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采菊东篱下的古诗全首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采菊东篱下的古诗全首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采菊东篱下的古诗全首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采菊东篱下的古诗全首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采菊东篱下随笔
随笔通常指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或指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采菊东篱下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采菊东篱下【1】
年少的时候,一心想过与世隔绝的生活,羡慕那些归隐林泉的人,喜欢读他们的词句、憧憬他们的生活。
想到辛弃疾的“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纳兰性德的“丈夫未肯因人热,且乘闲,五湖料理,扁舟一叶”,会忍不住会心一笑、悠然神往。
虽然那么多人都怀着归隐的梦想,可真正实现的却寥寥无几。能像北宋林和靖那样隐居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人,古往今来又有几个?
虽然明知道不可为,心里却仍然怀着那个念想,希望有一天,能够像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于是背负着巨大的房贷,将自己的家安置到凤凰山下。心里很明白,做不到与鸥鹭为盟、明月为伴,但是,能够贴*自然、呼吸山野的新鲜空气,于我,已经是最大的享受。
入住新家的那年春天,我在花园里种下各种各样的花:含笑、瑞香、凌霄、鸢尾、迎春、海棠,广玉兰、栀子花、夹竹桃、大丽花……
从此像一个痴心的恋人,关注着每一茎草、每一朵花、每一株树的成长,喜怒哀乐都被它们调动。有天一位朋友忍不住问我:“这些花花草草关你什么事?”我哑然失笑,是的,这些花花草草与人无关,可与我有关。
对我来说,她们是最美丽的生命,她们给我宁静、给我安详、洗净生活带给我的种种焦虑和烦躁。她们给我的生命注入最新鲜的活力。
第二年的时候,成片的鸢尾花开了,神秘而美丽的紫色花蕊,像一只只拖曳着长尾的蝴蝶,栖息在绿色的叶片上。看一眼,就叫人挪不开眼睛。然后是粉白相间的夹竹桃、雪白芬芳的栀子花、雍容华贵的大丽花。
凌霄爬上了屋顶,却迟迟不肯开花,从窗内看出去,像一片绿色的帘幕,想起琼瑶的小说《一帘幽梦》,觉得这名字用在她身上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爱上花草,也知道了很多花草的名字。恨不得将所有花都移栽进我的花园,到处搜罗花种。老公从别人拆迁的小区里弄来一棵庞大的紫薇,天天浇水,又往她身上缠满绳子,看到第一棵新芽探出头来,两人都欣喜若狂。
然后,又在树下种了一圈曼珠沙华,想到它开花时火一般艳丽的颜色,我就连做梦都期待着它开花。
勤快的公公在我家东西两面的空地里种下各种蔬菜:丝瓜、黄瓜、茄子、青菜、番茄、青椒,又在南面的场地上搭起扁豆架。节假日,捧一本书坐在藤架下,斑驳的阳光从叶缝间漏下,洒在身上,我懒洋洋地看书,全身心地放松。
蔬菜成熟的季节,采了些和朋友、同事分享。我笑着夸耀说:“这可是纯绿色食物。”看他们喜欢,自己更加喜不自胜。
我家东面就是凤凰山。起雾的早晨,远处青山绰约,*处树影婆娑。采菊东篱下,是心的归属。与自然融为一体,便可浑然忘忧。
梧桐,梧桐【2】
清晨,推开窗,一股凉意入窗袭来,我不禁打了个寒战,紧了紧衣领袖口。看见园子里一排梧桐树上,青黄相间的叶儿簌簌地落得正欢,在微风中旖旎翩跹,飘满一地如花黄,不由想到李太白的一句诗“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梧桐,喜温,属于南方树种,树体高大挺拔,树皮青绿*滑。由于为树木中的佼佼者,自古便有梧桐引凤之说,所以又被称作“凤凰木”。《诗经·大雅》的“卷阿”里有一首诗写道:“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可见梧桐高贵,有气势,而且祥瑞。
草木中,我极爱梧桐。故乡庭院的水井旁就有一棵梧桐树(查阅了一些草木资料,才知其实是泡桐树)。听父亲说,是他年少时栽种的。如今,树高已二十多米,有一人环抱之粗了。
每年一到三月,桐花总会突如其来地结上枝头,铺天盖地。淡淡的紫色,串串缕缕的极多,好似密密匝匝的小喇叭,齐齐地向着春天呐喊。夏季的梧桐树,侧干粗壮,枝叶茂盛,是乘凉的好地方。午后或者夜晚,家人就会搬一张凉床,悠闲惬意地坐在树下聊着农事,拉着家常。
入秋后的梧桐,虽没了春夏的葳蕤绚灿,却另有一番日薄夕暮的人生况味。黄昏,穿走长长的街道,两排梧桐矗立挺直。秋光浓艳,好像丝绸的瀑布泻过稀疏萧条的枝叶,流淌遍地,金黄黄的一片,望不到尽头。
仿佛误入了一幅风景油画,自然恬静,意蕴幽美。款款漫步,随意间,深一脚浅一脚,踩着松软的梧桐叶,脚下“喀嚓、喀嚓”的声响,一路轻吟浅唱,抚摸我的听觉。这秋声,绵软细碎,像一曲经年的琵琶小调,轻缓地弹奏着时光静好,日月流长。
夜晚,倚灯闲读,窗外万籁沉静,唯有潇潇秋雨,一片片,一声声,滴打着梧桐枯叶,敲击着空寂的屋檐石阶。不觉怀想起儿时在故乡的庭院里,无忧无虑嬉戏玩耍的情景,拾梧叶,盖蚂蚁窝,捉蟋蟀,那般的纯真可爱。
恍惚一觉初醒,便已长大**,游学他乡。而今,在这如水的秋夜里,临窗听雨,望着萧瑟凄清的梧桐树,毫无遮掩地老去,心境恰似“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梧桐,梧桐,秋老春生,一岁一枯荣;待到来年三月天,枝繁叶茂,依旧笑春风。可烟火尘世的我们,只能行走在岁月的单行道上。人生不能轮回,需当一步一珍惜。
红叶如歌【3】
静静地,在我的等待中,叶渐渐红了,秋天来了。一首歌在心底缓缓响起,激荡着秋意渐浓时的孤寂。一片红叶,一段情。春去秋来,繁华落尽。春夏之时,叶子苍翠如墨,一展生命的蓬勃;如今红叶是年轮的真实写照,红叶记载着它生命进程的历史。
这漫山遍野地烧着的红叶,像是一把把巨大的火炬,直直拥向天空,似乎要把整个天空点燃。
在这幽静的山谷中熊熊燃烧,烧尽了这狭长而幽闭的山谷中带来的孤寂,映衬着暗幽的山谷,使山谷热闹起来,即使是迎面吹来的阵阵寒风,只是让你感到一丝丝的凉爽,原来这满是秋意的山谷是给满山的红叶燃烧了。
火红的天空、火红的湖水,相互映衬。整个世界都是红彤彤的火焰。山与天的界线模糊了,山与水的接壤消失了。
你感觉自己是掉进了一个偌大的火炉,四周在熊熊地燃烧。你似乎听到噼噼啪啪的燃烧声,看到火光冲天,一团一团的火滚动着。你没有闻到呛人的烟味和乌黑的浓烟,却有一阵阵红叶的清香,不时扑进你的鼻翼,使你不由得大吸一口,吸着这山川大河的灵气。
这是上天的圣火,一种能使你也熊熊燃烧的.圣火。它点燃了你的激情,你不再是静静地观赏高峻山峡间朵朵红霞的游客。
一股诗情画意在你心底游荡,你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手不断地挥舞着,指点着那美丽的画卷,欢呼雀跃,呼叫着朋友来欣赏这个美妙的风景。你不禁哼唱着无名的曲调,似乎要把心中燃烧的激情一一释放出来,与川山大地共享。
你像是绚丽辉煌的霞光里一只欢乐的精灵,陶醉在这无边的美景之中,张开胸怀,让一团团火扑入自己的怀中。
你忘记了时间,忘记了清冽的寒风,直至船上把一盏盏昏亮的灯光一一点起,那片片火红的霞光,红叶日光瞬间消失,你才感觉天色已晚,但那股被红叶燃烧的激情仍无法熄灭。你久久不肯离去,仍在注视着在暮色中一一隐去的山头。
红叶如歌,一首不屈的生命之歌。风情万种,风儿慢慢吹来,红叶沙沙作响,那是天籁之音,弹唱着春之蓬勃、夏之激情。给人以满怀希望的红叶,让人意志坚强的红叶,成熟美丽摄人魂魄的红叶,像一首雄浑奔放的交响乐!
我欣赏枫叶的灿烂,那是完成生命最后美丽的绽放;我守候这生命的千古绝唱,让爱在红的绚丽中流淌。
看到这么灿烂的红叶,自己情不自禁地想摘下一片。赠人以花,手有余香;赠人以情,温暖荡漾;赠人以叶呢,这红色的枫叶呢?又能代表些什么呢?即使唐朝有美丽动人的红叶传情的故事,我知道当枫叶离开树枝、飘落水中,“花自飘零水自流”时,还是让她回归大地母亲的怀抱吧!
有一种情已永不存在。我喜欢叶红时的一丛丛、一片片的火焰,像是青春在燃烧,或许还会伴有噼噼啪啪的柴火爆裂的响动,从朝阳中走来的火焰,红得让你情不自禁地想一同燃烧,焚化在这炽热的季节。
歌声还在低低回旋:不知该感伤生命意识还是嗟叹自身的卑微,我总觉得每种生命总是卑微的所在,我的境遇它们没有经历,同样它们的心情我也只是猜测或是臆想。生命之间该是有一种对话,对话生命的种种繁复芜杂,只有这样,生命中才能有别样的美丽与精彩。
推开心门,料峭的风迎面而至,山上的秋已经很深了。在秋的氛围中,枫叶繁华山谷,也繁华心事,枫叶一如孤单的我——在风中飘荡。
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下,今天和以往的秋天一样,一片片的枫叶啊,像曾经的血液,敲打善感的心房,成为心灵深处最温暖的地方。
大山是一根根巨大的火炬,高高地扬着,是红叶谷不灭的信念,召唤那些爱美爱大自然的人们。
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注释:
(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指作者自己。
(4)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5)悠然:自得的样子。
(6)见:看见(读jiàn),动词。
(7)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8)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9)相与还:结伴而归。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赏析:
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那么,排斥了社会的价值尺度,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叫作“自然哲学”,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在虚幻的、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名利中竞争、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满了一得一失喜忧无常的焦虑与矛盾。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归复自然中求得。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在诗里,就变成论文了;真正的诗,是要通过形象来表现的。所以接着四句,作者还是写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观,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中写到,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这就是自然的*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陶渊明的诗,大多在字面上写得很浅,好象很容易懂;内蕴却很深,需要反复体会。对于少年人来说,有许多东西恐怕要等生活经历丰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开头四句,以具体的生活体验,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很有理趣的生活现象——“心远地自偏”。“采菊”四句,即由“心远地自偏”生出,言东篱采菊,在无意中偶然得见南山,于是目注心摇,又为南山傍晚时出现的绚丽景色所吸引。结庐人境,而采菊东篱;身在东篱,而又神驰南山,全篇主旨总在显示“心远”二字。最后两句所说的“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所谓“真意”,其实就是这种“心运”所带来的任真自得的生活意趣;所谓“忘言”,就是在陶渊明看来,世间总有那么一些趋炎附势,同流合污的人是无法体验到这种生活理趣的!
作者介绍: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结庐在人境: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2、问君二句:设为问答之辞,意谓思想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君:陶渊明自谓。
3、尔:如此、这样。
4、山气:二句:意谓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5、此中二句:意谓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
6、见:通常读作xiàn,但有时也被人读作jiàn.(学术界仍无确切定论,但大部分学者认为xiàn更好,仿佛南山出现在眼前。如:风吹草低见牛羊)
7、悠然:自得的样子。南山:指庐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8、日夕:傍晚
9、相与:相伴
10、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辨,辨识。
11、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闹声。指没有世俗的交往。
12、心远:心远远地超脱世俗。
13、佳:美好。
14、山气:指山景。
15、真意:指人生的真正意义。
16、言:名词作动词,用言语表达。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然而没有烦神去应酬车马的喧闹。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东篱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无意中见到南山胜景绝妙。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归远山的怀抱。南山仰止啊,这里有人生的真义,已经无需多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苏东坡对这两句颇为称道:“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意趣。南山究竟有什么胜景,致使诗人如此赞美呢?接下去就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也是诗人无意中看见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诗人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南山、夕阳、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是万物运转、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则吗?是对远古纯朴自足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吗?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吗?是直率真挚的品格吗?诗人都没有明确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问题,让读者去思考,而他则“欲辨己忘言”。如果结合前面“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来理解,“真意”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m.ju.51tietu.net)!当然,这个“真意”的内涵很大,作者没有全部说出来,也无须说出来,这两句哲理性的小结给读者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令人回味无穷。
《诗经》中《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1. 可怜今夜月,独照异乡人。——唐彦谦
2.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
3. 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刘禹锡
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5. 外地见花终寂寞,异乡闻乐更凄凉。——韦庄
6. 异乡流落谁相识,唯有丛篁似主人。——韦庄
7. 异乡岁晚怅离怀,游子驱驰愧不才。——牟融
8. 独笑真成当去客,相逢同是异乡人。——李弥逊
9. 异乡冬至又今朝,回首家山入梦遥。——殷尧藩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全诗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中所想远离世俗,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注释:
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
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君:指作者自己。
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
见:看见(读jiàn),动词。
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山气:山间的云气。
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真意:从大自然里领会到的人生真谛。
相与还:结伴而归。
赏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苏东坡对这两句颇为称道:“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意趣。南山究竟有什么胜景,致使诗人如此赞美呢?接下去就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也是诗人无意中看见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诗人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南山、夕阳、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是万物运转、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则吗?是对远古纯朴自足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吗?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吗?是直率真挚的品格吗?诗人都没有明确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问题,让读者去思考,而他则“欲辨己忘言”。如果结合前面“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来理解,“真意”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当然,这个“真意”的内涵很大,作者没有全部说出来,也无须说出来,这两句哲理性的小结给读者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令人回味无穷。
中华民族是一个诗酒民族。有人说:“酒是水质的诗,诗是心酿的酒。”这就很好的阐释了诗与酒的密切关系。诗,作为一种精神产物,能给人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美的享受,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其语有尽而意无穷,读后令人如饮醇酒一般,心怀舒爽,回味不止。而酒,作为一种物质产物,同样给人带来嗅觉和味觉上的美的享受,带来身心的愉悦和丰富的联想甚至幻想。酒至酣时似梦似醒,能使人如行走诗中,如仙如幻,其味无穷。
因此,诗和酒一直有如左右两只手,从精神和物质的不同角度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通过刺激人的神经,荡涤人的灵魂,从而激发出人的激情,让无数的诗人们在激情澎湃中得到了超越*凡、*淡和*庸的精神享受。
随手拈来,便有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阳关三叠之绝唱“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白“举杯邀明月”;杜甫“性豪业嗜酒”;柳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自始至终逃之不过躲之不及一脉相承的诗人,当数陶渊明,“携将酒去,载得诗归”,一代诗风,一代酒豪。陶渊明爱酒、嗜酒,因为酒,自心底流露出无比高尚的人格魅力,也因为酒,才给中国文化在骈体文玄言诗盛极的魏晋时期独辟一代文风。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编为《陶渊明集》。
陶渊明的诗,语言质朴自然,集抒情、写景、议论于一体,深受人们喜爱,对后世影响很大,尤其是《饮酒二十首》。这二十首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以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组诗以酒寄意,诗酒结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而《饮酒二十首》中最为经典的又当属第五首,诗中无一酒字,却句句让人醉,写出了人最舒服的状态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说,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饮酒·其五》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这首诗表现出了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全诗情味深永,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抒发了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对大自然的赞叹与欣赏,以及回归自然,融己身于天地的人生理想。
这首诗的第一、二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说,我虽然把房子建造在热闹的城市里,但是我是听不到车来马往的喧闹的,更加不会受到尘世俗务的侵扰的。
第三、四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说,你问我如何能做到这样,那么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
第五、六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形象地写出了“心远地自偏”的全部意境。其中的这个“见”字用得极好,它精确地表达出诗人采菊之时,本非有意看山,可是抬头之际,山的形象忽然进入他眼中的情景。苏轼在《东坡题跋》盛赞这一句,他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第七、八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诗人从南山美景中联想到自己的归隐,从中悟出了返璞归真的哲理。他以云、鸟自喻,云之无心出岫,恰似自己无意于仕而仕;鸟之倦飞知还,正像本人厌恶官场而隐。飞鸟朝去夕回,山林乃其归宿;自己屡次离家出仕,最后还得回归田园,田园也为己之归宿。
最后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认为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至于拥有这种人生后的乐趣,则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
陶渊明生活在实实在在的人间,却与尘俗保持了心理距离,做到了“心远”,坚守了内心的淡泊宁静,他向往自由和谐的自然之境,并融入自然,深得其中“真意”达到了精神的超越,追求生存的本真与澄明,真正实现了审美化生存追求。
陶渊明的这首《饮酒·其五》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很高。它的伟大贡献不仅是为读者提供了艺术审美的天地,更在于它在寥寥五十字中揭示了一种美学乃至人生哲学的普遍法则,即一方面艺术地揭示了诗人创造冲淡诗境的审美心理机制,另一方面向我们呈示了一种人对此在的诗意超越状态,从而说明这首诗既是哲性的诗学,也是诗性的哲学。
寄人篱下要把头埋在裤裆里,除非肯下定决心走出温室拥抱世界面对自我,否则永远不要幻想着抬头。
嚎出一条河,也算彻底明白,寄人篱下要什么尊重*等,早日自力更生才是。
成熟了考虑的事情也就跟着多了,洒脱不起来了,寄人篱下个子再高也是受制于人,想改变只能靠自己,只能加油,靠任何人不如靠自己。
以前总听人说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有多难熬,现在开始有些懂了。这些年我都经历了什么鬼。好像好运从未眷顾过我,总是在我解决了一个难题后又来一个难题。我以为我可以像打不死的小强,时时刻刻的准备着,可是我也累了,不仅仅的体力上跟不上了,心也累了。我那满满的正能量都要被我消耗尽了。
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没有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只能寄人篱下,任人摆布,导致现在没有给老婆一个好的环境,没有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压力重重,如果可以从来,我会好好学*,找一个好的工作,给家人一个幸福的未来……
不要盘算太多,要顺其自然,有些事,管你愿不愿意,它都要发生,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总有寄人篱下的时候,总有遭人诽谤与暗算的时候。
真是累啊,为啥会混到这种田地。出门吹凉风,调节心情,寄人篱下没有办法,我何时才能为自己活。
曾经不敢想的事情突然来到的时候,只有硬着头皮往前走,有时候想回头看一眼我曾经的生活,现在突然没有人为我遮风挡雨了,处处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长大和成熟总是被动的,我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准备好。
我怕黑,不喜欢一个人,不喜欢做饭,不爱一个人逛街,吃饭,在一个地方自己待着,更不爱寄人篱下,讨好谁~讨厌的人一眼都不想看…然而~谁在乎呢?当你不够强大~当你没有能力~你只能被生活所迫,只能改变自己,只能忍着。
每个人都会有技不如人、寄人篱下的时候。不要自惭,也不必自卑,我们都是凡人,夹杂在人流中,过的是*凡的生活。
没有任何人会成为你以为的今生今世的避风港,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最后的庇护所,再破败,再简陋,也好过寄人篱下。
谁不想大大咧咧,肆无忌惮,无所顾忌?但是因为从小就寄人篱下,而不得不看人脸色活的小心翼翼,成就了现在这样圆滑的自己。
不喜欢寄人篱下,不喜欢伸手去要,不喜欢看别人脸色,要有自知之明,做自己靠自己。
第一 菊梦
日暖西厢开睡眼烟斜木椅动淸思开门散碎金英落抱臂凄凉脚步迟似我年华藏玉枕无情岁月裂磐石如今不语何时语最是菊花旧相知
第二 残菊
南窗一捧离人泪撒在鹰扬壮士心抱此情怀归故里携同五味隐士林闲来访遍菊花圃好事常开月下门我看菊花菊看我同为天下落魄人
第三 菊影
斑驳小路玲珑月寂寞金秋落叶风后土重生西子魄人间又现洛神踪江中曲调还识否案上金枝有异同似有人言疑是我清清冷冷入花丛
第四 问菊
为爱苍苍苍劲冷推开树下紫荆门谁曾相伴花枝影我是前生旧主人解语因何无一语居贫自此愈清贫青车白马登堂后又与欢忧卜作邻
第五 画菊
冷叶金枝挥铁腕龙筋鹤骨类斯文斑剥色彩夕阳血磊落风姿墨客林往日终南山下士他年帝国梦中云悄悄睇视悄悄笑笑我出尘入世人
第六 咏菊
本性逍遥留意冷出身草莽爱惜诗*明客路青山瘦夜半茅茨皓月枝卧数飘零疑燕脚留心岁月慕人痴花能类我诗无类默默无言两不知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3.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4.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不第后赋菊》
5.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6.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曹植《洛神赋》
7.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8.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郑思肖《寒菊》
9.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10.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颜粲《白露为霜》
11.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张籍《重阳日至峡道》
12.照水有情枫叶赤,倚崖无数菊花黄。——喻良能《九日偕成均同官北山登高二首》
13.驱车先五漏,把菊后重阳。——黄滔《贻张蠙》
14.自有菊泉供祭享,不消麦饭作清明。——刘克庄《哭孙季蕃二首·每岁莺花要主盟》
15.鬓从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旧黄。——李煜《句》
16.蕊坼金英菊,花飘雪片芦。——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17.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8.重阳应一醉,栽菊助东篱。——许浑《溪亭二首》
19.旦夕是重阳,菊有黄花蕊。只怕又登高,未饮心先醉。——辛弃疾《生查子·和夏中玉》
20.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司空图《华下对菊》
21.黄菊花残枫叶疏,与君沽酒花前酌。——蓝智《赠危进》
22.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丘浚《咏菊》
23.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杜甫《初月》
24.把菊见南山,吟诗忆渊明。——苏泂《和陶九日闲居》
25.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秋瑾《九日感赋》
26.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27.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8.从来菊花节,早已醉东篱。——刘慎虚《九日送人》
29.菊花儘晚秋有味,枫叶尚强霜著林。——舒岳祥《九日怀故人留燕京者》
30.故园新过重阳节,黄菊满篱应未凋。——刘沧《送李休秀才归岭中》
31.秋以为期。西风黄菊开时。拄杖敲门,从他颠倒裳衣。——辛弃疾《新荷叶·初秋访悠然》
32.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杜甫《复愁十二首》
33.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杜荀鹤《重阳日有作》
34.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柳永《斗百花·飒飒霜飘鸳瓦》
35.种松今世见松老,种菊常年见菊开。——方回《读陶集爱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八曰松菊》
36.霜早楚江枫叶赤,雨晴蜀道菊花黄。——薛瑄《送姚侍郎巡察云南》
37.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38.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39.酒为万有神,菊实百卉仙。——方回《秋晚杂书三十首·酒为万有神》
40.今日我重九,无钱对菊花。——仇远《郊行集句》
41.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
42.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43.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花》
44.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 ——王维《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45.不见枫叶丹,但怜菊花黄。——郑刚中《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南方秋不悲》
46.遥知重阳酒,白羽落黄菊。——苏轼《和王晋卿》
47.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李郢《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48.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鱼玄机《重阳阻雨》
49.相将菌阁卧青溪,且用藤杯泛黄菊。——骆宾王《畴昔篇》
50.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51.茱萸菊蕊年年事,十日还将九日看。——黄庭坚《鹧鸪天·万事令人心骨寒》
描写采菊的诗句大全
(一)
打点秋诗五柳寻,筹来笔墨动花心。
毫端蕴秀临霜写,嘴角噙香对月吟。
绿袖女华摧暮色,黄罗素影捣寒砧。
金英不改东篱圃,陶令千年守到今。
(二)
采菊东篱一袖香,轻拈慢品韵悠长。
最怜弱质为诗客,独喜冰魂是素装。
活色温柔供桌案,秋情旖旎满厢房。
相逢未必成知己,缘会尤应惜寸光。
(三)
提篮踏雾岭头来,野菊天生不用栽。
历夏悠然将雨饮,临秋相约漫山开。
黄金灿烂仍含露,素雪芬芳好入杯。
今日佳人欣采去,清风*上净尘埃。
(四)
秋晖脉脉独徜徉,采菊东篱一袖香。
眷恋吟诗驱寂寞,钟情借酒逐痴狂。
卧来醉态偎花枕,引得娇姿入梦乡。
莫道蓬山无去路,桃源却在我身旁。
(五)
一抹电影到底有多重
需要弯下腰来掂量
今天选择皇菊的.盛大开放
来采撷
我是有些于心不忍
我一直喜欢简单的事物
包括为了娶一朵皇菊回家
还弄痛了它
(六)
万绿初秋叶未黄,金风飒飒好生凉。
寓情四海三生愿,采菊东篱一袖香。
履野非因趋阮籍,遇仙不必羡裴航。
悠闲沏出黄花味,细啜清心慰夕阳。
(七)
又到霜天草木休,偏逢酒冷笔堆愁。
闲斟月色思佳句,轻叩篱门忆旧游。
觅得菊香三两梦,解消心绪百千头。
含羞寿客无双画,笑靥金精独特秋。
(八)
何为今朝芳满袖,吟歌采菊在东篱。
琼枝逸韵招蜂醉,绿叶含姿引蝶痴。
嫩瓣香尖装我袋,柔毛玉蕾落君箕。
摘来一两吉祥命,纳进三生长寿祺。
(九)
云霞铺锦赠松岗,天末依依雁列行。
岭隔暄嚣离浊世,风和馥郁入仙疆。
偷心西圃双蜓戏,采菊东篱一袖香。
芳草多情唯我会,绵绵秋韵寄华章。
(十)
采菊东篱下的古诗全首
古诗采菊东篱下的全文
古诗采菊东篱下的诗人
采菊东篱下的古诗手势舞
采菊东篱下忽然见南山的古诗
菊东篱下的古诗
海菊东篱下这首古诗的名字
东篱采菊是关于那首古诗的
采菊东南下的古诗
寄人篱下的诗词
寄人篱下诗句
寄人篱下的句子
寄人篱下的诗句
有关寄人篱下的诗句
寄人篱下的说说
关于寄人篱下的说说
描写寄人篱下的诗句
寄人篱下的烦恼的诗句
表达寄人篱下的诗句
寄人篱下心酸的诗句
寄人篱下无奈说说
寄人篱下感慨句子
关于寄人篱下的句子
形容寄人篱下的诗句
暗示寄人篱下的诗句
寄人篱下的伤感说说
寄人篱下的无奈的短句
寄人篱下的心情说说
不想寄人篱下的句子
寄人篱下心酸的句子
古诗词对于心情不好的描述
卫嬿婉的古诗
古诗500首中的七律长征
从古诗词里来的成语
带有月的简单古诗词
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的古诗书
赞美其他事物的古诗词
李商隐的古诗朗读
男人斗志昂扬的古诗
带若字的古诗词人生态度
怕惊醒枕头上的鸳鸯的古诗
祝福男颜知己的古诗词
古诗词在广告中的应用的看法
鱼开头的儿童古诗
一个人陪伴一生的古诗词
赞美山丹丹花的古诗
意与象结合的古诗
李白的描写松树的古诗
有趣有情感的古诗词
中国古典舞的古诗
留取丹心照汗青古诗的作者
关于狗狗和雪人的古诗
咏柳古诗配图简单又好看的画
色彩字的古诗
形容女人推开小轩窗的古诗
初夏江边夜景的古诗
史上最奇葩的古诗词
离愁的古诗意境
组织部送驻村干部的古诗
冬景的古诗300首
关于腊八节的唐代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