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写的浣溪沙古诗

关于周邦彦写的浣溪沙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周邦彦写的浣溪沙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周邦彦写的浣溪沙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周邦彦写的浣溪沙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59) 语录(2k+) 说说(1) 名言(1) 诗词(172) 祝福(2k+) 心语(397)

  • 周邦彦千古诗词

  • 千古,文学
  • 周邦彦千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周邦彦千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1、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2、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燎沈香》

      3、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柳》

      4、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麝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

      5、当时面色欺春雪,曾伴美人游。今日重来,更无人问,独自倚阑愁。——周邦彦《少年游》

      6、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周邦彦《浣溪沙》

      7、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周邦彦

      8、帘卷青楼,东风暖,杨花乱飘晴昼。兰袂褪香,罗帐褰红,绣枕旋移相就。海棠花谢春融暖,偎人恁、娇波频溜。象床稳,鸳衾谩展,浪翻红绉。一xx浓似酒,香汗渍鲛绡,几番微透。鸾困凤慵,娅姹双眉,画也画应难就。问伊可煞于人厚,梅萼露、胭脂檀口。从此后、纤腰为郎管瘦。——周邦彦《花心动》

      9、人如风**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10、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拼(pàn)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周邦彦《解连环》

      11、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彦《少年游》

      12、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意辽邈。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汀洲渐生杜若。料舟移岸曲,人天角。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

      13、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尽日测测轻寒,帘底吹香雾。黄昏客枕无憀,细响当窗雨。看两两相依燕新乳。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暮往朝来,心逐片帆轻举。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共剪西窗蜜炬。——周邦彦《荔枝香*》

      14、川原澄映,烟月冥濛,去舟如叶。岸足沙*,蒲根水冷留雁唼。别有孤角吟秋,对晓风呜轧。红日三竿,醉头扶起还怯。离思相萦,渐看看、鬓丝堪镊。舞衫歌扇,何人轻怜细阅。点检从前恩爱,但凤笺盈箧,愁剪灯花,夜来和泪双叠。——周邦彦《华胥引·川原澄映》

      15、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

      16、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周邦彦《夜游宫》

      17、苦恨斜阳,冉冉催人去。——周邦彦

      18、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周邦彦

      19、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周邦彦《关河令》

      20、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

      21、如今向、渔村水驿,夜如岁、焚香独自语。有何人、念我无聊,梦魂凝想鸳侣。——周邦彦《尉迟杯·离恨》

      22、一段伤春,都在眉间。——周邦彦

    [阅读全文]...

2022-02-25 18:08:20
  • 周邦彦《浣溪沙雨过残红湿未飞》诗词赏析

  •   原文

      雨过残红湿未飞,疏篱一带透斜晖。游蜂酿蜜窃春归。

      金屋无人风竹乱,衣篝尽日水沉微。一春须有忆人时。

      鉴赏赏析

      上片是这位少妇从闺中往外看所见到的景象。暮春时节,一阵微雨过后,几点凋残的花朵因被雨水沾湿在花枝上,所以还没有随风飘落,似乎是留恋这美好的春光,依依不忍离去。淡淡的斜晖,透过一带疏篱把她最后的光辉洒向大地,也洒向残红。光和色的交映,这暮春、残红、黄昏、落照,对于这位忍受着青春消逝与闺房寂寞的少妇,是一种敏感的刺激;不能不勾起她内心难以言状的感触。

      但春天毕竟是美好的,充满活力的。勤劳的蜜蜂在百花丛中穿来穿去,带着采集的花粉的芳香满意地回到蜂窝。它有了收获,有了成果,它不再期待什么了,这与少妇的正在期待构成心理上的对比,更增添了少妇春闺怀人的空虚感和寂寞感。写景静中有动、动静结合。

      过片,少妇的目光由室外转向室内。空间的转移,使她的情绪产生了微妙的变化。“金屋无人风竹乱,衣篝尽日水沉微。”“金屋”,借用汉武帝金屋藏娇故事,这里借指华丽的房屋。“衣篝”,指薰衣的薰笼。“水沉”,即沉水香,一种名贵的香料。黄昏时候,斜晖静静地照着这座华丽的房子,室内空荡荡地,除了这位少妇外,寂静无人,静得可怕。只有风吹竹影,参差摇曳。乱,摇曳不定的样子。薰笼里的沉水香已燃了一整天,只剩下残烟袅袅,缕缕余香。女主人公无精打采,懒得再去添香。竹影摇曳不定,也搅动着这位少妇的心旌,使她心神不定,意绪撩乱,真是“剪不断、理还乱。”这摇曳不定的竹影,这若有若无的香烟,更烘托出金屋的空荡、寂寞。

      经过前面对室内室外环境的渲染、烘托,静态与动态的交互作用,这位终日寂寞地困守金屋的少妇,由眼前的春暮花残、黄昏落照所引起的青春消逝、惆怅空虚的情怀,已不难体会。结句似应仍从闺中少妇着笔,进一步深化主题,但作者却不然,而是到第五句一笔顿住。第六句转向用作者与读者的口气代闺中少妇剖白内心世界:“一春须有忆人时”。春天过去了,花也凋残了,游蜂也开始酿蜜了,沉香也快燃完了,寂寞地困守金屋的少妇也该是怀人的时候了。结句轻轻点明怀人,如画龙点睛,使全篇皆活了,这是作者用笔妙处。

      唐代人刘方*一首《春怨》诗:“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主题、情景都与此词相类似,而比较起来,此词抒情笔触更为细腻,艺术手法多种多样,摇曳多姿,更富于艺术感染力。

    [阅读全文]...

2022-07-21 22:34:56
  • 周邦彦:夜飞鹊

  •   《夜飞鹊》

      周邦彦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

      斜月远、坠余辉,

      铜盘烛泪已流尽,

      霏霏凉露沾衣。

      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

      树杪参旗。

      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

      空带愁归。

      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

      斜径都迷。

      兔葵燕麦,向斜阳欲与人齐。

      但徘徊班草,

      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赏析:

      此为忆别怀人词。上片先追忆当日送别场景,渲染氛围;再写别筵散场,匆匆分手,怏怏而归。“津鼓”催发行船,“扬鞭”自跨归骑。“花骢”二句为神来之笔,马犹如此,何况人呢!省却万言千语。下片写送客归来的思念。起首三句,述当日送别归途离思、旷野落寞,而由“空带愁归”顿住。“何意”以下转入当今。如今重经当年送别旧地,时过境迁,触目荒凉,路径难辨。怀想之极,不忍离去,收拍以“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等一系列密集动作意象写出离愁凝重、怀旧情深。全词写的是惜别、怀旧之情,情不直接流露,只于写景、写事、托物上见之,写得细腻沉着。

    [阅读全文]...

2022-05-09 05:26:39
  • 周邦彦:浪淘沙慢

  •   《浪淘沙慢》

      周邦彦

      昼阴重,

      霜凋岸草,

      雾隐城堞。

      南陌脂车待发,

      东门帐饮乍阕。

      正拂面垂杨堪揽结,

      掩红泪玉手亲折。

      念汉浦离鸿去何许?

      经时信音绝。

      情切,

      望中地远天阔,

      向露冷风清无人处,

      耿耿寒漏咽。

      嗟万事难忘,

      惟有轻别。

      翠尊未竭,

      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罗带光消纹衾叠,

      连环解旧香顿歇;

      怨歌永琼壶敲尽缺。

      恨春去不与人期,

      弄夜色空余满地梨花雪。

      赏析:

      此词为暮春之夜怀思恋人之作。全词三片。抒写离愁别恨,上片、中片都是回忆,下片才写到当前。上片追忆汴京离别情景。中片把别后思念之情集中在一个夜晚,作充分的描述。下片写词人现实处境及相思离恨。“恨别”之类,本是宋词里最常见的题目,但本词却有它的特点。作者把有关题材搜罗到一起,铺排开来,作多层次、多角度的描写,显得饱满充实,细致全面。随着时间的伸延,人物的思绪也显示了发展变化的轨迹。

    [阅读全文]...

2022-05-04 21:46:51
  • 周邦彦:花犯

  •   《花犯》

      周邦彦

      粉墙低,

      梅花照眼,

      依然旧风味。

      露痕轻缀,

      疑净洗铅华,

      无限佳丽。

      去年胜赏曾孤倚,

      冰盘同燕喜。

      更可惜,

      雪中高树,

      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

      相逢似有恨,

      依依愁悴。

      吟望久,

      青苔上,

      旋看飞坠。

      相将见翠丸荐酒,

      人正在空江烟浪里。

      但梦想一枝潇洒,

      黄昏斜照水。

      赏析:

      此词大约作于哲宗元佑七年(1092)冬春离荆州调任溧水县令之际。客居孤寂,惟有梅花作伴,如今离她而去,依依不舍,而自己宦海沉落,漂泊无定。于是移情于梅,抒发落寞情怀。上片写今年告别梅花,回忆去年赏梅情景。下片写今年赏梅并预想明年情景。此词对梅花作了多角度的写照,同时把自我的身世之感融入对外界景物的描写之中。

    [阅读全文]...

2021-12-24 09:07:19
  • 周邦彦《诉衷情》

  • 《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

      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

      出林杏子落金盘。齿软怕尝酸。可惜半残青紫,犹有小唇丹。南陌上,落花闲。雨斑斑。不言不语,一段伤春,都在眉间。

      作品赏析

      【注释】:

      此词以空灵的笔触,传神地描绘了少女伤春的情事。词中将少女尝鲜得酸的偶然情事,与其怀春藏酸的本质内容相勾连 ,以前者触发后者 ,写来活泼可爱,清丽可喜。尝杏怕酸的细节,暗示着少女心中萌发着的爱情追求 ,即如吃杏子一样,想要尝试 ,又怕齿酸。作者将少女情春时的微妙心理表现得真切动人。

      上片用工致之笔 ,刻画一个具体情节。“出林杏子”一句,先就暗示了这是杏子刚刚成熟的时节,即暮春时候。金盘里的杏子是摘来的,词人却写做“落金盘 ”,不但新颖,而且妥贴(“落”则熟也)。不过第一批出林的杏子,乃属尝鲜之列 ,并未熟透甜透。

      这从它“青紫”相间的颜色可知,所以少女刚品尝一口,便“齿软怕酸”了。所谓“齿软 ”,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俗语称之“倒牙”。这样便留下半枚残杏,“ 可惜半残青紫,犹印小唇丹。”一个青紫相间的残杏上,留下小小口红痕印,从这个呼之欲出的细节动作中似乎可见那咬杏的人儿,酸在口中,蹙到眉尖的情景。

      下片则用较空灵的笔触,烘出少女伤春情事。“南陌上,落花闲。雨斑斑”三句用速写简妙笔墨,勾勒出一个背景 。“斑斑”二字本形容落花狼藉情态,此承“ 雨”字作形容,又兼有“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的意趣,不独见春雨之骤急。最后三句则着力写人物的表情及心理,上片写少女尝杏,酸到眉尖,这里一着暮春之景,则那眉间的酸意,又不全是为了青杏“不言不语,一段伤春,都在眉间。”

    [阅读全文]...

2022-01-24 12:53:03
  • 周邦彦 李师师 诗句

  • 经典
  • 李师师诗句

    一天,宋徽宗因游幸,坐在千秋亭上闷闷不时有高俅、杨戬在侍,高俅见便进言道:“陛下贵为天子,何事不可为

    正可及时行乐,以期不负韶华,况人生如白驹过隙,若不自寻欢乐,未免老大徒伤。

    徽宗答道:“卿言甚是,朕当排遣愁怀,力寻欢乐,以免辜负年华。

    ”正说着,忽然一阵风飘过管弦之声。

    徽宗说:“朕深知九事之中,反不如小民这样快乐。

    朕欲出观市廛景至,恨无其由。

    ”杨戬立即说:“这个容易,陛下只要扮作秀才模样。

    我等装成仆从,自后窄门出去私行,就可以畅观市廛风景了。

    ”就这样徽宗被两个奸里引出皇宫。

    一路穿大街、过小巷,但见到处是歌台舞榭,酒市花楼,看得徽宗皇帝好不高兴,天色将暮的时候,来到金环巷。

    这里的风趣又与他处不同,户户家家,帘儿底笑语喧哗,门儿里萧管嗷嘈。

    是汴京城有名的妓院所在地,原来高俅常常在这里出入,尤其认得名妓,特地把徽宗引来。

    有诗一首形容的美貌:   嚲眉鸾髻垂云碧,眼入明眸秋水溢。

      凤鞋半折小弓弓,莺语一声娇滴滴。

      裁云剪雾制衫穿,束素纤腰恰一搦。

      桃花为脸玉为肌,费尽丹青描不得。

    欧阳修晏殊同时代的“张三中”(因其词中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张三影”(因其曾自举*生得意之三词带影字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之称的著名词人张先张子野,曾专门为新创词牌,并有一词曰:香钿宝珥,拂菱花如水。

    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

    蜀彩衣长胜未起。

    纵乱云垂地。

    都城池苑夸桃李。

    问东风何似。

    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于珠子。

    正是残英和月坠。

    寄此情千里。

    “”之一、善写男女情爱、“文丽而思深”的秦观秦少游,描写李师师妆容相貌的词作,就更加言简意赅,生动传神。

    一首,广为传唱: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

    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颍川花,不似师师好。

    秦观另一首赠给李师师的词作写出了一代名妓的风情韵致。

    词曰:年来今夜见师师。

    双颊酒红滋。

    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口。

    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

    假期谁料久参差。

    愁绪暗萦丝。

    相应妙舞清歌夜,又还对、秋色嗟咨。

    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

    而最富传奇色彩的是精通音律、享有“词家之冠”美名的周邦彦(字美成)的几首词。

    南宋张端义记载:一天,风流皇帝宋徽宗赵佶突然驾临李师师寓所。

    先他而至的周邦彦避之不及,情急之下,便躲到了睡床底下。

    宋徽宗当时给李师师带去了一枚江南进贡的新鲜橙子,对坐享用,一番缱绻言谈。

    徽宗离去之后,周邦彦根据床下亲闻,写成一首《少年游》词,如下:并刀如水,吴盐胜雪。

    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

    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后来有一次李师师在徽宗面前唱起这首词,徽宗问是谁的作品,李师师不敢隐瞒,据实以告。

    宋徽宗听后,狎妓秘密被人窥知的恼怒和醋意兼而有之,心中不悦,很快便下令将周邦彦“押出国门”。

    一二天后,徽宗再到李师师寓所时,适逢李师师给周邦彦饯行去了。

    [阅读全文]...

2022-02-16 03:19:32
  • 周邦彦:拜星月慢

  •   《拜星月慢》

      周邦彦

      夜色催更,

      清尘收露,

      小曲幽坊月暗。

      竹槛灯窗,

      识秋娘庭院。

      笑相遇,

      似觉琼枝玉树相倚,

      暖日明霞光烂。

      水盼兰情,

      总*生稀见。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

      谁知道自到瑶台畔。

      眷恋雨润云温,

      苦惊风吹散。

      念荒寒寄宿无人馆,

      重门闭,

      败壁秋虫叹。

      怎奈向一缕相思,

      隔溪山不断。

      赏析:

      此词为羁旅驿馆、追怀旧日情人之作。上片回忆初识伊人令自己销魂的情景。“夜色”五句追忆当年在夜月朦胧时分,词人在更声、月色引导下信步踏过清尘,走入狭小幽深的斜邪曲巷,来到一处以竹为槛的庭院前,而以“灯窗”之光明暖意透露出初识秋娘的喜悦。“笑相遇”三句写词人与秋娘邂逅乍逢之惊喜,以“笑”字传达出双方一见钟情,缘结三生的欢情洽意。“水盼”二句转写女子的目盼心许,柔情芳纯,与词人“*生罕见”的惊诧。下片写今日相思之情的深重。“画图中”四句写情侣欢情离散之怅恨。“瑶台云雨”,隐喻词人与所恋女子欢会,美妙温柔。“苦惊风”,惊恐而不可抗拒的外力,将同命鸳鸯活活吹散。“念荒寒”数句辞意顿转,返归现实,写词人自劳燕分飞后,羁宦江南,寄寓驿馆,重门闭着,只听到败壁秋虫的悲鸣,似在助人叹息。此情此景,其何以堪!“怎奈向”二句申诉词人相思不悔、真情不灭的情怀,表白了溪山遥隔也隔不断的相思之情,表现出对爱情的深挚与执着。这首词,抒情叙事细腻生动,表现力强。

    [阅读全文]...

2022-02-04 05:27:40
  • 周邦彦:夜游宫

  •   《夜游宫》

      周邦彦

      叶下斜阳照水,

      卷轻浪、沉沉千里。

      桥上酸风射眸子。

      立多时,

      看黄昏灯火市。

      古屋寒窗底,

      听几片、井桐飞坠。

      不恋单衾再三起。

      有谁知,

      为萧娘书一纸?

      赏析:

      此词为得情人书信而怀思情人之作。上片写独立桥上所见江景。“叶下”二句以斜阳、水浪意象组合成一幅秋水千里的动态景象,落叶、斜阳、流水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全是触动悲秋离愁的特定媒介。“沉沉”二字,则加染离恨愁情的沉郁、浓重的色调。最后以“千里”的空间距离,暗示出词人愁长千里之遥,心萦千里之外。“桥上”句则借寒风射酸双眸,暗示出词人已流下了忆君清泪。“灯火市”,正是昔日与情侣团聚欢会的繁华场所,而今人隔千里,面对眼前“灯火市”,更显出自身处境的孤寂与幽冷,情怀的惆怅与失落。下片写夜不安寝。“古屋”三句写破旧而简陋的居处。“听几片”句写夜风凛冽,吹得梧桐叶飞坠,飒飒有声,一片萧瑟、悲凉。寒窗风紧,长夜难捱,即使是单薄的衾被,也该裹紧身子。词人却“不恋单衾再三起”!“再三”则是起而又卧,卧而又起。到底有什么心事呢?最后,“有谁知”三句方始揭明原因:“为萧娘书一纸”,遂使前面一连串反常行为豁然开朗。全词到此一点即止,余味甚长。

    [阅读全文]...

2022-02-09 09:59:00
周邦彦写的浣溪沙古诗 - 句子
周邦彦写的浣溪沙古诗 - 语录
周邦彦写的浣溪沙古诗 - 说说
周邦彦写的浣溪沙古诗 - 名言
周邦彦写的浣溪沙古诗 - 诗词
周邦彦写的浣溪沙古诗 - 祝福
周邦彦写的浣溪沙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