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家族的古诗

关于我国传统家族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我国传统家族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我国传统家族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我国传统家族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29) 语录(78) 说说(52) 名言(22) 诗词(890) 祝福(27) 心语(194)

  • 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表

  • 传统节日,修养
  • 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表

      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称为少数民族。在*指汉族以外的其它民族,如蒙古、回、藏、*尔、哈萨克、苗、彝、壮、布依、朝鲜、满等民族。 *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风俗和*惯,少数民族也有很多自己的节日,很多少数民族节日也已经被广泛流传,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表,供大家参考!

      *少数民族主要节日

    [阅读全文]...

2022-05-20 01:59:37
  • 我国传统的治家格言

  • 传统,格言
  • 我国传统的治家格言(精选50条)

      格言,是指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是人们机智的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是指导人生走向成功之路的法宝,时刻激励人生取得进步。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我国传统的治家格言(精选50条),欢迎大家阅读。

      1、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2、家中养鱼、养狗、种竹、种蔬四事。皆不可忽。一则上接祖父以来相承之家风,二则望其外有一种生气。登其庭有一种旺气。

      3、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4、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7、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8、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0、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

      11、古之圣君贤相,若汤之昧旦丕显,文王日昃不遑,周公夜以继日、坐以待旦,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无逸》一篇,推之于勤则寿考,逸则夭亡,历历不爽。为一身之计,则必操*技艺,磨炼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之舟乘四载,过门不入,墨子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故荀子好称大禹、墨翟之行,以其勤劳也。

      12、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13、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14、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15、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16、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7、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18、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19、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20、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21、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22、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2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4、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25、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6、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27、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28、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装。

      29、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30、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31、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32、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3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34、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34、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赠广贤文》

      35、世之交者,不审择人,务合党众,违先圣人交友之义,此非厚己辅仁之谓也。——刘廙《诫弟纬》

      36、谨信泛爱,重道尊师。传子一经,金玉薄之。——《河东裴氏家训》

      37、施恩无念,受恩莫忘。——《治家格言》

      38、驭横切莫逞气,遇谤还要自修。——《增广贤文》

      39、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曾国藩诫子书》

      40、一头白发催将去,万两黄金买不回。——《增广贤文》

      41、藏精于晦者则明,养神于静则安。——欧阳修《示子》

      42、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赠广贤文》

      43、富贵是无情之物,你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增广贤文》

      44、勤俭自持,*劳*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曾国藩《曾文正公家训》

      45、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增广贤文》

      46、不要空言无事事,不要*视无远谋。——*《示儿女》

      47、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李毓秀《弟子规》

      48、凡人皆有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曾国藩家书》

    [阅读全文]...

2022-07-19 01:40:12
  • 我国传统节日的古诗句

  • 传统节日,节日
  •   1、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参》

      2、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3、只座上、已无老兵。——姚云文《紫萸香慢·*重阳》

      4、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5、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6、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7、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8、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王建《七夕曲》

      9、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0、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1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2、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潘希白《大有·九日》

      13、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14、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15、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16、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17、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8、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19、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20、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21、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22、梦回山枕隐花钿。——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23、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24、轻帐*,银烛罗屏怨。——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25、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白居易《清明夜》

      26、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27、啼红正恨清明雨。——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28、绿杯红袖趁重阳。——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29、分钿擘钗凉叶下。——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30、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1、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2、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罂。——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3、露蛩初响,机杼还催织。——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34、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5、总不解、将春系住。——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36、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吴文英《荔枝香*·七夕》

      37、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38、三千粉黛,十二阑干,一片云头。——仲殊《诉衷情·寒食》

      39、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40、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1、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42、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43、巷陌秋千,犹未清明过。——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44、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45、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46、春空云淡禁烟中,冷落那堪客里逢。——朱孟德《西夏寒食遣兴》

      47、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48、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49、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50、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潘希白《大有·九日》

      51、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阅读全文]...

2022-03-08 01:43:16
  • 我国传统端午节的诗句

  • 传统,端午节
  • 我国传统端午节的诗句

      挂一把艾蒿在你门前,愿你*安;斟一杯雄黄酒,望你安康;送一盘粽子,祝您端午节快乐!

      1、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2、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唐·殷尧潘《端午日》

      3、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4、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5、浣江五月*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唐·刘禹锡《竞渡曲》

      6、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7、条脱闲揎系五丝。——宋·李清照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8、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9、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宋·卢祖皋《小龙吟淮西重午》下阕

      10、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11、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宋·李石《长相思重午》

      12、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13、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宋·晁补之《永遇乐端午》

      14、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宋·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5、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16、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宋·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7、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宋·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18、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宋·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19、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宋·赵长卿《醉落魄重午》

      20、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宋·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21、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2、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宋·高箸《重午怀旧》

      23、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宋·张耒《和端午》

      24、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宋·苏轼《屈原塔》

      25、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26、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宋·陈与义《临江仙》

      27、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8、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宋·万俟咏《南歌子端午》

      1、条脱闲揎系五丝。——宋·李清照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2、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3、幽欢一梦成炊黍,知绿暗,汀菰几度。竹西歌断芳尘去,宽尽经年臂缕。梅黄后,林梢更雨。小池面,啼红怨暮。当时明月重生处,楼上宫眉在否?——宋·吴文英《杏花天·重午》

      4、浣江五月*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唐·刘禹锡《竞渡曲》

      5、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宋·晁补之《永遇乐·端午》

      6、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宋·张耒《和端午》

      7、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宋·文天祥《端午》

      8、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宋·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9、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宋·陈与义《临江仙》

      10、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宋·苏轼《屈原塔》

      11、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宋·高箸《重午怀旧》

      12、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13、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灵均标志高如许,忆生*,既纫兰佩,更怀椒糈。谁言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宋·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14、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15、画船纵横湖水滨,彩丝角黍斗时新。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人?——宋·胡仲弓《端午》

      16、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唐·殷尧潘《端午日》

      17、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18、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宋·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19、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宋·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20、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21、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流棹西来恨未消,鱼龙寂寞暗风潮。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宋·文天祥《端午感兴》三首录二

    [阅读全文]...

2021-12-23 05:06:29
  • 我国传统节日的诗句

  • 传统节日,节日
  •   1、斟酌嫦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2、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3、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4、开过南枝花满院。——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5、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赵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6、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7、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8、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云表《寒食诗》

      9、题门惆怅,堕履牵萦,数幽期难准。——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10、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王安石《壬辰寒食》

      11、刚与病相宜,锁窗薰绣衣。——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12、地僻人稀到,檐虚燕未过。——张镃《寒食》

      13、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14、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15、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16、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17、直到城头总是花。——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18、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19、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徐凝《七夕》

      20、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王建《七夕曲》

      21、留连,有残蝉韵晚,时歌金缕。——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22、恨无端、添叶与青梧,倒减却、黄杨一寸。——顾贞观《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23、听窗前、泪雨浪浪,梦里檐前犹滴。——张埜《夺锦标·七夕》

      24、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25、闻道山阴会,仍为火忌辰。——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26、婺星为情慵懒,伫立明河侧。——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27、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28、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29、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30、府酝伤教送,官娃岂要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1、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时鬼。——邵谒《长安寒食》

      32、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33、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34、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3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36、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37、*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姚云文《紫萸香慢·*重阳》

      38、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邵谒《长安寒食》

      39、对青山强整乌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40、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41、盈盈一水经年见。——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42、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赵鼎《寒食》

      43、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44、浑欲乘风问化工。——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45、渐红湿杏泥,愁燕无语。——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46、海角天涯,寒食清明,泪点絮花沾袖。——吴文英《花心动·柳》

      47、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妒下鸳机,今宵嘉会两依依。——毛文锡《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

      48、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49、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50、绿杯红袖趁重阳。——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51、麦饭纸钱,只鸡斗酒,几误林间噪喜鸦。——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阅读全文]...

2022-06-30 21:54:57
  • 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的诗句

  • 传统节日,节日
  •   1、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文森《九日》

      2、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王建《寒食》

      3、晴日暖,淡烟浮。——仲殊《诉衷情·寒食》

      4、待付与、温柔醉乡。——刘镇《柳梢青·七夕》

      5、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6、南雁归时更寂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7、当年弄影婆娑舞。——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8、一年滴尽莲花漏。——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9、分明不受人间暑。——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0、何妨小驻听吾语。——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1、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杜甫《九日寄岑参》

      12、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杜甫《九日寄岑参》

      13、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14、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15、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妙信《九日酬诸子》

      16、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孟浩然《清明即事》

      17、梦魂偏记水西亭。——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9、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20、笋柱秋千游女并。——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2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22、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来鹄《除夜》

      23、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24、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徐凝《七夕》

      25、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26、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云表《寒食诗》

      27、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寒食》

      28、中心愿,*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9、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王建《七夕曲》

      30、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31、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32、彩云断、翠羽散,此情难问。——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33、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34、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潘希白《大有·九日》

      35、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

      36、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37、影照河阳妓,色丽*津闱。——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38、作县几时同志苦,投荒万里倍情真。——王逊《西夏重阳》

      39、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40、落花夜雨辞寒食。——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41、啼红正恨清明雨。——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42、羽书万里飞来处。——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43、府酝伤教送,官娃岂要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44、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

      45、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6、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47、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8、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49、流水翻催泪,寒灰更伴人。——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50、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51、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阅读全文]...

2022-06-27 11:05:08
  • 蒙古族传统节日

  • 传统节日,修养
  • 蒙古族传统节日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日阿",即白色的月。夏季水草丰茂、牛羊肥壮的时节,草原要举行那达幕大会,具体时间自定,这种节日性活动,规模可大可小,甚至一个家庭就可以举办。届时方圆几十里、上百里内的牧民都会举家骑马赶车(现在基本已改为现代交通工具)前去参加。其他节日还有由生产活动、宗教祭祀仪式演变成的祭敖包、马奶节、剪羊毛节等。此外,还有一个重大的祭事活动,这就是成吉思汗陵祭奠。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一日、五月十五日、八月十二日和十月初三,在鄂尔多斯伊金霍洛举行四次隆重的祭奠活动。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蒙古族传统节日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过年

      古代蒙古人把农历春节"希恩吉尔",即新年。也有称"白节"或"白月"的,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关于蒙古族春节的来历说法不一,一是据《黑白算答问》一书所说:"成吉思汗于公元1227年,取西夏国都,盛筵庆功,并以此为蒙历岁首,星宿月遂以正月见称"。星宿月是农历12月16日到1月15日,这与农历前后相差一个月。而鄂尔多斯地区延续下来的蒙古历是以白月、五月、六月等序数记月。以此看,蒙古历岁首当是农历四月。据史*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算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接*年底,无论农区还是牧区,家家户户都要立起灯笼竿。到年三十,要清扫庭院,搞好室内卫生。佛前要设一小小祭坛,把煮好的大块羊肉摆在祭坛上,供上乳制品和面制果品。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以往,在祭祖仪式申,还要进行锻铁活动。蒙古族有个古老的《化铁出山》的传说,人们把它看作是自己民族起源的传说。这一夜灯火通明。有的还请来蒙古民间艺人说唱"乌力格尔"(蒙古书)。青年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不参加歌舞的`姑娘们则聚在一起耍"沙哈"(嘎拉哈,。普遍有守岁到午夜的*惯。

      *些年来,蒙古族春节虽与汉族大体一致,并吸收一些汉族*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许多蒙古族的传统*俗,如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

      大年初一,全家人郡要穿上节日服装,聚于一堂,叩贺新年。首先由辈数最小的,向长辈拜年,依次进行;晚辈叩头,*辈请安;并装烟、敬酒、献哈达。长者受礼之后,要向弟、侄、儿、孙们表示祝福。祝福完毕,要给孩子们一些礼物和"压岁钱"。天一亮,家族亲友间就开始互相拜年。远途的都要骑马或赶车来。叩节、拜年一般到正月十五前就结束。

      在边远农牧区,正月十六清晨,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常在一起嬉闹的人还有"哈巴德"(打黑墨的*俗。就是在对方薪睡时,偷偷在他前额上抹黑,涂物多为锅底灰。

      二、火日

      火日,亦称拜火节。它主要来自古代蒙古族对火的崇拜。祭火仪式是在农历12月23日晚间举行。有可能受了汉族腊月23祭灶的影响。但祭火的*俗却是蒙古族自古就有的,这是农历年的前奏。祭火开始前,全家人都到庭院中(也有的在火塘前、灶前),主祭人(家庭的长者)先要摆上祭品焚香。然后取一捆柴草点着,将黄油、白酒、肉(牛羊肉)等祭品投入火堆里,在长者率领下,全家人向火堆磕头。主祭人还要祷告说:—,年申多亏火神的庇佑,有些不干净的东西扔进了火里,请火神原谅,保佑明年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吉祥幸福。

      三、那达慕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都来参加比赛和参观。大会第一项一般是摔跤比赛,摔跤手脚登高筒马靴,下身穿宽大的绸缎摔跤裤,上身穿“昭得格”(一种皮革制的坎肩),在脖颈上围有五彩缤纷的饰物“江戈”,仿古代骑士跨着大步,绕场一周。赛马也是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赛马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只等号角长鸣,骑手们便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先到达终点者,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射箭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牧民。技艺高超者可百发百中,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那达慕”大会又是农牧物资交易会。除了工业和农副产品外,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如牛羊肉及其熏干制品、奶酪、奶干、奶油、奶疙瘩、奶豆腐、酸奶。

      四、马奶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以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鄂尔多斯的部分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天。为欢*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手扒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活动、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等。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

      五、燃灯节

      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市蒙古族在燃灯节的一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娱乐活动蒙古族传统的娱乐活动有赛马、赛骆驼、摔跤、射箭射击、拔河、民间歌手弹唱,马头琴演奏《江格尔》演唱、民间舞蹈。土尔扈特蒙古族舞蹈有群舞、独舞、男女对舞,还有随歌伴舞,舞姿飘逸豪放,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六、祭敖包

      也是一项重要的节日活动。每到这天,牧民们便成群结队地前往敖包祭祀。他们在敖包上安放佛像,竖立经幡,并将牛、羊肉、奶食品等一起供奉在敖包前。然后,*们焚香燃灯,诵经念咒,乞求神灵保佑,群众则从左向右围着敖包转三圈,希望迎来牧业丰收年。

      七、麦德尔节

      麦德尔节是纪念弥勒佛的节日,节期在正月十五日,宗教色彩比较浓厚。节日当天,每个黄庙都挂出弥勒佛的像,附*的牧民都来寺庙敬献供品,烧香叩拜。寺庙如果有活佛,就由活佛主持,没有活佛则由大*主持。拜完佛之后,大家由固孜达(旗长)带领进行射箭、赛马、摔跋等蒙古族传统娱乐活动。

      八、点灯节

      点灯节蒙古族称之为"祖乐",节期在农历十月二十五日,是一种小规模的宗教节日。据说是为了纪念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这一天黄昏时,家家户户在一高坡处立起木架,架上自制的灯,这种灯的灯芯是用芨芨草做成的。英英草的数量是按每个人的岁数来确定的,芨芨草头上包有涂上黄油或羊油的棉花或羊毛。人们将灯点燃后,从左到右转三圈(如果有*,则由*领做),然后洒酒祭天、磕头拜佛,祈求佛爷保佑长寿、*安。在每个蒙古包内有用面团攒成的小油灯,整个晚上都亮着,象征着世界永远光明,人们长命百岁。

      九、塔克勒干节

      塔克勒干节蒙古族每年要举行一次大型的以部落为中心的祭敖包活动,时间在夏季。敖包一般置在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处。祭敖包可能是来源于古代的祭山,它是蒙古族对自然崇拜的表现。祭敖包时,同一部落的牧民们都骑着马、骆驼,拿上酒肉等来到本部落敖包所处的山上。届时,人们先献哈达,然后由活佛或大*领着众人绕着敖包诵经(此时妇女不能参加),愿老天降福于人间,赐予人们*安无事;如果遇上旱灾,那就祈求老天下雨,使大地水草丰盛,牲畜兴旺。祭完敖包以后、开始进行赛马、摔跋、射箭等蒙古族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

    [阅读全文]...

2022-04-08 11:02:20
  • 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的诗句_传统节日七夕节的诗句

  • 传统节日,七夕节,节日
  • 七言绝句古诗、五言绝句古诗,这些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惜,也是千百年来,治愈文化创伤的良药!“励志的句子”网站为您整理《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的诗句》,摘录经典的古诗绝句,供您参考。

    1、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2、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3、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4、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5、当年弄影婆娑舞。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6、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7、帝命守坟,王令修墓,男子正当如是邪。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8、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徐凝《七夕》

    9、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0、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1、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12、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卢挚《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13、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14、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15、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杜甫《九日寄岑参》

    16、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17、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来鹄《除夜》

    18、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19、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20、府酝伤教送,官娃岂要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1、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22、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23、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

    24、落花夜雨辞寒食。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25、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26、啼红正恨清明雨。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27、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8、梦魂偏记水西亭。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29、流水翻催泪,寒灰更伴人。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30、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云表《寒食诗》

    31、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32、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

    33、昨宵风雨,只有一分春在,今朝犹自得,阴晴快。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34、作县几时同志苦,投荒万里倍情真。王逊《西夏重阳》

    35、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36、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37、笋柱秋千游女并。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38、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妙信《九日酬诸子》

    39、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40、瓜果几度凄凉,寂寞罗池客。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41、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42、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杜甫《九日寄岑参》

    43、中心愿,*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4、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45、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46、羽书万里飞来处。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47、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寒食》

    48、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黄孝迈《湘春夜月*清明》

    49、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赵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50、影照河阳妓,色丽*津闱。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阅读全文]...

2022-01-02 00:42:30
  • 中国传统节日古诗七夕

  • 传统节日,七夕
  •   七夕发源于中国,是传统民间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改为阳历7月7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体裁:【七绝】 类别:【】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年代:【宋】 作者:【杨朴】 体裁:【七绝】 类别:【】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年代:【清】 作者:【吴绡】 体裁:【七律】 类别:【】

      星光历历汉悠悠,怅望双星独倚楼。

      莫谓人间多别恨,便疑天上有离愁。

      梁清谪去谁相伴,子晋归来合公游。

      惟有月娥应最妒,一轮风露不胜秋。

      年代:【清】 作者:【朱彝尊】 体裁:【】 类别:【】

      一水填却双星如约。

      乞巧谁凭。

      诉愁君莫,知道呆女痴牛,肯怜不。

      悠悠岁月辞家者,孤眠且。

      此夕何夕也。

      碧梧小院风细,露槛同凭,昔年曾。

      年代:【清】 作者:【朱彝尊】 体裁:【】 类别:【】

      袖薄吹香过,发重萦鬟亸。

      压众风流,倾城色笑,趁时梳裹。

      惯新诗咏罢少人知,一篇篇教和。

      别泪看频堕,密约何曾果。

      七夕星河,中秋院落,上元灯火。

      悔当时花月可怜宵,镇相逢闲坐。

      年代:【唐】 作者:【林杰】 体裁:【七绝】 类别:【】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年代:【宋】 作者:【仇远】 体裁:【】 类别:【】

      河鼓天孙各老成,无愁可解任秋声。

      痴儿笑月羞眉曲,稚女穿针斗眼明。

      夜半且分瓜果供,天中岂识别离情。

      未能免俗消光景,醉卧西风梦亦清。

      年代:【唐】 作者:【】 体裁:【五古】 类别:【】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

      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

      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义无弃礼法,恩始夫妇恭。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方圆苟龃龉,丈夫多英雄。

      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 体裁:【词】 类别:【】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阅读全文]...

2022-04-01 17:52:26
我国传统家族的古诗 - 句子
我国传统家族的古诗 - 语录
我国传统家族的古诗 - 说说
我国传统家族的古诗 - 名言
我国传统家族的古诗 - 诗词
我国传统家族的古诗 - 祝福
我国传统家族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