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桐庐的古诗四言

关于关于桐庐的古诗四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桐庐的古诗四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桐庐的古诗四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桐庐的古诗四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4) 语录(2) 说说(6) 名言(1) 诗词(351) 祝福(2k+) 心语(237)

  • 桐庐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 好玩,放假,旅游
  • 桐庐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桐庐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钟灵毓秀之地、潇洒文明之邦”的美誉。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桐庐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垂云通天河景区:

      垂云通天河是个有地下河的神奇溶洞,离瑶琳仙境不远。虽然都是溶洞,垂云通天河坐小船在洞中漂流显得更有趣,也完全是另一种感官体验了。

      景区分为“暗河荡舟”和“地下大峡谷探秘”两部分,前者是在地下暗河乘船,后者是溶洞内步行,景区大门票仅包含暗河荡舟,且要进入地下大峡谷必须先过暗河荡舟,所以要玩两个景点最好买联票。

      暗河荡舟内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有一条长达千米的地下暗河,宽度刚好可以行船,也成就了溶洞内乘船漂流的观光方式。小船大约15分钟一班,人多时坐满就开,有船工撑船和讲解,无需另外付费。在狭窄的地下河漂流感觉很是奇妙,尤其是夏天时,洞内潮湿而凉爽,坐着小船慢慢前进,头顶上是彩色灯光勾勒下的钟乳石,造型千奇百怪。偶尔有冰凉的水滴到身上,个子高的游客时而还需要低头避让迎面而来的钟乳石,有种矿工探险的感觉。尤其让人难忘的是一、二级河道之间的八米落差,这里特有的升船装置能连人带船飞上岩顶进入二级河道,惊险刺...

      瑶琳仙境:

      瑶琳仙境(又名瑶琳洞)位于浙江省桐庐县境内,距杭州80公里,离桐庐县城23公里左右。这是当地最著名的钟乳石山洞,整个洞穴纵深1公里,洞内造型各异的石笋和钟乳石在各色灯光映衬下特别漂亮。

      瑶琳仙境内分为三个洞厅,其中最值得看的有“银河飞瀑”、“擎天玉柱”、“三十三重天”和“瑶琳玉峰”这四景。你可以看到很多动物造型的奇石,“大象”、“狮子”和“青蛙”等等。

      瑶琳仙境的最佳旅游季节是夏季,外面35度的天气,里面只有18-20度左右,小朋友或者老年人游玩时建议带一件薄外套。从停车场到洞口需要走一段路,整个洞穴不算很大,但是因为弯弯曲曲的设置了很多小道,自己游玩的话容易迷路,因此进洞会有讲解员带路,一批一批的放游客入场。

      伴随着一股地下水潺潺声音首先来到的就是第一洞厅,入口的左边就是一块酷似蓬发雄狮的`石头,右边的群石则像一群长鼻大象,恭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洞厅的中央就是“银河飞瀑”,一大块高达7米,宽十多米的岩石,犹如...

      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在桐庐城区的东南部,距离桐庐县城7公里。相比其它城市中的山峰,大奇山的景色要秀气得多。山林里除了茂密的植被,还有大大小小许多的瀑布和溪流,空气清新,是个适合休闲游览的地方。

      大奇山概览:

      景区的游玩路线比较简单,由景区入口进入,沿左手边的游览步道(石景源大峡谷)一路往上走,走到山顶有个瀑布,返回路上遇知青渠往右,最后由中日友好林下山。沿途几乎没有其它岔路,顺着步道走一个顺时针的环形即可,基本不会迷路。普通游客两三个小时便能走完全程,比较轻松。

      进入景区首先是一小片竹林,竹林尽头的青青世界是一个小儿童乐园,里面有秋千、独木桥等原木游戏,带小朋友可以来这里玩玩。这附*有几家小店,出售些零食。

      沿步道往上走,一路都有小溪水、小瀑布相伴。过小水库边缘曲折有趣的石板路,再摇摇晃晃走过悬索桥,一段柳暗花明之后到达山顶的天池。这里的潭水清得几乎能见底,水面尽是绿树的倒影,有几分九寨沟的姿色。再往...

      浪石金滩:

      浪石金滩原名桐溪漂流,位于杭州市桐庐天目溪浪石村境内。这里的竹筏漂流最为出名,此外还有龙舟竞技、水上乐园等水上项目,也有户外拓展、野趣烧烤、草滩跑马、帐篷露营等陆上项目,体验丰富。

      浪石金滩的竹筏漂流较为*稳,适合悠闲赏景,老年人和孩子还可以选择坐更加*稳的龙舟。景区周边餐馆不多,但景区内的烧烤场,以及漂流下游附*的农家乐,完全可以解决用餐问题。

      严子陵钓台:

      严子陵钓台位于桐庐县城西南15公里的富春江畔,相传是东汉高士严子陵隐居垂钓之地,景区内主要是七里泷至严子陵钓台的龙门峡段游船游览,以及去到严子陵钓台所在的小山看古迹,登台俯瞰富春江如画的山水景色。

      进入景区后,首先在游客中心购票,旁边就是乘船的码头。散客等船的时间比较长,一般40分钟一班,除非正好碰上团队,不愿意等也可以坐快艇。在江上乘船的感觉很不错,有点走进《富春山居图》的感觉。

      游船第一程到严子陵钓台后上岸,停留约1小时。山脚下有一些古迹,最有名的是刻有“严子陵钓台”的古牌坊,也是游客照片中出镜率最高的。此外还有严先生祠、天下十九泉等景点可以参观。上山的路分为东、西两条,其中东步道有大量石碑组成的碑廊,看不懂可以在下船的地方请讲解员。顺着林间小路上山,四周是茂密的竹林,山很小,15分钟即可登顶。山顶的钓台分东台、西台,东台相传为严子陵隐居垂钓之地,西台为谢翱器哭祭文天祥处。这两处均是不错的观景台......

    [阅读全文]...

2021-12-21 04:41:02
  • 桐庐旅游景点

  • 旅行
  • 桐庐旅游景点

      桐庐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钟灵毓秀之地、潇洒文明之邦”的美誉。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桐庐旅游景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天目溪漂流

      傍红灯笼外婆家,选取毕浦码头至冷坑一段长约5公里的江面,行程约一个半小时。天目溪又称分水江。乘竹筏款款而下,溪流蜿蜒曲折,洲滩众多,一个滩连着一个滩,素有“溪有十八滩,一滩高一滩”之说,置身竹筏上,时而穿涧过坳,山回水转;时而跌宕起伏,破浪逐水。让人痴痴沉醉,尽享漂流之乐。

      垂云通天河

      与闻名遐迩的瑶琳仙境仅一江之隔,特别之处在于溶洞内有长达4500米的地下暗河,划船入洞,泛舟地下河,观赏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别有一番探险趣味。

      浪石金滩

      清澈逶迤的天目溪流转到一个名叫浪石埠的地方划了一个圈,圈的外面镶嵌着柔软的金边(沙滩),古时这里是天目溪水陆要津,相传有巨石能随波上下浮动,故名“浪石”。

      琴溪香谷

      这里林窒幽深,溪涧大气候宕,有大批裸露的石包、石芽和悬崖石壁,以及状元神洞、象鼻洞、水龙洞等多处小型溶洞。尤为奇特的是,峡谷内漫山遍野的野桂花和上千株碗口直径的樟树,以及成片的“黄金柴”林和山兰,形成了满目青翠,四季飘香的自然景观。

      桐君山

      与桐庐县城仅一水之隔。形似碧螺,美若翠玉。古人称之“浮玉山”、“小金山”。为*中医药鼻祖胜地。桐君山麓有叶浅予故居。七里扬帆让历史上著名的“严陵七景”之一的绝妙景观又重现昔日风采。泛舟江中,山映明镜中,帆浮翠屏间,舟行景移,宛如一幅流动的富春山水画。夏季夜游,其中乐趣更是妙不可言。

      古木参天的桐君山是桐庐的门户,形如青螺髻,高仅60米。倘若从县城濒天目溪的水上远窥,桐君山宛若窈窕淑女,傅影绰约;倘若荡扁舟一叶,从山脚桐君潭翘着仰望,怪石嶙峋,古木森森,桐君山又如同一位飘飘欲仙的老翁,不乏几许神秘色彩。由于其丰采"远*高低各不同",因此,清来梁启超称之为"峨眉角",而康有为则誉之为"峨眉诸峰不及此奇"。而今桐君山愈见奇秀,成为桐庐富春江上旅游热点之一。

      相传,远古时代有位隐姓埋名的老人,为济世救民在此采撷草药,探究药性,他结庐桐树下,有问其姓者,则指桐以示之。从此,百姓里就有了一个"桐"姓,其人为桐君,此山名为桐君山,县名桐庐县。感恩的先民就是这样来寄托自己对桐君老人的誊誊思念。

      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奇山,又名寨基山,史称“江南第一名山”,形若莲花宝座,海拔600余米,位于桐庐县城5公里的富春江南岸。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40*方公里,有丰富的风景林木、奇特山水、珍稀动植物、古刹名寺资源和景观。公园内有木本植物和各类灌木*千种,属国家保护的植物有13种,兽类39种,禽类81种,还有松杉迎宾、金牛潭、观音尖、龙潭瀑布、十二生肖潭、玉屏飞瀑、竹园寻月、中日友好林、青青世界、雾泥岗、茫茫果林竹海等奇特的景观,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就连这里的索桥、栈道、亭子和大奇禅院古迹等也和这些景观天然成趣,协调典雅,是游客登山戏水、观瀑赏花、探奇寻幽、野营度假、疗养避暑的`极好去处。 沿着由鹅卵石铺成的曲径小道进入公园,首先跃进眼帘的是望不到头的果树林,果树林有"万亩果园"之称,产有20多个水果品种,包括白梨、水蜜桃、桔、板栗、杨梅、葡萄……春末夏初,千树万枝花开,群艳荟萃,招得蜂来蝶往。徜徉其间,凝神赏花,或携手缓行,或卧于花下,此情此景使您体验到回归自然的那份轻松、悠然和恬静的愉悦荡漾心间……到了采果时节,果实累累,压枝欲断,随手可摘,暖风起处,馨香四溢。果园有鸣声清脆的画眉,形态秀美的喜鹊,色彩艳丽的雉鸡,以及许多不知名的鸟儿,鸣啭不休,追逐戏耍,为果园增添了无限生机。

      严子陵钓台

      东汉名士严子陵隐居垂钓之处。严光,字子陵,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窗,光武帝即位,严子陵坚辞不仕,携妻回富春山隐居,耕田垂钓终老林泉,后人仰慕其不事王侯高风亮节的精神而建祠纪念,濒临富春江,因其风景秀丽,为*十大钓鱼古迹之首,景区内有双台垂钓、严先生祠、沧波桥、天下第十九泉、富春江诗文碑园等胜迹。

      江南龙门湾

      这里是富春江上的一处天然港湾,峡谷、*湖、孤屿、悬崖、瀑布、奇松都在这里集合,是富春江上风景最秀丽的地段之一。“一夜鸬鹚滩上泊,晓烟啼彻画眉声”这是清代诗人严遂成赞美龙门湾风光的诗句,自南北朝至清代,刘秀、范仲淹、苏东坡、谢灵运、李白、陆游、李清照等1000多位名人雅士在这里留下足迹,也留下浩如烟海的诗文杰作。

      女儿村

      这里是国内唯一一个彰扬女性文化,再现摩梭母系氏族社会生活的民俗的风情园。这里常年有四个独具一格的展览;*古今女性第一展馆、*古代女性文化馆、*56个民族服饰馆、巾幅风采剪纸艺术馆。有一个摩梭大家庭在此安家落户,他们来自有“母系氏族社会活化石”之称的泸沽湖,年轻女孩的山歌和甲搓舞,以及他们那质朴热情和不可思议的嗓音,令人惊叹。

    [阅读全文]...

2022-06-01 14:36:39
  •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诗词赏析

  •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诗词赏析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

      风鸣*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诗词赏析

      这首诗在意境上显得清寂或清峭,情绪上则带着比较重的孤独感。

      诗题点明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扬州(即广陵)友人之作。桐庐江为钱塘江流经桐庐县一带的别称。“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首句写日暮、山深、猿啼。诗人伫立而听,感觉猿啼似乎声声都带着愁情。环境的清寥,情绪的黯淡,于一开始就显露了出来。次句沧江夜流,本来已给舟宿之人一种不*静的感受,再加上一个“急”字,这种不*静的感情,便简直要激荡起来了,它似乎无法控制,而象江水一样急于寻找它的归宿。接下去“风鸣*叶,月照一孤舟。”语势趋向自然*缓了。但风不是徐吹轻拂,而是吹得木叶发出鸣声,其急也应该是如同江水的。有月,照说也还是一种慰藉,但月光所照,惟沧江中之一叶孤舟,诗人的孤寂感,就更加要被触动得厉害了。如果将后两句和前两句联系起来,则可以进一步想象风声伴着猿声是作用于听觉的,月涌江流不仅作用于视觉,同时还必然有置身于舟上的动荡不定之感。这就构成了一个深远清峭的`意境,而一种孤独感和情绪的动荡不宁,都蕴含其中了。

      诗人何以在宿桐庐江时有这样的感受呢?“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建德当时为桐庐邻县,这里即指桐庐江流境。维扬,扬州的古称。按照诗人的诉说,一方面是因为此地不是自己的故乡,“虽信美而非吾士”,有独客异乡的惆怅;另一方面,是怀念扬州的老朋友。这种思乡怀友的情绪,在眼前这特定的环境下,相当强烈,不由得潸然泪下。他幻想凭着沧江夜流,把自己的两行热泪带向大海,带给在大海西头的扬州旧友。

      这种凄恻的感情,如果说只是为了思乡和怀友,恐怕是不够的。孟浩然出游吴越,是他四十岁去长安应试失败后,为了排遣苦闷而作长途跋涉的。“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这种漫游,就不免被罩上一种悒悒不欢的情绪。然而在诗中,诗人只淡淡地把“愁”说成是怀友之愁,而没有往更深处去揭示。这可以看作孟浩然写诗“淡”的地方。孟浩然作诗,原是“遇思入咏”,不*惯于攻苦着力的。然而,这样淡一点着笔,对于这首诗却是有好处的。一方面,对于他的老朋友,只要点到这个地步,朋友自会了解。另一方面,如果真把那种求仕失败的心情,说得过于刻露,反而会带来尘俗乃至寒伧的气息,破坏诗所给人的清远的印象。

      除了感情的表达值得我们注意以外,诗人在用笔上也有轻而淡的一面。全诗读起来只有开头两句“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中的“愁”、“急”二字给人以经营锤炼的感觉,其余即不见有这样的痕迹。特别是后半抒情,更象是脱口而出,跟朋友谈心。但即使是开头的经营,看来也不是追求强刺激,而是为了让后面发展得更自然一些,减少文字上的用力。因为这首诗,根据诗题“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写不好可能使上下分离,前面是“宿”,下面是“寄”,前后容易失去自然的过渡和联系。而如果在开头不顾及后面,单靠后面来弥补这种联系,肯定会分外显得吃力。现在头一句着一个“愁”字,便为下面作了张本。第二句写沧江夜流,着一“急”字,就暗含“客心悲未央”的感情,并给传泪到扬州的想法提供了根据。同时,从环境写起,写到第四句,出现了“月照一孤舟”,这舟上作客的诗人所面临的环境既然是那样孤寂和清峭,从而生出“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的想法便非常自然了。因此,可以说这首诗后面用笔的轻和淡,跟开头稍稍用了一点力气,是有关系的。没有开头这点代价,后面说不定就要失去浑成和自然。

      孟浩然写诗,“遇思入咏”,是在真正有所感时才下笔的。诗兴到时,他也不屑于去深深挖掘,只是用淡淡的笔调把它表现出来。那种不过分冲动的感情,和浑然而就的淡淡诗笔,正好吻合,韵味弥长。这首诗也表现了这一特色。(余恕诚)

    [阅读全文]...

2022-06-10 13:04:01
  •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赏析

  •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作者:孟浩然

      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诗文解释】

      山色昏暗听猿猴啼叫声声都带着悲愁,苍江夜里水流湍急。风吹得*的树发出声响,月光照着江中这一叶孤舟。建德不是我的故乡,怀念扬州的老朋友。还是把我这两行热泪,寄给遥远的海西头的朋友。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词语注释】

      瞑:昏暗。

      海西头:这里指扬州。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诗文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离开长安东游时作。诗人在路途中怀念旧友,写下了这首诗寄给友人。诗人有一种深深的孤独感,情绪动荡,不*静。凄清的夜晚正是他寂寥心情的反映,也更使怀念旧友泪流满面。这首诗情调凄凉,表现了诗人失意后的激愤不*和世罕知音的深深的孤独感。全诗情景交融,自然天成,诚挚感人。

    整理:zhl201611

    [阅读全文]...

2022-07-06 02:26:28
  •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解

      1、沧江:同“苍江”

      2、建德:今属浙江,居桐江上游。

      3、非吾土: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

      4、维扬:即扬州。

      5、海西头:扬州*海,故日海西头。

      译文

      山色昏暗听到猿声使人生愁,

      桐江苍茫夜以继日向东奔流。

      *风吹树动枝叶沙沙作响,

      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叶孤舟。

      建德风光虽好却非我的故土,

      我仍然怀念扬州的故交老友。

      相忆相思我抑不住涕泪两行,

      遥望海西头把愁思寄去扬州。

      赏析

      这是旅中寄友诗。全诗写江上景色和旅途悲愁,表现他乡虽好终不及故土之意,流露出奔波不定、颇不得志之情。开头两句有造作雕琢感。“急夜流”三字,若直说“夜急流”更顺畅得多。然而三、四两句“风鸣*叶,月照一孤舟”却是随手拈来,清新诱人,江上夜色,如置眼前,足见诗人何等大手笔。

      诗的前半写景,后半写情,以景生情,情随景致,景情揉合,景切情深,撩人情思。

    [阅读全文]...

2022-06-09 14:18:54
  •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原文及译文

  •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原文及译文

      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体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原文:

      孟浩然〔唐代〕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译文:

      山色昏暗听到猿声使人生愁,桐江苍茫夜以继日向东奔流。

      *风吹树动枝叶沙沙作响,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叶孤舟。

      建德风光虽好却非我的故土,我仍然怀念扬州的故交老友。

      相忆相思我抑不住涕泪两行,遥望海西头把愁思寄去扬州。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赏析:

      该诗前四句侧重写“宿桐庐江”之景色。日暮、山深,猿啼、江水、秋风、孤舟等凄迷孤寂的景物,构成清峭孤冷的意境,衬托出诗人的绵绵愁思;后四句侧重写“寄广陵旧游”,诗人向朋友倾述独客异乡的惆怅和孤独之感,又抒发怀念友人的拳拳之心。全诗前半写景,后半写情,景与情完美融合,写景愈真切,其情愈深,显得浑成自然,韵味悠长。

      诗题点明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广陵友人之作。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首句写日暮、山深、猿啼。诗人伫立而听,感觉猿啼似乎声声都带着愁情。环境的清寥,情绪的黯淡,于一开始就显露了出来。次句沧江夜流,本来已给舟宿之人一种不*静的感受,再加上一个“急”字,这种不*静的感情,便简直要激荡起来了,它似乎无法控制,而像江水一样急于寻找它的归宿。

      接下去“风鸣*叶,月照一孤舟。”语势趋向自然*缓了。但风不是徐吹轻拂,而是吹得木叶发出鸣声,其急也应该是如同江水的。有月,照说也还是一种慰藉,但月光所照,惟沧江中之一叶孤舟,诗人的孤寂感,就更加要被触动得厉害了。如果将后两句和前两句联系起来,则可以进一步想象风声伴着猿声是作用于听觉的,月涌江流不仅作用于视觉,同时还有置身于舟上的动荡不定之感。这就构成了一个深远清峭的意境,而一种孤独感和情绪的动荡不宁,都蕴含其中了。

      诗人之所以在宿桐庐江时会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按照诗人的诉说,一方面是因为此地不是他自己的故乡,“虽信美而非吾士”,有独客异乡的惆怅;另一方面,是怀念扬州的老朋友。这种思乡怀友的情绪,在眼前这特定的环境下,相当强烈,不由得潸然泪下。他幻想凭着沧江夜流,把他的两行热泪带向大海,带给在大海西头的扬州旧友。

      这种凄恻的感情,如果只是为了思乡和怀友,那是不够的。诗人出游吴越,是他四十岁去长安应试失败后,为了排遣苦闷而作长途跋涉的。这种漫游,就被罩上一种悒悒不欢的情绪。然而在诗中,诗人只淡淡地把“愁”说成是怀友之愁,而没有往更深处去揭示。这可以看作诗人写诗“淡”的地方。孟浩然作诗,原是“遇思入咏”,不*惯于攻苦着力的。然而,这样淡一点着笔,对于这首诗却是有好处的。一方面,对于他的老朋友,只要点到这个地步,朋友自会了解。另一方面,如果把那种求仕失败的心情,说得过于刻露,反而会带来尘俗乃至寒伧的气息,破坏诗所给人的清远的印象。

      除了感情的表达值得读者注意以外,诗人在用笔上也有轻而淡的一面。全诗读起来只有开头两句“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中的“愁”、“急”二字给读者以经营锤炼的感觉,其余即不见有这样的痕迹。特别是后半抒情,更像是脱口而出,跟朋友谈心。但即使是开头的经营,也不是追求强刺激,而是为了让后面发展得更自然一些,减少文字上的用力。因为这首诗,根据诗题“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写不好可能使上下分离,前面是“宿”,下面是“寄”,前后容易失去自然的.过渡和联系。而如果在开头不顾及后面,单靠后面来弥补这种联系,会分外显得吃力。头一句着一个“愁”字,便为下面作了张本。第二句写沧江夜流,着一“急”字,就暗含“客心悲未央”的感情,并给传泪到扬州的想法提供了根据。同时,从环境写起,写到第四句,出现了“月照一孤舟”,这舟上作客的诗人所面临的环境既然是那样孤寂和清峭,从而生出“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的想法便非常自然了。因此,可以说这首诗后面用笔的轻和淡,跟开头稍稍用了一点力气,是有关系的。没有开头这点代价,后面说不定就要失去浑成和自然。

      全诗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月夜行舟图:猿声在夜中传来江流滔滔不断,树叶萧萧而下,极写景色的寥落凄寂,同作者凄凄惶惶的心情互为衬映。后四句借景生情,怀念友人,情景融合得很自然。月夜宿孤舟,心中愁闷,自然而生怀友之情,因而热泪横流。该诗写宿桐庐江的夜间景色的旅途的孤寂情怀,将忆旧与乡思寄给朋友,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更加突出作者对旧友的思念和失意后的愤激孤苦。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阅读全文]...

2021-12-16 19:23:41
  • 四言绝句的古诗

  • 文学
  • 四言绝句的古诗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言绝句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从军行

      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惜花

      白居易

      可怜夭艳正当时,刚被狂风一夜吹。

      今日流莺来旧处,百般言语泥空枝。

      过故洛城

      白居易

      故城门前春日斜,故城门里无人家。

      市朝欲认不知处,漠漠野田飞草花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狐泉店前作」白居易

      野狐泉上柳花飞,逐水东流便不归。

      花水悠悠两无意,因风吹落偶相依。

      「赠卢绩」白居易

      馀杭县里卢明府,虚白亭中白舍人。

      今日相逢头似雪,一杯相劝送残春。

      「与裴华州同过敷水戏赠」白居易

      使君五马且踟蹰,马上能听绝句无。

      每过桑间试留意,何妨后代有罗敷。

      「闲游」白居易

      欲笑随情酒逐身,此身虽老未辜春。

      春来点检闲游数,犹自多于年少人。

      「阴雨」白居易

      润叶濡枝浃四方,浓云来去势何长。

      旷然寰宇清风满,救旱功高暑气凉。

      「喜雨」白居易

      西北油然云势浓,须臾滂沛雨飘空。

      顿疏万物焦枯意,定看秋郊稼穑丰。

      「过故洛城」白居易

      故城门前春日斜,故城门里无人家。

      市朝欲认不知处,漠漠野田飞草花

      1、《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3、《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秋夜寄邱员外》

    [阅读全文]...

2022-05-02 14:21:19
  • 描写庐山的古诗

  • 庐山
  • 描写庐山的古诗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庐山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朝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唐·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4、《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唐·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5、《寒食江州满塘驿》

      唐·宋之问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

      6、《自咏示客》

      宋·陆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客来苦劝摸床棱。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7、《彭蠡湖中望庐山》

      唐·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候明发,渺漫*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阅读全文]...

2022-01-23 02:44:59
  • 描写庐山古诗句

  • 庐山
  • 描写庐山古诗句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诗句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庐山古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3、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贾岛《寄白阁默公》

      4、飞云渡险脊,走雾隐幽潭;鸟掠丛林隙,人游松壑巅;劲风摧细雨,峭壁断浓岚;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岭含。——《游含鄱口》

      5、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6、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白居易《庐山桂》

      7、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8、腰悬竹使符,心与庐山缁。——韦应物《郡内闲居》

      9、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杜荀鹤《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10、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韦应物《寄黄、刘二尊师》

      11、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孙鲂《湖上望庐山》

      12、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江为《瀑布》

      13、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白居易《宿东林寺》

      14、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陆游《自咏示客》

      15、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朱元璋《庐山诗》

      16、劲风湮细雨——孟浩然《秀甲东南》

      1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8、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19、五老峰,三叠泉,含鄱口,龙首岩,侧看成峰横似岭,高低远*不一般,要知庐山真面目,携云伴雾不下山!——《登庐山》

      2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

      21、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22、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只树林。——李颀《题璿公山池》

      23、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李白《别东林寺僧》

      24、攀千仞削壁,临万丈深渊。过崎岖盘道,登巍峨峰巅。天高地险,流水潺潺瀑飞悬;穿云破雾,清风拂拂衣衫翩!——《登庐山》

      25、苍龙昂首朝天啸,倚壁虬螭斗厉饕;尾扫石狮云水怒,爪擒方印雨风啕。——《远眺龙首崖》

      26、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27、范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王维《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

      28、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元稹《庐山独夜》

      29、庐山逢若士,思欲化黄金。——储光羲《升天行贻卢六健》

      30、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31、青云直上九霄天,峭壁凌虚万丈渊;破雾穿云盘道险,蜿蜒曲折石桥连;崔嵬孤突龙崖秀,诡异峥嵘牯岭悬;岚影波光仙境界,登峰造极峙江边。——《赞庐山》

      32、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33、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唐·唐彦谦《登庐山》

      34、惊心动魄,喷雪鸣雷双耳愦;恸地憾天,波翻浪涌乾坤旋!断桥飞度,风声鹤唳肝胆裂;逶迤而上,缥缈一身似神仙!——《登庐山》

      35、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36、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开。撒落星辰满*野,山僧尽道佛灯来。

      37、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38、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朱元璋《庐山诗》

      39、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40、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41、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夏谷雪犹在,阴岩昼不分。唯应嵩与华,清峻得为群。——王贞白《庐山》

      42、去年上已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蒲塘驿》

      43、劲风湮细雨,峭壁晓岚生;瀑布悬云际,清泉堕碧汀;蜿蜒松顶道,峻险石盘城;坐爱庐山秀,崖岩也有情。——《秀甲东南》

      44、佛手灵崖作道场,仙人洞里祭纯阳;华胥梦里十年相,簪笏门中百味伤;漫步蓬莱羡美境,常游庐岭爱风光;千年苦守不离去,只为清醇一滴香。——《清醇一滴香》

      45、高人往来庐山远,隐士往来张长公。——李颀《送刘四赴夏县》

      46、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白居易《庐山桂》

      47、奇花争锦秀,怪石竞嵘峥。路险盘松顶,桥高半岭横。叠崖随雾隐,飞瀑伴云生。兰蕙香幽谷,邀春结伴行。——《锦绣谷》

      48、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积峡忽复启,*途俄已绝。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4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阅读全文]...

2022-06-19 18:31:03
  • 望庐山瀑布 古诗

  • 瀑布,庐山,诗歌
  • 导语:望庐山瀑布 古诗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望庐山瀑布 古诗

    原文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赏析1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赏析2

    这是一首画面壮观,气势恢宏的山水诗歌。描写的是庐山瀑布。庐山雄伟峭拔的香炉峰,在日光照耀下,紫气蒸腾,烟雾缭绕,远看瀑布像一条白链高挂在前边江面上。这首七绝,描写庐山瀑布的总体阵容。首句写阳光灿烂、紫烟缭绕的香炉峰,算是铺设背景,诗人在庐山香炉峰下,远远地观赏这里的风景。他先从上面的香炉峰看起,“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香炉”中在升起紫色的烟雾是香炉峰下有瀑布,水气蒸腾,混入云气,透着日光,反映出紫红色,远望过去,在形似香炉的高峰上盘旋缭绕的就是紫色的烟云了。香炉冒烟是极为*常的事物,诗人借它来描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观,并为下句做好铺垫;“遥看瀑布挂前川”,写瀑布从山顶直垂下来,就像悬挂在山前河道的上空一样,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水面上。这里最传神的是一个“挂”字。瀑布原本是从山壁上突然倾泻而下的水,远远看起来就像是悬挂着的布,所以叫瀑布。作者用“挂”字形容它从上而下,非常形象。

    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瀑布,“飞流直下”,写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地奔泻而下的迅疾情况。“三千尺”是一个夸张数字,它和上面提到的“挂流三百丈”一样都是夸大地形容瀑布从陡峭的山壁的极高处飞流而下的气势。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说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极高的天空降落下来了。银河本是晴朗的夜晚环绕天空的银白色光带,它既很壮观,又富于神秘的美,是大自然的一种天象奇观,用银河比喻瀑布,显示出瀑布银光闪闪,气势磅礴的壮丽奇观,真是别出心裁的联想。诗人在运用这个比喻时,不取“像”“似”之类的字,而用一个“疑”字,故意说它若真若假,却更强调了两者相似的逼真程度。“飞流直下”,写瀑布的水流迅猛如飞,一泻到底;“三千尺”,夸张地说香炉峰高,瀑布水长;“银河落九天”,用天河落地的奇特想象,比喻瀑布的壮丽形象和雄伟气势,读起来仿佛看见那银白耀眼的光泽,听到那惊心动魄的轰响。从“遥看”到“疑是”,由见景而生情,使人感受到诗人欣赏瀑布时的兴奋和喜悦,这首山水小诗,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深深地激发着人们对庐山风光的向往和祖国山河的热爱;而庐山瀑布,它的形象也随同这首诗,宛如天上皎洁明亮的银河,在作者眼前闪闪发光,永不消逝。

    这首绝句是在天宝十五年,李白被流放夜郎时写的。当时李白因其妻思弟心切,欲上豫章看望弟弟,遂离开宣城,到距豫章很*的庐山隐居。庐山乃天下名山,景色秀丽无双,李白观察多日,爱之深切,思官场纷争无数,他体会到了从天子*臣到江湖文人这两种社会角色之间的巨大差异,也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世态炎凉,但是李白却丝毫没有向世俗低头,更不会趋炎附势,他在酒中求道,山里作乐,落得逍遥自在,尽管内心的孤寂一直像影子一样,寸步不离,但念天下大好山河充满了浪漫、洒脱与活力,使得他可以抛开朝堂,怡情山水!其中写下不少诗篇赞美庐山美景。《望庐山瀑布》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像力,有比喻,有夸张,显示出庐山瀑布奇丽雄伟的独特风姿,也反映了李白这位大诗人胸襟开阔、超群出俗的精神面貌。面对着这样壮丽的瀑布,诗人画家常常要为它吟诗作画。但在旧社会里,由于时代的局限,纵如李白的豪放,在这大自然的杰作面前也只能发出“壮哉造化功”的感叹,乃至产生了“永愿辞人间”的念头。李白一生非常喜爱庐山的风景,从他的“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望庐山瀑布》之一)等诗句可以看到他晚年曾经有过退隐庐山的念头。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分类标签: 山水诗 小学

    【注释】

    ①“日照”句:《太*寰宇记》:“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贺,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

    【品评】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你看!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宋人魏庆之说:“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诗人玉屑》)这个看法在这首诗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比如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挂”字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无怪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赏家。

    [阅读全文]...

2022-03-28 07:31:46
关于桐庐的古诗四言 - 句子
关于桐庐的古诗四言 - 语录
关于桐庐的古诗四言 - 说说
关于桐庐的古诗四言 - 名言
关于桐庐的古诗四言 - 诗词
关于桐庐的古诗四言 - 祝福
关于桐庐的古诗四言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