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人行善守德的古诗词

关于劝人行善守德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劝人行善守德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劝人行善守德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劝人行善守德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66) 说说(122) 名言(5) 诗词(8k+) 祝福(53) 心语(1)

  • 劝诫古诗词

  • 写作
  • 劝诫古诗词(精选90句)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劝诫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咏鹦鹉

      僧定渚

      罩向金笼好羽仪,分明喉舌似君稀。

      不须一向随人语,须信人心有是非。

      3、明日歌

      钱福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4、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5、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6、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7、四时读书乐春

      翁森

      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8、白鹿洞二首·其一

      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9、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0、移居二首·其一

      陶渊明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阅读全文]...

2022-05-10 12:26:07
  • 劝学的古诗词

  • 文学
  • 劝学的古诗词(精选5首)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劝学的古诗词(精选5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劝学文

      【宋】王安石

      读书不破费,读书利万倍。

      窗前读古书,灯下寻书义。

      贫者因书富,富者因书贵。

      【勤学感悟】:这首诗的意思是读书不用花钱,却可以使自己学识渊博;读书还要刻苦钻研;贫穷的人读书后就以知识而富足,富有的人读书后就以书而高贵。

      2、少年行赠袁养直

      【元】戴表元

      我昔如君初冠时,见君垂角儿童嬉。

      君今长大一如我,但少头上斑斑丝。

      诵书如流日千纸,更出清言洗纨绮。

      明珠在侧真自失,挟册茫洋吾老矣!

      人言四十当著书,春风半负黄公垆。

      童奴哂笑妻子骂,一字不给饥寒躯。

      儒学无成农已惰,履穷始悔知无奈。

      人生少年还易过,请君努力无如我。

      【勤学感悟】:黄公垆:亦作“黄公?”。“黄公酒垆”的略称。魏晋时王戎与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会饮之处。后诗文常下“黄公酒垆”指朋友聚饮之所,抒发物是人非的感叹。黄公:泛指卖酒者。

      3、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勤学感悟】:这首诗的意思是劝人要从小努力、刻苦学*,如果年轻时不知道趁早勤奋学*,年纪大了学业无成,就会后悔读书太晚。

      4、书院

      【宋】刘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勤学感悟】:这首诗的意思是勤奋读书如农夫种地,勤劳懒惰自己知道;如果多读书有了知识,就等于在农业上有了大丰收。也体现了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5、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勤学感悟】:这首诗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阅读全文]...

2022-06-12 21:51:27
  • 积德行善名言

  • 名言,名人,语录
  •   何为日行一善,是否每天行善一次。行善者:有着大为人知的心,慈悲的心,宽容之心。

      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2、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不为。——《三国志》

      3、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孟子《离娄章句上》

      4、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5、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增广贤文》

      6、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

      7、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

      8、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嗔,不痴。

      9、见善如渴,闻恶如聋。——《明心宝鉴》

      10、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张衡

      11、终日言善,不如行一善。——叶美峰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1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14、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了凡四训》

      15、11贫者而好施,其功德倍于富者。

      1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17、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老子

      18、 遇难行之善愈宜缓,处不善之人愈宜宽。

      19、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善莫大于律己之心。

      20、 我不识何等为善人,但看事事肯吃亏的便是。

      21、 不善之福如向阳之雪,不见其增,只见日损。

      22、 无心为诚,无我为善,无欲为德,无为为道。

      23、 心不欲杂,行善则真;心若欲杂,空行百善。

      24、 五谷杂粮日日吃方养人,嘉言善行日日积方涵德。

      25、 小人行善,多以利益心驱使,君子为善,多以修身心出发。

    [阅读全文]...

2022-06-04 22:40:48
  • 劝人行善名言警句

  • 名言
  • 劝人行善名言警句(精选100句)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并使用名言吧,多看多背一些名言可以丰富知识水*,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名言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劝人行善名言警句(精选100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

      2、观其行,顺天之意,谓之善意行。反天之意,谓之不善意行。——《墨子》

      3、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则为善者日进,为恶者日止。——(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

      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6、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7、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8、尧为善而众善至,桀为非而众非来。——《吕氏春秋》

      9、既知耻恶,则善心将生。——(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0、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老子》

      11、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12、君子以好善,小人以听过。——《乐记》

      13、善不以名而为,功不以利而劝。——(南宋)胡宏《知言》

      14、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经》

      15、言*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孟子》

      16、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孟子》

      17、内外倡和为忠,率事以信为共,供养三德为善——《左传》

      18、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尚书》

      19、一日行善,天下归仁;终朝为恶,四海倾覆。——(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0、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宜宽严互存。——(明)洪应明《菜根谭》

      21、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

      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4、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易经》

      25、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墨子》

      26、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中庸》

      27、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8、夫帝者,为善为恶,天下莫不知。——(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9、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大学》

      30、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礼记》

      31、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

      32、修身践言,谓之善行。——《礼记》

      33、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

      34、善人未能急亲,不宜预扬,恐来谗谮之奸。——(明)洪应明《菜根谭》

      35、善则称人,过则称己,*不争;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礼记》

      36、崇其美,扬其善,违其恶,隐其败,言其所长,不称其所短。——《荀子》

      37、善者得之,不善者失之,古之道也。——《吕氏春秋》

      38、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灾然必以自恶也。——《荀子》

      39、大以为政于天下,使天下之为善者劝,为暴者沮。——《墨子》

      40、为善者赏之,为不善者罚之。——《墨子》

      41、闻善而不善,必以告其乡长。——《墨子》

      42、今与不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诈伪也,所见者污漫淫邪贪利之行也。——《荀子》

      4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44、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南宋)《名贤集》

      45、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易经》

      46、幼时不择善人教之,使至于为逆。——(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47、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老子》

      48、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贤。——《礼记》

      49、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阅读全文]...

2022-07-19 16:31:38
  • 诗名含有劝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劝字的诗词

  • 自古无长生劝姚合酒(一本作劝杨勉酒)

    刘叉〔唐代〕

    奉子一杯酒,为子照颜色。但愿腮上红,莫管颏下白。

    自古无长生,生者何戚戚。登山勿厌高,四望都无极。

    丘陇逐日多,天地为我窄。只见李耳书,对之空脉脉。

    何曾见天上,著得刘安宅。若问长生人,昭昭孔丘籍。

    安溪劝农诗·劝孝养

    陈宓〔宋代〕

    父母辛勤养汝身,直须五鼎奉双亲。有田若不勤耕稼,菽水犹亏岂是人。

    安溪劝农诗·劝耘苗

    陈宓〔宋代〕

    力勤瘠地亦良田,丰歉由人莫问天,曝背耘苗能着力,天公毕竟也相怜。

    安溪劝农诗·劝种植

    陈宓〔宋代〕

    是处荒山欲接天,土膏如面草如毡。及时便种松杉子,远计收功只十年。

    安溪劝农诗·劝耕荒田

    陈宓〔宋代〕

    七闽寸土直钱多,况是泉山价倍高。怪尔小民无别业,如何荒亩长蓬蒿。

    安溪劝农诗·劝贫富相资

    陈宓〔宋代〕

    举债当知济汝穷,取钱须念利难供。富人心要怜贫者,贫者身全仰富翁。

    安溪劝农诗·劝息讼

    陈宓〔宋代〕

    田无所入最为艰,终岁辛勤不得闲。劝尔小争须隐忍,破家只在片时间。

    傅推官劝农七绝句拟和其五 劝农回

    郑刚中〔宋代〕

    五马萧萧不醉归,祗从阡陌捲旌旗。今朝故为劝农出,未与诸君泛酒池。

    安溪劝农诗 劝息讼

    陈宓〔宋代〕

    田夫所入最为艰,终岁辛勤不得闲。劝尔小争须隐忍,破家只在片时间。

    赵子礼劝农回有诗和者盈轴然皆颂德诗非劝农

    郑刚中〔宋代〕

    山乡穷甿不知春,齿莽这种那复耘。劝使一日临郊坰,曰尔父老尔勿宁。勅书劝论因人情,要使秋稼如云*。馈匀饮食烦厨兵,尔醉且饱其力耕。麻麦荏菽非一名,农有农事毋虚称。齿革羽毛上勿登,贳租但议颁殊恩。知今无问阴雨晴,扎扎听尔耰锄鸣。

    [阅读全文]...

2022-06-28 21:37:51
  • 行善积德的名言警句

  • 名言,写作,人生
  • 行善积德的名言警句(精选75句)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名言警句吧,名言警句作为一种引导、激活、推动教学的'手段,具有释疑解惑、点拨诱导、强化联系、深化认识的功能。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才是好的名言警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行善积德的名言警句(精选75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1、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唐)吴兢《贞观政要》

      2、若知其善,然后用之。——(唐)吴兢《贞观政要》

      3、君子小人本无常,行善事则为君子,行恶事则为小人,当须自克励,使善事日闻,勿纵欲肆情,自陷刑戮。——(唐)吴兢《贞观政要》

      4、子能忠孝则善矣。——(唐)吴兢《贞观政要》

      5、举善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唐)吴兢《贞观政要》

      6、世之善恶,俗之薄厚,皆在于君。——(唐)吴兢《贞观政要》

      7、盖闻善必改,时有小过,引纳忠规,每听直言,喜形颜色。——(唐)吴兢《贞观政要》

      8、纳嘉言,进善事,有益于百姓。——(唐)吴兢《贞观政要》

      9、闻过即改,从谏如流。为善在于不疑,出令期于必信。——(唐)吴兢《贞观政要》

      10、当思善始令终。——(唐)吴兢《贞观政要》

      11、结交须择善,非识莫与心。——(唐)王梵志《结交须结善》

      12、勿恃己善,不服人仁;勿矜己艺,不敬人文。——(唐)皮日休

      13、为善易,避为善之名难。——(北宋)林逋

      14、为善者不云利,逐利者不见善。致远者不*利,*利者难致远。——(北宋)林逋

      15、勿以人负我而隳为善之心,当其施德,第自行吾心所不忍耳,未尝责报也。纵遇险徒,止付一笑。——(北宋)林逋

      16、求名莫如自修,善誉不能掩恶也。——(北宋)欧阳修

      17、*见善则安于为善,*见恶则安于为恶。——(北宋)欧阳修

      18、善者,一日不教,则失而入于恶,恶者,勤而教之,则可使至于善。 ——(北宋)欧阳修

      19、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北宋)李觏《广潜论》

      20、教易为善,善而从正,国之所以治也;不教则易为恶,恶而得位,民之所以殃也。——(北宋)李觏《安民策》

      21、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知其恶而弗为,祸转为福!——陈希夷

      22、凡见人恶,只是己未尽善,若尽善,自当转易。——《王心斋语录》

      23、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 (北宋)周敦颐《通书·师第》

      24、善人思进。——(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5、为善者不惊。——(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6、善人,国之基也。——(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7、天下之善,一也。——(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8、迁善则其德日新。——(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9、善恶之间,所宜明审。——(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0、善则称君,过则称己。——(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1、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2、诲人以善,恂恂不倦。——(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3、视民如子,举善而教。——(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4、以善道教化,为民所归。——(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5、有功不赏,为善失其望。——(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6、思善则生治,理之常也。——(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7、既知耻恶,则善心将生。——(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8、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9、幼时不择善人教之,使至于为逆。——(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40、夫帝者,为善为恶,天下莫不知。——(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41、赏善罚恶使不至天乱,斯可谓之君矣。——(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42、一日行善,天下归仁;终朝为恶,四海倾覆。——(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43、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44、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45、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则为善者日进,为恶者日止。——(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46、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已,自同寒蝉,此罪人也。——(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47、闻善速于雷动,从谏急于风移,岂得陨身殿堂,死于凶竖之刃!——(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48、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销膏而人不见也。——(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49、才所以为善也,故大才成大善,小才成小善;今称之有才而不能为善,是才不中器也!——(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阅读全文]...

2022-06-28 12:32:03
  • 《燕歌行·并序》古诗词

  • 《燕歌行·并序》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燕歌行·并序》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燕歌行·并序》

      作者: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注解】

      1、《燕歌行》:乐府《相和歌辞·*调曲》旧题,前人曹丕、萧绎、庾信所作,多为思妇怀念征夫之意。

      2、御史大夫张公:此指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开元二十三年张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遂恃功骄纵,不恤士卒,开元二十六年(738),其部将败于契丹,张却隐瞒败绩,虚报战功,并贿赂奉命前去调查的牛仙童。高适从"客"处得悉实情,乃作此诗以"感征戍之事"。

      3、"汉家"四句:开元十八年(730)五月,契丹及奚族叛唐,此后唐与契、奚之间战事不断(参《通鉴》213卷)。汉将:指张守珪将领。"非常赐颜色":破格赐予荣耀。

      4、摐金伐鼓:军中鸣金击鼓。榆关:山海关。逶迤:连绵不断。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北。此借指东北沿海一带。

      5、羽书:插有羽毛的紧急军事文书。瀚海:大沙漠。猎火:狩猎时所举之火。狼山:阴山山脉西段,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此外借瀚海、狼山泛指当时战场。

      6、凭陵:逼压。

      7、穷秋:深秋。腓(一作衰):变黄。隋虞世基《陇头吟》"穷秋塞草腓,塞外胡尘飞"。

      8、"身当"二句:一写主帅受皇恩而轻敌;一写战士拼死苦战也未能冲破敌人的包围。

      9、铁衣:借指将士。《木兰辞》:"寒光照铁衣"。玉箸:白色的筷子,比喻思妇的泪水如注。

      10、城南:长安城南,当时是百姓居住区;蓟北:唐蓟州治所在渔阳(今天津蓟县)。此泛指东北战场。

      11、边风飘飖:一作边庭飘飘,形容边塞战场动荡不宁。绝域:更遥远的边陲。"更何有":更加荒凉不毛。

      12、三时:早、午、晚。阵云:战云。刁斗:军中夜里巡更敲击报时用的铜器。

      13、死节:为节义而死,此指国捐躯。

      14、李将军:指汉将军李广,能征善战,在战场上常身先士卒,又体恤将士,被后世视为好将军的典范。事见《史记·李将军传》。

      【注解】:

      1、元戎:主帅,指幽州节度使张守啤

      2、啵夯鳎

      3、金:钲,行军乐器。

      4、极边土:临边境的尽头。

      5、胡骑句:意谓敌人来势凶猛,像疾风暴雨。凭陵:侵凌。

      6、身当两句:意谓战士们身承朝庭的恩遇,常常不顾敌人的凶猛而死战,但仍未能 解除重围。

      7、铁衣:指远征战士。

      8、玉筋句:指战士们想象他们的妻子,必为思夫远征而流泪;玉筋:旧喻妇女的眼 泪。

      9、蓟北:唐蓟州治所在渔阳,今天津蓟县,这里泛指东北边地。

      10、刁斗:军中打更用的铜器。

      【韵译】: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 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 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 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 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 将领们为扫*凶敌辞家上了前线。

      好男儿本看重驰聘沙场为国戍边; 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脸。

      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 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

    [阅读全文]...

2022-01-06 15:04:00
  • 行路难古诗词

  • 行路难古诗词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行路难古诗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原文

      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

      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

      春景春风花似雪,香车玉舆恒阗咽。

      若个游人不竞襻,若个倡家不来折。

      倡家宝袜蛟龙帔,公子银鞍千万骑。

      黄莺一向花娇春,两两三三将子戏。

      千尺长条百尺枝,丹桂青榆相蔽亏。

      珊瑚叶上鸳鸯鸟,凤凰巢里雏鹓儿。

      巢倾枝折凤归去,条枯叶落狂风吹。

      一朝零落无人问,万古摧残君炬知?

      人生贵贱无终始,倏忽须臾难久恃。

      谁家能驻西山日?谁家能堰东流水?

      汉家陵树满秦川,行来行去尺哀怜。

      自昔公卿二千石,咸拟荣华一万年。

      不见朱唇将白貌,惟闻素棘与黄泉。

      金貂有时须换酒,玉尘但摇莫计钱。

      寄言坐客神仙署,一生一死交情处。

      苍龙阙下君不来,白鹤山前我应去。

      云间海上邈难期,赤心会合在何时?

      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

      诗文赏析

      从汉“柏梁体”开始,叹收六朝声律对仗,七言诗逐渐赶上五言诗;并从初唐开始分流,为新兴*体律绝,和乐府歌行。“初唐四杰”对七言古诗也作出巨大贡献。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与《行路难》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在卢照邻之前,鲍照就作过一首七言《行路难》,仄声促韵与长句宛转,充分表达悒郁不*之气。卢照邻这一首从容舒展,徐缓不迫,多次转韵;其声律、修辞、与对仗明显受六朝诗歌影响,从中也反映了诗风转变期的艺术特点。

      全诗共四十句,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万古摧残君讵知?”“长安城北渭桥边”为虚指,即物起兴,从眼前横槎、枯木倒卧古田引起联想,“昔日”领起下文十六句,对“枯木”曾经拥有的枝繁叶茂,溢彩流芳的青春岁月,进行淋漓尽致的铺陈与渲染。围绕着它“千尺长条百尺枝”,有黄莺戏春,凤凰来巢,鸳鸯双栖,高贵的丹桂青榆也依附庇荫,更有香车宝马时常经过,马蹄声断续相闻;富有而轻薄的公子,妖冶的倡女,纷趋竞骛,攀龙附凤。诗人以工整的结构,华丽的语言,为我读者展现了初唐长安城内繁荣市井,骄奢生活的世态风情全卷,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却又清醒地感觉到诗人冷静的态度。从行文遣辞看,整齐的偶句与变换的角度,避免了呆滞散乱;层迭的词句增添了构图的对衬感与节奏感。末两句是全诗关键,也是主旨所在。从现实的“一朝零落无人问”,由此及彼提出“万古摧残君讵知”,已如桓温当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普遍人生感喟,将比兴之义进一步升华了。

      第二部分从“人生贵贱无终始”到末句,由隐而显,喻体“枯木”显现为本体“人生”。“终始”指无限。转瞬即逝的人生与悠久无限的岁月,这对亘古不变的自然矛盾造*们心灵的困惑,一系列抒情意象即由此展开。“谁家”以下(至“赤心会合在何时”)运用超时空框架,不断变换叙述角度,使生死枯荣的单一主题,形成多元层次与丰富内涵。先写时光流水,无人能阻,再写改朝换代,秦川汉陵,无可奈何;再写富贵公卿,顷刻归于青棘黄泉。由此进一步指出富贵不可骄,交情不足恃,都用复迭或对比手法。金貂换酒为李白《将进酒》所本;“玉尘”指玉骢马扬起的飞尘,狂饮与游冶似乎已解生死,其实正说明了无法排遣的苦闷。既然功名利禄都只是过眼云烟,就只好求友访仙以解心中积怨。因此,唐代盛行道教,许多官僚士大夫接受道教。诗人说:纵然*日有生死交情,但只要大限到来,你未抵“苍龙阙下”(苍龙,东方之神,二十八宿东七星总称),我则已羽化白鹤山前。至于云间海上的仙山,长生不死的仙丹,更是飘缈难觅。

      道家与佛家都有转世说,即使退一步寻求“赤子”重生,要到什么时候呢?表面是消极、苦闷乃至放浪形骸,其实仍融注了对人生热烈执着的追求,因此结末两句“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尧年,代长寿;巢由,巢父与许由,古时隐士。“但愿”“长作”可见其辞情恳切。卢照邻因服丹中毒,手足痉挛,最终不堪恶疾所苦,自投颍水,这里似有忏悟,只祈求正常人的健康长寿,不奢求富贵荣华与长生不死。

      初唐四杰对于诗体诗风的转变,最突出之贡献是扩大了时空境界,将目光由宫廷移向社会,转向丰富多彩的现实人生。他们对历史、对人生、对物质、对理想都常常有发人深省的理解与阐释,使诗歌气势宏远,哲理性强,有很深的社会意义。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簪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阅读全文]...

2022-07-30 15:57:38
  • 山行古诗词鉴赏

  • 山行古诗词鉴赏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山行古诗词鉴赏,欢迎阅读与收藏。

      【年代】:唐

      【作者】:杜牧

      【内容】: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色。诗中写了山路、人家、白云和红叶,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而是巧妙的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而有的只是陪衬。简单来说,前三句是为了第四句描绘背景,起铺垫的作用。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深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山路一直向上望去。这句里的“人家”照应了上一句的“石经”。山上的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就是这“石经”。有白云缭绕,说明这里的山很高。诗人让片片白云遮住了读者的眼睛,但确认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肯定会有另外与众不同的景色吧!

      对上面的“山”、“山路”、“云”和“人家”,作者只是作了一个简单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但也只是点出了下文的“晚”和“霜”字,并没有表现出作者是多么喜欢秋天,秋天是多么吸引人。

      “停车坐爱枫林晚”,这句诗跟前两句不同。很鲜明的表现出了秋天的美。“山路”、“白云”和“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但这枫林晚景却使诗人难以抑制这种喜欢这儿的心情。

      “霜叶红于二月花”,补足第三句。在夕阳照射下,枫林显得更美,它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还要艳丽。通过描写这么一片红色,让人们看到了生机勃勃的秋天。

      从这首古诗中,我充分的感受到了,诗人对秋天是那么的喜爱,秋天的景色是那么的美,让我加深一步的认识了着生机勃勃的秋天。

      古诗原文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译文翻译

      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

      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

      注释解释

      山行:一作“山中”。

      春晖:春光。

      莫:不要。轻阴:阴云。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纵使:纵然,即使。

      云:指雾气、烟霭。

      诗文赏析

      这首诗紧扣诗题中的“留”字,借留客于春山之中,描绘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画。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辉”,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一个“弄”字出神入化,给山中景物赋予了人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全诗正面描写山景只有这一句诗。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因为只有把这一句写得很浓,而且先声夺人,形成一种压倒的优势,“留”才有意义,客人所担心的问题才显得无足轻重。

      次句“莫为轻阴便拟归”,是诗人对客人的劝留之辞,恰值游兴正浓之际,天空中忽然浮过一片“轻阴”,大有大雨将至之势,这是令客人游兴顿减的惟一客观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观上并非不恋山景的心灵信息。次句与首句紧密相关。由于第一句蕴含丰富,很有分量,第二句虽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却显得顺流而下,毫不费力。

      最后两句“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采取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笔法,进一步劝慰客人既来之,则安之,不要错过美好春光,涉涉前行。因为客人怕“轻阴”致雨、淋湿衣服,诗人就婉曲地假设了一个晴天游春的问题——在晴天中,因为春季雨水充足,云深雾锁的山中也会水汽蒙蒙,行走在草木掩映的山径上,衣服和鞋子同样会被露水和雾汽打湿的。这也就是说,雨天游山,要“沾衣”;晴天游山,也要“沾衣”,“沾衣”是春日游山无法避免的问题,从某一角度说,这又是春日游山的一大乐趣,那么,就不必为一片“轻阴”而踯躅不前。

      这两句不只是消极地解除客人的疑虑,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地去诱导、去点燃客人心中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

      这首诗的意境异常清幽,还表现在隽永的哲理启迪上。它告诉人们:事物是复杂的,不应片面地看问题,对待困难也是如此。在人们前进的道路上,要正视困难,勇往直前,“莫为轻阴便拟归”;在克服困难中迎来的美景,才更加赏心悦目,其乐无穷。正由于诗中含义丰富而深刻,所以,这首诗与同类登山春游诗相比就更别具一番悠然不尽的韵味。

      山行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翻译

      青青的枥树林的深处也住着人,一条小溪由几户人家共享同分。

      高山在正午时分峰影已经移动,草叶上沾着泥痕因刚跑过鹿群。

      蒸煮茶叶的香气从茅屋里冒出,缫丝的声响隔着竹篱也能听闻。

      在路上遇见了买药归来的山客,心甘情愿随他进入如岛的白云。

      注释

      青枥:一种落叶乔木,亦称枥树。

      深:一作“疏”。

      分:分配,分享。

      回:一作“移”。

      日午:中午。

      从:一作“冲”。

    [阅读全文]...

2022-04-02 06:47:35
劝人行善守德的古诗词 - 句子
劝人行善守德的古诗词 - 语录
劝人行善守德的古诗词 - 说说
劝人行善守德的古诗词 - 名言
劝人行善守德的古诗词 - 诗词
劝人行善守德的古诗词 - 祝福
劝人行善守德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