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中含有数量的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中含有数量的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中含有数量的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中含有数量的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表示数量少的词语
词语中,表示数量少的词语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表示数量少的词语,欢迎大家分享。
1、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2、寥寥无几————寥:稀少,很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3、寥寥可数————寥:稀少;数:计数。形容数量很少容易数得出来
4、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5、历历可数————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
6、不足齿数————足:值得。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
7、所剩无几————剩:余留下来的。剩下的没有多少了。
8、铢两分寸————指极少的数量。
9、量小力微————数量很少,力量微薄。
10、杯水粒粟————一杯水,一粒粟。指极少量的饮食。
11、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12、粥少僧多————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13、多许少与————答应人家的多,给予人家的少。
14、擘两分星————指很小的重量都分辨得清清楚楚。比喻准确清楚。两,较小的重量单位;
15、分毫析厘————毫、厘:都是细小的单位名称;析:剖析。分析一毫一厘。形容分析细微。
16、分寸之末————比喻微少、细小。
17、积少成多————只要不断积累,就会从小变多
18、聚少成多————聚:集合,会合。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由少变多。
19、聚沙成塔————把细沙堆积成宝塔。比喻积少成多
20、积小成大————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21、积微成着————微:细微;着:显着。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着。
22、滴水成河————比喻积少成多。
23、有增无损————损:损害,减少。仍在增加,不见减少。指事物向着某个方面不断深化。
24、有增无已————不断增加或不断扩展。
25、二一添作五————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比喻双方*分。
26、三下五除二—————珠算口诀。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索。
27、一百二十行————犹三百六十行。指各种行业。
28、板板六十四————宋时官铸铜钱,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减。比喻刻板不知变通。
29、十年九不遇————比喻很少有,多年也难遇到一次。
30、三拳不敌四手————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1、寥寥无几: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2、九牛一毛:九:表示多数。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3、所剩无几:剩,余留下来的。剩下的没有多少了。
4、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5、见所未见:看到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形容事物十分稀罕。
6、一星半点:星:细碎的。形容极少。
7、一分一毫:形容很少的数量。
8、量小力微:数量很少,力量微薄。
9、寥若晨星:寥:稀疏。若:好像。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
10、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11、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
12、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13、寥寥可数:寥:稀少;数:计数。形容数量很少容易数得出来。
14、旷古未有:旷古:自古以来所没有的。自古以来从来不曾有过。形容极为罕见。
15、屈指可数: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形容数量稀少。
16、一丝一毫:毫:十分之一厘;丝:十分之一毫。一点点儿,形容极小或极少。
17、少之又少:形容很少很少,几乎没有。
18、讷口少言:讷口:不善于说话。不善言谈,说话不多。
形容数量多的词语
词语是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词(含单词、合成词)和词组(又称短语),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单元。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形容数量多的词语,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量、海量、丰富、不计其数、连绵不断、不可计数、
人山人海、数不胜数、满天星斗、万水千山、人山人海
千军万马、千难万险、众口铄金、数不胜数、摩肩接踵
漫山遍野、成千上万、数不胜数、星罗棋布、数以万计
数见不鲜、数以累计、千千万万
1、比比皆是
解释: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比比,处处;皆,全,都。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犯白刃,蹈煨炭,断死于前者,比是也。”
2、不计其数
解释:计:计算。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数都数不清。
出处: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襄阳始末》:“火炮、药箭射死北兵及坠水者,不计其数。”
3、不胜枚举
解释:胜(旧读shēng):尽;枚:个。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
出处:宋·王楙《野客丛书·俗语有所自》:“似此等语,不可枚举。”
4、多如牛毛
解释:像牛身上的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
出处:《北史·文苑列传序》:“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5、堆积如山
解释:聚集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
出处: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诸司》:“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车阗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辆不绝,场内堆积如山。”
6、成千上万
解释:形容数量很多,数不胜数。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他看着那乌克斋、邓九公这班人,一帮动辄就是成千上万,未免就把这世路人情看得容易了。”
7、成千累万
解释:形容数量极多。
出处:《孽海花》第二六回:“再者我的手头散漫惯的,从小没学过做人家的`道理,到了老爷这里,又由着我的性儿,成千累万的花。”
8、成百上千
解释:形容数量极多,成群结队的。百和千在这里是一个泛指,并不是指具体的数目。
9、车载斗量
解释: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10、层出不穷
解释: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止尽。比喻事物变换之快并且多。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天下之巧,层出不穷,千变万化,岂一端所可尽乎?”
11、不知凡几
解释:凡,总共。几,多少。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指同类的事物很多。
出处:唐·郭受《寄杜员外》诗:“春兴不知凡几首,衡阳纸价顿能高。”
12、擢发难数
解释:形容罪过之多,即使将头发全拔下来计数,都还不够数。擢:拔
出处:这个成语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13、盈千累万
解释:盈:满;累:积。成千上万。形容数量非常多。
出处:《清会典事例》卷七十六:“乃混开久项,竟至盈千累万。”
14、数以万计
解释:以万来计算,形容数目极多。
出处:“监局内臣数以万计,利源兵柄尽以付之,犯法纵奸,一切容贷,此防微之道未终也。”——《明史·彭韶传》
15、千千万万
解释:形容为数极多。
出处:唐·杜牧《晚晴赋》:“千千万万之状容兮,不可得而状也。”
古诗词你一定都很熟悉了,但是这样总结起来,是不是又多了几分趣味。
1、最开心的事——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最快的船——*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最难找的人——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最害羞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5、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最瘦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7、最憔悴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8、最忧愁的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9、最深的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0、最寂寞的时候——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1、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2、最深的雪——夜来城外三尺雪,晓驾碳车辗冰辙。
13、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14、最大的额头——未出庭院三五步,额头已到画堂前。
15、最长的脸——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刚流到腮边。
16、最穷的女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17、最大的门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8、最恐惧的地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9、最无才的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20、最多的爱——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21、最浓的情——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22、最长的情——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3、最苦的酒——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4、最孤独的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5、最悠闲的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6、最勇敢的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7、最不安分的女人——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只红杏出墙来。
28、最忙碌的人——城头铁鼓声又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29、最有计谋的士兵——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30、最有志气的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1、最孤独的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32、最美的女人——回媚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33、最高的危楼——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34、最远的朋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5、最难寻找的东西——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36、醉得最死的人——昨夜风急雨骤,浓睡难消残酒。
37、酒量最大的人——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38、爬得最高的人——举手可*月,前行若无山。
39、脸皮最厚的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0、离家最久的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41、架子最大的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42、被风吹得最远的房子——茅飞渡江撒江郊,高者挂之长林梢。
43、眼力最差的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022表示数量很多的词语有哪些
词语是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词(含单词、合成词)和词组(又称短语),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单元。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形容数量多的词语,供大家参考借鉴。
成千上万 [chéng qiān shàng wàn]
数以千计、万计。形容非常多。
数不胜数 [shǔ bù shèng shǔ]
胜(旧读shēnɡ):尽。形容数量多得难以计算。
不计其数 [bù jì qí shù]
没有办法计算它的数目。表示极多。
多如牛毛 [duō rú niú máo]
像牛身上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
不胜枚举 [bù shèng méi jǔ]
胜(旧读shēng):尽。枚:个。无法一个一个全部列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也作“不可枚举”。
人山人海 [rén shān rén hǎi]
形容聚集的人非常多。
千千万万 [qiān qiān wàn wàn]
形容数量极多。
汗牛充栋 [hàn niú chōng dòng]
汗牛: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形容藏书极多。
车载斗量 [chē zài dǒu liáng]
能用车载,能用斗量,比喻数量多,不可胜数,多指不足为奇,很常见。
比比皆是 [bǐ bǐ jiē shì]
比比:一个挨一个,引申为到处。皆:全,都。到处都是。形容很多。
千军万马 [qiān jūn wàn mǎ]
形容兵马众多或声势浩大。
恒河沙数 [héng hé shā shù]
恒河:南亚的大河。本佛教用语,像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浩如烟海 [hào rú yān hǎi]
广大繁多如茫茫大海。多指书籍、文献等数量多,极其丰富。
星罗棋布 [xīng luó qí bù]
像星星那样罗列着,像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分布得多而密。
摩肩接踵 [mó jiān jiē zhǒng]
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跃跃欲试。
铺天盖地 [pū tiān gài dì]
形容来势非常猛烈,充满了整个天地。
琳琅满目 [lín láng mǎn mù]
琳琅:美玉。眼前全是各种各样的美玉。比喻眼前到处充满了美好的事物。
灿若繁星 [càn ruò fán xīng]
灿:光彩耀眼。繁:众多。光彩耀眼,像夜空众多的星星。
过江之鲫 [guò jiāng zhī jì]
鲫:鲫鱼,多成群活动。据说东晋时候,中原沦陷,北方很多知名人士纷纷南渡,来到江南,故有“过江名士多如鲫”的说法。后用“过江之鲫”形容赶时髦的人很多。
满山遍野 [mǎn shān biàn yě]
遍满山岭田野,形容大量或无数。
触目皆是 [chù mù jiē shì]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形容极多。
连山排海 [lián shān pái hǎi]
形容数量多﹑规模大。
云屯雾集 [yún tún wù jí]
象云和雾那样聚集。形容数量多而集中。
满坑满谷 [mǎn kēng mǎn gǔ]
谷:两山之间的夹道。形容数量极多,到处都是。
千仓万箱 [qiān cāng wàn xiāng]
月亮用她那皎洁的光辉抚摸着大地,大地更有了一些妩媚和神秘,我们也就少了一些恐惧,多了一些梦幻。
《把酒问月》
唐·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月》
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夜忆舍弟》
唐·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山居秋暝》
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旅宿》
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暮江吟》
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古诗中表现友情的诗词
故人离别尽,淇上转骖騑。企予悲送远,惆怅睢阳路。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中表现友情的'诗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3、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张炎《解连环·孤雁》
4、故人南燕吏,籍籍名更香。——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5、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6、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杜甫《宿赞公房》
7、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8、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9、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0、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黄庭坚《秋怀二首》
11、算阴晴,浑似几番,渭城故人离会。——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12、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13、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14、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15、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16、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慳会遇,同翦灯语。——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17、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李邴《汉*·梅》
18、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9、前经洛阳陌,宛洛故人稀。——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20、相逢唤醒京华梦,吴尘暗斑吟发。——詹玉《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
21、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吴伟业《遇旧友》
22、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23、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张籍《没蕃故人》
24、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罗隐《魏城逢故人》
25、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26、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27、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岑参《逢入京使》
28、邂逅淇南,岁寒独在,故人襟抱。——王恽《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29、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30、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文天祥《端午即事》
31、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32、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罗隐《魏城逢故人》
3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34、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四首》
35、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36、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李白《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37、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高適《别董大二首》
38、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39、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40、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41、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高適《送魏八》
4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43、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王之涣《九日送别》
44、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周紫芝《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45、玉楼深锁薄情种。——秦观《桃源忆故人·玉楼深锁薄情种》
46、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47、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寇准《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48、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49、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古诗中有夏的诗句
关于夏天的模样,在古人的诗词里,有急风骤雨的热烈奔放,有荷花云朵的温柔可爱,更有温柔缱绻的'情话。
1、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
3、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暑旱苦热》
4、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5、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夏日杂诗》
6、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
7、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8、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江村》
9、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0、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1、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12、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
13、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暑旱苦热》
14、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江村》
15、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16、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夏日山中》
1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8、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19、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
20、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2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3、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幽居初夏》
2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25、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喜晴》
26、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施肩吾《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27、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2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9、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夏雨后题》
30、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纳凉》
31、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32、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客中初夏》
33、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34、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35、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初夏午睡起》
36、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37、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李商隐《晚晴》
38、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39、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40、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41、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唐·韩愈《送刘师服》
42、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43、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柳宗元《夏昼偶作》
44、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45、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乡村四月》
46、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
47、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醉书》
48、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9、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畿《三衢道中》
古诗中的雨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中的雨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飘飘洒洒,淅淅沥沥,醉人的小雨跃动起灵动的舞姿。我独倚窗前,静听冷雨,记忆似乎开始变得缥缈,最终定格在古诗中的雨……
雨·杜甫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是谁,凭栏远眺,锦官城内繁花似锦,好雨啊好雨,是你昨夜踏着轻快的步伐,唤醒了沉睡一冬的生灵么?
是的,春风和着细雨,对杨柳耳语一阵,杨柳就抽出了嫩芽;轻轻抚着小草嫩嫩的发梢,小草就轻轻地抽出了身子,抖一抖泥土,绿得那么羞涩;轻吻着花儿的脸,花儿的脸就红了。
这一夜,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而这一切都细细无声。
雨·陆游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是谁,仰卧在潮湿冰冷的土炕上,身上搭着一条破败的棉絮,老朽之年,尚有一股豪气,为国家愿意付出一切。
那场雨,成就了他的梦,风雨交加,雷声轰鸣。睡眼朦胧中,仿佛回到了沙场,金戈铁马驰骋杀敌,冰冷的雨中仿佛带着敌人温热的血。他从梦中醒来才发现,雨还是雨,梦还是梦。
于是,他又翻过身去,在梦中继续他的金戈铁马。那场雨见证了一颗炽热的心。
“我(雨)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雨不但浇灌了禾苗,荡涤了灰尘,也浸润了文人墨客的心田。
走进古诗中的雨,欣赏雨的诗情画意。
走进古诗中的雨,感悟雨的'自古多娇。
走进古诗中的雨,品味雨的百年沧桑。
中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华文化中的诗中雨,更是令人动容。
呼啦!呼啦!每当我听到窗外这些欢快地在雷与电的交相辉映中飞奔的雨滴怒号的时候,脑海里总是会响起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每当我看见那阴沉的天洒下如豆粒般可爱的浑圆的雨珠时,心中总是会浮出苏显祖的《风雨归舟图》。
雨啊,你早已融入历史,浸没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下雨了,吸入牛毛的雨丝密密地斜织着,我独倚窗前,看着窗外朦胧的世界,渐渐地,雨大了,屋檐上的水珠接连不断地落下,形成一道水帘,虽没有花果山水帘洞的气势磅礴,却颇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势。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雨踏着轻快的步伐,和着叮叮咚咚的音乐,偷偷地落到田野里,落到草地上,落到花丛中。春风和着细雨,与杨柳一阵耳语,杨柳就抽出了嫩芽;轻轻抚着小草嫩嫩的发梢,小草就轻轻地抽出了身子,抖一抖泥土,绿得那么羞涩;轻吻过花儿的脸,花儿的脸就红了。这一夜,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而这一切都是那么寂静,那么无声地唤醒了沉睡的生灵。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拴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天连影也看不见。但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春天就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冒出头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春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春雨赶走了寒冷而凛冽的冬风,春雨携来了无穷的生机,无尽的绿,但却又是那么容易令人忽视。
春雨就好似泰戈尔说过的话:天空不留下飞鸟的痕迹,但它已飞过。
古诗中的秋作文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中的秋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翻开诗集,我在里面寻找秋的影子,寻找那张熟悉的面孔......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在夕阳西下的时候,落日的余辉照射在山坡上,世界是那么的宁静,张开双臂,吸一口秋天的气息,凉凉的,很舒畅,使人忘却了夏的炎热。坐在树下,任凭秋风吹拂过脸颊,我仿佛看到秋天的银杏树,叶子就象一把把小玉扇,扇哪扇哪,扇走夏天的炎热,带来秋天的凉爽。眨一下眼睛,秋天的枫树便在眼前,叶子像熊熊烈火,慢慢地从树上飘落下来,就像一枚枚邮票,一枚枚给大家送来秋的信息的邮票。
刷刷——刷,秋风吹着枯黄枯黄的树叶,把叶子吹得满天飞舞,它们落到地面上,埋进土里,漂浮在水面,落到屋顶上......看到这,不禁想起了“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秋天的风也蛮调皮的嘛!
抬起头望着被秋风刷洗过的蓝天,一只只张翅飞翔的秋雁鸣叫着飞往南方,一句“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诗句便浮现在脑海中,秋天的'风多么善良,她告诉秋雁“秋天到了——秋天到了!”还亲自送它飞向南方,让它在残酷的严冬前逃过冬的扼杀。
秋,一个金黄的季节,但我却把“秋”认为是她的名字。秋,她是一个小孩,一个淘气而又善良的小孩,她驱走夏,让人们脱离夏的煎熬;她埋葬落叶,让土地肥沃,让生命得到滋润;她送走雁,让它逃离冬的魔掌。
翻开诗集,我在里面寻找秋的影子,寻找那张熟悉的面孔……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在夕阳夕下的时候,落日的余辉照射在山坡上,世界是那么的宁静,张开双臂,吸一口秋天的气息,凉凉的,很舒畅,使人忘却了夏的炎热。坐在树下,任凭秋风吹拂过脸颊,我仿佛看到秋天的银杏树,叶子就象一把把小玉扇,扇哪扇哪,扇走夏天的炎热,带来秋天的凉爽。眨一下眼睛,秋天的枫树便在眼前,叶子像似熊熊烈火,慢慢地从树上飘落下来,就像一枚枚邮票,一枚枚给大家送来秋的信息的邮票。
刷刷——刷,秋风吹着枯黄枯黄的树叶,把叶子吹得满天飞舞,它们落到地面上,埋进土里,漂浮在水面,落到屋顶上……看到这,不禁想起了“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秋天的风也蛮调皮的嘛!
抬起头望着被秋风刷洗过的蓝天,一只只张翅飞翔的秋雁鸣叫着飞往南方,一句“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诗句便浮现在脑海中,秋天的风多么善良,她告诉秋雁“秋天到了——秋天到了!”还亲自送它飞向南方,让它在残酷的严冬前逃过冬的扼杀。
秋,一个金黄的季节,但我却把“秋”认为是她的名字,“秋”她是一个小孩,一个淘气而又善良的小孩,她驱走夏,让人们脱离夏的煎熬;她埋葬落叶,让土地肥沃,让生命得到滋润;她送走雁,让它逃离冬的魔掌。
奶奶的歌谣里牙牙学语,唐诗、宋词、元曲萦绕耳畔;在爷爷的臂弯下蹒跚学步,马致远、杜甫、白朴的脚步因我向前……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这是一首写秋景的小令。作者是白朴。幼时的我,天真地问奶奶“残霞”是什么意思?奶奶指着纱窗外的“月饼”告诉我:“月饼”回家了,当它落到“棉花糖”上时,那令人陶醉的画面就是残霞。我不禁拍手叫好,奶奶却只是嘴角微微翘起……
“*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这两句我也懂。“我并不喜欢菊花的长相,它们的花瓣为何如此呆板整齐呢?纸剪出来似的,只是写了花梗又黏又滑,还有一种难闻的怪味。”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作者远在他乡对家人的思念。张籍的《秋思》中的“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我体会到了诗人的忧愁及享年亲人的情谊。以至于“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中有无数珍宝,我们在诗海中遨游。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文理,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
在上二年级的时候,老师让我们背唐诗宋词,当时,我记得最牢的诗就是《山行》中的最后两句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读着读着,脑海中仿佛浮现出一幅场景:作者停下车,观赏那夕照枫林的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野花还要火红,多么迷人的红枫叶呀!啊!经过作者以描写,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么美丽的一幅场景,诗的意思就一下子理解了!从此,我就非常爱看描写秋天的诗句了。
而王维的《鸟鸣涧》就是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了: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在人们空闲的时候,时不时地飘下几朵带着浓浓香气的桂花,四周非常的宁静。这个画面是多么祥和啊!
当我读到“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时,那浓浓地思乡之情就展现了出来。啊!作者是多么思念故乡,思念他的亲人啊!我不禁被这首诗打动。
白居易有一首《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还有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两首都是写月的,但是第一首写的是月的样子;第二首写的是月与水之间的融洽。写的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这时,我不禁觉得故事可真有趣!
现在,我会读会背的诗越来越多了诗给我带来了很多知识,诗也告诉了我很多的学*方法,诗永远是我们的好伙伴!
【精】古诗中的春作文
在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中的春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沐浴着春光,顺着春天的足迹,我怀着深切的自然与希望又来看春。
春天是充满绿意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伴着和谐的春风,万物恢复了以往的生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小草破土而出,却淡淡的,犹如刚刚出生的婴儿身上的毛发,一派朦胧的清丽;“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杨柳发出翠芽,茂密的森林也变的一片绿色。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天绿的那么美,那么自然,那么和谐。“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那是无渲染的`绿,那是天然装饰纯真的绿,感动了人的心灵,浸透了人的思想。
春天是朦胧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的到来引起了一场绵绵细雨。他半(这个字不准确)着朦胧的天际如一根根晶莹剔透的银线,把春天连到了大地,把春天连到了人间。“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春天的雨是朦胧的,没有暴风雨之前的乌云那么低沉,没有大雾的那么迷茫,没有闪电,也无雷声。只是朦胧的天际迷乱着人的眼睛,只有晶莹的露珠浸透着人的心,把春天的消息撒向人间。
春天是活泼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明媚的春天里,鱼儿跃出水塘,燕子顺着微风,双翅滑破天际。“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天是一副万花筒,是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春天的活力,那么富有生机,表现在千物万物。小草努力的将自己的身子穿出泥土,展示着自己翠绿的身姿。“老树着花无丑枝。大树发出新芽长出茁壮的身子,露出了自己茂密的绿叶,小鱼儿争相跳出水面,呼吸着春天的空气。多么美好,和谐的一副多彩画呀!
“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池塘边的垂丝海棠开出了粉艳艳的花,一束,一撇,一枝,犹如满树绯红的云,轻巧可人,那么美,美到令人忍不住屏息来观看。风过无痕,可是却吹落了许些花瓣,随风飘落,打着一阵轻旋巧落进碧波中,散入池塘,像个粉色的小船,飘呀飘,摇啊摇。
春天的空气是美丽的,虽说好像不太合适,可是我想不出任何词语能够形容它,这就是所谓的“只可会意不能言传吧。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春天是绿的,春天是朦胧的,春天也是活力四射的,生机勃勃的,她绿的鲜明,朦胧幽美活力中显出几分生气共同展示出春意盎然的多彩画,多么美的春!
这就是春,朦胧而又清晰。
这就是春,给人清爽和愉悦。
这就是春,隐约充满了希冀。
古诗中的数量词虚指
古诗中的数量词妙用
绝句古诗中的数量词
春日古诗中的数量词
数量词的古诗
带数量词的古诗
古诗句中的数量词
带数量词的短语
古诗中含有数量词的诗句
古诗含有数量词的的有
带有马和数量词的古诗
古诗炼字的数量词
数量词在古诗文中的作用
古诗里的数量词夸张
数量词虚指的古诗词
带数量词和颜色的古诗
古诗鉴赏数量词的妙用
早发白帝城古诗的数量词
一首含三个以上的数量词古诗
写出一句带有数量词的古诗
含有数量词和颜色的古诗词
古诗中含有数量的词
古诗中形容数量多的词
绝句诗中描写数量的词
古诗中含有数量的词语
绝句古诗中描写数量的词语
古诗中的量词大全
课本中的古诗词数量
带数量的古诗
写数量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