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词典故

关于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词典故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词典故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词典故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词典故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k+) 语录(137) 说说(167) 名言(10) 诗词(10k+) 祝福(81) 心语(1)

  • 小学课本孟浩然的古诗

  • 小学,文学
  • 小学课本孟浩然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课本孟浩然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1、《初春汉中漾舟》

      漾舟逗何处,神女汉皋曲。

      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

      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

      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2、《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3、《田家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4、《早梅》

      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

      少妇争攀折,将归插镜台。

      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5、《庭橘》

      明发览群物,万木何阴森。

      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

      女伴争攀摘,摘窥碍叶深。

      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

      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

      擎来玉盘里,全胜在幽林。

      6、《秋登兰山寄张五》

      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初春汉中漾舟》

      羊公岘山下,神女汉皋曲。

      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

      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

      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8、《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一作宿来公山房期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迳。

    [阅读全文]...

2022-03-06 09:14:32
  • 小学课本写元宵的古诗

  • 小学,元宵
  • 小学课本写元宵的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课本写元宵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

      2、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3、群品欣欣增气色,太*依旧独闲身。——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4、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5、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6、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7、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8、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9、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10、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春雨细如尘》

      11、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2、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13、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14、看灯记得年时节。——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15、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16、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7、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8、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19、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20、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21、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23、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24、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25、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26、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27、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8、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0、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31、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32、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33、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34、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阅读全文]...

2022-01-29 09:57:57
  • 小学课本诗词佳句

  • 小学
  • 小学课本诗词佳句

      一 常用诗句

      (一)惜时,读书

      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 /长歌行》

      2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等闲:轻易。空:徒然。

      3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清/钱鹤鸿《明日歌》 蹉跎:时间白白过去。

      4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言》

      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6 学而不厌,诲人不卷 《论语 述而》 诲:教导。

      7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宋/ 赵恒《劝学文》

      8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清/ 孙洙《唐诗三百首集》

      (二) 写作 艺术

      1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耽:沈迷。

      2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唐/ 贾岛《题李凝幽居》

      3 笔落惊风,诗成泣鬼神 唐/ 杜甫《寄李白二十韵》 原赞颂诗仙李白

      4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唐/ 白居易《琵琶行》

      5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 赵翼《论诗绝句》风骚:泛指卓越的作品。

      (三) 山川 景物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 / 张九龄《望月怀远》

      2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 王 维《鸟鸣涧》

      3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唐 / 杜牧《山行》

      4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 辛弃疾《西江月》 别枝:斜出的.小枝。

      5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 / 李白,《望庐山瀑布》

      6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 / 王安石《泊船瓜州》

      7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唐 / 李白《望天门山》

      8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9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 / 王维《山居秋螟》

      10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 / 李白《将进河》

      11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四) 四时 花木

      1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 贺知章《咏柳》

      2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 / 苏 轼《惠崇春江晚景》

      3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 / 朱 熹《春日》

      4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 / 白居易《忆江南》

      5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 / 白居易《钱唐湖春行》

      6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 / 岑 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 / 杜 甫《春夜喜雨》

      8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 / 宋 祁《玉楼春》

      9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 / 志 南《绝句》

      1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 / 杜 牧《清明》

      11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宋 / 陆 游《马上作》

      12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 / 叶绍翁《游园不值》

      13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 / 杨万里《小池》

      14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 / 白居易《钱唐湖春行》

      15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茂盛的样子。

      16 停车坐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 / 杜 牧〈山行〉 坐:因为。

      17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 / 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落花。

      (五)志向 节操

      1 洛阳亲友若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 / 魏 / 曹植《白马篇》

      3 将相本无帅,男儿当自强 宋 / 汪洙《神童诗》

    [阅读全文]...

2021-11-27 20:24:32
  • 小学新课标必背古诗词

  • 小学,文学
  • 小学新课标必背古诗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一起来看看小学新课标必背古诗词,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唐)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唐)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阅读全文]...

2022-02-01 13:16:42
  • 小学课本端午的古诗(精选14首)

  • 小学,端午
  • 小学课本端午的古诗(精选14首)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课本端午的古诗(精选14首),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2、端午三首

      宋·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3、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4、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5、己酉端午

      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6、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7、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

      8、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阅读全文]...

2022-07-15 12:27:19
  • 方寸的诗词典故

  • 方寸的诗词典故

      本指一寸见方的心部,是心的别名,由“方寸之地”节略而来。古人以“方寸之地”指心,始于《列子·仲尼》:“吾见子之心矣: 方寸之地虚矣。”讲的是一个悟道体虚的故事: 龙叔称病,请文挚诊视。文挚让龙叔向阳站着,自己从他背后观看,说:“我看到你的心了。你的心已虚空无物,和圣人差不多了。”方寸是指“见方一寸”的大小。称心为“方寸之地”,是说心虽小而能至大的意思。至晋代陈寿撰《三国志》,略言为“方寸”。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说的是: 三国时,徐庶同诸葛亮是好朋友,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诸葛亮和徐庶一起跟随刘备,被曹兵追赶,不幸,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捉去。徐庶非常孝顺,母亲被俘,他不忍丢下母亲,就指着自己的心对刘备说:“我本来要同您一起共创雄伟的事业,我这方寸之地是这样想的。可现在我的老母被曹兵抓去,我的方寸已经乱了,不能安心,再留在您这里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我从此要同您分别了。”于是,徐庶便到曹操那里去了。徐庶虽到了曹营,但并没有救出自己的母亲,反而使母亲自缢而亡。且徐庶一生未为曹操献上一计。

      此后,“方寸”便成了心的别名。

    [阅读全文]...

2022-04-07 18:10:15
  • 小学课本爱国诗句

  • 小学,爱国
  • 小学课本爱国诗句

      对于自己的国家,每个人的`心中都会存有热爱之心。虽然我们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如果有千千万万的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那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力量。

      1、以身殉国,何事不为?——陆游

      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李百药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4、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陆游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6、为语西河使,知余报国心。——崔颢

      7、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

      8、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

      9、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1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1、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丰子恺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13、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济翁

      14、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丘迟

      15、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17、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王维

      18、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

      19、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20、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21、锦绣河山好收拾,万民尽做主人翁。——*

      2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2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

      24、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

      25、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

      26、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27、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28、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

      29、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

      30、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

      31、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3、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于谦

      34、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

      35、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37、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

      38、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39、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

      4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41、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

      4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43、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李梦阳

      44、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范成大

      4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4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

      4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史记》

      4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4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

    [阅读全文]...

2022-06-14 11:26:48
  • 苌弘化碧的诗词典故

  • 语文
  • 苌弘化碧的诗词典故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成语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苌弘化碧的诗词典故,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典源出处,《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成玄英疏:“苌弘遭谮,被放归蜀,自恨忠而遭谮 (zen),遂刳肠而死。蜀人感之,以匮盛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乃精诚之至也。”

      释义用法苌弘忠贞而遭谗,流放归蜀后剖腹自杀。蜀人感其精诚,把他的血收藏起来,三年后竟化作碧玉。后用此典指忠直坚贞而蒙受冤屈; 也用“碧血”等指忠臣志士为保持节操而死。

      用典形式

      【化碧】 清·王士禛:“革除事往三百载,至今化碧干长虹。”清 ·孟亮揆:“冤血九原应化碧,阴磷千载自沉红。”

      【血碧】 清 ·赵翼:“血碧肯污新赠谥,汗青终照旧题诗。”

      【埋血】 唐·温庭筠:“反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

      【碧化】 清 ·陈梦雷:“虹流此日犹难信,碧化他年倘见心。”

      【碧血】 明 ·陈子龙:“宵人骂碧血,群阉艳华虫。”清 ·沈道映:“当年碧血青磷散,此地银涛白马寒。”清 ·魏麟征:“丹心纵死还如铁,碧血长埋未化磷。”清·朱*:“穷海有人埋碧血,普天无地著黄冠。”

      【千年碧】 清·沈磐:“丹心愿化千年碧,弱息难回百炼刚。”

      【血化碧】 清·顾炎武:“韭溪血化幽泉碧,蒿里魂归白日寒。”

      【苌弘血】 唐·顾况:“玉润犹沾玉垒雪,碧鲜似染苌弘血。”明 ·徐渭:“可怜一斗苌弘血,博得墙围柳数株。”清 ·沈德潜:“中朝已洒苌弘血,塞北空闻杜宇愁。”

      【苌弘怨】 唐·雍陶:“岁积苌弘怨,春深杜宇哀。”

      【苌弘碧】清·嵇曾筠:“忠魂已化苌弘碧,雪涕君恩浩荡初。”

      【青青血】 元·刘因:“烟雨松楸,风尘泪眼,滴尽青青血。”

      【千秋碧血】 清·丘逢甲:“千秋碧血依然热,苌叔违天志倘成。”

      【化血三年】 清·王夫之:“销魂万里生前果,化血三年死后功。”

      【碧千年血】 清·朱奕恂:“屠沽能碧千年血,松桧犹飞六月霜。”

      【成语故事】周朝时期,刘文公的大夫苌弘一生忠于朝廷,不卑不亢,有浩然正气。他因为正直而得罪了朝中权贵,蒙冤被周人杀害,传说他被杀的当时,有人慕名收集他的血液藏在家里,三年后这些干血块全都化为碧玉。

    [阅读全文]...

2022-03-27 01:13:30
  • 乌鹊南飞诗词典故

  • 语文
  • 乌鹊南飞诗词典故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乌鹊南飞诗词典故,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典源出处

      曹操《短歌行》诗:“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释义用法

      曹操这四句诗用乌鹊绕树,无枝可依作比喻,感慨人生栖止不定。后以此典感叹人生流离,无可依附。

      用典形式

      【南枝鹊】 唐·骆宾王:“今夜南枝鹊,应无绕树难。”

      【绕惊乌】 宋·钱惟演:“重橑只闻喧斗鼠,危枝谁见绕惊鸟。”

      【唱南乌】 清·王夫之:“隐语阑斑藏大鸟,短歌慷慨唱南乌。”

      【鹊南飞】 宋·陆游:“对镜每悲鸾独舞,绕枝谁见鹊南飞。”

      【三匝无依】 清·陈奇芳:“一枝欲寄人难折,三匝无依雀自喧。”

      【乌鹊南飞】 明·何景明:“客心对此叹蹉跎,乌鹊南飞可奈何。”

      【乌鹊绕树】 明·黄褧:“雁鸿附书远莫致,鸟鹊绕树还惊飞。”

      【绕枝鸟鹊】 宋·杨亿:“瑞世鸾皇徒自许,绕枝鸟鹊未成栖。”

      拓展:  

      原文: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的岁月有多少。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

      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心中的忧愁却难以遗忘。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豪饮美酒。

      有学识的才子们啊,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原野吃着艾蒿。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

      心中深深的忧思,喷涌而出不能停止。

      远方宾客穿越纵横交错的田路,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重温那往日的恩情。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喜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几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于我。

    [阅读全文]...

2022-02-02 13:12:42
  • 桑间三宿的诗词典故

  • 语文
  • 桑间三宿的诗词典故

      典故指典制和掌故。《辞海》、《辞源》为“典故”一词立了两个义项:一是典故一词的古义,与现代汉语所说的“故实”有些相当,指古代的典章制度、旧事旧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桑间三宿的诗词典故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典源出处

      《后汉书·襄楷列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注:“言浮屠之人寄桑下者,不经三宿便即移去,示无爱恋之心也。”

      释义用法

      僧人不在一棵桑树下睡三宿,以免时间一久,对桑树产生爱惜之情。后以此典指对世间 事物的顾恋,未能脱去凡心。

      用典形式

      【三宿恋】 宋·苏轼:“桑下岂无三宿恋,樽前聊与一身归。”金·元好问:“结*尚余三宿恋,残年多负半生闲。”

      【桑下恋】 清黄鷟来:“欲假岩中居,冀息桑下恋。”

      【桑下宿】 清·黄遵宪:“*生烟霞心,奈此桑下宿。”清·黄鷟来:“两月已过桑下宿,能无依恋碧溪隈。”

      【三宿空桑】 清·丘逢甲:“三宿空桑吾不厌,春灯山寺话神州。”

      【连宵桑下】 清·赵执信:“未免违他慈氏戒,连宵桑下苦低徊。”

      【空桑三宿】 清·龚自珍:“百年綦辙低徊遍,忍作空桑三宿看。”

      【恋林中桑】 明·高启:“萧然瓶锡随经囊,留宿肯恋林中桑。”

      【桑下一宿】 清·钱谦益:“军持漉囊在何许,桑下一宿吾所惭。”

      【桑间三宿】 宋·陆游:“桑间戒三宿,坚坐岂渠乐。”

      【山下成三宿】 宋·辛弃疾:“君家玉雪花如屋,未应山下成三宿。”

      【浮屠不宿桑】 清·归庄:“已看高士难逃竹,也识浮屠不宿桑。”

      【欲宿愧桑门】 宋·王安石:“难忘旧时处,欲宿愧桑门。”

      《后汉书·襄楷列传》内容简介

      《后汉书:中华经典普及文库》是由南朝宋范晔所撰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其所记史事,起于刘秀起兵,终于汉献帝禅位,囊括了东汉一朝195年的历史。《后汉书》撷取众家之长,有条不紊地叙述了东汉一朝的兴亡大势,作为“正史”,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本书以中华书局点校本《后汉书》为底本,保证了其学术可靠性、文字准确性。另外,为了保持阅读的连贯性,本书删除了原点校本中的李贤注与刘昭注,并删除了校勘记。同时,本书保留了原点校本人名、地名下加专名线(——)、书名下加波浪线(——)的做法,使读者一目了然,不会因为不熟悉这些专有名词而误读、错读。可以说,本书是方便现代读者阅读这部巨著的便捷的白文普及本。

    [阅读全文]...

2021-12-10 18:55:53
当前热门
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词典故 - 句子
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词典故 - 语录
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词典故 - 说说
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词典故 - 名言
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词典故 - 诗词
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词典故 - 祝福
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词典故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