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雪夜归人之类的古诗意境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风雪夜归人之类的古诗意境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风雪夜归人之类的古诗意境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风雪夜归人之类的古诗意境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注释:
(1)芙蓉山主人:这里指作者投宿的人家。芙蓉山:地名,在今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
(2)苍山:青山。
(3)白屋:这里说的是诗人投宿的贫苦人家的住所。通常房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
(4)犬吠:狗叫 。
(5)夜归:晚上归来。
(6)贫:清贫。
译文:
暮色降临山色苍茫愈觉路途远,
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
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
诗词大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中“日暮”点明时间: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下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天寒白屋贫”: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投宿的顺序写下来的。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
反客为主
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可谓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其中最后一句“风雪夜归人”甚至为剧作家借用为剧名,遂使此诗在当代更为著名。然而对此诗的理解,窃以为问题颇大,通常的讲析很难令人信服。
主要问题是两个,一是标题,前面“逢雪宿芙蓉山”六字似已申足诗题,何以还要加上“主人”两字?于是有人以为此乃衍文,“主人”两字应该删去;二是“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一联,诸多赏析者都展开神思,想象为:诗人夜宿于芙蓉山某农户家,夜闻农家主人雪夜归来,犬吠人答,所谓:“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尽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内,未曾目睹,但从这一片嘈杂的声音足以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唐诗鉴赏辞典》406页) 此诗不但运用了“反客为主”——出奇制胜的艺术构思,而且还采用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艺术技巧。由此可见,刘长卿的这首小诗,上联写贬谪中的投宿,重在客观描写,下联写投宿时的感受,重在主观抒发,自然婉转,一气呵成。在表现形式上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音律上也如弹丸圆美流转,自有其美,并不存在所谓脉络的跳跃。诗虽全用赋体,然仍意在言外,启人深思。至此,标题中“主人”两字所特含的暗示意味,也就不言而喻,迎刃而解了,这个芙蓉山“主人”,不是别人,正是诗人之自谓也。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
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历来解释不同,主要分歧是在对“归”的理解上。一种意见认为“归”是诗人的来到,诗人在迷漫风雪中忽然找到投宿处,如“宾至如归”一般。另一种意见是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关键是诗人的立足点在哪里。前者,诗人是在“白屋”外,在风雪途中;后者,诗人在“白屋”内,或前两句在屋外,后两句在屋内。[2]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投宿的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诗的开端,以“日暮苍山远”五个字勾画出一个暮色苍茫、山路漫长的画面。诗句中并没有明写人物,直抒情思,但使读者感到其人呼之欲出,其情浮现纸上。这里,点活画面、托出诗境的是一个“远”字。它给人以暗示,引人去想象。从这一个字,读者自会想见有人在暮色来临的山路上行进,并推知他的孤寂劳顿的旅况和急于投宿的心情。接下来,诗的次句使读者的视线跟随这位行人,沿着这条山路投向借宿人家。“天寒白屋贫”是对这户人家的写照;而一个“贫”字,应当是从遥遥望见茅屋到叩门入室后形成的印象。上句在“苍山远”前先写“日暮”,这句则在“白屋贫”前先写“天寒”,都是增多诗句层次、加重诗句分量的写法。漫长的山路,本来已经使人感到行程遥远,又眼看日暮,就更觉得遥远;简陋的茅屋,本来已经使人感到境况贫穷,再时逢寒冬,就更显出贫穷。而联系上下句看,这一句里的“天寒”两字,还有其承上启下作用。承上,是进一步渲染日暮路遥的行色;启下,是作为夜来风雪的伏笔。[4]这前两句诗,合起来只用了十个字,已经把山行和投宿的情景写得神完气足了。后两句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的是借宿山家以后的事。在用字上,“柴门”上承“白屋”,“风雪”遥承“天寒”,而“夜”则与“日暮”衔接。这样,从整首诗来说,虽然下半首另外开辟了一个诗境,却又与上半首紧紧相扣,不使读者感到上下脱节。但这里,在承接中又有跳越。看来,“闻犬吠”既在夜间,山行劳累的旅人多半已经就寝;而从暮色苍茫到黑夜来临,从寒气侵人到风雪交作,从进入茅屋到安顿就寝,中间有一段时间,也应当有一些可以描写的事物,可是诗笔跳过了这段时间,略去了一些情节,即使诗篇显得格外精炼,也使承接显得更加紧凑。诗人在取舍之间是费了一番斟酌的。如果不下这番剪裁的功夫,也许下半首诗应当进一步描写借宿人家境况的萧条,写山居的荒凉和环境的静寂,或写夜间风雪的来临,再不然,也可以写自己的孤寂旅况和投宿后静夜所思。但诗人撇开这些不去写,出人意外地展现了一个在万籁俱寂中忽见喧闹的犬吠人归的场面。这就在尺幅中显示变化,给人以*地上突现奇峰之感。
就写作角度而言,前半首诗是从所见之景着墨,后半首诗则是从所闻之声下笔的。因为,既然夜已来临,人已就寝,就不可能再写所见,只可能写所闻了。“柴门”句写的应是黑夜中、卧榻上听到的院内动静:“风雪”句应也不是眼见,而是耳闻,是因听到各种声音而知道风雪中有人归来。这里,只写“闻犬吠”,可能因为这是最先打破静夜之声,也是最先入耳之声,而实际听到的当然不只是犬吠声,应当还有风雪声、叩门声、柴门启闭声、家人回答声,等等。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尽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内,未曾目睹,但从这一片嘈杂的声音足以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
1、我摘下了面具看到了落荒而逃的你。
2、什么都可以错,就不想错过你。
3、就是因为太在乎,所以才会斤斤计较。
4、很久没深聊也很久没拥抱。
5、好想听你说一句喜欢我哪怕是开玩笑。
6、我曾经也很用心,只是失去了热情。
7、人在俗世中,聚散不由己。
8、大概这辈子最苦的糖就是你的喜糖。
9、以后你快乐就好,我不凑热闹。
10、问灵十三载,等一不归人。
11、好久不见后来你喜欢了谁。
12、散场总是难免,你又何必诚惶诚恐。
13、你要自甘堕落,无人能救你。
14、我生来孤独,热闹全靠自己拥有。
15、船票还你,以后的苦和难,我自己渡。
16、我来赴一场无关风月的局。
17、我们还在自欺欺人的消遣。
18、人世间最难的就是爱情。
19、没有结局的爱情,我用剧情去支撑。
20、多少怦然心动到最后变成泛泛之交。
21、原来承诺只是一种可以得到人心的手段。
22、纯粹的东西总是死的太快。
23、明明相爱,却不能相处。
24、世间疾苦,我没有救赎。
25、委屈太多,我都忘了令我难过的事情。
26、我们约定好彼此不再联系。
27、是不是我不善言辞就活该孤独。
28、因为你太懂事了,所以受委屈。
29、是要错过多少余生才能与你见面。
30、心里可以孤独,但骨子里不能敏感。
31、你不喜欢我是你没眼光。
32、人生总有些遗憾那就随它去。
33、孤独是场无人递粥的重感冒。
34、所有眉间的故事不是喜欢就是辜负。
35、病的是这个世界,吃药的却是我。
36、难过时好好睡一觉放过自己。
37、单曲循环的词里都是遗憾。
38、真正的告别是没有声音的。
39、养了一身伤,就是想让你心疼。
40、你让我觉得这个世界更烂了。
人天生是孤独的,如汪峰唱到的“因为无论我们怎样,我们永远是这*的孤儿”,散文家、哲学家周国*则说:“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要依恋另一个生命,相依为命,结伴而行。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不属于另一个生命,像一阵风,无牵无挂。……从茫茫宇宙的角度看,我们每一个人的确都是无依无靠的孤儿,偶然地来到世上,又必然地离去。正是因为这种根本性的孤独境遇,才有了爱的价值,爱的理由。人人都是孤儿,所以人人都渴望有人爱,都想要有人疼。”
(风雪夜归人诗意图)
孤独是高级的享受,人们都喜欢“孤独感”,但却不喜欢孤独,人们更喜欢在自我的孤独世界来临时被温暖的身边世界拥抱,人们渴望在悲惨的现实世界中被温柔相待,无论贫穷还是富有。这是千古同理的事情,唐诗里也有这样的作品,就是今天我们要读的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如果我们要找出盛唐的代表诗人,毫无疑问,他一定是李白,如果说盛唐在安史之乱中还隐约有盛世文学的些许影子,或者我们还可以再说说老杜,但老杜之后,盛唐就真的不在了,象崔颢说的“一去不复返”了。继之而起的就是中唐诗风,阔大雄浑的盛唐诗风从此转向逼仄凄清,中唐诗风的第一个代表诗人就是这首诗的作者,号称“五言长城”的刘长卿。
刘长卿(约726 — 约786,这里的生卒年都是约数,因为诗人生死均无考。),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身历四朝,世称“刘随州”。
(诗意图)
刘长卿一生非常不顺利,755年,他考中了秀才,还没有发榜,安史之乱就暴发了,第二年,唐肃宗即位,新政成立,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但不久被诬入狱,幸好遇大赦获释。两年之后,他又摄(代理)海盐令。不久后,又被贬,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777)间的一个秋天,刘长卿又受鄂岳观察使吴仲儒的诬陷获罪,幸而监察御史苗丕明镜高悬,这才从轻发落,贬为睦州司马。这首诗即写于此时。
全诗写的是严冬,应在诗人遭贬之后。上半首“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表面上是说赶路的辛苦,其实也是说诗人人生道路走到了极难极贫处,天色将过黄昏,远处的山已经隐隐约约看不清楚了。这里的苍山有说是远处黛青色的山的,有说灰蒙蒙的山的,总之是远山一片已模糊不清,诗人目力所及看到的远处的风景是“白屋”,白屋有两种解释,1、雪已经下来了,屋顶当然是白的,形容屋顶雪之厚,又证明雪下得大;2、白屋指白茅草盖的草房,这种草房是经济能力弱的古人盖屋常用材料,证明看到的是穷人的房屋。“贫”字也有两种说法,1、指稀少,在荒山行走,看到的房屋是稀少、寥落的;2、指穷困,因为穷和才用白茅草盖屋。诗人此时身遭寒冷,避无所避,诗人所见,是大雪漫山,路稀人少,是天色将晚,是白屋寥落……
(诗意图)
这一切,似乎就是诗人生*现状,他自己正被害得走投无路,是“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现实,他希望获得一*净土,可是,在冷酷的现实之中,哪有自己的立身之所呢?
下半首“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既是“归”人,当是回归,归来之意,因此,这里到底是芙蓉山主人出外归来,来是诗人自己外出归来就成了一个争议点,狗叫可能是诗人做客,因此狗儿叫,或者是主人归来,主人欢乐的叫声,甚至还有一种可能,是别家狗叫,别家来客人,这都有可能……不管如何,也不管是谁归来,诗人这样写,是以超然的视角看到了人间的温暖。想必我们大家也都有这样的经历,某个寒冷的夜晚,赶向某个陌生的城市,当远远望见一片城市灯火时,心底总会升起一种温暖,那一片灯火是人间的温暖,是靠*它,就是靠*了人间温情。这里白屋的犬吠背后,当然就是温暖的屋子,有热水,饭食,暖床,还有来自朋友的问候,虽然,这只是“白屋”,却是良好的栖息所,天寒、山远、雪大、屋贫,一片肃杀,但一声“犬吠”却是来自人间的声音。在诗人的黯淡的人生路上,他遇到了苗丕,这给他带来了一点可以喘息的光明。对此诗人当然也有无限的感激之情。
(人生无处不如此)
整首诗都是白描写景,没有一句感情抒发,但“风雪夜归人”却有极强的象征意义,诗人在这里确实是过客,是行人,是路人,但在这天寒地冻之中,在这荒山野外,在饥寒交迫之时,象征着诗人的人生困境,就在此时,能找到一个同样贫寒的小屋,一处可能一样穷困的山村人家,却有一间茅屋可避风雪,也有一处灯火可见光明,一碗饭食可藯饥寒,因此,诗人发出了对人世风雨吹打之后的回归温暖的一种感叹,这种感叹,古今同慨。试问,在人生漫漫路上,谁又不是孤独的“风雪夜归人”呢?
1、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4、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5、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6、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7、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8、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
9、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10、玉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11、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12、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1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4、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
15、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1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7、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18、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19、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20、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21、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22、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23、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24、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25、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26、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27、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28、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29、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
30、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1、罗襟湿未干,又是凄凉雪。
32、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
33、轻淘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
34、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庭满白皑皑。
35、十一月末的雪,惨白的一败涂地。
36、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37、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
38、雪雰雰而薄木兮,云霏霏而陨集。
39、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
40、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41、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42、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43、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
从来聚散若云烟,网海相逢也是缘。未必回眸皆故友,不如含笑荡秋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意境的古风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1、马蹄之声,震耳欲聋,飘扬的旗帜竟是血红之色?
2、白梅一缕香为骨,冰玉却生肌。
3、离宴欢歌笙箫间,把酒一泯化思烟。
4、碧草如茵柳若烟,春风十里到郎川。停车驻屐涛城渡,欸乃声中放客船。
5、红烛共谁剪影,交杯尽,缠绵饮,此世此生,但付君心。
6、邂逅淇南,岁寒独在,故人襟抱。
7、只道莺歌不理人,思前忖后也销魂。山重水复疑无路,寻声画眉如是春。
8、一月工资到手没,周末礼拜没人陪。春天来了又要去,不玩抖音我玩谁。
9、曲非不动情,只因未到动情处。
10、坐看深秋望彩云,琅环翠黛恋红尘。青山著意留不住,待到相逢又是春。
11、寂寞黄昏细雨催,春风昨夜似曾回。红尘契阔知多少,一曲寒箫送落梅。
12、美女在侧,黄金在前,一念之差竟有不测风云?
13、洞箫杨柳月色寒,红尘美梦是团圆。花开花落余香在,道是无缘亦有缘。
14、鲜花怒马少年时,一日看尽长安花。
15、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
咏风华雪夜的诗句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诗句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句是高度凝练的语句,集中地反映着社会生活。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咏风华雪夜的诗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08年的第一场雪,
比往年来的更广泛一些。
大雪悄然而至无声无息,
大地一片苍茫,
银装素裹,好美丽。
悠然飘落的雪花很轻盈、
很温柔、也很浪漫。
因为有雪花的降临大地,
变得洁白且肃穆。
可能是风也不忍打扰雪花的宁静,
于是它隐退了。
走出屋外的我仰面苍穹,
张开双臂迎接美丽的雪花,
很想亲吻她一下,
但是她很害羞,
来不及张嘴她却融化了。
想把她捧在手心不让她再受伤害,
她却在短暂的停留后默默离去,
给你留下很温柔的泪花。
苍天赋予大地洁白的礼物,
白皑皑的大地像一张白纸,
随你去书写最美的文字,
去画最漂亮的水彩画。
漫天雪花纷纷扬扬,
扫去世间一切烦恼与忧伤,
洗去你所有懊恼和悔恨。
这种意境不由你,
不重新整理思绪,
重新看待整个世界。
都说梅花笑傲风雪,
也是的,
你看那冰雪下的那点点鲜艳,
那是生命对严冬的挑战。
没有雪花的陪衬,
哪来梅花扑鼻香?
我爱雪花,
因为她的温柔和美丽
旭日东边起,光辉照大地,
寒潮迷雾渺茫茫。
寒冬一方,落雪无瑕,
世界呈一片寂寥。
寒霜严厉,
独自一人漫步在落雪的早晨,
雪花铺千里,世界一片纯白。
企目望去,田野间,
纵横交错阡陌间,
银装素裹,
万里江山一片秀美无瑕。
是古代中国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取,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仿日牛津,相对忘贫。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喑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坐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如芙蓉浦。
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
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回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
东池始有新荷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藉,几时莲。
关于雪的优美诗句,下雪有意境的古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高度凝练的语句,集中地反映着社会生活。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雪的优美诗句,下雪有意境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宋代〕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别诗二首·其一
范云〔南北朝〕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唐代〕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江雪
柳宗元〔唐代〕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除夜雪
陆游〔宋代〕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崔涂〔唐代〕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异乡人一作:异乡春)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雪梅·其二
卢梅坡〔宋代〕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别董大二首
高适〔唐代〕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春雪
韩愈〔唐代〕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绝句
杜甫〔唐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早梅
张谓〔唐代〕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村路一作:林村)
风雪夜归人之类的古诗意境
风雪夜归的古诗
风雪夜归人诗句
描写风雪夜归的古诗句
风雪夜归人的整首古诗
风雪夜归人联想到的古诗
别后竹窗风雪夜的古诗
古诗里的风归类
雪梅的古诗意境
写雪的古诗意境
风中的古诗意境
古诗中的云意象归类
风雪归途的古诗
描写雪夜诗意的古诗词
关于雪夜人归的诗句古诗
古诗归类的模板
类似于古诗意境的歌曲
古诗的情感归类
夜雨白居易的古诗意境
古诗十九首的归类
古诗归类的好处
风雪待春归的古诗词
花的古诗意境
以夜为意境的古诗
酒的古诗意境
诗意意境的古诗
风雪月归人匹配的古诗
有诗意有意境的古诗
风雪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的古诗
妙气的古诗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