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信义的古诗

关于有关信义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关信义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关信义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关信义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 语录(1) 说说(21k+) 名言(1k+) 诗词(200) 祝福(84k+) 心语(12k+)

  • 关于信义的诗句

  •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诸葛亮《草庐对》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欧阳修《纵囚论》

    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欧阳修《纵囚论》

    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班固《苏武传(节选)》

    言端信义如明月,笔下篇章似涌泉。——徐夤《送刘常侍》

    徐君骨已朽,信义逾感激。——戴良《咏怀·庭前两奇树》

    吐辞厉信义,皎日耀天衢。——王廷陈《咏怀·儒生峭崖岸》

    *生信义满乾坤,曾吊诸侯未返魂。——陈普《咏史下·蜀先主·*生信义满乾坤》

    魏文敦信义,王猛用钤锤。——胡寅《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鲜不嗜酒》

    慈爱浑嗤张傅,信义更高吴李,别是一襟怀。——廖行之《水调歌头·林梢挂弦月》

    艰难全信义,勉强图终始。——陈藻《林若愚七十》

    荷贞人兮信义长,令骨肉兮还故乡,永言惭愧兮何时忘。——洞庭龙君《宴柳毅诗》

    弃忠贞于郑国,忘信义于吾家。——李渊《嘲苏世长》

    交友执信义,恂恂在乡曲。——杨士奇《挽诗》

    燕昭信义明日月,不惜千金买骏骨。——唐顺之《金台行》

    虚心自信义长植,危行终为节所奇。——卢宁《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其十六·方竹林》

    赖明君子信义昭彰,致达远冤。——李朝威《柳毅传》

    輗軏之用,信义所同。——李尤《小车铭》

    杯酒接然诺,信义何分明。——郑善夫《燕歌》

    云雨翻覆手,信义鸿毛轻。——*《告少年》

    *生仗信义,正色叱奸诈。——五迈《谢说尹惠酒馔》

    政无牙虎斗,莫信义山诗。——梅挚《昭潭十爱·我爱昭州路》

    相逢既诺交承约,少待何妨信义明。——孙介《乙巳冬十月随*赴海陵丞中途遇交代有开正》

    况子重信义,尤与他人殊。——陈秀民《送强彦栗归吴》

    *生信义贯金石,仓卒眼底无忠戎。——邵宝《题郭子仪见虏图》

    信义屈强兵,坚城书一纸。——谢迁《聊城怀古》

    朔方崇信义,南渡寖浮誇。——曹伯启《答南冠》

    金石有销铄,信义安足谌。——郑学醇《明月皎夜光》

    儿曹贞信义,王业勉伊周。——赵完璧《悼世皇三十韵》

    几年见说西山汪,信义当时表闾里。——何基《西山孝子吟》

    忽尔声容际,悠然信义存。——彭汝砺《逢姜二兄》

    济济华夷抃,雍雍信义惇。——杨杰《元会》

    [阅读全文]...

2022-04-07 21:40:19
  • 信义经典台词

  • 经典台词,台词
  • 《信义》又名《神医》,讲述高丽时代的武士(李敏镐饰)和现代女医生(金喜善饰)相遇,造就投身治愈天下百姓皇帝的电视剧《神医》是部以恭愍王元年为时代背景的史剧。在剧中李敏镐饰演王的护卫部队于达赤大将崔莹,将来成为崔莹将军的人物。

    下面迷网为大家分享《信义》经典台词:

    1、只要那位从天界来的人随我回宫,就能护我周全。

    2、你这么摸我的身体,我怎么可能昏过去。

    3、国家的存亡在于她的生死之间了。

    4、这是天界医员下的命令,命我按住这里。

    5、医生被吊销医疗执照,医生生涯就完了。

    6、天界的医员,你不能回去。

    7、那至少,身为王,身为君王,就要与我们有所不同。

    8、您那么了解,那么就请你走一趟吧。

    9、你明明可以躲开的,为什么?

    [阅读全文]...

2022-05-11 10:31:47
  • 关于信义的格言

  • 格言,励志
  • 诚信,如一把钥匙,打开你我心中那扇门上的锁,让我们敞开心扉,沐浴那友谊的阳光。

    诚信为荣,失信可耻。

    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

    诚信为本,学做真人。

    诚信是道路,随着开拓者的脚步延伸;诚信是智慧,随着博学者的求索积累;诚信是成功,随着奋进者的拼搏临*;诚信是财富的种子,只要你诚心种下,就能找到打开金库的钥匙。

    诚信犹如一颗青涩的果,你咬一口,虽然很苦,却回味无穷,倘若你将它丢弃,便会终身遗憾!

    诚信是你价格不菲的鞋子,踏遍千山万水,质量也应永恒不变。

    诚信像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会出现裂痕。

    诚信是人的本钱,没有诚信的人是一个失败者。

    创起诚信校园,树起诚信学风,成为诚信学子。

    诚信,是一股清泉,它将洗去欺诈的肮脏,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流淌着洁净。

    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诚信是做人之根本,立业之基。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

    诚信就像人身上不可缺的钙,没钙的还能算作人吗?

    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诚信为先决条件。

    最大限度的诚实是最好的处事之道。

    不讲诚信的人,是可悲的可怜的可恨的,也是可怕的。

    诚信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善于欺骗的人,永远到不了桥的另一端。

    诚实守信是面明镜,不诚实的人在他面前,都会露出真相。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阅读全文]...

2022-02-13 10:52:52
  • 古诗《江雪》含义

  • 古诗《江雪》含义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江雪》含义,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东永济县)人。杰出的思想家、散文家。诗词歌的成就也很高。

      【注释】

      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词,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2.千山:虚指所有的山。绝:绝迹。

      3.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4.径:小路。万径:虚指所有的路。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

      5.蓑笠(suōlì):蓑衣,斗笠。

      【译文】

      千里的山上鸟都没有,

      万里的道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

      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的老翁,

      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此诗词的艺术构思很讲究,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千山万径之广远衬托孤舟老翁之渺小;鸟绝人灭之阒寂对比老翁垂钓之生趣;画面之安谧冷寂衬托人物心绪之涌动。孤处独立的老翁实际是心情意绪的写照。

      诗词中所写的景物是:座座山峰,看不见飞鸟的形影,条条小路,也都没有人们的足迹。整个大地覆盖着茫茫白雪,一个穿着蓑衣、戴着笠帽的老渔翁,乘着一叶孤舟,在寒江上独自垂钓。看,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寒江独钓图啊!这幅画面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大家知道,在艺术作品中,绝不会有“纯粹”的风景诗词或风景画。在它们里面总是要或多或少地反映作者的感情和现实内容的。事实上,风景诗词中的极品,尽管通篇花鸟,满纸烟霞,但必然是字字看来皆是景,声声细味总是情。这首诗词,也不例外。只要我们了解柳宗元的一生经历,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翻译】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孤零零。舟:小船。蓑:蓑衣。笠:斗笠。这两行的意思是:(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

      【赏析】

      柳宗元这首五言绝句自来受人推崇,后世许多山水画家也都就此取材造境。这首诗词好在哪里?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细细体味:

      首先,它创造了峻洁清冷的艺术境界。单就诗词的字面来看,“孤舟蓑笠翁”一句似乎是作者描绘的重心,占据了画面的主体地位。这位渔翁身披蓑笠独自坐在小舟上垂纶长钓。“孤”与“独”二字已经显示出他的远离尘世,甚至揭示出他清高脱俗、兀傲不群的个性特征。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于此已然透出,但是作者还嫌意兴不足,又为渔翁精心创造了一个广袤无垠、万籁俱寂的艺术背景:远处峰峦耸立,万径纵横,然而山无鸟飞,径无人踪。往日沸腾喧闹,处处生机盎然的自然界因何这般死寂呢?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覆盖了千山,遮蔽了万径。鸟不飞,人不行。冰雪送来的寒冷制造了一个白皑皑,冷清清的世界。这幅背景强有力地衬托着渔翁孤独单薄的身影。此时此刻,他的.心境该是多么幽冷孤寒呀!这里,作者采用烘托渲染的手法,极力描绘渔翁垂钓时候的气候和景物,淡笔轻涂,只数语便点染出峻洁清冷的抒情气氛。其笔触所到,连亘天地,高及峰巅,下及江水,咫尺之幅,涵盖万里。沈德潜评论说“清峭已绝”。顾?则说“绝唱,雪景如在目前”。二人所指,大略都是就这首诗词的境界创造来说的。

      其次,形象地反映了作者贬谪永州以后不甘届从而又倍感孤独的心理状态。晚于柳宗元的郑谷曾作《雪中偶题》:“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是诗词亦写江雪中的渔翁,但造语*常,更乏境界,作者并没有把自己的主观意识与鲜明的个性熔铸进去,所以苏轼批评他是“村学中语”,而称赞柳宗元末尾两句,说是“人性有隔也哉?殆天所赋,不可及也已”!苏轼所谓“人性”,即指的情感熔铸。“人性有隔”的对立面便是“人性无隔”,做到“人性无隔”,亦即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了。我们知道,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连遭贬斥,始终保持着一种顽强不届的精神状态。他的“永州八记”,专写穷山僻壤之景,借题立意,寄托遥深,凡一草一木,均坦示出他极为孤苦寂寞的心情。他的兀傲脱俗的个性也得以充分展现。这首诗词中的渔翁形象,身处孤寒之界而我行我素,足履渺无人烟之境而处之泰然。其风标,其气骨,其守贞不渝的心态,不是很令人钦慕吗?和柳宗元约略同时的张志和作《渔歌子》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氏造境选择春暖花开之际,画面美而幽,流露了“烟波钓徒”的怡然恬淡之性,闲适自在之情。柳宗元与张志和不同,他本是个坚持正义的政治家,立脚于充满矛盾斗争的土壤之上,所以。.他遣境专取深冬寒凉之际,人的心情也不是只有纵情山水的一面,他还写出了严正清苦,凛然不可犯的一面,个性尤为突出。

      最后,这首诗词的结构安排至为精巧。诗词题是“江雪”。但是作者入笔并不点题,他先写千山万径之静谧凄寂。栖鸟不飞,行人绝迹。然后笔锋一转,推出正在孤舟之中垂纶而钓的蓑翁形象。一直到结尾才著“寒江雪”三字,正面破题。读至结处,倒头再读全篇。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生出。苍茫天宇,皑皑大地,其悠远的景界非常吸引人。

    [阅读全文]...

2022-02-13 06:17:45
  • 爱国主义古诗

  • 文学
  • 爱国主义古诗(精选15篇)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国主义古诗(精选1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1、《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8、《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9、《题西安邸》

      宋·林生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0、《杞人忧》

      清秋瑾

      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

      膝室空怀忧国恨,谁将巾帼易兜鍪。

      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阅读全文]...

2021-12-08 04:28:33
  • 王义之的行书古诗52句

  • 经典
  •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诗集《兰亭集》所写的一篇序文,但就其内容和形式而言,它又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书序,而且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篇立意深远、文笔清新自然的优美散文。

      文章从兰亭*落笔,首先用简洁的文字点明*的时间、地点、缘由和与会人物,接着用抒情的笔调,描绘了清雅优美的山、水、林、竹等自然景物,而正是这些自然风光引起与会者饮酒取乐、临流赋诗的雅兴,下文就自然转入叙写雅事,叙写与会者“一觞一咏”、“游目骋怀”的种种欢乐情景。段末以“乐”字作结,揭示了与会者沉浸在美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得到审美愉悦而暂时忘却烦恼的情趣。

      第二段作者紧承上文“俯”“仰”二字和“信可乐也”一语,转写人世变幻、情随事迁的情况。不管是“晤言一室之内”的静者,还是“放浪形骸之外”的躁者,他们虽都在一时一事上“快然自足”,但是这些眼前的美景和人世的欢乐,“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乐极而悲生,他们不得不面对严酷的现实:“老之将至”、“终期于尽”,人生苦短。至此,作者自然提出“死生亦大矣”这一主旨。本段末以“痛”字反诘作结,不仅为呼应上段的“乐”,更为引起读者深思“死生”这一人生最重大问题。

      第三段作者抓住死生问题,进一层表明自己的生死观。作者首先借古立论,说明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重视死生问题,自己也不能例外。接着作者针对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无经济大略的社会风气,痛斥“一死生”、“齐彭殇”的老庄学说为“虚诞”、“妄作”,从而表明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生死观,而这正是作者编辑《兰亭集》并为之作序的目的。文章前面两段分别以“乐”、“痛”作结,最后一段以“感”字作结,表明作者坚信后世读者会从斯文(这篇序文)中产生同感:认识死生问题的重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纵观全文,作者着眼死生二字,借一次*宴游阐明人生哲理,表明了作者深远立意。同样是写了宴游情景,但石崇的《金谷诗序》、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等文章,抒发的却是人生短暂,需及时行乐的情怀,立意显然不及作者的《兰亭集序》深远。作者生活在东晋时代,当时统治集团偏安江东,不思进取。士大夫崇尚玄学,清谈之风很盛,而作者却公开批评“虚谈废务、浮文妨要”,颇想有所作为。从作者给中军将军殷浩、会稽王司马昱、太傅谢安等人的信中,可以看出作者忧国忧民,渴望救国家“倒悬之急”的大志和旷达进取的人生态度。当然,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作者不可能始终坚持这一正确的人生态度,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春,即作者写完《兰亭集序》后两年,作者因深感空怀壮志,报国无门,又因与扬州刺史王述的矛盾恩怨,愤而称病去官,且到父母墓前立誓永不再仕。此后便“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去寻求“当以乐死”的境界,反映了作者晚年思想渐趋消极虚无。这是我们在全面评价作者一生思想时应该注意的。

      《兰亭集序》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因为其立意深远,而且因为其文笔清新流畅,朴素自然。魏晋时期出现了骈文的*,骈文几乎占有了一切文字领域,这种文体讲究对偶、辞藻、音律、典故,极不利表情达意。在这种骈文风行的时代,作者能不拘成格,用洒脱流畅、朴素简洁、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写景,叙事,抒情,议论,充分体现了作者散文的个人风格。特别是文中用了“群贤毕至”、“崇山峻岭”、“茂林修林”、“天朗气清”、“游目骋怀”、“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若合一契”等词语写兰亭山水之优美,叙时人宴游之雅致,抒盛事不常之感慨,议死生意义之重大,而这些词语从此便被*当作成语使用,极大丰富了祖国的语言宝库,从而也奠定了《兰亭集序》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

      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全文共三段。

      文章首段记叙兰亭聚会盛况,并写出与会者的深切感受。先点明聚会的时问、地点、缘由,后介绍与会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接着写兰亭周围优美的环境。先写高远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再写*低处“清流激湍”;然后总写一笔:“映带左右”。用语简洁。富有诗情画意。在写景的基础上,由此顺笔引出临流赋诗,点出盛会的内容为“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这是反面衬托之笔,以加张表达赏心悦目之情。最后指出盛会之日正逢爽心恰人的天时,“天朗气清”为下文的“仰观”、“俯察”提供了有利条件;“惠风和畅”又与“暮春之初”相呼应。此时此地良辰美景,使“仰观”、“俯察”,“游目骋怀”、“视听之娱”完全可以摆脱世俗的苦恼,尽情地享受自然美景,抒发自己的胸臆。至此,作者把与会者的感受归结到“乐”字上面。笔势疏朗简净,毫无斧凿痕迹。

      文章第二段,阐明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短哲,盛事不常,紧承土文的“乐”字,引发出种种感慨。先用两个“或”字,从正反对比分别评说“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两种不同的具体表现,一是“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一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然后指出这两种表现尽管不同,但心情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当其欣于所遇”时,都会“快然自足”,却“不知老之将至”。这种感受,正是针对正文“游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的聚会之乐而发,侧重写出乐而忘悲。接着由“欣于几所遇”的乐引出“情随事迁”的优,写出乐而生忧,发出“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慨叹、文章至此,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最后引用孔了所说的“死生亦大矣”一句话来总结全段,道出了作者心中的“痛”之所在。

      最后一段说明作序的缘由。文章紧承上文“死生亦大矣”感发议论,从亲身感受谈起,指出每每发现“昔人兴感之由”和自己的兴感之由完全一样,所以“未尝不临文嗟悼”,可是又说不清其中原因。接着把笔锋转向了对老庄关于“一生死”,“齐彭祖”论调的批判,认为那完全是“虚诞”和“妄作”。东晋时代的文人士大夫崇尚老庄,喜好虚无土义的清谈,庄子认为自然万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庄子·齐物论》),且把长寿的彭祖和夭折的儿童等同看待,认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作者能与时风为悖。对老庄这种思想的大胆否定,是难能可贵的,然后作者从由古到今的事实中做了进一步的推断:“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基于这种认识,所以才“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留于*去阅读。尽管将来“事殊事异”,但“所以兴怀。其一致也”。这就从理论上说清了所以要编《兰亭诗集》的原因。最后一句,交代了写序的目的,引起*的感怀。文字收束得直截了当,开发的情思却绵绵不绝。

      这篇序言疏朗简净而韵味深长,突出地代表了王羲之的散文风格。且其造语玲珑剔透,琅琅上口。是古代骈文的精品。《兰亭集序》在骈文的几个方面都有所长。在句法上,对仗整齐,句意排比,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仰观宇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两两相对,音韵和谐,无斧凿之痕,语言清新、朴素自然。属于议论部分的文字也非常简沽,富有表现力,在用典上也只用“齐彭荡”和“修楔事”这样浅显易储的典故,这样朴素的行文与东晋对代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形成鲜明对照。

      这篇文章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阅读全文]...

2022-03-26 11:47:48
  • 陶醉的*义词_绝句古诗*义词

  • 句子大全包括名人名言、唯美句子、标语口号、经典台词、祝福语等等,经过众口相传和时间淘洗,留下的都非常意蕴深长,发人深省,或开心一乐,或顿生感悟。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陶醉的*义词,希望于您有所收获。

    中文发音:陶醉[to zu]

    词语解释: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以求得内心的安慰。

    *义词:沉浸、沉溺、迷恋、沉迷、耽溺、沉醉、着迷、入迷

    用陶醉造句

    1、悦耳的音乐令人陶醉。

    2、美丽的九寨沟是一个多么令人陶醉的地方啊!

    3、他为邻人们的羡嫉而陶醉。

    4、九寨沟的景色真是美极了,令我久久陶醉于这美景之中。

    5、这是一种易使人陶醉的经历。

    6、他们完全陶醉在音乐中。

    7、这令人陶醉的地方被开发商建成旅游区了。

    8、他们为光明的前景而陶醉。

    9、我早已陶醉在这世外桃源般的美景中,让我仿佛置身于幻想中。

    10、看着满山苍翠,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不禁陶醉了。

    11、桂林山水令人陶醉,旅客们一个个流连忘返。

    12、美妙的旋律总能令人陶醉其中。

    13、我看这,满山苍翠,呼吸这,清新的空气,我不禁陶醉了呢!

    14、在这微风吹拂和波光闪烁的河上溯流而上,真是令人陶醉。

    15、我陶醉于被浓厚文化色彩点缀的人生!我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中,流连忘返。

    16、她那歌喉的魅力令观众陶醉。

    17、面对这么多美丽的风景,我们能不陶醉其中吗?

    18、花园中,我被这清新的花香陶醉了。

    19、在这空旷的原野上,遍地织满金黄色的菊花,令南来北往的游客陶醉其中。

    用陶醉的*义词造句

    沉浸:有时候我觉得,沉浸在灯红酒绿的夜生活里是一种精神的放纵,虽然有效,但不持久。

    迷恋:这里的风景如此优美,怎能不让人迷恋?

    沉醉:他沉醉与大自然的美好中,将所有烦心事抛于脑后。

    着迷:北京奥运使一些不关注体育的人也开始着迷运动了。

    入迷:在他看来,这是一个陌生但又令人入迷的社会。

    【扩展阅读:怎么做好*义词的辨析与使用】

    1、*义词解释:*义词是指意思相*或意义相同的词语。(*义词是意思相*,同义词是意思相同。)

    2、*义词、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意义、色彩、功能等几个方面来辨析。

    3、很多*义词所表示的意思看起来差不多,但实际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却有一定的区别。如:简单强调难易程度低,结构简单不复杂,人比较单纯之类的;简洁可以强调不拖拉不繁琐。毕竟与究竟都是副词,意义上有区别,但也有相*点,都有终归、到底意思,只是毕竟强调不管别人怎么说,终究还是这样,语气相对较重;究竟强调不管条件怎样,结果还是这样,语气相对较轻。

    4、从感情色彩上来分辨:鼓舞、鼓动、煽动都是有激发人的情绪而让人行动起来的意思。但鼓舞是褒义词,鼓动是中性词,煽动却是贬义词。

    5、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

    6、适时使用*义词,可以使句子变得更生动,精心选用*义词,可以用同样的概念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又可让文章生辉。这就需要我们积累丰富的词汇了。

    [阅读全文]...

2022-07-21 09:31:18
  • 密切的*义词_绝句古诗*义词

  • 句子大全的语句,常常简短而有霸气,充满正能量。人生常常遇到困难,而那些好句子,不经意间直击内心柔软的地方,进而一改颓丧的心情。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密切的*义词。

    中文发音:密切[m qi]

    词语解释:彼此间关系亲*

    *义词:紧密、亲密、亲*、亲昵、亲切

    用密切造句

    1、他们两的关系很密切。

    2、我们将密切关注这件事的发展情况。

    3、我密切关注着他的一切行动。

    4、女性的痛苦总是与男子的自私密切相关。

    5、互联网与人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6、电流的强弱和电阻有着密切的联系。

    7、思想的变化与其性格有密切的关系

    用密切的*义词造句

    亲密:我和我的爸爸妈妈非常亲密,我们生活的很愉快!

    亲*:我和同学的关系很亲*,就像兄弟姐妹!

    亲昵:小华和小丽很亲昵,总是形影不离的。

    亲切: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突然听到有人说家乡话,让人觉得倍感亲切

    【扩展阅读:学会正确辨析及使用*义词】

    1、*义词解释:*义词是指意思相*或意义相同的词语。(*义词是意思相*,同义词是意思相同。)

    2、*义词、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意义、色彩、功能等几个方面来辨析。

    3、很多*义词所表示的意思看起来差不多,但实际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却有一定的区别。如:预定和预订,两个词都有预先约定的意思。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它所支配的对象多为抽象事物,如预定筹资计划、前进路线、预定年度财政赤字等;而预订则是指预先约定购买,它的后接对象均为商品等具体事物,如预订牛奶、房间、报纸等。

    4、从感情色彩上来分辨:如成果、结果和后果三个词语的感情色彩依次为:褒、中、贬。区别语体色彩的不同,也是一个辨析方法,如溜达与散步,聊天与谈话就可以从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加以区别。

    5、有些词看上去差不多,一般称为同义词。实际上,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词是不大会有的。其间的区别往往很细微,但这正是我们的语言丰富与精密的证明。我们爱护我们的语言,就应该经常注意词的意义和用法,下笔的时候,要严肃地、细致地加以选择。决断不下的时候,查查字典。

    6、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

    小编相关推荐

    中文发音:严厉[yn l]

    词语解释:严:严肃;厉:厉害。严肃而厉害。一般指做错事情后给予的厉害的、高层度的惩罚。

    *义词:严肃、严格、严峻

    用严厉造句

    1、由于和同学打架,他受到了老师严厉的批评。

    2、面对严厉的老师我们要严肃,尤其是面对严峻的事情的时候。

    3、每次小明做错事时,他的爸爸总是严厉的批评他。

    4、由于和同学打架,他受到了老师严厉的批评。

    5、他受到了老师严厉的批评。

    6、张校长很严厉地批评了这位逃课的学生。

    7、我们必须严厉的打击盗版。

    8、严厉的爱是孩子犯错时,父母心疼的责备。

    用严厉的*义词造句

    严肃:她努力装作不说不笑的样子,把脸绷得象石雕泥塑一样严肃。

    严格:新来的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

    严峻:面对汶川地震这么严峻的问题,*人民没有退缩。

    【扩展阅读:浅谈*义词的辨析、使用】

    一、凡是意义相同或相*的词就叫同义词。同义词意义完全相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相替代,亦称等义词。有些词意义基本相同,但并不完全相等,应用上也不能任意互换,彼此间有一定的细微差别,属*义词。意义完全相反或相对的词叫反义词。

    二、词语是词和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正确使用词语就要求掌握初中涉及的汉语词汇含义和正确使用的条件。主要涉及到*义词的区分,易混易错词语的正确选择,以及实词、虚词等各种词性的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选择。

    三、词的感情: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词语在反映客观事实时所传达出的态度和感情。包括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带有喜爱,赞许意味的词语叫褒义词;带有憎恶,贬斥意味的词语角贬义词;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坏的方面,表达的是客观冷静的态度的词语叫中性词。

    四、很多*义词所表示的意思看起来差不多,但实际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却有一定的区别。比如:安静、宁静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而宁静重在*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

    五、许多*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如:爱护爱抚与爱戴这三个词词义相*,但存在差异,是不能混用的。爱护指爱惜并保护,指人时常用于上对下,如老师爱护学生、要爱护年轻一代;指物时,可以是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物,如爱护公物、爱护集体荣誉。爱抚指疼爱抚慰,如母亲爱抚地给女儿梳妆。爱戴的意思要高一层,指敬爱并拥护,只指人不指物,常用于下对上,大多用于对领袖,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受到人民的爱戴;也可用于对有名望、有突出贡献的人,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科学家受到人民的爱戴。对一般领导不能用爱戴,只能用爱护,如尊重领导、爱护领导。

    六、要培养自己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就要重视日常积累;要在*时的阅读中认真体会词语的含义、用法及表达作用,掌握词语的规范用法;*时写作,要养成字字斟酌,力求用词准确的*惯;要用一定的时问对*义实词和易混虚词作集中复*,分门别类,归纳整理。

    中文发音:恐怖[kǒng b]

    词语解释:因可怕而畏惧。

    *义词:可怕、恐慌、恐惧、可骇

    [阅读全文]...

2022-02-13 02:04:04
  • 繁衍的*义词_绝句古诗*义词

  • 句子大全的语句,常常简短而有霸气,充满正能量。人生常常遇到困难,而那些好句子,不经意间直击内心柔软的地方,进而一改颓丧的心情。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繁衍的*义词。

    中文发音:繁衍[fn yǎn]

    词语解释:繁殖、衍生,使其逐渐增多、增广。如:繁衍后代。

    *义词:养殖、繁殖

    用繁衍造句

    1、仙人掌可以在荒沙中成活并且繁衍生长。

    2、人类在这地球上已经繁衍生息几千年了。

    3、兔子有充足的食物就会繁衍得很快。

    4、今天,我和同学意外的在小巷里看见两只小狗在繁衍下一代!

    5、小鸡可以繁衍出许多小小鸡。

    6、一群梅花鹿在森林里繁衍、生息,一群小鹿一个一个长大。

    7、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

    用繁衍的*义词造句

    养殖:我们家是做水产品养殖的。

    繁殖:我知道许多植物都是无性繁殖。

    【扩展阅读:*义词辨析】

    1、*义词解释:*义词是指意思相*或意义相同的词语。(*义词是意思相*,同义词是意思相同。)

    2、很多*义词所表示的意思看起来差不多,但实际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却有一定的区别。如:交换和交流都指双方把自己的东西给对方,但是它们的搭配对象却不同。交换一般与礼物、意思、资料、产品等搭配;交流则与思想、经验、文化、物资等搭配。交换搭配的对象大都是意义较具体的或所指范围较小的词;交流搭配的对象大都是意义较抽象或所指范围较大的词。

    3、从感情色彩上来分辨:尊重和尊敬在汉语里算是同义词,尊重做动词用时,有尊敬之义,故而人们在使用时不太注意。差别主要就敬字与重字上了,尊敬有恭敬,敬仰的意思,尊重有重视和庄重的含意。尊敬:一般是对长辈上级,尊重:用于所有人(*辈之间)。

    4、许多*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如:疲倦、疲乏、疲惫。这些*义词*同的词素,决定了它们的基本意义是一致的;而不同的词素,又体现了它们词义的差异。因此,同学们在找一个词的*义词时,可以抓住这个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词素,并用它来组词,然后找出*义词。掌握了找*义词的方法,还要注意积累词语,词语积累多了,找*义词也就比较容易了。

    5、汉字的表义性,决定字义教学的实质是辞义教学。因为只有当一个字同时也是一个词的时候,才有意义。字词义教学对学生掌握字形有很大帮助,可以减少机械记忆,增加意义识记。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很重要,因为理解课文必先理解每字词的意思。

    6、透过查字典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理解*义词之种类。有些词必须连接上下文才能正确解读者,则必须由老师从旁指导。增加阅读书籍的量亦可增强学生之词汇能力。对生字词多分析、比较,对训练儿童准确理解词义,区分具体事物的细微差别,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及正确使用*义词大有帮助。

    希望您能喜欢这些唯美的句子,优美的说说,在您的朋友圈能经常分享值得与他人分享的句子。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更多好内容,请阅读绝句古诗*义词,希望您有一个好心情!

    [阅读全文]...

2022-01-01 07:42:45
  • 爱国主义的诗句古诗

  •   1、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汪遵《咏昭君》

      2、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屈原《国殇》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杜牧《泊秦淮》

      4、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5、天意眷我中兴,*神武,踵曾孙周发。——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6、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8、*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9、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0、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11、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2、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郑思肖《二砺》

      13、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14、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司空曙《金陵怀古》

      1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16、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

      17、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屈原《国殇》

      18、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汪遵《咏昭君》

      19、天厌虏,臣离德。——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20、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21、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22、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

      23、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隐《隋宫》

      24、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陈与义《咏牡丹》

      25、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孔夷《南浦·旅怀》

      26、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27、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崔道融《西施滩》

      28、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29、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30、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31、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顾炎武《海上》

      32、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33、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4、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5、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3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7、国破山河落照红。——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38、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王维《少年行四首》

      39、*堂常邻*,一体君臣祭祀同。——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40、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41、一箫一剑*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龚自珍《漫感》

      42、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4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44、更持银盏起,为君寿。——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45、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46、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47、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元好问《江城子·醉来长袖舞鸡鸣》

      48、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4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50、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51、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阅读全文]...

2021-12-13 13:50:40
有关信义的古诗 - 句子
有关信义的古诗 - 语录
有关信义的古诗 - 说说
有关信义的古诗 - 名言
有关信义的古诗 - 诗词
有关信义的古诗 - 祝福
有关信义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