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发展观点的诗句

关于体现发展观点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体现发展观点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体现发展观点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体现发展观点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928) 语录(54) 说说(57) 名言(21) 诗词(89) 祝福(70) 心语(1)

  • 政治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 教育
  • 政治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在*日的学*中,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就是学*的重点。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政治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什么是发展?(即发展的实质)

      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走向灭亡的事物。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发展的普遍性

      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3、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把握这一观点有何意义?

      前途是光明的:

      (1)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2)它在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吸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3)社会领域内的新事物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而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2)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

      (3)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而,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意义: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既要充满信心,鼓励、支持新事物,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接受挫折与考验。

      4、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含义: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相互关系:

      (1)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4)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5、把握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的意义

      做好量的积累,为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有哪些表现?/发展的普遍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世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纵观的进程,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有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到*社会,而*社会仍将继续发展。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任何理论都在不断发展。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2、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注意:新旧事物的根本划分标准:看它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

      3、发展的普遍性和发展的实质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用形而上学静止的眼光看问题。

      4、事物发展的前途和道路(发展的总趋势: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它在旧事物的母体中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②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

      ③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④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②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③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3)这就要求我们:

      ①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

      ②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5、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①量变: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化,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②质变: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阅读全文]...

2022-01-15 03:04:29
  • 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

  • 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发展必须是协调的。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3.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资源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利用,保证人类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要满足人类的需要,也要维护自然界的*衡;要注意人类当前的利益,也要注意人类未来的利益。要改变那些只管建设、不管保护、滥开发、不治理,只顾眼前的增长、缺乏长远的打算,重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的错误做法,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惠及子孙后代。要把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科学发展观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正式提出的。党的*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包含着三大文明、六个“更加”,是*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充分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之后,特别是经过抗击非典的斗争,我们党对社会全面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2003年11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于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这既是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

      全面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他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我们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基本理论。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建设*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抓住发展,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抓住了*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果,都是建立在发展基础之上的。不发展,就没有*特色社会主义;不发展,就不可能解决我们面临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发展始终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所追求的发展,不应是孤立、片面的,不计代价、竭泽而渔、不能持续的发展,而是在科学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的和*发展。紧紧抓住发展这一要义,就要时刻牢记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此,必须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和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集中起来就是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我们党长期执政中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经验,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就是要从*发展全局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调节并处理好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促进整个社会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坚持统筹兼顾,关键是坚持科学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抓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就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就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挑战风险,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就要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既要积极发挥*作用,适当运用行政手段,又要尊重和遵循市场规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发展的活力和效率。在工作的部署和安排上,要始终站在战略的高度,处理好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4、科学发展观的目的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的社会主义,也应该是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是*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最根本基础是发展。发展,不仅需要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条件,而且发展的目的、要求本身就包括社会和谐,进而包括更广阔领域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所以,一定要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要按照民主法治、公*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要最大限度地鼓励人们发挥创新、创业、创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保持社会的*衡、和谐与稳定,坚持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和谐,在促进社会和谐中推动科学发展。

      5、实现科学发展观坚持的基本路线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制定的,集中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要求,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最重要的宝贵经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基本路线要管100年。*同志强调:“我们一直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不但这一届领导人要坚持,下一届、再下一届都要坚持,一直坚持下去。”按照党的基本路线要求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而只有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才能确保实现科学发展。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充分认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持以科学发展的实际行动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来促进科学发展。

      6、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推进科学发展,就必须总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就是坚持 “五个统筹”,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可持续,就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7、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

      8、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障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用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高党领导和驾驭发展全局的水*和能力。要围绕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发展进步、更好地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建设中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第二,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第三,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原因

      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

      第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

      第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阅读全文]...

2022-05-26 17:14:06
  • 谈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论文

  • 谈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论文

      在*时的学*、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谈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要:

      文章阐述了人在与自然关系中的主体地位与可持续发展观的本义。指出了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的两个关系。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人与自然 可持续发展

      21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并被众多国家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战略付诸实践,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的质的飞跃。关注人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问题,关系到如何把握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以至能否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一、人在与自然关系中的主体地位

      所谓人的主体地位,是指人在与自然界关系中的一种位置,即在这种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人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为:

      (1)人依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2)人通过实践活动将外在于人的自然“理想化”,以充实、完善和发展人自身;

      (3)人的主体地位的实质在于人是目的。

      就人类而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与有效处理,都必然以是否符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最终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当然,这并不否定自然界在人们活动面前确实存在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即自然界可以独立于人而存在,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和本质。一方面,人在自然界面前不能“为所欲为”,必须承认自然界的真实存在,尊重自然规律;另一方面,自然界存在及其规律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为人的生存及其发展提供了条件,为人的活动服务,为人的目的服务。这就是人的主体地位的基本涵义,也是人与自然之间“主—客”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定。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本义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从发展观上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种基本观点:

      一是传统发展观的“以人为本”观点,这种发展观把社会发展仅仅归结为单纯的经济水*和经济标准,偏重物质财富的增长。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仅仅把自然界作为人类获取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资料的源泉,作为人类“征服”、“改造”的对象,没有看到自然界对人类活动的限制和人类对自然界依赖性的一面,对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给予不恰当的夸大,这是造成今天人类面临诸多“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

      二是“纯自然”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人以外的所有自然物都有其“内在价值”和“自身利益”,自然界中所有的生命物种都是“*等”的,人只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分子,它从根本上否定了“以人为本”关于人是自然界“主宰”的狭隘观念,但同时也把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消解了。因此,“纯自然”观点必须面对人类要维护生态*衡、保护环境的目的是什么的理论困境和实践难题。

      三是可持续发展观,也是以人为主体的辩证发展观。它是克服了“以人为本”和“纯自然”观点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片面性,整合了其中的科学、合理的成分而确立的更科学的发展观。从方法论层次上看,“以人为本”发展观的缺陷,是它没有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是“主—仆”关系,未能重视和恰当地把握自然界的存在及其对人的价值和意义;而“纯自然”发展观的偏颇之处,在于它从根本上否定了人在自然界面前的主体性和人在与自然界关系中的主体地位,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是“主—主”关系,在所谓“*等”原则下彻底否定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这样一来,人与其他自然物混为一谈。与前两者不同,可持续发展观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在“主—客”关系的框架内进行分析理解,认为人与自然是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规定)中分别获得了主、客体的地位与作用。这里,人与其他自然物不同之处在于,人除了与其他自然物构成主、客体关系外,人类内部的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也构成主、客体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说,人有“内在价值”,而其他自然物只有“外在价值”,即属人的价值。

      三、人的主体地位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关系,这些关系可以分为认识和实践两个层面:

      1、在认识的层面上。正确认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这里的目的和手段的含义是指可持续发展(包括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人与人关系和谐及社会诸方面的和谐发展)的目的,和对达到此目的具有价值意义的手段。那么,人与自然关系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与手段关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在终极、抽象的意义上,人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自然界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条件;从当下、具体的角度看,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人与自然关系,则表现为互为目的手段的关系,即人们活动的目的所指,有的是为了人的某种利益需要而改造和利用自然,也有的是为了保护自然以维护生态*衡而转变人的某些观念或对人的某些物质欲求进行限制。正是人与自然之间在具体时空中的互为目的手段的相互作用,使人类得到发展,也使自然环境得到保护,进而实现自然界演化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持续。

      2、在实践的层面上。正确处理改造自然与改造人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同人与人和谐的统一,对可持续发展而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核心”,人与人的和谐是“实质”,“核心”是由“实质”决定的。所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既要围绕“核心”,更要抓住“实质”,要把改造自然和改造人联系起来,而且要把改造人放到首位。这是因为,人作为主体,而其他自然物是作为人存在发展所必需的“环境”身份而存在的。人的活动不但有破坏生态环境的负效应,同时也有自觉地保护环境、改善生态*衡的责任能力和积极成果。从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出发改造人,以实现人与自然界和谐和人与人和谐的一致。

      首先,人类必须正确对待利益问题:

      一是人类的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关系问题。应该说,人类的整体利益与自然界演化规律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局部利益往往与整体利益发生冲突,因而就出现为了本国、本民族、本地区或个人等局部利益而伤害人类的整体利益的情况,这种人类利益之间的冲突,往往表现为人的活动的价值取向与自然规律不一致而造成种种“生态问题”。例如在1997年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的《京都议定书》,不但它获得通过就已十分不易,而且执行起来更是困难重重,有的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公开拒绝承诺履行《议定书》的有关条款。这种固守局部利益的“本位主义”,既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冲突,又造成不亚于自然生态问题的“社会生态问题”,如全球范围内不合理的资源配置、不公正的发达与不发达和日益扩大的贪富不均等。

      二是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关系问题。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而要真正实现人的发展的可持续,除了要合理对待局部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关系外,还要处理好代际之间的利益关系,。要把发展的权利与发展的义务统一起来,既要实现和维护当代人的发展权,又不能剥夺了后代人的发展权。

      总之,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阅读全文]...

2021-11-25 07:20:53
  • 体现亲情的诗句

  • 亲情
  • 体现亲情的诗句

      古代的人是很看重亲情的,也有很多写亲情的诗句,我们可以一起看看下面哦!

      1、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2、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来源于《格言联璧》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来源于王维《渭城曲》

      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源于李白《静夜思》

      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来源于贺知章《回乡偶书》

      6、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来源于《劝孝歌》

      7、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来源于《格言对联》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来源于李清照《菩萨蛮》

      9、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来源于《劝孝歌》

      10、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来源于《格言集锦》

      1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来源于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来源于汉乐府民歌《悲歌》

      13、悲莫悲兮生别离。——来源于屈原《九歌·少司命》

      1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来源于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来源于高适《别董大》

      16、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来源于杜甫《月夜忆舍弟》

      17、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来源于《三字经》

      18、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来源于汉〗刘安

      1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来源于李白《赠汪伦》

      20、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来源于韩愈

      2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来源于李商隐《无题》

      2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来源于李煜《相见欢》

      23、无父何怙,无母何恃?——来源于《诗经》

      2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来源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5、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来源于赵瑕《江楼感怀》

      26、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来源于《劝孝歌》

      27、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来源于《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8、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来源于《诗经》

      29、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来源于李煜《浪淘沙》

      30、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来源于王建

      31、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来源于黄庭坚《寄黄几复》

      32、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来源于费孝通

      33、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来源于韩愈

      34、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来源于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35、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来源于司空图《漫书五首》

      36、*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来源于宋之问《度大庾岭》

      3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来源于杜甫《月夜忆舍弟》

      3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来源于杜甫《春望》

      39、顾我,复我。——来源于《诗经》

      40、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来源于苏轼《水调歌头》

      41、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来源于南李煜《清*乐》

      42、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来源于《劝孝歌》

      43、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来源于《小儿语》

      44、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来源于杜牧《赠别》

      45、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来源于字严

      46、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来源于《格言联璧》

      4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来源于孟郊《游子吟》

      48、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来源于《劝孝歌》

      49、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来源于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阅读全文]...

2022-03-31 17:33:59
  • 高二政治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知识点

  • 教育
  • 高二政治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知识点

      在日常过程学*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二政治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发展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4、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辩证关系原理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着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根本的、显着的变化。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抓住机遇,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当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要坚持适度原则。

      5、事物发展的原因

      内外因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拓展:高二政治必考知识点

      1、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文化创新有什么决定?

      文化创新由社会实践决定,表现为: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3、文化创新的作用有哪些?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文化创新的途径有哪些?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①含义: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②要求: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

      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3)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即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①含义: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②要求:A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B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的文化要*等交流、相互借鉴。

      C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4)坚持正确方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克服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等错误倾向。

      5、当今时代,如何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1)立足于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2)在历史和现实、东方和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6、学*型社会

      (1)核心内涵:全民学*、终身学*。

      (2)为什么要建设学*型社会?

      ①建设学*型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②建设学*型社会,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③建设学*型社会,能够促进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

      ④建设学*型社会,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阅读全文]...

2022-06-22 07:54:59
  • 体现孤独的诗句

  • 孤独,伤感
  • 1、孤眠鸾帐里,枉劳魂梦,夜夜飞扬。——佚名《凤归云·闺怨》

    2、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谢灵运《登池上楼》

    3、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4、桃花洞,瑶台梦,一片春愁谁与共?——和凝《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缕凤》

    5、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6、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马戴《灞上秋居》

    7、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刘长卿《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8、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朱彝尊《长亭怨慢·雁》

    9、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杜甫《石壕吏》

    10、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11、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李白《独不见》

    12、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13、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赵嘏《江楼旧感》

    14、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王建《七夕曲》

    15、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权德舆《月夜江行/旅次江亭》

    16、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白居易《阴雨》

    17、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8、谁怜散髻吹笙,天涯芳草关情。——纳兰性德《清*乐·孤花片叶》

    19、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20、午枕梦初残,高楼上,独凭阑干。——朱栴《青杏儿·秋》

    21、独倚危栏,神游无际,天地犹嫌隘。——朱栴《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贺兰山作》

    22、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23、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李商隐《日射》

    24、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25、道休孤密约,鉴取深盟。——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

    26、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古意/独不见》

    27、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8、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温庭筠《过陈琳墓》

    29、几度白衣虚令节,致疑黄菊是孤芳。——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30、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叶梦得《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31、绕遍回廊还独坐。月笼云暗重门锁。——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32、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刘禹锡《秋风引》

    33、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34、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35、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徐祯卿《在武昌作》

    36、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

    37、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乐·孤花片叶》

    38、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孟浩然《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39、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李商隐《春雨》

    40、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李白《独不见》

    41、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2、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43、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崔涂《孤雁》

    44、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45、徐郎老,恨断肠声在,离镜孤鸾。——吴文英《新雁过妆楼·中秋后一夕李方庵月庭延客命小妓过新水令坐间赋词》

    46、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47、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48、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李白《独不见》

    49、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50、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元稹《离思五首》

    51、筹边独坐,岂欲登览快双眸。——戴复古《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

    [阅读全文]...

2022-07-04 22:37:49
  •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句

  • 爱国,思想
  •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句

      引导语: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那么我们一起来阅读与学*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爱国思想的.诗句。

      篇一:体现爱国思想的诗句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宋·陆游

      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宋·陆游

      4、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5、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6、精忠报国。还我河山!——岳飞

      7、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吴玉章

      8、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令狐楚《少年行》

      9、一箫一剑*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清·龚自珍《漫感》

      10、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11、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

      12、赤心事上,忧国如家。——韩愈

      13、以国家之务为己任。——韩愈

      14、忧国者不顾其身,爱民者不罔其上。——林逋

      15、专利国家,不为身谋。——司马光

      16、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1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1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篇二:体现爱国思想的诗句

      1、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2、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杜甫

      3、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杜甫

      4、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

      5、赤心事上,忧国如家。——韩愈

      6、以国家之务为己任。——韩愈

      7、忧国者不顾其身,爱民者不罔其上。——林逋

      8、专利国家,不为身谋。——司马光

      9、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11、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赵博生

      12、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13、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14、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15、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吴玉章

      1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7、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18、寸寸山河寸寸金。——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阅读全文]...

2022-06-13 04:06:23
  •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句_体现七夕的诗句

  • 思想,爱国,七夕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绝句古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时时温*,好句摘抄网为您收集《体现爱国思想的诗句》,整理经典的古诗绝句。

    1、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2、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3、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4、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李白《登高丘而望远》

    5、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亦有限,列国自有疆。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7、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8、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9、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10、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12、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3、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14、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15、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16、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17、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王维《少年行四首》

    18、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19、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虞集《听雨》

    20、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1、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未还?怅晨星残月,北州豪杰。陈人杰《沁园春丁酉岁感事》

    2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23、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24、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5、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棋见六朝。钱谦益《金陵后观棋绝句六首选一》

    26、天厌虏,臣离德。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27、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二砺》

    28、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29、天相汉,民怀国。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30、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31、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李白《古风》

    32、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33、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孔绍安《侍宴咏石榴》

    34、埋没钱塘歌吹里,当年却是皇都。魏大中《临江仙埋没钱塘歌吹里》

    35、更持银盏起,为君寿。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36、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文及翁《贺新郎西湖》

    37、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陆游《病起书怀》

    38、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

    39、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40、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41、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42、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陈陶《陇西行》

    43、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44、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

    4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46、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47、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48、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4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0、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阅读全文]...

2022-01-22 05:52:55
  •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句_体现七夕的诗句

  • 思想,七夕,祝福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绝句古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时时温*,“励志的句子”为您收集《体现爱国思想的诗句》,整理经典的古诗绝句。

    1、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2、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3、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4、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李白《登高丘而望远》

    5、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亦有限,列国自有疆。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7、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8、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9、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10、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12、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3、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14、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15、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16、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17、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王维《少年行四首》

    18、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19、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虞集《听雨》

    20、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1、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未还?怅晨星残月,北州豪杰。陈人杰《沁园春丁酉岁感事》

    2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23、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24、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5、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棋见六朝。钱谦益《金陵后观棋绝句六首选一》

    26、天厌虏,臣离德。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27、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二砺》

    28、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29、天相汉,民怀国。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30、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31、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李白《古风》

    32、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33、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孔绍安《侍宴咏石榴》

    34、埋没钱塘歌吹里,当年却是皇都。魏大中《临江仙埋没钱塘歌吹里》

    35、更持银盏起,为君寿。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36、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文及翁《贺新郎西湖》

    37、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陆游《病起书怀》

    38、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

    39、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40、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41、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42、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陈陶《陇西行》

    43、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44、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

    4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46、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47、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48、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4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0、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阅读全文]...

2022-04-27 08:44:23
  • 体现心情不好的诗句

  • 心情不好
  • 体现心情不好的诗句

      体现心情不好的诗句有哪些呢?下面随小编一起看看体现心情不好的'诗句大全吧~

      1、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2、愁望春归,春归更无绪。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百年愁里过,万感醉中来。

      5、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6、酒力不能久,愁恨无可医。

      7、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8、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9、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

      10、夕阳夕下,断肠人在天涯。

      11、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12、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13、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14、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15、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6、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17、愁损翠黛双眉,日日花阑独凭。

      18、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谁寻。

      19、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

      20、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21、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22、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2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24、不是春来偏爱酒,应须得酒遣春愁。

      2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26、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27、愁绝桑阴春欲暮,一痕浓绿上眉端。

      28、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29、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

      30、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31、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32、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33、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34、江水添将愁更满,茫茫直与长天远。

      35、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36、老去渐知时态薄,愁来惟愿酒杯深。

      37、离愁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38、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39、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40、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

      4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42、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43、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辞强说愁。

      44、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45、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46、万里阴山万里沙,谁将绿鬓斗霜华。

      47、我本将心比明月,奈何明月照清渠。

      48、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49、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阅读全文]...

2022-01-03 21:21:24
体现发展观点的诗句 - 句子
体现发展观点的诗句 - 语录
体现发展观点的诗句 - 说说
体现发展观点的诗句 - 名言
体现发展观点的诗句 - 诗词
体现发展观点的诗句 - 祝福
体现发展观点的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