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乐游原是谁写的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乐游原是谁写的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乐游原是谁写的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乐游原是谁写的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乐游原古诗
《乐游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此诗赞美黄昏前的绮丽风光,表达自己的感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乐游原古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商隐·乐游原
春梦乱不记,春原登已重。青门弄烟柳,紫阁舞云松。
拂砚轻冰散,开尊绿酎浓。无悰托诗遣,吟罢更无悰。
创作背景
乐游原是唐代游览胜地,直至中晚唐之交,乐游原仍然是京城人游玩的好去处。同时因为地理位置高便于览胜,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此做诗抒怀。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百首珠玑绝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李商隐便是其中之一。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李商隐二十五岁时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推举得中进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商隐从此陷入牛李党争不能自拔,在官场之中异常失意,这首《乐游原》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
程梦星《李义山诗集笺注》:“此诗当作于会昌四、五年(844、845)间,时义山去河阳退居太原,往来京师,过乐游原而作是诗,盖为武宗忧也。武宗英敏特达,略似汉宣,其任德裕为相,克泽潞,取太原,在唐季世可谓有为,故曰‘夕阳无限好’也。而内宠王才人,外筑望仙台,封道士刘玄静为学士,用其术以致身病不复自惜。识者知其不永,故义山忧之,以为‘*黄昏也。
整体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
此诗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于是登上古原,即乐游原。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李商隐这次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
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余晖映照,晚霞满期天,山凝胭脂,气象万千。诗人将时代没落之感,家国沉沦之痛,身世迟暮之悲,一起熔铸于黄昏夕照下的`景物画面中。“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是深含哲理的千古名言,蕴涵了这样一个意旨:景致之所以如此妖娆,正是因为在接*黄昏之时才显得无限美好。这*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十分深刻,有人认为夕阳是嗟老伤穷、残光末路之感叹;也有人认为此为诗人热爱生命、执着人间而心光不灭,是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其实这里不仅是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诗人李商隐透过当时唐帝国的短暂繁荣,预见到社会的严重危机,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这两句诗所蕴含的博大而精深的哲理意味,后世被广泛引用,并且借用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也引申、升华甚至反其意而为之,变消极为积极,化腐朽为神奇,产生全新的意义。因此它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此诗不用典,语言明白如话,毫无雕饰,节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是李诗中少有的,因此也是难能可贵的。
《乐游原》古诗原文及译文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乐游原》古诗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陽无限好,
只是*黄昏。
【注释】
1、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它可望长安城。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也就是说,乐游原本名“乐游苑”,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据葛洪《西京杂记》载,“乐游原自生玫瑰树,树下多苜蓿”,又“风在其间,长肃萧然,日照其花,有光彩”,故名苜蓿为“怀风”,时人也谓之“光风”或称“连枝草”。可见,玫瑰和苜蓿都是乐游原上有特色*的花卉和植物。直至中晚唐之交,乐游原仍然是京城人游玩的好去处。同时因为地理位置高便于览胜,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此做诗抒怀。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百首珠玑绝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李商隐便是其中之一。
2、李商隐二十五岁时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陶推举得中进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因为王茂之是李*一的重要人物,李商隐从此陷入牛李*一争不能自拔,在官一场之中异常失意,著名诗篇《乐游原》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
3、不适:不悦,不快。
【译文】
临*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
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陽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
只是将*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今天到了傍晚时,我心中有些不惬意,于是就坐上马车,到古时的乐游原上游玩。这时望见将要落山的太陽,真是十分好看,可惜已*黄昏,不多时就要消灭了。
这首诗是作者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和表现自己的感受。诗人李商隐透过当时唐帝国的暂繁荣,预见到社会的严重危机。而“夕陽无限好,只是*黄昏”两句诗也表示:人到晚年,过往的良辰美景早已远去,不禁叹息光-阴-易逝,青春不再。这是迟暮者对美好人生的眷念,也是作者有感于生命的伟大与不可超越,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
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诗意】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这首诗就很好的'反映了他的伤感情绪。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陽,于是发乎感慨。有人认为夕陽是嗟老伤穷、残光末路之感叹;也有人认为此为诗人热爱生命、执着人间而心光不灭,是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千百年来,此两种观念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说:傍晚时分我心情悒郁,驾着车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是唐代的游览胜地。这两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后两句“夕陽无限好,只是*黄昏”是说:夕陽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黄昏。“无限好”是对夕陽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陽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诗人李商隐透过当时唐帝国的暂繁荣,预见到社会的严重危机,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
诗人夹在党争之间,左右为难、郁郁不得志,抱负无法施展。傍晚时分,心情郁闷,故赶着马车登上了乐游原散心,写下来这首《登乐游原》。
原文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译文
傍晚时分,心情郁闷不畅快 ,赶着马车登上乐游原。西落的太阳尽管还是那么的绚丽美好,可惜已经临*黄昏了。
词语注释
1.向晚:傍晚
2.意不适:心情不畅快
3.古原:指乐游原
赏析
乐游原上,归鸟盘旋着,准备归巢。诗人恰恰在这个时候赶着马车登上了乐游原。为什么临*黄昏才来呢?因为心情不畅快。
独立乐游原,晚风拂面,夕阳依旧绚丽美好。但诗人的郁闷心情并没有得到释怀。感慨道,西落的太阳尽管还是那么的绚丽美好,可惜已经临*黄昏了。
大唐有名有姓诗人几千人,既有向往山水田园的,又有热衷边塞大漠的,也有豪放不羁不顾世俗的。留存诗歌几万首,风格各异。可独有一位诗人异于常人,所作诗歌诗意让人琢磨不透,无论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还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抑或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后世都对它们争议颇多。他就是李商隐。
提到李商隐,就绕不开晚唐的党争,正是由于深陷党争,李商隐才郁郁不得志,只能以文抒己心。可路是自己选的,错了也怨不得别人。
元和八年,李商隐出生于怀洲河内的一个落魄之家,三岁时,随父赴浙。然而没过几年,其父过世,他只能跟随母亲过着清贫的生活。由于其是家中长子,尽管年纪轻轻他也不得不担起家中的重担,经常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李商隐“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回乡后跟着一位精通五经和小学的堂叔受经*文,至十六岁,便因擅长古文而得名。也写得一手秀丽的工楷和一手好文章。
文宗大和三年,李商隐举家迁往洛阳,结识了白居易,令狐楚等人。令狐楚非常欣赏李商隐的文才,对他十分器重,让他和自己的儿子令狐绹等交游,亲自授以今体(骈俪)章奏之学,而且“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后又聘他入幕为巡官,李商隐就追随令狐楚先后前往各地 ,在此期间他既增长了见识也丰富了阅历。
自古以来,天下但凡有能力之人都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李商隐也不例外,因此他也积极投身科场,出身卑微的他也自知不会一击得中,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备考,可现实屡屡打碎他的梦想,他开始愤懑,“鸾皇期一举,燕雀不相饶”。他将没有录取他的考官比喻成阻挠他成功的小人。可依旧改变不了什么,再次参加他还是名落孙山。与他交游的令狐绹由于家世的原因早已足登天子堂了,而他依旧前途未知,令狐楚也未能对其科场有所指点。所以多次失败之后他对令狐楚怨愤的种子在其内心悄然生根发芽。
文宗开成二年,经过长期刻苦学*并由于令狐绹的延誉,李商隐终于得中进士,然而他却并没有榜上有名的兴奋,因为他已失败太多次。次年春,李商隐应博学宏辞试不取,令狐楚也恰在此时过世。在在参与料理令狐楚的丧事后不久,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去泾州作了王茂元的幕僚。王茂元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将女儿嫁给了他。他很开心,以为这是他命运开始转变的好兆头。可他忘了朝廷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这桩婚姻将其拖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
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令狐父子属牛党,两党水火不容。但李商隐没管那么多,执意与王茂元女儿成婚。在世人眼中,这就是对刚刚去世的老师和恩主的背叛,并且很快他就为此付出了代价。
开成三年,李商隐参加授官考试,结果在复审中被除名。这件事对李商隐最直接的影响是使他获得朝廷正式官职的时间推迟了一年,一年光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可他却一步错,步步错。
开成四年,李商隐再次参加授官考试,顺利通过,得到了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但是不久就被调任弘农县尉。虽然县尉与校书郎的品级差不多,但远离权力的中心,显然会对他以后发展受到影响。李商隐在弘农任职期间也很不顺利,因为替死囚减刑而受到上司陕虢观察使孙简的责难,因而李商隐感到非常屈辱,难以忍受,最终以请长假的方式辞职。
会昌二年,李商隐以书判拔萃复入秘书省为正字,但是不久其母过世,他不得不丁忧在家。因此他又离职回家守孝三年。这也意味着年届而立的他放弃了跻身权力阶层的最好的机会。这次变故对李商隐政治生涯的打击是致命的。李商隐闲居在家的三年是李德裕执政最辉煌的时期。错过了这个时期,随着不久之后武宗的去世,李德裕政治集团骤然失势,李商隐已经难以找到政治上的知音。再加之其岳父王茂元在会昌三年代表朝廷讨伐刘稹叛乱时病故,他的处境更加艰难。
会昌四年暮春,李商隐自关中移家永乐。多年的打击压抑让他内心孤独郁闷。一路之上他都愁眉不展,黄昏时,车队恰经乐游原,为了排遣内心的忧郁,李商隐登上乐游原,看见天边的落日,一瞬间,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天人之思涌上心头,遂作《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诗人将时代没落之感,家国沉沦之痛,身世迟暮之悲,一起熔铸于黄昏夕照下的景物画面中。“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是深含哲理的千古名言,蕴涵了景致之所以如此妖娆,正是因为在接*黄昏之时才显得无限美好。
有人认为夕阳是嗟老伤穷、残光末路的象征;也有人认为夕阳是代表热执着人间而心光不灭,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道理,没人能准确定义。也许在李商隐登上乐游原,看见斜阳西沉时,他就想明白今生该是何打算了,只是历史却未能告诉我们。
登乐游原
作者: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登乐游原【诗文解释】
傍晚时分心情郁闷,于是驱车来到京都长安城东南的乐游原。只见夕阳放射出迷人的余晖,然而这一切美景将转瞬即逝,不久会被那夜幕所笼罩。
登乐游原【词语注释】
向晚:傍晚。
古原:指乐游原,汉宣帝修建的游览地,在陕西长安城南。
登乐游原【诗文赏析】
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有人认为夕阳是嗟老伤穷、残光末路之感叹;也有人认为此为诗人热爱生命、执着人间而心光不灭,是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千百年来,此两种观念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整理:zhl201611
《登乐游原》
作者:李商隐
原文: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黄昏。
注释:
1、意不适:心情不舒畅。
2、古原:即乐游原,是长安附*的名胜,在今陕西*安以南八百里的地方。
诗意:
临*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
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
只是将*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即景抒情的诗。首二句写驱车登古原的原因:是“向晚意不适”。后二句写登上古原触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种享受和满足。(m.ju.51tietu.net)“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二句,素来人们多解为“晚景虽好,可惜不能久留。”今人周汝昌认为:“只是”二句,“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这种看法,虽有新意,却不合诗人的身世,也不合诗人当时的情绪。
《游园不值》古诗诗意及原文赏析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全诗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游园不值》古诗诗意及原文赏析,欢迎阅览。
《游园不值》诗意
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的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这首诗情景交融,千古传诵。不但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抑的生机,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描写出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舒适惬意。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
《游园不值》原文及翻译
《游园不值》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⑴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⑵应怜:大概是感到心疼吧。应,表示猜测;怜,怜惜。屐(j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⑶小扣:轻轻地敲门。柴扉(fē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赏析
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很多好处。其一是写春景而抓住了特点,突出了重点。陆游《马上作》云:“*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用“杨柳”的金黄、嫩绿来衬托“红杏”的艳丽,可谓善于突出重点。叶绍翁这首诗应是从陆游诗中脱胎而来,用一“出”字把红杏拟人化,更是抓住了春景特点,突出了重点。
其二是“以少总多”,含蓄蕴藉。比如“一枝红杏”就是“满园春色”具体而集中的表现,一枝红杏就代表了墙内百花。
其三是景中有情,诗中有人,而且是优美的情、高洁的人。门虽设而常关,“小扣柴扉”又“久不开”,其人懒于社交,无心利禄,已不言可知。门虽常关,而满园春色却溢于墙外,其人怡情自然,丰神俊朗,更动人遐思。
其四是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够引起许多联想,从而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和精神的鼓舞。“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色在这么一“关”一“出”之间,冲破围墙,溢出园外,显示出一种蓬蓬勃勃、关锁不住的生命力度。后人更赋予这两句诗以生活的哲理: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脱颖而出,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这两句诗也便获得了新的生命,流传不绝。
古诗游子吟原文及赏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游子吟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游子吟》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注释:
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
2、临:将要。
3、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4、谁言:一作“难将”。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5、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游子吟》赏析: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最普通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写出了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这里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母子的'骨肉之情。行前的此时此刻,母亲的千针万线,针针线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不能报答母爱于万一。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炽烈的情感。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少年时隐居嵩山。*五十岁才中进士,任溧阳县尉。与韩愈交谊颇深。其诗感伤自己的遭遇,多寒苦之音。用字造句力避*庸浅率,追求瘦硬。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有《孟东野诗集》。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译文
太*时有闲情逸兴,是无能之人;喜欢孤云悠闲,也喜欢和尚清静。我想手擎旌麾,远去江海的吴兴;再登上乐游原,遥望太宗的昭陵。
赏析
在唐人七绝中,也和在整个古典诗歌中一样,以赋、比二体写成的作品较多,兴而比或全属兴体的较少。杜牧这首诗采用了“托事于物”的兴体写法,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称得上是一首“言在此而意在彼”、“言已尽而意有余”的名篇。
这首诗是作者于公元850年(宣宗大中四年)将离长安到湖州(即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任刺史时所作。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高敞,可以眺望,是当时的游览胜地。
杜牧不但长于文学,而且具有政治、军事才能,渴望为国家作出贡献。当时他在京城里任吏部员外郎,投闲置散,无法展其抱负,因此请求出守外郡。对于这种被迫无所作为的环境,他当然是很不满意的。诗从安于现实写起,反言见意。武宗、宣宗时期,牛李党争正烈,宦官擅权,中央和藩镇及少数民族*之间都有战斗,根本算不上“清时”。诗的起句不但称其时为“清时”,而且进一步指出,既然如此,没有才能的自己,倒反而可以借此藏拙,这是很有意趣的。次句承上,点明“闲”与“静”就是上句所指之“味”。而以爱孤云之闲见自己之闲,爱和尚之静见自己之静,这就把闲静之味这样一种抽象的感情形象地显示了出来。
第三句一转。汉代制度,郡太守一车两幡。幡即旌麾之类。唐时刺史略等于汉之太守。这句是说,由于在京城抑郁无聊,所以想手持旌麾,远去江海。(湖州北面是太湖和长江,东南是东海,故到湖州可云去江海。)第四句再转。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墓,在长安西边醴泉县的九嵏山。古人离开京城,每每多所眷恋,如曹植诗:“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赠白马王彪》)杜甫诗:“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至德二载自京金光门出乾元初有悲往事》)都是传诵人口之句。但此诗写登乐游原不望皇宫、城阙,也不望其他已故皇帝的陵墓,而独望昭陵,则是别有深意的。唐太宗是唐代、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杰出的皇帝。他建立了大唐帝国,文治武功,都很煊赫;而知人善任,惟贤是举,则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诗人登高纵目,西望昭陵,就不能不想起当前国家衰败的局势,自己闲静的处境来,而深感生不逢时之可悲可叹了。诗句虽然只是以登乐游原起兴,说到望昭陵,戛然而止,不再多写一字,但其对祖国的热爱,对盛世的追怀,对自己无所施展的悲愤,无不包括在内。写得既深刻,又简练;既沉郁,又含蓄,真所谓“称名也小,取类也大”。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作者: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注解】
①吴兴:郡名,治所在今浙江湖州。
②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③ 清时:清*时世。
④把:持,
⑤麾:旌旗,古时称出守州郡为“建麾”,作者此时将出任湖州刺史,故云。
⑥江海:指太湖,湖州地滨太湖。
⑦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
【韵译】
太*时有闲情逸兴,是无能之人;喜欢孤云悠闲,也喜欢和尚清静。
我想手擎旌麾,远去江海的吴兴;再登上乐游原,遥望太宗的昭陵。
【评析】
“韵致可观”,是*对杜牧绝句的评价。这首诗是杜牧于大中四年(850)秋48岁时从吏部员外郎外出为湖州刺史前登乐游原时所作。起句称当时为“清时”,杜牧在此运用了反话正说的笔法,以此作为障眼法。首句说当今是“清时”,其实心里认为是浊世;说自己对登临闲游一类事“有味”,其实是认为国家大事难以干预,因此对之有无味之感;说自己爱“孤云”和“僧”,正因为对朝政失望故转而留恋山水和佛道;说自己要去“江海”,正因为在朝廷中无一已之容身之地;说自己“望昭陵”,正因为对当朝国君不满,故欲以开国明君来反衬之。如此种种,均说明杜牧此诗意在辞后,若不经一番斟酌是不易发现的。作者爱孤云之悠闲,爱远离红尘的僧人之清静,诗人自己的志趣追求表露了出来,同时把一种形而上的人生哲学观用形象生动的诗句表现出来。追怀往昔盛世,悲从中来,形成全诗沉郁含蓄,一咏三叹的艺术风格和别具一格的文风韵致。
古诗乐游原是谁写的
乐游原古诗的画
乐游原古诗句
乐游原古诗的泽文
乐游原的古诗图片
乐游原的诗句
乐游原的古诗配图
有关乐游原的古诗还
乐游原古诗的故事
乐游原古诗的草书
古诗登乐游原的图片
乐游原的古诗含义
那个乐游原的古诗
乐游原的古诗背诵
古诗词的乐游原
李白的乐游原古诗
乐游原古诗的意义
吃的药古诗登乐游原
乐游原古诗的信息
播放乐游原的古诗
古诗乐游原的诗意
乐游原古诗的诗意
登乐游原古诗的朗读
古诗李商隐的乐游原
登乐游原的古诗跟读
乐游原古诗的段意
乐游原古诗的作品
乐游原诗句
古诗乐游原诗句
登乐游原的古诗解读
等人等的太久的句子
赞美唱歌好听的句子大全
快乐的心态句子
爱情感悟的句子带图片
喝最烈的酒之类的句子
离婚的感慨句子
关于生活压力大的句子
形容服装搭配的句子
用风筝形容爱情句子
描写被冤枉的句子
形容被噩梦吓醒的句子
学会坦然的简单句子
人生好迷茫找不到方向的句子
微商发圈吸引人的句子
抓住暑假的尾巴的句子
容易让人想歪的污句子
留着一道疤的伤感句子
形容食物的句子
朋友相互珍惜信任句子
不是我的我不要的句子
想回到过去的句子伤感
形容孝敬老人的句子
很美的英语句子
形容女婴儿漂亮的句子
不稀罕的句子
赞美女人瘦美的句子
教育的优美句子
聊骚的句子100句
形容阳光男孩的句子
描写丁香的优美句子
劝人睡觉的搞笑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