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枉凝眉的古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枉凝眉的古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枉凝眉的古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枉凝眉的古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枉凝眉古诗原文赏析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枉凝眉古诗原文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理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磋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鉴赏】
这首曲是专门咏叹宝玉和黛玉的。
《枉凝眉》,意思是白白地皱眉头,命运就这样无情,追悔、痛苦、叹息、遗憾,全都无用。
那一僧一道对顽石说的"美中不足,好事多磨",是大有深意的,宝黛爱情的幻灭就是一条注脚。一个是绝色佳人,一个是翩翩少年;一个聪明绝顶,一个博学多才;一个无意于功名利禄,一个从不说"仕途经济"的混帐话;她整天为他哭泣叹息,他整天为她牵肠挂肚;她心里只有他,他心里只有她——这不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吗?然而在荣国府那样的牢笼里,他们的爱情始终被压抑着。张生还可跳过粉墙去同莺莺幽会,杜丽娘还可在梦里同柳梦梅结成夫妻,宝玉和黛玉最终连这点幸运也没有。封建道德观念在贵族之家就是天条,窒息了人的一切天性。"父母一之 命,媒的之言",以及贾家的败落最终隔断了他们的缘分。黛玉这个多情善感的女孩子,像一支柔嫩的小草在"风刀霜剑"凌逼之下枯槁了。她和宝玉的恋爱过程,始终伴随着痛苦和烦冤,最终还是一场虚幻,"命运"把他们大大地捉弄了一场。这出和着血泪的恋爱悲剧,不仅使作者为之"泪尽",二百年后的今天仍是人们谈论不尽的话题。
枉凝眉
曹雪芹〔清代〕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译文:
一个是仙境里生长的美丽花朵,一个是没有缺点的纯洁美玉。如果说没有神奇的姻缘,为什么这辈子偏偏和他相遇;如果说是神奇的姻缘,又为什么满腔的爱情最终成了空话?一个白白地独自叹气,一个白白地魂牵梦挂。一个是月亮映在水中的影子,一个是镜子中照出的鲜花。想一想,她的眼中究竟有多少泪水呀,怎么禁得起从秋天流到冬天,又从春天流到夏天。
注释:
阆苑(làngyuàn):传说中神仙所住的地方。也称阆风苑、阆风之苑,传说中在昆仑山之巅,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在诗词中常用来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有时也代指帝王宫苑。仙葩(pā):仙花。“阆苑仙葩”自然指绛珠仙子林黛玉。瑕:玉的疵斑。“美玉无瑕”指贾宝玉。虚化:成空,化为乌有。戚序本误作“虚花”,变动词为名词;程式乙本改作“虚话”,变心事为明言;甲戌本经涂改;今从庚辰本。一个枉自嗟呀(jiē yā), 一个空劳牵挂:一个常因宝玉而流泪(指黛玉),一个常因黛玉而感叹(指宝玉)。很显然这里说的就是正文以及脂批所提示的宝玉对黛玉诉肺腑等事。嗟呀,因悲伤而叹息。牵挂,在情况不明时对人的悬念。它与前面晴雯判词中“多情公子空牵念”的“牵念”以及后面写探春的《分骨肉》曲中“奴去也,莫牵连”的“牵连”意思相同。水中月、镜中花:都是虚幻的景象。“想眼中”一句:曹雪芹八十回后原稿中有《证前缘》一回(靖藏本第七十九回批),写黛玉“泪尽夭亡”。
创作背景:
曹雪芹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将《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写在了“贾宝玉神游大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这一回,这两组结构完整的组诗是“金陵十二钗”形象塑造的提纲。《红楼梦十二支曲》乃至于《红楼梦》全书有一些情节是表观爱情的,对于那种庸俗低级“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曹雪芹是反对的。曹雪芹所肯定的爱情是建立在背叛封建宗法秩序,背叛儒家伦理道德,具有共同思想基础上的爱情,而这样的爱情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是封建社会末期思想斗争的`一种反映。《枉凝眉》这首曲子是《红楼梦十二支曲》中的一支曲子,是写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理想因变故而破灭,林黛玉泪尽而逝。这首曲子借助于“谈情”而“谈政”,表现作者的衰贬和爱憎。尽管作者由于受到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在《枉凝眉》中尖锐地提出问题以后,因无力作出正确的回答而陷于苦闷;尽管作者由于对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估计不足,看不到摆脱毁灭命运的政治出路, 因而把封建叛逆者的歌颂变成了凄凉的挽歌,然而他的爱憎褒贬却是那样的鲜明,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
赏析:
宝、黛、钗之间的情感纠葛,是贯串《红楼梦》中书的一条主线。在“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中,钗黛二人的命运只用了一首判词概括。而在这套《红楼梦》曲中,却接连用了《终身误》、《枉凝眉》两首曲子加以浓墨重写的渲染。两只曲子都是围绕着宝、黛、钗之间的婚恋关系来写,以宝玉的口吻,对钗、黛两人加以对照,但侧重点各有不同。《终身误》写宝玉在婚后面对宝钗,怀念黛玉,女主角应该是宝钗,因为曲中在两两对照时总是先写宝钗,后写黛玉;《枉凝眉》的女主角则是黛玉无疑,宝玉在对黛玉倾注满腔怜爱的同时,也表现出对宝钗的同情。《终身误》的含义较为显豁,宝玉用满怀惆怅的口吻,鲜明地表达出对缺少黛玉的婚姻生活的遗憾宝惆怅。而《枉凝眉》进一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词意较为朦胧含蓄,语气更加哀怨动人。关于《枉凝眉》一曲的具体含义,存在着不同的解释。最具代表性的说法有两种:
一种说法认为,此曲是以第三者的口吻,写宝、黛之间的爱情悲剧,预示着林黛玉将泪尽天亡的结局。“阆苑仙葩”指林黛玉,她本是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美玉无瑕”指贾宝玉,他本是赤霞宫神瑛侍者。他们前世有缘,今生重逢,彼此真心相爱,曾经反到试探彼此的心事,并有过表白。宝玉对黛玉始终呵护有加,但他们美好的爱情,如镜花水月一般,无法成为现实。黛玉终日以泪洗面,实现了她“还泪”的诺言。
另一种说法认为,这支曲子仍然以宝玉的口吻写出,同时提到了黛玉、宝钗。“美玉无瑕”并非指宝玉,而是指宝钗,她的德言容貌都无可挑剔,如同没有任何瑕疵的美玉一般。宝玉真正深爱的人是黛玉,但他最终却娶了宝钗为妻。这样的结局,使黛玉“枉自嗟呀”,也使宝钗“空泪牵挂”。在宝玉看来,黛玉仿佛是“水中月”一样,可望而不可即;而宝钗犹如镜中之花,看似美丽,却触手冰凉。在经过反到比较之后,宝玉还是把中部心思都放在了黛玉的身上。他满怀痛惜地想到,黛玉眼中能有多少泪水,可以这样日到一日地流淌。
关于此曲,一般都采用第一种说法:认为是写宝黛爱情的,这样读解,显然有不少难以说通之处。从根本思想来说,像判词一样,《枉凝眉》也是泛咏一切悲剧女儿的人生命运的。像《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之一宝《终身误》一样,都是对宝黛爱情悲剧的反到吟咏、藉以加强中书的悲剧主题。这支曲也是以贾宝玉的口气写的,是宝玉的心声,如实地写了宝玉在钗、黛关系上的内心矛盾宝到杂情感。他不断地在内心的天*上街量着两个人,在动荡中不断加以比较、选择。所以有“一个是……一个是……”这样的反到咏唱。但是随着他对二人了解的深化,宝玉的爱心日益向着黛玉倾斜了。所以曲子的结尾三句,他的爱心部集中到了黛玉身上,如泣如诉,催人泪下。读者读着读着,仿佛看到、听到宝玉俯伏于黛玉灵前嚎啕哭诉,真诚地向黛玉坦露自己内心的中部隐衷。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原文: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一个枉子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赏析:
作者在这支曲子中,进一步抒写了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真挚的爱情。他们"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都是心地纯洁,聪明善良的青年。这样一对有情人,能不能结合呢?作者用两个设问,怀着含蓄而又诚挚的感情,把人们带到现实世界里来。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在封建宗法制度的统治迫害下,有情人难成眷属,只能空自嗟,枉牵挂。接着应用"水中月"、"镜中花"这两个形象化的比喻,对造成这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爱情悲剧的现实提出了质问,最后用眼泪的控诉作结。整个曲子婉转深沉,发人深思。当然作者不会认识造成这个爱情悲剧的社会原因,但他写出这种悲剧,明白而响亮地发出呐喊,提出控诉,也是难能可贵的。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使这部伟大的作品发出反封建的思想光芒。
《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歌词赏析
在87版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枉凝眉》由王立*谱成曲子,作为电视剧的主题曲,由陈力演唱。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歌词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枉凝眉本是“红楼梦”书中第五回十二支曲的名字。曲子写宝玉与黛玉的爱情理想因变故而破灭,林黛玉历劫还泪的泪尽而逝。曲名《枉凝眉》,意思是悲愁有何用,也即曲中所说的“枉自嗟呀”。凝眉,皱眉,悲愁的样子。第五回乃是书中预言之笔,对于整部书起到很大的驾驭作用。因此,历代红学家对第五回格外重视。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主题曲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秋流到冬尽,
春流到夏!
在这支曲子中,进一步抒写了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真挚的爱情。他们"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都是心地纯洁,聪明善良的青年。这样一对有情人,能不能结合呢?用两个设问,怀着含蓄而又诚挚的感情,把人们带到现实世界里来。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在封建宗法制度的.统治迫害下,有情人难成眷属,只能空自嗟,枉牵挂。接着应用"水中月"、"镜中花"这两个形象化的比喻,对造成这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爱情悲剧的现实提出了质问,最后用眼泪的控诉作结。整个曲子婉转深沉,发人深思。
枉凝眉
原唱:陈力
填词:曹雪芹
谱曲:王立*
歌词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
啊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
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秋流到冬尽
春流到夏
啊
扩展资料
《枉凝眉》是由曹雪芹作词,王立*作曲,陈力演唱的古典歌曲,该曲是电视剧《红楼梦》的插曲,发行于1987年 。在该曲的作曲者和演唱者被定下后,起初曾有不少人对作曲和歌手人选表示质疑。但最终,王扶林顶住了压力,创作者完成了《枉凝眉》的创作。
2019年11月,该曲获得新时代国际电视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国十佳电视金曲的称号。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秋流到冬尽,
春流到夏!
注释
1.阆苑(langyuan浪院)——传说中神仙所住的地方。仙葩(趴)——仙花。“阆苑仙葩”指林黛玉,她本是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
2.瑕——玉的疵斑。“美玉无瑕”指贾宝玉,他本是赤瑕宫的神瑛侍者(瑛,玉之光彩;琼瑛瑛瑶皆谓美玉);同时也赞他心地纯良洁白,没有那种儒臭浊气。
3.虚化——成空,化为乌有。戚序本误作“虚花”,变动词为名词;程式乙本改作“虚话”,变心事为明言;甲戌本经涂改;今从庚辰本。
4.“一个枉自”二句——一个独自悲叹唏嘘而无能为力(指黛玉),一个老是记挂着对方也白费心思(指宝玉)。很显然这里说的就是脂批所提示的宝玉后来获罪离家、流落他乡事。这一突然打击是促使黛玉死的主要原因。嗟呀,因悲伤而叹息。牵挂,在情况不明时对人的悬念。它与前面晴雯判词中“多情公子空牵念”的“牵念”以及后面写探春的《分骨肉》曲中“奴去也,莫牵连”的“牵连”意思相同。
5.水中月、镜中花——都是虚幻的景象。说宝、黛的爱情理想虽则美好,终于如镜花水月一样不能成为现实。
6.“想眼中”几句——曹雪芹八十回后原稿中有《证前缘》一回(靖臧本第七十九回批),写黛玉“泪尽夭亡”。从多方面线索确知,“贾府事败”、“树倒猢狲散”的变故发生在秋天,所谓“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林黛玉因宝玉的获罪而恸哭,自秋至冬、自冬历春,她的病势迅速加重。“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还没有到第二年的夏天,她就用全部泪水报答了神瑛侍者用甘露灌溉她的恩惠,实现了眼泪还债的诺言。故曲中所写“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并非泛泛之言。“秋流到冬尽”,程式乙本无“尽”字,为*所删。有人以为此处无“尽”字更妥,笔者以为不然。即使从句式的音节上看,亦当有。
说明
这首曲子写宝、黛的爱情理想因变故而破灭,写林黛玉的泪尽而逝。曲名《枉凝眉》,意思是悲愁有何用,也即曲中所说的“枉自嗟呀”。凝眉,皱眉,悲愁的样子。
赏析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之死与续书中所写的完全不一样,在第八十回后的原稿中,黛玉之死与婚姻问题无关,她既不是死于外祖母及其周围的人对她的冷淡厌弃,或者在给宝玉娶媳妇时选了宝钗,也不是由于误会宝玉对她的薄幸变心(如果说这种误会曾经有过的话,也早已成为过去)。黛玉的“泪尽”,原因更重大、深刻、真实得多,那就是后来发生了对全书主题和主线起决定作用的大变故——脂批称之为“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的“贾家之败”(见庚辰本第十七、十八回批),它包括着获罪、“抄没、狱神庙诸事”(庚辰本第二十七回批)。这个突然飞来的横祸降于贾府,落到了宝玉等人的头上,也给了黛玉致命的一击。宝玉被迫出走,黛玉痛惜忧忿却无能为力,她为宝玉的不幸而不幸,因宝玉的受苦而受苦,她日夜悲啼,毫不顾惜自己,终至将她衰弱的生命中的全部炽热的感情化为泪水,报答了她*生唯一的知己。
黛玉之死非续书所写那样,证据甚多。第二十五回中凤姐一次当众与黛玉开玩笑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她还指着宝玉对黛玉说:“你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还是根基配不上?模样儿配不上?是家私配不上?那一点还玷辱了谁呢?”众人听了一齐笑起来,黛玉红了脸,不言语,连李纨都说:“真真我们二婶子的诙谐是好的。”对于这段描写,读过作者全稿、已知人物将来结局的脂砚斋是怎样批的呢?他说:“二玉事在贾府上下诸人,即看书人、批书人皆信定一段[对?]好夫妻,书中常常每每道及,岂其不然!叹叹!”(甲戌本)庚辰本作“二玉之配偶,在贾府上下诸人,即观者、批者、作者皆为[谓]无疑,故常常有此等点题语。我也要笑。”作者自己对宝黛之成为配偶是否怀疑,看书人、批书人如何预料,我们都不必去管它,问题是这里说:“贾府上下诸人”“皆信定”宝玉、黛玉将来“是一段好夫妻”。试问:续书中施“调包计”的贾母、凤姐(还有以为作主的应是贾政、王夫人),他们在不在“贾府上下诸人”内?倘原稿也象续书那样写法,脂砚斋会不会说那样的话?可见,“岂其不然”——说二玉不能成夫妻,正是出于“贾府上下诸人”始料未及的原因。在上一首写宝钗的曲子中同时写了宝玉不忘死去的黛玉,在这一首写黛玉的曲子中只写了宝玉“空劳牵挂”,竟无一字涉及宝钗,这没有别的缘故,就是因为宝钗的终身寂寞与黛玉有关,黛玉的枉自悲愁与宝钗无关。
以续书所写《苦绛珠魂归离恨天》与此曲的后半对照,竟无一语能合。续作者为了在安排他自以为相当巧妙的情节时不至于遇到任何困难,就先使宝、黛这两个性情“乖僻”、不好对付的逆判者,变成可以任人摆布的木偶人:一个无意中听说一句“宝二爷娶宝姑娘的事情”,就在“急怒”之下迷了“本性”;一个莫名其妙地失了玉便成了“疯颠”。于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时,“两个人也不问好,也不说话,也不推让,只是对着脸傻笑起来”(第九十回),然后各自走开。这样,就以“一个傻笑,一个也傻笑”代替了“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写黛玉死时,有“吐血”,有“晕倒”,有“喘气”,有“发狠”,有“回光返照”,有“浑身发冷”,有“两眼一翻”……就是没有流泪。倒是宝玉后来流了不少眼泪。这样,就使曲子的末句也非改写不可了。但是,说也奇怪,黛玉刚死,宝玉便“病势一天好似一天”(这时再不必担心他会执拗、反抗、向黛玉表白、使续作者为难了,倒是一直让他傻下去文章不好做),于是就让他到灵柩前去痛哭一场。到容许他清醒的时候,他什么都想起来了:“宝玉一到,想起未病之先(原文如此),来到这里,今日屋在人亡,不禁嚎啕大哭。想起从前何等亲密,今日死别,怎不更加伤感!……哭得死去活来”(第九十八回)。这就是所谓“病神瑛泪洒相思地”。然而,这样就使人更加糊涂了:难道曲子末几句是说宝玉的?难道黛玉所欠的“泪债”早偿过了头,现在反而要宝玉找还给她?她归离恨天如何向警幻交帐呢?难道能把宝玉的眼泪也算在内?倘若说宝玉的“牵挂”是指他婚后终不忘黛玉,那末另一个又如何还能“嗟呀”呢?倘若说曲子的末句是指黛玉*日总爱哭,那末她来到贾家已经多年,怎么说她的眼泪流不到一年就要流光呢?何况,我们也未见黛玉接连不断地天天流泪呀!八十回以前,她眼泪流得最多的也还是因为宝玉被贾政打得半死、吃了大苦头的那一次。那一次黛玉为宝玉整天“抛珠滚玉”地流泪,正是为后来流更多的眼泪伏下的重要一笔。
曹雪芹写黛玉“还泪”的原意,在第三回脂批中说得最清楚。宝、黛初见时,一个因对方没有通灵玉而狠命摔玉,骂这玉“连人之高低不择”,一个则因之而流泪,说“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这里脂批说:“这是第一次算还,不知下剩还该多少!”“应如些非伤感,还甘露水也。”指出了黛玉这种“体帖”、“知己”的心思和痛惜其自毁而引咎自责的落泪,就是“还债”。戚序本保存的一条脂评更点出它对整个悲剧的象征意义:“补不完的是离恨天,所余之石,岂非离恨石乎?而绛珠之泪,偏不因离情而落,为惜其石而落。可见惜其石,必惜其人。其人不自惜,而知己能不千方百计为之惜乎!所以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所谓‘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悲乎!”
所谓“离恨”,实即愁恨、怨恨、憾恨。石头有被弃置的憾恨,黛玉也有被收养的身世之感,但她的泪偏“不自惜”而落,作为宝玉的“知己”,这种“千方百计为之惜”,就是“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的原因,也即所谓“春恨秋悲皆自惹”。这说得还不清楚吗?批书者若未读过八十回以后的原稿,是无从这样说的。眼泪“至死不干”,正合曲中之所言;自身“万苦不怨”,才称得上真正的“报德”。袭人劝黛玉说:“姑娘快休如此,将来只怕比这个更奇怪的笑话儿还有呢。若为他这种行止,你多心伤感,只怕你伤感不了呢。”清蒙古王府本《石头记》脂批说:“后百十回(原稿回数)黛玉之泪,总不能出此二语。”这就更无疑地证明黛玉最后是为宝玉“不自惜”的“这种行止”所闯的祸而流尽眼泪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宝玉才终身不能忘怀他唯一的“知己”。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想起了借阅过曹雪芹抄本《红楼梦》的明义来,他为小说题过二十首绝句,末首说:“馔玉炊金未几春,王孙瘦损骨嶙峋。青蛾红粉归何处?惭愧当年石季伦。”就算明义看到的也只是八十回的本子,但他也完全有可能从作者或其亲友中打听到后半部情节的梗概,我们只要稍加思索就不难明白,诗中用获罪被拘因而不能保全“青蛾红粉”的石崇的典故,指的是什么了。此类证据还很多。
总之,《红楼梦》的情节发展根本没有落入“梁祝”故事的窠臼,更不是要表现什么“三角”关系。它始终是把悲剧的产生与封建大家族败落的原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原稿中,描写这种风雨骤至的大变故的发生必然是惊心动魄的一幕,而作者倾注了最大热情的宝、黛这两个人物的精神面貌,定会在这场可怕的狂风暴雨的雷电闪光中被照亮,其感人至深的艺术力量决不亚于作者描写睛雯的“抱屈夭风流”和宝玉的“杜撰芙蓉诔”,因为写晴雯之死的字只不过是为了写黛玉之死的更重要的文字罢了。这一点,脂批说,“试观《证前缘》(原稿写黛玉之死)回、黛玉逝后诸文,便知。”(靖藏本第七十九回批)然而可惜,我们已不能看到这样的精彩的文字了!这部伟大的小说成了残稿,这实在是我国文学史上无可弥补的损失。
整理:zhl201608
《峨眉山月歌》古诗词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作。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写诗人在舟中所见的夜景:峨眉山上空高悬着半轮秋月,*羌江水中流动着月亮映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峨眉山月歌》古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翻译: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赏析
这首诗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达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个字中出现了五个地名,共计十二个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人们不但不感到重复,而且认为是绝唱,其原因就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江行的经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穿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它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有变化。“峨眉山月”、“*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在句中的位置也有不同,所以读起来就觉得不着痕迹,自然入妙。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作。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接下来分享《峨眉山月歌》写作背景和赏析。
《峨眉山月歌》写作背景
这首诗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725年(开元十三年的时候)以前。这首诗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写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半轮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羌江水之中,月影总是随江流。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要向三峡驶去,船转入渝州以后,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见了。这首诗用了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名家点评
《唐诗品汇》:刘须溪云:含情凄婉,有《竹枝》缥渺之音。
《批点唐诗正声》:且不问太白如何,只此诗谁复能知?
《唐诗广选》:如此等神韵,岂他人所能效颦(首二句下)?
《艺苑卮言》:此是太白佳境,然二十八字中,有峨嵋山、*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
《艺圃撷余》:谈艺者有谓七律一句中不可入两故事,一篇中不可重犯故事,此病犯者固多、拈出亦见精严。吾以为皆非妙悟也。作诗到精神传处,随分自佳,下得不觉痕迹,纵使一句两入,两句重犯,亦自无伤。如太白《峨眉山月歌》,四句入地名者五,然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
《唐诗解》:“君”者,指月而言。清溪、三峡之见,天狭如线,即半轮亦不复可睹矣。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思入清空,响流虚远,灵机逸韵,相凑而来。每一歌之,令人忘睡。金献之云:王右丞《早朝》诗五用衣服字,李供奉《峨眉山月歌》五用地名字,古今脍炙。然右丞用之八句中,终觉重复!供奉只用四句,而天巧浑成,毫无痕迹,故是千秋绝调。
《唐风定》:此种神化处,所谓太白不知其所以然。
《唐诗摘钞》:语含比兴。“君”字指月而言,喻谗邪之蔽明也。七律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之句,参看便明。
《李太白全集》:王琦注:蜂腰鹤膝,双声叠韵,沈休文三尺法也。古今犯者不少,宁尽汰之耶?
《唐宋诗醇》:但觉其工,然妙处不传,
《唐诗笺注》:“君”指月。月在峨眉,影入江流,因月色而发清溪,及向三峡,忽又不见月,而舟已直下渝州矣。诗自神韵清绝。
《诗法易简录》:此就月写出蜀中山峡之险峻也。在峨眉山下,犹见半轮月色,照入江中。自清溪入三峡,山势愈高,江水愈狭,*皆峭壁层峦,插天万仞,仰眺碧落,仅余一线,并此半轮之月亦不可见,此所以不能不思也。“君”字,指月也。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王元美曰:“此是太白佳境,益见此老炉锤之妙。”此诗定从随手写出,一经炉锤,定逊此神妙自然。
《瓯北诗话》:李太白“峨眉山月半轮秋”云云,四句中用五地名,毫不见堆垛之迹,此则浩气喷薄,如神龙行空,不可捉摸,非后人所能模仿也。
后世影响
这首诗对当时及后世的诗歌创作颇有影响。杜甫《江月》《月三首》、郑遥《初月赋》、苏轼《送张嘉州》、陆游《月岩》等作品都有明显的受到李白《峨眉山月歌》影响的痕迹。
作者简介
李白像[8]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俞彦《长相思·折花枝》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李白《怨情》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试上张籍水部 / *试上张水部 / 闺意献张水部》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黄庭坚《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牛希济《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佚名《硕人》
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红楼梦·第三回》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红楼梦·第五回》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叶梦得《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红楼梦·第三回》
*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增广贤文·上集》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韦庄《女冠子·昨夜夜半》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白居易《春词》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欧阳修《画眉鸟》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张祜《集灵台·其二》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居易《长恨歌》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欧阳修《画眉鸟》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清晨帘幕卷轻霜。——欧阳修《诉衷情·眉意》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 听蜀僧浚弹琴》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韩非子·观行》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黄庭坚《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答之》
风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柳永《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行人莫便消魂去,汉渚星桥尚有期。——晏几道《鹧鸪天·梅蕊新妆桂叶眉》
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欧阳修《南歌子·凤髻金泥带》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欧阳修《诉衷情·眉意》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李商隐《无题二首》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李商隐《代赠二首》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曹雪芹《终身误》
眉睫才交,梦里便不能张主;眼光落地,泉下又安得分明。——《小窗幽记·集醒篇》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秦韬玉《贫女》
浣花溪上见卿卿,脸波明,黛眉轻。——张泌《江城子·浣花溪上见卿卿》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得愁。——徐凝《忆扬州》
11月1日晚,成都杜甫草堂,第六届中国诗歌节开幕。以“长风破浪会有时”为主题的文艺演出进入第三篇章——“天府”诗韵。现场吟唱的九首诗词,让观众大饱眼福、耳福,跟着吟诵着穿越回千年前的“天府之国”。
附:诗词全文
(一)《梅花绝句》
(宋)陆游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二)《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三)《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四)《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五)《浪淘沙九首其四》
(唐)刘禹锡
濯锦江边*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六)《竹枝词·其一》
(唐)白居易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闇鸟一时啼。
(七)《将进酒》
(唐)李白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八)《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画眉深浅入时无的意思及原文古诗词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在学*课文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阅读,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水*,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画眉深浅入时无的意思及原文古诗词,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译文
新婚卧室昨夜花烛彻夜通明,等待拂晓去堂前拜见公婆。
装扮好后轻声询问夫君: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兴?
韵译
洞房里昨夜花烛彻夜通明,
等待拂晓拜公婆讨个好评。
打扮好了轻轻问郎君一声:
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兴?
注释
张水部:即张籍,曾任水部员外郎。
洞房:新婚卧室。停红烛:让红烛通宵点着。停:留置。
舅姑:公婆。
深浅:浓淡。入时无:是否时髦。这里借喻文章是否合适。
赏析:
【评析】:
朱庆余曾得到张籍的赏识,而张籍又乐于荐拔后辈。因而朱庆余在临应考前作这首诗献给他,借以征求意见。
全诗以“入时无”三字为灵魂。新娘打扮得入不入时,能否讨得公婆欢心,最好先问问新郎,如此精心设问寓意自明,令人惊叹。张籍在《酬朱庆余》诗中答道:“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把朱氏比作越州镜湖的采菱女,不仅长得艳丽动人,而且有绝妙的歌喉,这是身著贵重丝绸的其他越女所不能比并的。文人相重,酬答俱妙,千古佳话,流誉诗坛。(刘建勋)
以夫妻或男女爱情关系比拟君臣以及朋友、师生等其他社会关系,乃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从《楚辞》就开始出现并在其后得到发展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此诗也是用这种手法写的。
这首诗又题为《*试上张水部》。这另一个标题可以帮助读者明白诗的作意,唐代应进士科举的士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风气,以希求其称扬和介绍于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朱庆馀此诗投赠的对象,是官水部郎中的张籍。张籍当时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名。朱庆馀*日向他行卷,已经得到他的赏识,临到要考试了,还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写下了这首诗,征求张籍的意见。
古代风俗,头一天晚上结婚,第二天清早新妇才拜见公婆。此诗描写的重点,乃是她去拜见之前的心理状态。首句写成婚。洞房,这里指新房。停,安置。停红烛,即让红烛点着,通夜不灭。次句写拜见。由于拜见是一件大事,所以她一绝早就起了床,在红烛光照中妆扮,等待天亮,好去堂前行礼。这时,她心里不免有点嘀咕,自己的打扮是不是很时髦呢?也就是,能不能讨公婆的喜欢呢?因此,后半便接写她基于这种心情而产生的言行。在用心梳好妆,画好眉之后,还是觉得没有把握,只好问一问身边丈夫的意见了。由于是新娘子,当然带点羞涩,而且,这种想法也不好大声说出,让旁人听到,于是这低声一问,便成为极其合情合理的了。这种写法真是精雕细琢,刻画入微。
仅仅作为“闺意”,这首诗已经是非常完整、优美动人的了,然而作者的本意,在于表达自己作为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政治前途的一场考试时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应进士科举,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来说,乃是和女孩儿出嫁一样的终身大事。如果考取了,就有非常广阔的前途,反之,就可能蹭蹬一辈子。这也正如一个女子嫁到人家,如果得到丈夫和公婆的.喜爱,她的地位就稳定了,处境就顺当了,否则,日子就很不好过。诗人的比拟来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很有典型性。即使今天看来,我们也不能不对他这种一箭双雕的技巧感到惊叹。
朱庆馀呈献的这首诗获得了张籍明确的回答。在《酬朱庆馀》中,他写道: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典菱歌敌万金。”
由于朱的赠诗用比体写成,所以张的答诗也是如此。在这首诗中,他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受到人们的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首句写这位姑娘的身分和容貌。她是越州的一位采菱姑娘。这时,她刚刚打扮好,出现在镜湖的湖心,边采菱边唱着歌。次句写她的心情。她当然知道自己长得美艳,光彩照人。但因为爱好的心情过分了,却又沉吟起来。(沉吟,本是沉思吟味之意,引申为暗自忖度、思谋。)朱庆馀是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人,越州多出美女,镜湖则是其地的名胜。所以张籍将他比为越女,而且出现于镜心。这两句是回答朱诗中的后两句,“新妆”与“画眉”相对,“更沉吟”与“入时无”相对。后半进一步肯定她的才艺出众,说:虽然有许多其他姑娘,身上穿的是齐地(今山东省)出产的贵重丝绸制成的衣服,可是那并不值得人们的看重,反之,这位采菱姑娘的一串珠喉,才真抵得上一万金哩。这是进一步打消朱庆馀“入时无”的顾虑,所以特别以“时人”与之相对。朱的赠诗写得好,张也答得妙,可谓珠联璧合,千年来传为诗坛佳话。(沈祖棻)
朱庆馀简介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字庆馀,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喜老庄之道。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
1、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诗》
2、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八声甘州》
3、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4、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李白《长歌行》
5、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6、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李白《南轩松》
7、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8、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9、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山花子》
10、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纳兰性德《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11、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1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13、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14、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15、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16、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7、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18、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陶渊明《饮酒·其四》
19、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范云《别诗·其二》
20、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李益《上汝州郡楼》
21、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22、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23、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24、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25、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26、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重凄凉。——孟浩然《初秋》
27、秋芸有春绿,疏篱照孤芳。——范成大《秋芸有春绿》
28、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29、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卢照邻《曲池荷》
30、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张仲素《秋夜曲》
31、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32、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33、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34、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陆游《秋雨益凉写兴》
35、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36、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陶渊明《和郭主簿》
37、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38、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39、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40、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41、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42、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杜甫《禹庙》
43、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温庭筠《苏武庙》
44、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45、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晏殊《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46、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47、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来鹄《偶题二首》
48、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49、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赵嘏《长安晚秋》
50、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5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52、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晏几道《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
黄鹤楼前一首诗,把将扫箒画娥眉。——释崇岳《惠康伯宣教请{阩堂举张拙秀才问长沙百千诸》
汗沾粉面花含露,尘扑娥眉柳带烟。——钱福《蹴鞠》
民间有女不敢嫁,娥眉婉转待君王。——张萱《迷楼怀古》
十万娥眉齐上马,过当年、花蕊题诗处。——陈维崧《新安陈仲献(名策)客蜀总戎幕府,尝赎一俘》
桂窗一别三千春,秦妃镜里娥眉新。——李绅《赠毛仙翁》
非君惜鸾殿,非妾妒娥眉。——宋之问《王昭君》
娥眉对湘水,遥哭苍梧间。——郎士元《湘夫人》
嫮目宜笑,娥眉曼只。——屈原《大招》
列屋娥眉不足夸,可斋别自是生涯。——陆游《斋中杂题·列屋娥眉不足夸》
粲粲梅开亦大奇,雪来岂亦妒娥眉。——赵蕃《次韵斯远雪中见简》
自言不复娥眉梦,枯淡颇与小人同。——黄庭坚《戏答陈元舆》
娥眉扬玉泽,雅舞凌七盘。——曹勋《前有一樽酒》
画楫万枝飞鹢道,朱帘十二映娥眉。——唐寅《题画廿四首·端阳竟渡楚江湄》
皓腕轻笼素练衣,娥眉淡扫春风面。——杨基《北山梨花(有序)》
淡妆自把娥眉扫,巧笑谁将瓠齿开。——吴宽《梨》
虏帐风沙粉黛摧,空将青冢瘗娥眉。——张时彻《昭君怨》
曲中有深怨,不奈妒娥眉。——张时彻《新秋咏怀》
学画娥眉弄晚妆,娇羞无语暗思量。——朱权《宫词·学画娥眉弄晚妆》
娥眉三千人,皆自良家来。——韩维《和王昭君》
艳半额兮姱倡,岂娥眉兮能妩。——程公许《述九颂·这节》
娥眉淡淡自成妆,驿使还家空断肠。——陈与义《画梅》
只知歌舞暖娥眉,君未能贤宁乐此。——胡寅《赋韩叔夏雪斋》
贞女不自媒,娥眉为谁扫。——陆文圭《次善卿杂诗五首·贞女不自媒》
淡扫娥眉怜虢国,半匀妆面妒徐妃。——虞俦《和汤倅梅花韵》
娥眉曼睩初丰容,一笑自粲非宝靨。——毛滂《师文莫君以诗从仆求字顾非所长聊作一篇姑慰》
华轩丹毂照青春,列屋娥眉妒宠新。——*《新交行》
二江斜入似娥眉,尽日凭高把酒巵。——李覯《书景云轩壁》
曲罢酒阑人不会,断肠依旧画娥眉。——释慧远《寄{左亻中幺右刃}堂仁和尚》
人亦不觉,鬼也不知,噫嘻嘻,半夜归来日卓午,虚空依旧画娥眉。——释慧远《杨岐和尚赞》
宴罢瑶池,洗娥眉、已半雪。——何梦桂《传言玉女·阿母今朝》
居然广寒宫,桂枝苦低回,便欲招谪仙,娥眉送琼杯。——汪莘《陋居五咏·月台》
枢密曾孙侍御子,天资酷与前人似,只今四十未为老,不选娥眉压闾里。——汪莘《题汪侍郎仲宗北山道院》
城中娥眉女,珠珮珂珊珊。——寒山《诗三百三首》
守俸还酒债,堆金选娥眉。——胡铨《家训》
宝髻斜簪金凤翘,翠云蝉鬓娥眉娇。——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哀怨复哀怨,娥眉空自颦。——孙蕡《白头吟》
年年为尔添惆怅,独是娥眉未嫁人。——沈周《落花五十首·其一》
娥眉简介
娥眉,汉语词语,读音é méi,意思为细长而弯的美丽的双眉。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试上张水部》
柁楼今夕梦,脉脉春寒送。直过画眉桥,钱塘江上潮。——纳兰容若《菩萨蛮·寄梁汾苕中》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杜牧《题木兰庙》
况有短墙银杏雨,更兼高阁玉兰风。画眉闲了画芙蓉。——纳兰容若《浣溪沙·藕荡桥边埋钓筒》
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李白《对酒·七古》
画眉烦女伴,央及流莺唤。——纳兰容若《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欧阳修《南歌子·凤髻金泥带》
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王沂孙《眉妩·新月》
买笑树边花已老,画眉窗下月犹残。——刘禹锡《怀妓》
拂镜浓画眉,临风高绾髻。——刘克庄《题汤柏纪程文》
殿角星残声乍响,景阳楼上画眉时。——沈德潜《景阳钟歌》
此婢娇饶恼*,凝脂为肤翡翠裙,唯解画眉朱点唇。——卢仝《与马异结交诗》
又不如东家养画眉,雕笼彩画*帘帷。——孔武仲《大热息於官亭》
腻于琼粉白于脂,京兆夫人未画眉。——皮日休《咏白莲》
埋没远山知几许,且收螺子画眉尖。——徐渭《次苏长公雪诗·其一》
丧夫未经二十日,画眉重嫁盐商君。——金华宋氏《题邮亭壁歌》
今朝画眉早,不待景阳钟。——李贺《追赋画江潭苑四首》
晓向妆台与画眉,镜中长欲助娇姿。——罗虬《比红儿诗(并序)》
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杜甫《北征》
清阴不让章台下,懒向他家说画眉。——张萱《曾元陟铿然亭宴集同陈用休韩伯举舍弟仲蔚分韵赋·其二》
流落如秋娘,无复画眉妒。——陈著《戴帅初九日无憀以满城风雨*重阳为韵七首袖·吾发白且老》
张敞画眉,谢鲲折齿。——李瀚《蒙求》
峨眉山头月如眉,画眉夬婿归不归。——陈允*《竹枝曲》
中官奉旨时宣唤,立马门前催画眉。——高启《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时至正己亥岁》
不如寄与星郎去,想得朝回正画眉。——韩偓《以庭前海棠梨花一枝寄李十九员外》
偶然涂抹为新句,画眉深浅乖时裁。——曾国藩《憩红诗课戏题一待于后》
大虫舌上翻筋斗,却笑金刚学画眉。——白玉蟾《赠城西谢知堂》
摇摇珂佩堤上归,朝回无事但画眉。——胡奎《张京兆》
旁沾画眉府,斜入教箫楼。——吴融《御沟十六韵》
枉凝眉的古诗句
播放枉凝眉的古诗
枉凝眉的古诗词最佳的
梦凝的古诗句
凝冰的古诗句
凝的诗句
被冤枉的诗句
冤枉的诗句
枉然的诗句
被冤枉的古诗句子
含凝的诗句
眉间的古诗句
凝望的诗句
带凝字的诗句
凝眸的诗句
描写被冤枉的古诗句
带凝的诗句
被冤枉委屈的古诗句
眉诗句
关于凝的诗句
画眉的古诗句
眉的诗句
描眉的古诗句
有须眉的古诗句
眉间雪的诗句古诗
秋色凝重的古诗句
凝开头的诗句
冤枉委屈的诗句
被冤枉被误解的诗句
形容被冤枉的诗句
别欺负人的古诗
形容生命力强大的古诗
描写六安金狮寨的古诗
雪梅其一和其二的古诗
高中必背古诗文最难背的
描写早春柳色的古诗
叱诧战场的古诗
人教版高中古诗词的主题分析
带荃字的古诗词
有叠词的古诗文
古代描写男子英俊的古诗
德育学做人的古诗
有关净寺的古诗
千古华丽的古诗词
方位的天气的古诗
古诗描绘传统节日的
秋池是谁的古诗
形容一个人活够的古诗
古诗词中某一意象的作用
古诗的爱情宣言
带成安的古诗
表示工作不顺的古诗
小恩小惠的古诗词
集体背错的古诗
汗水湿衣衫的古诗是那首
赞美宴词的古诗
形容八十岁的古诗词
悼念为国捐躯的英雄古诗词
关于螳螂的诗歌或者古诗
关于妮妮的古诗
马诗的古诗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