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有一字的)

关于古诗(有一字的)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有一字的)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有一字的)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有一字的)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6k+) 语录(18k+) 说说(54k+) 名言(898) 诗词(2) 祝福(7k+) 心语(3k+)

  • 一剪梅古诗

  • 古诗文
  • 一剪梅古诗

      在**淡淡的日常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剪梅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宋词〗

      红藕香残玉簟秋①,轻解罗裳,独上兰舟②。云中谁寄锦书来③?雁字回时④,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

      ①红藕:红色的荷花。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

      ②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兰舟:用木兰木造的舟,词中多只泛用作舟的美称。

      ③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④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鉴赏

      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一个首先要辨明的问题。根据题名为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记》引《外传》云:“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有的词选认为,此说“和作品内容大体符合。上片开头三句写分别的时令和地点;下片起句‘花自飘零水自流’回应这三句。这些都是写分别时情景,其他各句是设想别后的思念心情”(见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选》)。有的选本则认为,“就词的内容考察,是写别后的思念,并非送别”;开头三句也是写“别离后”的情景(见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李清照诗词选注》、1982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选注》)。玩味词意,比较两说,似以后一说为胜。首先,《琅嬛记》的记述本不可靠,如王学初在《李清照集校注》(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所指出:“清照适赵明诚时,两家俱在东京,明诚正为太学生,无负笈远游事。此则所云,显非事实。”何况《琅嬛记》本是伪书,所引《外传》更不知为何书,是不足为据的。当然,更重要的是应就词句本身来寻绎它的内容、推断它的写作背景。从上阕开头三句看,决不像柳永《雨霖铃》词所写的“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那样一个分别时的场面,而是写词人已与赵明诚分离,在孤独中感物伤秋、泛舟遣怀的情状。次句中的“罗裳”,固明指妇女服装;第三句中的“独上”,也只能是词人自述。至于以下各句,更非“设想别后的思念心情”,而是实写别后的眼前景、心中事。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一些词评家或称此句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或赞赏其“精秀特绝”(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说明这是“已凉天气未寒时”(韩偓《已凉》诗)。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这一兼写户内外景物而景物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一开头就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它的感情色彩。

      上阕共六句,接下来的五句按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悬念。词人独上兰舟,本想排遣离愁;而怅望云天,偏起怀远之思。这一句,钩连上下。它既与上句紧相衔接,写的是舟中所望、所思;而下两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则又由此生发。可以想见,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无论在舟上或楼中,都是萦绕于词人心头的。

      这首词上阕的后三句,使人想起另外一些词句,如“日边消息空沉沉,画眉楼上愁登临”(郑文妻孙氏《忆秦娥》),“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晏殊《诉衷情》),“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减字木兰花》),以及“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玉楼明月长相忆”(温庭筠《菩萨蛮》),“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绝”(冯延巳《三台令》),其所抒写的情景,极其相似。如果联系这首词的起句,还令人想到李益的一首题作《写情》的七绝:“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词与诗都写了竹*,写了月光,写了西楼,同样表达了刻骨的相思,对照之下,更觉非常相似。

      词的过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以及“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之恨。词的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这两句也是上阕“云中”句的补充和引申,说明尽管天长水远,锦书未来,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深。前人作品中也时有写两地相思的句子,如罗邺的《雁二首》之二“江南江北多离别,忍报年年两地愁”,韩偓的《青春》诗“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这两句词可能即自这些诗句化出,而一经熔铸、裁剪为两个句式整齐、词意鲜明的四字句,就取得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的效果。这两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来看,从“一种相思”到“两处闲愁”,是两情的分合与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则诉说此情已由“思”而化为“愁”。下句“此情无计可消除”,紧接这两句。正因人已分在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

      这首诗的结拍三句,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名句。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指出,这三句从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脱胎而来,而明人俞彦《长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两句,又是善于盗用李清照的词句。这说明,诗词创作虽忌模拟,但可以点化前人语句,使之呈现新貌,融人自己的作品之中。成功的点化总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仅变化原句,而且高过原句。李清照的这一点化,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王士禛也认为范句虽为李句所自出,而李句“特工”。两相对比,范句比较*实板直,不能收醒人眼目的艺术效果;李句则别出巧思,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两句来代替“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铺直叙,给人以眼目一新之感。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因而就在艺术上有更大的吸引力。当然,句离不开篇,这两个四字句只是整首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非一枝独秀。它有赖于全篇的烘托,特别因与前面另两个同样工巧的四字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前后衬映,而相得益彰。同时,篇也离不开句,全篇正因这些醒人眼目的句子而振起。李廷机的《草堂诗余评林》称此词“语意超逸,令人醒目”,读者之所以特别易于为它的艺术魅力所吸引,其原因在此。

    [阅读全文]...

2022-02-01 10:16:19
  • 初一的古诗

  • 初一
  • 初一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一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一)《木兰诗》(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

      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的诗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木兰诗》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7.《木兰诗》中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8.《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0.《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借星夜哨兵为战场上的木兰做了一幅剪影式勾勒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1.《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2.《木兰诗》中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且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3.《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4.《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强烈愿望诗句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二)《山中杂诗》(吴均)

      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且富有情趣的两句是: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三)王维《竹里馆》

      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四)《峨眉山月歌》(李白)

      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游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五)《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六)《逢入京使》(岑参)

      1.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

      2.《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七)《滁州西涧》(韦应物)

      1.韦应物《滁州西涧》一诗中用以动写静手法描写雨景,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抒发了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情怀的诗句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滁州西涧》中诗人渲染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蕴涵对无声息者一丝同情的句子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八)《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九)《送灵澈散人》(刘长卿)

      刘长卿《送灵澈散人》一诗中,写灵澈辞别归去,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情景的两句是: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十)《约客》(赵师秀)

      1.赵师秀《约客》一诗中,描写江南梅雨时节清新幽静可爱景色,交待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衬托诗人孤寂,无聊心情的两句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2.赵师秀《约客》一诗中,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情绪的两句是: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十一)《论诗》(赵翼)

      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人才辈出,各个时代都有有才华有成就的新人出现的两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5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磨”;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通过自我诊断与矫治,感受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峨眉山月歌》

      一、基础性诊断与矫治。

      1、复*背诵学过的李白的诗歌。

      2、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两首古诗。

    [阅读全文]...

2022-07-23 18:41:21
  • 一三班古诗

  • 一三班古诗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三班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敕勒歌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5、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8、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9、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0、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1、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2、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3、长歌行

      汉乐府

    [阅读全文]...

2022-01-28 22:34:29
  • 古诗一去二三里

  • 文学
  • 古诗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是宋代诗人邵雍(邵康节)所作诗词之一。《一去二三里》又名《山村咏怀》,诗歌原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古诗一去二三里。谢谢!

      山村咏怀

      一去①二三里,烟村②四五家。

      亭台③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词句注释

      ①去:距离。

      ②烟村:被烟雾笼罩的村庄。

      ③亭台:泛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译文

      到二三里远的地方,有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

      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周围有十几枝花。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是描写风景的优美。它把“一”到“十”的数字嵌入诗中,组合成一幅静美如画的山村风景图,质朴素淡,令人耳目一新。

      此诗有人也作“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支花。”有人也作“一去二三里,田村四五家,高樓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试着想象一下,便会在我们眼前呈现这番情景: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做午饭,家家冒着炊烟。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 ,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

      也许是出于我的.喜好,喜欢富于浓郁感情和唯美意境的文学、艺术作品,喜欢感受它们并体验它们。于是,不论什么课、什么教学内容,总也要从中渗透对学生体验性的训练,希望他们拥有一双敏锐的双眼和一颗善感的心灵。

      在教学古童谣《一去二三里》的过程中,我又找到了一次很好的机会,与学生共体验。当学生能对词语进行解释并理解之后,我让他们认真看插图,并要求学生:“找一找文中的句子在图中的什么地方体现?”这是相当简单的问题,学生个个能讲。趁他们讲得正欢时,我马上把思维角度一转,说:“原来,这篇文章就是一幅画呀!这画美吗?美在哪里?”因为有过美术欣赏的基础,学生的回答体现了一定的美术功底。

      清清说:“色彩很美,有绿的树,红的花,五颜六色的!”听到这里,还有人补充道:“五彩缤纷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大树和小草小花。”许可说:“摆得很好看,有的亭子高,有的亭子矮,房子也是这儿一家,那儿一家,还到处开满了鲜花!”还有的学生甚至讲到了如果图中再画几座小桥,天空画上飞翔的小鸟就更美了。我小结道:“啊!如此美丽的画,你喜欢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我:“喜欢!”从学生的回答来看,我成功地引导他们站在画外人的角度欣赏了童谣所描绘的美丽地方,实现了感官上的初步体验。这一客观存在的形象概念,为下一环节抽象的想象体验做下了铺垫。

      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画面意思读出相应的句子,这样画与诗充分联系起来,在朗朗的读书声中体会意境美。然后教学生书写生字一二三,因为是第一次写字,我着重和学生进一步认识田字格的各部分名称及位置,写字姿势、横的写法及位置,并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姿势。

      这节课传授知识较多,方法设计还不够完美、纪律等方面也不是很理想,以后还应多加反思和学*。

    [阅读全文]...

2022-01-31 22:11:33
  • 一年级古诗

  • 一年级,文学
  • 一年级古诗

      在古诗文中,有些字虽是常用字,但读音与现今汉字的'。发音完全不同,所以学*时,首先要注意读准字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山居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3、《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8、《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9、《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0、《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题都城南庄

      朝代:唐代

      作者:崔护

      原文: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阅读全文]...

2022-03-04 22:58:15
  • 思乡的古诗短一点

  • 思乡,文学
  • 思乡的古诗短一点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思乡的.古诗短一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2、《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3、《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4、《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5、《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6、《秋夜长安病后作》

      唐·孟郊

      秋中帝里经旬雨,晴后蝉声更不闻。

      牢落闲庭新病起,故乡南去雁成群。

      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归。

      经难人空老,逢春雁归飞。

      7、《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8、《题大庾岭北驿》

      唐·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9、《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月夜亿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1、《送别》

    [阅读全文]...

2022-04-17 12:28:54
  • 一些好的古诗词

  •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好的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相见欢】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昼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沈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相见欢】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昭君怨】

      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

      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梦承恩。

      【昭君怨】

      暮雨丝丝吹湿,倦柳愁荷风急。瘦骨不禁秋,总成愁。

      别有心情怎说?未是诉愁时节。谯鼓已三更,梦须成。

      【酒泉子】

      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

      【生查子】

      东风不解愁,偷展湘裙衩。独夜背纱笼,影着纤腰画。

      箬尽水沉烟,露滴鸳鸯瓦。花骨冷家香,小立樱桃下。

      【生查子】

      鞭影落春堤,绿锦障泥卷。脉脉逗菱丝,嫩水吴姬眼。

      契膝带香归,谁整樱桃宴?蜡泪恼东风,旧垒眠新燕。

      【生查子】

      散帙坐凝尘,吹气幽兰立立。茶名龙凤团,香字鸳鸯饼。

      玉局类弹棋,颠倒双栖影。花月不曾闲,莫放相思醒。

      【生查子】

      短焰剔残花,夜久边声寂。倦舞却闻鸡,暗觉青陵湿。

      天水接冥蒙,一角西南白。欲渡浣花溪,远梦轻无力。

      【生查子】

      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

      总是别时情,那得分明语。判得最长宵,数尽恹恹雨。

      【点绛唇】

      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

      忒煞萧疏,怎耐秋如许?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

      【点绛唇—对月】

      一种娥眉,下弦不似初弦好。瘐郎未老,何事伤心早?

      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空房悄,鸟啼欲晓,又下西楼了。

      【如梦令】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

      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菩萨蛮】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采桑子】

      凉生露气湘弦润,暗滴花梢,帘影谁摇,燕蹴丝上柳条。

      舞鵾镜匣开频掩,檀粉慵调,朝泪如潮,昨夜香衾觉梦遥。

      【采桑子】

      白衣裳凭朱栏立,凉月〔走坐〕西,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

      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采桑子】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阅读全文]...

2021-11-29 06:32:25
  • 写一首冬天的古诗

  • 冬天
  •   冬天,是那么的美,使人忍不住想高歌一曲。树轻轻摇摆着,孩子们哈哈地笑着,大地似乎是向雪花致谢。

      《冬柳》

      唐·陆龟蒙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初秋到慈州冬首换绛牧》

      唐·唐彦谦

      秋杪方攀玉树枝,隔年无计待春晖。

      自嫌暂作仙城守,不逐莺来共燕飞。

      《冬夜即事》

      唐·吕温

      百忧攒心起复卧,夜长耿耿不可过。

      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

      《冬日观早朝》

      唐·施肩吾

      紫烟捧日炉香动,万马千车踏新冻。

      绣衣年少朝欲归,美人犹在青楼梦。

      《初冬旅游》

      唐·王建

      远投人宿趁房迟,僮仆伤寒马亦饥。

      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

      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刘十九》

      唐·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梅花》

      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冬至夜怀湘灵》

      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子夜冬歌》

      唐·崔国辅

    [阅读全文]...

2022-07-25 02:04:58
  • 写一首月亮的古诗

  • 月亮
  •   月亮千变万化,有时弯弯的像一个月亮船,有时圆圆的像玉盘高高的挂在天空,有时椭圆的像一个鸡蛋在呼呼大睡。它那洁白的月光洒向大地。

      《月下喜邢校书至自洛》

      唐·李益

      天河夜未央,漫漫复苍苍。

      重君远行至,及此明月光。

      华星映衰柳,暗水入寒塘。

      客心定何似,馀欢方自长。

      《望汉月》

      宋·柳永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

      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宿建德江》

      唐·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玉阶怨》

      唐·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竹里馆》

      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阅读全文]...

2022-02-19 03:04:34
当前热门
古诗(有一字的) - 句子
古诗(有一字的) - 语录
古诗(有一字的) - 说说
古诗(有一字的) - 名言
古诗(有一字的) - 诗词
古诗(有一字的) - 祝福
古诗(有一字的)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