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首古今咏月的古诗

关于两首古今咏月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两首古今咏月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两首古今咏月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两首古今咏月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51) 语录(52) 说说(71) 名言(35) 诗词(8k+) 祝福(20) 心语(3)

  • 古诗两首咏柳的意思

  • 文学
  • 古诗两首咏柳的意思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两首咏柳的意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这篇精读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咏柳》,咏,意思是用诗词的形式描述。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柳树在春天生发,是春天有代表性的景物,作者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世界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妆”,打扮。“一树”,满树,“一”字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扮的一样。

      “万条垂下绿丝绦”:“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绦”,一种丝织的带子。全句的意思是: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不知细叶谁裁出”:“细叶”,柳树新萌发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子。“裁”,裁剪。全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

      “二月春风似剪刀”:似,好像。全句的意思是: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咏柳》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赋予巧妙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这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

      《春日》诗题的意思是在春天里。全诗讲的是作者在春日里游览,看到无限的春光,从中有所体悟,阐发了自己的哲理思考。

      “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中部,源于山东省泗水县东蒙山南麓,因四源并发而得名。它是淮河的支流,流经曲阜,也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和死后安葬处的*旁。“滨”,水边。在泗水边“寻芳”,实际上说的是追求圣人大道。全句的意思是: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

      “无边光景一时新”:“光景”,风光景色。“一时”,一个时辰,这里形容时间很短,一时之间。全句的意思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等闲识得东风面”:“等闲”,*常、随便。识得,认识到。“东风面”,春风的面貌,因我国春夏季多为东南风,故称春风为东风。全句的意思是:*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

      “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总是”,都是。全句的意思是: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景象都是由春风点染而成的。以上两句的意思是: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也就是说,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这首诗前两句是从感性(看)上得到认识,后两句从理性(想)上受到启发。同时,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描绘春天的景色,“无边光景一时新”是虚写,“万紫千红总是春”是实写。虚实结合、寓哲理于感性形象之中,不仅把春天描绘得生气勃勃,而且蕴含了深刻的道理,给人以理性的思考,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

      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大家在诵读中了解大自然春天的美丽和生气勃勃,从中感悟春天生命力的美好,同时,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是让大家积累诗句,培养对祖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感情。

      这两首诗的学*的重点是让大家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拓展阅读:古诗咏柳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5个字。正确读出碧玉、妆成、裁出、剪刀“4个词语。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通过想象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拓展积累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品味诗歌的意境,想象古诗描绘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虽然春天悄悄地走了,但春天的美景总让我们挥之不去,请看:(出示春景图)看了这美丽的'春色,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春天吗?你最喜欢春天的什么?

      一、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看老师写(1板书诗题)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

      师:谁来读课题?齐读课题,

      (1)学*咏(读准字音:指名读、齐读;识忆字形)

      (2)理解咏

      师:咏字是口字旁,那么咏就是(生尝试说:歌唱、赞美的意思),咏柳就是(生说歌唱、赞美柳树)

      师:我们来读读课题。(齐读)

      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

      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让我们在诗中寻找吧!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自由读诗,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2)指名分行读(四人一人一句,开火车读)

      (3)了解似的两种读音

      (4)学*绦:正音、识忆字形、理解绦的意思(绦是绞丝旁,那么就是与丝织有关,那绦的意思就是)生说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看注释是读懂古诗最好的方法。读绿丝绦理解绿丝绦(出示实物)

      (5)下面我们来读读古诗,看谁读得正确通顺。齐读古诗

      2、读出节奏,

      听了你们读,老师也想读

      听出了老师与你们读得有什么不同吗?

      (有节奏)读的有高有低叫韵律,有快有慢叫节奏

      好,请你们也用这种节奏读一读自由读

      指名读1中1好、带读齐读古诗。这次老师听出来了,有点像古人读诗了。

      三、理解诗意,品读诗句

    [阅读全文]...

2021-12-17 07:04:22
  • 关于古今的诗句

  •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 ——柳宗元《读书》

    离恨如旨酒,古今饮皆醉。——贯休《古离别》

    今古事,古今嗟。西湖流水响琵琶。——张炎《思佳客·梦里瞢腾说梦华》

    寒食由来古今重,四海人人作丘垅。——张嵲《寒食行》

    离恨如旨酒,古今饮皆醉。只恐长江水,尽是儿女泪。——贯休《古离别》

    古今墨客兼骚客,推许黄山甲众山。——杨公远《黄山》

    黄鹤山前黄鹤楼,楼前江水古今流。——王恭《拟题黄鹤楼》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上作》

    瘴雨蛮烟朝暮景,*芜野草古今愁。——殷尧藩《九日》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李贺《秦王饮酒》

    浩浩古今奚我独?悠悠江海是吾师。——范梈《晚经皮使君江居不见,赋简二首·其二》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嗔,是非拂面尘,消磨尽,古今无限人。——张可久《金字经·乐闲》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傲尘世山无古今,避风波鸥自浮沉。——张可久《折桂令·石塘道中》

    汉水秦关古今恨,谩劳神,何须斗大黄金印。——任昱《越调·小桃红》

    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李白《古风其十八·天津三月时》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纳兰容若《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长河浩浩东注,不尽古今情。——元好问《水调歌头·汜水故城登眺》

    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二十》

    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辛弃疾《满江红·点火樱桃》

    时节序麟次,古今同雁行。——杜牧《郡斋独酌》

    古今陵谷茫茫。 市朝往往耕桑。——辛弃疾《清*乐·题上卢桥》

    缅彼十八人,古今同此适。——白居易《春游二林寺》

    断送古今惟岁月,昏昏腊酒又迎年。——谭嗣同《除夕感怀其一》

    归来后,一竿钓钩,不挂古今愁。——乔吉《中吕·满庭芳·铁马儿虚檐》

    古今不遇岂惟我,宇宙无穷付与诗。——方岳《次韵费司法·山居未省佩弦韦》

    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客轮来去辙,驿路古今尘。——司马光《三月十五日宿魏云夫山庄》

    包古今不宜时短褐,泛江湖无定处行窝。——乔吉《中吕·满庭芳·铁马儿虚檐》

    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胜践无古今,人事自作疎。——赵蕃《别齐之》

    然自古今来,几人号胶漆。——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寄乐天》

    古今冠盖场,毁誉固一致。——张元干《奉送真歇禅师往住阿育山兼简黄檗云峰诸老》

    两公但取醉,古今共高丘。——黄庭坚《次韵章禹直魏道辅赠答之诗》

    建标天地阔,诣绝古今迷。——杜甫《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

    冥观洞古今,象外逐幽好。——韩愈《荐士》

    古今大瞻惟蒙叟,不但诬丘又谤聃。——刘克庄《用厚后弟强甫韵·素昧*与顺庵》

    此诚士君子之高致,古今不易之美行也,今先生乃披发而居巨海之中,与若君子者远,吾恐世之叹先生而非之也。——阮籍《大人先生传》

    激八风以扬声,蹑元吉之高踪,被九天以开除兮,来云气以驭飞龙,专上下以制统兮,殊古今而靡同。——阮籍《大人先生传》

    古今倾败者,历历皆可记。——范质《诫儿侄八百字》

    孙郎胸次夫何如,贮储古今万卷余。——方回《听孙链师琴》

    古今贤达士,用舍各行志。——郑善夫《答毛汝厉侍御》

    不见辽城外,古今冢累累。——白居易《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韩愈《符读书城南》

    刑政二字布楷法,古今书帖未足观。——梅尧臣《张圣民学士出御书并法帖共阅之》

    古今相共失,语默两难恬。——孟郊《喷玉布》

    古今几人此游历,赋咏往往兴叹咨。——童冀《读磨崖碑》

    [阅读全文]...

2022-07-01 02:49:17
  • 苏教版四下古诗及古今贤文复*

  • 苏教版四下古诗及古今贤文复*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四下古诗及古今贤文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描写儿童天真可爱活泼的古诗:

      《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描写荷花的(也是夏天的)古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描写黄河的.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4.描写赞美春天的古诗:

      《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日偶成》宋程颢云淡风轻*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刀。

      5.描写秋季景色的诗句:

      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6.描写冬季景色的诗句: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7.有关团结合作的名言:

      人心齐,泰山移。 独脚难行,鼓掌难鸣。水涨船高,柴多火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块砖头砌不成墙,一根木头盖不成房。一根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远水难救*火,远亲不如*邻。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家乡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豆角开花藤牵藤,朋友相处心连心。

      8.《三字经》: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礼仪。香九龄,能温*。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阅读全文]...

2022-06-27 02:36:35
  • 咏月抒情古诗句

  • 抒情
  •   1、对此怀素心,千里共明月。——德隐《新秋晚眺》

      2、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3、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4、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李白《春怨》

      5、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6、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7、一灯人著梦,双燕月当楼。——史达祖《临江仙·闺思》

      8、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王昌龄《送任五之桂林》

      9、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10、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11、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12、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李商隐《霜月》

      13、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赵匡胤《咏初日》

      1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15、斜月半窗还少睡。——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16、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17、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18、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9、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20、难将心事和人说,说与青天明月知。——唐寅《美人对月》

      21、只应花月似欢缘。——晏几道《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

      22、尽道武陵溪上路。——真德秀《蝶恋花·*月桥花半吐》

      23、的的连星出,亭亭向月新。——江总《三善殿夜望山灯诗》

      24、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25、石龙舞罢松风晓。——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26、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刘沧《经炀帝行宫》

      27、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张先《青门引·春思》

      28、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29、冉冉年华吾自老。——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30、汉江明月照归人,万里秋风一叶身。——边贡《重赠吴国宾》

      31、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32、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33、长沟流月去无声。——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34、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王勃《秋江送别二首》

      35、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魏夫人《点绛唇·波上清风》

      36、倦游京洛风尘,夜来病酒无人问。——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37、花底一声莺,花上半钩斜月。——刘翰《好事*·花底一声莺》

      38、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39、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王琪《望江南·江南月》

      40、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秋河。——顾况《宫词五首·其二》

      41、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张孝祥《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42、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43、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铺吹不起。——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

      44、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45、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李白《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46、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三》

      47、携手看花深径,扶肩待月斜廊。——贺铸《西江月·携手看花深径》

      48、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三五七言》

      49、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50、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

      51、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阅读全文]...

2022-06-20 14:03:24
  • 古今通用元宵诗句

  • 元宵
  • 古今通用元宵诗句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下面是关于古今通用元宵诗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

      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折桂令·元宵》

      (元)佚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

      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天上转,

      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

      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

      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

      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

      暗星随马去,

      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

      行歌尽落梅,

      今吾不禁夜,

      玉漏莫相催。

    [阅读全文]...

2021-12-21 23:01:37
  • 木兰诗古今异义的词

  • 木兰诗古今异义的词

      文言文中会有不少的古今异义的词,那么木兰诗中古今异义的词又有哪些呢?

      木兰诗古今异义的词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古义:只。

      今义:但是。

      2、策勋十二转

      古义:量词,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

      今义:转过。

      3、赏赐百千强

      古义:多,有余。

      今义:与“差”相对。

      【整体把握】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第一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木兰之所以“叹息”,不是因为儿女的心事,而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第二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表示对此事的极度重视,愿为父亲分担压力;“旦辞爷娘去……”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这里写木兰从家中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地,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第三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刁斗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第四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第五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第六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其诗中几件事的描绘详略得当,一,二,三,六,七段详写木兰女儿情怀,四,五段略写战场上的英雄气概。从内容上突出儿女情怀,丰富英雄性格,是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结构上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厚禄而热爱和*生活。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全文]...

2022-05-14 06:38:21
  • 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

  • 战争
  • 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句都不陌生吧,诗句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2、晋鄙兵回为重难,秦师收旆亦西还。——汪遵《夷门》

      3、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李白《发白马》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烽火*安夜,归梦到家山。——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

      6、只座上、已无老兵。——姚云文《紫萸香慢·*重阳》

      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9、听夜鸣黄鹤,楼高百尺,朝驰白马,笔扫千军。——吴文英《沁园春·送翁宾旸游鄂渚》

      10、三十遴骁勇,从军事北荒。——张玉娘《从军行》

      1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2、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13、从军乐,莫问所从谁。——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14、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15、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张玉娘《从军行》

      16、送老薤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17、书角吹杨柳,金山险马当。——张玉娘《从军行》

      18、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19、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李颀《古从军行》

      20、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2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2、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杜荀鹤《题所居村舍》

      23、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24、南冠终日囚军府,北雁何时到上林?开口摧颓空抱朴,协肩奔走尚腰金。——宇文虚中《在金日作·选二》

      25、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李颀《古从军行》

      26、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李约《过华清宫》

      27、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徐锡麟《出塞》

      28、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29、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30、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其一》

      31、移戌腰金印,将军度玉关。——王镃《塞上曲》

      32、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刘基《北风行》

      33、昔事前军幕,今逐嫖姚兵。——范云《效古诗》

      34、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虞姬《和项王歌》

      35、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杜甫《悲陈陶》

      36、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37、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杜甫《岁暮》

      38、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然。——李白《战城南》

      39、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40、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元稹《田家词》

      41、细腰争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下来。——李涉《楚宫怨二首·其一》

      42、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李纲《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43、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李颀《古从军行》

      44、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45、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许浑《金陵怀古》

      46、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47、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杜甫《岁暮》

      48、已闻塞下销锋镝,正自胸中有甲兵。——陈亮《送文子转漕江东二首》

      49、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屈大均《鲁连台》

    [阅读全文]...

2022-03-26 23:52:37
  • 木兰诗中走的古今异义

  • 阅读
  • 木兰诗中走的古今异义

      木兰诗中走的古今异义是什么?大家知道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木兰诗中走的古今异义,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木兰诗

      南北朝:佚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中走的古今异义

      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译文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火伴,火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文言常识

      字词句

      A.字音:机杼〔zhù〕 鞍鞯〔ān jiān〕 辔〔pèi〕头 鸣溅溅〔jiān〕 金柝〔tuò〕 阿姊〔zǐ〕 霍霍〔huò〕 可汗〔kè hán〕 贴:军帖〔tiě〕;贴〔tiē〕黄花;字帖〔tiè〕

      通假字

      ①.对镜帖花黄:“帖”通“贴”,贴,粘贴。

      古今异义

      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⑤户:古义为门,木兰当户织;今义人家、门第。

      ⑥迷离:古义为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⑦十二:古义为虚数多,今义数词,十二。

      一词多义

      市:a.集市,e.g.:东市买骏马;b.买,e.g.: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a.买(东西), e.g.:东市买骏马;b.雇,租,e.g.:欲买舟而下。

      愿:a愿意,e.g.:愿为市鞍马;b希望,e.g.:愿驰千里足。

      词语活用

      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

      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成语:扑朔迷离

      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现指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②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所思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历经数年,有的战死,有的活下来凯旋。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整理头发和贴上装饰。

    [阅读全文]...

2022-04-12 22:46:33
  • 咏月诗句有哪些(咏月的诗句古诗大全)

  • 上古明月诗五首:三五明月满,明月皎夜光

    上古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中是指秦汉,包含汉朝的从自有文字开始起的诗歌。是中国诗歌的源头。看看上古时代的人如何描写明月和月光吧。

    月,商朝的甲骨文,写作半月形。商朝距今3600年。实际用大历史的眼睛来看,并不遥远。但是相信商朝并非第一个使用文字的时代,在他之前的夏朝,有著名的《禹刑》流传后世,在夏朝之前的古黄帝时代,已经有了完善的甲子历法。他们的文字和文化总要有载体来传播和流传。

    那么那个时候的人,是怎么写月字?

    但商朝的月字已经很美了,为了区别太阳,以半月形写月亮,简单好用,这就是月亮,虽然它一年还有十二次或以上的圆月。这个半月形的字到现在依然还保留着着依稀的上古的痕迹,带着弯月的弧度。

    诗经被认为是周朝到春秋的诗歌总集,距离商朝也不远,这最早的诗歌记录,已经有了生动的月亮诗。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诗经《月出》

    这是诗歌里最早的明月。那月亮出来了出来了,月光皎洁啊,那妹子那妹子也出现了,一步步婀娜窈窕。她踩着我的心跳啊。

    这有典型的民歌,重复抒情的旋律,形容月亮,用皎洁,白亮,光耀,那是巨大美丽的夜景,月光流淌,那妹子的身影容貌在月光下,优美舒缓。是谁,不远不*看着,忍受着内心的煎熬?

    有理由相信,这是秋天的月亮,古代人们生活资料和技术有限,充分利用天光,这能够悠闲出现在月光下的美女,她是贵族的少女,是秋夜祭祀的巫女,还是秋夜*中村落的姑娘呢?

    我们记住了那美丽的月光和剪影。所有的爱情,到后来也许忘记了你的容貌,却分明记得那最初的景色的细节,那天有最美的明月光。

    中国诗歌里形容月亮的皎,皓,都是出自这里。

    稍晚时候的屈原,也写了月亮,但是是侧写。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出自汤谷,次于蒙氾.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屈原《天问》

    人在日月下是渺小的,当你个人处在无力改变命运的时候,山川日月是强悍无情的背景。屈原作为楚国上层的官员,他本身应该是敬畏自然。然而楚国行将灭亡,他不得已去逼问苍天和神灵。那天在哪里是尽头,太阳为什么你按照黄道十二轨迹在运行,日月你们究竟是在做什么,是谁引导你们陈列在天上?太阳你从汤谷出来,到晚上落在海水里,你一天要行多少里?

    而月亮啊月亮,你有怎样的德行和法力,每个月死去,又每个月再生?

    是因为你掌管着生育,保护着腹中的蟾蜍或兔子吗?

    这里虽然没有写月亮,但一句夜光何德,已经充分写出了月亮就是暗夜最明丽的光源。在每个月有一夜如同死去一样消失,却又在第二夜复活,慢慢长成圆月。

    这里写月亮,的确观察仔细,因为月亮里有黑色的斑点,楚国人相信月亮是巨大的蟾蜍精,每个月蟾蜍都会死去而后再生,因为它有超强的再生和繁殖能力。

    屈原的追问自然是说造化有神却无情,坐视人间的变数放任不管。

    但月亮是不可动摇的皎洁的存在,月光照见他心头的泪水。

    后世,用“夜光”来形容月亮和月光,是出自这里。比如汉朝《古诗十九首》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汉朝《古诗十九首》有三首都涉及月亮,时间段很有意思,都是写秋冬的月亮。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汉朝《古诗十九首》 明月皎夜光

    这首诗里虽然说北斗星朝向了孟冬时节,但是这首诗却是写得是早秋仲秋的景色和物候。历史学家说汉朝经历了一个相对温暖的气候期,或可以解释孟冬时节还有秋蝉和燕子吧。

    促织出现在庭院里,通常是农历八九月。而且促织这个蟋蟀的古名,也可以说明汉朝重视纺织,在这个时间段,是妇女纺织的重要季节,而且经常在夜晚,这些草虫陪伴着织布的声音。

    那秋夜的月光如霜如雪,在古代是可以替代灯光的。

    明月何其皎洁,让夜色充满光芒,蟋蟀声响,织布机忙。

    那天上的北斗指向冬天的来到,星辰历历。

    “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这一首却是孟冬寒气至,或者秋冬季节的转换或者只是短短一场风雨之后。

    那北方更能感受北风突然降温的那种迅疾吧。

    [阅读全文]...

2022-02-18 14:42:37
  • 木兰诗古今异义有哪些

  • 木兰诗古今异义有哪些

      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木兰诗古今异义有哪些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木兰诗古今异义

      阿爷无大儿

      古义是:“爸爸”,今义是:“爸爸的爸爸”。

      雌兔眼迷离

      古义是:“眯着眼”,今义是:“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卷卷有爷名:古义指“父亲”;今义为“父亲的父亲”。

      但闻黄河流水:古义为副词,指“只”;今常作转折连词。

      出郭相扶将:古义指“外城”;今多作姓氏。

      双兔傍地走:古义指“跑”;今义指“行走”。

      延伸阅读:什么是古今异义

      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把古文中的字词变成了现代的词语。

      词义扩大

      词义扩大,指今义的范围大于古义,古义被包括在今义之中。词义的扩大是词义演变、造成词义古今差异的最常见的现象。

      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当今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邺》)的“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当今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臣之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亲戚”原是父亲兄弟等亲属,现在指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的人。

      词义缩小

      词义缩小,指今义的范围小于古义,今义被包括在古义之中。词义的缩小是词义演变、造成词义古今差异的最常见的现象。

      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当今专指黄金。又如,“瓦”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现代只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瓦”。

      词义转移

      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当今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庄子》)中的“涕”指眼泪,现转移为“鼻涕”了;再如,“闻”,本指听见,是听觉,现一般指“嗅觉”。

      感*彩变化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当今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名称说法改变

      文言中某些事物的称呼,在现代汉语中已换成另一种说法。只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固定短语中还保留着。如成语“目不识丁”已改用“眼睛”一词;“寡不敌众”中的“寡”已改用“少”字。

      词义弱化

      如,“狠”,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当今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当今表示埋怨、责备。

      词义强化

      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古褒今贬

      如,“爪牙”古时指武臣或得力助手,属于褒义,如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而现代汉语中的“爪牙”则是“比喻坏人的党羽和帮凶”,为贬义。

      如,“明哲保身”古时指通达事理,洞见时势,善于避威就安,适应环境,是褒义词,如《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而现代汉语中的“明哲保身”指不坚持原则,只顾自己的处世态度,为贬义。

      如,“浑浑噩噩”古时用来形容人浑厚严正,为褒义,如杨雄《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周书噩噩尔。”句中的“浑浑”是“浑厚”的意思,“噩噩”是“严肃”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则用来形容人浑浊无知,愚昧糊涂,为贬义。

      如:“卑鄙”古义:地位低,见识浅。今义:品德低,含贬。例:《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贬今褒

      如,“乖”古时指偏执,不驯顺,为贬义,如《林黛玉进贾府》:“行为偏僻性乖张。”而现代汉语中则用来形容人听话,安顺。

      如,“锻炼”其本义为“冶炼”,古时多用来指玩弄法律,罗织罪名,对人进行诬陷,属于贬义,如《后汉书·韦彪传》:“忠孝之人持心*后,锻炼之吏持心*薄。”而现代汉语中则指通过体育运动是身体强壮,培养勇敢机智的品德,或通过生产劳动和工作实践来提高素质和能力,变成褒义词了。

      如,“泼辣”古时指凶悍,蛮横不讲理,为贬义,如《水浒传》(第十二回):“(牛二)专在街上撒泼辣,行凶。”而现代汉语中多指勇猛,有魄力,是褒义。

      名称说法改变

      如“市”古义:买。例:“愿为市鞍马”。

      如“谢”古义:道歉(也有谢罪,告诫的解释)。

      改音变意

      如“臭”古义:臭味。例:朱门酒肉臭。

      如“臭”古义:香味。例:左佩刀,右备容臭(xiu 四声)。

      今意只保留第一种读音和意向。

    [阅读全文]...

2022-04-04 00:08:14
两首古今咏月的古诗 - 句子
两首古今咏月的古诗 - 语录
两首古今咏月的古诗 - 说说
两首古今咏月的古诗 - 名言
两首古今咏月的古诗 - 诗词
两首古今咏月的古诗 - 祝福
两首古今咏月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