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孙权的古诗

关于对孙权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对孙权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对孙权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对孙权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4) 语录(3) 说说(5k+) 名言(518) 诗词(18) 祝福(1k+) 心语(51)

  • 孙权劝学赏析

  • 阅读
  • 孙权劝学赏析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文题为后人所加。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孙权劝学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注释

      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惯用词。

      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年称帝。谓……

      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今:当今。

      当涂:当道,当权。

      掌事:掌管政事。

      辞:推托。

      以:介词,用。

      务:事务。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岂:难道。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

      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但:只,仅。

      当:应当。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

      孰:谁,哪个;

      若:比得上。

      益:好处。

      乃:于是,就。

      始:开始。

      就学:指从事学*。就,单独翻译为 从事。

      及:到了……的时候。

      过:到。

      寻阳: 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论议:讨论议事。

      大:非常,十分。

      惊:惊奇。

      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

      复:再,又。

      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

    [阅读全文]...

2022-03-31 08:13:51
  • 孙权字什么?

  • 孙权字什么?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孙权于十九岁时继承了其兄孙策之位,被尊为吴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孙权字什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孙权,字仲谋。

      孙权简介:

      1、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遭刺杀身亡,孙权继而掌事,成为一方诸侯。

      2、建安十三年,孙权与刘备联合于赤壁打败曹操军队,建立了孙刘联盟。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袭取刘备的荆州成功,使其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3、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封为吴王,建立吴国;黄龙元年(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黄龙二年(230年),他派卫温到达夷州。

      4、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71岁,在位24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是三国时代统治者中最长寿的。

      孙权家族成员

      长辈

      祖父:孙钟

      父亲:武烈皇帝孙坚

      母亲:武烈皇后吴氏

      伯父:孙羌

      叔父:孙静

      兄弟姐妹

      哥哥

      长沙桓王孙策

      弟弟

      丹杨太守孙翊

      乌程侯孙匡

      定武中郎将孙朗

      姐姐

      孙氏,嫁曲阿人弘咨。

      孙氏,嫁陈姓人家,其女嫁潘秘

      妹妹

      孙夫人,嫁刘备。

      后妃

      嫡妻

      谢夫人,谢煚之女,早卒

      徐夫人,徐琨之女,抚养孙登,因性格好妒被废黜。

      皇后

      潘皇后,生孙亮。

      嫔妃

      步练师,步夫人,生孙鲁班、孙鲁育,最受孙权宠爱,死后被追封为皇后。

      王夫人,琅琊人,生孙和,其子孙皓继位后,被追尊为大懿皇后。

      王夫人,南阳人,生孙休,孙休即位后后追尊为敬怀皇后。

      袁夫人,袁术之女。

      谢姬,生孙霸。

      仲姬,生孙奋。

      子女

      儿子

      孙登,字子高,孙权长子,谥号宣太子。

      孙虑,字子智,孙权次子,建昌侯。

      孙和,字子孝,孙权三子,文皇帝(其子孙皓追谥)。

      孙霸,字子威,孙权四子,鲁王。

      孙奋,字子扬,孙权五子,齐王。

      孙休,字子烈,孙权六子,吴景帝。

      孙亮,字子明,孙权七子,继任为吴国第二任皇帝。

      女儿

      孙鲁班,小字大虎,孙权长女,全公主,前嫁周瑜子周循,后嫁全琮。

    [阅读全文]...

2022-04-21 20:32:26
  • 孙权的老婆是谁?

  • 老婆
  • 孙权的老婆是谁?

      在三国志的记载中,孙权的老婆是谁呢?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具体的国学常识知识:

      孙权的大小老婆:可以说东吴是典型的因家事乱而导致国事乱的范例,孙权当年英雄过人,使曹操都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概叹。但在晚年,在家事的处理上真是糊涂万分,简直可称为一塌糊涂。

      首先让我们来从他的大小老婆说起,我们按顺序来说吧:

      1、谢夫人,这是元配,没有生子,抚育了孙权妾生的儿子孙登,后来因孙权有了更美丽的二奶,就被冷落,抑郁而死,孙登也很早就病死了,这是东吴的不幸,因为这位曾经的`太子品德才能都是很被吴国百姓喜爱的。

      2、徐夫人,是位二婚,不过仍然使谢夫人失宠,但是这位夫人还不错,继续抚育孙登,使之当上太子,群臣看到这种情况,就建议立她为后,但徐夫人爱吃醋,孙权很生气,就找个理由废了她。

      3、步夫人,这位夫人生下了鲁班和鲁育公主,步氏与丞相步骘同族。因为美丽而得到孙权的宠幸。大女鲁班嫁给了周瑜的儿子周循,周循死后又嫁给全琮,全琮死后又与孙峻私通,还亲手害死了妹妹鲁育公主,是个集无耻、狠毒、荒唐、愚昧为一身的女人;小女儿鲁育许配了朱据,朱据死后改嫁了刘纂,性格和其姐大相径庭,曾委婉的劝鲁班公主不要干涉政治,被其姐害死。步夫人性情和婉而不妒忌,因此在很长的时间里得到了孙权的宠爱。孙权称帝后想让步夫人当皇后,而群臣不答应,认为徐夫人更合适皇后的位置,孙权意在步夫人而没有答应,后来病死。

      4、袁夫人,这位夫人可以说是品德最好一位,不过也没有子嗣。步夫人得病去世,孙权打算立袁氏为皇后。袁氏以自己没有儿子的理由推辞了。令人惊奇的是袁氏是袁术的女儿,袁术这样的草包土匪竟然生出来如此优秀的女儿真是怪事了。

      5、王夫人,是琅玡人,生下了儿子孙和和孙霸,受宠的程度仅次于步氏。步夫人去世后孙和立为太子,袁氏又拒绝了继位中宫,孙权便打算立王夫人为皇后。群臣也认为母以子贵,既然孙和做了太子,他的母亲王氏照例也应当做皇后。但这时鲁班公主就开始干坏事了,她一向憎恶王夫人,并不时谮毁她。当时孙权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她就诋毁王夫人说她面有喜色,因此孙权责怒非常,王夫人无从辩白,忧惧而死。孙和也是由于鲁班公主一班人的原因而失宠。

      6、后来孙权又宠幸了一个罪犯的女儿潘氏。这个潘氏是最美的一个,生了小聪明孙亮,后来孙亮立为太子,第二年潘夫人也被册封为皇后。她的性格险妒容媚,曾谮害了袁夫人等后宫许多侍妾。恶有恶报,后来潘夫人死于侍候他的侍妾手中,是被**的,孙权杀了所有侍候潘夫人的侍妾,但心里也明白潘夫人性格太坏,三个月后孙权也死去了,真是一位晚节不保的英雄。

      7、另一位南阳王夫人所生的儿子孙休为琅琊王,出居丹阳;还有仲姬所生的儿子孙奋为齐王,出居武昌。

    [阅读全文]...

2022-04-03 07:54:21
  • 《孙权劝学》导学案

  • 阅读
  • 《孙权劝学》导学案(通用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而导学案有利于引导学生学*的方案,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主动参与、合作探讨、优化发展。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孙权劝学》导学案,欢迎大家阅读和分享。

      【学*导言】

      《孙权劝学》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内容简单易懂,主要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与之“结友”的佳话。本文人物形象生动饱满,把大道理融入小故事中去,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

      【学*目标】

      1、 了解作者情况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

      2、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3、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4、认识后天学*的重要性,树立学无止境,开卷有益的终身学*观点。。

      【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知识。

      2、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3、在学*的过程中懂得“人生需要在学*中不断进步”的道理。

      【学*方法】 朗读、讨论交流、合作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任选下面方法导入)

      A、你知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个成语出自谁的口吗?你可知道他曾经因为学识浅薄被称为吴下阿蒙吗?是谁让他变成一位博学多识的人呢?

      B、三国时期吴国有位杰出的将领,名叫吕蒙。他曾厌倦学*,但在孙权的劝说下,广泛涉猎史籍兵书,后来,帮助周瑜大败曹军于赤壁,还领兵打败关羽,占领荆州。你想知道他的读书经历吗?

      C、 在《伤仲永》这篇文章中,方仲永这位神童因为没有接受教育,而泯然众人;我们知道牛顿、爱因斯坦少年时代也因为鲁笨甚至被勒令退学。丑小鸭能否变成白天鹅? “勤奋出天才”有没有道理呢?今天我们学*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因为读书,达到了让人刮目相待的地步,你想知道这个故事吗?

      D、“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本文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孙权劝他,你现在当权,不可以不读书。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开始学*,后来果然大有长进。

      E、音乐导入:《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

      一曲高歌,唱不尽三国英雄。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出示学*目标

      三、检查预*情况

      1、正音。

      卿 邪 孰 遂

      2、简介作者作品。

      3、 指名朗读课文。学生从字音、节奏、语气等角度订正、评价。

      四、读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或放录音,注意字音、节奏、语气。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读出人物语气。

      3、指名大声朗读课文,师生评价并完善其朗读水*。

      4、再次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师生交流下面对话的语气。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3)“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读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5、分排、分角色比赛朗读课文。

      6、指名复述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大致内容。

      7、 默读课文,概括情节,理清思路。

      劝学——就学——议论——结友

      五、译译:疏通文意,质疑问难

      1、默读课文,结合注解自译课文。不理解之处标注出来。

      2、同桌或四人小组讨论不理解的词句。

      3、学生对小组讨论中没有解答的疑难问题提出质疑,其他小组学生帮助解答,教师引导。

      4、教师出示重点词句,强化理解。

      (1)课文注释补充。

      谓……曰:对……说。

      掌事:掌管国家大事。

    [阅读全文]...

2021-12-10 15:43:13
  • 《孙权劝学》说课稿

  • 《孙权劝学》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孙权劝学》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孙权劝学》。

      下面我将按照说教材、说教学设想、说教学目标、说教学准备、说教学过程的几个环节展开说课。

      第一、 说教材

      本单元选取的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为人类历史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生动感人、广为流传的事迹。《孙权劝学》讲的孙权劝东吴大将吕蒙读书的故事。本文语言简洁精练,寥寥数语种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心理,人物个性鲜明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精品之作。同时文章宣扬一种谦虚好学,重视阅读的昂扬向上的精神,有较强的教育价值。

      第二、 说教学设想

      在这一节课上,我想坚持十六字方针:“吟诵为本,注重基础,品味探究,适当运用”,让读贯穿课堂,还文言文课堂书声朗朗的本来面目。

      第三、 说教学准备

      为了扩大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搜集《三国演义》的人物图片,名闻轶事,课堂上展示。

      第四、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掌握并运用本文中的成语。

      2、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当堂背诵。

      3、 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并能进行创造性阅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朗读体验。让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故事情节,品味人物个性。

      2、 探究交流。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与

      老师对话,达到知识的互补与提高,有助于营造和谐民主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谦虚好学,追求进步,重视阅读的精神。

      第五、 说教学过程

      一、 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三国演义》的片首曲把学生的思绪带到群雄纷争的三国时代,认识叱咤风云的乱世英才,辨别与本课有关的三国人物,导入本课。

      二、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 个人自由读,培养学生看注释读书的*惯。

      2、 分角色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初步品味人物对话语气。

      3、 老师示范读,让学生听清字音,听清节奏,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体验。

      三、 合作交流,展示自我

      首先小组分工,各司其职。我先把学生分成7个小组,每组明确分工。每组的任务依次是:理解字词、翻译句子、复述课文、品味语言、揣摩心理、分析个性、讨论写作特点。组长再给每个人分工除以上工作外,每人讲一个跟三国有关的故事或说一个跟三国有关的成语、格言、俗语、歇后语等。

      其次,探究交流,展示成果。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指点迷津。轮流展示成果时,其他组同学可随时纠正、补充,老师适时点拨。

      为强调重点,加深印象,适时练*,通过投影本文重点进行梳理。

      四、 分组演示,创造性阅读

      在学生探究合作,老师强调的基础上,学生掌握得怎样,为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每小组抽四人,一人读旁白,三人分别扮演孙权、吕蒙、鲁肃,模仿三人的地位、身份、口吻、情态、语气等进行角色朗读,可以适当带上动作。在读的过程中,可补充文中空白。如“蒙辞以军中多务”,省略了许多未说的内容。“蒙乃始就学”,如何学,本文没说,尽可让学生发挥想象;最后,吕蒙究竟谈了些什么让鲁肃大惊?这些内容尽可以让学生去想象,去补充。在补充时可用文言可用白话,也可以文白夹杂,教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五、联想链接,精神内化

      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请用一句名言、俗语、古诗文等进行解释。如: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

      ▼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开卷有益

      第一、说教材。

      本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有关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为人类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的生动感人、广为流传的事迹。《孙权劝学》讲的.是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蒙认真学*的故事,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文章简练生动,用语不多,但能在寥寥数语中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人物个性鲜明,跃然纸上,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精品之作。同时文章宣扬了一种谦虚好学,重视阅读的昂扬向上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

      第二、说教学设想。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想体现一种新的文言文教学思路。新课程理念下的文言文究竟应该怎么教?本人的理解和做法是:坚持“吟诵为本、注重基础、品味探究、适当运用”的十六字方针。“吟诵为本”,即抓住文言文的特点,让“读”贯穿课堂始终,激发学生兴趣,还文言文课堂书声朗朗的本来面目。而且,文言文的朗读必须读出“古味古韵”。本课中我将通过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朗读把对文本的理解逐步推向深入。“注重基础”,即关注学生文言文学*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扫清字词障碍,增强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品味探究”,即不把文言文当古汉语来教,而把文言文当美文来学,让学生增强文学欣赏能力。“适当运用”,即让学生能根据文章的情节、内容、人物性格等信息进行合理的想象、推理,进行扩写、补写、续写(不是说让学生学写文言文),对文本进行创造性阅读。本文作者为了突出“孙权劝学”,对材料进行了剪辑处理,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为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提供了条件。

      其次,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的体验、探究,让学生自主的与文本、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对话。整个课堂,教师预设大致程序,许多具体内容教师可根据课堂生成灵活驾驭和调控。

      第三、说教学目标。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它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强调初中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文言文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现代文教学共同承担起这一重任,只不过侧重点可有所不同。《孙权劝学》作为一篇精练的文言文,是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好文章。其简练生动的笔墨,个性鲜明的对话,极富特色。从教材的编排体系来看,把它放在七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中,紧扣住单元教学中对学生学*名人的品格,态度与精神这一要求,同时新教材将文言文分散在每一单元中,也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与积累文言知识,提高自己的文言阅读能力。有鉴于此,我把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并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掌握并能运用文中的成语。

    [阅读全文]...

2022-02-14 09:06:02
  • 孙权劝学的启示是什么

  • 启示,阅读
  • 孙权劝学的启示是什么

      孙权劝学讲述了开卷有益的道理。启示了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还有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坚持读书是有益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孙权劝学的启示是什么,希望能帮到大家

      孙权劝学的启示概括:

      (1)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2)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4)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5)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的人也要学*,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6)劝人要讲究策略。

      (7)不要找借口不听从别人。

      (8)只要发奋学*,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9)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10)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和办事能力。

      (11)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成活并成长。

      孙权劝学的启示: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成语大家基本是耳熟能详,但这个成语背后孙权劝学的故事可能知道的人就不是太多了。这个故事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讲的是孙权教导大将吕蒙读书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孙权向吕蒙详细解答了“为什么读书”“读什么样的书”和“怎样读书”三个问题,虽然时代不同了,但这三个问题同样对我们有深刻的启迪,当前全社会正在构建学*型社会,我们可以从中借鉴一些经验来为我们的读书学*服务。

      吕蒙出身于寒门家庭,在东汉末期这个门阀族阅开始流行的时代,少年时期并么有太多的机会读书识字。他在孙策、孙权兄弟创立和巩固江东集团的过程中,由于作战勇猛,深得孙氏兄弟喜爱,很快也成为了独挡一方的将领。但由于他的文化水*太低,经常受到其他世族出身的士人的排挤和冷落,就连和他交情不错的鲁肃也经常拿他文化低的事来奚落他。

      在他镇守合肥期间,一次孙权视察前线,孙权就劝吕蒙*时多读一些书,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吕蒙就说自己戎马倥偬,*时大小事务烦巨,根本没有时间也无法静下心来读书。这好像已经成为绝大部分人逃避读书的借口,忙忙忙是大多数人挂在嘴边的话,好像每个人都日理万机,赚钱娱乐人际往来还忙不过来,哪有空去读书。对此孙权的反驳可谓是一针见血,孙权说你再忙能赶得上我忙,我每天不但要处理政务,还要处理军务,事无大小都要过问,但仍然还能挤出时间来看书,你能基础的时间应该比我还多吧,我看你不是没有时间只是心里没把他当回事,根本没想过要去读书,所有的不过都是托词和借口。

      这就是伟人和常人的差距了,伟人都明白自己缺少什么要干什么,认为自己只有多读书才能充实和提高自己;常人却是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缺少目标和诉求也就失去了读书的动力。几乎所有的大人物都喜爱读书,曹操行军打仗途中还手不忍释卷;后赵国君石勒大字不识,仍要儒生在他闲暇之余读《汉书》于他听;朱元璋出身赤贫从军后,一面学打仗一面勤读书;康熙皇帝在处理国政之余,日日读书不辍;*一辈子喜读书,甚至在生命最后几日,自己无法读书的时候仍要别人读书给他听。这就伟人和常人之间巨大的差距。在现在社会,谁抓住课堂以外、工作以外的时间读书,谁就能取得比其他人大的成就。

      吕蒙接着抱怨我虽然知道读书好也愿意抽出时间读书,但书的种类那么多典籍浩如烟海,不知道如何去读,也读不过来。孙权说谁让你都读了,你做为武将光读兵法和史书就足够了,这样以来不但能补充理论知识,还能学*历史经验,了解政治发展的脉络,兵法的原理,历史上重大战役成功的原因,失败的教训,从中吸取经验,利用到日常练兵和智慧作战中去。况且让你读书,又不是学士人做学问,腰部着寻章摘句,死抠字眼,只要观其大略即可,这样一来既可以读大量的书,又不会占用大量的时间。

      孙权这一番话真如醍醐灌顶,另吕蒙茅塞顿开。对我们来说也有恍然大悟之感。长久以来很多人总是纠结于要读什么样的书,分不清自己的所需,总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读书也不系统,结果事倍功半,书读的不少,素质却没有多少提高。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不可能读遍所有的书。现代信息化时代,每一年出产的文化信息几乎是过去数千年的总和。*文化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所留下的传统文化典籍更是汗牛充栋。如何选择书是个大问题。

      在这里孙权寥寥几句话,就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出路。首先不要贪多,要有目的的的去选择和自身工作学*相关密切的书,毕竟先搞好工作技能,练出熟练的本领才能在社会生存,当个孔乙己只能饿死了。其次在学好本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读一些哲学、文学、史学方面的书,吸取前人的智慧,为我所用。练好工作本领的书毕竟只是术,而能启迪人智慧的书则是道。无道御术,人就成了工作的机器;无术补道,所学也不过是死知识,无从发挥作用。最后还要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并不是每个人读书都是为了做学问,不用拘泥于个别字词语句的含义,要从总体上去理解把握书中的内容。诸葛亮读书“独观其大略”,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都是我们学*的典范。

      孙权劝学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阅读全文]...

2022-02-16 07:07:10
  • 孙权劝学原文及拼音

  • 阅读
  • 孙权劝学原文及拼音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的重要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孙权劝学原文及拼音,希望能帮到大家。

      原文:

      孙权劝学

      chū, quán wèi lǚ méng yuē:“ qīng jīn dāng tú zhǎng shì , bù kě bù xué !”méng cí yǐ jūn zhōng duō wù 。 quán yuē :“ gū qǐ yù qīng zhì jīng wéi bó shì yé ? dàn dāng shè liè , jiàn wǎng shì ěr 。 qīng yán duō wù ,shú ruò gū ? gū cháng dú shū ,zì yǐ wéi dà yǒu suǒ yì 。” méng nǎi shǐ jiù xué 。

      初 ,权谓吕 蒙 曰 :“卿 今 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 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 若孤?孤常 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jí Lǔ sù guò xún yáng , yǔ méng lùn yì ,dà jīng yuē:“ qīng jīn zhě cái lüè, fēi fù wú xià ā méng!” méng yuē:“ shì bié sān rì , jí gèng guā mù xiāng dài , dà xiōng héjiàn shì zhī wǎn hū !” sù suì bài méng mǔ , jié yǒu ér bié 。

      及鲁肃过 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 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 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 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浏览,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一样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于是吕蒙开始学*。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天下大事。鲁肃非常吃惊地说:“以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下(的老大粗)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了几天,就应重新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明白这一道理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注释:

      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吕家岗)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6、今:现在。

      7、当涂:当道;涂,道路

      8、掌事:当道,当权

      9、辞:推辞,推托。

      10、以:介词,用。

      11、务:事务。

      1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3、岂:难道。

      1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专攻。“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5、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6、邪[yé]:通“耶”,语气词。

      17、但:只,仅。

      18、当:应当。

      19、涉猎:粗略地阅读。

      20、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21、耳:同“尔”,语气词,罢了。

      22、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23、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24、益:好处。

      25、乃:于是,就。

      26、始:开始。

      27、就学:指从事学*。

      28、及:到了……的时候

      29、过:到。

      30、寻阳: 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31、与:和。

      32、论议:讨论议事。

      33、大:非常,十分。

      34、惊:惊奇。

      35、者:用在时间词后面,无翻译。

      36、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7、非复:不再是。复:再。

      38、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现在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39、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

      40、即:就。

    [阅读全文]...

2022-01-01 20:04:28
  • 英雄杀孙权所有台词

  • 台词,英雄杀,语录
  • 英雄杀孙权台词有哪些

    白起人屠千载之英风,当六雄之敌宁为,血洗六雄

    阵死有何哀

    我何罪于天而致此灾

    穆桂英英烈:女中豪杰在此

    叫阵:万马千军,舍我其谁挂帅:我不挂帅谁挂帅

    破阵:秀鸾刀破天门阵,桃花马踏西夏川

    辞印:勇冠三军断敌魂

    阵亡:宗保

    血战沙场,为国捐躯

    王昭君和亲:莫道娥眉无志气,不将颜色媚君王马上琵琶万里行阵亡: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罗成骠骑:横枪、策马(寒蒙

    )一骑千里破竹势

    阵亡:死为天下之兴亡

    罗家枪,要失传了吗

    鬼谷子纵横:合纵,顺势而为

    连横,来去自如

    隐居:悠悠隐于世

    韬光养晦阵亡:归去来兮老夫采药修道去也 伯乐慧眼:慧眼见天下观其行,知其能

    阵亡:天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啊 唐伯虎落笔:我画兰江水悠悠, 爱晚亭上枫叶稠。

    早已胸有成竹

    风流:才子尽风流人不风流枉少年阵亡: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名不显时心不朽 再挑灯火看文章 赵武灵王胡服: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胡服骑射固中原捍北:势不可挡谁敢不服阵亡:逆子

    天下事,死后眠

    孙权对峙:龙盘虎踞阻江流,割据由来起仲谋凭长江之险,而固守之制衡:两汉四百载,分为魏蜀吴方外无事阵亡:江东基业要毁于我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杨广弑亲: 生我者不可 我生者不可,岂无不可拒谏:天下皆称广以为贤独断独行徭役: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阵亡:杨花落尽,风凄夜寒好头颅,谁当斫之

    龙蟠虎踞阻江流,割据由来起仲谋方外无事江东基业要悔与我手凭长江之险而据守之

    [阅读全文]...

2021-12-05 21:33:03
  • 孙权劝学出自那本书(出自孙权劝学的成语)

  • 《孙权劝学》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选自《资治通鉴》,文题为*所加。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的重要性。此文简练生动,首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更是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风采。

    编写: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西晋安*献王司马孚之后。

    初,权谓吕蒙曰:“卿(qīng)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shú)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阅读全文]...

2022-05-15 13:41:14
对孙权的古诗 - 句子
对孙权的古诗 - 语录
对孙权的古诗 - 说说
对孙权的古诗 - 名言
对孙权的古诗 - 诗词
对孙权的古诗 - 祝福
对孙权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