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东篱下的古诗

关于菊东篱下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菊东篱下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菊东篱下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菊东篱下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8) 语录(1) 说说(9) 名言(552) 诗词(328) 祝福(1k+) 心语(132)

  • 采菊东篱下随笔

  • 随笔
  • 采菊东篱下随笔

      随笔通常指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或指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采菊东篱下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采菊东篱下【1】

      年少的时候,一心想过与世隔绝的生活,羡慕那些归隐林泉的人,喜欢读他们的词句、憧憬他们的生活。

      想到辛弃疾的“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纳兰性德的“丈夫未肯因人热,且乘闲,五湖料理,扁舟一叶”,会忍不住会心一笑、悠然神往。

      虽然那么多人都怀着归隐的梦想,可真正实现的却寥寥无几。能像北宋林和靖那样隐居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人,古往今来又有几个?

      虽然明知道不可为,心里却仍然怀着那个念想,希望有一天,能够像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于是背负着巨大的房贷,将自己的家安置到凤凰山下。心里很明白,做不到与鸥鹭为盟、明月为伴,但是,能够贴*自然、呼吸山野的新鲜空气,于我,已经是最大的享受。

      入住新家的那年春天,我在花园里种下各种各样的花:含笑、瑞香、凌霄、鸢尾、迎春、海棠,广玉兰、栀子花、夹竹桃、大丽花……

      从此像一个痴心的恋人,关注着每一茎草、每一朵花、每一株树的成长,喜怒哀乐都被它们调动。有天一位朋友忍不住问我:“这些花花草草关你什么事?”我哑然失笑,是的,这些花花草草与人无关,可与我有关。

      对我来说,她们是最美丽的生命,她们给我宁静、给我安详、洗净生活带给我的种种焦虑和烦躁。她们给我的生命注入最新鲜的活力。

      第二年的时候,成片的鸢尾花开了,神秘而美丽的紫色花蕊,像一只只拖曳着长尾的蝴蝶,栖息在绿色的叶片上。看一眼,就叫人挪不开眼睛。然后是粉白相间的夹竹桃、雪白芬芳的栀子花、雍容华贵的大丽花。

      凌霄爬上了屋顶,却迟迟不肯开花,从窗内看出去,像一片绿色的帘幕,想起琼瑶的小说《一帘幽梦》,觉得这名字用在她身上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爱上花草,也知道了很多花草的名字。恨不得将所有花都移栽进我的花园,到处搜罗花种。老公从别人拆迁的小区里弄来一棵庞大的紫薇,天天浇水,又往她身上缠满绳子,看到第一棵新芽探出头来,两人都欣喜若狂。

      然后,又在树下种了一圈曼珠沙华,想到它开花时火一般艳丽的颜色,我就连做梦都期待着它开花。

      勤快的公公在我家东西两面的空地里种下各种蔬菜:丝瓜、黄瓜、茄子、青菜、番茄、青椒,又在南面的场地上搭起扁豆架。节假日,捧一本书坐在藤架下,斑驳的阳光从叶缝间漏下,洒在身上,我懒洋洋地看书,全身心地放松。

      蔬菜成熟的季节,采了些和朋友、同事分享。我笑着夸耀说:“这可是纯绿色食物。”看他们喜欢,自己更加喜不自胜。

      我家东面就是凤凰山。起雾的早晨,远处青山绰约,*处树影婆娑。采菊东篱下,是心的归属。与自然融为一体,便可浑然忘忧。

      梧桐,梧桐【2】

      清晨,推开窗,一股凉意入窗袭来,我不禁打了个寒战,紧了紧衣领袖口。看见园子里一排梧桐树上,青黄相间的叶儿簌簌地落得正欢,在微风中旖旎翩跹,飘满一地如花黄,不由想到李太白的一句诗“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梧桐,喜温,属于南方树种,树体高大挺拔,树皮青绿*滑。由于为树木中的佼佼者,自古便有梧桐引凤之说,所以又被称作“凤凰木”。《诗经·大雅》的“卷阿”里有一首诗写道:“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可见梧桐高贵,有气势,而且祥瑞。

      草木中,我极爱梧桐。故乡庭院的水井旁就有一棵梧桐树(查阅了一些草木资料,才知其实是泡桐树)。听父亲说,是他年少时栽种的。如今,树高已二十多米,有一人环抱之粗了。

      每年一到三月,桐花总会突如其来地结上枝头,铺天盖地。淡淡的紫色,串串缕缕的极多,好似密密匝匝的小喇叭,齐齐地向着春天呐喊。夏季的梧桐树,侧干粗壮,枝叶茂盛,是乘凉的好地方。午后或者夜晚,家人就会搬一张凉床,悠闲惬意地坐在树下聊着农事,拉着家常。

      入秋后的梧桐,虽没了春夏的葳蕤绚灿,却另有一番日薄夕暮的人生况味。黄昏,穿走长长的街道,两排梧桐矗立挺直。秋光浓艳,好像丝绸的瀑布泻过稀疏萧条的枝叶,流淌遍地,金黄黄的一片,望不到尽头。

      仿佛误入了一幅风景油画,自然恬静,意蕴幽美。款款漫步,随意间,深一脚浅一脚,踩着松软的梧桐叶,脚下“喀嚓、喀嚓”的声响,一路轻吟浅唱,抚摸我的听觉。这秋声,绵软细碎,像一曲经年的琵琶小调,轻缓地弹奏着时光静好,日月流长。

      夜晚,倚灯闲读,窗外万籁沉静,唯有潇潇秋雨,一片片,一声声,滴打着梧桐枯叶,敲击着空寂的屋檐石阶。不觉怀想起儿时在故乡的庭院里,无忧无虑嬉戏玩耍的情景,拾梧叶,盖蚂蚁窝,捉蟋蟀,那般的纯真可爱。

      恍惚一觉初醒,便已长大**,游学他乡。而今,在这如水的秋夜里,临窗听雨,望着萧瑟凄清的梧桐树,毫无遮掩地老去,心境恰似“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梧桐,梧桐,秋老春生,一岁一枯荣;待到来年三月天,枝繁叶茂,依旧笑春风。可烟火尘世的我们,只能行走在岁月的单行道上。人生不能轮回,需当一步一珍惜。

      红叶如歌【3】

      静静地,在我的等待中,叶渐渐红了,秋天来了。一首歌在心底缓缓响起,激荡着秋意渐浓时的孤寂。一片红叶,一段情。春去秋来,繁华落尽。春夏之时,叶子苍翠如墨,一展生命的蓬勃;如今红叶是年轮的真实写照,红叶记载着它生命进程的历史。

      这漫山遍野地烧着的红叶,像是一把把巨大的火炬,直直拥向天空,似乎要把整个天空点燃。

      在这幽静的山谷中熊熊燃烧,烧尽了这狭长而幽闭的山谷中带来的孤寂,映衬着暗幽的山谷,使山谷热闹起来,即使是迎面吹来的阵阵寒风,只是让你感到一丝丝的凉爽,原来这满是秋意的山谷是给满山的红叶燃烧了。

      火红的天空、火红的湖水,相互映衬。整个世界都是红彤彤的火焰。山与天的界线模糊了,山与水的接壤消失了。

      你感觉自己是掉进了一个偌大的火炉,四周在熊熊地燃烧。你似乎听到噼噼啪啪的燃烧声,看到火光冲天,一团一团的火滚动着。你没有闻到呛人的烟味和乌黑的浓烟,却有一阵阵红叶的清香,不时扑进你的鼻翼,使你不由得大吸一口,吸着这山川大河的灵气。

      这是上天的圣火,一种能使你也熊熊燃烧的.圣火。它点燃了你的激情,你不再是静静地观赏高峻山峡间朵朵红霞的游客。

      一股诗情画意在你心底游荡,你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手不断地挥舞着,指点着那美丽的画卷,欢呼雀跃,呼叫着朋友来欣赏这个美妙的风景。你不禁哼唱着无名的曲调,似乎要把心中燃烧的激情一一释放出来,与川山大地共享。

      你像是绚丽辉煌的霞光里一只欢乐的精灵,陶醉在这无边的美景之中,张开胸怀,让一团团火扑入自己的怀中。

      你忘记了时间,忘记了清冽的寒风,直至船上把一盏盏昏亮的灯光一一点起,那片片火红的霞光,红叶日光瞬间消失,你才感觉天色已晚,但那股被红叶燃烧的激情仍无法熄灭。你久久不肯离去,仍在注视着在暮色中一一隐去的山头。

      红叶如歌,一首不屈的生命之歌。风情万种,风儿慢慢吹来,红叶沙沙作响,那是天籁之音,弹唱着春之蓬勃、夏之激情。给人以满怀希望的红叶,让人意志坚强的红叶,成熟美丽摄人魂魄的红叶,像一首雄浑奔放的交响乐!

      我欣赏枫叶的灿烂,那是完成生命最后美丽的绽放;我守候这生命的千古绝唱,让爱在红的绚丽中流淌。

      看到这么灿烂的红叶,自己情不自禁地想摘下一片。赠人以花,手有余香;赠人以情,温暖荡漾;赠人以叶呢,这红色的枫叶呢?又能代表些什么呢?即使唐朝有美丽动人的红叶传情的故事,我知道当枫叶离开树枝、飘落水中,“花自飘零水自流”时,还是让她回归大地母亲的怀抱吧!

      有一种情已永不存在。我喜欢叶红时的一丛丛、一片片的火焰,像是青春在燃烧,或许还会伴有噼噼啪啪的柴火爆裂的响动,从朝阳中走来的火焰,红得让你情不自禁地想一同燃烧,焚化在这炽热的季节。

      歌声还在低低回旋:不知该感伤生命意识还是嗟叹自身的卑微,我总觉得每种生命总是卑微的所在,我的境遇它们没有经历,同样它们的心情我也只是猜测或是臆想。生命之间该是有一种对话,对话生命的种种繁复芜杂,只有这样,生命中才能有别样的美丽与精彩。

      推开心门,料峭的风迎面而至,山上的秋已经很深了。在秋的氛围中,枫叶繁华山谷,也繁华心事,枫叶一如孤单的我——在风中飘荡。

      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下,今天和以往的秋天一样,一片片的枫叶啊,像曾经的血液,敲打善感的心房,成为心灵深处最温暖的地方。

      大山是一根根巨大的火炬,高高地扬着,是红叶谷不灭的信念,召唤那些爱美爱大自然的人们。

    [阅读全文]...

2022-05-01 18:05:17
  •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全诗赏析)

  • 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注释:

    (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指作者自己。

    (4)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5)悠然:自得的样子。

    (6)见:看见(读jiàn),动词。

    (7)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8)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9)相与还:结伴而归。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赏析:

    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那么,排斥了社会的价值尺度,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叫作“自然哲学”,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在虚幻的、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名利中竞争、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满了一得一失喜忧无常的焦虑与矛盾。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归复自然中求得。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在诗里,就变成论文了;真正的诗,是要通过形象来表现的。所以接着四句,作者还是写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观,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中写到,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这就是自然的*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陶渊明的诗,大多在字面上写得很浅,好象很容易懂;内蕴却很深,需要反复体会。对于少年人来说,有许多东西恐怕要等生活经历丰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开头四句,以具体的生活体验,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很有理趣的生活现象——“心远地自偏”。“采菊”四句,即由“心远地自偏”生出,言东篱采菊,在无意中偶然得见南山,于是目注心摇,又为南山傍晚时出现的绚丽景色所吸引。结庐人境,而采菊东篱;身在东篱,而又神驰南山,全篇主旨总在显示“心远”二字。最后两句所说的“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所谓“真意”,其实就是这种“心运”所带来的任真自得的生活意趣;所谓“忘言”,就是在陶渊明看来,世间总有那么一些趋炎附势,同流合污的人是无法体验到这种生活理趣的!

    作者介绍: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阅读全文]...

2022-06-21 00:59:16
  • 采菊东篱下全诗

  •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结庐在人境: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2、问君二句:设为问答之辞,意谓思想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君:陶渊明自谓。

      3、尔:如此、这样。

      4、山气:二句:意谓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5、此中二句:意谓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

      6、见:通常读作xiàn,但有时也被人读作jiàn.(学术界仍无确切定论,但大部分学者认为xiàn更好,仿佛南山出现在眼前。如:风吹草低见牛羊)

      7、悠然:自得的样子。南山:指庐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8、日夕:傍晚

      9、相与:相伴

      10、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辨,辨识。

      11、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闹声。指没有世俗的交往。

      12、心远:心远远地超脱世俗。

      13、佳:美好。

      14、山气:指山景。

      15、真意:指人生的真正意义。

      16、言:名词作动词,用言语表达。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然而没有烦神去应酬车马的喧闹。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东篱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无意中见到南山胜景绝妙。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归远山的怀抱。南山仰止啊,这里有人生的真义,已经无需多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苏东坡对这两句颇为称道:“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意趣。南山究竟有什么胜景,致使诗人如此赞美呢?接下去就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也是诗人无意中看见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诗人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南山、夕阳、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是万物运转、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则吗?是对远古纯朴自足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吗?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吗?是直率真挚的品格吗?诗人都没有明确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问题,让读者去思考,而他则“欲辨己忘言”。如果结合前面“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来理解,“真意”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m.ju.51tietu.net)!当然,这个“真意”的内涵很大,作者没有全部说出来,也无须说出来,这两句哲理性的小结给读者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全文]...

2022-01-01 08:06:05
  • 古诗词形容寄人篱下的诗句

  • 《诗经》中《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1. 可怜今夜月,独照异乡人。——唐彦谦

    2.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

    3. 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刘禹锡

    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5. 外地见花终寂寞,异乡闻乐更凄凉。——韦庄

    6. 异乡流落谁相识,唯有丛篁似主人。——韦庄

    7. 异乡岁晚怅离怀,游子驱驰愧不才。——牟融

    8. 独笑真成当去客,相逢同是异乡人。——李弥逊

    9. 异乡冬至又今朝,回首家山入梦遥。——殷尧藩

    [阅读全文]...

2022-05-02 07:54:28
  • 陶渊明的诗采菊东篱下赏析(陶渊明的菊花诗分享)

  • 菊花,分享
  • 中华民族是一个诗酒民族。有人说:“酒是水质的诗,诗是心酿的酒。”这就很好的阐释了诗与酒的密切关系。诗,作为一种精神产物,能给人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美的享受,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其语有尽而意无穷,读后令人如饮醇酒一般,心怀舒爽,回味不止。而酒,作为一种物质产物,同样给人带来嗅觉和味觉上的美的享受,带来身心的愉悦和丰富的联想甚至幻想。酒至酣时似梦似醒,能使人如行走诗中,如仙如幻,其味无穷。

    因此,诗和酒一直有如左右两只手,从精神和物质的不同角度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通过刺激人的神经,荡涤人的灵魂,从而激发出人的激情,让无数的诗人们在激情澎湃中得到了超越*凡、*淡和*庸的精神享受。

    随手拈来,便有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阳关三叠之绝唱“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白“举杯邀明月”;杜甫“性豪业嗜酒”;柳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自始至终逃之不过躲之不及一脉相承的诗人,当数陶渊明,“携将酒去,载得诗归”,一代诗风,一代酒豪。陶渊明爱酒、嗜酒,因为酒,自心底流露出无比高尚的人格魅力,也因为酒,才给中国文化在骈体文玄言诗盛极的魏晋时期独辟一代文风。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编为《陶渊明集》。

    陶渊明的诗,语言质朴自然,集抒情、写景、议论于一体,深受人们喜爱,对后世影响很大,尤其是《饮酒二十首》。这二十首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以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组诗以酒寄意,诗酒结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而《饮酒二十首》中最为经典的又当属第五首,诗中无一酒字,却句句让人醉,写出了人最舒服的状态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说,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饮酒·其五》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这首诗表现出了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全诗情味深永,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抒发了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对大自然的赞叹与欣赏,以及回归自然,融己身于天地的人生理想。

    这首诗的第一、二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说,我虽然把房子建造在热闹的城市里,但是我是听不到车来马往的喧闹的,更加不会受到尘世俗务的侵扰的。

    第三、四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说,你问我如何能做到这样,那么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

    第五、六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形象地写出了“心远地自偏”的全部意境。其中的这个“见”字用得极好,它精确地表达出诗人采菊之时,本非有意看山,可是抬头之际,山的形象忽然进入他眼中的情景。苏轼在《东坡题跋》盛赞这一句,他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第七、八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诗人从南山美景中联想到自己的归隐,从中悟出了返璞归真的哲理。他以云、鸟自喻,云之无心出岫,恰似自己无意于仕而仕;鸟之倦飞知还,正像本人厌恶官场而隐。飞鸟朝去夕回,山林乃其归宿;自己屡次离家出仕,最后还得回归田园,田园也为己之归宿。

    最后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认为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至于拥有这种人生后的乐趣,则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

    陶渊明生活在实实在在的人间,却与尘俗保持了心理距离,做到了“心远”,坚守了内心的淡泊宁静,他向往自由和谐的自然之境,并融入自然,深得其中“真意”达到了精神的超越,追求生存的本真与澄明,真正实现了审美化生存追求。

    陶渊明的这首《饮酒·其五》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很高。它的伟大贡献不仅是为读者提供了艺术审美的天地,更在于它在寥寥五十字中揭示了一种美学乃至人生哲学的普遍法则,即一方面艺术地揭示了诗人创造冲淡诗境的审美心理机制,另一方面向我们呈示了一种人对此在的诗意超越状态,从而说明这首诗既是哲性的诗学,也是诗性的哲学。

    [阅读全文]...

2021-12-30 09:36:18
  • 采菊东篱下的下一句

  • 采菊东篱下的下一句是什么?

      最佳答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出自: 饮酒·其五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阅读全文]...

2022-07-10 18:20:56
  • 关于东篱的诗句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关汉卿《双调·碧玉箫》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白居易《咏菊》

    偶遇闰秋重九日, 东篱独酌一陶然。——白居易《闰九月九日独饮》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高适《重阳》

    从来菊花节,早已醉东篱。——刘慎虚《九日送人》

    惆怅东篱不同醉,陶家明日是重阳。——白居易《九月八日酬皇甫十见赠》

    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白居易《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

    待宴赏重阳,恁时尽把芳心吐。陶令轻回顾。免憔悴东篱,冷烟寒雨。——柳永《受恩深·雅致装庭宇》

    九月重阳还又到。东篱菊放金钱小。——欧阳修《渔家傲·九月重阳还又到》

    重阳应一醉,栽菊助东篱。——许浑《溪亭二首》

    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关汉卿《双调·碧玉箫》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别后东篱数枝菊,不知闲醉与谁同。——杜牧《同赵二十二访张明府郊居联句》

    到时若见东篱菊,为问经霜几度开。——杜牧《江上逢友人》

    陶公岂是居贫者,剩有东篱万朵金。——徐夤《菊花》

    佳节已逢重九日,东篱未见两三花。——仇远《九日次程公明韵》

    丹桂花开第二番。东篱展却宴期宽。——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杜甫《九日登梓州城》

    种著三径黄花,载著五株杨柳,望东篱归去也。——徐再思《红锦袍》

    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秋色不如春色好,西风莫漫憾东篱。——*《七绝·咏菊》

    小蟾斜影转东篱,夜冷残蛩语。——吴文英《霜叶飞·重九》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李白《感遇其二》

    万古东篱天留在,做高人轮到吾侪。——张养浩《中吕·普天乐·水挪蓝·山》

    瘦形骸,闷情怀,丹枫醉倒秋山色,黄菊雕残戏马台,白衣盼杀东篱客,你莫不子猷访戴?——马致远《拨不断·九重天》

    春柳长亭倾酒樽,秋菊东篱洒泪痕。——张可久《凭阑人·湖上二首远》

    谅难操北斗,且复坐东篱。——胡寅《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鲜不嗜酒》

    把菊东篱下,气与南山高。——方回《九日用渊明韵二首·渊明谢督邮》

    夕阳入东篱,爽气高前山。——钱起《蓝溪休沐,寄赵八给事》

    乃眷黄金花,尚閟东篱丛。——胡寅《题傅氏真意堂》

    酸枣垂北郭,寒瓜蔓东篱。——李白《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

    君不见禾山解打鼓,又不见采菊东篱下,千山万山叠叠高门户。——释昙华《偈颂六十首·千年田》

    却笑陶潜归栗里,东篱寂寞对黄花。——汪元量《九月九日堂红叶二首·凤凰山上少人家》

    望君偷暇来相访,犹有东篱残菊花。——李昉《偶书口号寄秘阁侍郎》

    秋来更有堪夸处,日傍东篱拾落英。——陆游《山居食每不肉戏作》

    湘累落英曾几何,陶令东篱未是多。——杨万里《买菊》

    渊明东篱下,马识笳鼓鸣。——方回《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九日戏马台》

    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杜甫《九日寄岑参》

    五斗不换东篱菊,千户宁如江陵橘。——徐端《丙申元日》

    笑撚东篱菊花蕊,天寒岁晚尔知心。——刘基《次韵和石末公无题之作》

    灼灼东篱英,聊以试酒力。——黄衷《和施彦器宪副》

    到家正是菊花天,把酒东篱兴浩然。——杨荣《送中书陈宗渊致仕还乡》

    曹参置酒坐公府,晋贤高蹈来东篱。——苏颂《次韵王宣徽太尉耆年会诗》

    南陌归虽人,东篱兴又新。——陆游《东篱杂题·南陌归虽人》

    新绿丛丛手自培,东篱准拟白衣来。——方岳《买菊栽》

    握齱东篱下,渊明不足群。——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槿花亦可浮杯上,莫待东篱黄菊开。——刘商《送王贞》

    [阅读全文]...

2022-05-22 12:09:05
  • 空间说说:她再也没有家后来所有的感情都是寄人篱下

  • 空间,感情
  • ★1☆  就让我一个人站在拥挤人潮听噪杂的笑声然后孤独终老

    ★2☆  “你是我期待又矛盾的梦想抓住却不能拥抱的风想喝又怕醉的酒”

    ★3☆  一生多情却也次次真心

    ★4☆  后来砸碎了酒瓶也没换来清醒,弄脏了自己也没换来爱情。

    ★5☆  你一定要过的很好不然对不起我的不打扰

    ★6☆  如果从未相识会不会连遗憾的机会都没有

    ★7☆  明明该浪的年纪偏偏妄想执一人之手到白头

    ★8☆  “别人喜欢你我可以抢回来但你喜欢别人我只能放手”

    ★9☆  你别吹冷风了也别借酒消愁了在深夜哭一场什么都醒了

    ★10☆  后来的我独自站在街角在风里享受你离开后的孤独

    ★11☆  你别怪他浪只是你不是他的家

    ★12☆  凉白开才解渴大实话才动人

    ★13☆  后来回忆也所剩无几大风将各自卷至南北东西

    ★14☆  着我红装画戏子赐你青衣伴我久

    ★15☆  是不是脾气太好所以一直被人认为没有底线

    ★16☆  若不是因为爱着你怎么会夜深还没睡意

    ★17☆  别总是来日方长这世上回首之间的都是人走茶凉

    ★18☆  她再也没有家后来所有的感情都是寄人篱下

    ★19☆  一万个影子也叠不起一米的高度就像我怎么爱你都是徒劳

    ★20☆  我怕我不主动会让别人暖了你的心

    ★21☆  加我QQ天

    ★22☆  起风了照顾好自己下雨了别淋湿衣裳往后的日子你好好过我慢慢走

    ★23☆  爱太奇怪有几分埋怨就有几分情愿

    ★24☆  难过的时候看看天空它那么大肯定盛得下你所有委屈

    ★25☆  后来呀说过的话可以不算爱过的人可以再换

    [阅读全文]...

2022-02-03 19:16:16
  • 秋菊古诗

  • 经典
  • 关于秋菊古诗(精选55句)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秋菊古诗(精选55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秋菊古诗1

      1、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2、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

      3、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明·沈周《菊》

      4、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王如亭《菊城吟》

      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赠刘景文》

      6、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

      7、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刘克庄《菊》

      8、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9、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10、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白居易《咏菊》

      11、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唐·杜甫《云安九日》

      12、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晋·陶渊明《饮酒首》

      1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陶渊明。——《过故人庄》

      14、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15、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16、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宋·杨万里《咏菊》

      17、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袁崧《菊》

      1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19、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明·唐寅《菊花》

      20、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21、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红楼梦》

      22、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23、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24、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25、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26、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宋·苏轼《赵昌寒菊》

      27、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28、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菊花》

      29、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郑思肖《画菊》

      30、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唐·赵嘏《长安晚秋》

      31、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唐·杜甫《宿赞公房》

      32、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宋·梅尧臣《残菊》

      33、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李师广《菊韵》

      34、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唐·太宗《赋得残菊》

      35、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郑思肖《寒菊》

      36、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宋·吕渭老《一落索》

      37、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38、直视苍天傲暑寒,青枝绿叶簇高竿。

      39、上皇朝罢酒初酣,写出梅花蕊半含。 惆怅汴*去后,一枝流落到江南。

      40、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1、质洁馨纯芳净雅,清芬一世落尘埃。

      2、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3、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4、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5、雨余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 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

      6、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7、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8、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

      9、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阅读全文]...

2022-07-05 17:08:21
  • 菊花的古诗

  • 菊花
  • 菊花的古诗

      1、《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晚香轩》

      明高启

      不畏风霜向晚欺,独开众卉已凋时。

      地荒老辅苔三径,节过重阳雨一篱。

      秋色苍茫人醉少,寒香落寞蝶先知。

      山翁独念同衰晚,坐对幽轩每赋诗。

      3、《感遇四首之二》

      唐李白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4、《赵昌寒菊》

      宋苏轼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

      始起花。

      5、《赋得残菊》

      唐太宗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1、赐酒盈杯谁共持,宫花满把独相思。相思只傍花边立,尽日吟君咏菊诗。——《禁中九日对菊花酒忆元九》作者:白居易

      2、丛幽一笑东篱晓,霜华又随香冷。晕色黄娇,低枝翠婉,来趁登高佳景。谁偏管领。是彭泽归来,未荒三径。最惬清觞,道家标致自风韵。——《齐天乐(菊)》作者:高观国

      3、簇簇竟相鲜,一枝开几番。味甘资麹糵,香好胜兰荪。古道风摇远,荒篱露压繁。盈筐时采得,服饵*知门。——《采菊》作者:李建勋

      4、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相滞未容回。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忆白菊》作者:陆龟蒙

      5、怎奈花残又莺老。槛里青梅数枝小。新荷长池沼。当晴昼、燕子声闹。亭栏花绽颜色好。风雨催催、等闲开了。酒醒暗思量,无个事、甚刚烦恼。——《菊花新》作者:杜安世

      6、玉律三秋暮,金精九日开。荣舒洛媛浦,香泛野人杯。靃靡寒潭侧,丰茸晓岸隈。黄花今日晚,无复白衣来。——《菊》作者:李峤

      7、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叹庭前甘菊花》作者:杜甫

      8、小院菊残烟雨细。天气_凉,恼得人憔悴。被暖橙香羞早起。玉钗一任慵云坠。——《蝶恋花》作者:程垓

      9、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庭前菊》作者:韦庄

      10、陶菊手自种,楚兰心有期。遥知渡江日,正是撷芳时。——《将赴湖州留题亭菊》作者:杜牧

      11、虽被风霜竞欲催,皎然颜色不低摧。已疑素手能妆出,又似金钱未染来。香散自宜飘渌酒,叶交仍得荫香苔。寻思闭户中宵见,应认寒窗雪一堆。——《咏白菊》作者:罗隐

      12、霜间开紫蒂,露下发金英。但令逢采摘,宁辞独晚荣。——《咏菊》作者:陈叔达

      13、时菊凝晓露,露华滴秋湾。仙人酿酒熟,醉里飞空山。——《黄菊湾》作者:顾况

      14、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今来不复饮,每见恒咨嗟。伫立摘满手,行行把归家。此时无与语,弃置奈悲何。——《晚菊》作者:韩愈

      15、三径芳根自不群。每于霜后播清芬。枝头蛱蝶如羞见,篱外征鸿不可闻。——《鹧鸪天(咏菊)》作者:陈德武

      16、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题菊花》作者:黄巢

      17、清香裛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华下对菊》作者:司空图

      18、浅色千重柔叶,深心一点娇黄。只消可意更须香。好个风流模样。——《西江月(咏丁香菊)》作者:陈师道

      19、袅风惊未定,溪影晚来寒。不得重阳节,虚将满把看。神仙谁采掇,烟雨惜凋残。牧竖樵童看,应教爱尔难。——《村路菊花》作者:崔橹

      20、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重阳*上赋白菊》作者:白居易

    [阅读全文]...

2021-12-01 14:33:06
菊东篱下的古诗 - 句子
菊东篱下的古诗 - 语录
菊东篱下的古诗 - 说说
菊东篱下的古诗 - 名言
菊东篱下的古诗 - 诗词
菊东篱下的古诗 - 祝福
菊东篱下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