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章记这首古诗是谁写的

关于酬章记这首古诗是谁写的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酬章记这首古诗是谁写的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酬章记这首古诗是谁写的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酬章记这首古诗是谁写的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0) 语录(2k+) 说说(2) 名言(558) 诗词(75) 祝福(1k+) 心语(65)

  • 《酬郭给事》古诗赏析

  • 《酬郭给事》古诗赏析

      《酬郭给事》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颂扬了郭给事,也表达了诗人想辞官隐居的思想。最突出的是捕捉自然景象,状物以达意,使那颂扬之情,完全寓于对景物的描绘中,从而达到了避俗从雅的艺术效果。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酬郭给事》古诗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作品介绍】

      《酬郭给事》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8卷第9首。这首诗是一首唱和诗。此类应酬性的诗,总是称赞对方,感慨自身的,这首诗即意在称道郭给事。首联写郭给事的显达。第一句写皇恩普照;第二句写他桃李满天下,门生显达。颔联写郭给事奉职贤劳,居官清廉闲静,所以吏人稀少,讼事无多,时世清*。颈联直接写郭给事本人,早晨盛装朝拜、傍晚捧诏下达,不辞辛劳。尾联感慨自己老病,无法相从,表达了诗人的出世思想。

      【原文】

      酬郭给事

      作者:唐·王维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注释】

      ⑴奉:“捧”的本字。

      ⑵无那:无奈。

      【翻译】

      门庭楼阁沐浴着夕阳的`余晖,桃李繁荣茂盛柳絮乘风纷飞。

      禁宫中官舍的晚钟稀稀落落,门下省里鸟鸣吏少无事可为。

      凌晨身佩玉饰进诣銮殿朝拜,傍晚捧着诏书退朝拜别琐闱。

      我想随您进退无奈年迈体衰,将因常常卧病解脱朝衣引退。

      【赏析】

      这首酬和诗,是王维晚年酬赠与给事中郭某的。“给事”,即给事中,是唐代门下省的要职,常在皇帝周围,掌宣达诏令,驳正政令之违失,地位是十分显赫的。王维的后半生,虽然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然而在官场上却是“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迎之。”(《旧唐书·王维传》)因此,在他的诗作中,这类应酬的题材甚多。这首诗,既颂扬了郭给事,同时也表达了王维想辞官隐居的思想。写法上,诗人又别具机杼。最突出的是捕捉自然景象,状物以达意,使那颂扬之情,完全寓于对景物的描绘中,从而达到了避俗从雅的艺术效果。

      诗的前两句着意写郭给事的显达。第一句“洞门高阁”,是皇家的写照,“余晖”恰是皇恩普照的象征。第二句“桃李阴阴”,是说郭给事桃李满天下,而“柳絮飞”是指那些门生故吏个个飞扬显达。这样,前后两句,形象地描绘出郭给事上受皇恩之曝,下受门生故吏拥戴,突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

      诗的三、四句写郭给事居官的清廉闲静。如果说前两句的景状是华艳的,这两句就转为恬淡了。一个“疏”字,一个“稀”字,正好点染了这种闲静的气氛。诗人描写“省中啼鸟”这个现象,意味甚浓。一般说,官衙内总是政务繁忙,人来人往,居然可以听到鸟儿的鸣叫声,正活画出郭给事为官的闲静。

      王维作诗,善于抓住自然界中*凡无奇的景或物,赋予它们某种象征意义。“省中啼鸟”,看起来是描写了景致,其实,是暗喻郭给事政绩卓著,时世太*,以致衙内清闲。虽是谀词,却不着一点痕迹。

      五、六两句,直接写郭给事其人。早晨朝服盛装,恭恭敬敬地去上朝面君,傍晚捧着皇帝的诏令向下宣达。他那恭谨的样子,有一个“趋”和一个“拜”字生动地描写出来了。“晨”、“夕”两字,则使人感到他时时紧随皇帝左右,处于一种令人嘱目的地位。从全诗结构看,这里是极扬一笔,为最后点出全诗主旨作好准备。

      诗的末两句作了一个急转,从谦恭的语气中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意向:我虽想勉力追随你,无奈年老多病,还是让我辞官归隐吧!这是全诗的主旨,集中地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思想。唐人的很多酬赠诗中,往往在陈述了对酬者的仰慕之后,立即表达希冀引荐提拔的用意。然而王维此诗,却一反陈套,使人感到别开生面。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jié),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阅读全文]...

2022-01-14 02:58:50
  • 描写壮志难酬的古诗

  • 文学
  • 描写壮志难酬的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壮志难酬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猛虎行》

      年代: 魏晋 作者: 陆机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咏怀》

      年代: 魏晋 作者: 阮籍

      昔年十四五,

      志尚好书诗。

      被褐怀珠玉,

      颜闵相与期。

      开轩临四野,

      登高望所思。

      丘墓蔽山冈,

      万代同一时。

      千秋万岁后,

      荣名安所之?

      乃悟羡门子,

      噭噭今自嗤。

      《洛阳陌》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清*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

      破纸窗间自语。

      *生塞北江南,

      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

      眼前万里江山。

      《西江月 遣兴》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

      *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蓟中作》

      年代: 唐 作者: 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阅读全文]...

2022-04-11 03:39:14
  • 含有酬字的古诗词 带酬字的诗词名句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一双冷眼看世人,满腔热血酬知己。——《随园诗话·卷十六》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韩冬郎即*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元稹《酬乐天频梦微之》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王维《酬张少府》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朱淑真《减字木兰花·春怨》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张籍《酬朱庆馀》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酬张少府》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大江歌罢掉头东》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元稹《酬乐天频梦微之》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三国演义·第五十回》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忍把千金酬一笑?——邵瑞彭《蝶恋花·十二楼前生碧草》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呼儿拂几霜刃挥,红肌花落白雪霏。——李白《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庭满白皑皑。——柳宗元《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王维《酬张少府》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张籍《酬朱庆馀》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刘禹锡《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

    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陈子昂《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李商隐《韩冬郎即*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王维《酬郭给事 / 赠郭给事》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 九日齐安登高》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陶渊明《酬刘柴桑》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王维《酬张少府》

    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辛弃疾《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曹雪芹《螃蟹咏》

    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诸子》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为君下箸一餐饱,醉著金鞍上马归。——李白《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

    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杜牧《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

    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李商隐《辛未七夕》

    榴花不似舞裙红。——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妙信《九日酬诸子》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阅读全文]...

2022-05-26 11:47:32
  • 描写壮志未酬的古诗词

  • 文学
  • 描写壮志未酬的古诗词

      陆游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流传作品最多的诗人。他生于两宋之交,幼年为躲避战乱而颠沛流离。年少的生活使他对侵略者充满痛恨。陆游一生都志在恢复中原,一直到死前也是如此,《示儿》就是最好的明证。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描写壮志未酬的古诗词,希望对你有帮助。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咏梅词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作者以游村贯穿,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陆游的绝笔之作。当生命走到尽头,陆游在精神残存之际,还不忘嘱咐儿子:如果北方收复,一定要到我的坟前告诉我。陆游的忠贞的爱国之心,至死不疑,令人感动 。

      更多壮志未酬的诗句:

      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xx数百年。

      2、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6、喜怒哀乐千般情,诗如人生皆由心。

      7、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8、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9、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今成一丈夫,坎坷愁风尘。

      1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1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4、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15、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

      16、慨当以慷,怃思难忘。

      17、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8、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9、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2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1、假金只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22、君亦晚坎坷,有句怨弃遗。

      23、前半身未经思量,后半生就已经来到。

      24、禀生坎坷今当泰,积善初终志不移。

      25、前半生寻寻觅觅,后半生回首灯火阑珊。

      26、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阅读全文]...

2021-12-09 02:49:20
  • 诗名含有酬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酬字的诗词

  • 酬孝甫见赠十首(各酬本意,次用旧韵)

    元稹〔唐代〕

    宋玉秋来续楚词,阴铿官漫足闲诗。

    亲情书札相安慰,多道萧何作判司。

    杜甫天材颇绝伦,每寻诗卷似情亲。

    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

    十岁荒狂任博徒,挼莎五木掷枭卢。

    野诗良辅偏怜假,长借金鞍迓酒胡。

    曾经绰立侍丹墀,绽蕊宫花拂面枝。

    雉尾扇开朝日出,柘黄衫对碧霄垂。

    一自低心翰墨场,箭靫抛尽负书囊。

    *来兼爱休粮药,柏叶纱罗杂豆黄。

    莫笑风尘满病颜,此生元在有无间。

    卷舒莲叶终难湿,去住云心一种闲。

    无事抛棋侵虎口,几时开眼复联行。

    终须杀尽缘边敌,四面通同掩大荒。

    原宪甘贫每自开,子春伤足少人哀。

    巷南唯有陈居士,时学文殊一问来。

    每识闲人如未识,与君相识更相怜。

    经旬不解来过宿,忍见空床夜夜眠。

    开坼新诗展大璆,明珠炫转玉音浮。

    酬君十首三更坐,减却常时半夜愁。

    酬马大夫登洭口戍见寄(一作酬海南马大夫)

    刘禹锡〔唐代〕

    新辞将印拂朝缨,临水登山四体轻。

    犹念天涯未归客,瘴云深处守孤城。

    酬思黯代书见戏(一作酬牛相见寄)

    刘禹锡〔唐代〕

    官冷如浆病满身,凌寒不易过天津。

    少年留取多情兴,请待花时作主人。

    酬从侄再看诗本(一作酬从侄借诗本)

    王建〔唐代〕

    眼暗没功夫,慵来剪刻粗。自看花样古,称得少年无。

    酬白乐天刘梦得(一作尹河南酬乐天梦得)

    冯宿〔唐代〕

    共称洛邑难其选,何幸天书用不才。遥约和风新草木,

    且令新雪静尘埃。临岐有愧倾三省,别酌无辞醉百杯。

    明岁杏园花下集,须知春色自东来。

    酬秘书王丞见寄(一作酬王秘书闲居见寄)

    张籍〔唐代〕

    相看头白来城阙,却忆漳溪旧往还。今体诗中偏出格,

    常参官里每同班。街西借宅多临水,马上逢人亦说山。

    芸阁水曹虽最冷,与君长喜得身闲。

    冬夜酬范秘书(一作九衢春日酬范秘书)

    李频〔唐代〕

    九衢行一匝,不敢入他门。累日无馀事,通宵得至言。

    命嗟清世蹇,春觉闰冬暄。翻覆吟佳句,何酬国士恩。

    酬吴之问见赠(一作酬吴处士。一作寄朱庆馀)

    **〔唐代〕

    已当鸣雁夜,多事不同居。故疾离城晚,秋霖见月疏。

    趁风开静户,带叶卷残书。荡桨期南去,荒园久废锄。

    [阅读全文]...

2021-12-12 23:10:04
  • 贺知章咏柳古诗

  • 贺知章咏柳古诗

      柳树是春天的使者,她在第一时间就迎风招展,下面是关于咏柳古诗的内容,欢迎阅读!

      咏柳

      【作者】贺知章 【朝代】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阅读全文]...

2022-07-18 18:08:52
  • 文章:漫谈咏虎古诗

  • 文学
  • 文章:漫谈咏虎古诗

      关于赞美虎的诗句咏虎,虎,乃百兽之王,名列十二生肖之三,古诗中常见的对象,虎,生来勇猛,是尊严的象征,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文章:漫谈咏虎古诗,欢迎来阅读哦。

      虎,乃百兽之王,名列十二生肖之三,也是古诗中常见的吟咏对象之一。在*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未见咏虎的诗篇,却可见到一些咏虎的诗句。比如:“有力如虎,执辔如组”(《邶风·简兮》),“襢裼暴虎,献于公所”(《郑风·大叔于田》),“取彼谮人,投畀豺虎”(《小雅·巷伯》),等等。其后的楚辞中也有一些咏虎的诗句。比如:《招隐士(淮南小山)》中有三处涉及“虎”,分别是“猿狖群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罔兮沕,憭兮栗,虎豹穴”,“虎豹斗兮熊罴咆,禽兽骇兮亡其曹”.楚辞之后,至唐代之前的诗中,也仅见咏虎的诗句,而未见咏虎的诗篇。唐代诗人储光羲的《猛虎词》可谓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较早咏虎的诗篇:“寒亦不忧雪,饥亦不食人。人肉岂不甘,所恶伤明神。太室为我宅,孟门为我邻。百兽为我膳,五龙为我宾。蒙马一何威,浮江一以仁。彩章耀朝日,爪牙雄武臣。高云逐气浮,厚地随声震。君能贾余勇,日夕长相亲。”此诗虽仅寥寥数语,却使猛虎的形象活现于读者的面前,给人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唐诗及以后的诗,咏虎的诗句与诗篇都很多,且内容颇为丰富。

      古诗咏虎,有的成为成语的出处。比如:“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诗经·小雅·小旻》)是成语“暴虎冯河”的出处。此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空手搏虎,徒步渡河”;其比喻义则为“冒险行事,有勇无谋”.有的成为成语在诗歌方面的书证。比如:“画虎岂类狗,忘筌在得鱼”(〔宋〕彭汝砺:《马上读书寄君时》二首之二)之前句是成语“画虎类犬”在诗歌方面的书证。此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画虎不成,反倒像狗”,其比喻义则为“仿效失真,反而弄得不伦不类”. “君家严君业夔伊,虎视眈眈雄四夷”(〔宋〕晁补之:《题李偁推官颐斋》)是成语“虎视眈眈”在诗歌方面的书证,其出处是《易·颐》“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虎凶猛无比,被称为“百兽之王”.古诗中以“猛”字来修饰“虎”的诗句数不胜数,仅《全唐诗》与《全宋诗》中便有不少这样的诗句。在《全唐诗》中,以“猛”与“虎”两个字连用的,共有57处;以《猛虎行》为题的,有李白、韩愈、张籍、李贺、李咸用、齐己等诗人之作。在《全宋诗》中,以“猛”与“虎”两个字连用的,共有205处,如梅尧臣的五律《道傍虎迹行》前两联“朝履猛虎迹,暮宿猛虎林。猛虎终夜啸,阴风生远岑”,用到“猛虎”的便有三处。

      正因为虎凶猛无比,其他动物包括人们对虎历来具有畏惧心理。这在古诗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宋代诗人孟宾于的诗句“众星不如孤月明,牛羊满山畏独虎”(《句》),这是反映动物“牛羊”对虎的畏惧心理;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月明游子静,畏虎不得语”(《宿青溪驿奉怀张员外十五兄之绪》),宋代大诗人陆游的诗句“行人畏虎少晨起,舟子捕鱼多夜归”(《初寒》),清代著名诗人顾亭林的诗句“空山向晚城先闭,寥落居人畏虎狼”(《居庸关》二首之二),这些是反映人们对虎的畏惧心理。

      正是对虎具有敬畏心理,有人往往“狐假虎威”,以虎为之壮胆扬威,这在古诗中也有所反映。宋代释惠崇《句》中的“杀气生龙剑,威风动虎旗”(其五十三)与“剑静龙归匣,旗闲虎绕竿”(其九十),这些是反映古人以“虎旗”壮胆扬威;宋代范仲淹《出守桐庐道中十绝》(其三)中的诗句“宁知白日照,犹得虎符归”与梅挚《五日公宴》中的诗句“虎符新合晚芳天,良会难并乐与贤”,这些是反映古人以“虎符”作为调兵遣将用的兵符。

      虎,令人谈虎色变,也令勇士奋起打虎。*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有武松壮士景阳冈打虎之精彩场面。古诗中也有打虎之佳作,宋代诗人汪襄的《捕虎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猎夫鼓勇欲生擒,失利宁虞伤手足。

      我令壮士八九辈,袒裼而往敢退缩。

      持戈踊跃皆直前,不顾爪牙加抵触。

      於菟怒斗力已困,白刃纷然刺其腹。

      不施陷阱设罗网,须臾俄闻就缚束。

      未逾半昼捷书来,抚掌惊嗟大神速。

      百夫肩舁向城市,塞巷填街争纵目。

      皆云古昔未曾有,不比春山得麋鹿。

      这里选录的`是此诗中的一部分,虽仅寥寥数语,却使壮士“捕虎”的情景惟妙惟肖地再现于读者的面前,给人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

      古诗咏虎,有的反映了彼时彼地的风俗*惯。“寅”为虎,相传五月寅日,夫妻不能同房而眠,否则,便会遭到老虎的伤害。清代舒位的《黔苗竹枝词·红苗》“织就班丝不赠人,调来铜鼓赛山神,两情脉脉浑无语,今夜空房是避寅”,反映的正是彼时彼地流传的避寅之*俗。

      古诗咏虎,有的并非实咏虎,而只是以虎为喻或以虎为衬托,言在此而意在彼。《礼记》有“苛政猛于虎”之说,以虎比喻“苛政”可谓形象生动,一针见血。古诗中以虎为喻或以虎为衬托的也绝非个别现象。有时,诗人们在诗中以“畏虎”比喻那些可畏之事。宋代诗人吕本中的诗句“七年此端居,畏病如畏虎”(《符离阻雨》),这是以“畏虎”来比喻“畏病”;欧阳鈇的诗句“爱山如爱酒,畏暑如畏虎”(《句》其十五),这是以“畏虎”来比喻“畏暑”;许棐的诗句“倦骨畏寒如畏虎,可曾一步出柴扉”(《迓张宰》),这是以“畏虎”来比喻“畏寒”.而汉魏间著名诗人王粲的诗句“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七哀诗三首》其一)则是以“豺虎”比喻搅乱“西京”、致使民不聊生的一方恶霸。以虎为衬托的,具有代表性的有唐代诗人裴说的诗句“深山不畏虎,当路却防人”(《旅行闻寇》)与宋代诗僧释居简的诗句“民不畏虎宁畏官,汝遑恤我输官难”(《第三度风潮》),前者以“不畏虎”反衬“寇”之可畏,后者以“不畏虎”反衬彼时彼地贪官污吏之可畏,也皆恰到好处。

      春节临*,农历新的一年即将开启。按照天干地支的排列,是年为壬寅年,生肖为虎。

      虎,大自然中的一种猛兽,号称百兽之王、山兽之君。它一直受到中华民族先人们的崇拜,也曾被一些少数民族当作图腾,是勇猛、威严、正义的象征。如今,由于社会的发展、环境气候的变化等原因,虎的族群已大大减少,有些虎种已经灭绝,虎已成为珍稀动物,受到世界诸多国家的保护。

      由于虎的生存*性和高大健壮的外形,人类想象中的这种动物拥有百兽之王的地位,在创作领域也经常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自古以来,以虎为描写对象的诗文很多,今略加摘录整理,且为战友们送上一份“年夜饭”,亦可算是为大家添些许乐趣吧。

      最早的咏虎诗大约起自于《诗经》或更早。据查,《诗经》中就有多首诗歌提到虎。比如,“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邺风·简兮》)是说壮士身材魁梧,当众表演舞蹈时,动作刚健有力如同猛虎,手握缰绳而舞让人眼花缭乱。“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何草不黄》)是说,我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沿着旷野而行。该诗形容征夫在外征战,如同旷野中的走兽,是《诗经》中反映下层*民生活的作品。其他如“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虓虎”(《常武》);“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巷伯》);“不敢暴虎,不敢冯河”(《小雅·小旻》)等,其意多取虎威猛之性状。

      此后,历朝历代诗人咏虎,着墨最多的便是虎之威风勇猛。南北朝时期诗人谢惠连《猛虎行》云:“猛虎潜深山,长啸自生风。”虎未出场,已是先声夺人,何其威风乃尔!唐代李贺同题诗云:“举头为城,掉尾为旌。东海黄公,愁见夜行。”宋人梅尧臣亦有同题诗道:“山木暮苍苍,风凄茅叶黄。有虎始离穴,熊罴安敢当。掉尾为旗纛,磨牙为剑铓。猛气吞赤豹,雄威蹑封狼。”在古人的诗中,虎的形态气派都极具威慑力,是因为当时的设备有限,古人观察虎时大多都保持一定的距离,且都带着敬畏之心,因此作品在描写虎时,与虎的实际形象略有差距。

      现代文人大家咏虎者亦多。鲁迅先生曾在《答客诮》中写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小於菟”是古人对虎之别称。该诗借用虎不食子、虎亦有情的温情一面,表达了自己对英雄豪杰应当有柔软内心的看法。郭沫若曾写有一首题为《百虎图》的长诗,尽数虎之种种雄姿和神态,极力称赞一年轻画家画的虎:“穷形极态兴颇酣,画虽稚弱志可取。”郭沫若感叹画家画虎的神韵,以至于使自己“观罢离榻感奋兴,吾病霍然忘所苦”。在赏赞虎画的同时,对画家也给予了很大的鼓励。

      从古至今,诗人写诗,无不抒情写意,有所寄托。咏虎诗也是如此。在古代,诗人们有时也将虎视为反面角色,当作一种邪恶的东西予以揭露和痛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百姓将苛政与贪官污吏视为“猛虎”。猛兽贪婪食肉,不管百姓死活。正如宋人赵汝绩于《无罪言》中所写,在“草根掘欲尽”的大灾之年,却是“贪官猴而冠,健吏虎而翼”。亦如另一位宋朝诗人洪咨夔在《狐鼠》中所痛言,“狐鼠擅一窟,虎蛇行九逵”“吏鹜肥如瓠,民鱼烂欲糜”。到后来,在日本*主义侵略*的年代,国人又是将侵略者当成食人的老虎予以痛击。再其后,**说出了“一切*派都是纸老虎”的名言,表现出中华民族已经不再恐惧一切凶恶势力,敢于同帝国主义坚持斗争的信心和决心。

      对老虎形象的惧怕和反感多来自古代社会的刻板印象。过去,由于野外猛虎众多,肆虐人间,曾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成为一大祸害。“猛虎出林行,咆哮取人食。居人虑虎至,荆棘挂墙壁”“磨尔牙,错尔爪。狐莫威,兔莫狡,饥来吞噬取肠饱。横行不怕日月明,皇天产尔为生狞。前村半夜闻吼声,何人按剑灯荧荧”“夜闻前村失黄犊,村路泥深印虎足。天胡恩此物,而俾之食肉?不见泰山之下妇人哭。”老虎凶猛食肉的天性对于农业社会来说有巨大的伤害,因此,防范老虎就成为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也正因如此,但凡勇于打虎灭虎者,亦皆被民众视为英雄。武松打虎的故事千古流传,百姓也将老虎视为凶兽。然而,更多文人则是将虎当成正面形象,借虎之雄威雄风,抒发心中雄心壮志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唐代李咸用《猛虎行》云:“猛虎不怯敌,烈士无虚言。怯敌辱其班,虚言负其恩。爪牙欺白刃,果敢无前阵。须知易水歌,至死无悔吝。”此诗充分寄托了一种情感,那就是真正的猛士在敌人面前要像猛虎那样果敢无畏,至死无悔。李白在《赠张相镐二首》中吟咏道:“拥旄秉金钺,伐鼓乘朱轮。虎将如雷霆,总戎向东巡。”此诗以虎气势傲人、震慑四方的形象比喻良将,形象地状写了将军指挥作战的英武和豪气。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得更是慷慨激昂、跌宕起伏。他先是回顾往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由此,不由大为感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复又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真是虎老雄心在,虎卧雄风存。

      **在《七律·人民*占领南京》中豪迈地吟咏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里的“虎”,既指南京地势之凶险,也可以指人民*坚毅勇敢,是勇猛之虎,又是胜利之虎。

      关于写虎的诗词,自古以来,不说汗牛充栋,也是擢发难数。以上摘录了一些,也不过是挂一漏万,抒发一点虎年感想罢了,借此祝贺新的一年。

    [阅读全文]...

2021-12-09 04:05:57
  • 含有章字的古诗词 带章字的诗词名句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经·第八章》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德经·第四十一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经·第五章》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第五回》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菜根谭·概论》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第二十章》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道经·第二十二章》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易传·系辞传下·第五章》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道经·第五章》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人之忌,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七节》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德经·第四十五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道经·第三十六章》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四节》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经·第二十五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道经·第十二章》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德经·第五十六章》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德经·第四十二章》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传·系辞传下·第二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第一章》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节》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节》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德经·第七十二章》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节》

    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中庸·第二十章》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德经·第五十八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德经·第四十三章》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中庸·第十四章》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德经·第六十七章》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明然而日亡。——《中庸·第三十三章》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德经·第三十八章》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道经·第十九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道经·第二章》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八节》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老子·道经·第九章》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阅读全文]...

2022-05-31 01:49:25
  • 清明节是谁写的古诗62句

  • 清明节,祝福
  •   1、《清明日对酒》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时节,坟前扫墓,泪雨滂沱;扫墓后,坟头依旧清冷,而归家的儿女们已在灯前嬉戏。珍惜生活、珍惜时光吧,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

      2、《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清明节已至,朋友告诉我晴空下碧绿的原野尽头,是一处绝妙的游玩胜地。穿过杨柳丛,马儿一声嘶鸣,抬头望去,佳人斜倚秋千回眸一笑,灿烂明媚的春光似要将人迷醉。

      3、《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流传最广的一首清明诗。清明时节本该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诗人却独自奔波在漫长的旅途上,又遇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诗人的焦虑和惆怅。

      4、《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间不用火,清明之后本应“处处有新烟”,现在却因战乱农民都被召去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芜了,只有寥寥几处的人家燃起新烟,一片凄凉。

      5、《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清明踏青的*俗始于唐,盛于宋。蝴蝶飞舞,桃花郁金花竞相开放,人们结伴踏青。出发时看到露水在各色花瓣上颤颤欲滴,归来时微风穿过柳丝拂面而来。

      6、《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人们的心里自然起了忧思。路上车马嘈杂,郊外杨柳一片青翠,莺飞蝶戏。诗人坐在空荡荡的大堂里以茶代酒,回忆往昔。

      7、《鹊踏枝·清明》

      【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红杏在二月开放,清明节是在三月份,时序在向前推移,春光逐渐消逝。“一霎”二字,透露了对幸福、欢乐消逝得快速的伤感,也是对失去的美好生活的留恋。

      8、《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此词借节日的繁华来赞美西湖的'美,从开始到结束都贯穿着“繁华”、“喧哗”的节日气氛,把读者也卷入这气氛之中,领受节日的欢乐,构成一幅生动壮美的游春图。

      9、《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阅读全文]...

2022-04-28 09:18:53
  • 贺知章的古诗大全(贺知章都有哪些诗)

  • 乡愁,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

    从古至今多少热血男儿为了心中的理想而背井离乡。有些人可能半生回乡一次,也有些人落叶都不曾归根!翻开古老的诗词书册,透过一首首流传千古的唐诗宋词,体会彼时那些身为羁旅行役的诗人一生奔波名利,不得还乡的无奈和凄凉!

    其中比较经典的诗词有柳永的《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还有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等等。从这些诗词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彼时诗人那种离乡在外、身不由己的乡愁。

    小编昨天在上一篇(第0293期)对唐代著名诗人,素有“诗狂”美誉之称的贺知章的一首《回乡偶书》进行过赏析。这首诗是诗人辞去朝廷官职后,回到他已经阔别50多年的家乡,诗人站在村头,望着村中的一切,听着小孩子们的嬉闹声,贺知章心中百感交集,于是在他无限感慨下他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点此阅读:贺知章最著名的一首诗,28字写出他告老还乡的无奈感慨,都是泪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有两首,刚刚提到的是其中一首。

    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就是另外的一首《回乡偶书·其二》,全诗4句话道尽了诗人贺知章的无限乡愁,这两首诗都成功地被选入了《全唐诗》,那我们就一起来品读一下贺知章最著名的这首《回乡偶书》吧!

    回乡偶书

    唐代: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这一首算是上一首的续篇,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的大体意思:

    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

    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离别家乡岁月多,*来人事半消磨。”

    诗人先是交代了他离乡岁月很长,家乡的人情世故变迁实在太大,与他年少时离乡前的情形完全变了样,这让诗人心中升起了对岁月消逝的无限感慨和半生不能回乡的无奈之情。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诗人先是承接上一句的人心、世故的变迁。之后笔锋一转,将目光移到眼前的镜湖上。虽然人心、世故已经变迁,但故居门前的镜湖水此时依旧春波潋滟,和50年前的样子一模一样。

    这不禁勾起了诗人年少时的回忆,再次写出了诗人不能经常回乡的无奈,也暗喻了他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对于贺知章的这首《回乡偶书》,大家有什么要说的吗?欢迎评论区留言与我讨论,感谢大家的支持!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还请帮忙点赞、收藏!感谢支持!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对本文的大力支持!

    [阅读全文]...

2022-02-13 05:53:31
当前热门
酬章记这首古诗是谁写的 - 句子
酬章记这首古诗是谁写的 - 语录
酬章记这首古诗是谁写的 - 说说
酬章记这首古诗是谁写的 - 名言
酬章记这首古诗是谁写的 - 诗词
酬章记这首古诗是谁写的 - 祝福
酬章记这首古诗是谁写的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