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科学知识

关于古诗的科学知识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的科学知识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的科学知识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的科学知识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111) 说说(26) 名言(98) 诗词(372) 祝福(1) 心语(1)

  • 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 科学,六年级,幼儿
  • 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的系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欢迎大家参考!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根据之一。放大镜是中间较厚、边缘薄、透明的(凸透镜),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作用,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是:

      (1)移动放大镜: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人眼和观察对象直接来回移动,直至图形大而清晰;

      (2)移动被观察的物体: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观察对象,直至图形大而清晰。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6、使用观察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的细毛)

      7、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9、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10、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11、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2、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13、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

      14、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15、实验证明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6、(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7、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许多(荧光点)主成,彩色屏幕的色彩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成。

      18、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在(10)倍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清它的肢体,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19、观察工具发展的流程图:

      肉眼— 放大镜—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2、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产生新的物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3、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如(白糖)和(水)混合;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的物质,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4、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5、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蓝色),产生了一种蓝色的新物质。

      6、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大量的(气泡),生成新的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熄灭,说明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

      7、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

      8、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在日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9、探究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假设实验:

      (1)、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吗?

      (2)、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

      (3)、实验材料: 三个盘子、三枚铁钉、水和菜油;

      (4)、实验方法:将三枚铁钉分别放在三个盘子中,其中两个盘子分别装上水和菜油;

      (5)、实验现象: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的铁钉有点生锈,放在水盘子中与水和空气接触的铁钉生锈较多,浸没在菜油盘子中的铁钉没有变化;

      (6)、实验结果: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其中水的作用较大。

      10、用镊子夹住铁钉并将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钉,可以发现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新物质附着),同时蓝色的硫酸铜液体颜色会(变浅),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1、用长柄金属汤匙去一小勺白糖,在蜡烛火焰上慢慢的加热,白糖会发生物理变化(熔化)和化学变化(碳化)。

      1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是(二氧化碳)气体。

      13、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防止、减缓铁制品生锈的速度?

      答:

      (1)制成合金;

      (2)铁制品表面涂防护层;

      (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第三单元 宇宙

      一、填空题:

    [阅读全文]...

2022-07-04 20:59:50
  • 自然科学知识竞赛试题

  • 考试
  • 自然科学知识竞赛试题

      自然科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找自然现象的来因,包括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物学、神经科学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自然科学知识竞赛试题,欢迎参考!

      选择题

      1、是熊科动物中身形最小的成员,属濒危动物,喜甜食,它在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内学会了向过往的游客讨要可乐、橙汁的*惯,讨得饮料后,它们会模仿人类,借助嘴将瓶盖拧开,独自享用。

      A、马来熊B、棕熊 C、美洲黑熊

      2、有一种动物,看似是牛,但不是牛,它属于牛科亚羊科,生活在海拔2000-4500米的高寒地带,同大熊猫一样被誉为“国宝”,世界濒危保护动物,它全身白色,老年个体呈金黄色,称为____。

      A、白面牛羚B、金毛扭角羚

      3、*是世界上产虎最多的国家之一,有东北虎、华南虎,在我国的东北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区分布着一种虎,它体型最大,额头上有明显的“王”,被称为“森林之王”,你知道它是什么虎吗?东北虎

      4、在*、朝鲜和日本,有一种动物常常与挺拔苍劲的古松画在一起,作为益年延寿的象征,我国现有1200只左右,占世界总数60%,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为它们建造了和谐快乐的家园。A、丹顶鹤 B、天鹅 C、白鹳

      5、在南美洲的巴西、巴拉圭等地分布着一种猫科动物,它善于攀岩,喜欢在树上生活休息,善于游泳,行动矫健,属世界一级濒危动物,在我国只有北京动物园和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有展出。

      A、金钱豹 B、猞猁C、美洲虎

      6、____是世界上现代生存的最大鸟类。奔跑速度每小时甚至超过70千米,目光锐利,听觉灵敏,能觉察1千米外的敌人。

      A、鸵鸟 B、秃鹫 C、雕

      7、的外形似猫,可可西里的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栖居于岩洞、石缝之中,听、视觉发达,善于游泳。它的皮黑市售价竟高达每张2000元之巨,巨额非法经济利益使它的种群遭受了空前的灾难。

      A、金钱豹 B、美洲C、猞猁

      8、是孟加拉虎的变异虎种,产于*云南及缅甸、印度,现为人工繁殖,全世界有200多只,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现有30余只,是亚洲最大的繁殖基地。

      A、东北虎 B、华南虎C、白虎

      9、身上的条纹启发了人类智慧,将条纹保护色的原理应用到海上作战方面,在军舰上涂抹,以此隐蔽自己,迷惑别人,野性十足,难于驯服,可进食其它食草动物不能吃的植物。

      A、斑马 B、长颈鹿 C、梅花鹿

      10、您知道二战时期的防毒面具是根据什么动物研究出来的吗?在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您可以找到答案。

      A、猕猴 B、棕熊C、野猪

      11、它分布在亚洲,非洲及*半岛,*有3亚种,它全身颜色鲜亮,毛色棕黄,遍布黑色斑点和环纹,形成古钱状斑纹,故称为,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A、美洲豹 B、猞猁C、金钱豹

      12、()分布在我国云南南部,栖息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属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A、丹顶鹤 B、天鹅C、绿孔雀

      13、()还叫马熊,因它的脚印很像人的脚印,故又称为人熊,视觉交差,嗅觉较为灵敏。

      A、北极雪熊 B、美洲黑熊C、棕熊

      14、印度的国鸟是()

      A、白孔雀 B、绿孔雀C、 蓝孔雀

      15、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蟒蛇你有多少了解?请问它多长时间需要喂食

      A、一周B、二周 C、三周

      16、请问您知道蟒蛇每次喂食的食量大约是多少()

      A、自身体重的30%B、自身体重的20% C、自身体重的10%

      17、袋鼠是有袋动物的典型代表,小袋鼠要在育儿袋里呆上()个月。

      A、5—6个月B、7—8月C、6—7月

      18、朱鹮是哪个国家的国鸟?

      A、*B、日本C、朝鲜

      19、长颈鹿生活在非洲草原上,是陆地上最高的动物,长颈鹿身体上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脖子,请问它的脖子有几块颈椎骨?

      A、7块B、10块 C、12块

      20、用气味沟通的动物是()

      A、非洲狮B、东北虎 C、黑豹

      21、猫头鹰的学名叫()

      A、雕鸮B、雕 C、兀鹰

      22、是一种大型猛禽,有“高原清道夫”的美称,主要食物来源动物的腐肉、腐尸,因为它们经常将头伸进动物的内脏,获取食物,脖子上的羽毛粘上了腐肉,久而久之羽毛被腐蚀掉了。

      A、苍鹰B、秃鹫C、雕

      23、在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有一种动物属于猫科动物,主要生活在非洲,属群居动物。

      A、金钱豹 B、猞猁C、狮子

      24、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内有一种动物,嘴巴小面有个大皮囊,可以储存食物,是鸟类中非常有名的捕鱼能手。

      A、白鹳B、鹈鹕C、丹顶鹤

      25、羚羊包括许多种类,分布在非洲和地区。

      A、亚洲B、美洲

      26、为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是山区森林地带的栖息性鸟类。

    [阅读全文]...

2021-12-03 00:01:45
  • 追求科学知识的格言

  • 追求,格言
  • 1、科学不但能“给青年人以知识,给老年人以快乐”,还能使人惯于劳动和追求真理,能为人民创造真正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能创造出没有它就不能获得的东西。——门捷列夫

    2、只要你追求真理,真理就会你胸中燃烧。——日本

    3、只有在斗争中无所畏惧,才能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把自己雕塑成器。——*

    4、青年人理想多么崇高,立志追求真理,不管是生仍是死,呵!莫回顾回头,莫泄气。——罗·布里奇斯

    5、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

    6、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的最高品质之一。——爱因斯坦

    7、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据有更为可贵。——莱辛

    8、网络事业创造了富裕,又延续了*等。

    9、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10、哭着流泪是怯懦的宣泄,笑着流泪是勇敢的宣言。

    11、智者的梦再美,也不如愚人实干的脚印。

    [阅读全文]...

2022-05-29 11:31:23
  • 科学小常识知识

  • 知识,科学,生活
  • 科学小常识知识

      在生活中积累一些科学小知识非常管用,那么大家知道哪些科学小知识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小常识知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出鼻血,用冷水请轻轻排打额头,马上见效。

      2、一个星期只能吃四颗蛋。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3、鸡屁股含有致癌物,最好不要吃。

      4、饭后吃水果是错误的观念,应是饭前吃水果。

      5、女性来月经时,不要喝绿茶,反正茶类不要喝就对了,多吃可以补血的东西。

      6、喝豆浆时不要加鸡蛋及糖,也不要喝太多。

      7、空腹时不要吃蕃茄,最好饭后吃。

      8、早上醒来,先喝一杯水,预防结石。

      9、睡前三小时不要吃东西,会胖。

      10、少喝奶茶。因为高热量、高油、没有营养价值可言。长期饮用,易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11、刚出炉的面包不宜马上食用。

      12、远离充电座。人体应远离30厘米以上,切忌放在床边。

      13、天天喝水八大杯。

      14、多喝水,膀胱癌不会来。

      15、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16、一天不要喝两杯以上的咖啡,喝太多易导致失眠,胃痛。

      17、少吃多油脂的食物,因为得花5—7小时去消化,并使脑中血液集中到肠胃,易昏昏欲睡。

      18、下午五点后,大餐少吃,因为五点后身体不需那么多能量。

      19、10种吃了会快乐的食物:深海鱼,香蕉,葡萄柚,全麦面包,菠菜,大蒜,南瓜,低脂牛奶,鸡肉,樱桃。

      20、睡眠不足会变笨,一天须保证八小时睡眠,有午睡*惯较不会老。

      21、最佳睡眠时间是在晚上10点—清晨6点。

      22、每天喝酒不要超过一杯,因为酒精会抑制制造抗体的B细胞,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

      23、服用胶囊应以冷水吞服(可以第一个吃),睡前30分钟服药,忌服药后立即躺下。

      24、酸梅具抗衰老作用。

      25、掉发因素:熬夜、压力、烟酒、辛辣、油腻食物等。

      26、帮助头发生长:多食用包心菜、蛋、豆类。少吃甜食(尤其是果糖) 。

      27、每天一杯柠檬汁,柳橙汁,不但可以美白还可以淡化黑斑。

      28、苹果是机车族、瘾君子、家庭主妇的常备良药,一天一颗,才能让自己有个干干净净的肺。

      29、抽烟又吃维他命(B胡萝卜素—A维他命的一种),会致癌,尽早戒烟,才是最健康的做法。

      30、女性不宜喝茶的五个时期:月经期、怀孕期、临产前、生产后、更年期。

      31、抽烟,关系最大的是肺癌、唇癌、舌癌、喉癌、食道癌、也与膀胱癌有关。

      32、饮酒导致肝硬化,引发肝癌。

      33、吃槟榔会导致口腔纤维化,易得口腔癌。

      34、食物过于精细,缺乏纤维,含大量脂肪、尤其是胆固醇会引发肠癌。

      35、食物过于粗糙,营养不足时导致食道癌,胃癌。

      36、食品中的黄曲毒素、亚硝酸类物皆具有致癌性。

      37、不抽烟,拒吸二手烟。

      38、饮酒应适量,不拚酒,不醉酒。

      39、减少食用盐腌、烟熏、烧烤类的食物。

      40、每天摄取新鲜的蔬菜与水果。

      41、每天摄取富含高纤维的五谷类及豆类食物。

      42、每天摄取均衡的饮食,不过量。

      43、维持理想体重,不过胖。

      44、保持规律的生活与运动。

      45、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46、正确饮食*惯: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民,晚上吃的像乞丐。

      47、深色衣服会吸收阳光,使人体温升高燥热;同时蚊子有趋暗的*性,深色容易吸引蚊子,特别是黑色。

      48、夏季则宜晚睡早起,中午尽可能午睡。切记不能在楼道、屋檐下或通风口的阴凉处久坐、久卧、久睡。更不宜久用电风扇,因夏令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大开,易受风寒侵袭,吹的时间过久可能会引起头痛、腰肌劳损、面部麻痹或肌肉酸痛等。

      49、夏季失水多,应多喝水

    [阅读全文]...

2022-03-28 17:44:28
  • 小学科学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 小学,考试
  • 小学科学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在各个领域,我们最离不开的就是试题了,通过试题可以检测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什么样的试题才是科学规范的试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科学知识竞赛试题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填空

      1、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 直线 )行进的。

      2、赿(光滑 )的表面,反光效果赿好。

      3、阳光由(红 )、( 橙)、(黄 ) 、(绿 )、( 蓝)、( 靛)、( 紫)七种色光。

      4、小孔成像的原因是( 光的直线传播 )。

      5、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 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 凹透镜)。

      6、像铝丝、铁丝这些容易导电的物体叫( 导体),像木头、塑料这些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

      7、一个最简单的电路至少需要( 电池)、( 导线)、( 灯泡)、( 开关)四种原件。

      9、太阳是一种( 热光源 ),它在发光的同时也产生( 热量 )。

      10、水占我们身体体重的比例大约是( 60%-- 70% )。

      11、阳光穿过透明的三棱镜时,被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光,形成( 彩虹 )。

      12.当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 反射)和(吸收 )。

      13、深色物体反光能力( 强)、吸收热的能力( 弱),浅色物体反光能力( 强)、吸收热的能力( 弱 )。

      14、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就是被( 反射)的光,而其他颜色的光被物体( 吸收 )了。

      15.太阳是一种自然光源,它在发光的同时也产生(热量)。阳光照射到的地方是( 阳 )面。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是( 阴 )面

      16、镜面能够反光,镜面的这一性质叫( 反射 )。

      17、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 太阳 )。

      18、物体反射太阳光的能力与物体的( 颜色深浅)和( 表面光滑程度)等有关。

      19、世界上第一座太阳能发电站于1969年建于( 法 )国。

      20、科学家( 牛顿)曾经做过“光的混合”的实验研究。

      21、产生影子需要有三个基本条件:(1)要有( 光源 );(2)要有 ( 挡光体 );(3)要有 ( 屏) 。

      22、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 光源 )。

      23、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 ( 投影 ) 。

      24、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 食物链 )。

      25、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 生产者 )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 消费者 ) 。

      26、食物链通常从 (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 ) 终止。

      27、地球内部可以分成 (地壳) 、( 地幔) 、(地核) 三部分。

      28、地壳由(岩石)组成,岩石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三种。

      29、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 冷空气 )会过来补充,从而形成( 风 ),简单地说风就是(空气流动)的结果。

      30、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企鹅喜欢(寒冷)的环境,仙人掌喜欢(干燥)环境,动物和植物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的环境。

      31、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种子发芽必需 (水)、(温度)、(空气) 三个条件。

      3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 (大小)和(方向 )都要发生变化。

      33、光是沿 (直线) 传播的,传播速度很快,达到每秒 ( 30万)千米。

      34、地球的内部可分成(地壳)、 (地幔)、(地核) 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 (地壳 )内。

      35、一株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六个器官。植物用( 根 )来吸收水分,植物用( 茎 )运输水分,用( 叶)蒸发水分,用( 光合)作用给自己制造营养。

      二、判断题(20分)

      1、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 )

      2、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衡。( ∨ )

      3、太阳灶是利用凸透镜会聚光线、产生高温的原理。( )

      4、地表的地形地貌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变化的。 ( )

      5、 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为了利用光的反射。( ∨ )

      6、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 )

      7、风化、侵蚀、沉积等作用破坏了人类的环境,它们都是有害的。( )

      8、潜望镜是利用*面镜反光来潜望的。 (∨ )

      10、环境影响着植物的生长,但是植物的生长不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

      11、冬天的麻雀长的胖乎乎的,遍身长满了绒毛,毛茸茸的绒毛是为了过冬准备的。( ∨ )

      12、动物冬眠的方式千姿百态,狗熊是在岩洞里,倒挂着身体冬眠的。( )

      13、鱼的栖息地也包括空气和阳光。( )

      14.冬天到了,青蛙、蛇、麻雀等小动物都要冬眠过冬。( )

    [阅读全文]...

2022-01-13 03:42:37
  • 知识和科学的名言警句

  • 名言,科学,励志
  • 优秀的科学家必定是某种程度的狂人。

    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我从来不记在辞典上已经印有的东西,我的记忆力是运用来记忆书本上还没有的东西。

    谬误的好处是一时的,真理的好处是永久的;真理有弊病时,这些弊病是很快就会消灭的,而谬误的弊病则与谬误始终相随。

    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研究真理可以有三个目的:当我们探索时,就要发现到真理;当我们找到时,就要证明真理;当我们审查时,就要把它同谬误区别开来。

    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在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创造和发明,都是和创造发明者的独立地深入地看问题的方法分不开的。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科学的自负比起无知的自负来还只能算是谦虚。

    讲到学*方法,我想用六个字来概括:严格、严肃、严密,这种科学的学*方法,除了向别人学*之外,更重要的是靠自己有意识的刻苦锻炼。

    重复是学*之母。

    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

    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在真理的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嬉笑中*。

    知识有重量,但成就有光泽,有人感觉到知识的力量,但更多的人只看到成就的光泽。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据有更为可贵。

    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对我怎样评价,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上玩耍,时而发现了一个光滑的石子儿,时而发现一个美丽的贝壳而为之高兴的孩子,尽管如此,那真理的海洋还神秘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游手好闲的学*并不比学*游手好闲好。

    知识就是力量。

    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真正的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丰富这个令人类都能受益的知识宝库。

    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示而作出的。

    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

    科学是人类积累的知识的巨大宝库。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我们在享受着他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益处,我们也必须乐于用自己的发明去为他人服务。

    你们在想要攀登到科学顶峰之前,务必把科学的初步知识研究透彻,还没有充分领会前面的东西时,就决不要动手搞往后的事情。

    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的最高品质之一。

    学*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知识有两种,其一是我们自己精通的问题;其二是我们知道在哪里找到关于某问题的知识。

    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蠢便自命为科学。

    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

    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知识。

    如果没有系统的知识的帮助,先天的才能是无力的,直观能解决很多事,但不是一切,天才和科学结合后才能得到最高的成功。

    学*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追求客观真理和知识是人的最高和永恒的目标。

    只有在斗争中无所畏惧,才能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把自己雕塑成器。

    科学的伟大进步,来源于崭新与大胆的想像力。

    谁要是把自己标榜为真理和知识领域里的裁判官,他就会被神的笑声所覆灭。

    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决定的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知识是珍宝,但实践是得到它的钥匙。

    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

    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阅读全文]...

2022-02-14 02:34:56
  • 小学生必知的天文科学小知识

  • 科学,小学生,知识
  • 小学生必知的天文科学小知识

      当孩子第一次把眼光投向天空,就想知道这浩翰无垠的天空以及那闪闪发光的星星是怎样的。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小学生天文科学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们能看到多少颗星星?

      答:用我们的肉眼从地球上能看到7000颗星,但是因为地球是圆的,不论我们站在地球上的什么地方,都只能看到半边天空,而且靠*地*线的星星又看不清楚,所以我们用肉眼实际上只能看到大约3000颗星。

      太阳的温度有多高?

      答:太阳的中心温度高达192000000℃,表面温度为6000℃。但由于太阳离我们非常远,有1.5亿公里,所以,我们就不觉得那么热了。

      地球为什么不发光?

      答:因为地球的温度比较低,最热的地方(地核心)才两三千度,不像太阳温度那样高,能引起热核反应,所以地球不会发光。

      人为什么感觉不出地球在转动?

      答:因为地球很大,转得又很*稳,我们也在同地球一起转动,我们以自己为参照物,所以就感觉不出地球在转动。

      流星雨是怎么回事?

      答:宇宙中有许多小天体按着自己的轨道和速度飞行。有的自己炸碎了,有的和其他天体撞碎了。但它们继续向前飞行。当它们的'轨道和地球轨道碰到一起时,像雨点一样落到了地面,这种现象就叫流星雨。

      云为什么会走?

      答:云是浮在空中的水蒸气。空气在空中也是不停地流动着的。空气的流动就是风,就把云彩吹走了。空气流动得越快,云就走得越快。

      1、最亮的星是什么星?

      答:天空中最亮的星是大犬座里的天狼星,星等为1.46等。距地球8.7光年。

      2、怎样找北极星?

      答:在天空中很容易找到北极星:先找到大熊星,再找到北斗七星。从勺头边上的那两颗指极星引出一条直线,它延长过去正好通过北极星。北极星到勺头的距离,正好是两颗指极星间距离的5倍。也可以通过“仙后座”找北极星。

      3、蓝天有多高?

      答:“蓝天”其实是地球的大气层。大气层是包围着地球的空气,根据空气密度的不同分为5层,总共有2000-3000公里厚。但绝大部分空气都集中在从地面到15公里高以下的地方,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大气层有多厚,蓝天就应该有多高。

      4、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

      答:当太阳光照射到地球的大气层时,蓝色光最容易从其他颜色中分离出来,扩散到空气中再反射出来。而其他颜色的光穿透能力很强,透过大气层照到地球上,于是我们看天空只能见到日光中的蓝色光。

      5、为什么日落时天空是红的?

      答:因为日落时阳光在大气层中走的路程特别远。除了红色光外,其他几种颜色的光传播不了那么远,还没到我们眼睛之前就都散失掉了。只有红色光线跑得最远,能传到我们眼睛里,所以我们看到日落时的天空的颜色就成了红色的。

      6、月亮会发光吗?

      答:月亮不是恒星,它不能发光,但它能反射太阳光。虽然它反射的光只有百分之七能到达地球,但足够照亮我们地球上的黑夜。

      7、我们能看到多少颗星星?

      答:用我们的肉眼从地球上能看到7000颗星,但是因为地球是圆的,不论我们站在地球上的什么地方,都只能看到半边天空,而且靠*地*线的星星又看不清楚,所以我们用肉眼实际上只能看到大约3000颗星。

      8、太阳的温度有多高?

      答:太阳的中心温度高达192,000,000℃,表面温度为6000℃。但由于太阳离我们非常远,有1.5亿公里,所以,我们就不觉得那么热了。

      9、地球为什么会转圈?

      答:因为地球有引力,地球正是由于这种引力的作用才转圈的。地球自转的速度每小时1700公里,合每秒470米;公转的速度大约每秒种29.8公里。

      10、中午的太阳为什么是白色?

      答:因为中午时,太阳光能够直接照在地面上,不像早晚要受地面上的东西(如高山、林木、楼房,以及混浊空气)的阻挡,所以,它仍然是原来的白色光,刺激得人不敢睁眼睛。

      泰山在哪个省哪个市? (山东泰山市)

      亚马逊河在哪里? (巴西)

      伊洛瓦底江在哪里? (缅甸)

      界上最宝贵的五大宝石叫什么? (猫眼石、祖母绿、金刚宝石、蓝宝石、红宝石)

      鱼类的祖先叫什么? (文昌鱼)

      世界上最毒的蜘蛛叫什么? (狼蜘)

      世界上会发光的动物叫什么? (电鳐和电鳗)

      巧克力是从哪里来的? (是从可可树上果实里的种子成的)

      为什么叶片里有“筋” (“筋”可以让叶收到阳光,让根部吸收水分给叶)

      人有多少块肌肉? (一共有600多块肌肉)

    [阅读全文]...

2022-04-23 02:21:27
  • 小学生必知的科学小知识大全

  • 小学生,科学
  • 小学生必知的科学小知识大全

      普及科学知识是推行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更好地帮助小学生了解和认识客观世界,使得他们能够具备科学的眼光去探索社会与生活,进而体现出小学科学知识教育的特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必知的科学小知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1.为什么星星会一闪一闪的?

      我们看到星星在闪,不是因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现变化,而是与大气的遮挡有关。大气隔在我们与星星之间,当星光通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的密度和厚薄影响。因为大气不是绝对的透明,它的透明度会根据密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所以我们在地面透过它来看星星,就会看到星星好像在闪动的样子了。

      2.为什么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开花?

      向日葵花盘下面茎部的地方,含有一种叫做植物生长素的物质。这物质有加速繁殖的功用,但却具有厌旋光性,每遇到光线时,便会跑到背光的一面去。所以太阳升起时,向日葵茎部便马上躲到背光的一面去,看起来整棵植物就向着太阳的方向弯曲了。

      3.为什么萤火虫会发光?

      萤火虫会发光是因为在它们的腹部末端有发光器,发光器内充满许多含磷的发光质及发光酵素,使萤火虫能发出一闪一闪的光。萤火虫发光的目的,除了要照明之外,还有求偶、警戒、诱捕等用途。这也是它们的一种沟通的工具。不同种类萤火虫的发光方式、发光频率及颜色也会不同,它们借此来传达不同的讯息。

      4.为什么松鼠的尾巴特别大?

      别看轻松鼠的尾巴!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的同时,它的尾巴正发挥很大的功用。尾巴能令松鼠在树上跳跃时得到*衡,避免掉下来受伤。此外,这条大大的尾巴更能在冬天发挥保护的作用,紧紧围着松鼠的身躯来保暖,既方便,又实用。

      5.为什么海水大多是蓝、绿色?

      望向大海,很多时候会发现海水呈现蓝、绿色。可是,当你把海水捞起时,你却只能看到它像*常的水般,透明无色。原来,海水本身与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水没有多大分别,也是透明的。我们所看到的蓝、绿色,其实是海水对光吸收能力而产生出来的现象。绿光能被海水吸收,从而反射出来;而当海水更深时,蓝光也能被吸收,所以海水看上去便成了蓝色。

      6.为什么树叶会变颜色?

      树叶变色的原因与其蕴含的化学物质——叶绿素有关。当秋天来临时,白天的时间比夏天较短,气温也较低,树叶因此停止制造叶绿素,剩余的养分则输送到树干和树根中储存。树叶中缺少了绿色的叶绿素,致使其它化学色素因而显现出来,所以我们多看到黄和褐等颜色的树叶。

      7.冰糕为什么会冒气?

      冰糕冒气是因为外界空气中有不少眼睛看不见的水汽碰到很冷的冰糕时,液化成雾滴包围在冰糕周围,所以看上去似乎是冰糕在“冒气”一样。

      8.蝉为什么会蜕皮?

      蝉的外壳(外骨骼)是坚硬的,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扩大。当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蝉的外骨骼限制了蝉的生长,蝉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也就是蝉蜕。

      9.蜜蜂怎样酿蜜?

      蜂先把采来的花朵甜汁吐到一个空的蜂房中,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里进行调制,然后再吐出来,再吞进去。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100~240次,最后才酿成香甜的蜂蜜。

      10.为什么人会打呵欠?

      当我们感到疲累时,体内已产生了许多的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过多时,必须再增加氧气来*衡体内所需。因为这些残留的二氧化碳,会影响我们身体的机能活动,这时身体便会发出保护性的反应,于是就打起呵欠来。打呵欠是一种深呼吸动作,它会让我们比*常更多地吸进氧气和排出二气化碳,还做到消除疲劳的作用呢。

      11.为什么蛇没有脚都能走路?

      蛇的身上有很多鳞片,这是它们身上最外面的一层盔甲。鳞片不但用来保护身体,还可以是它们的「脚」。蛇向前爬行时,身体会呈S形。而每一片在S形外边的鳞片,都会翘起来,帮助蛇前进时抓住不*的路面。这些鳞片跟蛇的肌肉互相配合,并能推动身体向前爬行,所以蛇没有脚也可以走动。

      12.为什么人老了头发便会变白?

      我们的头发中有一种叫黑色素的物质,黑色素越多头发的颜色便越黑。而黑色素少的话,头发便会发黄或变白。人类到了老年时,身体的各种机能会逐渐衰退,色素的形成亦会愈来愈少,所以头发也会渐渐变白。

      13.为什么肚子饿了会咕咕叫?

      肚子饿了便会咕噜咕噜地叫,这是因为之前吃进的食物快消化完,胃里虽然空空的,但胃中的胃液仍会继续分泌。这时候胃的收缩便会逐渐扩大,内里的液体和气体会翻搅起来,造成咕噜咕噜的声音。所以下次不要再为肚子咕咕叫而感到尴尬啊!因为这是正常的生理动作呢。

      14.为什么驼鸟不会飞?

      身型庞大的驼鸟虽然是鸟类,但它们却不会飞上天。这不是因为它们的翅膀不管用,而是它们的羽毛都太柔软,翅膀又太小,根本不适合飞行;另外,驼鸟的肌肉不发达,胸骨又**的,对飞行都没有帮助。驼鸟生活在非洲,由于长期居于沙漠地区,身体为了适应环境,便逐渐演化成现在的样子。

      15.为什么罐头里食品不容易变坏?

      午餐肉、豆豉鲮鱼、茄汁豆......都是美味的罐头食物,它们都可以存放很久而不易变坏。这是因为罐头是密封的,细菌便无法进入。人们在制造罐头食品的时候,把罐头里的空气全部抽出,然后把它封口。在没有空气的情况下,即使里面的食物沾上少许细菌,它们也无法生存或繁殖。

      16.为什么婴儿刚出生时都会哭个不停?

      婴儿刚出生时都会呱呱大哭,这不是因为他们感到不开心,而是他们正在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第一口的空气呢!当婴儿离开妈妈身体出生时,他们吸进的第一口空气会冲到喉部去,这会猛烈地冲击声带,令声带震动,然后发出类似哭叫的声音。

      17.为什么蜥蜴的尾巴断落后仍然不断弹跳着?

      为了保护自己,很多蜥蝪也会利用保护色掩人耳目;而部分蜥蜴当受到袭击时,尾巴更会因肌肉剧烈收缩而导致断落。基于断落的尾巴中仍有部分神经活着,仍会不断弹跳,从而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以便逃脱。别以为他们的生命会这样完结,其实只需多个月,尾巴又会重新长出来,继续生活。

      18.为什么人的大拇指不可以有一或三节?

      一般人有五只手指,手指的长度也各有不同。但是,有没有人察觉到,为什么除了大拇指外,其它手指也有三节,而唯独大拇指只有两节呢?原来,它的节数正好配合其它四指。要是三节的话,大拇指会显得没有力,以致不能提起较重的物件;要是只得一节,它便不能自如地与其它四指配合抓紧东西!

      19.为什么自己搔自己时不感到很痒?

      当别人搔自己时,我们会倍感很痒,并不断大笑;可是,当自己搔自己的时候,我们不但不会大笑,还不感觉痒。基于我们的思想上已有了准备,大脑会发出一种不会有危险的讯息,神经亦随之放松,所以便不会大笑起来和感到很痒了!

      20.为什么会起鸡皮疙瘩?

      我们的皮肤表面长着汗毛,而每一个毛孔下都有一条竖毛肌,当受到神经刺激(例如:生气、害怕、受凉等情况)后,身体的温度会下降,而竖毛肌便会收缩而令毛发竖立起来,形成鸡皮疙瘩。除了有保温的作用外,这个生理系统亦可使动物的体型看起来比实际更大,从而吓退敌人。

      21.海马是由爸爸的肚里出世?

      几乎所有动物都是雌性繁殖下一代,但海马却是与众不同,它是由雄性分娩出来的。因为雄性海马的肚上有一个像袋鼠「育儿袋」的孵卵囊,雌性海马会把卵子排到雄海马的孵卵囊中。此后,雄性海马就担起孕育的责任,约三个星期后,小海马便由爸爸的体内弹出来了。

      22.为什么有落叶?

      秋天来临的时候,树叶上蒸发的水份比夏天多,但树根吸水却比夏天少了。为了减少树木的水分流失,茎部的细胞开始形成一个分离层,待养分完全离开树叶后,分离层会令树叶和树干隔离,树叶从而掉下来。

      23.为什么白天看不见星星?

      因为白天部分阳光被大气中的气体和尘埃散射,把天空照得十分明亮,再加上太阳辐射的光线非常强烈,使我们看不出星星来。

      1、冰糕为什么会冒气?

      冰糕冒气是因为外界空气中有不少眼睛看不见的水汽,碰到很冷的冰糕时,一遇冷就液化成雾滴包围在冰糕周围,看上去似乎是冰糕在“冒气”一样。

      2、向日葵为什么总是向着太阳?

    [阅读全文]...

2022-04-21 14:27:02
  • 地球的天文科学小知识有哪些

  • 科学,地球,知识
  • 地球的天文科学小知识有哪些

      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所以都会想要对地球有所了解。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地球的天文科学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地球的科学小知识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适宜生命存在的天体。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比,地球的体积比最小的冥王星大110倍,是最大的木星的1/1316。地球的体积比月球大 48倍,是太阳的1/130万。 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岁,科学家预测,它的寿命约为90~100亿年。地球是一个三轴椭球体,赤道处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0多公里。通过研究地震波、地磁波和火山爆发,一般认为地球内部有四个同心球层: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

      地壳是由多块断裂的块体组成,大陆地壳*均厚约30多公里,海洋地壳仅5至8公里。地上层主要由硅铝氧化物构成,下层为玄武岩层,主要由硅镁氧化物构成,所以又称“硅镁层”。在地球历史中,发生了多次的地壳运动,才形成今天的格局,它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

      地幔厚度约2900公里,体积占地球总体积的 83.3%,基本呈固态。其上界面为莫霍洛维间断面,下界面为古登堡间断面,分为上地幔、过渡层和下地幔。上地幔厚度 280多千米,放性元素集中,蜕变放热,将岩石熔融,是岩浆的发源地,地震波速呈多变状态,存在一低速层低速层内岩石呈现塑性活动特征,可以发生缓慢蠕动,是地幔对流可能发生的区域,推动地壳块的运动。过渡层厚度350千米左右。下地幔厚度约2200千米,成分较均匀。

      地核*均厚度约3400公里,外核呈液态,内核为固态,主要由铁镍等金属元素构成,中温度达6600℃,与太阳表面温度相当,压力可达370万个大气压。

      地球引力束缚着大量气体,形成地球大气层,大气质量约六千万亿吨,差不多占地球总量的百万分之一,大气层最高可能延伸到离地面 6400公里左右。大气中氮78%、氧21%、0.93%、二氧化碳0.03%、氖0.0018%, 还有少量水蒸气和尘埃等。根据各层大气的不同特点,从地面始依次分为对流层、*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磁层。太阳发出的带电粒子被地球磁场俘获,地球高空形成一条带电粒子带,分为内外两条,因为是美国科学家范艾伦最先发现的,因此又为内范艾伦带和外范艾伦带。地球磁场使太阳风绕过地球,形成了一个被太阳风包围的、彗星的地球磁场区域,称为磁层。当太阳活动激烈时,磁层等离子片中的高能粒子快速沿磁力线向球极区沉降,形成千资百态、绚丽多彩的极光。

      地球的四大层圈

      科学家把地球分为四个圈层: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

      岩石圈:是指地球坚固的岩石外壳,它是生命的层圈。岩石圈由各大陆和面积稍小的岛屿组成。岩石圈中分布着雄伟的丛山、广阔的*原、巨大的盆地和低矮的丘陵,蕴藏着人类需要的各种矿产资源。

      大气圈:由环绕在地球周围的混合气体组成,它是生命的保护圈。大气圈中含量最高的是氮气和氧气,除此以外,还有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大气圈像一层松软的棉被包裹着地球,保护着地球。

      水圈: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和冰川。它是生命的摇篮。假如地球上没有水,地球是将没有生命。

      生物圈: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包括空气中、海洋里、地上的和地下的——构成生物圈。生物圈是大气圈和水圈的儿女,它们诞生以后由它们的父母大气圈和水圈养育它们。

      地球运动

      自转

      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3小时56分4秒,这个时间称为恒星日;然而在地球上,感受到的一天是24小时,这是因为选取的参照物是太阳。由于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公转,这4分钟的差距正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叠加的结果。天文学上把感受到的这1天的24小时称为太阳日。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昼夜更替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不至太高或太低,适合人类生存。

      地球自转的*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在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是每秒465米。天空中各种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人们最早就是利用地球自转来计量时间的。研究表明,每经过一百年,地球自转速度减慢*2毫秒,它主要是由潮汐摩擦引起的,潮汐摩擦还使月球以每年3~4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地球自转速度除长期减慢外,还存在着时快时慢的不规则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真正原因尚不清楚。

      公转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公转。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绕日公转。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做公转轨道。它是*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两焦点之一。每年1月3日,地球运行到离太阳最*的位置,这个位置称为*日点;7月4日,地球运行到距离太阳最远的位置,这个位置称为远日点。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运动的轨道长度是9.4亿千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年,约365.25天。地球公转的*均角速度约为每日1度,*均线速度每秒钟约为30千米。在*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地球自转的*面叫赤道*面,地球公转轨道所在的*面叫黄道*面。两个面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地轴垂直于赤道*面,与黄道*面交角为66°34',或者说赤道*面与黄道*面间的黄赤交角为23°26',由此可见地球是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的。

    [阅读全文]...

2021-12-25 05:02:22
  • 科学与知识的英文名言

  • 名言,知识,英文
  •   that is the essence of science: ask an impertinent question, and you are on the way to the pertinent answer.

      科学的本质是:问一个不恰当的问题,于是走上了通往恰当答案的'路。

      —jacob bronowski

      the danger of the past was that men became sl*es. the danger of the future is that men may become robots.

      在过去人们面临的危险是变成奴隶,而在将来危险是人类可能变成机器人。—erich fromm

      knowledge is a treasure, but practice is the key to it.

      知识是一宝库,而实践就是开启宝库大门的钥匙。—fuller

      the golden rule is that there are no golden rules.

      真正的金科玉律就是世上并无金科玉律。—g.b.shaw

      the lover of nature is he whose inward and outward senses are still truly adjusted to each other; who has retained the spirit of infancy even into the era of manhood.

      热爱大自然的人内外感觉协调一致,即使进入成年后依然保持着童心。

      —emerson

      ten men banded together in love can do what ten thousand separately would fail in.

      以爱心聚在一起的十个人能够完成一万个分散的人做不到的事情。—thomas carlyle imagination is not to be divorced from the facts.

      想象不应脱离现实。—a.n. whitehead there are two sides to every story ..at least.

      每个故事都可以从两个方面看,至少两个方面。—ann landers

      today is not yesterday. we ourselves change. how then can our works and thoughts, if they are always to be fittest, continue always the same?

      今天不同于昨天。我们自己也在改变。那么,我们的著作和思想,如果想永远不过时,怎么能始终不改变呢? —thomas carlyle

    [阅读全文]...

2022-04-26 13:53:29
古诗的科学知识 - 句子
古诗的科学知识 - 语录
古诗的科学知识 - 说说
古诗的科学知识 - 名言
古诗的科学知识 - 诗词
古诗的科学知识 - 祝福
古诗的科学知识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