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八首古诗鉴赏

关于王安石的八首古诗鉴赏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王安石的八首古诗鉴赏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王安石的八首古诗鉴赏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王安石的八首古诗鉴赏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56) 语录(13) 说说(8) 名言(13) 诗词(3k+) 祝福(4) 心语(47k+)

  • 读史王安石翻译(读史王安石诗歌鉴赏)

  • 诗歌
  • 读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马老师鉴赏:

    这首诗的题目是“读史”,整首诗围绕诗人读史的感受体悟展开。前两联从人的角度写在时间进程中的苦恼和遭遇,第三联从史的角度写史书的缺陷和不足,第四联从诗人自己的角度写读史时感受到的局限。

    首联,诗人将读史的体会和自己人生的经验结合起来,在议论的同时抒*感,在上下句间建立起递进关系,形成情感上的张力。体现个人在历史面前的无助和困惑。

    上句说自古以来,为了建功立业,扬名后世,都要历尽千般苦辛万般艰难,说明青史留名的不易。下句说古人的一生行藏出处的真实经历和具体情况最终能够托付给谁来秉笔直书呢?说明能够秉笔直书的史家的稀缺。

    “行藏”,语出《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用舍行藏,形容一个人在人生中经历的两种境遇,被起用有发挥作用的机会之时就出来做事;被舍弃无用武之地时就收敛行迹,养精蓄锐。这种处世态度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根源。

    然而,一个人的行藏出处往往不为世人所完全理解,尤其是像王安石等这样积极有为的政治家,在历史的漩涡总是承受着支持和反对两种截然不同的评判,更是难以找到一个客观公正的人来记述自己一生的行迹。所以,这一句是诗人从史书中读出的感受,在自己身上得到了验证之后,将二者融为一体,发前人所未发,喷薄而出。

    颔联,黮闇(dàn àn),是蒙昧,糊涂的意思。此联紧承首联,进一步说明难以托付的原因:在事情发生的时候,就因为蒙昧糊涂不明朗而不得不承受误解。而世俗民间纷纭的议论和传言,又往往扰乱歪曲了实情。此联核心意思是现实情况中也很难得到真相,不是暗昧让人误解,就是传言扰乱真相。事实尚且如此,史实可想而知。

    王安石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此诗便作于1085年。所以,颔联表面是写自己读史的感受,毋宁说是写自己在变法失败后,对在整个过程中的遭遇的辩解和慨叹,体现出诗人深深的失望和无奈。可以说,表面是咏史,本质上是抒怀。

    颈联,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史书,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丹青,古代丹册纪勋,青史纪事。丹青合称指代史籍。此联紧承颔联的“误”和“乱真”,远应首联“付何人”的苦闷,发表诗人对历史典籍和历史事实之间的错位现象的思考。上句说史书典籍所流传下来的并不是最纯粹美好的方面,下句说史籍最难书写的是古人的精神。结合王安石变法受到政敌的批评攻击,他发出这样的感慨,很难说不是一种个人面对现实际遇的愤懑和悲恸,甚至是诗人留给未来的辩解词。从中透露出诗人深深的无奈。

    尾联,诗人在读史和个人处境的感叹中回环一番之后,又回到眼前的读史之事上。区区,是自称的谦词。上句紧承颈联,说自己浅薄愚拙,哪里能够完全读出古代贤人的本意。深层含义是说面对有如此多不完美之处的史书,谁能真正理解把握历史上的贤人的境界呢?下句表面说自己只得孤独地守着落在史籍上的灰尘。深层含义是说自己只能从难以写出古人真精神的史书中读出浮尘许信息。尾*的来说是说读史并不能完全读出古代人事的本来面目。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王安石有极强的历史敏锐性。古人对王安石的评价历来就是毁誉参半,如:

    黄庭坚:余尝熟观其(王安石)风度,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

    颜*斋:荆公廉洁高尚,浩然有古人正己以正天下之意。及既出也,慨然欲尧舜三代其君。

    唐介: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论议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所变更。安石果用,天下必困扰。

    罗大经: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

    王安石深知这一点。尤其是经过变法的失败,他一方面深感挫败,一方面又不能不考虑可能在历史上留下的形象。所以,这首诗实质上是借咏史来发表自己对历史的看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为自己正名、树立形象的作用。否则,大可不必对史籍进行如此大力度甚至用力过猛的批判,很难不让人怀疑是在给未来的读者替自己开脱。

    全国二卷设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15.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6分)

    14.B

    15.第一问: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

    第二问: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

    [阅读全文]...

2022-06-15 09:31:49
2022-03-08 20:12:06
2022-04-16 06:35:21
  • 叠题乌江亭王安石诗歌鉴赏

  • 诗歌
  • 叠题乌江亭王安石诗歌鉴赏

      叠题乌江亭王安石,是北宋诗人王安石的诗作,是王安石针对杜牧的诗写的一首诗,表现了王安石对项羽失败的看法。小编收集整理叠题乌江亭王安石诗歌鉴赏,希望大家喜欢!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字词解释:

      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

      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

      肯:岂肯,怎愿。

      作品翻译:

      经过战争的疲劳的壮士非常的悲哀,中原一败之后大势难以挽回。即便江东的子弟现在还在,但是,谁能保证他们为了项羽而卷土重来?

      作品赏析:

      这首诗开篇以史实扣题,指出项羽的失败实在是历史的必然。项羽的霸业以鸿门宴为转折,此后逐渐从顶峰走向下坡,到了垓(gāi)下一战,已经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境地,彻底失败的命运已经无可挽回了。项羽失败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就是他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倒行逆施,表尽人心。更为可悲的是,他毫无自知之明,至死不悟,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他临死前的这番话,可为壮士哀作注脚,也可为势难回作证明。所以,三、四句诗人进一步深入剖析: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以辛辣的反问指出:即使项羽真的能重返江东,但对这么一个失尽人心而执迷不悟的.人,江东子弟还肯为他拼死卖力吗?卷土重来实在是痴人说梦而已。

      王安石的诗,十分辛辣冷峻,但却抓住了人心向背是胜败的关键这个根本,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月18日-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逝世后追谥号文。小字獾郎,晚年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 北宋临川人。*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qiú)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并称唐宋八大家。

    [阅读全文]...

2022-01-20 05:00:01
  • 梅花古诗王安石古诗(梅花颂古诗王安石赏析)

  • 梅花
  • 王安石推行新法,为何被迫两度罢相?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梅花以迎雪吐艳的唯美深受世人喜爱;以严寒傲然独放的内涵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人。从古至今,多少人为之泼洒笔墨,歌以咏志,谱写了一曲曲“梅”的华章。

    在众多咏梅诗词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称经典之作。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与“韩愈、欧阳修”等,并称“唐宋八大家”。提起王安石,大家就会想起历史上熟悉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公元1069年(宋神宗熙宁二年),北宋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为使北宋富国强兵,挽救国家政治危机,宋神宗任王安石为副宰相,支持他进行新法改革。王安石的改革涉及经济、军事、教育等。新法内容主要有:官府低息放贷给农民;改变土地兼并;兴修水利。加强军士训练、重军事管理。改革科考,任用贤才等一系列举措。推行期间,国库收入大增,边境防御加强。但由于新法更大程度触动了贵族和大地主利益,改革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的强烈抵制。推行改革的奸臣也借新法之名大肆敛财,使百姓生活更加困苦,这与他的改革初衷大相径庭。在强大的保守派反对声中,神宗为保住皇权,也不再顶力支持王安石,新法推行变得举步维艰。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宋神宗去世,变法也随之以失败而告终。王安石变法虽然失败,但他的很多改革措施为*提供了借鉴。他迎难而上的大胆改革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

    新法推行,王安石被迫两度罢相。看透官场勾心斗角的他,放弃了改革,退隐乡村。心灰意冷地他写下了《梅花》这首诗:

    梅 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有梅花传来的阵阵的幽香。

    作者以梅喻己,以诗明志,不正是那傲雪芬芳的“绝世之梅”吗?

    [阅读全文]...

2022-06-27 16:55:07
  • 王安石写的古诗

  • 1、《孔子》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虽传古未有孔子,蠛蠓何足知天高。桓魋武叔不量力,欲挠一草摇蟠桃。颜回已自不可测,至死钻仰忘身劳。

    2、《暮春》其一芙蕖的历抽新叶,苜蓿阑干放晚花。白下门东春已老,莫鸣杨柳可藏鸦。其二无限残红着地飞,溪头烟树翠相围。杨花独得东风意,相逐晴空去不归。其三北山吹雨送残春,南涧朝来绿映人。昨日杏花浑不见,故应随水到江滨。

    3、《清明》东城酒散夕阳迟,南陌秋千寂寞垂。人与长瓶卧芳草,风将急管度青枝。

    4、《秋怀》城南*野寒多露,窗壁含风秋气度。邻桑槭槭已欲空,悲虫啾啾促机杼。柴门半掩扫鸟迹,独抱残编与神遇。韩公既去岂能追,孟子有来还不拒。

    5、《山行》出写清浅景,归穿苍翠阴。*头均楚制,长耳嗣吴吟。暮岭已佳色,寒泉仍好音。谁同此真意,倦鸟亦幽寻。

    6、《山中》随月出山去,寻云相伴归。春晨花上露,芳气着人衣。

    7、《送春》武陵山下朝买船,风吹宿雾山花鲜。万家笑语横青天,绮窗罗暮舞婵娟。小鬟折花叩船舷,玉盏写酒酬金钱。朱梦飞动浮云巘,天外管箫来宛转。断桥人行夕阳路,楼观琉璃影中见。酡颜未分骅骝催,烛人坐客犹徘徊。岂知阊阖门边住,春尽不见芳菲开。日月纷纷车走坂,少年意气何由挽。洞庭浪与天地白,尘昏万里东浮眼。黑貂裘敝归几时,相见绿树啼黄鹂。荣华俯仰忧患随,命驾吾与高人期。

    8、《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9、《咏梅》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灯前玉面披香出,雪后春容取胜回。触拨清诗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

    10、《兼并》三代子百姓,公私无异财。人主擅操柄,如天持斗魁。赋予皆自我,兼并乃奸回。奸回法有诛,势亦无自来。后世始倒持,黔首遂难裁。秦王不知此,更筑怀清台。礼义日已偷,圣经久堙埃。法尚有存者,欲言时所咍。俗吏不知方,掊克乃为材。俗儒不知变,兼并可无摧。利孔至百出,小人私阖开。有司与之争,民愈可怜哉。

    11、《郊行》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蚕成密茧肥。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饥?

    12、《钟山即事》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13、《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14、《读史》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当时黮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15、《春雨》其一苦雾藏春色,愁霖病物华。幽奇无可奈,强釂一杯霞。其二城云如梦柳僛僛,野水横来强满池。九十日春浑得雨,故应留润作花时。

    16、《海棠》桂宁辞月窟,桃合避仙源。赠别难饶柳,忘忧好树萱。轻轻飞燕舞,脉脉息妫言。蕙陋虚侵径,梨凡浪占园。论心留蝶宿,低面厌莺喧。不奈神仙品,何辜造化恩。烟愁思旧梦,雨泣怨新婚。画恐明妃恨,移同卓氏奔。

    17、《记梦》月入千江体不分,道人非复世间人。钟山南北安禅地,香火他时共两身。

    18、《郊行》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蚕成密茧肥。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饥。

    19、《九日》九日无欢可得追,飘然随意历山陂。蒋陵西井风烟惨,也有黄花一两枝。

    20、《梦中作》青门道北云为屋,大垆贮酒千万斛。独龙注雨如车轴,不畏不售畏不续。

    21、《桃源行》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渔郎漾舟迷远*,花间相见因相问。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22、《望夫石》云鬟烟鬓与谁期,一去天边更不归。还似九疑山下女,千秋长望舜裳衣。

    23、《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24、《入塞》荒云凉雨水悠悠,鞍马东西鼓次休。尚有燕人数行泪,回身却望塞南流!

    25、《松》世传寿可三松倒,此语难为常人道。人能百岁自古稀,松得千年未为老。我移两松苦不早,岂望见渠身合抱。但怜众木总漂摇,颜*青终自保。兔丝茯苓会当有,邂逅食之能寿考。不知篝火定何人,且看森垂覆荒草。君诗爱我亦古意,秀眉昔比南山栲。复谓留侯不及我,人或笑君无白皂。求仙辟谷彼诚悮,未见赤松饥已槁。岂如强饭适志游,封殖苍官荫华皓。赤松复自无特操,上下随烟何慅慅。苍官受命与舜同,真可从之忘发缟。诗虽祝我以再黑,积雪已多安可扫。试问苍官值岁寒,戴白孰与苍然好。

    26、《春晴》新春十日雨,雨晴门始开。静看苍苔纹,莫上人衣来。

    27、《梦》其一黄粱欲熟且留连,漫道春归莫怅然。蝴蝶岂能知梦事,蘧蘧飞堕晚花前。其二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

    28、《壬辰寒食》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29、《入塞》荒云凉雨水悠悠,鞍马东西鼓吹休。尚有燕人数行泪,回身却望塞南流。

    30、《思王逢原三首》其一布衣阡陌动成群,卓荦高才独见君。杞梓豫章蟠绝壑,骐驎騕褭跨浮云。行藏已许终身共,生死那知半路分。便恐世间无妙质,鼻端从此罢挥斤。其二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妙质不为*世得,微言唯有故人知。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阅读全文]...

2022-07-02 03:20:29
  • 元旦古诗王安石

  • 元旦,智慧
  • 元旦古诗王安石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元旦古诗王安石,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赏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

      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作者简介

      王安石, 字介甫, 北宋抚州临川人, 庆历二年进士及第, 神宗即位担任要职, 以挽救国家财政危机, 晚年隐居江宁, 从事诗文创作, 他的诗以精密的修辞和妙用典故取胜, 后世对他的文学造诣有很高的评价。

    [阅读全文]...

2022-01-30 11:35:11
  • 王安石的古诗梅花

  • 梅花,写作
  • 王安石的古诗梅花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王安石的古诗梅花,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梅花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注释

      ⑴凌寒:是指冒着严寒。

      ⑵遥:远远地。知:知道。

      ⑶为(wèi):指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赏析

      “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

      “凌寒独自开”,“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不是雪”,不说梅花,而梅花的洁白可见。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暗香清幽的香气。

      “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就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

      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就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创作背景

      王安石变法的新主张被推翻,两次辞相两次再任,放弃了改革。这首诗就是王安石罢相之后退居钟山后所作。

      作者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阅读全文]...

2022-01-02 19:53:45
  • 王安石的古诗大全

  • 诗人
  • 王安石的古诗大全

      在**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王安石的古诗大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南乡子·嗟见世间人》

      嗟见世间人。但有纤毫即是尘。

      不住旧时无相貌,沈沦。只为从来认识神。

      作麽有疏亲。我自降魔转的*。

      不是摄心除妄想,求真。幻化空身即法身。

      2、《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3、《望江南/忆江南》

      其一

      归依佛,弹指越三祇。

      愿我速登无上觉,还如佛坐道场时。能智又能悲。

      其二

      三界里,有取总灾危。

      普愿从生同我愿,能于空有善思惟。三宝共住持。

      4、《西江月·梅好惟嫌淡伫》

      梅好惟嫌淡伫,天教薄与胭脂。

      真妃初出华清池。酒入琼姬半醉。

      东阁诗情易动,高楼玉管休吹。

      北人浑作可花疑。惟有青枝不似。

      5、《渔家傲·隔岸桃花红未半》

      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

      惆怅武陵人不管。清梦断。亭亭伫立春宵短。

      6、《清*乐·留春不住》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

      昨夜南园风雨。小怜初上琵琶。

      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7、《菩萨蛮·海棠乱发皆临水》

      海棠乱发皆临水。君知此处花何似。

      凉月白纷纷。香风隔岸闻。啭枝黄鸟*。

      隔岸声相应。随意坐莓苔。飘零酒一杯。

      8、《春日》

      其一

      冉冉春行暮,菲菲物竞华。

      莺犹求旧友,雁不背贫家。

      室有贤人酒,门无长者车。

      醉眠聊自适,归梦到天涯。

      其二

      柴门照水见青苔,春绕花枝漫漫开。

      路远游人行不到,日长啼鸟去还来。

      9、《孟子》

      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10、《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1、《虞美人·虞美人》

    [阅读全文]...

2022-07-16 03:09:11
  • 关于王安石的古诗

  • 1、《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4、《钟山即事》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5、《江上》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6、《春夜》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7、《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8、《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9、《残菊》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折得一枝还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10、《入塞》荒云凉雨水悠悠,鞍马东西鼓次休。尚有燕人数行泪,回身却望塞南流!

    11、《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12、《出塞》涿州沙上饮盘桓,看舞《春风小契丹》。塞雨巧催燕泪落,蒙蒙吹湿汉衣冠!

    13、《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4、《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谁零落为谁开?

    15、《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揉兰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午枕觉来闻语鸟,攲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16、《棋》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战罢两奁分白黑,一枰何处有亏成。

    17、《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桌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

    18、《明妃曲》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19、《雨过偶书》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地望岁功还物外,天将生意与人间。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闲。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

    20、《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21、《北山》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22、《诉衷情·营巢燕子逞翱翔》营巢燕子逞翱翔。微志在雕梁。碧云举翮千里,其奈有鸾皇。临济处,德山行。果承当。自时降住,一切天魔,扫地焚香。

    23、《春夜》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24、《南乡子》嗟见世间人。但有纤毫即是尘。不住旧时无相貌,沉沦。祗为从来认识神。作么有疏亲。我自降魔*。不是摄心除妄想,求真。幻化空身即法身。

    25、《甘露歌》其一尽日含毫难比兴。都无色可并。万里晴天何处来。真是屑琼瑰。其二天寒日暮山谷里。的砾愁成水。池上渐多枝上稀。唯有故人知。其三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疑是经春雪未消。今日是何朝。

    26、《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27、《孤桐》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28、《诉衷情·练巾藜杖白云间》练巾藜杖白云间。有兴即跻攀。追思往昔如梦,华毂也曾丹。尘自扰,性长闲。更无还。达如周召,究似丘轲,祗个山山。

    29、《诉衷情·茫然不肯住林间》茫然不肯住林间。有处即追攀。将他死语图度,怎得离真丹。浆水价,匹如闲。也须还。何如直截,踢倒军持,赢取沩山。

    30、《兼并》三代子百姓,公私无异财。人主擅操柄,如天持斗魁。赋予皆自我,兼并乃奸回。奸回法有诛,势亦无自来。

    [阅读全文]...

2022-06-20 16:57:45
王安石的八首古诗鉴赏 - 句子
王安石的八首古诗鉴赏 - 语录
王安石的八首古诗鉴赏 - 说说
王安石的八首古诗鉴赏 - 名言
王安石的八首古诗鉴赏 - 诗词
王安石的八首古诗鉴赏 - 祝福
王安石的八首古诗鉴赏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