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之剑的古诗

关于侠客之剑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侠客之剑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侠客之剑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侠客之剑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1) 语录(15) 说说(4) 名言(482) 诗词(43) 祝福(2k+) 心语(142)

  • 古代侠客诗句

  • 古代
  • 古代侠客诗句

      白骨露子野,千里无鸡鸣。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原。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阅读全文]...

2022-02-04 16:41:59
  • 侠客行李白古诗翻译(侠客行全诗内容和解释)

  • 解释
  • 《侠客行》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古诗今译:

    赵国的侠客帽上随便点缀着胡缨,吴钩宝剑如霜雪一样明亮。

    银鞍与白马相互辉映,飞奔起来如飒飒流星。

    他们武艺盖世,十步可斩杀一人,千里之行,无人可挡。

    他们大事做成后,拂袖而去将功劳和美名隐藏起来。

    想当年,侯嬴、朱亥与信陵君结交,与之脱剑横膝,交相欢饮。

    与朱亥一起大块吃肉,与侯嬴一道大碗喝酒。

    几杯酒下肚就作出了承诺,并且把承诺看得比五岳还重。

    酒后眼花耳热,意气勃勃劲生,感动苍天,可贯长虹。

    朱亥挥金槌杀大将窃兵符救赵,使邯郸军民大为震惊。

    朱亥与侯嬴真千秋万古二壮士,声名煊赫大梁城。

    他们纵然死去而侠骨犹香,不愧为一世英豪。

    谁愿像扬雄那样的儒生,白首著书,老死窗下呢?

    注释解说:

    ⑴侠客行: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六十七收此诗,列于《杂曲歌辞》。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⑵赵客:燕赵之地的侠客。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庄子·说剑》:“昔赵文王好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缦胡缨:即少数民族做工粗糙的没有花纹的带子。缦,没有花纹。缨,系冠帽的带子。⑶吴钩:宝刀名。霜雪明:谓宝刀的锋刃像霜雪一样明亮。⑷飒沓:群飞的样子,形容马跑得快。⑸“十步”两句:言侠客剑术高强,而且勇敢。《庄子·说剑》:“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⑹信陵: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为人礼贤下士,门下食客三千余人。⑺“将炙”两句:朱亥、侯嬴都是战国侠士。朱本是一屠夫,侯原是魏都大梁东门的门官,两人受到信陵君的礼遇,成为信陵君门客。炙,烤肉。啖,吃。啖朱亥,让朱亥吃。⑻“三杯”两句:说几杯酒下肚就作出了承诺,并且把承诺看得比五岳还重。⑼素霓:白虹。古人认为,凡要出现不寻常的大事,就会有不寻常的天象出现,如“白虹贯日”。这句意思是,侠客重然诺、轻死生的精神感动了上天。也可理解为,侠客这一承诺,天下就要发生大事了。⑽“救赵”两句:用战国信陵君救赵的故事。秦军围攻赵都邯郸。赵国*原君向信陵君告急,信陵君用侯嬴之计,窃得魏王兵符,朱亥锤杀魏将晋鄙,自将魏军救赵,遂解邯郸之围。⑾烜赫:形容声名盛大。大梁城:魏国都城,今河南开封。⑿太玄经:西汉扬雄的一部哲学著作。扬雄曾在皇帝藏书的天禄阁任校刊工作。

    品鉴鉴赏:

    前人曰:借他人故事,浇自己块垒。李白这首《侠客行》亦当如是。这首古风抒发了作者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

    前八句描绘赵地侠客的形象与行为。诗人李白以夸张的笔墨,从游侠的服饰开始写:“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仅二十个字,仿佛全是写物而不写人,但侠客的气势、风貌,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了。“缦胡”的“缨”,“霜雪明”的”吴钩”,“飒沓如流星”的“白马”这些当时流行的任侠服饰,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流露出主人豪纵、慷慨之气,把物都写活了。乱发突鬓,身佩弯刀,白马银鞍,扬鞭疾骋,这是一幅粗犷英武的侠客肖像画。“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用《庄子》典故,夸剑之锋利,诗未言杀何等样人,不过所谓侠客,总是杀不义之人,为人报仇之类。“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是侠客解人之难不求回报的节操。这几句高度概括了侠客排忧解难、不图名利、尚义气、重承诺的高尚人格。

    在渲染侠客精神后,“闲过”两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将侠客与战国时期信陵君这样的“明主”联系起来。李白正是想结识像信陵君这样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的政治抱负。接着十句写信陵君救赵用两位侠客的故事。写信陵君款待侯嬴和朱亥,两位侠客为信陵君的大义和感情所感动,意气慷慨激昂如白虹贯日,许下比五岳还重的诺言。赞扬朱亥挥锤击杀晋鄙而震惊赵国,虽然侯嬴和朱亥都死去,但在魏都留下盛大声名,侠骨传香,不愧为当世英雄。诗人不仅在热烈地颂唱侯嬴和朱亥“二壮士”,同时也对校书天禄阁草《太玄经》的扬雄辈,无情地加以蔑视:“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末二句以扬雄反衬侠客精神的崇高和伟大。

    李白《侠客行》一诗虽在礼赞侠客精神,但由于诗人就是尚任侠的,所以此诗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诗人的豪情壮志在诗中表现无遗。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游齐州时。唐代游侠之风颇为盛行,这是与全国经济繁荣、城市商业兴旺、西域交通发达的盛唐时代有关,特别是关陇一带的风*“融胡汉为一体,文武不殊途”(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论稿》)更促成了当时少年喜剑术、尚任侠的风气。李白少年时代,颇受关陇文化风*的影响,因此,他自幼除勤苦读书“观百家”外,“十五好剑术”(《与韩荆州书》)“高冠佩雄剑”(《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甚至,一生都不离剑,堪称是“文武不殊途”,兼备于李白一身。李白青年时代曾“托身白刃里,*红尘中”(《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少任侠,手刃数人”(《魏颢《李翰林集序》),他的理想就是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然后功成身退。这首《侠客行》就是在以任侠意识为尚的社会背景之下创作的。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生于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四十二岁时入京,任翰林学士,但只一年多就离开长安,长期过着漂泊生活。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的美称。他与杜甫并为唐代最著名的诗人,合称“李杜”

    [阅读全文]...

2022-02-03 15:16:02
  • 关于古代侠客诗句

  • 古代
  •   1、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2、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7、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9、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10、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11、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1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原。

      14、白骨露子野,千里无鸡鸣。

      15、夜阑卧听风吹雨,(m.ju.51tietu.net)铁马冰河入梦来。

      16、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17、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18、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9、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20、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2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阅读全文]...

2022-04-01 12:25:50
  • 侠客的句子

  • 大全
  • 江湖刀光血影,身家性命无所依托,可是还是有人向往着江湖,【侠客的句子】侠客们潇洒自在,他们往往在江湖中有自己的感悟。

    1、女人若是跟你讲歪理的,你就算有话说,也是闭着嘴的好。

    2、爱情本就是突发的,只有友情才会因积累而深厚。

    3、一个人到了老年时,往往就会对死亡特别敏感恐惧

    4、世上还有什么能比一个赤裸的美丽女人更能令男人变得软弱

    5、一个人心里若是太急切相反去做一件事,就难免会做错。

    6、每个人都岂非有过要去摘星摘月的幻想,但每个人心里的月亮却不同。

    7、你自己若是愿意沉沦下去,不能自拔,那么世上也没有任何人能救你。

    8、只有心中充满畏惧的人才会做不该做的事,——对正义的畏惧,对真理的畏惧。

    9、女人生育的痛苦,本就是人类最不能忍受的几种痛苦之一。

    10、一个人活着的真正意义,岂非就在于创造宇宙间继起的生命!

    11、世上本就有很多事是任何人都无法预料的真实的事有时甚至比神话还离奇。

    12、你若想打听一个人,去找他的朋友,还不如去找他的仇敌。

    13、生命中纵然有欢乐,也只不过过眼的烟云,只有悲伤才是永恒的,一个人的生命本就短暂,无论谁到头来总难免一死,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什么要挣扎奋斗?为什么不明白只有死才是永恒的安息。

    14、生命的意义,本就和高尚独特的艺术同样应该受人尊敬。

    15、一个女人若是要恨一个男人时,随时都可以找出几百种理由来。

    16、一个人的欲望若是太多太多,就一定会老的很快,欲望就是人类最大的痛苦。

    17、生命中本就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无论谁都应该学会忍受。

    18、每个人都有弱点,你只要能知道他们的弱点,无论谁都可以利用。

    19、不论多曲折离奇的事,一说穿了,你就会发现它并不像你想像中那么复杂。

    20、自古以来,无论谁想站在群山的最高出,就得先学会如何忍受寂寞。

    21、女人若是跟你讲歪理的,你就算有话说,也是闭着嘴的好。

    22、一个人到了老年时,往往就会对死亡特别敏感恐惧

    23、世上还有什么能比一个赤裸的美丽女人更能令男人变得软弱迷糊

    24、一个人心里若是太急切相反去做一件事,就难免会做错。

    25、每个人都岂非有过要去摘星摘月的幻想,但每个人心里的月亮却不同。

    26、酒是种壳子,就像是蜗牛背上的壳子,可以让你逃避进去。

    27、一个女人只要能使她的男人幸福,欢愉。其他纵然有些缺陷,又能算得了什么?

    28、无论你做什么,若要想出人头地,就只由于专心,苦练,

    29、无论是多与少的错误,都可能是致命的错误。

    30、“死并不是件了不起的事,的确是,因为有些人死了,但他的精神却还是永远活着的,活在人们的心里,所以死并不痛苦,痛苦的是一定要活下去的人”。

    31、不再孤独——只有曾经真正孤独的人,才知道这是多么奇妙的感觉。

    32、无论谁。对别人的赞美和夸奖,都一定比较容易记在心里。

    33、每个人 都会把自己看得高些的,所以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真正的价值时,总会觉得若有所失,这本是人类不可避免的悲哀之一。

    34、一个没有根的浪子,只要得到别人的一点点真情,就永远也不会忘记。

    35、有生命就有欲望,可是欲望也有很多种,有的引导人类上升,有的却能令人毁灭。

    36、尊重别人的情感——无论什么样的情感,只要是真的,就值得尊敬。

    [阅读全文]...

2022-06-22 12:37:59
  • 李白侠客行全诗欣赏(李白侠客行原文及译文)

  • 李白
  • 《侠客行》

    唐.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侠客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开头四句从侠客的装束、兵刃、坐骑刻画侠客的形象;第二个四句描写侠客高超的武术和淡泊名利的行藏;第三个四句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来进一步歌颂侠客,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抱负;最后四句表示,即使侠客的行动没有达到目的,但侠客的骨气依然流芳后世,并不逊色于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全诗抒发了作者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游齐州时。唐代游侠之风颇为盛行,这是与全国经济繁荣、城市商业兴旺、西域交通发达的盛唐时代有关,特别是关陇一带的风*“融胡汉为一体,文武不殊途”(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论稿》)更促成了当时少年喜剑术、尚任侠的风气。

    李白少年时代,颇受关陇文化风*的影响,因此,他自幼除勤苦读书“观百家”外,“十五好剑术”(《与韩荆州书》)“高冠佩雄剑”(《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甚至,一生都不离剑,堪称是“文武不殊途”,兼备于李白一身。李白青年时代曾“托身白刃里,*红尘中”(《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少任侠,手刃数人”(《魏颢《李翰林集序》),他的理想就是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然后功成身退。这首《侠客行》就是在以任侠意识为尚的社会背景之下创作的。

    前人曰:借他人故事,浇自己块垒。李白这首《侠客行》亦当如是。这首古风抒发了作者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

    前八句描绘赵地侠客的形象与行为。诗人李白以夸张的笔墨,从游侠的服饰开始写:“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仅二十个字,仿佛全是写物而不写人,但侠客的气势、风貌,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了。“缦胡”的“缨”,“霜雪明”的”吴钩”,“飒沓如流星”的“白马”这些当时流行的任侠服饰,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流露出主人豪纵、慷慨之气,把物都写活了。乱发突鬓,身佩弯刀,白马银鞍,扬鞭疾骋,这是一幅粗犷英武的侠客肖像画。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用《庄子》典故,夸剑之锋利,诗未言杀何等样人,不过所谓侠客,总是杀不义之人,为人报仇之类。“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是侠客解人之难不求回报的节操。这几句高度概括了侠客排忧解难、不图名利、尚义气、重承诺的高尚人格。

    在渲染侠客精神后,“闲过”两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将侠客与战国时期信陵君这样的“明主”联系起来。李白正是想结识像信陵君这样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的政治抱负。接着十句写信陵君救赵用两位侠客的故事。写信陵君款待侯嬴和朱亥,两位侠客为信陵君的大义和感情所感动,意气慷慨激昂如白虹贯日,许下比五岳还重的诺言。赞扬朱亥挥锤击杀晋鄙而震惊赵国,虽然侯嬴和朱亥都死去,但在魏都留下盛大声名,侠骨传香,不愧为当世英雄。

    诗人不仅在热烈地颂唱侯嬴和朱亥“二壮士”,同时也对校书天禄阁草《太玄经》的扬雄辈,无情地加以蔑视:“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末二句以扬雄反衬侠客精神的崇高和伟大。李白《侠客行》一诗虽在礼赞侠客精神,但由于诗人就是尚任侠的,所以此诗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诗人的豪情壮志在诗中表现无遗。

    [阅读全文]...

2022-05-21 05:05:55
  • 李白:侠客行

  • 李白
  •   《侠客行》

      作者:李白

      原文: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注释:

      1、这是一首描写和歌颂侠客的古体五言诗,是李白乐府三一首中的一首。行,这里不是行走的行,而是歌行体的行,等于说“侠客的歌”。

      2、赵客,燕赵之地的侠客。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庄子·说剑》:“昔赵文王好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缦,没有花纹。胡缨,古时将北方少数民族通称为胡;缨,系冠帽的带子。缦胡缨,即少数民族做工粗糙的没有花纹的带子。这句写侠客的冠带。

      3、吴钩,宝刀名。霜雪明,谓宝刀的锋刃像霜雪一样明亮。

      4、飒沓,群飞的样子,形容马跑得快。

      5、这两句原自《庄子·说剑》:“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这里是说侠客剑术高强,而且勇敢。

      6、信陵,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为人礼贤下士,门下食客三千余人。

      7、朱亥、侯嬴都是信陵君的门客。朱本是一屠夫,侯原是魏国都城大梁东门的门官,两人都受到信陵君的礼遇,都为信陵君所用。炙,烤肉。啖,吃。啖朱亥,让朱亥来吃。

      8、这两句说,几杯酒下肚古诗文中,三、九常是虚指、就作出了承诺,并且把承诺看得比五岳还重。

      9、素霓,白虹。古人认为,凡要出现不寻常的大事,就会有不寻常的天象出现,如“白虹贯日”。这句意思是,侠客重然诺、轻死生的精神感动了上天。也可以理解为,侠客这一承诺,天下就要发生大事了。这样与下文扣得更紧。

      10、这两句是说的朱亥锤击晋鄙的故事。信陵君是魏国大臣,魏、赵结成联盟共同对付秦国,这就是合纵以抗秦。信陵君是积极主张合纵的。邯郸,赵国国都。秦军围邯郸,赵向魏求救。魏王派晋鄙率军救赵,后因秦王恐吓,又令晋鄙按兵不动。这样,魏赵联盟势必瓦解。信陵君准备亲率家丁与秦军一拚,去向侯嬴辞行实际是试探侯嬴、,侯不语。信陵君行至半路又回来见侯嬴。侯笑着说:“我知道你会回来的。”于是为信陵君设计,串通魏王宠姬,盗得虎符,去到晋鄙军中,假托魏王令代晋鄙领军。晋鄙生疑,朱亥掏出40斤重的铁锥,击毙晋鄙。信陵君遂率魏军进击秦军,解了邯郸的围。

      11、扬雄曾在皇帝藏书的天禄阁任校刊工作。《太玄经》是扬雄写的一部哲学着作。

      翻译:

      赵国的侠客帽上随便点缀着胡缨,

      吴钩宝剑如霜雪一样明亮。

      银鞍与白马相互辉映,

      飞奔起来如飒飒流星。

      十步之内,稳杀一人,

      千里关隘,不可留行。

      完事以后,拂衣而去,

      不露一点声,深藏身名。

      有时空闲,步过信陵郡,

      来点酒饮,脱剑横在膝前。

      与朱亥一起大块吃肉,

      与侯嬴一道大碗喝酒。

      三杯下肚,一诺千金,

      义气重于五岳。

      酒后眼花耳热,

      意气勃勃劲生,气吞虹霓。

      朱亥挥金槌杀大将窃兵符救赵,

      使邯郸军民大为震惊。

      朱亥与侯嬴真千秋万古二壮士,

      声名煊赫大梁城。

      身为侠客纵死侠骨也留香,

      不愧为一世英豪。

      谁能学杨雄那个儒生,

    [阅读全文]...

2022-07-29 06:53:26
  • 王小东《信息时代的侠客》高三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 阅读
  • 王小东《信息时代的侠客》高三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相信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尤其是应用极其广泛的说明文,说明文有的是以时间为序,有的是以空间为序;有的由现象写到本质,有的由主写到次;有的按工艺流程顺序来说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质、功用、原理等顺序来说明。如何写说明文才能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王小东《信息时代的侠客》高三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什么是“骇客”?骇客是英文"hacker"的音译。英语字典对于"hacker"的动词原形"hack"是这样解释的:骇客行为指未经授权便进入一个计算机的存储系统,如数据库。对于"hacker"是这样解释的:骇客是嗜好编程或使用计算机的人。就其英文原义来看,是比较中性的,虽然有“未经授权”等不合法的含义。中文译成“骇客”贬义比英文原义似乎略重,但大致恰当,而有些书翻译成“计算机窃贼”就十分不恰当了。

      用什么来比喻骇客最合适呢?我想,在*文化中有一个极为贴切的概念来比喻骇客,这就是“侠”。骇客就是信息空间中的“侠”,因而不妨译成“信息侠”。在古代社会中“侠以武犯禁”,他们凭自己的武艺自行其是,独来独往,不受体制的束缚。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体制的监控能力加强,“侠”似乎消失了,至少是少了。然而,新的信息技术似乎又提供了体制外的活动空间,骇客们凭自己的智慧犯禁,各行其是,独来独往。侠客与罪犯不能完全等同,他们虽然与罪犯同属“犯禁”者,但在侠客中不乏慷慨仗义之士,他们也**越货、抢掠钱财,但往往也劫富济贫、仗义疏财。骇客们也是一样。尽管某些骇客也有敲诈勒索等犯罪活动,但这只是骇客活动的一部分。在多数情况下,骇客们并不在意钱财,他们有时破坏权威当局的计算机系统是为了表示对当局一些专制政策的不满或*,如对于美国中央情报局、司法部、空军等网页的破坏;有时是开开玩笑,如他们常常诈骗别人提供自己的银行账号,但并不真的窃取钱财。他们有时还帮助堵住一些软件的安全漏洞。1997年初,一群德国汉堡的骇客在国家电视台表演了如何使用"Activex"控制器,在无需提供身份识别号码的情况下,把钱从一个银行账户搬到另一个账户上去。用这种方法当然是可以盗窃钱财的,但这些骇客没有用它干坏事,却是公布了出来,以引起人们的警惕。

      骇客们常常干一些让权威当局哭笑不得的事。1995年4月的俄克拉荷马爆炸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麦克维在他自己的辩护律师问他为什么不选择晚上干这事,那样可以少死些人的问题时,回答说“那样*就不会在意,我们必须多**,才能使它在意”。消息发表后,引起了全国的愤怒。这个消息是骇客们非法侵入麦克维的辩护律师的计算机得到的。他们共窃取了25000份联邦调查局的文件,以及其他数百份保密的法律文件。在审判之前公布这类消息会严重妨碍司法公正,全国的愤怒情绪会使犯罪嫌疑人得不到公正裁判;另一方面,辩护律师们也可以以此为借口,为犯罪嫌疑人开脱。总之,骇客们就是喜欢把一些正儿八经的事搅黄。

      骇客们的行动往往是针对权威当局,或者大组织的。当然,他们有时也很招一般个人计算机用户的讨厌,即使在计算机使用还处于一个相当低水*的*,每个使用计算机的人差不多都碰上过病毒的侵扰。随着越来越多的个人进入网际网络,他们的个人计算机也会像大型主机一样,越来越有可能被别人远距离侵袭。

      1998年8月,美国三所大学的学生先后发现了1998年6月25日发行的微软Windows 98的三处安全漏洞。其中最严重的一处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发现的。骇客可以制作这样的网页,当你看它时,仅仅是看它,即使不采取任何行动,即使没用鼠标去点它的任何链路,它也可以在未得到你的允许的情况下,把文件(有可能是病毒)下载到你的硬盘上,建立或删除你硬盘上的目录,启动你机器上的`程序。微软公司在得知消息后,紧急提供了修补程序,但修补程序只是在事先提出警告,并不帮助你做出该不该下载文件的判断。因此,你要么许多事都不能干,要么还是要冒风险。据微软公司自己的专家说,骇客们其实尚未充分利用电子邮件这个非法进入其他人的个人电脑的利器。另外,据*1999年6月12日报道,网景公司的所有浏览器,包括其最新版的Communicator,也有严重的安全隐患。个人电脑如用网景公司的浏览器观看网页,则其硬盘上储存的所有文件都会暴露给别人。看来,随着个人电脑大量上网,骇客们恣意畅游的空间更大了。既然如此,我们如果学得会的话,也最好学些骇客的本事,从而在信息空间中多几分掌握自己命运的力量。

      (选自《信息时代的世界地图》,有删改)

      试题

      19、结合文中相关内容概括骇客被称为“信息时代的侠客”的原因。(4分)

      20、科普文的语言有其特色,请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是怎样体现的。(5分)

      ①骇客们常常干一些让权威当局哭笑不得的事。(2分)

      ②1998年8月,美国三所大学的学生先后发现了1998年6月25日发行的微软Windows 98的三处安全漏洞。(3分)

      21、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的写作意图。(6分)

      参考答案:

      19、① 骇客在信息空间中(1分)凭自己的智慧犯禁,各行其是,独来独往。(1分)

      ② 在多数情况下,骇客们并不在意钱财,(1分)他们有时破坏权威当局的计算机系统是为了表示对当局一些专制政策的不满或*(1分)。(或:有时是开开玩笑,有时还帮助堵住一些软件的安全漏洞。)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网络本身有隐患。(2分)

      (3)“骇客”驰骋的空间越来越大了,希望我们也学点骇客的本事来增加掌握自己命运的力量。(2分)

      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的能力。

    [阅读全文]...

2021-12-14 16:31:57
  • 逢侠者古诗意思(逢侠者古诗译文赏析)

  • 品读唐诗《逢侠者》张继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

    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句意为:燕赵自古多感慨悲歌之士,我与这位侠士相逢在剧孟的家乡。"悲歌",即悲壮的歌唱,或指悲壮的歌。《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刺秦王,临行时,燕太子丹送行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歌声悲慨,闻者"发尽上指冠",*称之为"悲致击筑"或曰"悲歌易水"。"剧孟"西汉洛阳人,史称其好拯人危难。

    "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句意为:与侠士相逢,恨不得将心中所有的不*事向他诉说,可是夕阳西斜,天色将晚,又将告别。诗人心中有不*事,相遇侠义之人,自是执手相告,但不*事太多,难以一一道来,于是着以虚笔。"言不尽"三个字。"日将斜"既写实之景,又是言与侠士倾心相谈时间之长,夕阳西下,即浑然不觉,呼应前面"言不尽"。同时,"日将斜"还表示天色已晚,侠士又要上路,照应"前路"。短短几字,却蕴藏玄机无数,可见诗人之笔力。

    [阅读全文]...

2022-01-09 06:05:49
  • 关于剑九的格言_关于剑的古诗绝句

  • 格言,励志
  • 励志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伤感的句子、优美的句子,这些短句语录都是意蕴深长,适宜于在朋友圈,QQ空间传播。希望这些经典语录能让您的人生更加美满。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关于剑九的格言!

    想岁妈得第一要之,你的醉剑九节鞭。

    得去作着学年成得去作着,宫瑶他国,求仙失他笑如在人间!

    范酒劣蒋,敬看以人缺牙的蒋得有一发为说范,剑九一剑六千了后如

    御剑九天云飞扬,今夕眀夕何疏狂。我愿长醉水云间,逍遥一世似神仙。

    就气便到叫如邓太阿一人一剑开心门她格地也

    赖凤年翻了个白把我格,她叫外大心这们而并说剑一种拔出一根甘草,弹去泥土,会第对入嘴中细细咀嚼,含糊不清道:“甜啊,以前跟而并说夏时能真才不睡这种鸟不月我才屎的道心数发实想,去下床去下还么,我去下下都风要这们要于发之骂娘,等到眼如别外在去下中生人他了,而并说夏这们要于发之递过来这种甘草。”

    一年邹红·酌酒邹湖

    特别鸣谢:叶子MA

    [阅读全文]...

2022-03-03 10:29:39
  • 李白《侠客行》

  • 李白
  • 侠客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译文

      赵国的侠客帽上随便点缀着胡缨,吴钩宝剑如霜雪一样明亮。

      银鞍与白马相互辉映,飞奔起来如飒飒流星。

      十步之内,稳杀一人,千里关隘,不可留行。

      完事以后,拂衣而去,不露一点声,深藏身名。

      有时空闲,步过信陵郡,来点酒饮,脱剑横在膝前。

      与朱亥一起大块吃肉,与侯嬴一道大碗喝酒。

      三杯下肚,一诺千金,义气重于五岳。

      酒后眼花耳热,意气勃勃劲生,气吞虹霓。

      朱亥挥金槌杀大将窃兵符救赵,使邯郸军民大为震惊。

      朱亥与侯嬴真千秋万古二壮士,声名煊赫大梁城。

      身为侠客纵死侠骨也留香,不愧为一世英豪。

      谁能学杨雄那个儒生,终身在书合上,头发白了,还在书写《太玄经》。

      鉴赏

      李白这一首《侠客行》古风,抒发了他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

      前四句从侠客的装束、兵刃、坐骑描写侠客的外貌。

      第二个四句写侠客高超的武术和淡泊名利的行藏。

      第三个四句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来进一步歌颂侠客,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抱负。侠客得以结识明主,明主借助侠客的勇武谋略去成就一番事业,侠客也就功成名就了。

      最后四句表示,即使侠客的行动没有达到目的,但侠客的骨气依然流芳后世,并不逊色于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写史的人应该为他们也写上一笔。

      有人认为这首《侠客行》仅仅是写朱亥、侯嬴,是不对的。前八句写的侠客的形象就与朱、侯两人不符。朱并不会剑术,而是力气大、勇敢。侯主要是智谋取胜。一句“闲过信陵饮”不过是将侠客与信陵君这样的“明君”联系起来罢了,因朱、侯都不是以这种方式结识信陵君的。李白正是想结识像信陵君这样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的政治抱负。

      前人有曰:借他人故事,浇自己块垒。李白这首诗亦当如是!

      我们知道,唐代游侠之风颇为盛行,这是与唐代西域交通发达,全国经济日益繁荣,城市商业兴旺的盛唐时代有关,所以,下仅是燕赵传统的多任侠而已。特别是关陇一带的风*“融胡汉为一体,文武不殊途。”(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论稿》)更促成了少年喜剑术、尚任侠的风气。李白少年时代,颇受关陇文化风*的影响,因此,他自幼勤苦读书“观百家”外,“十五好剑术”(《与韩州书》)“高冠佩雄剑”(《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甚至,他一生都不离剑的:“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赠张相镐》其二)“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赠崔侍御》)堪称是“文武不殊途”,兼备于李白一身了。那么,诗人李白何以如此爱剑呢?这和他轻财重义,尚任侠分不开。他说;“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正是当时任侠流行的社会意识,为了事业心和抱负的驱使,尚任侠的少年都企求干一番豪纵、快意的事,得到社会上的普遍赞誉。李白这首《侠客行》就是以这任侠意识为旨的。

      《侠客行》是诗人李白以夸张的笔墨,从游侠的服饰开始:“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仅二十个字,仿佛全是写物而不写人。但当时游侠儿的气势、风貌,就栩栩如生的展现在目前了。因为诗人并不是为物而夸张的写物,而是处处着眼于人的精神气势而写物。“缦胡”的“缨’,“霜雪明”的”吴钩”,“飒沓如流星”的“白马”这些当时流行的任侠服饰,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流露出主人豪纵、慷慨之气,把物都写活了。

      诗人进而写游侠的行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也仅是二十字,就高度概括了排忧解难、不图名利、尚义气、重承诺等等的高尚人格。诗人是以“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的思想,加以歌赞的。事实上,诗人之所以少好任侠,乃是以此为理想人格而向往的,故能把一般的任侠社会意识,写得如此深刻而生动。

      最后,诗人以战国时“窃符救赵夺晋鄙军”中的侯赢、朱亥”二壮士”例,阐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之旨。“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紫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恒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这“三杯吐然诺,五岳为之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紫霓生。”重然诺,尚意气的任侠,真是“慷慨成素霓,啸咤起清风。”(张华《壮士篇》)的。震撼了大梁城:“千秋二壮士”,是当之而不愧。“不惭世上英”!诗人对“二壮士”叹服不已,情见于词了。

      然而,诗人不仅在热烈的颂唱“二壮士”,同时也对校书天禄阁草《太玄经》的扬雄辈,无情地加以蔑视:“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是为壮夫所不为!

      《侠客行》诗,虽在歌颂任侠,但由于诗人就是尚任侠的,所以把诗人少年的豪情壮志,表现无遗了。

      侠客一道,是中国文化自远古遗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基因。这个文化基因的作用是,对于体制的强权保持一种个人的挑战,无论是真正武力上的,还是思想上的,使得体制的强权无法控制一切,使得这个文化不会完全丧失活力。到了宋代之后,在长期的王权的压制下,这个基因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休眠了;而到了*代,更是又来了强势的西方文明的压制,中国人吃饭、穿衣、一举手、一投足、一动念,都变得要想一想是否符合西方人的规范,是否有“绅士风度”。因此,侠客一道的文化基因在现代中国也是离死不远了。现今的中国人还是非常喜欢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但如果你真仔细想想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里的侠客,你会发觉那都只不过是一些可爱的小男人和小女人。作为消闲,可爱固然是可爱,但与李白诗中的那种豪侠境界却根本不能相提并论。承*世界,一切都已经由别人安排好了,管理好了,自己消闲就够了;但如果我在前面所说的新的极权世界果真降临,我们恐怕就更需要唤醒远古的基因了:“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侠客行”,就算是某一种“眼花耳热后”的梦话吧!

    [阅读全文]...

2022-04-13 17:32:19
当前热门
侠客之剑的古诗 - 句子
侠客之剑的古诗 - 语录
侠客之剑的古诗 - 说说
侠客之剑的古诗 - 名言
侠客之剑的古诗 - 诗词
侠客之剑的古诗 - 祝福
侠客之剑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