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梅的特点及诗人的情怀

关于古诗词中梅的特点及诗人的情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词中梅的特点及诗人的情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词中梅的特点及诗人的情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词中梅的特点及诗人的情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k+) 语录(104) 说说(264) 名言(13) 诗词(13k+) 祝福(85) 心语(3)

  • *古诗词中的民生情怀

  • 情怀,文学
  • *古诗词中的民生情怀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体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词中的民生情怀,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的先人,用他们对民族的忠诚,对生活的热爱,对百姓的忧思,创造了延续千百年却依然闪烁着真理光芒的不朽诗篇。

      作为华夏传统文化瑰宝的*古代诗词,不仅有着极高的文学艺术成就,而且还有着很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尢其是古人们在诸多诗词中所表现出的仁政爱民、体恤黎民百姓的民生情怀,更是难能可贵。笔者不妨挂一漏万地就这类诗词作品作一粗浅赏析。

      诗圣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他的诗作始终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浓郁的百姓情怀。公元760年春,杜甫在众亲友的资助下,于成都郊外浣花溪畔盖一草堂安顿其家。翌年8月,草堂在瑟瑟秋风中摇摇欲坠。诗人为此百感交集,遂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记之。杜甫通过描写自身的疾苦反映了“天下寒士”的疾苦,并表达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美好愿望。除此之外,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中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愤世嫉俗地表达了对贫富悬殊、社会不公的愤恨与不满,饱含了对劳苦大众的同情,诗人内心深处炽热的爱民忧民情感力透纸背,表现得淋漓尽致。  唐朝大诗人元结在唐代宗广德年间任湖南道州刺史时,社会兵荒马乱、官府横征暴敛。目睹民不聊生的惨状,诗人仗义执言,上书朝廷,为民*,同时写下了极具代表性的两篇抨击官府、同情民众的不朽诗作《春陵行》和《贼退示官吏》。前一首诗中,笔者用“*多所需,切责在有司”,揭露了税赋繁多的根源;用“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描述了百姓被统治者盘剥殆尽的.孱弱形态;用“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表明了心中的同情和感慨。后一首诗中,诗人明确反对“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并表示自己宁愿弃官回乡归隐,也决不害民。诗人还在诗中指出,官吏之害,大于“贼”之害。

      在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组诗《新乐府》中,有一首著名的诗作《卖炭翁》。诗人以极其细腻、形象的笔触刻画了一位卖炭老汉催人泪下的艰辛生活与内心活动。“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仅寥寥数语,就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主人公繁重的劳动过程和野兽出没、荒芜人烟的劳动地点,并为读者描绘了一幅饱受烟火熏烤且满身尘土的卖炭翁肖像。“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又把卖炭翁自身衣着单薄、自然渴望温暖天气,但又恐天暖炭贱,故宁可天寒挨冻的复杂内心活动刻画得入木三分,足以让人潸然泪下。“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此四句描写老汉在冰天雪地里驾车,因饥寒交迫在泥泞的道上歇息的场景。所有这些,都寄托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无限同情,对当时统治者剥削罪行进行了有力的鞭挞。

      最能反映人民群众劳动生活艰辛的经典诗作,恐怕莫过于那首脍炙人口的五言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时光虽然已经流逝千余年,但至今我们依然能够从这首小诗中强烈地感受到作者李绅当时体恤民情的炽热情感。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不以士大夫自居,一生热爱农村,体恤农民,写下了不少反映农民生活的诗篇。其中一首题为《悯农》的诗写道:“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这首诗笔触细腻地写出了百姓对风调雨顺年景、安居乐业生活的期盼与渴望。此外,他的《农家叹》《秋雨叹》《悯旱》《插秧歌》等诗篇,写出了农民生活的艰难和疾苦以及劳动给他们带来的欢乐。

      北宋中期的文坛巨匠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有一年遇上严重的春旱,为解灾情,苏轼前往一个叫石潭的地方求雨。得雨后,在去石潭谢雨的途中作《浣溪沙》五首。其中一首写道:“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麸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另一首内容为:“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这两首词均以清新、朴实的文笔记录下了作者在农村的所见所闻,捕捉并描绘了农民生产生活中的细节与片断。由此,一个不忘百姓疾苦、关心农民生计的州官形象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清朝官吏、人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在《墨竹图题诗》中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画中的竹子,不再是自然竹子的“再现”,这诗题,也不再是无感而发的诗题。透过画和诗,使人联想到郑板桥的人品,他身为知县,从衙斋萧萧的竹声中联想到百姓疾苦,说明他心中装着百姓,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有深深的同情。

      总之,我们的先人,用他们对民族的忠诚,对生活的热爱,对百姓的忧思,创造了延续千百年却依然闪烁着真理光芒的不朽诗篇。认真研究借鉴古人在诗词中所展现的包括民生情怀在内的一系列开明而又进步的思想理念,对于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无疑大有裨益。

      【拓展】

      概念范围

      古诗,即*古代的诗歌,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其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从广义上说,*古代诗歌包括古代人所作的诗、词、散曲等;从狭义上说,古诗仅指古代人所作的古体诗、*体诗。[1]

      1、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

      2、*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体之名。

      3、词。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 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4、散曲。一种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

      5、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按有无完整故事情节:抒情诗、叙事诗;

      按表现内容:田园诗、山水诗、讽刺诗、史诗、牧歌、哀歌、颂歌、哲理诗;

      按表现形式:古体诗、*体诗、格律诗、律诗、绝句、排律、朗诵诗、打油诗、自由诗、十四行诗、歌谣、民歌、儿歌、童谣、散文诗等

      扩展资料:

      格律诗也称*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自由诗是没有规则的音节、韵律及其他正规设计的诗。它追求“有机形式”,依靠言语的自然节奏。这种言语对诗的主题和感情来说是“自然”的。自由诗并非什么现代发明,但它随着现代主义的到来而占据显著重要的地位,并且构成了对19世纪诗歌固定形式的反叛。自由诗没有任何外在的形式可以利用,同以前的诗相比,可能是最难写好。

      叙事诗是诗歌体裁的一种。它用诗的形式刻画人物,通过写人叙事来抒**感,与小说戏剧相比,它的情节一般较为简单。这种体裁形式,有故事有人物等小说的内容,而且情景交融,兼有抒情诗的特点;情节完整而集中,人物性格突出而典型,有浓厚的诗意,又有简练的叙事,有层次清晰的生活场面。

    [阅读全文]...

2021-12-09 10:25:43
  • 表达爱国情怀的古诗词

  • 情怀
  •   1、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三》

      2、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潘大临《江间作四首·其三》

      4、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杨万里《竹枝词》

      5、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

      6、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温庭筠《过五丈原》

      7、试听别语慰相思。——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8、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9、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10、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11、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王守仁《元夕二首》

      12、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13、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14、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崔道融《西施滩》

      15、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洪秀全《吟剑诗》

      1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17、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杜甫《琴台》

      1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9、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20、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郑畋《马嵬坡》

      21、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生。——戚继光《马上作》

      22、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23、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24、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25、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李白《秦女休行》

      26、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温庭筠《过五丈原》

      27、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孔绍安《侍宴咏石榴》

      28、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国殇》

      29、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30、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31、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32、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33、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杜甫《为农》

      34、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李白《鞠歌行》

      35、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地图》

      36、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屈原《国殇》

      37、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8、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39、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40、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

      41、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汪遵《咏昭君》

      4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4、歌钟旋可望,衽*岂难行。——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4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46、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47、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48、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49、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赵孟頫《岳鄂王墓》

      50、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51、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

    [阅读全文]...

2021-12-01 04:35:49
  • 励志情怀古诗词

  • 励志,情怀
  • 励志情怀古诗词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的`励志向前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关于励志情怀的古诗词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励志情怀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浪淘沙》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竹石》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赠萧瑀》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4、《西游记》吴承恩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5、《赠梁任父同年》黄遵宪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6、《劝学》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7、《长歌行》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雪梅》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9、《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0、《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1、《金缕衣》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2、《劝学》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13、《春宵》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14、《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苏轼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

      15、《遣兴》袁枚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心始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16、《论诗十绝》戴复古

      草就篇章只等闲,作诗容易改诗难。

      玉经雕琢方成器,句要丰腴字妥安。

      17、《戏为六绝》杜甫

    [阅读全文]...

2022-02-13 00:39:15
  • 关于爱国情怀的古诗词

  • 情怀,爱国,文学
  • 关于爱国情怀的古诗词

      对于爱国情怀的古诗词,你还记的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爱国情怀的.古诗词,欢迎阅读。

      1、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纳兰性德《秣陵怀古·山色江声共寂寥》

      2、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3、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一箫一剑*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龚自珍《漫感》

      6、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8、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李白《鞠歌行》

      9、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张祜《集灵台·其一》

      10、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1、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12、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1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4、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15、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16、*堂常邻*,一体君臣祭祀同。——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17、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秣陵》

      18、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洪秀全《吟剑诗》

      19、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20、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21、更持银盏起,为君寿。——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22、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23、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柳宗元《咏三良》

      24、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李白《古风》

      25、寸寸山河寸寸金。——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26、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写怀》

      27、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汪遵《咏昭君》

      28、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29、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的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0、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温庭筠《过五丈原》

      31、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2、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温庭筠《过五丈原》

      3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4、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陈陶《陇西行》

      35、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6、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37、皇情眷亿兆,割念俯怀柔。——郑愔《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38、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杜甫《琴台》

      39、愁损辞乡去国人。——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40、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41、**亦有限,列国自有疆。——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42、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43、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44、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45、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4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47、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48、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严武《军城早秋》

      49、医的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阅读全文]...

2022-05-06 17:17:05
  • 表达爱国情怀的古诗词

  • 情怀
  • 1、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三》

    2、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潘大临《江间作四首·其三》

    4、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杨万里《竹枝词》

    5、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

    6、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温庭筠《过五丈原》

    7、试听别语慰相思。——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8、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9、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10、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11、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王守仁《元夕二首》

    12、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13、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14、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崔道融《西施滩》

    15、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洪秀全《吟剑诗》

    1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17、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杜甫《琴台》

    1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9、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20、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郑畋《马嵬坡》

    21、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生。——戚继光《马上作》

    22、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23、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24、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25、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李白《秦女休行》

    26、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温庭筠《过五丈原》

    27、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孔绍安《侍宴咏石榴》

    28、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国殇》

    29、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30、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31、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32、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33、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杜甫《为农》

    34、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李白《鞠歌行》

    35、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地图》

    36、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屈原《国殇》

    37、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8、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39、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40、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

    41、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汪遵《咏昭君》

    4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4、歌钟旋可望,衽*岂难行。——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4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46、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47、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48、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49、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赵孟頫《岳鄂王墓》

    50、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51、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

    [阅读全文]...

2022-03-13 17:00:10
  • 李贺的诗词特点

  • 李贺的诗词特点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李贺的诗词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

      李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

      一、李贺诗歌以其丰富特异的想象,奇诡的构思,把人们带入神秘幽奇、色彩缤纷的艺术境界。

      丰富奇特的想象,奇诡的构思是长吉体最为成功的因素。黑格尔曾经说过: “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艺术家的想象。”①马克思把“想像力”称为“十分强烈地促进入类发展的伟大天赋”②。李贺创作诗歌感情炽热,神思驰骋,无论何种题材,经诗人丰富的想象,迥然异趣的艺术构想,画面气象万千,新意叠出。想象

      在唐诗中起重要的作用,它和比喻和夸张关系密切,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奇特的夸张都来自诗人丰富的想象。李白和李贺都是典范。然而,李贺同李白最大的区别,在于李贺诗作想象十分奇特,并妙用大量通感,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更加全面、清晰,从而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享受。使作品更具艺术的震撼张力,达到袭人心脾的效果。

      幽幻神奇、漂渺无端。如《听颖师弹琴歌》,此诗是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时听颖师弹琴后所作,描摹了颖师美妙绝伦的`琴声,赞叹了他的高超的琴艺。诗中描绘琴声时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有以声喻声的“双风语”、“敲水玉”,还有以“挟剑赴长桥”的武艺、“浸发题春竹”的书艺来喻琴艺使人耳目一新。又有运用通感的手法,以视觉写听觉。用“别浦云归”、 “芙蓉叶落”、“秋鸾离”来形容琴声的清悠优美,以越王夜游天姥,仙女骑鹿渡河形容琴韵的轻盈飘逸。更见匠心独运,令人叹为观止,通感的运用使诗作灵感激荡,意趣横生,韵味深长。

      出神入化,想落天外。如《梦天》,诗人把月亮的幽光幻想成蟾、兔的泪水,把天空的云层描绘成琼楼玉宇。如“玉轮轧露湿团光”一句,把明月在云雾中飘过说成是“玉轮轧露”,真是虚幻离奇的奇想。《梦天》不仅意象奇特,构思也奇特,邀游月宫已是奇诡;突然转问哲理的探索,更是奇之又奇;在艺术构思

      上,变幻奇谲,与李白的《古风》(十九)有迥异之处。同为梦游诗,李白诗的前后两部分一幻一真,一虚一实,而李贺诗却是一虚一玄,更显精奥含蕴。黎简语:“论长吉每道是鬼才,而其为仙语,乃李白所不及,九州二句妙有千古。”③在诗人如橼巨笔之下,诗味仪隽永引人入胜,有悠然不尽之感。

      想象奇伟,构思精巧。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这是李贺历来脍炙人口的一首诗。“忆君清泪如铅水”比喻非凡,绘声绘色地写出金铜仙人怀旧、惜别之痛——泪水涔涔,落地有声。“天若有情天亦老”句,想象尤其奇伟,表达历史无情的感慨,它的艺术魅力在于意蓄多层,言外有言,饱含深刻的哲理。司马光曾称此句“奇绝无对”④,因其风格独特,成为千古绝唱。《罗浮山人与葛篇》中用“毒蛇浓吁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来描写溽暑薰蒸,酷热难当的天气。《美人梳头歌》中用“一编香丝云撒地”来形容美人梳头临镜解鬃的一刹那。《杨生青花紫石砚歌》中用“踏天磨刀割紫云”来赞扬端州石工采割砚石的技巧。李贺笔下,太阳会发出玻璃般的声音,银河上漂浮着闪耀的星星,流云学会人间流水的声音等等,充分表现诗人想象奇伟、运思精妙,为鬼斧神工,产生惊人的魅力。

      二、李贺诗以幽邃朦胧,瑰艳凄冷的意境,构设意与境浑的美学特质,给人以深刻的精神启示和审美情趣。

      李贺诗境界幽邃朦胧,使人遐思无穷,迷离恍惝,想象空间广漠无垠,意蓄多层。这和李商隐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李贺诗与李商隐不同之处,是李贺诗构成瑰艳凄冷的意境。李贺诗膜脱美、静穆美、动态美的图景,给人以阅目怕神之感受。

      朦胧幽奥,如烟浩渺;如《李凭望篌引》诗中一系列的典故,使人读起来如坠五里雾中,;片朦胧。如索解其典故,就可以知道作者技艺的精湛。全诗中心是李凭演技高超,作者处处按演奏的艺术效果来加以描写——云彩为之不流,舜纪素女因此而调怅,声音如玉碎风鸣,像荷花的露珠那样圆润,又像香兰在微笑……这一切,都得调动读者的想象,去完善诗中未讲到的演奏效果。这样用典,既灵活自如,又化为诗魂。同时许多典故又有了“多主性”,表达意蕴更为深奥高远。

      神出鬼没,意境深邃。如<巫山高>诗人一开笔便将读者的退思引向苍穹。神女瑶姬是诗中主角。她的行踪飘渺,不念旧情,“一去一千年”、“楚魂”在峡中往返徒劳,只能“寻梦”而已。诗中瑶姬的形象纯是写意,未着一笔描绘,但她的行踪、风韵却似可见。如此用典,“味外之味”极浓。“楚魂寻梦风飔然”一句,非常幽冷。通篇造境奇特,笔触新奇。

      幽冷豁刻,阴森爽肃。李贺诗与李商隐诗不同之处,在于李贺诗歌神秘阴森的氛围,瑰诡凄冷的意境,从而充分表达诗人身处病态社会的烦闷、压抑、凄凉与愤激心绪。如《将进酒》诗的前面描写一幅奇丽熏人的酒宴图,场面摈纷绚烂,有声有色,给人极强的敏悟。美酒佳看,欢歌曼舞,人生之乐似乎莫过于此,但结尾笔锋倏转,出人意料地推出死亡的意念和死的悲哀,一片苦涩幽怨的意绪。《秋来》中,诗人深感韶华易逝,想到呕心苦吟无人赏识,只有同病相怜的古诗人魂魄来相吊慰,有幽明同悲,千古一慨之意。运思凄苦,意境幽艳,强化了作品的奇诡冷艳之美。

      三、李贺诗以生动灵澈,神奇超常的意象,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大凡艺术,都必须具有形象性,才能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内蕴。构成艺术特征的形象,在诗歌中就是意象。意象是心灵化的心意附着物,是内情与外景的重合,意象包括按生活实有之景重新组合的现实意象和跃出生活常情的超现实意象。用现实意象创作的诗人颇多,运用超现实意象创作的极少。在唐代诗坛,敢于运用超现实意象的惟李贺一人。成功地构塑新奇意象使李贺成为一名杰出的诗歌天才。

    [阅读全文]...

2022-07-09 11:17:59
  • 诗词主要特点

  • 文学
  • 诗词主要特点

      诗的特点主要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抒情言志的思想感情、丰富的想象、语言的音乐美诗歌语言特别要求富有音乐性,音乐美可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词的特点词是合乐的歌词,所配合的音乐是隋唐以来新兴的燕乐。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词的特点,欢迎大家分享。

      诗的主要特点

      任何一首诗都不能离开*仄和韵。这样才能使诗句声调高低起伏,富有音乐特色而朗朗上口。

      所谓*仄,指字的声调。汉语拼音中,把普通话的四个声调 称为四声,即:第一声(阴*声),第二声(阳*声),第三声 (上声),第四声(去声)》其中第一声 (阴*)、第二声(阳*)通称*声,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通称仄声。*仄在诗中的安排是很重要的,不同种类的诗体有不同的要求和讲究。

      所谓韵,指汉字每一个音都属于不同的韵,也就是属于今天汉语拼音的韵母。同韵母的字在一首诗中用于一部分句子的末尾, 称“押韵”。押韵是一首诗的主要因素,没有韵就不能成诗。

      旧体诗从唐代分为古体和*体两大类。“古体诗与*体诗的主要不同之点,在于古体诗除了须要用韵而外,不受格律限制,因而写作时比较自由,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而*体诗因须受严格的格律约束,写作就不能那么自由。”(吴丈蜀《读诗常识》,上海古籍出版社)古体诗形式多样,常见的如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等。*体诗有绝句和律诗两种形式,四句一首的是绝句诗,五个字一句的绝句诗称为五言绝句,七个字一句的绝句诗称为七言绝句。八句一首的是律诗,八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或“长律”。五个字一句的律诗称为五言律诗,七个字一句的律诗称七言律诗。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超过八句的,称五言排律(长律)或七言排律(长律)。

      词的主要特点

      词是我国诗歌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诗体。最初它的出现,是为配合音乐歌唱而写的歌词,初时也称“曲子词”。由于是按乐填词,每首词都有自己的词调。其乐曲来源,一般认为有四种情况:对民歌的加工和民间歌手的创制、根据大型歌舞曲或其他乐曲改制、少数民族地区或域外乐曲的袭用或改制、文人创制的乐曲等。(参见陈振寰《读词常识》,上海古籍出版社)词调的名称叫词牌,词牌名称的由来,一般也有四种情况:乐曲的本名、填写较早而影响较大的某首词的题目、与某词调的创制或有关人物及故事、与词调所据的乐曲有关。据不完全统计,词调总共在1000调以上,其中常用的约有100多个。

      词分“小令”、“中调”、“长调”三类。清毛先舒《填词名解》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自五十九字始至九十字止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者俱为长调”,从字数上大约讲出了这三类词的特点。词有“令”、“引”、“*”、“慢”等,“令”一般较短,“引”和“*”较长,“慢”又比“引”、“*”长。词除一部分小令外,一般都分为两段,第一段被称为上片,或上阕,第二段被称为下片,或下阕。不分片的称单调,分两片的称双调。也有少数词分为三段、四段。

      词的格律有其独自的特点,这也是词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主要依据。大体上说,其格律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词调规定字数。每个词调的字数都有自己的规定,短的如《十六字令》,只有十六字;长的'如《莺啼序》,有二百四十字。词文如需增减,用“摊破”、“减字”来表示。

      2.押韵方式错综复杂。根据不同词调,或在句中押(又分在逗断处押、在句中非正规停顿处押),或上下句押,或隔一句押,或隔两句押,或隔三句押等,有一韵到底的,也有中句换韵的。

      3.讲究*仄。词的各类句子都有一定的*仄格式,由于句子字数不一(最短的只有一个字,最长的有十一个字),*仄的格式也不一样。词不但讲究*仄,还要求区分仄中的上、去、入。但多有选择余地,如有时人声字可当*声和去声用,上声字有时也可当*声字用。

      4.对仗较为灵活。由于各词调句式的不同,因此词的对仗不那么严格,它不限于*仄的规定。有时是否用对仗,也要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

      诗词的意思

      歌指韵歌赋,是讲究格律的韵文,是韵文赋的一种,是律赋的分支,是骈赋的*亲,主要以歌韵的节奏来行赋文,甚至大多数要使用同韵母的字作句字结尾,以求押韵的文体赋或新赋。因为辞赋,目前可划分为:传统辞赋、白话辞赋、新赋、诗赋、词曲体辞赋等。赋其实就是古代的散文。

      诗,旷世绝宇几人知?尽情时,方显我才思。

      词,如痴如醉如着迷。细读来,句句都神奇。

      歌,随风飞到西柏坡。遇知音,知音从此多。

      赋,东方巨龙狂起舞。起舞时,抖落风和雨。

      1.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上邪》

      2.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邪》

      3.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白头吟》

      4.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长安古意》

      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

      6.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

      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9.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

      10.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离思》

      1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

      12.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

      1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其二》

      14.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相思》

      15.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相思》

      16.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

      17.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清*调词》

      18.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柳永》

      19.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子夜歌》

      20.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更漏子》

      2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22.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西江月》

      23.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木兰花》

      24.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千秋岁》

      2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

      26.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

      27.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28.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29.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相见欢》

      30.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

    [阅读全文]...

2021-12-29 16:27:02
  • 梅花的古诗词

  • 梅花
  • 梅花的古诗词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梅花的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早梅——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墨梅——居简

      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

      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

      早梅——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墨梅——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早梅——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墨梅——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忆梅——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梅——王琪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梅——贡性之

      眼前谁识岁寒交,只有梅花伴寂寥。

      明月满天天似水,酒醒听彻玉人箫。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庚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真适园梅花盛放——王鏊

      花间小坐夕阳迟,香雪千枝与万枝。

      自入春来无好句,杖藜到此忽成诗。

      梅花绝句——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杂诗》之一——王维

    [阅读全文]...

2021-11-23 12:31:45
  • 早梅古诗词

  • 早梅古诗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早梅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诗原文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译文翻译

      梅花要迎接春天的来临,所以它早先开放。尽管冬天的天气是多么寒冷,但它还是傲然独立,毫不畏惧。

      它只是怕开花落在群芳之后,到那时,人们游春的意兴索然,再也没有人特别注意地观赏它了。

      注释解释

      发:开花。

      疑:畏惧,害怕。

      别意:格外注意,特别注意。

      诗文赏析

      在咏梅诗中仅以早梅为题的就为数不少。这类诗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突出一个“早”字。这首《早梅》诗,用极富表现心理状态的手法,写出了梅花的坚强性格。

      诗题是《早梅》,却并没有具体描写早梅的形象、姿韵,而是在议论早梅“早发”的原因。“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为了迎接美好的春天的来临,梅花不畏严寒,不惧风霜而早于众花开放。“迎春”二字,回答了“早发”的原因。“不疑寒”,化入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这些均从诗人口中说出,倍感亲切。同时,在诗人观赏早梅生发出来的感叹中,隐隐寄寓着诗人的情怀。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承上联,继续抒写早梅的原因。唯怕百花开在先头,自己落了后,没有人再来观赏,所以,争先恐后,早早放出了芳香。“畏”字引出的意义深远。原来,梅花独自早早开放,是有着一种追求的,不能落在“众花后”,而要开在“百花前”。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梅花人的个性,用“疑”“畏”等极富于表现心理状态的字眼,生动描写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而且,巧妙地寄寓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孤芳自赏的情怀。

      诗里没有直接出现梅的画面,也没有任何对梅的形象描绘,但读后,早梅的形象却鲜明可触。这是因为诗人的议论,紧紧扣住了一个“早”字,突出了早梅的性格。

      原文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赏析

      梅花傲霜雪斗严寒,历来是诗人歌咏的对象,且多以梅自喻,表达作者的情趣。

      全诗分前后两层意思,前四句咏物,后四句抒怀。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起笔不凡,笔势突兀。早梅与别的花卉不同,在万物沉寂的寒冬绽开了花蕾,众花摇落独暄妍(林逋《山园小梅》)。一个发字把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其背景高远广阔的碧蓝的天空,不仅映衬着梅花的色泽,更突出了它的雅洁,不同凡俗。而发高树的高字借实写虚,暗寓诗人不苟合流俗行高于时人。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紧承开头两句写梅花开放的恶劣环境,表现梅花不同凡花的风骨。这两句诗与陆游《落梅》绝句里的`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意同,都赞颂了梅花傲视霜雪的不屈品格。早梅所处环境的朔吹、繁霜实际上正是柳宗元遭遇的政治环境的缩影。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到边远落后的南荒之地,过着囚徒般的日子,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面对腐朽势力连连不断的打击,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怀抱坚定的自信,他表示:苟守先圣之道,由大中以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

      作者目睹可歌可敬的梅花想起了远方的亲友,于是借物抒怀: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前两句由陆凯赠范晔诗 折梅逢驿吏,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翻出,但意致不同。陆诗洒脱,柳诗沉郁,这是因为柳宗元作诗的情境与陆凯不同。柳宗元被贬永州后, 罪谤交织,群疑当道,故旧大臣已不敢和他通音讯,在寂寞和孤独中艰难度日的柳宗元是多么思念亲友们啊!

      于是想到折梅相送,可亲友们远在万里之外,是根本无法送到的。这里除了地理上的原因外,还有政治上的原因,他作为一个羁囚不能连累了亲友,更何况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柳宗元从梅的早开早落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自己的境遇,怎么不忧,怎么不心急如焚呢?正因为忧其早开早落,所以柳宗元也是在自我勉励,自我鞭策。

      事实上在永州虽然被迫离开了政治舞台,但他自强不息,把闲居的时间用在访求图书,认真研读和对自己前半生实践的总结上,奋笔疾书,在理论上做出了重大建树,在文学上取得了光辉成就。这就是他对亲友的告慰。欲为万里赠四句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很复杂的,既有对亲友的思念,也有对自身遭遇的不*和辅时及物的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

      柳宗元是一个用世之心极强、不甘寂寞的人,但他在永州过的是远离政治活动而浪迹山水的生活,贬谪所造成的痛苦时时激荡在内心,反映在他的诗歌里,正如孙昌武先生所说是表现上的简淡清爽与内在感情上的深沉炽烈的统一。这首诗就是这样,用简朴、疏淡的文辞刻画早梅傲立风霜昂首开放的形象,抒写诗人的情志,状难写之物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的风骨与作者的人格融为一体,含蓄蕴藉,感情深挚委曲,给人以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全文]...

2022-05-09 12:07:01
当前热门
古诗词中梅的特点及诗人的情怀 - 句子
古诗词中梅的特点及诗人的情怀 - 语录
古诗词中梅的特点及诗人的情怀 - 说说
古诗词中梅的特点及诗人的情怀 - 名言
古诗词中梅的特点及诗人的情怀 - 诗词
古诗词中梅的特点及诗人的情怀 - 祝福
古诗词中梅的特点及诗人的情怀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