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夜归人联想到的古诗

关于风雪夜归人联想到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风雪夜归人联想到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风雪夜归人联想到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风雪夜归人联想到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00) 语录(4) 说说(9) 名言(925) 诗词(1k+) 祝福(16k+) 心语(1)

  •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意思及全诗 柴门闻犬吠出自那首诗

  • 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注释:

    (1)芙蓉山主人:这里指作者投宿的人家。芙蓉山:地名,在今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

    (2)苍山:青山。

    (3)白屋:这里说的是诗人投宿的贫苦人家的住所。通常房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

    (4)犬吠:狗叫 。

    (5)夜归:晚上归来。

    (6)贫:清贫。

    译文:

    暮色降临山色苍茫愈觉路途远,

    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

    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

    诗词大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中“日暮”点明时间: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下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天寒白屋贫”: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投宿的顺序写下来的。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

    反客为主

    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可谓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其中最后一句“风雪夜归人”甚至为剧作家借用为剧名,遂使此诗在当代更为著名。然而对此诗的理解,窃以为问题颇大,通常的讲析很难令人信服。

    主要问题是两个,一是标题,前面“逢雪宿芙蓉山”六字似已申足诗题,何以还要加上“主人”两字?于是有人以为此乃衍文,“主人”两字应该删去;二是“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一联,诸多赏析者都展开神思,想象为:诗人夜宿于芙蓉山某农户家,夜闻农家主人雪夜归来,犬吠人答,所谓:“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尽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内,未曾目睹,但从这一片嘈杂的声音足以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唐诗鉴赏辞典》406页) 此诗不但运用了“反客为主”——出奇制胜的艺术构思,而且还采用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艺术技巧。由此可见,刘长卿的这首小诗,上联写贬谪中的投宿,重在客观描写,下联写投宿时的感受,重在主观抒发,自然婉转,一气呵成。在表现形式上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音律上也如弹丸圆美流转,自有其美,并不存在所谓脉络的跳跃。诗虽全用赋体,然仍意在言外,启人深思。至此,标题中“主人”两字所特含的暗示意味,也就不言而喻,迎刃而解了,这个芙蓉山“主人”,不是别人,正是诗人之自谓也。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

    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历来解释不同,主要分歧是在对“归”的理解上。一种意见认为“归”是诗人的来到,诗人在迷漫风雪中忽然找到投宿处,如“宾至如归”一般。另一种意见是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关键是诗人的立足点在哪里。前者,诗人是在“白屋”外,在风雪途中;后者,诗人在“白屋”内,或前两句在屋外,后两句在屋内。[2]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投宿的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诗的开端,以“日暮苍山远”五个字勾画出一个暮色苍茫、山路漫长的画面。诗句中并没有明写人物,直抒情思,但使读者感到其人呼之欲出,其情浮现纸上。这里,点活画面、托出诗境的是一个“远”字。它给人以暗示,引人去想象。从这一个字,读者自会想见有人在暮色来临的山路上行进,并推知他的孤寂劳顿的旅况和急于投宿的心情。接下来,诗的次句使读者的视线跟随这位行人,沿着这条山路投向借宿人家。“天寒白屋贫”是对这户人家的写照;而一个“贫”字,应当是从遥遥望见茅屋到叩门入室后形成的印象。上句在“苍山远”前先写“日暮”,这句则在“白屋贫”前先写“天寒”,都是增多诗句层次、加重诗句分量的写法。漫长的山路,本来已经使人感到行程遥远,又眼看日暮,就更觉得遥远;简陋的茅屋,本来已经使人感到境况贫穷,再时逢寒冬,就更显出贫穷。而联系上下句看,这一句里的“天寒”两字,还有其承上启下作用。承上,是进一步渲染日暮路遥的行色;启下,是作为夜来风雪的伏笔。[4]这前两句诗,合起来只用了十个字,已经把山行和投宿的情景写得神完气足了。后两句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的是借宿山家以后的事。在用字上,“柴门”上承“白屋”,“风雪”遥承“天寒”,而“夜”则与“日暮”衔接。这样,从整首诗来说,虽然下半首另外开辟了一个诗境,却又与上半首紧紧相扣,不使读者感到上下脱节。但这里,在承接中又有跳越。看来,“闻犬吠”既在夜间,山行劳累的旅人多半已经就寝;而从暮色苍茫到黑夜来临,从寒气侵人到风雪交作,从进入茅屋到安顿就寝,中间有一段时间,也应当有一些可以描写的事物,可是诗笔跳过了这段时间,略去了一些情节,即使诗篇显得格外精炼,也使承接显得更加紧凑。诗人在取舍之间是费了一番斟酌的。如果不下这番剪裁的功夫,也许下半首诗应当进一步描写借宿人家境况的萧条,写山居的荒凉和环境的静寂,或写夜间风雪的来临,再不然,也可以写自己的孤寂旅况和投宿后静夜所思。但诗人撇开这些不去写,出人意外地展现了一个在万籁俱寂中忽见喧闹的犬吠人归的场面。这就在尺幅中显示变化,给人以*地上突现奇峰之感。

    就写作角度而言,前半首诗是从所见之景着墨,后半首诗则是从所闻之声下笔的。因为,既然夜已来临,人已就寝,就不可能再写所见,只可能写所闻了。“柴门”句写的应是黑夜中、卧榻上听到的院内动静:“风雪”句应也不是眼见,而是耳闻,是因听到各种声音而知道风雪中有人归来。这里,只写“闻犬吠”,可能因为这是最先打破静夜之声,也是最先入耳之声,而实际听到的当然不只是犬吠声,应当还有风雪声、叩门声、柴门启闭声、家人回答声,等等。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尽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内,未曾目睹,但从这一片嘈杂的声音足以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

    [阅读全文]...

2022-02-14 09:32:51
  • 好听的微博签名简短2019最新 你又成了谁的风雪夜归人

  • 好听
  •   1、我摘下了面具看到了落荒而逃的你。

      2、什么都可以错,就不想错过你。

      3、就是因为太在乎,所以才会斤斤计较。

      4、很久没深聊也很久没拥抱。

      5、好想听你说一句喜欢我哪怕是开玩笑。

      6、我曾经也很用心,只是失去了热情。

      7、人在俗世中,聚散不由己。

      8、大概这辈子最苦的糖就是你的喜糖。

      9、以后你快乐就好,我不凑热闹。

      10、问灵十三载,等一不归人。

      11、好久不见后来你喜欢了谁。

      12、散场总是难免,你又何必诚惶诚恐。

      13、你要自甘堕落,无人能救你。

      14、我生来孤独,热闹全靠自己拥有。

      15、船票还你,以后的苦和难,我自己渡。

      16、我来赴一场无关风月的局。

      17、我们还在自欺欺人的消遣。

      18、人世间最难的就是爱情。

      19、没有结局的爱情,我用剧情去支撑。

      20、多少怦然心动到最后变成泛泛之交。

      21、原来承诺只是一种可以得到人心的手段。

      22、纯粹的东西总是死的太快。

      23、明明相爱,却不能相处。

      24、世间疾苦,我没有救赎。

      25、委屈太多,我都忘了令我难过的事情。

      26、我们约定好彼此不再联系。

      27、是不是我不善言辞就活该孤独。

      28、因为你太懂事了,所以受委屈。

      29、是要错过多少余生才能与你见面。

      30、心里可以孤独,但骨子里不能敏感。

      31、你不喜欢我是你没眼光。

      32、人生总有些遗憾那就随它去。

      33、孤独是场无人递粥的重感冒。

      34、所有眉间的故事不是喜欢就是辜负。

      35、病的是这个世界,吃药的却是我。

      36、难过时好好睡一觉放过自己。

      37、单曲循环的词里都是遗憾。

      38、真正的告别是没有声音的。

      39、养了一身伤,就是想让你心疼。

      40、你让我觉得这个世界更烂了。

    [阅读全文]...

2022-02-03 01:39:22
  • 关于夜归的诗句

  •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早入公门到夜归,不因寒食少闲时。——张籍《寒食看花》

    长江天阔不知处,夏口青山人夜归。——苏泂《泊头陀寺》

    枫叶卷愁秋去早,溪声翻笑夜归迟。——华岳《夜步水西》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白居易《为薛台悼亡》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杜甫《石壕吏》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姜夔《疏影·苔枝缀玉》

    几片故溪浮玉,似夜归、深雪前村。——王沂孙《露华·前题》

    夜归碣石馆,朝上黄金台。——李商隐《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

    六月望西湖夜归看西湖休比谁呵,才说到西施,便似了东坡。——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心事暗卜,叶底寻双朵,深夜归青琐。——周邦彦《浣溪沙慢·水竹旧院落》

    白日游青山,夜归岩下睡。——寒山《诗三百三首》

    夜归夫妇聊充饥,食罢相看泪如雨。——于谦《悯农》

    昼居府中治,夜归书满床。——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眼约也应虚,昨夜归来凤枕孤。——晏几道《南乡子·眼约也应虚》

    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薛逢《醉春风》

    嗟哉董生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尽日不得息。——韩愈《嗟哉董生行》

    携夫夜归车下宿,蓐食趋程烹虎肉。——李东阳《刘*妻》

    骑马明朝谢北燕,挂帆一夜归南斗。——胡直《忆昔行寄陈廷评南京初唐体》

    人亦不觉,鬼也不知,噫嘻嘻,半夜归来日卓午,虚空依旧画娥眉。——释慧远《杨岐和尚赞》

    相国火城光满路,夜归不假玉蟾圆。——司马光《伏蒙留守相公赐示陪太师潞公东田宴集诗辄敢》

    酩酊乘夜归,凉风吹户牖。——储光羲《田家杂兴八首》

    老子尚堪牵率在,夜归已有木鱼过。——刘克庄《又和宋侯三首·铃斋教令得民和》

    谁家晚吹残红叶,一夜归心满旧山。——苏轼《秋兴三首·野鸟游鱼信往还》

    昨夜归来闻好语,大儿踏歌小儿舞。——吴泳《送毅夫总领淮西》

    众促夺袍诗进御,君宁微服夜归乡。——刘克庄《三和妆字韵陈魁载酒》

    旧住衡山曾夜归,见君江客忆荆扉。——李端《江上逢柳中庸》

    自省游泉石,何曾不夜归。——宋之问《嵩山夜还》

    牧马夜归眠马下,梦魂犹绕旧楼台。——陈普《困王孙》

    深夜归来长酩酊,扶入流苏犹未醒,醺醺酒气麝兰和。——韦庄《天仙子·深夜归来长酩酊》

    [阅读全文]...

2022-07-01 23:39:14
  • 风华雪夜

  • 20XX年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的更晚一些。大雪悄然而至无声无息,大地一片苍茫,银装素裹,好美丽。

      悠然飘落的雪花很轻盈、很温柔、也很浪漫。因为有雪花的降临大地变得洁白且肃穆。可能是风也不忍打扰雪花的宁静,于是它隐退了。散文吧原创

      走出屋外的我仰面苍穹,张开双臂迎接美丽的雪花,很想亲吻她一下,但是她很害羞,来不及张嘴她却融化了。想把她捧在手心不让她再受伤害,她却在短暂的停留后默默离去,给你留下很温柔的泪花。

      苍天赋予大地洁白的礼物,白皑皑的大地像一张白纸,随你去书写最美的文字去画最漂亮的水彩画。漫天雪花纷纷扬扬,扫去世间一切烦恼与忧伤,洗去你所有懊恼和悔恨。这种意境不由你不重新整理思绪,重新看待整个世界。

      都说梅花笑傲风雪,也是的,你看那冰雪下的那点点鲜艳,那是生命对严冬的挑战。没有雪花的陪衬,哪来梅花扑鼻香?

      我爱雪花,因为她的温柔和美丽……

    整理:zhl201611

    [阅读全文]...

2022-07-03 08:05:10
  • 柴门闻犬吠的下一句是什么东西啊(风雪夜归人的含义解读)

  • 含义
  • 人天生是孤独的,如汪峰唱到的“因为无论我们怎样,我们永远是这*的孤儿”,散文家、哲学家周国*则说:“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要依恋另一个生命,相依为命,结伴而行。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不属于另一个生命,像一阵风,无牵无挂。……从茫茫宇宙的角度看,我们每一个人的确都是无依无靠的孤儿,偶然地来到世上,又必然地离去。正是因为这种根本性的孤独境遇,才有了爱的价值,爱的理由。人人都是孤儿,所以人人都渴望有人爱,都想要有人疼。”

    (风雪夜归人诗意图)

    孤独是高级的享受,人们都喜欢“孤独感”,但却不喜欢孤独,人们更喜欢在自我的孤独世界来临时被温暖的身边世界拥抱,人们渴望在悲惨的现实世界中被温柔相待,无论贫穷还是富有。这是千古同理的事情,唐诗里也有这样的作品,就是今天我们要读的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如果我们要找出盛唐的代表诗人,毫无疑问,他一定是李白,如果说盛唐在安史之乱中还隐约有盛世文学的些许影子,或者我们还可以再说说老杜,但老杜之后,盛唐就真的不在了,象崔颢说的“一去不复返”了。继之而起的就是中唐诗风,阔大雄浑的盛唐诗风从此转向逼仄凄清,中唐诗风的第一个代表诗人就是这首诗的作者,号称“五言长城”的刘长卿。

    刘长卿(约726 — 约786,这里的生卒年都是约数,因为诗人生死均无考。),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身历四朝,世称“刘随州”。

    (诗意图)

    刘长卿一生非常不顺利,755年,他考中了秀才,还没有发榜,安史之乱就暴发了,第二年,唐肃宗即位,新政成立,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但不久被诬入狱,幸好遇大赦获释。两年之后,他又摄(代理)海盐令。不久后,又被贬,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777)间的一个秋天,刘长卿又受鄂岳观察使吴仲儒的诬陷获罪,幸而监察御史苗丕明镜高悬,这才从轻发落,贬为睦州司马。这首诗即写于此时。

    全诗写的是严冬,应在诗人遭贬之后。上半首“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表面上是说赶路的辛苦,其实也是说诗人人生道路走到了极难极贫处,天色将过黄昏,远处的山已经隐隐约约看不清楚了。这里的苍山有说是远处黛青色的山的,有说灰蒙蒙的山的,总之是远山一片已模糊不清,诗人目力所及看到的远处的风景是“白屋”,白屋有两种解释,1、雪已经下来了,屋顶当然是白的,形容屋顶雪之厚,又证明雪下得大;2、白屋指白茅草盖的草房,这种草房是经济能力弱的古人盖屋常用材料,证明看到的是穷人的房屋。“贫”字也有两种说法,1、指稀少,在荒山行走,看到的房屋是稀少、寥落的;2、指穷困,因为穷和才用白茅草盖屋。诗人此时身遭寒冷,避无所避,诗人所见,是大雪漫山,路稀人少,是天色将晚,是白屋寥落……

    (诗意图)

    这一切,似乎就是诗人生*现状,他自己正被害得走投无路,是“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现实,他希望获得一*净土,可是,在冷酷的现实之中,哪有自己的立身之所呢?

    下半首“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既是“归”人,当是回归,归来之意,因此,这里到底是芙蓉山主人出外归来,来是诗人自己外出归来就成了一个争议点,狗叫可能是诗人做客,因此狗儿叫,或者是主人归来,主人欢乐的叫声,甚至还有一种可能,是别家狗叫,别家来客人,这都有可能……不管如何,也不管是谁归来,诗人这样写,是以超然的视角看到了人间的温暖。想必我们大家也都有这样的经历,某个寒冷的夜晚,赶向某个陌生的城市,当远远望见一片城市灯火时,心底总会升起一种温暖,那一片灯火是人间的温暖,是靠*它,就是靠*了人间温情。这里白屋的犬吠背后,当然就是温暖的屋子,有热水,饭食,暖床,还有来自朋友的问候,虽然,这只是“白屋”,却是良好的栖息所,天寒、山远、雪大、屋贫,一片肃杀,但一声“犬吠”却是来自人间的声音。在诗人的黯淡的人生路上,他遇到了苗丕,这给他带来了一点可以喘息的光明。对此诗人当然也有无限的感激之情。

    (人生无处不如此)

    整首诗都是白描写景,没有一句感情抒发,但“风雪夜归人”却有极强的象征意义,诗人在这里确实是过客,是行人,是路人,但在这天寒地冻之中,在这荒山野外,在饥寒交迫之时,象征着诗人的人生困境,就在此时,能找到一个同样贫寒的小屋,一处可能一样穷困的山村人家,却有一间茅屋可避风雪,也有一处灯火可见光明,一碗饭食可藯饥寒,因此,诗人发出了对人世风雨吹打之后的回归温暖的一种感叹,这种感叹,古今同慨。试问,在人生漫漫路上,谁又不是孤独的“风雪夜归人”呢?

    [阅读全文]...

2022-04-17 07:01:42
  • 描写雪夜的诗句

  • 雪夜
  • 描写雪夜的诗句

      导语:雪夜,远处的教堂里,隐隐约约地传来唱诗的乐曲。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描写雪夜的'诗句,欢迎借鉴!

      除夜有怀(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送兄弟回雪夜(白居易)

      日晦云气黄,东北风切切。

      时从村南还,新与兄弟别。

      离襟泪犹湿,回马嘶未歇。

      欲归一室坐,天阴多无月。

      夜长火消尽,岁暮雨凝结。

      寂寞满炉灰,飘零上阶雪。

      对雪画寒灰,残灯明复灭。

      灰死如我心,雪白如我发。

      所遇皆如此,顷刻堪愁绝。

      回念入坐忘,转忧作禅悦。

      *生洗心法,正为今宵设。

      陵园妾(白居易)

      陵园妾,

      颜色如花命如叶。

      命如叶薄将奈何?

      一奉寝宫年月多。

      年月多,

      春愁秋思知何限?

      青丝发落丛鬓疏,

      红玉肤销系裙缦。

      忆昔宫中被妒猜,

      因谗得罪配陵来。

      老母啼呼趁车别,

      中宫监送锁门回。

      山宫一闭无开日,

      未死此身不令出。

      松门到晓月徘徊,

      柏城尽日风萧瑟。

      松门柏城幽闭深,

      闻蝉听燕感光阴。

      眼看菊蕊重阳泪,

      手把梨花寒食心。

      把花掩泪无人见,

      绿芜墙绕青苔院。

      四季徒支妆粉钱,

      三朝不识君王面。

      遥想六宫奉至尊,

      宣徽雪夜浴堂春。

      雨露之恩不及者,

      犹闻不啻三千人。

      三千人,

      我尔军恩何厚薄?

      愿令轮转直陵园,

    [阅读全文]...

2022-05-21 22:33:24
  • 《夜归鹿门歌》赏析

  •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鸣钟昼已昏,

      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

      唯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诗鉴赏

      这首诗一题《夜归鹿门山歌》。据《襄阳记》载:

      “鹿门山旧名苏岭山。建武中,襄阳侯*郁立神祠于山,刻二石鹿夹神庙道口,俗因谓之鹿门庙,后以庙名为山名,并为地名也。”孟浩然四十岁后,一度隐居于此。

      此诗描述了诗人从岘山附*的涧南园家中,夜归鹿门隐居别墅时一路所见的情景,表达了他悠闲自适的归隐心情。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开篇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前句承“渔梁”诗意,是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后句承“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这两句是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样不同的心境,这又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庞公,即庞德公,东汉隐士。

      《后汉书·逸民传》载:“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

      ..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返。”孟浩然仰慕庞公的志节,他在《登鹿门山怀古》中也吟有“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的诗句。这两句是写“夜归鹿门”一路所见的景物。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山岩之内,柴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小径。这里没有尘世干扰、唯有禽鸟山林为伴,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这两句是写回到鹿门隐居之所。

      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读来颇象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前人说孟浩然诗“气象清远,心悰孤寂”,而“出语洒落,洗脱凡*”(《唐音癸签》引徐献忠语)。这首七古倒很能代表这些特点。从艺术上看,诗人把自己内心体验感受,表现得*淡自然,优美真实,技巧老到,深入浅出,是成功的,也是谐和的。也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而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这首诗,格调疏淡,从黄昏闻钟、渔梁晚渡到月开烟树、夜归鹿门,次第写来,如话家常,诗人新鲜的感受,隐者洒脱的形象,也都随之托出。用韵也很新颖:前四句连用四个*声韵,句句相押,这在古诗中实属罕见;后四句以“鹿门”引起,紧接前句的尾词,是为“顶针法”,并自然转换成仄声韵,音节显得条畅而浏亮。

      明人胡震亨《唐音登签》引徐献忠评论孟浩然诗的话说:“气象清远,心宗孤寂”,“出语洒落,洗脱凡*”。唐人王士源《孟浩然集·序》中说:“浩然文不为仕,伫兴而作”,“文不按古,匠心独妙”。这首七古就体现了这些特点。

    整理:zhl201612

    [阅读全文]...

2021-12-29 01:44:37
  • 关于风雪的诗句

  • 关于风雪的诗句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句吧,诗句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那些被广泛运用的诗句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风雪的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3、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范云《别诗》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

      6、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7、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8、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卢梅坡《雪梅·其二》

      9、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10、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11、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1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14、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关汉卿《大德歌·冬》

      15、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1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7、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佚名《采薇》

      1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二首》

      19、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20、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21、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青松》

      22、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23、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24、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25、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26、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27、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其一》

      2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9、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征怨》

      30、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3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2、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33、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赵嘏《喜张沨及第》

      34、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卜算子·咏梅》

      35、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36、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37、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38、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洪升《雪望》

      39、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40、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卢祖皋《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41、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李商隐《对雪二首》

      42、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吴淑姬《长相思令·烟霏霏》

      43、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44、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45、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郑燮《山中雪后》

      46、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47、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王守仁《春晴》

      48、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49、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野望》

    [阅读全文]...

2022-05-30 14:01:33
  • 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风雪的诗词

  • 莫发邬阳市,晓榜彭蠡口。

    微风吹人衣,雾绕庐山首。

    舟人释篙笑,此是风伯候。

    杙舟未及深,飞沙忽狂走。

    暗空转车毂,渌水起冈阜。

    众帆落高张,断缆已不救。

    我舟旧如山,此日亦何有。

    老心畏波澜,归卧塞窗牖。

    土囊一已发,万窍无不奏。

    初疑丘山裂,复恐蛟蜃斗。

    鼓锺相轰豗,戈甲互磨叩。

    云霓黑旗展,林木万弩彀。

    曳柴眩人心,振旅拥军後。

    或为羁雌吟,或作苍兕吼。

    众音杂呼吸,异出殊圈臼。

    中宵变凝冽,飞霰集粉糅。

    萧骚蓬响乾,晃荡窗光透。

    坚凝忽成积,澎湃殊未究。

    紵缟铺前洲。琼瑰琢遥岫。

    山川莽同色,高下齐一覆。

    渊深窜鱼鳖,野旷绝鸣雊。

    孤舟四邻断,余食数升糗。

    寒虀仅盈盎,腊肉不满豆。

    敝裘拥衾眠,微火拾薪构。

    可怜道路穷,坐使妻子诟。

    幽奇虽云极,岑寂顿未觏。

    一年行将除,兹岁真浪受。

    朝来阴云剥,林表红日漏。

    风棱恬已收,江练*不绉。

    两桨舞夷犹,连峰吐奇秀。

    同行贺安稳,所识问癯瘦。

    惊余空自怜,梦觉定真否。

    春阳著城邑,屋瓦冻初溜。

    艰难当有偿,烂熳醉醇酎。

    [阅读全文]...

2022-03-12 15:07:55
风雪夜归人联想到的古诗 - 句子
风雪夜归人联想到的古诗 - 语录
风雪夜归人联想到的古诗 - 说说
风雪夜归人联想到的古诗 - 名言
风雪夜归人联想到的古诗 - 诗词
风雪夜归人联想到的古诗 - 祝福
风雪夜归人联想到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