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雪夜归人之类的古诗意境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风雪夜归人之类的古诗意境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风雪夜归人之类的古诗意境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风雪夜归人之类的古诗意境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注释:
(1)芙蓉山主人:这里指作者投宿的人家。芙蓉山:地名,在今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
(2)苍山:青山。
(3)白屋:这里说的是诗人投宿的贫苦人家的住所。通常房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
(4)犬吠:狗叫 。
(5)夜归:晚上归来。
(6)贫:清贫。
译文:
暮色降临山色苍茫愈觉路途远,
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
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
诗词大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中“日暮”点明时间: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下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天寒白屋贫”: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投宿的顺序写下来的。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
反客为主
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可谓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其中最后一句“风雪夜归人”甚至为剧作家借用为剧名,遂使此诗在当代更为著名。然而对此诗的理解,窃以为问题颇大,通常的讲析很难令人信服。
主要问题是两个,一是标题,前面“逢雪宿芙蓉山”六字似已申足诗题,何以还要加上“主人”两字?于是有人以为此乃衍文,“主人”两字应该删去;二是“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一联,诸多赏析者都展开神思,想象为:诗人夜宿于芙蓉山某农户家,夜闻农家主人雪夜归来,犬吠人答,所谓:“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尽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内,未曾目睹,但从这一片嘈杂的声音足以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唐诗鉴赏辞典》406页) 此诗不但运用了“反客为主”——出奇制胜的艺术构思,而且还采用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艺术技巧。由此可见,刘长卿的这首小诗,上联写贬谪中的投宿,重在客观描写,下联写投宿时的感受,重在主观抒发,自然婉转,一气呵成。在表现形式上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音律上也如弹丸圆美流转,自有其美,并不存在所谓脉络的跳跃。诗虽全用赋体,然仍意在言外,启人深思。至此,标题中“主人”两字所特含的暗示意味,也就不言而喻,迎刃而解了,这个芙蓉山“主人”,不是别人,正是诗人之自谓也。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
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历来解释不同,主要分歧是在对“归”的理解上。一种意见认为“归”是诗人的来到,诗人在迷漫风雪中忽然找到投宿处,如“宾至如归”一般。另一种意见是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关键是诗人的立足点在哪里。前者,诗人是在“白屋”外,在风雪途中;后者,诗人在“白屋”内,或前两句在屋外,后两句在屋内。[2]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投宿的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诗的开端,以“日暮苍山远”五个字勾画出一个暮色苍茫、山路漫长的画面。诗句中并没有明写人物,直抒情思,但使读者感到其人呼之欲出,其情浮现纸上。这里,点活画面、托出诗境的是一个“远”字。它给人以暗示,引人去想象。从这一个字,读者自会想见有人在暮色来临的山路上行进,并推知他的孤寂劳顿的旅况和急于投宿的心情。接下来,诗的次句使读者的视线跟随这位行人,沿着这条山路投向借宿人家。“天寒白屋贫”是对这户人家的写照;而一个“贫”字,应当是从遥遥望见茅屋到叩门入室后形成的印象。上句在“苍山远”前先写“日暮”,这句则在“白屋贫”前先写“天寒”,都是增多诗句层次、加重诗句分量的写法。漫长的山路,本来已经使人感到行程遥远,又眼看日暮,就更觉得遥远;简陋的茅屋,本来已经使人感到境况贫穷,再时逢寒冬,就更显出贫穷。而联系上下句看,这一句里的“天寒”两字,还有其承上启下作用。承上,是进一步渲染日暮路遥的行色;启下,是作为夜来风雪的伏笔。[4]这前两句诗,合起来只用了十个字,已经把山行和投宿的情景写得神完气足了。后两句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的是借宿山家以后的事。在用字上,“柴门”上承“白屋”,“风雪”遥承“天寒”,而“夜”则与“日暮”衔接。这样,从整首诗来说,虽然下半首另外开辟了一个诗境,却又与上半首紧紧相扣,不使读者感到上下脱节。但这里,在承接中又有跳越。看来,“闻犬吠”既在夜间,山行劳累的旅人多半已经就寝;而从暮色苍茫到黑夜来临,从寒气侵人到风雪交作,从进入茅屋到安顿就寝,中间有一段时间,也应当有一些可以描写的事物,可是诗笔跳过了这段时间,略去了一些情节,即使诗篇显得格外精炼,也使承接显得更加紧凑。诗人在取舍之间是费了一番斟酌的。如果不下这番剪裁的功夫,也许下半首诗应当进一步描写借宿人家境况的萧条,写山居的荒凉和环境的静寂,或写夜间风雪的来临,再不然,也可以写自己的孤寂旅况和投宿后静夜所思。但诗人撇开这些不去写,出人意外地展现了一个在万籁俱寂中忽见喧闹的犬吠人归的场面。这就在尺幅中显示变化,给人以*地上突现奇峰之感。
就写作角度而言,前半首诗是从所见之景着墨,后半首诗则是从所闻之声下笔的。因为,既然夜已来临,人已就寝,就不可能再写所见,只可能写所闻了。“柴门”句写的应是黑夜中、卧榻上听到的院内动静:“风雪”句应也不是眼见,而是耳闻,是因听到各种声音而知道风雪中有人归来。这里,只写“闻犬吠”,可能因为这是最先打破静夜之声,也是最先入耳之声,而实际听到的当然不只是犬吠声,应当还有风雪声、叩门声、柴门启闭声、家人回答声,等等。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尽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内,未曾目睹,但从这一片嘈杂的声音足以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
1、我摘下了面具看到了落荒而逃的你。
2、什么都可以错,就不想错过你。
3、就是因为太在乎,所以才会斤斤计较。
4、很久没深聊也很久没拥抱。
5、好想听你说一句喜欢我哪怕是开玩笑。
6、我曾经也很用心,只是失去了热情。
7、人在俗世中,聚散不由己。
8、大概这辈子最苦的糖就是你的喜糖。
9、以后你快乐就好,我不凑热闹。
10、问灵十三载,等一不归人。
11、好久不见后来你喜欢了谁。
12、散场总是难免,你又何必诚惶诚恐。
13、你要自甘堕落,无人能救你。
14、我生来孤独,热闹全靠自己拥有。
15、船票还你,以后的苦和难,我自己渡。
16、我来赴一场无关风月的局。
17、我们还在自欺欺人的消遣。
18、人世间最难的就是爱情。
19、没有结局的爱情,我用剧情去支撑。
20、多少怦然心动到最后变成泛泛之交。
21、原来承诺只是一种可以得到人心的手段。
22、纯粹的东西总是死的太快。
23、明明相爱,却不能相处。
24、世间疾苦,我没有救赎。
25、委屈太多,我都忘了令我难过的事情。
26、我们约定好彼此不再联系。
27、是不是我不善言辞就活该孤独。
28、因为你太懂事了,所以受委屈。
29、是要错过多少余生才能与你见面。
30、心里可以孤独,但骨子里不能敏感。
31、你不喜欢我是你没眼光。
32、人生总有些遗憾那就随它去。
33、孤独是场无人递粥的重感冒。
34、所有眉间的故事不是喜欢就是辜负。
35、病的是这个世界,吃药的却是我。
36、难过时好好睡一觉放过自己。
37、单曲循环的词里都是遗憾。
38、真正的告别是没有声音的。
39、养了一身伤,就是想让你心疼。
40、你让我觉得这个世界更烂了。
人天生是孤独的,如汪峰唱到的“因为无论我们怎样,我们永远是这*的孤儿”,散文家、哲学家周国*则说:“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要依恋另一个生命,相依为命,结伴而行。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不属于另一个生命,像一阵风,无牵无挂。……从茫茫宇宙的角度看,我们每一个人的确都是无依无靠的孤儿,偶然地来到世上,又必然地离去。正是因为这种根本性的孤独境遇,才有了爱的价值,爱的理由。人人都是孤儿,所以人人都渴望有人爱,都想要有人疼。”
(风雪夜归人诗意图)
孤独是高级的享受,人们都喜欢“孤独感”,但却不喜欢孤独,人们更喜欢在自我的孤独世界来临时被温暖的身边世界拥抱,人们渴望在悲惨的现实世界中被温柔相待,无论贫穷还是富有。这是千古同理的事情,唐诗里也有这样的作品,就是今天我们要读的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如果我们要找出盛唐的代表诗人,毫无疑问,他一定是李白,如果说盛唐在安史之乱中还隐约有盛世文学的些许影子,或者我们还可以再说说老杜,但老杜之后,盛唐就真的不在了,象崔颢说的“一去不复返”了。继之而起的就是中唐诗风,阔大雄浑的盛唐诗风从此转向逼仄凄清,中唐诗风的第一个代表诗人就是这首诗的作者,号称“五言长城”的刘长卿。
刘长卿(约726 — 约786,这里的生卒年都是约数,因为诗人生死均无考。),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身历四朝,世称“刘随州”。
(诗意图)
刘长卿一生非常不顺利,755年,他考中了秀才,还没有发榜,安史之乱就暴发了,第二年,唐肃宗即位,新政成立,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但不久被诬入狱,幸好遇大赦获释。两年之后,他又摄(代理)海盐令。不久后,又被贬,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777)间的一个秋天,刘长卿又受鄂岳观察使吴仲儒的诬陷获罪,幸而监察御史苗丕明镜高悬,这才从轻发落,贬为睦州司马。这首诗即写于此时。
全诗写的是严冬,应在诗人遭贬之后。上半首“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表面上是说赶路的辛苦,其实也是说诗人人生道路走到了极难极贫处,天色将过黄昏,远处的山已经隐隐约约看不清楚了。这里的苍山有说是远处黛青色的山的,有说灰蒙蒙的山的,总之是远山一片已模糊不清,诗人目力所及看到的远处的风景是“白屋”,白屋有两种解释,1、雪已经下来了,屋顶当然是白的,形容屋顶雪之厚,又证明雪下得大;2、白屋指白茅草盖的草房,这种草房是经济能力弱的古人盖屋常用材料,证明看到的是穷人的房屋。“贫”字也有两种说法,1、指稀少,在荒山行走,看到的房屋是稀少、寥落的;2、指穷困,因为穷和才用白茅草盖屋。诗人此时身遭寒冷,避无所避,诗人所见,是大雪漫山,路稀人少,是天色将晚,是白屋寥落……
(诗意图)
这一切,似乎就是诗人生*现状,他自己正被害得走投无路,是“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现实,他希望获得一*净土,可是,在冷酷的现实之中,哪有自己的立身之所呢?
下半首“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既是“归”人,当是回归,归来之意,因此,这里到底是芙蓉山主人出外归来,来是诗人自己外出归来就成了一个争议点,狗叫可能是诗人做客,因此狗儿叫,或者是主人归来,主人欢乐的叫声,甚至还有一种可能,是别家狗叫,别家来客人,这都有可能……不管如何,也不管是谁归来,诗人这样写,是以超然的视角看到了人间的温暖。想必我们大家也都有这样的经历,某个寒冷的夜晚,赶向某个陌生的城市,当远远望见一片城市灯火时,心底总会升起一种温暖,那一片灯火是人间的温暖,是靠*它,就是靠*了人间温情。这里白屋的犬吠背后,当然就是温暖的屋子,有热水,饭食,暖床,还有来自朋友的问候,虽然,这只是“白屋”,却是良好的栖息所,天寒、山远、雪大、屋贫,一片肃杀,但一声“犬吠”却是来自人间的声音。在诗人的黯淡的人生路上,他遇到了苗丕,这给他带来了一点可以喘息的光明。对此诗人当然也有无限的感激之情。
(人生无处不如此)
整首诗都是白描写景,没有一句感情抒发,但“风雪夜归人”却有极强的象征意义,诗人在这里确实是过客,是行人,是路人,但在这天寒地冻之中,在这荒山野外,在饥寒交迫之时,象征着诗人的人生困境,就在此时,能找到一个同样贫寒的小屋,一处可能一样穷困的山村人家,却有一间茅屋可避风雪,也有一处灯火可见光明,一碗饭食可藯饥寒,因此,诗人发出了对人世风雨吹打之后的回归温暖的一种感叹,这种感叹,古今同慨。试问,在人生漫漫路上,谁又不是孤独的“风雪夜归人”呢?
1、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4、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5、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6、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7、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8、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
9、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10、玉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11、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12、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1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4、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
15、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1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7、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18、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19、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20、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21、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22、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23、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24、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25、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26、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27、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28、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29、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
30、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1、罗襟湿未干,又是凄凉雪。
32、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
33、轻淘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
34、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庭满白皑皑。
35、十一月末的雪,惨白的一败涂地。
36、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37、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
38、雪雰雰而薄木兮,云霏霏而陨集。
39、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
40、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41、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42、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43、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
意境唯美的古诗
导语:意境唯美的'古诗词,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如花美眷,也敌不过似水流年;心若磐石,也敌不过过眼云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意境唯美的古诗词,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白海棠(红楼梦)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试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画堂春(纳兰容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取,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仿日牛津,相对忘贫。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八至(李治)
至*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深至浅清溪。
雁丘词(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
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楚。招魂楚些何嗟及,
山鬼喑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解连环 (周邦彦)
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漫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拚(pàn)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佛教情诗(仓央嘉措)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一剪梅 (唐寅)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秋风词(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也难为情。
1、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3、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
4、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5、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6、草*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8、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9、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10、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1、徐再思折桂令*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12、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13、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4、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15、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16、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17、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
18、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19、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20、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21、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22、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23、*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24、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25、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2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27、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28、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29、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30、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31、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32、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33、实方实苞,实种实褎。
34、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35、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36、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37、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38、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39、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
40、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41、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42、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
43、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44、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45、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46、林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47、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
48、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9、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50、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51、情是情非情,情非情是情,梦长酩。
52、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风雪夜归人之类的古诗意境
风雪夜归的古诗
风雪夜归人诗句
描写风雪夜归的古诗句
风雪夜归人的整首古诗
风雪夜归人联想到的古诗
别后竹窗风雪夜的古诗
古诗里的风归类
雪梅的古诗意境
写雪的古诗意境
风中的古诗意境
古诗中的云意象归类
风雪归途的古诗
描写雪夜诗意的古诗词
关于雪夜人归的诗句古诗
古诗归类的模板
类似于古诗意境的歌曲
古诗的情感归类
夜雨白居易的古诗意境
古诗十九首的归类
古诗归类的好处
风雪待春归的古诗词
花的古诗意境
以夜为意境的古诗
酒的古诗意境
诗意意境的古诗
风雪月归人匹配的古诗
有诗意有意境的古诗
风雪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的古诗
妙气的古诗意境
欢度国庆的小学古诗
忘记昨天的古诗
含有美_玲的古诗词
哪些是描写节日的课外古诗
关于时局的古诗词
关于乐陵的著名古诗
古诗批评的标准
适合小朋友背的中秋古诗
希望女儿健康成长的古诗词
描写元日古诗的景物图
登鹳雀楼的古诗李峤的注音
关于中秋的古诗词词语
与幼不学老何为相*的古诗
中学中秋节的古诗古诗
秋晚的江上古诗阅读
讽刺婆婆偏心的古诗
儿童背中秋节的古诗
与人处事的古诗
精进勇猛的相*的古诗
草原老舍的古诗
徐姓男孩诗经古诗的名字
形容瑞金的古诗
跟手有关的古诗词
描写秋风凉爽的古诗词
比较好背的5首古诗
课前演讲的古诗词
还寝入佳期的古诗
好朋友友谊天长地久的古诗
中考各省的课外古诗词
古人有文字的古诗词
描写茉莉花纯洁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