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早发白帝城的全首古诗拼音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早发白帝城的全首古诗拼音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早发白帝城的全首古诗拼音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早发白帝城的全首古诗拼音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作者: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1、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2、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县。
3、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译文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1、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2、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县。
3、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译文: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赏析:
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原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译文二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查看全文...
鉴赏
全诗四句全在一个“流”字,以体现诗人遇赦之后,从此海阔天空的轻松与喜悦的心情。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一说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写...查看全文...
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下江陵》。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李白青年出蜀时所作。然而根据“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意,...查看全文...
[早发白帝城赏析]
作者:蘅苒,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公元759年,李白被流放夜郎,
行至白帝城的时候
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
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
所以此诗又名为《下江陵》。
在《周礼·天官·大宰》中有记载,
白帝是古神话中五天帝之一,
主西方之神。
白帝城这个名字的由来
和西汉末年公孙述有着直接关系。
据传,公孙述盘踞蜀地,
在山上筑城,
因城中有一口井常冒白气,宛如白龙,
他便借此自号白帝,并名此城为白帝城。
公孙述大概也是想借神仙帝王
来为自己脸上贴金。
可不得不说,白帝城
确实是个让人向往的好地方,
它背倚高峡,前临长江,
气势十分雄伟壮观,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
还是三峡旅游线上久享盛名的景点。
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
刘禹锡、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
都曾登白帝,写下大量诗篇,
因此,白帝城有着”诗城”之美誉。
清晨的第一束阳光亲吻过柔软的云彩,停留在了还在沉睡中的白帝城那古老的屋檐上,一缕缕阳光像顽皮的孩子,不断地像更远处跳跃,似是要将还未醒的古城唤起来。
云雾缭绕的白帝城在晨曦中渐渐苏醒,金色的光,洁白的云,朦胧的雾,古老的城,飘飘渺渺恍若仙境,让人不禁叹服这被神明眷顾的地方。
惊喜若狂的诗人却无暇欣赏这仙境美景了。
随着叫起太阳的第一声鸡鸣,他带着收拾停当的行礼,迫不及待地当了第一个出城的人。
朝霞还没出现,诗人已站在了船头,望着山间那座令人流连忘返的城,迎着扑面而来的水汽,他放声大笑,用力挥手,他想大声宣告:告辞了,彩云间的白帝城;永别了,千里之外的夜郎!
这一路顺风顺水,哪怕是乘着飞奔的骏马,驾驭着呼啸的大风,也没有这样快的了吧!
想我来时,一路逆流而上,一片凄风冷雨,船儿被浪头拍打得摇摇晃晃,船上的我战战兢兢,生怕被撞翻了去。
沉重的心情似乎将这在湍流中的行进的小船也压得喘不过气来了。
可此时,这小船像一支离弦的利箭,穿梭在这山谷间、江流上,来时的障碍和险阻,都轻易地被箭簇的锋刃划破,一路疾驰,向着千里之外繁华如织的江陵驶去。
大概一日之内就能到达了吧!
船头的诗人抚摸着花白的胡须揣测着。
景随情迁说的大概就是目下的情形了。
*山间的猿声依旧如去时一般,响声不绝于耳,前者呼,后者应。
可现在听来却不再是昔日凄厉的悲鸣,反而让人觉得是它们之间在愉快地游戏,是召唤,是自由,是爱情。
一叶扁舟,在山间穿梭;千种愁思,随江水东流。
望着身后渐渐远去的群山,挥别了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自此以后,就像这轻快自在的小舟一样,没有了世俗枷锁,以自由为灯塔,向远方漫溯……
【作者简介】蘅苒,希望用文字,记录每一个瞬间的美好,有趣的灵魂总会相聚,我在一个有意思的地方,等一个有趣的你!
关于唐朝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的相关资料:诗句年代:唐朝唐肃宗时期诗句类型:七言绝句作品名称:早发白帝城“早发白帝城”原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诗句“早发白帝城”的创作背景:唐肃宗时期李白因李璘案流放夜郎,在走到白帝城的时候忽然得到朝廷赦免他的消息,李白接到这个消息悲喜交加写下了著名的“早发白帝城”诗句。
“早发白帝城”原文翻译:一早就离开了彩云缭绕白帝城,江陵虽然有千里之遥但是只需一天就可以到了。这一路上猿叫了不停,我们的小船依然度过了万重山。地理知识之《白帝城》在哪里:白帝城在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是汉朝时期割据蜀地的公孙述所建,因为公孙述自称’白帝’因此此地得名白帝城。三国时期的刘备在夷陵战败后就死在了白帝城,著名的白帝城托孤就是发生在这里。历史上除了李白,还很多文人雅士来过白帝城,比如杜甫,白居易,苏轼等等。
《早发白帝城》古诗词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早发白帝城》古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朝代:
唐代
作者:
李白
原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译文一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译文二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注释
⑴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⑵朝:早晨。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⑶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还:归;返回。
⑷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
⑸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的意思
清晨告别白云之间的白帝城,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能到达。江*的猿在不停地啼叫着,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早发白帝城》的诗意
《早发白帝城》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全诗把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
早发白帝城的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早发白帝城古诗原文及诗意
早发白帝城古诗是李白所写的名作之一,在李白在流放后回归中所写的七言绝句,全诗描述了自己愉快的心情和祖国江山美景。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早发白帝城古诗原文及诗意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早发白帝城古诗原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古诗译文: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三月。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坐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翌年春,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诗人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即作于诗人遇赦后离开白帝城乘舟顺江而下抵达江陵时,所以诗题一作“白帝下江陵”。
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时所作。然而根据“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意,以及李白曾从江陵上三峡推断,这首诗应当是他流放中途遇赦返还时所作。
作品鉴赏
《早发白帝城》不同于普通的记游诗、山水诗,它是一首借江水浩荡湍急、舟行轻快倏忽以抒发诗人遇赦后欢快心情的抒情诗。
此诗是在优美的环境描写中发端的。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一说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写白帝城之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暂、耳目的.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暝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描写舟行迅速。“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极力形容船行之快,简练有力,*仄相间,声调抑扬,富有诗意。这里,巧妙的地方在于那个“还”字上。“还”,归来的意思。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如同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细细玩味。
后两句是此诗的精华所在。第三句的境界非常神妙。从奉节到江陵,中间要经过长江三峡,*连山叠嶂,“常有高猿长啸”,特别容易引起羁旅之人的伤感。诗人说“啼不住”,是因为他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便显得笨拙;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船的快速读者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看这首诗的气势的豪爽,笔姿的骏利,还不能完备地理解全诗。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快船快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删”韵的“间”“还”“山”来作韵脚,使全诗显得格外悠扬、轻快,回味悠长。
九库说说包括名人名言、唯美句子、标语口号、经典台词、祝福语等等,经过众口相传和时间淘洗,留下的都非常意蕴深长,发人深省,或开心一乐,或顿生感悟。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关于描写白帝城的诗句大全,希望于您有所收获。
唐杜甫
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
朝宗人共挹,盗贼尔谁尊?
孤石隐如马,高萝垂饮猿。
归心异波浪,何事即飞翻。
《竹枝词》
唐白居易
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
八阵图【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夔州歌【唐】杜甫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唐险过百牢关。
竹枝词【唐】杜甫
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朝宗人共挹,盗贼尔谁尊?
孤石隐如马,高萝垂饮猿。归心异波浪,何事即飞翻。
白帝城的诗句(二)
竹枝词【唐】白居易
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
《昭烈庙》
宋王十朋
老臣苦欲争天下,嗣子何曾思蜀中。
古屋数椽犹庙食,伤心地*永安宫。
《白帝城》
清傅作辑
瞿唐峡口彩云间,白帝城南不可樊。
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
花开香锁鱼凫国,月上寒侵虎豹关。
别后天涯漫留恋,几回搔首鬓毛斑。
《白帝城》
清王士祯
赤甲白盐相向生,丹青绝壁斗峥嵘。
千江一线虎须口,万里孤帆鱼复城。
跃马雄图余垒迹,卧龙遗庙枕潮声。
飞楼直上闻哀角,日落潮头气不*。
白帝城怀古【唐】陈子昂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
城归巴子国,台设汉王宫。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
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
川途去无限,客座思何穷。
蜀先主庙【唐】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观八阵图【唐】刘禹锡
轩皇传上略,蜀相运神机。水落龙蛇出,沙*鹅鹳飞。
波涛无动势,鳞甲避余威。会有知兵者,临流指事非。
《白帝城怀古》
唐陈子昂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
城归巴子国,台设汉王宫。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
《早发白帝城》
作者:李白
原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1、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2、朝:早晨。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3、白帝: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位于长江上游。
4、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还:归;返回。
6、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
7、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诗意: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赏析: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一说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写白帝城之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暂、耳(猿声)目(万重山)的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暝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这里,巧妙的地方在于那个“还”字上。“还”,归来的意思。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如同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读者细细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诗人说“啼不住”,是因为他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清代桂馥称赞:“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札朴》)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便显得笨拙;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船的快速读者可想而知。(m.ju.51tietu.net)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看这首诗的气势的豪爽,笔姿的骏利,还不能完备地理解全诗。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快船快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删”韵的“间”、“还”、“山”来作韵脚,使全诗显得格外悠扬、轻快,回味悠长。
《早发白帝城》
作者:李白
原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1、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2、朝:早晨。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3、白帝: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位于长江上游。
4、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还:归;返回。
6、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
7、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诗意: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赏析: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一说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写白帝城之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暂、耳(猿声)目(万重山)的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暝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这里,巧妙的地方在于那个“还”字上。“还”,归来的意思。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如同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读者细细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诗人说“啼不住”,是因为他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清代桂馥称赞:“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便显得笨拙;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m.ju.51tietu.net)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船的快速读者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看这首诗的气势的豪爽,笔姿的骏利,还不能完备地理解全诗。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快船快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删”韵的“间”、“还”、“山”来作韵脚,使全诗显得格外悠扬、轻快,回味悠长。
早发白帝城的全首古诗拼音
早发白帝城古诗的拼音版
早发白帝城的拼音古诗的拼音
早发白帝城的古诗拼音图片
早发白帝城这首古诗的全文拼音
早发白帝城的古诗全解
早发白帝城的古诗大全
早发白帝城诗句
日早发白帝城的古诗
古诗早发白帝城的
早发白帝城的诗句
早发白帝城名句
早发白帝城城的古诗
早发白帝城古诗的配图
早发白帝城古诗的诗义
早发白帝城的这首古诗
早发白帝城古诗重字的读音
早发白帝城古诗中还的读音
山字的古诗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古诗的朗诵
早发白帝城古诗中的发读音
朝发白帝城古诗的拼音
发白帝城带拼音的古诗
古诗《早发白帝城》的诗意
古诗早发白帝城诗句
古诗早发白帝城的反思
早发白帝城古诗的名句
早发白帝城古诗的解读
早发白帝城的古诗分段
《早发白帝城》的古诗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