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的古诗代表作

关于王勃的古诗代表作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王勃的古诗代表作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王勃的古诗代表作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王勃的古诗代表作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85) 语录(20) 说说(51) 名言(6) 诗词(1k+) 祝福(7) 心语(2)

  • 王维的代表作古诗

  • 王维的代表作古诗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下面是小编的整理王维代表作古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空旷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注释

      ⑴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⑵空山:空旷,空寂山野。新:刚刚。

      ⑶清泉石上流:写正是雨后景色。

      ⑷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huàn)女:洗衣服姑娘。浣:洗涤衣物。

      ⑸随意:任凭。春芳:春天花草。歇:消散,消失。

      ⑹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人。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意思,王孙实亦自指。反映出无可无不可襟怀。

      鉴赏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自然美啊!王维《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像这样又动人又自然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水珠,那是顺流而下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人们。这纯洁美好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厌恶。这两句写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诗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鹿柴

      唐代: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幽静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声音。

      落日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注释

      (1)鹿柴(zhài):“柴”同“寨“,栅栏。此为地名。

      (2)但:只。闻:听见。

      (3)返景:夕阳返照光。“景”古时同“影”。

      (4)照:照耀(着)。

      鉴赏

      这首诗描绘是鹿柴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幽静景色。诗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感觉。

      大凡写山水,总离不开具体景物,或摹状嶙峋怪石,或描绘参天古木,或渲染飞瀑悬泉,其着眼点在于景物之奇。而此诗则从一个奇特现象着笔:“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层岩迭嶂,看去空无一人。可是有时会突然听得朗朗笑语,但由于回声多重反射,一时间很难判断人声究竟从何而起。人们大约都有类似经验,本来很*常。但是将这种视觉与听觉互补观察事物方法以诗形式加以表现,就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从诗表现说,它别出新意,不蹈故常;从作品接受者说,是那样新奇有趣,俨如身临其境,由此引起积极情感活动。前两句诗用直白语言,略作点染,境界即出。诗开头“空山”,二字,是相对于无人而言,同时表明诗人视野比较开阔,可以一视无碍;如果置身于隐天蔽日原始森林中,就得不到“空山”意象。从这两个字,也可以窥见山中景物形势特点。对句“响”字与“空山”相呼应:只有在没有太多障碍物情况下,声音才能在山谷中往复回荡,方才可以说“人语响”。因此,周遭景物必是疏朗。前二句写幽静,因声传神;后二句写幽深,以光敷色。山中景色会因朝夕晦暝、风雨因时而变化。此诗则选取傍晚时分景色作为描写对象。这时夕阳返照射入树林深处,又有一部分光线落到青苔上面。天色就要暗下来,各类景物斑斑驳驳,明暗对比鲜明。*处,投在地面上蓊郁树影渐渐拉长;树林深处,因黝暗而显得十分幽邃。这种景观最佳时期是夏末秋初,而且必须是晴朗傍晚,阴雨绵绵是不行。诗第一个透视点是深林。人感官无法直接测知树林深处,此诗以不可见即想象中“无限”和“神秘莫测”写幽深之感。而幽深之感唯在夏末秋初夕阳明天中为最深。第二个透视点是青苔。这一景色即在目底,可以观其形,可以辨其色。青苔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它生长,是浓密树木遮住日光结果,而此刻却在夕照中。这两个透视点合在一起,互相映发,使诗意虚实相生。

      这首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象征性境界,表现了作者在深幽修禅过程中豁然开朗。诗中虽有禅意,却不诉诸议论说理,而全渗透于自然景色生动描绘之中。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结合。他以音乐家对声感悟,画家对光把握,诗人对语言提炼,刻画了空谷人语、斜辉返照那一瞬间特有寂静清幽,耐人寻味。

    [阅读全文]...

2022-05-08 08:30:20
  • 王勃的诗有哪些出名(王勃的十首代表作古诗)

  • 出名
  • 关于王勃,所有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传世的《滕王阁序》,作为唐代诗人,王勃少年成才,六岁能诗,留下不少佳作。其中,《滕王阁序》最有名。

    不过,因为《滕王阁序》太过经典,反而掩藏了他诗作的光芒。

    今天分享10首王勃的诗作,一起来体会他诗作的风采吧!

    [阅读全文]...

2022-05-24 15:16:43
  • 苏轼的代表作品及古诗

  • 苏轼,诗人
  • 苏轼的代表作品及古诗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轼的代表作品及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

      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代表作品有:

      《水调歌头》《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江城子·密州出猎》《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他的一生作品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两种风格。

      在他的前半生中,作品还是大多以小儿女的情思为主,想念亲人,想念故土,希望能与家人团圆,在人生的最黑暗的时候,盼望有一丝丝温情温暖他那受伤的心灵。在这个时间段,他的代表作以《水调歌头》这一类型为主,《水调歌头》便是代表作品。

      在水调歌头里,苏轼经历了人生的一次大风浪,政途被贬,离开故土,离开家乡,心中的无限抑郁郁闷,愁死不能得解,正值中秋佳节,身在异乡离开亲朋好友,小酌三五杯后,看着天上的月色,诗性大作,便写下了那千古传颂之作,抒发了自己对亲人和故土的深深思念之情。

      在他的后半生中,作品整体风格便彻底转为了豪放大气,更加关心国事,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为国分忧的理想。于是,在这个时间段,他的作品均以对大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抱负,代表作以《念奴娇》系列为主。

      在这一代表作中,苏轼通过上半部分对宋朝时期祖国山河的描述,那豪迈之情如滔滔江水,真是令人十分神往,在下半部分中抒发了自己热爱祖国之情,并对自己壮志未酬的遗憾之意。

      苏轼著名的古诗有哪些

      苏轼留下了许多的文学作品,其中他的古诗词更是让人赞不绝口。

      苏轼最出名的古诗词应该是《赤壁赋》、《后赤壁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四首吧。很多人就算不知道苏轼的其它作品也会听过这四首诗词。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现代还有人给他编了个曲子。

      苏轼的诗词有着记事题材的,例如《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三月二十九日》这一些;也有着题词的'作品,例如《题金山寺》、《题西林壁》。

      在总结了苏轼的古诗词之后,他其实给后世留下了很多首诗词。可以看出苏轼最爱的是《浣溪沙》这一词牌名,总共有八首,其次是《江城子》这个词牌名的,有五首最出名的应该是《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吧。

      苏轼的诗词除了上面提到过的《蝶恋花》有三首,《定风波》有两首,《水龙吟》一首,《洞仙歌》两首,《贺新郎》一首,《减字木兰花》两首,《临江仙》一首,《满江红》两首,《满庭芳》一首,《木兰花令》一首,《南歌子》一首,《南乡子》四首,《沁园春》两首,《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阮郎归》一首,《少年游》一首,《哨遍》一首,还有虽然也叫做《水调歌头》却没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出名的《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北宋时期,阶级地位矛盾突出,作为官宦之家的地位低下的女子,结局更是不想而知,苏轼作为一名官大夫,对待姬妾的态度,也是具有典型意义的,苏轼为人豪放,对待姬妾的态度也不过如此,姬妾对于苏轼来说,不过是私人的物品。

      苏轼著名的古诗欣赏

      赤壁赋

      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 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2]相属(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gēng)酌 (zhuó)。肴(yáo)核既尽,杯盘狼籍(jí)。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婵娟。

    [阅读全文]...

2022-03-13 00:35:42
  • 王勃最著名的十首诗(分享王勃的10首代表作)

  • 分享
  •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1、野何树而无花,水何堤而无草。

    出自唐·王勃《春思赋》。何树:意即所有的树。何堤:意即所有的堤岸。诗句描写原野之树繁花满枝、水堤之岸碧草连天的景象。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出自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指天下。天涯:天边。比喻极远的地方。此言朋友之间只要心心相印,虽远犹*。这二句是后代最常用、最有名的送别朋友之语。

    [阅读全文]...

2022-02-21 03:10:33
  • 王维的代表作10首古诗

  • 优美,诗歌
  • 导语: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有满腹经纶的诗文!以下是有诗佛美称的王维的代表作10首古诗:《终南别业》《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思》《山居秋暝》《鸟鸣涧》《画》《鹿柴》《竹里馆》……王维的诗在中国历史上独树一帜,风格鲜明。他的山水诗、边塞诗,意境悠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精品。

    王维的代表作10首古诗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画》

    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的代表作10首古诗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析:这首《辛夷坞》是王维《辋川集》诗二十首之第十八首。这首《辛夷坞》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王维写辋川诗时是在晚年,即安史之乱以前。全诗用比的手法,有优美生动的形象和乐府民歌的韵味,诗意极其含蓄。宋人方回认为此诗是辋川诗中的佳篇,“有一唱三叹不可穷之妙”(《瀛奎律髓》)。我想,其妙不在“幽极”,应在它的精巧寓意。明代胡应麟称王维五绝“却入禅宗”,又说《鸟鸣涧》、《辛夷坞》二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诗薮》),便是一个明证。

    这是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作者很善于从*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析:该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首。《鸟鸣涧》中,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安定的社会气氛。该诗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末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是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静静的月光流泻下来,几只鸟儿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不时地呢喃几声,和着春天山涧小溪细细的水流声,更是将这座寂静山林的整体意境烘托在读者眼前,与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有异曲同工之妙。

    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阅读全文]...

2022-05-30 10:36:00
  • 诗人骆宾王的著名代表作介绍

  • 著名,诗人,历史
  • 诗人骆宾王的著名代表作介绍(精选5篇)

      骆宾王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以下是由小编整理的骆宾王的著名代表作,希望能帮到大家了解!

      骆宾王是个唐初的大诗人,虽说他最擅长写的是七言歌行,但是他的代表作却是他年幼时所创作的《咏鹅》。很多人称之为“神童”,也正是因为他七岁时所创作的这首诗。

      这首诗的创作是一个意外,骆宾王家有人来访,正巧旁边池塘的景色十分优美,鹅群在池塘中十分的惬意,加上清风拂柳,倒映在水面上,一副美丽的风景画就这样形成了。而客人问了他几个问题他全都对答如流,客人并不相信一个小孩子的能力竟如此之大,因此借着池塘的风景要求骆宾王作诗,从而故意刁难他。骆宾王思索了一会儿便做出了这首家喻户晓的《咏鹅》。

      说起代表作《咏鹅》是他小时候一时成名的代表的话,那么《帝京篇》应该算得上另外一首了吧,这首诗不仅是他本人的代表作更是初唐的诗歌代表作。这首长篇诗歌和卢照邻的《长安古意》,被人称为姊妹篇。这首诗是有名的现实主义,全诗在描绘长安城的繁华以及夜景、国家的盛况、长安险峻的地形、上流社会骄奢的生活,同时也描绘了现实的残酷。这首诗在当时就已经传遍京城,老少皆知,成为绝唱。

      骆宾王的代表作不仅为这两首,小诗《于易水送人》其诗短小却和精炼,其诗悲凉,但情感真挚。他的诗多表达自己内心的清高或者自己生活的真实写照,又或者是内心所想,所写之诗,皆为经典。

      骆宾王是唐代著名诗人,虽然出身寒门,可是才华横溢,七岁时就被人称作“神童”,写下惊天之作《咏鹅》,其中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至今为人们传诵,并载入现代小学课本,由此可以看出,骆宾王确实不辜负“神童”的称号。

      他为人颇为正直,不惧权势,在武则天光宅元年,曾经为起兵造反的徐敬业做了一首《为李敬业讨武曌檄》,其中红写道:“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慷慨激昂,气势滔天、武则天当政的时候又多次上书讽刺,被打入牢狱中曾“咏蝉”来比喻自己,写道:“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情高洁,谁为表余心?”表明了自己的心迹,抒发了强烈悲愤的感情,后来出狱弃官,又作诗以明志,“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后来李敬业因为讨伐武则天失败被杀,骆宾王自此下落不明。

      骆宾王和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他所做的诗词大多感情强烈,用词谨慎。“人神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出自《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用这句话来形容武则天的罪孽,大有天地不容,鬼神不忿的味道,强烈的表达了武则天的罪恶昭著。“相知人意自相寻,果得深心共一心,一心一意无穷已,投漆投胶非足拟。”这是出自他写的《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暗指两人感情深厚,如胶似漆。

      骆宾王是唐初著名的大诗人,他的'名字是古今人们都广为流传的,在他七岁的那年,家中有客人来访,他的著名诗《咏鹅》也就这样诞生了,正是因为他七岁时所创作此诗,当时的人都称之为“神童”。

      这首诗的创作是一个意外,来访之人正看见旁边池塘的景色十分幽美,鹅群在池塘中十分的惬意,加上清风拂柳,柳枝倒映在水面上,一副美丽的风景画就这样形成了。随之,客人问了他几个问题,他全都对答如流,客人并不相信一个小孩子的能力竟如此之大,因此借着池塘的风景要求骆宾王作诗,从而故意刁难他。可是年幼骆宾王并没有被此情此请所吓倒,仅仅思索了一会儿便做出了这首家喻户晓的《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诗中动静结合,颜色的对比和线条的勾勒,引发人无限的遐想,鹅的形象浮现在人们的眼前,让人心生向往。句中的“曲”字把鹅仰天嘎嘎的叫声十分生动的描绘出来,仿佛使人听到了水中央鹅的叫声。特别是最后的两句对偶句,“浮”字写出了鹅在水面上悠然自得静止的状态,而“拨”字则写出了鹅脚掌波动水面嬉戏游泳的状态,这两句对仗工整,并且动静结合,仿佛身临其境。

      客人思绪万千,一字一句细细品味,急忙转头称赞,使这个年幼孩子的诗得到了肯定。

      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金华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又名李敬业)作《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敬业败,王那相斩其首降。

      他是“初唐四杰”之一,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

      基本介绍

      骆宾王(约638—684),汉族,字观光,生于义乌(今浙江金华义乌),唐代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在四杰中他的诗作最多。他的名字和表字来源于《易经》中的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就是此时所作。骆宾王尤擅七言歌行,名作 《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

      他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例如,“晚凤迷朔气,新瓜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豪情壮志,见闻亲切。

      唐中宗复位后,诏求骆文,得数百篇。

      据《唐诗三百首新注》记载,骆宾王,婺州义乌人。早年落魄无行,好与博徒游。后为道王李元庆府属。曾从军西域,宦游蜀中。及任侍御吏,又因贼罪下狱,他在诗文中则力辨其冤。出狱后,为临海县丞,怏怏不得意。睿宗文明(684)时,徐敬业起兵讨武则天,他曾为其僚属,军中书檄,皆出其手。敬业失败,骆宾王下落不明,或说被杀,或说亡命,甚至说在灵隐寺为僧。其一生行迹,颇为诡奇,也*于纵横家。

      后人收集之骆宾王诗文集颇多,以清陈熙晋之《骆临海集笔注》最为完备。

      生*事迹

      骆宾王之父官青州博昌县令,死于任所。

      父死后,他流寓博山,后移居兖州瑕丘县,在贫困落拓的生活中度过了早年岁月。

      650~655(唐高宗永徽)年间,为道王李元庆府属,道王叫他陈述才能,他耻于自炫,辞不奉命。后拜奉礼郎,为东台详正学士。因事被谪,从军西域,久戍边疆。**蜀,居姚州道大总管李义军幕,*定蛮族叛乱,文檄多出其手。在蜀时,与卢照邻往还唱酬。

      678年(仪凤三年),后调任武功主簿、长安主簿,又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武则天当政,骆多次上书讽刺,得罪入狱。骆《在狱咏蝉》,有云:“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以抒悲愤。次年,遇赦得释。

      680年(调露二年),出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弃官游广陵,作诗明志:“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

      684年(嗣圣元年),武则天废中宗自立,这年九月,徐敬业(即李敬业,李勣之孙)在扬州起兵反对。骆宾王为徐府属,被任为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他起草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暗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慷慨激昂,气吞山河。

      骆宾王像取自清上官周绘《晚笑堂画传》

      骆宾王像取自清上官周绘《晚笑堂画传》

      武则天读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皇然问:“谁为之?”

      或以宾王对,武则天感叹曰:“宰相安得失此人?”

      十一月,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下落不明。《资治通鉴》说他与李同时被杀,《朝野佥载》说是投江而死,《新唐书》本传说他“亡命不知所之”。

      孟棨《本事诗》则说:“当(徐)敬业之败,与(骆)宾王俱逃,捕之不获。将帅虑失大魁,得不测罪。时死者数万人,因求戮类二人者,函首以献。后虽知不死,不敢捕送。故敬业得为衡山僧,年九十余乃卒。宾王亦落发,遍游名山。至灵隐,以周岁卒。”

      另有一说表示骆宾王跳水逃生,亡命于“邗自白水荡”(今启东吕四一带);而追兵将领怕承担对朝廷重犯追捕不力的罪名,杀了与他们相貌似的两个人交差,骆宾王遂得以隐名活了下来。死后葬于南通。

      而据《*名胜词典》记载:“骆宾王墓:在浙江义乌县城东15公里枫塘。墓前石碑为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重建。”

      也有学者表示,南通和义乌两地的骆宾王墓都是衣冠冢。

      骆宾王和卢照邻都擅长七言歌行诗,“富有才情,兼深组织”,“得擅长什之誉”(胡震亨《唐音癸签》)。

      他的长篇歌行《帝京篇》在当时就己被称为绝唱,《畴昔篇》、《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等也都具有时代意义,往往以嵚崎磊落的气息,驱使富艳瑰丽的词华,抒情叙事,间见杂出,形式非常灵活。

      这种诗体,从六朝小赋变化而来,它吸取了六朝乐府中辘轳辗转的结构形式以及正在发展中的今体诗的对仗和韵律,言词整齐而流利,音节宛转而和谐,声情并茂,感染力强,易于上口成诵。

      明代何景明说初唐四子“音节往往可歌”(《明月篇序》),所指即此。

      在骆宾王稍后的刘希夷、张若虚,盛唐的李颀、王维、高适,中唐的元稹、白居易,晚唐的郑谷、韦庄,及至清代吴伟业等人的长篇歌行,都是沿着这条线索发展下来的。

      骆宾王的五律也有不少佳作。例如,《在狱咏蝉》,托物寄兴,感慨深微,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送郑少府入辽》抒写立功报国的乐观战斗精神,格高韵美,词华朗耀,除了全首*仄声调还不协调,律体形式尚未成熟而外,比起杨炯的《从军行》、《紫骝马》并无逊色。

      绝句小诗,如《于易水送人》、《在军登城楼》,寥寥20字中,壮志豪情,激荡着风云之气,颇能见出诗人的个性风格,在初唐绝句中也是不多见的。

      “四杰”齐名,原是诗文并称的。他们的骈文在才华艳发、词采赡富之中,寓有一种清新俊逸的气息。无论抒情、说理或叙事,都能运笔如舌,挥洒自如,比起六朝后期堆花俪叶,一味追求形式之美的文风,有着明显的不同。

      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便是最能代表这种时代新风、流传广泛的名作之一。它以封建时代忠义大节作为理论根据,号召人们起来反对正在筹建中的武周王朝,气势充沛,笔端带有情感。其中“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二句,颇能激发唐朝旧臣对故君的怀念。

      据说,武后读到了这两句,矍然为之动容,问:“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新唐书》本传)足见他在政治和文学上的才能,连敌对方面目空一世的武则天,也为之折服。

      其诗,最早为中宗时郗云卿所辑10卷,今已佚。

    [阅读全文]...

2022-07-02 17:35:25
  • 王安石代表作品

  • 诗人
  • 王安石代表作品

      起唐宋八大家,大家一定都知道王安石吧,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与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世的时候作了许多意义非凡的古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王安石代表作品吧!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梅花 /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山 一作: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缘 一作:自缘)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春夜

      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江上

      王安石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归帆 一作:征帆)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江右民系,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嘉祐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

      次年拜同中书门下*章事。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执政期间,曾与其子王雱及吕惠卿等注释《诗经》《尚书》《周官》,时称《三经新义》。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所著《字说》《钟山一日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

    [阅读全文]...

2022-05-23 07:17:34
  • 卢照邻的诗代表作(卢照邻的诗代表作名句)

  • 《初夏日幽庄》是唐朝卢照邻创作的诗作品。

    译文

    听闻有隐居山林的居士,傲然的坐在清幽的山庄之中。

    林间人烟稀少,风烟和鸟的踪迹时隐时现。

    瀑布的水中让人清凉得和秋天的凉意一样,垂下的青藤蔓引来了夏天中的凉爽。

    已经长高的苗木将田垄上覆盖完全,荷花已经长满了半个池塘。

    垂钓在水中小空地上,青色羽毛的野鸭出没水中,村里水田上白鹭飞翔。

    知道居士的才华横溢,我还在等到你的芳名传到我这偏远海边。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誉为经典。

    [阅读全文]...

2022-03-06 02:39:58
  • 明清诗歌代表作品(最具代表性的21首古诗)

  • 诗歌
  • 1. 邯郸/郑珍(1806-1864遵义举人)

    尽说邯郸歌舞场,客车停处草遮墙。

    少年老去才人嫁,独对春城看夕阳。

    少年老了才人嫁了。

    2. 东垣城怀/容丕华(1806-?正定县)

    偶过东垣感慨增,离离禾黍满沟塍。

    水流哽咽君知否,欲向行人说废兴。

    3. 咏正定/容丕华

    起伏沙冈一郡环,唐藩成德汉常山。西抱恒岳千峰峭,南载滹沱百道湾。中国咽喉通九省,神京锁钥控三关。地当河朔称雄镇,虎踞龙蟠燕赵间。

    4. 晒旧衣/周寿昌(1814-1884长沙礼部侍郎)

    卅载绨tí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亲旧线痕。

    5. 早发五连驿忆弟/曾国藩(1811-1872湘乡)

    朝朝整驾趁星光,细想吾生有底忙。

    疲马可怜孤月照,晨鸡一破万山苍。

    曰归曰归岁云暮,有弟有弟天一方。

    大壑高崖风力劲,何当吹我送君旁。

    6. 饲蚕词/金和(1818-1885南京)

    阿娘辛苦养蚕天,娇女陪娘嗔不眠。

    含笑许缝新袜裤,待娘五月卖丝钱。

    其代表作、长诗《兰陵女儿行》别开生面的旧体诗。

    7. 西施咏/金和

    溪水溪花一样春,东施偏让入宫人。

    自家未必无颜色,错绝当年是效颦。

    8. 花月痕/魏秀仁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岂是拈花难解脱,可怜飞絮太飘零。香巢乍结鸳鸯社,新句犹书翡翠屏。不为别离已肠断,泪痕也满旧衫青。

    (1818-1873字子安,福州作家,)鸳鸯社:指男女欢会之所。

    9. 旅夜用孟郊体/江湜shí1818-1866苏州

    百愁如百矢,无弦以心控。一发还射心,愁矢妙百中。

    10. 绝句/江湜。

    连宵雨霰苦纷纷,今上篮舆盼夕曛。

    万竹无声方受雪,乱山如梦不离云。

    11. 舟中二绝其一/江湜。

    浮生已是一孤舟,更被孤舟载出游。

    却羡舟人挟妻子,家于舟上去无愁。

    12. 舟中二绝其二/江湜

    我向西行风向东,心随风去到家中。

    愿风莫撼庭前树,恐被家人知阻风。

    13. 南台酒家题壁/江湜

    忽忽青春客里休,半生赢得一生愁。

    与人会饮从沉醉,是处无家且浪游。

    海气夜迷灯火市,江风凉入管弦秋。

    不知一枕羁人梦,更上谁家旧酒楼?

    14. 临终诗/李鸿章(1823-1901合肥)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国步:国家步人后尘。

    15. 恭诵左公西行甘棠/杨昌浚

    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1825-1897娄底晚清将领)

    16. 江行/翁同龢(1830-1904。常熟)

    [阅读全文]...

2022-04-07 16:12:24
王勃的古诗代表作 - 句子
王勃的古诗代表作 - 语录
王勃的古诗代表作 - 说说
王勃的古诗代表作 - 名言
王勃的古诗代表作 - 诗词
王勃的古诗代表作 - 祝福
王勃的古诗代表作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