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物态变化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物态变化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物态变化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物态变化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初中物理物态的变化重点知识点
在我们*凡的学生生涯里,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学*的重点。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物理物态的变化重点知识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二章 《物态变化》
1、通常情况下,人们将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称为物质的三态。物态变化与温度有关,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即吸热的物体能量增加,放热的物体能量减少。物态变化有熔化、汽化、升华、凝固、液化、凝华六种形式,其中需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三种形式,需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三种形式。
2、固态物质其形状和体积固定,不具有流动性;液态物质形状不固定体积固定具有流动性;而气态物质形状和体积都不固定,且具有流动性。
3、酒精灯的使用:
⑴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应该用外焰加热;
⑵绝对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⑶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吹灭;
⑷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4、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有“高”“低”之分,而无“有”“无”之别。
5、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它的原理是利用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6、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所使用的是摄氏温标,它是由瑞典物理学家摄尔修斯首先规定的,它以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零度,以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在0度到100度之间等分为100份,每一等份是摄氏温标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7、温度计的正确使用:使用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要充分接触(测量液体的`温度时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待示数上升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仍与被测物体接触,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
8、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其测量范围是35℃到 42℃,测量时可准确到0.1℃。体温计不同于普通温度计的结构上的特点是:在体温计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的管孔特别细,且有弯曲。这一特点决定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也决定了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向下甩一下。
9、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
10、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使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11、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的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液体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的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2、影响蒸发快慢因素为:
1)、液体的温度的高低 ;
2)、液体的表面积的大小;
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
13、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相同点:
(1)、都是汽化现象;
(2)、都需要吸热
不同点: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
(2)、蒸发只在液体的表面发生,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
(3)、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14、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称之为液体的沸点;其影响因素是液面上的气压的大小。
液体沸腾的条件是
①达到沸点
②继续吸热。
液体沸腾的特点:恒温沸腾。
15、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16、根据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经历的过程不同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它们在热学上显著的区别是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即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没有:即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是变化的。常见的非晶体有:玻璃、沥青、松香,蜂蜡等。
17、熔点是指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凝固点是指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一般不同。
18、晶体熔化的条件是:
①达到熔点
②继续吸热;
晶体凝固的条件是:
①达到凝固点
②继续放热。
晶体熔化的的特点是:恒温熔化;
晶体凝固的的特点是:恒温凝固。
19、高烧病人常用冰袋降温,这是因为冰熔化时需要从人体上吸热;北方的冬天,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可防止地窖里物品冻坏。这是利用水凝固时放热的作用。
20、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21、升华时吸热;凝华时放热。如舞台获得烟雾效果就是利用干冰升华时吸热从而使周围的空气中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液滴的缘故;
22、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以蒸发的形式汽化的。当夜间气温降低时,白天在空气中形成的水蒸气会在夜间较冷的地面、花草、石块等上面液化成小水珠,这就是露。如果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 当温度降低时,水蒸气就液化成小水珠附在这些浮尘上,形成雾。深秋或冬天的夜晚,当地面温度迅速降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华而形成固态的小冰晶,这就是霜。
23、熟悉下列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
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
漫长的学*生涯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②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
2、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②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
2、汽化和液化
3、熔化和凝固
4、升华和凝华
5、水循环热现象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符号:t单位:摄氏度<℃>)
瑞典的摄尔修斯规定:①把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②把1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③把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一℃
3、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做到以下三点: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
4、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造量程分度值用法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缩口35—42℃0。1℃离开人体读数,用前需甩实验温度计无—20—100℃1℃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寒暑表无—30—50℃1℃同上
5、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6、熔点和凝固点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温度②继续从外界吸热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条件:①达到凝固点温度②继续向外界放热「记忆」常见的一些晶体与非晶体。
7、汽化与液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这两种方式都要放热。
8、蒸发现象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9、沸腾现象定义: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
10、升化和凝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记忆法」
蒸发沸腾不同点发生部位剧烈程度温度条件温度变化影响因素相同点
物理物态变化学*方法
1、三个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
2、独立做题。要独立地,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更要有一定的质量,有一定的难度。
3、物理过程。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可以画草图,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
4、上课。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神或尽量少走神。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巩固。
1、水混合作零度,标准沸水百度计。
2、泡全浸入被测液,不碰容器底或壁。
3、进入稍候一会儿,示数稳定再读数。
4、计数仍留被测液,视线与柱上面*。
5、读数:仰读偏小俯偏大。
6、固态变液为熔化,液态变固称凝固。
7、固体分晶和非晶,非晶熔化无局限。
8、晶体熔化有熔点,吸收热量温不变。
9、液态变气称汽化,包括沸腾和蒸发。
10、蒸发发生液表面,任何温度都进行。
11、液体蒸发要吸热,依附物体温下降。
12、剧烈汽化是沸腾,内部表面同进行。
13、一定温度才发生,沸腾吸热温(度)不变。
14、沸腾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沸点异。
15、压强与之有关系,压强减小沸点(降)低。
16、气态变液称液化,液化方法有两种。
17、降低温度能液化,压缩体积也可以。
18、液化现象要放热,雾、露、白气是液化。
19、固态变气是升华,气态变固是凝华。
20、升华吸热凝华放,樟脑变小因升华。
21、紫碘微热便升华,凝华雪霜和雾淞
形容事物变化诗句
形容事物变化的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空怀乡音闻笛子斧,到乡翻是烂柯人。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语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空怀乡音闻笛子斧,到乡翻是烂柯人。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生几回伤往事,台隍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潇潇芦荻秋。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
物是人非,山长水阔,触处思量遍。
物是人非空断肠,梦入芳洲路。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闲潭云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滥外长江空自流。
重过闾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初二物理声现象及物态变化知识点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二物理声现象及物态变化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
4、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有关
6、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音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二)物态变化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3温度计
(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3)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4、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
①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5、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造量程分度值用法
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缩口35—42℃0、1℃①离开人体读数
②用前需甩
实验温度计无—20—100℃1℃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
寒暑表无—30—50℃1℃同上
6、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7、熔点和凝固点
(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2)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
(3)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8、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9、蒸发现象
(1)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10、沸腾现象
(1)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以下是文学网小编分享的形容事物变化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闲潭云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滥外长江空自流。
重过闾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人生几回伤往事,台隍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潇潇芦荻秋。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
物是人非,山长水阔,触处思量遍。
物是人非空断肠,梦入芳洲路。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空怀乡音闻笛子斧,到乡翻是烂柯人。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拓展:
有关荼蘼的诗句
1、予手拮据,予所捋荼。——《诗经·豳风·鸱鸮》
2、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 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朱淑真《鹧鸪天》
3、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王淇《春暮游小园》
4、微风过处有清香,知是荼蘼隔短墙。相得故园成索寞,诗盟谁复为*章。——赵孟坚《客中思家》
5、福州正月把离杯,已见荼蘼压架开。吴地春寒花见晚,北归一路摘香来。——陆游《东阳观荼蘼》
6、蜀中荼蘼生如积,开落春风山寂寂。——苏辙《次韵咏荼蘼》
形容事物变化士别三日的经典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空怀乡音闻笛子斧,到乡翻是烂柯人。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生几回伤往事,台隍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潇潇芦荻秋。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
物是人非,山长水阔,触处思量遍。
物是人非空断肠,梦入芳洲路。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闲潭云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滥外长江空自流。
重过闾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
上学的时候,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从宏观看,要抓住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从微观看,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或构成物质的粒子没有变化,就是物理变化,否则就是化学变化,而伴随变化产生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只能作为判断的辅助依据,而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标准。
如一些同学错误地认为冰融化成水是化学变化,原因是固态冰和液态水是两种物质。同学们应该注意,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就其本质而言,仍属同一种物质。绿色的碱式碳酸铜粉末在加热条件下逐渐变为黑色粉末,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同时从试管中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其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显然碱式碳酸铜已转变为其他三种物质,这一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我们不妨记住物理变化的四种常见形式:状态的改变(固、液、气);形态的改变(如矿石的`粉碎);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如电灯通电后发光、放热,电能转变成光能和热能);位移的改变(物体从甲地转移到乙地)。熟悉了物理变化,就不难判断化学变化。
2、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描述上是不同的,描述物质的性质时有“可以——不可以”、“能——不能”、“容易——不易”等字词。如:镁能燃烧,就是镁的化学性质。
二、误区扫描
1.若物质变化前后均为同一元素组成,这种变化肯定是物理变化吗?
答:不一定。
物质变化前后均为同一种元素的变化有两种可能:如物质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变为金刚石,金刚石和石墨虽均由碳元素组成,但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是一个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
2、物质变色,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吗?
答:不一定。
物质变色有两类情况,如无色的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白色CuSO4粉末遇水变成蓝色CuSO4.5H2O,属于化学变化。
3、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答:不一定。
爆炸也可分为两类:如爆鸣气(H2和O2的混合物)爆炸生成水,属于化学变化;蒸汽锅炉爆炸、汽车轮胎爆炸,因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4、液化、凝固、熔化、汽化、溶解、升华都是物理变化吗?
答:不一定。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称之为液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称之为凝固,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称之为熔化,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汽化。物质在发生这些形态变化时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只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所以是物理变化。
固态液态气态
溶解可能既存在物理变化又存在化学变化,如CO2溶于水是物理变化,但溶于水的同时,有少量的CO2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H2CO3。
升华是指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如干冰的升华等。
1、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
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
②管口出现小水滴
③石灰水变浑浊
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形容事物在变化的诗词集萃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古代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形容事物在变化的诗词,以供参考。
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2、物是人非空断肠,梦入芳洲路。
3、重过闾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4、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
5、空怀乡音闻笛子斧,到乡翻是烂柯人。
6、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7、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8、闲潭云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滥外长江空自流。
9、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10、物是人非,山长水阔,触处思量遍。
1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2、人生几回伤往事,台隍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潇潇芦荻秋。
13、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4、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5、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6、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17、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8、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1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2、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5、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6、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杜牧《金谷园》
7、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8、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9、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10、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11、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12、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13、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14、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杜甫《月夜忆舍弟》
15、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6、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7、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1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19、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20、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2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2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3、庾信*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24、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25、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城东早春》
26、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对科学家来说,不可逾越的原则是为人类文明而工作。
—— 李约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告戒人要诚信1.,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战国思想家2.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3.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屈原,战国诗人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周,战国哲学家5.人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汉朝经学家6.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韩婴,汉朝诗论家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畅泉,晋朝隐士8.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宋朝哲学家9.多虚不如少实。
--陈甫,宋朝哲学家10.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杨简,宋朝学者11.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赛,英国作家12.言忠信,行笃敬。
--论语13.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却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英国学者14.生命不能从谎言之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德国诗人15.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16.对己能真,对人就能去伪,就像黑夜接着白天,影子随着身形。
--,英国戏剧家17.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西赛罗,古罗马政治家18.人如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一切。
--黎里,英国散文家19.诚实最好的政策。
--弗兰克林20.人若能摒弃虚伪则会获得极大的心灵*静。
--(3).劝人宽容,凡事要看得开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4)坚强的意志坚定的决心我成功是因为我有决心,从不踌躇。
拿破仑一世 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
- 使你疲倦的不是前面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
-佚名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 名言警句(5)关于爱情真正的爱就要把疯狂的或是*于*的东西赶得远远的。
柏拉图 名言警句(6)关于修身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宋)欧阳修 名言警句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晋)陶渊明 名言警句品德,应该是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
-(法) 名言警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名言警句(7)人要时常自省——认识自己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
(希腊)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西班牙)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
(日本)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
(德国)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
()给自己唱赞歌的人,听众只有一个。
(日本)莫笑别人背驼,自己把腰挺直。
(苏联)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
(非洲)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
(爱尔兰)每个人都知道鞋子挤脚的地方。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
(西班牙)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
(苏联)不会评价自己,就不会评价别人。
(德国)如果你指挥不了自己,也就指挥不了别人。
(美国)当面怕你的人,背后一定恨你。
(英国)[学*学*]名言警句精选(音序排列)B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关于物态变化的古诗
古诗对应的物态变化
有关物态变化的古诗词
体现物态变化的古诗词
有关物态变化现象的古诗词
古诗文中对物态变化的误解
关于物态变化的谚语或古诗词
心态变化的古诗词
有关物质变化化学变化的古诗
事物变化的诗句
形容事物变化的古诗
描写生态变化大的古诗
描写万物变化的古诗
古诗词的物质的变化
与物理变化有关的古诗
形容万物变化的古诗
古诗中的物理变化
事物变化的句子
山光物态的古诗句
涉及物理变化的古诗
古诗涉及到物理变化的
形容事物变化大的古诗
含有物候变化的古诗句
形容事物变化快的古诗
山光物态的古诗词
关于事物变化的古诗词
有关物质变化的古诗句
形容物是人非变化快的古诗
关于颜色变化的景物的古诗
关于事物变化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