人还不错,继续抚育孙登,使之当上太子,群臣看到这种情况,就建议立她为后,但徐夫人爱吃醋,孙权很生气,就找个理由废了她。

      3、步夫人,这位夫人生下了鲁班和鲁育公主,步氏与丞相步骘同族。因为美丽而得到孙权的宠幸。大女鲁班嫁给了周瑜的儿子周循,周循死后又嫁给全琮,全琮死后又与孙峻私通,还亲手害死了妹妹鲁育公主,是个集无耻、狠毒、荒唐、愚昧为一身的女人;小女儿鲁育许配了朱据,朱据死后改嫁了刘纂,性格和其姐大相径庭,曾委婉的劝鲁班公主不要干涉政治,被其姐害死。步夫人性情和婉而不妒忌,因此在很长的时间里得到了孙权的宠爱。孙权称帝后想让步夫人当皇后,而群臣不答应,认为徐夫人更合适皇后的位置,孙权意在步夫人而没有答应,后来病死。

      4、袁夫人,这位夫人可以说是品德最好一位,不过也没有子嗣。步夫人得病去世,孙权打算立袁氏为皇后。袁氏以自己没有儿子的理由推辞了。令人惊奇的是袁氏是袁术的女儿,袁术这样的草包土匪竟然生出来如此优秀的女儿真是怪事了。

      5、王夫人,是琅玡人,生下了儿子孙和和孙霸,受宠的程度仅次于步氏。步夫人去世后孙和立为太子,袁氏又拒绝了继位中宫,孙权便打算立王夫人为皇后。群臣也认为母以子贵,既然孙和做了太子,他的母亲王氏照例也应当做皇后。但这时鲁班公主就开始干坏事了,她一向憎恶王夫人,并不时谮毁她。当时孙权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她就诋毁王夫人说她面有喜色,因此孙权责怒非常,王夫人无从辩白,忧惧而死。孙和也是由于鲁班公主一班人的原因而失宠。

      6、后来孙权又宠幸了一个罪犯的女儿潘氏。这个潘氏是最美的一个,生了小聪明孙亮,后来孙亮立为太子,第二年潘夫人也被册封为皇后。她的性格险妒容媚,曾谮害了袁夫人等后宫许多侍妾。恶有恶报,后来潘夫人死于侍候他的侍妾手中,是被**的,孙权杀了所有侍候潘夫人的侍妾,但心里也明白潘夫人性格太坏,三个月后孙权也死去了,真是一位晚节不保的英雄。

      7、另一位南阳王夫人所生的儿子孙休为琅琊王,出居丹阳;还有仲姬所生的儿子孙奋为齐王,出居武昌。

    [阅读全文]...

2022-04-03 07:54:21
  • 《孙权劝学》说课稿

  • 《孙权劝学》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孙权劝学》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孙权劝学》。

      下面我将按照说教材、说教学设想、说教学目标、说教学准备、说教学过程的几个环节展开说课。

      第一、 说教材

      本单元选取的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为人类历史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生动感人、广为流传的事迹。《孙权劝学》讲的孙权劝东吴大将吕蒙读书的故事。本文语言简洁精练,寥寥数语种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心理,人物个性鲜明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精品之作。同时文章宣扬一种谦虚好学,重视阅读的昂扬向上的精神,有较强的教育价值。

      第二、 说教学设想

      在这一节课上,我想坚持十六字方针:“吟诵为本,注重基础,品味探究,适当运用”,让读贯穿课堂,还文言文课堂书声朗朗的本来面目。

      第三、 说教学准备

      为了扩大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搜集《三国演义》的人物图片,名闻轶事,课堂上展示。

      第四、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掌握并运用本文中的成语。

      2、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当堂背诵。

      3、 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并能进行创造性阅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朗读体验。让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故事情节,品味人物个性。

      2、 探究交流。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与

      老师对话,达到知识的互补与提高,有助于营造和谐民主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谦虚好学,追求进步,重视阅读的精神。

      第五、 说教学过程

      一、 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三国演义》的片首曲把学生的思绪带到群雄纷争的三国时代,认识叱咤风云的乱世英才,辨别与本课有关的三国人物,导入本课。

      二、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 个人自由读,培养学生看注释读书的*惯。

      2、 分角色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初步品味人物对话语气。

      3、 老师示范读,让学生听清字音,听清节奏,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体验。

      三、 合作交流,展示自我

      首先小组分工,各司其职。我先把学生分成7个小组,每组明确分工。每组的任务依次是:理解字词、翻译句子、复述课文、品味语言、揣摩心理、分析个性、讨论写作特点。组长再给每个人分工除以上工作外,每人讲一个跟三国有关的故事或说一个跟三国有关的成语、格言、俗语、歇后语等。

      其次,探究交流,展示成果。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指点迷津。轮流展示成果时,其他组同学可随时纠正、补充,老师适时点拨。

      为强调重点,加深印象,适时练*,通过投影本文重点进行梳理。

      四、 分组演示,创造性阅读

      在学生探究合作,老师强调的基础上,学生掌握得怎样,为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每小组抽四人,一人读旁白,三人分别扮演孙权、吕蒙、鲁肃,模仿三人的地位、身份、口吻、情态、语气等进行角色朗读,可以适当带上动作。在读的过程中,可补充文中空白。如“蒙辞以军中多务”,省略了许多未说的内容。“蒙乃始就学”,如何学,本文没说,尽可让学生发挥想象;最后,吕蒙究竟谈了些什么让鲁肃大惊?这些内容尽可以让学生去想象,去补充。在补充时可用文言可用白话,也可以文白夹杂,教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五、联想链接,精神内化

      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请用一句名言、俗语、古诗文等进行解释。如: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

      ▼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开卷有益

      第一、说教材。

      本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有关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为人类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的生动感人、广为流传的事迹。《孙权劝学》讲的.是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蒙认真学*的故事,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文章简练生动,用语不多,但能在寥寥数语中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人物个性鲜明,跃然纸上,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精品之作。同时文章宣扬了一种谦虚好学,重视阅读的昂扬向上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

      第二、说教学设想。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想体现一种新的文言文教学思路。新课程理念下的文言文究竟应该怎么教?本人的理解和做法是:坚持“吟诵为本、注重基础、品味探究、适当运用”的十六字方针。“吟诵为本”,即抓住文言文的特点,让“读”贯穿课堂始终,激发学生兴趣,还文言文课堂书声朗朗的本来面目。而且,文言文的朗读必须读出“古味古韵”。本课中我将通过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朗读把对文本的理解逐步推向深入。“注重基础”,即关注学生文言文学*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扫清字词障碍,增强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品味探究”,即不把文言文当古汉语来教,而把文言文当美文来学,让学生增强文学欣赏能力。“适当运用”,即让学生能根据文章的情节、内容、人物性格等信息进行合理的想象、推理,进行扩写、补写、续写(不是说让学生学写文言文),对文本进行创造性阅读。本文作者为了突出“孙权劝学”,对材料进行了剪辑处理,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为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提供了条件。

      其次,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的体验、探究,让学生自主的与文本、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对话。整个课堂,教师预设大致程序,许多具体内容教师可根据课堂生成灵活驾驭和调控。

      第三、说教学目标。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它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强调初中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文言文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现代文教学共同承担起这一重任,只不过侧重点可有所不同。《孙权劝学》作为一篇精练的文言文,是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好文章。其简练生动的笔墨,个性鲜明的对话,极富特色。从教材的编排体系来看,把它放在七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中,紧扣住单元教学中对学生学*名人的品格,态度与精神这一要求,同时新教材将文言文分散在每一单元中,也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与积累文言知识,提高自己的文言阅读能力。有鉴于此,我把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并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掌握并能运用文中的成语。

    [阅读全文]...

2022-02-14 09:06:02
  • 孙权劝学简单翻译

  • 简单,阅读
  • 孙权劝学简单翻译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劝学,就是鼓励学*。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的理论和方法。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孙权劝学简单翻译,一起来看一下吧。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注释:

      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7、辞:推托。

      8、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9、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

      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1、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但:只,仅。

      13、涉猎:粗略地阅读

      14、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5、乃:于是,就。

      16、及:到了…的时候。

      17、过:到;到达。

      18、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19、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20、非复:不再是。

      21、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22、但:只,仅。

      23、孰若:谁比的'上;谁像(我)。孰:谁,若:像。

      24、就:从事。

      25、遂:于是,就。

      26、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

      27、何:为什么。

      28、吕蒙:东吴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阳)人

      29、耳:表示限制,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30、始:开始。

      31、与:和。

      32、论议:谈论,商议。

      33、大:非常,十分。

      34、惊:惊奇。

      35、今:现在。

      36、者:用在时间词后面,无翻译。

      37、复:再。

      38、即:就。

      39、拜:拜见。

      40、待:等待。

      41、吴下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对吕蒙亲昵的称呼;在吴下时的没有文学的阿蒙。

      42、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即另眼相看。刮目:擦擦眼睛。

      43、更:重新。

      44、阿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阅读全文]...

2022-01-02 05:12:19
  •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

  •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的重要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孙权劝学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孙权劝学古今异义词

      辞

      古义:推脱。(蒙辞以军中多务)

      今义:美好的词语。

      治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及

      古义:到了……的时候。(及鲁肃过寻阳)

      今义:以及。

      过

      古义:到。(及鲁肃过寻阳)

      今义:经过。

      更

      古义: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今义:更加。

      但

      古义:只。(但当涉猎)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博士

      古义:当时掌管经学的`学官。(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今义:学位名称。

      往事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大

      古义:很

      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孤

      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就

      古义:从事(文中)

      今义:就

      司马光是猪

      词句注释

      1.此文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文题为后人所加。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黄龙元年(222)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如今在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2.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惯用词。

      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4.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东汉末孙权手下的将领。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6.当涂:当道,当权。当:掌管,主持。“涂”通“途”,道路,仕途。

      7.掌事:掌管政事。

      8.辞:推托、推辞。

      9.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阅读全文]...

2021-12-19 17:30:01
  •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

  • 阅读
  • 《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文题为后人所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览。

      孙权劝学

      司马光 撰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注释

      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6、今:当今。

      7、当涂:当道,当权。

      8、掌事:掌管政事。

      9、辞:推托。

      10、以:介词,用。

      11、务:事务。

      1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3、岂:难道。

      1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5、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6、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7、但:只,仅。

      18、当:应当。

      19、涉猎:粗略地阅读。

      20、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21、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22、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23、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24、益:好处。

      25、乃:于是,就。

      26、始:开始。

      27、就学:指从事学*。就,单独翻译为 从事。

      28、及:到了……的时候。

      29、过:到。

      30、寻阳: 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31、论议:讨论议事。

      32、大:非常,十分。

      33、惊:惊奇。

      34、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35、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6、非复:不再是。复:再,又。

      37、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38、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几”。士,读书人。

      39、即:就。

      40、更(gēng):重新。

    [阅读全文]...

2022-05-15 05:33:53
  • 课本剧《孙权劝学》

  • 初一
  • 课本剧《孙权劝学》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课本剧基础。要想把课文中叙事性的诗文改编为课本剧,首先要懂得剧本的特点,然后才能根据其特点编出符合要求的课本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本剧《孙权劝学》,欢迎阅览。

      东汉末年有位名将,姓吕名蒙,字子明。他武艺高强,当时东吴的开国皇帝孙权认为吕蒙治军有方,重用了他。吕蒙屡建战功,被封了很高的职位,掌管了军事。

      有一次,孙权劝导吕蒙道:“你如今掌管着军事,单有武功可不够,你不可以不学*。”吕蒙有些不情愿,便坦白原因并推辞道:“军中事务繁多,我实在没有时间学*啊。”孙权听后摇摇头说道:“我难道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学的学官吗?”说着孙权停顿了一下,轻抿了一口茶,语重心长地说:“我只要求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繁忙,谁能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只要你愿意腾出时间来读书,再繁忙你也可以学*。我常常读书,自认为这大有益处,所以也希望你能够增长自己的学识,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

      那之后,吕蒙谨记着孙权的教导,于是就开始发奋学*。果然,学*不晚。虽然吕蒙少年没有学*,但是经过他的努力,还是学有所成。

      后来有一次,鲁肃途经吕蒙驻地。鲁肃为一代儒将,认为吕蒙是武夫出身,有些轻视他。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屡建战功,不可用老眼光看他,您应当去拜访他。”于是鲁肃拜访吕蒙。谈论中,吕蒙详尽的分析让鲁肃闻后大惊,激动地站了起来,亲切地拍着吕蒙的背,赞叹道:“吕子明啊,我真没想到你的'才干谋略竟能达到如此的水*。以你如今的才略,已经不再是吴县那个学识浅薄的阿蒙了!”吕蒙自豪地说:“和有抱负有志向的人分别了多日,就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兄长你认清这件事太晚了啊!”从此,鲁肃对吕蒙也很敬重,二人结为好友,关系友好。

      东汉末年,有一个名叫的人,名叫陆。他武功高强,当时的东吴开国皇帝孙权认为梦露治军得法,重用他。吕蒙屡建战功,被封高位,掌管军务。

      有一次,孙权说服梦露说:“你现在掌管军队。光有武功是不够的。不能不学*。”梦露很不情愿,所以他坦白了原因并拒绝了:“军队里的事情太多了,我真的没有时间学*。”孙权听后摇摇头说:“我要不要你去学儒家经典,成为一个教授儒家经典的学者?”孙权顿了顿,淡淡地抿了一口茶,语重心长地说:“我只请你大致读一读,了解一下历史。你说事情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只要愿意抽出时间学*,再忙也可以学*。我经常看书,觉得这样很有益,所以也希望你能增长见识,提升文化底蕴。”

      之后,吕蒙想起了孙权的教导,开始努力学*。果然,活到老,学到老。虽然吕蒙没有学*,但他通过努力成功地学*了。

      后来,有一次,鲁肃路过梦露的大院。鲁肃这一代儒家将领,认为梦露天生就是武夫,有些人瞧不起他。有人对鲁肃说:“鲁将军屡建战功,你不能老看着他。你应该去看看他。”于是鲁肃去了梦露。在讨论中,鲁肃被梦露的详细分析震惊了。她激动地站起来,亲切地拍拍梦露的背,称赞他:“吕子明,我真没想到你的才华和策略会达到这样的水*。以你今天的才华,你已经不是吴县的浅薄阿蒙了!”梦露自豪地说:“如果你已经和雄心勃勃的人分开很多天了,你应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它。你再认这件事也晚了!”从此,鲁肃也尊重梦露,两人成了好朋友,关系也很友好。

    [阅读全文]...

2022-01-06 01:25:53
  • 孙权劝学的一词多义

  • 阅读
  • 孙权劝学的一词多义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的重要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孙权劝学的一词多义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孙权劝学

      司马光 撰〔宋代〕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涂”通“途”,道路,仕途。亦作当权。

      二、词类活用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状语后置,名词作动词。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之:主谓取独。

      三、一词多义

      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当:

      但当涉猎。(应当)

      当涂掌事。(掌管)

      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四、古今异义

      蒙(辞)以军中多务

      古义:推辞。

      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及)鲁肃过寻阳

      古义:到了······的时候

      今义:以及。

      及鲁肃(过)寻阳

      古义:到。

      今义:经过。

      即(更)刮目相待

      古义:重新。

      今义:更加。

      (但)当涉猎

      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但当(涉猎)

      古义:粗略的阅读

    [阅读全文]...

2021-11-27 09:39:08
对孙权的古诗 - 句子
对孙权的古诗 - 语录
对孙权的古诗 - 说说
对孙权的古诗 - 名言
对孙权的古诗 - 诗词
对孙权的古诗 - 祝福
对孙权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