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词的古诗

关于数量词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数量词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数量词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数量词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5) 语录(4) 说说(8) 名言(747) 诗词(398) 祝福(3k+) 心语(4k+)

  • 表示数量少的词语

  • 表示数量少的词语

      词语中,表示数量少的词语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表示数量少的词语,欢迎大家分享。

      1、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2、寥寥无几————寥:稀少,很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3、寥寥可数————寥:稀少;数:计数。形容数量很少容易数得出来

      4、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5、历历可数————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

      6、不足齿数————足:值得。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

      7、所剩无几————剩:余留下来的。剩下的没有多少了。

      8、铢两分寸————指极少的数量。

      9、量小力微————数量很少,力量微薄。

      10、杯水粒粟————一杯水,一粒粟。指极少量的饮食。

      11、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12、粥少僧多————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13、多许少与————答应人家的多,给予人家的少。

      14、擘两分星————指很小的重量都分辨得清清楚楚。比喻准确清楚。两,较小的重量单位;

      15、分毫析厘————毫、厘:都是细小的单位名称;析:剖析。分析一毫一厘。形容分析细微。

      16、分寸之末————比喻微少、细小。

      17、积少成多————只要不断积累,就会从小变多

      18、聚少成多————聚:集合,会合。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由少变多。

      19、聚沙成塔————把细沙堆积成宝塔。比喻积少成多

      20、积小成大————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21、积微成着————微:细微;着:显着。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着。

      22、滴水成河————比喻积少成多。

      23、有增无损————损:损害,减少。仍在增加,不见减少。指事物向着某个方面不断深化。

      24、有增无已————不断增加或不断扩展。

      25、二一添作五————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比喻双方*分。

      26、三下五除二—————珠算口诀。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索。

      27、一百二十行————犹三百六十行。指各种行业。

      28、板板六十四————宋时官铸铜钱,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减。比喻刻板不知变通。

      29、十年九不遇————比喻很少有,多年也难遇到一次。

      30、三拳不敌四手————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1、寥寥无几: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2、九牛一毛:九:表示多数。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3、所剩无几:剩,余留下来的。剩下的没有多少了。

      4、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5、见所未见:看到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形容事物十分稀罕。

      6、一星半点:星:细碎的。形容极少。

      7、一分一毫:形容很少的数量。

      8、量小力微:数量很少,力量微薄。

      9、寥若晨星:寥:稀疏。若:好像。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

      10、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11、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

      12、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13、寥寥可数:寥:稀少;数:计数。形容数量很少容易数得出来。

      14、旷古未有:旷古:自古以来所没有的。自古以来从来不曾有过。形容极为罕见。

      15、屈指可数: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形容数量稀少。

      16、一丝一毫:毫:十分之一厘;丝:十分之一毫。一点点儿,形容极小或极少。

      17、少之又少:形容很少很少,几乎没有。

      18、讷口少言:讷口:不善于说话。不善言谈,说话不多。

    [阅读全文]...

2022-05-30 20:37:54
  • 形容数量多的词语

  • 写作
  • 形容数量多的词语

      词语是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词(含单词、合成词)和词组(又称短语),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单元。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形容数量多的词语,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量、海量、丰富、不计其数、连绵不断、不可计数、

      人山人海、数不胜数、满天星斗、万水千山、人山人海

      千军万马、千难万险、众口铄金、数不胜数、摩肩接踵

      漫山遍野、成千上万、数不胜数、星罗棋布、数以万计

      数见不鲜、数以累计、千千万万

      1、比比皆是

      解释: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比比,处处;皆,全,都。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犯白刃,蹈煨炭,断死于前者,比是也。”

      2、不计其数

      解释:计:计算。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数都数不清。

      出处: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襄阳始末》:“火炮、药箭射死北兵及坠水者,不计其数。”

      3、不胜枚举

      解释:胜(旧读shēng):尽;枚:个。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

      出处:宋·王楙《野客丛书·俗语有所自》:“似此等语,不可枚举。”

      4、多如牛毛

      解释:像牛身上的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

      出处:《北史·文苑列传序》:“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5、堆积如山

      解释:聚集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

      出处: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诸司》:“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车阗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辆不绝,场内堆积如山。”

      6、成千上万

      解释:形容数量很多,数不胜数。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他看着那乌克斋、邓九公这班人,一帮动辄就是成千上万,未免就把这世路人情看得容易了。”

      7、成千累万

      解释:形容数量极多。

      出处:《孽海花》第二六回:“再者我的手头散漫惯的,从小没学过做人家的`道理,到了老爷这里,又由着我的性儿,成千累万的花。”

      8、成百上千

      解释:形容数量极多,成群结队的。百和千在这里是一个泛指,并不是指具体的数目。

      9、车载斗量

      解释: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10、层出不穷

      解释: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止尽。比喻事物变换之快并且多。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天下之巧,层出不穷,千变万化,岂一端所可尽乎?”

      11、不知凡几

      解释:凡,总共。几,多少。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指同类的事物很多。

      出处:唐·郭受《寄杜员外》诗:“春兴不知凡几首,衡阳纸价顿能高。”

      12、擢发难数

      解释:形容罪过之多,即使将头发全拔下来计数,都还不够数。擢:拔

      出处:这个成语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13、盈千累万

      解释:盈:满;累:积。成千上万。形容数量非常多。

      出处:《清会典事例》卷七十六:“乃混开久项,竟至盈千累万。”

      14、数以万计

      解释:以万来计算,形容数目极多。

      出处:“监局内臣数以万计,利源兵柄尽以付之,犯法纵奸,一切容贷,此防微之道未终也。”——《明史·彭韶传》

      15、千千万万

      解释:形容为数极多。

      出处:唐·杜牧《晚晴赋》:“千千万万之状容兮,不可得而状也。”

    [阅读全文]...

2021-12-30 09:02:23
  • 表示数量少的词语有哪些

  • 写作
  • 表示数量少的词语有哪些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词语吧。那你知道表示数量少的词语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表示数量少的词语,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表示数量少的词语有哪些

      1、英文有:few+可数复数little+不可数名词

      2、不可多得bùkěduōdé

      【解释】: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出自】:汉·王充《论衡·超奇篇》:“譬珠玉不可多得,以其珍也。”

      【示例】:盖北宋以睢漆擅名,今已~。◎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时玩》

      【*义词】:屈指可数、寥寥无几

      【反义词】:比比皆是、多如牛毛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才或稀有物品

      3、凤毛麟角fèngmáolínjiǎo

      【解释】: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大奴固自有凤毛。”《南史·谢超宗传》:“超宗殊有凤毛。”《北史·文苑传序》:“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示例】:全县只考上你一个,无论如何是~。◎梁斌《红旗谱》二十

      【*义词】:百里挑一

      【反义词】:俯拾即是、多如牛毛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4、九牛一毛jiǔniúyīmáo

      【解释】: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出自】: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示例】:此在县官,特~耳,而可使一邑数万家免于穷困游离。◎宋·陆九渊《与宋漕书》

      【*义词】:沧海一粟、一丝一毫

      【反义词】:不计其数、举不胜举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微不足道

      5、绝无仅有juéwújǐnyǒu

      【解释】: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出自】:宋·苏轼《上皇帝书》:“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

      【示例】:新的一辈继他们的父亲或者母亲之后成为作家的,可以说~。◎秦牧《两代人》

      【*义词】:绝世超伦、举世无双、空前绝后

      【反义词】:举不胜举、多如牛毛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稀少事物

      6、空前绝后kōngqiánjuéhòu

      【解释】: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

      【出自】:宋·赵佶《宣和画谱》:“顾(顾恺之,晋代画家)冠于前,张(张僧繇,南朝梁代画家)绝于后,而道子(吴道子,唐代画家)乃兼有之。”

      【示例】:祖孙三代倒做了三朝元老,真可以算得“~”的了。◎清·吴趼人《痛史》第十六回

      【*义词】:绝无仅有、亘古未有、史无前例

      【反义词】:比比皆是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形容极不寻常的盛况

      7、寥寥无几liáo liáo wú jǐ

      【解释】:寥寥:形容数量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一回:“连做诗赋的也寥寥无几。”

      【示例】:书很漂亮,倘我对歌懂得多一些,恐怕就更有趣了。这样的军医先生,现在日本也~罢。 鲁迅《书信集·致山本初枝》

      【*义词】:屈指可数、九牛一毛、凤毛麟角

      【反义词】:数不胜数、无穷无尽、比比皆是

      【语法】:作谓语、定语、补语;指稀少

      8、寥寥可数liáo liáo kě shǔ

      【出处】唐·刘长卿《过郑山人所居》:“寂寂孤莺啼杏园,寥寥一犬吠桃源。”

      【解释】:寥:稀少;数:计数。形容数量很少容易数得出来

      【*义词】屈指可数,寥寥无几

      【反义词】不可胜数、数不胜数

    [阅读全文]...

2022-03-19 14:17:16
  • 数量关系怎么提高

  • 教育
  • 数量关系怎么提高

      导语:希望以下的关于数量关系怎么提高的具体相关步骤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文章仅供大家的参考借鉴!图形表征、动作表征和语言表征等多种形式,将具体问题和运算的意义联系起来,使学生有理有据地选择算法。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逐步落实课标中“四能”的目标。

      数量关系怎么提高 篇1

      一、动手操作为基础。

      *均分的两种不同情况,如果只从结果看是无法区分的,都是每份同样多。学生只有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经历了动手分的过程,体会到*均分的方法的不同,才能为理解“等分”和“包含”这两种*均分的不同情况奠定基础。

      二、画图为桥梁。

      画图是理解与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将抽象的文字用直观的图示表示出来,是对一类数学问题的提炼和概括,既反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情况,也便于学生清楚地看出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数量关系的分析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出示例3问题后,我引导学生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尝试用直观图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并将学生所画的直观图进行比较,体会图的形式不同,但结构是相同的,使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突出问题的结构特征,达到明晰数量关系、促进问题解决的目的。

      三、语言表述为标志。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不仅仅是对题目中条件的重复,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能用自己的语言将自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与运算的意义联系起来,说明自己选择算法的道理。例3,在学生画好直观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图、动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重点是将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与*均分联系起来,说明选择除法的道理。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只要表达意思合理即可。

      数量关系怎么提高 篇2

      一、技巧篇

      一、特值法

      所谓特值法,就是在某一范围内取一个特殊值,将繁杂的问题简单化,这对于只需要把握整体分析的数*算题非常有效。其中“有效设‘1’法”是最常用的特值法。

      例题:某村的一块试验田,去年种植普通水稻,今年该试验田的1/3种上超级水稻,收割时发现该试验田的水稻总产量是去年总产量的1.5倍。如果普通水稻的产量不变,则超级水稻的*均产量与普通水稻的*均产量之比是:

      A.5:2 B.4:3 C.3:1 D.2:1

      技巧分析:取特殊值。设普通水稻的产量是1,则去年的总产量是1,今年的总产量就是1.5,今年普通水稻产量为2/3,超级水稻产量为1.5-2/3,而超级水稻只占1/3,所以如果都种超级水稻的产量就是3×(1.5-2/3),那么超级水稻的*均产量与普通水稻的*均产量之比是3×(1.5-2/3):1=2.5:1=5:2。故答案为A。

      二、一分合法

      分合法主要包括分类讨论法和分步讨论法两种,重点应用于排列组合问题中。在解答某些数*算问题时,会遇到多种情况,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得解,这就是分类讨论法。而分步讨论法则是指有时候有些问题我们一步是无法解决的`,此时需要把问题进行分步,按步骤一步一步地解决。

      例题:有一批长度分别为3、4、5、6和7厘米的细木条,它们的数量足够多,从中适当选取3根木条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可能围成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

      A.25个 B.28个 C.30个 D.32个

      技巧分析:分情况讨论,(1)等边三角形,有5种;(2)等腰三角形,3为腰时,4,5可为底;4为腰时,3,5,6,7可为底;5为腰时,3,4,6,7可为底;6为腰时,3,4,5,7可为底;7为腰时,3,4,5,6可为底。(3)三边互不相等时,3,4,7不能构成三角形,共有-1=9种。综上所述,共有5+2+4+4+4+4+9=32个。故答案为D。

      三、方程法

      将题目中未知的数用变量(如x,y)表示,根据题目中所含的等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通过求解未知数的值,来解应用题的方法。方程法应用较为广泛,公*数*算部分有相当一部分的题目都可以通过方程法来求解。应用广泛,思维要求不高,易于理解和掌握。

      例题:下图是由9个等边三角形拼成的六边形,现已知中间最小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a,问这个六边形的周长是多少?

      A.30a B.32a C.34a D.无法计算

      技巧分析:由图可知,设最大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x,则可知第二大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x-a,第三大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x-2a。第四大的等边三角形也即最小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x-3a,从图中可知最大等边三角形是最小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的2倍,由此可知,x=2(x-3a),解得x=6a,由此可得周长为6a+5a+5a+4a+4a+3a+3a=30a。故答案为A。

      四、比例法

      根据题干中相关比例数据,解题过程中将各部分份数正确画出来,进行分析,往往能简化难题,加速解题。

      例题:甲、乙两班学生到离学校24千米的飞机场参观。但只有一辆汽车,一次只能乘坐一个班的学生,为了尽快到达飞机场,两个班商定,由甲班先坐车,乙班先步行,同时出发,甲班学生在途中某次下车后再步行去飞机场,汽车则从某地立即返回接在途中步行的乙班学生,如果两班学生步行的速度相同,汽车速度是他们步行速度的7倍,那么汽车在距飞机场多少千米处返回接乙班学生,才能使两班学生同时到达飞机场?

      A.1.5 B.2.4 C.3.6 D.4.8

      技巧分析:甲先坐车,乙走路,当汽车把甲班送到C点,甲班学生下车走路,汽车返回在B点处接乙班的学生,根据时间一定,路程的比就等于速度的比:简单化下图:

      时间一定,路程比等于速度比。所以乙走的路程AB比上车走的路程AB+2BC(因为是到了C点再回到B点,所以是2BC)

      即AB:AB+2BC=1:7 ,AB:2BC=1:6 ,AB:BC=1:3

      同理BC:CD=3:1 ,所以AB:BC:CD=1:3:1

      题目问的是“那么汽车在距飞机场多少千米处返回接乙班学生,才能使两班学生同时到达飞机场”,很明显是求CD段的长度,全程是5份,CD占1份。所以CD=24/5*1=4.8。故答案为D

      五、计算代换法

      计算代换法是指解数*算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实质是数量之间的转化,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变得容易处理。

      例题:计算(1+0.23+0.34)×(0.23+0.34+0.65)-(1+0.23+0.34+0.65)×(0.23+0.34)值。

      技巧分析:数量代换为,0.23+0.34=A,0.23+0.34+0.65=B那么原式应为(1+A)*B-(1+B)*A=B-A=0.65。通过数量代换,可以使得计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尾数计算法

      尾数法是数*算题解答的一个重要方法,即当四个答案全不相同时,我们可以采用尾数计算法,最后选择出正确答案。

      例题:3×999+8×99+4×9+8+7的值是( )

      A.3840 B.3855 C.3866 D.3877

      技巧解析:运用尾数法。尾数和为7+2+6+8+7=30,尾数为0。故答案为A。

      七、正确备考

      1、熟悉简单题目,基本功很重要。

      很多参加过公*的考生普遍反映,数量关系的题目难,无法在短时间作答,其实主要还是归因于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做题时易自乱阵脚。熟悉简单的题型是难度提升的关键前提。公*所涉及到的考点,万变不离其宗,所以考生要通过对简单题目的熟悉掌握,以不变应万变,来更好地应对难度更大的题目。自认为基本功不够扎实的考生,建议多挤点时间做题,在熟悉题型、熟悉考点的同时,提高对数字的敏感性和正确率,来加强和提升自己。

      2、化解较难题目,技巧十分关键。

      事实上,行测考试中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难题,所谓的难题,都难在技巧的运用是否得当。数量关系题的考点每年都基本不变,变的只是题干和选项的巧妙设计,让人难以理解。技巧很重要。一方面,掌握技巧可以让思路更加清晰,计算更加简便。另一方面,技巧会为各位考生节省不少时间。

      行测数量关系解题策略

      今天为大家带来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技巧《鸡兔同笼问题解题策略》。

    [阅读全文]...

2022-01-27 18:22:52
  • 人力资源的数量及质量

  • 人力资源的数量及质量

      人力资源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除这基本含义外,在统计、管理上还泛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人力资源具有量的规定性和质的规定性,它是由人力资源数量和人力资源质量两个方面内容构成的。

      一、人力资源数量

      人力资源数量指的是构成劳动力人口的那部分人口的数量。其单位是“个”或者“人”。劳动力人口,即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人力资源数量是指被考察范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可以用绝对量和相对量两种指标来表示:人力资源的绝对量,可用被考察范围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量计量。人力资源的相对量表示被考察范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人力资源拥有量。总之,人力资源的数量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范围内,劳动适龄人口总量减去其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加上劳动适龄人口之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二、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

      1、人口总量及其再生产状况

      由于劳动力人口是人口总体中的一部分,人力资源数量及其变动,首先取决于一国人口总量及其通过人口的再生产形成的人口变动。根据世界各国人口统计的资料可以看出,成年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一半以上,一些发达国家高达65%以上。如果按16-60岁的口径划分(即符合一般的劳动年龄划分的口径),其数量也一般在50%以上。这样,各国的人口总量就决定了其人力资源数量的基本格局。从动态的角度看,人口总量的变化体现为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而自然增长率又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在现代社会,人口死亡率变动不大,处于稳定的低水*状态,人口总量和劳动力人口数量的变动,主要取决于人口基数和人口出生率水*。

      2、人口的年龄构成

      人口的年龄构成是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人口总量一定的条件下,人口的年龄构成直接决定了人力资源的数量,即人力资源数量=人口总量×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一般都会影响到人力资源的数量,这也表现为人口金字塔的变形。调节人口年龄的构成,需要对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进行相当长时间的调节,以应对人力资源老化现象的产生。

      3、人口迁移

      所谓人口迁移,即人口的地区间流动。人口迁移由多种原因造成。在一般情况下,主要因素在经济方面,即人口由生活水*低的地区向生活水*高的地区迁移,由收入水*低的地区向收入水*高的'地区迁移,由物质资源缺乏的地区向物质资源丰富的地区迁移,由发展前景小的地区向发展前景大的地区迁移。就一般情况而言,人口迁移的主要部分是劳动力人口的迁移,这会造成局部地区人力资源数量的增减和人力资源总体分布的改变。特别是出于经济原因的人口迁移(如移民垦荒),可能绝大部分都是劳动力人口。对人力资源的数量影响巨大。

      三、人力资源质量

      人力资源质量是指一定范围内(国家、地区或企业等)的劳动力素质的综合反映。它是一定范围内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技能和劳动意愿,一般体现在劳动力人口的体质水*、文化水*、专业技术水*和劳动的积极性上。主要内容包括:

      1、人力资源能力质量

      人力资源能力质量,即推动物质资源、从事社会劳动的能力水*高低,体现在知识(一般知识与专业职业知识)、工作技能、创造能力、对岗位的适应能力、流动能力、管理能力等能力水*上。知识水*与技能水*是人力资源能力质量中最主要、最为人们所关心的方面。人力资源的知识水*,一般以人力资源文化素质水*为标志,采用人力资源受教育程度以及全社会人口受教育程度指标来表示。通常以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以上各个层次的人力资源比例或人口比例来计算。人力资源教育水*的获得,依靠教育资金的投入。教育部门是对人力进行资本投入、生产社会人力资源的最主要部门。人力资源的技能水*,一般以人们接受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程度来反映,或者以人力资源队伍中的工人技术等级及比例、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及比例来反映。

      2、人力资源精神质量

      人力资源精神质量,即思想素质、心理状态,它是人力资源质量总体中极为重要又常常被人们忽视和遗漏的方面。实际上,人力资源的精神质量是其素质总体中的灵魂,如同一种“软件”,其能力质量则相当于“硬件”。由于人力资源的精神质量决定人的工作态度和动机,因而它成为人们从事社会劳动的动力系统。人力资源的精神质量包含思想、心理品质以及道德因素,因而成为影响人力资源群体关系、影响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微观和宏观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四、人力资源总量

      人力资源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具有量的规定性和质的规定性,即包含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内容。人力资源作为某个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其总量也就是数量、质量二者的乘积。即人力资源总量=劳动力人口数量×质量

      出于计量的需要,可以采用下述公式:

      人力资源总量=Σ某等级劳动力人口数量×某等级劳动力人口质量

      或者:

      人力资源总量=劳动力人口数量×劳动力人口*均质量

      五、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与人力资源的数量相比,其质量方面更为重要。人力资源的数量能反映出可以推动物质资源的人的规模,人力资源的质量则反映可以推动哪种类型、哪种复杂程度和多大数量的物质资源。一般来说,复杂劳动只能由高质量人力资源来从事,简单劳动则可以由低质量人力资源从事。经济越发展,技术越现代化,对人力资源的质量要求就越高,现代化的生产体系要求人力资源具有极高的质量水*。需要注意的是,要获取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就要付出较大的生产成本,而且高质量人力资源又具有稀缺性,如果这种资源的供给不被需求所吸收,就会对个人与社会造成巨大浪费。

      六、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人力资源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其地位不断上升,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6年度人力资源开发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一国国民生产总值3/4靠人力资源,1/4靠资本资源。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知识与技术的竞争,实质上是人力的竞争。”

      1、人口资源数量发展的趋势

      商业及服务业就业人数持续增加,传统的农林牧渔及制造业的就业人数持续减少。由于人口寿命延长而推迟退休年龄的话。人力资源供给水*将会更高。由于决定劳动力总需求的经济发展受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而受人口惯性所影响的劳动力总供给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扭转的,所以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性失衡将会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存在,而且是*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

      2、人口资源质量发展的趋势

      人力资源质量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科学文化素质,都有不断提高的趋势。知识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知识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和重要。随着高科技产业领域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如信息产业中的新设备制造、信息咨询服务等),知识在产品附加值的增加中起了直接的作用。发展*家如果想真正超越发达国家,必须在人力资本上下工夫。人力资本及人力资源才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所以必须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

    [阅读全文]...

2022-05-08 06:07:07
  • 送礼数量有讲究吗

  • 生活
  • 送礼数量有讲究吗

      送礼数量有讲究吗?在*人情往来从送礼开始,送礼在社会上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人们也常常会在一些时候给一些人送礼,以表达自己的心意,下面小编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送礼数量有讲究还是没有讲究。

      送礼数量是否有忌讳、是否有讲究要看你所在地区的风俗、送礼人等等方面,具体如下:

      如果你所在的地区的*俗对送礼数量比较讲究,要求送礼是双数,那么你送礼的数量是双数会比较好,而有的地区风俗是送礼数量不讲究,那么可以送单数也可以送双数。不过我们常常说,好事成双,送礼送双数,面子也比较好看。

      如果送礼对象在送礼数量上比较忌讳,那么你送礼给他时,数量这块还是要讲究一下,可以送2瓶名酒或者是1瓶白酒搭配一条香烟等等。如果送礼对象对这块不是很注重,那么送礼时你可以送单数,也可以送双数。

      送礼的准则常识

      1、送礼要送关键人物

      送礼是一门艺术,要让自己的礼物起到应有的作用,就要遵循“送礼送对人”的原则。

      送礼就是为了办事,那送礼当然就要送给办事的对象,但是有时候办事对象不止一人,或者说事情要办成功,需要多方的努力和协调。这个时候把礼送给谁呢?有必要全送吗?这的确是个大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选错了送礼对象的人不在少数,比如把礼物送过去了,事情却没有办成——因为对方并非是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所以即便送了礼,也是徒劳的。

      送礼要送给关键人物,不能送张三一点又送李四一点,王五也收到一点,结果礼物被分割零散了,分量显得很轻,有时可能起不到利益驱动的作用。这还不算,送的对象多了,难免人多嘴杂,心机泄露,对事情有百害而无一利。

      在送礼之前,一定要权衡好各位“要人”的利弊,查问好谁对这件事情有裁决权,起主导作用。谁是办事的关键人物就要把礼物送给谁,礼物送到了点子上,幺班的事情可能也就迎刃而解了。相反,如果把礼物送给了次要人物,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还可能横生枝节,导致事情越来越难办。

      2、权衡利益得失再送礼

      求人办事要送礼,送礼好办事,但送礼送多少才算合适,每个人心里都应有一杆秤。送礼的轻重,与对方的关系、送礼的目的以及受礼者的身份都是息息相关的。

      有人送礼是为了求人办事,那么,礼物的轻重就与办事的大小有关。求人办大事,礼物太微薄,事情就难办成;礼物太丰厚,受礼者迫于压力有可能拒收,事情就更难办成。

      “送多少”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从礼物数量多少、体积大小以及价格的高低来说,送礼还是讲究尺度的。

      一般社交场合,送的礼物要小、少、轻为宜。少就是不求数量多,要求少而精;小,指体积不宜太大,小巧玲珑,易送易存是是最高境界;轻,则指价格适中,不求昂贵。总的原则是充分的重视礼品的精神价值和纪念意义。

      我们通常出于面子的需要,觉得很少的东西拿不出手,要送,就得送多些,送的货真价实。送水果就称它十斤,超市里的商品,恨不得全搬了去。

      钱虽然花了不少,但效果却未必好。特别是第一次见面,你一下子提了那么多礼物,人家还以为你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呢!谁还敢收?如果主人不肯收,你的处境就尴尬了,提走不是,不提走不是。于是你推我让,最后,尴尬的还是你。

      退一万步说,主人就算收下礼物,心里肯定很不愉快:你这一次送我这么多礼品,下一次可够我还的。你自认为是好意,人家的心里却有了压力。

      其实,礼物不在多,送礼不怕少,只要精致美观,富有创意,送出去就会收到欢迎。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你急于求人办事,所送的礼品也应与你的经济实力相一致。如果经济条件差的人给对方送比较贵重的礼品,会让对方受之不安;而经济条件较好的人送较为廉价的礼品,会让受礼者觉得送礼人小气或者看不起他。

      所以说当你送礼品时,一定要分清轻重,权衡利益后再送出,达到自己最大的效益。

      3、送礼要讲究实用性

      一般来说,日常生活用品可以作为你送对方的礼物,因为它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每天都在和它打交道,或是洗刷,或是做饭,或是品酒饮茶。所以用日常生活用品作为礼物,往往会让朋友、亲人觉得实用。

      日常生活用品的种类很多,像炊具、餐具、茶具、酒具等均在其列。还有一种礼品化的`组合性日用品,通过重新包装,也很受欢迎。

      组合性日用品,一是组合合理化。有童装与玩具的组合,儿童食品和小玩具的组合,名酒与酒具的组合,服装与个性化饰品的组合,笔与手表的组合,笔与打火机的组合等。二是品牌档次化。组合的附件品种,大多是品牌主体品种开发的品牌新品种,同牌借光,身价倍增。三是含义深刻的礼物。如酒与杯组合,象征着酒逢知己;茶与茶具组合,象征君子之交等。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日常生活用品作为礼品,应讲究“受着实惠,送者大方,增进友谊”的原则,这样才能使日常生活用品既显示出实用性,又展示其作为礼品的独特魅力。

      4、所送礼物要有意义

      礼物是感情的载体,即使是在求人办事时也不例外。任何礼物都表示送礼人的特有心意,或酬谢、或祝贺、或怜爱、或爱情等等。所以,你选择的礼品必须与你的心意相符,并使受礼者觉得你的礼物非同寻常,倍感珍贵。

      实际上,最好的礼物是那些根据对方兴趣、爱好选择的、富有意义或耐人寻味的小礼品。比如我们为住院的朋友送去一束鲜花,定能使其心情愉快,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为远方的同窗寄一册母校的照片,定能唤起他对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给爱好文学的朋友送上一套名著,必然使其欣喜若狂,爱不释手;为心上人送去一条漂亮的纱巾,她会含情脉脉的依偎在你的怀中……

      就礼物的质量而言,它的价值不是以金钱的多少来衡量的,而是以礼物本身的意义来体现其价值的。因此,选择礼物时要考虑它的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纪念性等多方面因素,力求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总之,你要使自己所送的礼物具有意义,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你若是求人办事就方便多了。

      送礼一般要送双,表达好事成双的愿望。禁忌三、四、五、十,是因为一般给死人献祭用这些数!

      送礼一般要送双,表达回好事成双的愿望,禁忌三、四、五、十,是因为一般给死人献祭用这些数!这些禁忌皆以约束自己,尊重别人为准则,所以有利于融洽交往气氛,答对调节人际关系,起着积极作用。

      送礼讲究

      1、不要在公开场合送礼

      送礼本来就是一件挺忌讳的事,如果你要在公开场合送礼的话,那会是很尴尬的。在公开场合送礼那个被送礼者不管收你的礼物还是不收你的礼物都会落下话柄。那么你这个事情也是肯定办不成的。一定不要在公开的场合送礼。

      2、一定要选对东西

      这个礼物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不能拿出来觉得太夸张,也不能拿不出手。所以你一定要先了解被送礼者的需求是什么,再决定送什么样的礼物,这样也好让她收下这份礼物自己的事情也可以办成

      3、不要突然去送礼

      不要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联系的朋友,你突然去给他送一份礼物。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他又不傻,肯定知道你给他送礼是有目的的,你说人家是接还是不接呢。所以在*时你需要维护好自己身边的这些朋友。这样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也不用那么尴尬

      4、不要跟公职人员送礼

      现在这方面应该是公职人员最忌讳的,所以不要轻易地给公职人员送礼。这不符合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要不考虑后果,就去做这样的事

      5、不要事后才想到送礼

      送你一定要是在别人帮助你之前去做。送礼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帮助,你在别人帮助完你之后再去送礼,那是一件很不礼貌的事情也是没有必要的事情。所以,如果想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就一定要在被帮助之前去送礼

    [阅读全文]...

2022-03-04 15:36:58
  • 大熊猫数量减少的原因

  • 大熊猫数量减少的原因

      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熊猫数量减少的原因,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大熊猫数量减少的原因

      大熊猫是我国特产动物,是被全世界公认的自然遗产和活化石,从其祖先出现到现在至少有八、九百万年。它不但被世界野生动物协会选为会标,而且还常常担负“和*大使”的任务,带着*人民的友谊,远渡重洋,到国外攀亲结友,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

      大家所熟知的大型哺乳动物大熊猫要想繁殖这么多后代就没那么容易了。它们发育较慢,更推崇“晚婚晚育”。每次也只生产几个后代,隔两三年才会再次生育,因此一生中繁殖的后代数量十分有限。

      同为哺乳动物,为什么它们的繁殖能力竟有天壤之别呢?其实这完全取决于动物们在自然界的生存“本领”。旅鼠在北极属于“底层居民”,白鼬、北极狐、雪鸮、贼鸥是它的四大天敌,加上寿命很短,通常只能存活1年左右,只有靠大量繁衍后代才能获得种群生存的机会。而老虎等大型动物则处于食物链的顶层,几乎没有天敌,为了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延长寿命、寻找和捕食猎物,就只能实行“晚婚晚育”了。但在如今,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环境破坏日益严重,适宜它们生存的领地不断缩小。这些动物常常因为食物不足而无法生存,自然也就无法很好地完成它们传宗接代的任务了。

      *保护大熊猫的措施

      1、*多年以来致力于增加熊猫种群数量。身为*国宝,大熊猫曾经遍布*的西南部省份。但由于人类生活范围不断扩张和人口数量增多,极大压缩了大熊猫的栖息地空间,虽然如此,但是这些生物仍然围绕着有“竹”生长的森林里活动。而这些竹林得以保存也有赖于**对大熊猫生活区的自然保护。“竹”是大熊猫的主粮,几乎占它们99%的食物来源,它们每日至少要吃12~38斤的竹子来维持消耗。

      2、据估计现时全球大熊猫数量在2060头,其中成年的有1864头。已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大熊猫从“濒危”下降至“易危”等级。“这都得益于恢复了它们的栖息地,这样既能给予它们足够的生活空间亦能提供所需的食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泰勒认为。据泰勒给出的数据显示,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大熊猫的栖息地急剧减少,导致当时大熊猫的数量下降至1200头。“现在需要重新恢复那些竹林,才有可能让大熊猫种群数量逐步增长起来”,泰勒说道。

      世界自然基金会高级副总裁赫姆利同意泰勒的观点:“*一直努力在保护和扩大大熊猫栖息地这方面做出伟大的贡献,**很好地履行他们对全世界的承诺并为其他国家作出良好的示范榜样。”然而气候的转变可能会抹杀他们努力的成果。据有关数据预计,在未来80年内将会有三分之一的竹林消失。泰勒认为:“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适合竹林生长的环境也会越来越少,然而大熊猫却是十分依赖‘竹’作为它们的粮食,所以食物的减少让它们的`生存前景不容乐观。”

      3、许多动物园和*的大熊猫培育中心会对大熊猫进行人工受孕。上周日在亚特兰大动物有一对大熊猫婴儿出生,她们的生母就是采取人工受孕的方式。“对动物进行圈养是目前比较保险培育方法,但我们不能永远都这样将它们困在一个地方,”泰勒说道。当然圈养的最终目的也是让他们重归大自然。赫姆利女士认为:“对于圈养的大熊猫,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准备让它们走出去,之前试过几个案例都不成功。”2007年首位从圈养地放回大自然的大熊猫“香香”后来发现被野生雄性大熊猫袭击至死。

      4、藏羚羊同样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降危”,然而聚焦点依然落在一直以来都受到重点保护的大熊猫身上。同样是濒危动物,为什么我们的关注点总是在大熊猫身上呢?赫姆利解释道:“世界上没有其它动物会好像他们那样拥有黑白分明的毛色和黑乎乎的大眼睛,这是它们的魅力所在,而且它们可爱的相貌让我们都不由自主地爱上这种生物。

    [阅读全文]...

2022-06-07 11:23:01
  • 关于形容数量非常多的四字词语及解释

  • 解释,四字,写作
  • 关于形容数量非常多的四字词语及解释

      新词典词语丰富,信息量大。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词语有2字、3字及4字的分类,但请注意,词语不属于成语一类。下面为大家带来形容数量非常多的四字词语及解释,快来看看吧。

      堆积如山

      解释:聚集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

      出处: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诸司》:“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车阗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辆不绝,场内堆积如山。”

      比比皆是

      解释: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比比,处处;皆,全,都。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犯白刃,蹈煨炭,断死于前者,比是也。”

      成千累万

      解释:形容数量极多。

      出处:《孽海花》第二六回:“再者我的手头散漫惯的,从小没学过做人家的道理,到了老爷这里,又由着我的性儿,成千累万的花。”

      不计其数

      解释:计:计算。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数都数不清。

      出处: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襄阳始末》:“火炮、药箭射死北兵及坠水者,不计其数。”

      多如牛毛

      解释:像牛身上的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

      出处:《北史·文苑列传序》:“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成千上万

      解释:形容数量很多,数不胜数。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他看着那乌克斋、邓九公这班人,一帮动辄就是成千上万,未免就把这世路人情看得容易了。”

      千仓万箱

      解释:形容因年成好,储存的粮食非常多。

      出处:《诗经·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抱朴子·极言》:“千仓万箱,百一耕所得。”

      千千万万

      解释:形容为数极多。

      出处:唐·杜牧《晚晴赋》:“千千万万之状容兮,不可得而状也。”

      车载斗量

      解释: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擢发难数

      解释:形容罪过之多,即使将头发全拔下来计数,都还不够数。擢:拔

      出处:这个成语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不胜枚举

      解释:胜(旧读shēng):尽;枚:个。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

      出处:宋·王楙《野客丛书·俗语有所自》:“似此等语,不可枚举。”

      铺天盖地

      解释: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形容声势浩大,来势凶猛,到处都是。

      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志仁禅师》:“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遮天盖地。’”

      成百上千

      解释:形容数量极多,成群结队的。百和千在这里是一个泛指,并不是指具体的数目。

      漫山遍野

      解释:漫,满;遍,到处。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很多。

      出处: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西凉州前部先锋马岱,引军一万五千,浩浩荡荡漫山遍野而来。”

      层出不穷

      解释: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止尽。比喻事物变换之快并且多。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天下之巧,层出不穷,千变万化,岂一端所可尽乎?”

      盈千累万

      解释:盈:满;累:积。成千上万。形容数量非常多。

      出处:《清会典事例》卷七十六:“乃混开久项,竟至盈千累万。”

      不知凡几

      解释:凡,总共。几,多少。 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指同类的事物很多。

    [阅读全文]...

2022-04-25 11:26:52
  • 古诗词中带有数字的诗句

  • 数字,文学
  • 古诗词中带有数字的诗句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中带有数字的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观书有感》

      潮**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梅尧臣《鲁山山行》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 《秋夜将晓出离门迎凉有感》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冬景》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叶绍翁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王安石《泊船瓜洲》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范仲淹《江上渔者》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3、一名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

      4、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5、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6、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

      7、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8、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9、四月枇杷未黄,我与对镜,心欲乱。

      10、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1、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唐·杜甫《蜀相》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白居易《长恨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炉中七返毕,鼎内九还终——唐·吕洞宾《五言》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南北朝·佚名《木兰诗/木兰辞》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唐·杜甫《饮中八仙歌》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唐·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宋·高翥《清明日对酒》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唐·白居易《长恨歌》

      九十光阴能有几——宋·朱服《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汉·佚名《陌上桑》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汉·佚名《十五从军行/十五从军征》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宋·朱熹《春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汉乐府《长歌行》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宋·卢梅坡《雪梅·其二》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唐·白居易《长恨歌》

    [阅读全文]...

2022-04-29 10:08:30
  • 诗名含有数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数字的诗词

  • 枫亭驿荔枝数株甚古云数百年物

    凌义渠〔明代〕

    经谁手植古亭边,宅*端明世所传。不染烟霜肤更泽,独超尘劫气恒坚。

    根蟠苍兕疑掀地,㷔发红云直透天。多少澜翻人事内,秋风筐实自年年。

    岁暮各督抚奏民数谷数册诗以纪实

    弘历〔清代〕

    户口增宁非盛事,廪仓艰每廑先忧。谁云岁暮简几务,酌剂其间慎体求。

    摘梅花数枝插小瓶中辄数日不谢吟玩不足形为

    张耒〔宋代〕

    疏梅插书瓶,洁白滋媚好。微香悠然起,鼻观默自了。秀色定可怜,仙姿宁解老。禅翁心土木,对此成魔恼。

    李士元学士守临邛日有谷一茎九穟者数本芝数

    梅尧臣〔宋代〕

    临邛传瑞物,太守在郡时。既多九穟谷,复有三秀芝。芝以保万寿,谷以丰东菑。更看芙容叶,并蒂照清池。

    斋中列酒数壶皆齐安村醪也今旦亦强饮数杯戏

    张耒〔宋代〕

    曾尝玉皇碧琳腴,不醉长安市上酤。饮湿先生今已矣,啜醨留得与门徒。

    甘菊数本旧植之地沮洳湫隘颇有悴色十一月二十三日移植墙下明日小雨数刻欣然便有生意

    周紫芝〔宋代〕

    小草偷微生,崛强沮洳间。托根倘失所,憔悴无好颜。

    嗟哉一大地,宁无尺寸闲。造物惜不与,无乃亦太悭。

    栎社岂不恶,盘错未易刊。下可百牛蔽,上可星斗干。

    此物有远韵,何人悯清孱。我移东篱栽,往*九畹兰。

    天心固有在,生理似可还。小雨喜霢霂,低枝湿斓斑。

    春苗已足采,落英行可餐。为我制颓龄,使我升飞仙。

    物微自有知,报君以长年。

    慧聚僧神济善医能知人死生於数岁或数月之前

    马先觉〔宋代〕

    端的西来了世缘,有身宁肯自谋安。殷勤疗病肱三折,去住无心指一弹。贝叶翻余清磬在,梵音飘断暮钟残。只今双树婆娑影,空鏁灵山片月寒。

    慧聚僧神济善医能知人死生於数岁或数月之前

    马先觉〔宋代〕

    料理归期不作难,等其一坐蜕白云轩。去来自熟三生路,谈笑聊书四偈言。舍利虽藏多宝塔,化身应返给孤园。阴功若证菩提果,更与众生洗病根。

    未至伏城驿数里天色已晚有数骑睥睨林间整备而过

    罗钦顺〔明代〕

    前路迢迢日渐沈,怪形疑影隔林阴。乞君琴鹤浑无用,留慰衰翁晚岁心。

    承宿州守张兼素不远数百里过访坐我草亭数日于其别也诗以送之 其一

    庄昶〔明代〕

    明日江沙到晚秋,见君还似见金牛。孤灯小榻聊三宿,白日青天又九州。

    今古有怀停酒盏,乾坤无语坐江楼。明良又是君臣会,凤鸟河图莫浪愁。

    [阅读全文]...

2022-04-27 03:55:18
数量词的古诗 - 句子
数量词的古诗 - 语录
数量词的古诗 - 说说
数量词的古诗 - 名言
数量词的古诗 - 诗词
数量词的古诗 - 祝福
数量词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