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苏绣有关的古诗词

关于与苏绣有关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与苏绣有关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与苏绣有关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与苏绣有关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54) 说说(115) 名言(608) 诗词(8k+) 祝福(53) 心语(1)

  • 苏绣的劈丝方法

  • 方法
  • 苏绣的劈丝方法

      苏绣以精、细、雅、洁的特点闻名于世。人们以“黄金有价,苏绣无价”来形容它的精致繁复与难得,又因其为丝绸制品,可长期保存,所以适合作为藏品代代相传。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苏绣的劈丝方法,欢迎阅读!

      在苏绣创作过程中,一根丝线可以分2绒,1绒分8丝,1丝分8毛,相当于一根丝线最终可分成128毛,绣制过程中最细可用到其中的2毛,3毛,甚至1毛,足见其精细程度。

      苏绣的工艺特色

      苏绣的历史悠久,建于五代北宋时期的苏州瑞光塔和 虎丘塔都曾出土过苏绣经袱,在针法上已能运用*抢铺针和 施针,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苏绣实物。据有关史料记载,自宋代以后,苏州刺绣之技十分兴盛,工艺也日臻成熟。农村“家家养蚕,户户刺绣”,城内还出现了绣线巷、滚绣坊、锦绣坊、绣花弄等坊巷,可见苏州刺绣之兴盛。当时不仅有以刺绣为生的,而且富家闺秀也往往以此消遣时日,陶冶性情,所谓“民间绣”、“闺阁绣”、“宫廷绣”的名称也由此而来。清代苏绣更是盛况空前,苏州被称为“绣市”而扬名四海。当时针法之多,应用之广,莫不超过前朝,山水、亭台、花鸟、人物,无所不能,无所不工。加上宫廷的大量需要,豪华富丽的绣品层出不穷。苏绣后来吸收上海" 顾绣"以及西洋画的特点,创造出光线明暗强烈、富有立体感的风格。

      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绣技具有“*、齐、和、光、顺、匀”的特点。“*”指绣面*展;“齐”指图案边缘齐整;“细”指用针细巧,绣线精细;“密”指线条排列紧凑,不露针迹;“和”指设色适宜;“光”指光彩夺目,色泽鲜明;“顺”指 丝理圆转自如;“匀”指线条精细均匀,疏密一致。在种类上,苏绣作品主要可分为零剪、戏衣、挂屏三大类,装饰性与实用性兼备。其中以“双面绣”作品最为精美。

      苏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为;山水能分远*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苏绣的仿画绣、写真绣其逼真的 艺术效果是名满天下的。

      【拓展】

      针法分类  

      姚建萍苏绣双面绣作品《锦绣前程》单面绣:又名:苏绣单面绣、一面光。所谓单面绣,就是在一块苏绣底料上,绣出单面图像,可以是花草、人物、动物、写真之类,背面装裱画版,外加中式或西洋画框,单面绣一般悬挂于墙上,图案精美,都可供人仔细欣赏的绣品。单面绣的特点是做工精致,由于价格适中,性价比非常之高,因此相对于双面绣比较,更受大众喜爱,市场占有率极高。

      “软裱”是单面绣的裱法之一,不带画框、玻璃和背版,依然有款有型,更便于携带。

      双面绣:又名:苏绣双面绣、两面光。分类:普通双面绣、双面异色绣、双面三异绣。所谓双面绣,

      就是在同一块底料上,在同一绣制过程中,绣出正反两面图像,轮廓完全一样,图案同样精美,都可供人仔细欣赏的绣品。 在*苏绣艺术中,双面绣是它皇冠上的一颗明珠,集中体现了苏绣的技艺水*。 如今的双面绣已发展为双面异色、异形、异针的“三异绣”,把双异绣技术发展到神奇莫测的境界。绣制“双面异色绣”和“双面三异绣”,技艺的难度就更高了,除了双面绣的一般要求外,还要照顾到双面针脚、丝缕,做到两面色彩互不影响,针迹点滴不露,使两面异色分明,天衣无缝。吴县苏绣艺人制作有酷似雕塑的双面异色的立体绣,其代表作《云龙腾飞》,用含金和银的金线、银线与真丝花线,一面绣成腾飞的金龙,另一面则为银龙。蒸腾的云霞,闪闪的群星,火红的宝珠,都突兀在绣面上。既是绣品,又似雕塑,双面绣高超绝伦的技艺,令人赞叹不已。

      本地绣:产于江苏省苏州(苏南),比邻上海。并不能说只要是苏州商家所经营的都能称作苏州刺绣,正宗的.苏州刺绣应隶属“本地绣”,更确切的说应该是苏州本地人绣制的作品。绣工均属于当地人,产品细腻光泽,色彩过渡搭配协调,绣线劈丝,价格适中。

      苏北绣:产于江苏省盐城、淮安一带(苏北),苏州当地人称之苏北绣、江北绣。价格较低,绣线不劈丝,多为两绒或一绒半绣。最经典的成名作品有“黄金大道”、“红枫”。

      宝应绣:产于江苏省扬州宝应(苏中),色彩丰富立体感强,绣线不劈丝,多为两绒绣,即一根线直接绣。因此远观或看照片,立体效果较好,*看稍显粗糙。其中风景、人物乱针绣是其强项。

      针法运用

      钱晓梅苏绣双面绣作品《狼狗》一、直绣:直针:完全用垂直线绣成形体,线路起落针全在边缘,全是*行排比,边口齐整。配色是一个单位一种色线,没有和色。针脚太长的地方就加线钉住,后来就演变成铺针加刻的针法了;缠针:是用斜行的短线条缠绕着形体绣作,有这边起针到那边落针,方向是一致的。

      二、盘针:盘针是表现弯曲形体的针法。包括切针、接针、滚针、旋针四种。其中切针最早,以后发展到旋针。

      1、切针:也叫“刺针”。针与针相连而刺,第二针须接第一针的原眼起针,针迹要细如鱼籽,所谓“一芝麻三针”,就在于此。

      2、接针:直针线条可以拉长,但因太长线松而会抛起。切针可以延长线条,但会露出针脚。

      3、滚针:滚针也叫曲针,针针逼紧而绣。第二针插入第一针中偏前些,紧逼其线,把针脚藏在线下,第三针接第一针针尾偏前些,下面以此类推。

      4、旋针:是用接针或者滚针的方法盘旋而绣的一种针法。绣的时候,顺着形体徊旋的纹路用短针盘针,匀密而不露针脚。

      三、套针: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至明代的露香园顾绣,清代沈寿时,就进一步发展了。

      1、单套:又名*套。其绣法是:第一批从边上起针,边口齐整;第二批在第一批之中落针,第一批需留一线空隙,以容第二批之针;第三批需转入第一批尾一厘许,尔后留第四批针的空隙;第四批又接入第二批尾一厘许;其后,依此类推。

      2、双套:双套的绣法与单套的绣法相同,只是比单套套得深,批数短。它以第四批和第一批相接,即第二批接入第一批四分之三处,第三批接入第一批四分之二处,第四批接入第一批四分之一处。

      苏绣3、木梳套:其绣法和单套相同,但比单套松稀。它是在第一批出边后,第二批在第一批一半处落针的,每隔一线套一针,第二批接入第一批尾的一厘许,在第二批留下的空隙中夹入。4、集套:其绣法也如单套,但外口的第一批针多,绣一批少一批针数,批批藏短针。绣到最后,周围的线路全集中在一个眼中,一批一批相覆,犹如单套。

      5、偏毛套:是绣鸟毛的套法,也就是绣片毛的套法。其方法市:根据片毛的纹路进行套绣,套法和双套相同,只是线条略有长短。因此,也有人称它为“长短套”。

      6、活毛套:是绣走兽用的针法。其套法有两种:一种是先*绣三针,然后在第三针上加上一针交叉针。这种绣法有一定规律,都是一组一组绣上去的。第二种是里面紧,外面带有放射形,由外向内绣,第二批套上的线覆在前一批的一半处落针,按照动物的形状转势。也有用两种绣法一起绣的。

      四、擞和针:又称长短针。这种针法是长短针参差互用的,后针从前针的中间羼出,边口不齐,有调色和顺的长处,可用来绣仿真形象。

      五、抢针:又叫戗针,是用短直针顺着形体的姿势,以后针继前针,一批一批地抢上去的针法。可以说,这种针法是直针的发展。

      六、*针:*针:是用金银线代替丝线的绣法。其方法:先用金线或银线*铺在绣地上面,再以丝线短针扎上,每针距离一分到一分半,依所绣纹样而回旋填满,有二、三排的,也有多排的。扎的线要对花如十字纹,如同扎鞋底花纹;钉线:钉线是一种特制的细色线代替金线的绣法。这种色线叫棕线,也叫包根线。其绣法和*金相仿,因为它的线色多,能绣的物体也比*金广得多。

    [阅读全文]...

2022-01-23 06:16:10
  • 诗名含有绣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绣字的诗词

  • 绣停针 题陈蘅芳三姊倦绣图

    李佩金〔清代〕

    小院静,见暖日烘花,莺梭织锦。检点芸奁,浅碧深红,无力绣床斜凭。

    叶遮莲映。刺一对、鸳鸯栖稳。彩丝欲整还停,霎时柳瞑花困。

    愁春清昼永。听杜宇枝头,声声离恨。翠羽笼窗,鹦鹉帘前,低诵侬诗乍醒。

    金钱怕问,卜不出、天涯芳草,王孙归信,远山断烟青迥。

    绣袈裟衣缘

    长屋〔唐代〕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张先〔宋代〕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

    胡令能〔唐代〕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

    **〔唐代〕

    枕障薰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

    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

    西江月·添线绣床人倦

    吴文英〔宋代〕

    添线绣床人倦,翻香罗幕烟斜。五更箫鼓贵人家。门外晓寒嘶马。

    帽压半檐朝雪,镜开千靥春霞。小帘沽酒看梅花。梦到林逋山下。

    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周密〔宋代〕

    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淡然春意。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凌波路冷秋无际,香云随步起。谩记得、汉宫仙掌,亭亭明月底。

    冰弦写怨更多情,骚人恨,枉赋芳兰幽芷。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相将共、岁寒伴侣,小窗净、沉烟熏翠袂。幽梦觉,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

    忆江南·红绣被

    牛峤〔唐代〕

    红绣被,两两间鸳鸯。不是鸟中偏爱尔,为缘交颈睡南塘。全胜薄情郎。

    遐方怨·凭绣槛

    温庭筠〔唐代〕

    凭绣槛,解罗帷。未得君书,断肠潇湘春雁飞。不知征马几时归?海棠花谢也,雨霏霏。

    子夜四时歌·绣带合欢结

    萧衍〔南北朝〕

    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

    怀情入夜月,含笑出朝云。

    [阅读全文]...

2022-03-13 19:21:55
  • 含有绣字的古诗词 带绣字的诗词名句

  • 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张衡《四愁诗》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李清照《浣溪沙·闺情》

    闲花淡淡春。——张先《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韩非子·五蠹》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欧阳修《南歌子·凤髻金泥带》

    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

    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李煜《一斛珠·晓妆初过》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红楼梦·第五回》

    鸳鸯绣被翻红浪。——柳永《蝶恋花·凤栖梧》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李白《夜下征虏亭》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温庭筠《杨柳枝》

    狗马饰雕文,土木被缇绣。——《后汉书·列传·宦者列传》

    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李白《春怨》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韦庄《秦妇吟》

    枕障薰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

    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见绣屏孤枕。——魏承班《满宫花·雪霏霏》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辛弃疾《粉蝶儿·和赵晋臣敷文赋落花》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冯延巳《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长屋《绣袈裟衣缘》

    荷芰风轻帘幕香,绣衣鸂鶒泳回塘,小屏闲掩旧潇湘。——顾敻《浣溪沙·荷芰风轻帘幕香》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

    朱粉不深匀。——张先《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春日迟迟春草绿,野棠开尽飘香玉。——李洞《绣岭宫词》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宋祁《鹧鸪天·画毂雕鞍狭路逢》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罗隐《七夕》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昨日乱山昏。——张先《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贯休《善哉行·伤古曲无知音》

    有约不来梁上燕,十二绣帘空卷。——陈允*《清*乐·凤城春浅》

    梦断陈王罗袜,情伤学士琵琶。——李致远《红绣鞋·晚秋》

    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张泌《浣溪沙·晚逐香车入凤城》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胡令能《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 / 咏绣障》

    来时衣上云。——张先《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愿将天上云霞服,换作人间锦绣衣。

    转眼葵肌初绣,又红欹栏角。——陈维崧《好事*·夏日史遽庵先生招饮即用先生喜余归自吴阊过访原韵》

    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艳妆临水最相宜。风来吹绣漪。——吴文英《醉桃源·芙蓉》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血屏风画折枝。——韩偓《已凉》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

    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纳兰性德《沁园春·丁巳重阳前》

    添线绣床人倦,翻香罗幕烟斜。——吴文英《西江月·添线绣床人倦》

    梦到林逋山下。——吴文英《西江月·添线绣床人倦》

    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闻余香。——李白《长相思三首》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杜甫《丽人行》

    [阅读全文]...

2022-01-06 19:23:53
  • 苏轼经典古诗词

  • 苏轼,经典,诗人
  • 苏轼经典古诗词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轼经典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满庭芳·蜗角虚名》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乾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锺美酒,一曲满庭芳。

      二:《减字木兰花·玉房金蕊》

      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纤手里。淡月朦胧。更有微微弄袖风。温香熟美。醉慢云鬟垂两耳。多谢春工。不是花红是玉红。

      三:《减字木兰花·郑庄好客》

      郑庄好客。容我尊前先堕帻。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高山白早。莹骨冰肤那解老。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满湖。

      四:《点绛唇·不用悲秋》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江村海甸。总作空花观。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楼船远。白云飞乱。空有年年雁。

      五:《点绛唇·红杏飘香》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六:《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

      回风落景。散乱东墙疏竹影。满坐清微。入袖寒泉不湿衣。梦回酒醒。百尺飞澜鸣碧井。雪洒冰麾。散落佳人白玉肌。

      七:《南乡子·凉簟碧纱厨》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

      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

      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八:《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宋]苏轼

      故园多珍木,翠柏如蒲苇。

      幽囚无与乐,百日看不已。

      时来拾流胶?一作肪,未忍践落子。

      当年谁所种,少长与我齿。

      仰视苍苍干,所阅固多矣。

      应见李将军,胆落温御史。

      问渊明?或曰:东坡此诗与渊明反,此非知言也。

      盖亦相引以造意言者,未始相非也。

      元祐五年十月十四日。

      子知神非形,何复异人天。

      岂惟三才中,所在靡不然。

      我引而高之,则为星斗悬。

      我散而卑之,宁非山与川。

      三皇虽云没,至今在我前。

      八百要有终,彭祖非永年。

      皇皇谋一醉,发此露槿妍。

      有酒不辞醉,无酒斯饮泉。

      立善求我誉,饥人食馋涎。

      委运忧伤生,忧一作运去生亦还。

      纵浪大化中,正为化所缠。

      应尽便须尽,宁复事此言。

      南歌子·游赏 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

      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谁家水调唱歌头。

      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鉴赏:

    [阅读全文]...

2022-07-04 05:57:24
  • 苏绣的历史起源

  • 历史
  • 苏绣的历史起源

      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为江苏省苏州市民间传统美术。苏绣起源于苏州,是四大名绣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绣的历史起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苏州地处江南,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滨临太湖,气候温和,盛产丝绸。因此,素有妇女擅长绣花的传统*惯。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秀丽、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的地方风格,被誉为“东方明珠”。

      苏绣历史悠久。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将刺绣用于服饰。三国时代,吴王孙权曾命赵达丞相之妹手绣《列国图》,在方帛上绣出五岳、河海、城邑、行阵等图案,有“绣万国于一锦”之说。

      1956年苏州虎丘塔发掘的4块宋代刺绣经帙,运用*抢、铺针、接针、施毛针等多种针法刺绣的花草图案,色彩鲜明,古朴大方。可见苏州刺绣品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初期,不但针法丰富多采,而且已经广泛应用。宋代以后,随着江南经济的繁荣,绘画与刺绣互相影响,促使刺绣技艺竞相媲美。据《清秘藏》叙述,“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乌极绰约底馋唼之态,佳者较画更胜”。可见宋代苏绣艺术已具有相当高水*。

      据记载,当时苏州有一条“绣线巷”,集中了不少志门为刺绣制作花线的作坊,能染制八九十种色泽的花线,加上每色区分各种深浅层次,合计达700种之多,真是万紫千红各色俱全了。苏州一带,专门有一种称作“绣娘”的职业,从事富裕人家女儿的刺绣教*。她们不仅要刺绣自己的嫁妆,并且要制作很多带有刺绣的工艺品(如荷包、汗巾之类),以便出嫁时送给男方的亲友。因此,绣花也就成为衡量新娘心灵手巧的一个标准。

      到了明代,江南已成为丝织手工业中心。在绘画艺术方面出现了以唐寅(伯虎)、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推动了刺绣的发展。刺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琳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自此,刺绣艺术在针法、色彩图案诸方面已形成独自的艺术风格,在艺苑中吐芳挺秀,与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

      明清之际,在上海“顾绣”的推动下,使苏绣的风格与技法日臻完美,具有用色和谐文静,不露生硬跳动痕迹,行针*匀熨贴,毫无参差之处。乾隆时所修《上海县志》载:“苏绣之巧,写生如画,他处所无,小民亦*糊口,略与纺织等。其法劈丝为之,针细如毫发”。那时苏州有“绣市”之称,并涌现了一批名家,如:蔡群秀、沈英、朱心柏、沈寿等,其中万以沈寿最著名。沈寿,江苏吴县人,她7岁弄针,8岁学绣,座年48岁。曾任清末工商部工艺局绣工科的总教*。沈寿继承传统并吸收日本绣法和西洋画、照片的明暗原理,注重物象的“逼真”和立体感,自称“仿真绣”,人们称它为“美术绣”。她的伤口如《意大利皇后丽娜肖像》、《英国女皇肖像》、《基督受难图》等,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她在《雪宦绣谱》中自述:“我针法非有所受也,少而学焉,长而*焉,旧法而已。既悟绣以象物,物自有真,当放真,既见欧人铅油之画,本于摄形,形生于光,光有阴阳,当辨阴阳,潜神凝虑,以新意运旧法,渐有得。”沈寿的学生著名艺人金静芬,在继承前辈运针绣艺的基础上,又有许多发展与创造。代表作品有金陵十二钗等。

      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皇室享用的大量刺绣品,几乎全出于苏绣艺人之手。民间刺绣更是丰富多彩,广泛用于服饰、戏衣、被面、枕袋帐幔、靠垫、鞋面、香包、扇袋等方面。这些苏绣生活用品不仅针法多样、绣工精细、配色秀雅,而且图案花纹含有喜庆、长寿、吉祥之意,深受群众喜爱。还有一种“画绣”,属于高档欣赏品,称之为“闺阁绣”。史载吴县的钱慧、曹墨琴,吴江的杨卯君、沈关关,无锡的丁佩、薛文华等人的刺绣佳作,皆名垂一时。特别是到了清末民初,在西学东流的潮流中,苏绣也出现了创新的兆头。

      清初,江苏苏绣一直沿袭顾绣之名,实际上已不全是顾家所制。咸丰、同治(公元1851~1892年)以后,随着宫廷和贵族官僚刺绣服饰的需要,市场大量收购定制顾绣,市面仿作日益增多,到光绪前后,坊间不论何地所产绣品,一律以顾绣相称。此时,江浙各地涌现了一些知名刺绣艺人,如金星月(浙江鄞县人),王嫒(江苏高邮人),卢元素(满人,居江南),赵慧群(江苏昆山人)等。

      光绪年间,技艺精湛的刺绣艺术家沈云芝闻名苏州绣坛,她溶西画肖神仿真的特点于刺绣之中,新创了“仿真绣”。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慈禧七十寿辰,沈云艺绣了佛像等八幅作品祝寿。慈禧备加赞赏,书写“寿”、“福”两字,分赐给沈云芝和她的丈夫余觉。从此沈云芝改名沈寿,嗣后她的`作品《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曾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意大利,轰动了意国朝野;《那稣像》1915年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太*洋国际傅览会”上获一等大奖,售价高达一万三千美元。《美国女伏倍克像》赴美展出时,其盛况空前。沈寿的“仿真绣”传誉中外,开拓了苏绣崭新的一页。

      在她的倡导下,江苏的苏州、南通、丹阳、无锡、常熟等地分别举办了刺绣传*所、绣工科、绣工会等。她曾先后到苏州、北京、天津、南通等地课徒传艺,培养了一代新人。其时著名艺人还有华基、唐义真、李佩敝、蔡群秀、张应秀、金静芬等,她们的作品先后在“意大利都朗万国博览会”(公元1911年)、“巴拿马——太*洋国际博览会”(公元1915年)、“比利时万国博览会”(公元1930年)上获奖,为中华民族传统工艺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三十年代初,丹阳正则女职中绣工科主任杨守玉,始创了纵横交叉、长短不一、分层重叠的“乱针绣”丰富与提高了苏绣艺术的表现能力。自本世纪五十年代初以来,苏绣艺人创作开拓了新的广阔天地。苏州、南通、常州、无锡、扬州、东台等地先后建立了刺绣研究机构或工厂,使刺绣艺人安心专致研究和创作。对失传的技艺进行了挖掘、总结、提高、发展,使古老的苏绣艺术重放异彩。

      **后,苏绣艺人发扬传统不断创新,名艺人顾文霞、李娥英(均系金静芬学生)等继承了苏绣优良传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技艺更是娴熟,绣品具有新意,并为培养新*刺绣新作出了可喜的贡献。1956年顾文霞的绣作《猫》在英国伦敦的展出,以及她本人在伦敦所作的技术表演,轰动了当时的英伦三岛。

      改革开放以来,坐落在江南太湖之滨,我国苏绣的主要发源地镇湖乡的苏绣艺术迅速发展,不断推陈出新,2000年7月江苏省苏州镇湖乡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命名为“*民间(刺绣)艺术之乡”称号,这是全国惟一获此称号的乡镇。全镇只有两万人口,从事刺绣的绣女就有8000人,历来以“家家有绣女,户户有绣绷”著称。刺绣精品《蒙娜丽莎》、《吹箫引凤》等,在国际国内艺术博览会上摘金夺银,许多绣品成为国家级礼品。绣女们还先后在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举办绣品展和现场表演。绣品广泛得到国内外友人的喜爱,被誉为“东方明珠”。

      拓展阅读:苏绣的民间文化属性

      苏绣是具有鲜明吴文化特征的工艺美术门类,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展示为一种文明的结果。苏绣既具备艺术形态,又是民众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无不发生联系,他涉及到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许多方面。只有将苏绣还原到整个民间文化和民众社会中去,才能深入探讨苏绣发展的文化内涵。

      一、苏绣是以人为主体的文化存在

      诚如其他工艺美术类别一样,苏绣的个性特色又其特殊自然环境使然;但更为重要的是,苏绣的文化特征主要决定于人的主体作用。苏绣创作的主体是绣娘,而绣娘并不是一种固定的专事的职业,绣娘是广泛存在于苏南农村的普通农村女性,在历史上,苏绣的最大受众也同样是普通老百姓,闺阁绣和宫廷绣是民间绣发展衍生出来的特殊形式,并不是苏绣的根源和主体。苏绣的表现内容也大都展现出创作主体的生活状况;是被抽象出来物化到针线中的社会实践。

      二、苏绣的产生发展是经济社会的内生结果

      苏绣的产生源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主要是蚕桑种养的发展和纺织工艺的进步;同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又推动了苏绣产品需求的增长,从而进一步的促进了苏绣工艺的发展。从历史的实证可以发现,每一次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带动苏绣工艺的进步,而经济社会的萧条则带来苏绣工艺的衰败,特别是清末民初的苏绣发展历程可以很好的证明这一点。

      三、苏绣艺术是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

      苏绣艺术来源于民间文化,同时又反映了民间文化。在古代,苏绣产品主要被用于民间婚嫁仪式和庆典。而且基本上,苏绣的产品形式具有明显的功能性,从绣花鞋、绣荷包、绣花枕、绣花被、绣花盖头、绣球、绣嫁衣、绣帕等等,都是日常生活所需,而且表现内容也都与日常生活有关。

      四、苏绣生产是民生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苏南农村,刺绣被称为“作生活”,这表明,刺绣是农民生计的重要来源。古代刺绣又称为“女红”是女性的重要技能,不懂刺绣被认为有悖人伦纲常。可见刺绣对有人们生活的重要性。费孝通先生在《江村调查》中指出刺绣在苏南农村是除农耕以外的最主要副业。发展苏绣生产对于提高农民的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苏绣是以民众生活为依托的,甚至就是民众生活本身,民间文化如同一种生态环境,离开其民间土壤,便必然会凋零、枯萎。苏绣作为民间工艺的一朵奇葩,必须始终扎根于民间文化的土壤之中;必须面向最广大的受众,必须融入到现代社会和时代特征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和发展苏绣这一民间艺术的瑰宝。

    [阅读全文]...

2022-04-13 07:12:49
  • 诗名含有苏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苏字的诗词

  • 姑苏杂咏 百花洲(在姑苏台下)

    高启〔明代〕

    吴王在时百花开,画船载乐洲边来。吴王去后百花落,歌吹无闻洲寂寞。花开花落年年春,前后看花应几人。但见枝枝映流水,不知片片堕行尘。年来风雨荒台畔,日暮黄鹂肠欲断。岂唯世少看花人,纵来此地无花看。

    拟苏轼偃松法并志以诗即用题苏画韵

    弘历〔清代〕

    偃松写自元祐载,春秋八百沧桑改。模松意乃思其人,松则传焉人亦在。

    似乎否乎我不知,兴来还叠瀛仙诗。底须娄举黄与倪,试听古籁千年吹。

    苏武慢 鸣鹤余音 世传全真冯尊师苏武慢二

    凌云翰〔元代〕

    篇论学仙之事。道园先生谓费无隐独善歌之,则能知者亦罕矣。及观先生所作,非惟足以追配尊师,而使世之汩没尘埃流连光景者闻之,而有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之想,则是篇於世,其可少乎。著雍阉茂之岁,灯夕后三日,偶阅道园遗,欲尽和之,甫成一篇,辄为韵拘,笔弗得骋。於是行思坐维,或得一句一韵,索纸书之。越三日又成四篇,尚少大半,意殊闷闷。二十三日城南醉归,拥孤咏,连得四篇半,与未已而夜寒手龟,不能足也。明日更成二篇半,并无俗念一篇,凡十又三篇,览者幸为正焉云缕虹竿,月钩星饵,海上金鳌曾钓。蓬岛连根,昆仑无外,不比人间嵩少。返本还源,成功满行,坐待紫皇飞诏。笑令威、千岁来归,知换几番华表。谁曾伴、阿母重游,蟠桃再结,目断西飞青鸟。林屋无扃,洞天不老,铁笛一声云杪。皎皎灵台,荧荧明镜,尘土等闲昏了。看火轮、飞出扶桑,万户千门皆晓。

    自关塞归将北上寄苏道先时苏谪居浙东

    林大春〔明代〕

    去年分袂忽西游,离怀世路空悠悠。却从燕赵走河洛,欲乘紫气凌青牛。

    紫气微茫不可见,关山浩荡若为愁。仰天长啸更西去,朝行暮行边塞头。

    边场风色满眼新,*沙荒碛半胡尘。日暮独吟古战地,白草茫茫愁**。

    胡笳何处入云哀,烽烟又报白登台。三月大河尚冰雪,虏骑冯河踏雪来。

    逐北正思汉飞将,中夜昂藏动星剑。欲请长缨缚左贤,归来疏奏未央殿。

    论兵愧乏卢龙策,作赋空惊梁兔苑。兔苑词人称绝奇,一时冠履尽追随。

    临川翻怜骤雨笔,宋玉总愧雄风辞。羌云陇树非吾土,东望沧溟万馀里。

    揽剑翻然下朔方,王孙惜别骊歌起。佩玉珊珊送玉人,兰芷纷纷忆公子。

    归向秦川正暮春,去时倾盖转相亲。索居已就兰若远,门前车马何諠嗔。

    题诗仍留长乐观,祖道重开灞浐滨。主人投辖意良苦,贱子驱车辞已勤。

    竟去三秦指百粤,还趋江汉循河津。可怜赤地几千里,区区欲效淮阳臣。

    春尽未嗟行路难,太行回首更西看。篮舆偏念仆夫苦,每从险仄傍银鞍。

    银鞍飘忽洛阳转,访旧夜宿黄泥阪。兴亡战处迹已陈,今古繁华事空叹。

    山径周驰愁郁纡,翻忆关河势空荡。长城万里连霄起,黄河九曲来天上。

    前朝陵庙宛依然,百代遗文馀断简。游览忽销旅客愁,恨不移置怀人眼。

    一从别后两茫茫,奇文胜迹空中玩。风前倚棹入匡庐,雨际题诗招惠远。

    四月薰风五岭东,故山归及荔枝红。亲颜顿开游子至,秉烛相看梦寐中。

    綵衣起舞为亲寿,老亲犹念别离久。满堂宾客尽含愁,相宽更酌荷花酒。

    幼女出门问父谁,山妻脉脉重回首。酒阑客散扇枕罢,洞房涕泪询安否。

    青镜朝临尘土容,当日妙年成老丑。人生离别宁足论,但念年华暗奔走。

    何况区区身外名,底事谁能为不朽。秦中洛浦帝王都,当年帝业今何有。

    抵应长醉杯中物,百年愿结神仙友。誓将及此爱吾庐,犹诵诗人畏简书。

    因记天涯留宿约,拟从江上问谪居。秋云淡淡秋水多,已办青钱易棹歌。

    便期明发渡江去,迁客有酒定如何。

    满江红 其六 苏公堤苏东坡

    吴藻〔清代〕

    管领湖山,天付与、仙人玉局。能会到、传神西子,嫣然眉目。

    终古高风怀吏隐,前身明月寻僧屋。遍长堤、杨柳属苏家,垂垂绿。

    三两处,轩窗拓。千万首,诗篇足。记年时放鸽,絮花扑扑。

    雨湿翠翘云舫女,凉生金缕瑶台曲。试参寥、泉水碧无痕,茶香熟。

    苏武慢 次蔡友古韵,汉苏武玉印

    吴湖帆〔清代〕

    卫律言轻,阿云情重,几许消磨肠断。栖幽北海,望极南云,生死寸心不乱。

    雁足传书,羊头酬节,凄其河梁归晚。叹朔风毳幕,寒沙衰草,牧羝人远。

    却细看、垂宇名高,悬腰印小,凝想镌华真面。文龟娴雅,土象斑斓,不尽玉怜金怨。

    翠羽吟珍,赤刀图宝,从今词林赏遍。且开奁、双武齐扬,欢揉倦眼。

    姑苏杂咏 姑苏台(在横山西北麓)

    高启〔明代〕

    金椎夜筑西山土,催作高台贮歌舞。文身泽国构王基,却笑先人独何苦。铜铺玉槛盛繁华,幻作峰头一片霞。望处直穷三百里,役时应废几千家。蟠空曲路迷仙仗,攀尽瑶梯才到上。外绕雕龙宛转栏,中施绣凤葳蕤帐。熏炉长爇郁金香,共道千龄乐未央。茂苑月来秋佩冷,洞庭雨过夏绡凉。当窗众妓如仙女,扬袂迎风欲轻举。人从天上见经过,鸟向云间惊笑语。日暮横塘花尽开,卷帘台上望王来。宴舟初自观鱼返,猎骑还从射鹿回。从登不用持铍队,自列红妆侍高会。香传罗帕进黄柑,缕切鸾刀供玉鲙。烛光远落太湖波,惊起鱼龙出没多。城上乌啼河汉转,此时谁问夜如何。管弦嘈嘈聒人耳,不闻兵来渡溪水。欲携西子走登舟,醉倚画筵娇不起。瞑目无因到甬东,可怜一炬绮罗空。献楣竟堕仇人计,赐剑应辜谏士忠。客来试问遗宫路,物色荒凉总非故。搴衣始信不虚言,满地荆榛见零露。当年争夺苦劳机,却把江山付落晖。闻说越王台殿上,如今亦有鹧鸪飞。

    [阅读全文]...

2022-02-12 01:31:08
  • 雪的古诗词

  • 写作
  • 雪的古诗词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雪的古诗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时来。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山。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大雪纷纷何所有,明月与我何相见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燕山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看长城内外,分外妖娆。

      《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

      (唐李隆基)

      弧矢威天下,旌旗游*县。一面施鸟罗,三驱教人战。

      暮云成积雪,晓色开行殿。皓然原隰同,不觉林野变。

      北风勇士马,东日华组练。触地银獐出,连山缟鹿见。

      月兔落高矰,星狼下急箭。既欣盈尺兆,复忆磻溪便。

      岁丰将遇贤,俱荷皇天眷。

      《保大五年元日大雪,同太弟景遂汪王景逖齐王》

      (唐李璟)

      珠帘高卷莫轻遮,往往相逢隔岁华。

      春气昨宵飘律管,东风今日放梅花。

      素姿好把芳姿掩,落热还同舞势斜。

      坐有宾朋尊有酒,可怜清味属侬家。

      《元次山居武昌之樊山,新春大雪,以诗问之》

      (唐孟彦深)

      江山十日雪,雪深江雾浓。起来望樊山,但见群玉峰。

      林莺却不语,野兽翻有踪。山中应大寒,短褐何以完。

      皓气凝书帐,清著钓鱼竿。怀君欲进谒,谿滑渡舟难。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宋向子諲)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

      频闻遣使问*安。几时鸾辂还。

      《病中大雪数日未尝起观虢令赵荐以诗相属戏用》

      (宋苏轼)

      经旬卧斋阁,终日亲剂和。不知雪已深,但觉寒无奈。飘萧窗纸鸣,堆压檐板堕。(关中皆以板为檐。风飙助凝冽,帏幔困轩簸。惟思*醇醲,未敢窥璨瑳。何时反炎赫,却欲躬臼磨。谁云坐无毡,尚有裘充货。西邻歌吹发,促*寒威挫。崩腾踏成径,缭绕飞入座。人欢瓦先融,饮俊瓶屡卧。嗟余独愁寂,空室自困坷。

      《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

      (宋苏轼)

      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东风吹宿酒,瘦马兀残梦。葱昽晓光开,旋转余花弄。下马成野酌,佳哉谁与共。须臾晚云合,乱洒无缺空。鹅毛垂马骏,自怪骑白凤。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欹栋。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春雪虽云晚,春麦犹可种。敢怨行役劳,助尔歌饭瓮。

      《北风行》

      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阅读全文]...

2022-07-06 10:04:52
  • 苏轼的诗词有名的古诗

  • 有名,苏轼,文学
  • 苏轼的诗词有名的古诗

      苏轼是*古代文人中的著名诗人,他的诗、词、散文成就非常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轼的诗词有名的古诗,希望大家喜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鉴赏: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

      最后两句是千古名句,“婵娟”就是月亮的意思。两个人像个千里,但却可以共同凝望天上的月亮。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与东坡诗句颇有同趣。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鉴赏: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鉴赏:这首词上下句之间、上下阕之间,往往体现出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例如上片结尾二句,“枝上柳绵吹又少”,感情低沉;“天涯何处无芳草”,强自振奋。这情与情的矛盾是因在现实中,词人屡遭迁谪,这里反映出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上片侧重哀情,下片侧重欢乐,这也是情与情的矛盾。而“多情却被无情恼”,不仅写出了情与情的矛盾,也写出了情与理的矛盾。佳人洒下一片笑声,杳然而去;行人凝望秋千,空自多情。词人虽然写的是情,但其中也渗透着人生哲理。

      在江南暮春的景色中,作者借墙里、墙外、佳人、行人一个无情,一个多情的故事,寄寓了他的忧愤之情,也蕴含了他充满矛盾的人生悖论的思索。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鬃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鉴赏:苏轼在宋词中属于豪放派,境界开阔,宏大。这首词具有明显的豪放派的特质。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鉴赏:这是苏轼最有名的词作之一,也是最能代表他风格的作品。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通大笔挥洒,却也衬以谐婉之句,英俊将军与妙龄美人相映生辉,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迭相递转,做到了庄中含谐,直中有曲。特别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开拓了新的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


    [阅读全文]...

2022-03-19 07:46:03
  • 古诗词

  • 文学
  • 古诗词(精选10首)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精选10首),欢迎阅读与收藏。

      1、《沁园春·雪》

      朝代:现代作者:*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朝代:宋代作者: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3、《长恨歌》

      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4、《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

    [阅读全文]...

2022-03-24 04:34:51
  • 水的古诗词

  •   1、《夜渡湘水》  唐·孟浩然  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2、《问淮水》  唐·白居易  自嗟名利客,扰扰在人间。  何事长淮水,东流亦不闲?

      3、《渌水曲》  唐·李白  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4、《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5、《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6、《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7、《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8、《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9、《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0、《桃源行》  唐·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阅读全文]...

2022-05-19 18:54:33
与苏绣有关的古诗词 - 句子
与苏绣有关的古诗词 - 语录
与苏绣有关的古诗词 - 说说
与苏绣有关的古诗词 - 名言
与苏绣有关的古诗词 - 诗词
与苏绣有关的古诗词 - 祝福
与苏绣有关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