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夜归的古诗

关于风雪夜归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风雪夜归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风雪夜归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风雪夜归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48) 语录(3) 说说(7) 名言(621) 诗词(1k+) 祝福(16k+) 心语(1)

  •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意思及全诗 柴门闻犬吠出自那首诗

  • 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注释:

    (1)芙蓉山主人:这里指作者投宿的人家。芙蓉山:地名,在今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

    (2)苍山:青山。

    (3)白屋:这里说的是诗人投宿的贫苦人家的住所。通常房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

    (4)犬吠:狗叫 。

    (5)夜归:晚上归来。

    (6)贫:清贫。

    译文:

    暮色降临山色苍茫愈觉路途远,

    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

    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

    诗词大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中“日暮”点明时间: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下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天寒白屋贫”: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投宿的顺序写下来的。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

    反客为主

    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可谓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其中最后一句“风雪夜归人”甚至为剧作家借用为剧名,遂使此诗在当代更为著名。然而对此诗的理解,窃以为问题颇大,通常的讲析很难令人信服。

    主要问题是两个,一是标题,前面“逢雪宿芙蓉山”六字似已申足诗题,何以还要加上“主人”两字?于是有人以为此乃衍文,“主人”两字应该删去;二是“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一联,诸多赏析者都展开神思,想象为:诗人夜宿于芙蓉山某农户家,夜闻农家主人雪夜归来,犬吠人答,所谓:“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尽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内,未曾目睹,但从这一片嘈杂的声音足以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唐诗鉴赏辞典》406页) 此诗不但运用了“反客为主”——出奇制胜的艺术构思,而且还采用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艺术技巧。由此可见,刘长卿的这首小诗,上联写贬谪中的投宿,重在客观描写,下联写投宿时的感受,重在主观抒发,自然婉转,一气呵成。在表现形式上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音律上也如弹丸圆美流转,自有其美,并不存在所谓脉络的跳跃。诗虽全用赋体,然仍意在言外,启人深思。至此,标题中“主人”两字所特含的暗示意味,也就不言而喻,迎刃而解了,这个芙蓉山“主人”,不是别人,正是诗人之自谓也。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

    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历来解释不同,主要分歧是在对“归”的理解上。一种意见认为“归”是诗人的来到,诗人在迷漫风雪中忽然找到投宿处,如“宾至如归”一般。另一种意见是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关键是诗人的立足点在哪里。前者,诗人是在“白屋”外,在风雪途中;后者,诗人在“白屋”内,或前两句在屋外,后两句在屋内。[2]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投宿的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诗的开端,以“日暮苍山远”五个字勾画出一个暮色苍茫、山路漫长的画面。诗句中并没有明写人物,直抒情思,但使读者感到其人呼之欲出,其情浮现纸上。这里,点活画面、托出诗境的是一个“远”字。它给人以暗示,引人去想象。从这一个字,读者自会想见有人在暮色来临的山路上行进,并推知他的孤寂劳顿的旅况和急于投宿的心情。接下来,诗的次句使读者的视线跟随这位行人,沿着这条山路投向借宿人家。“天寒白屋贫”是对这户人家的写照;而一个“贫”字,应当是从遥遥望见茅屋到叩门入室后形成的印象。上句在“苍山远”前先写“日暮”,这句则在“白屋贫”前先写“天寒”,都是增多诗句层次、加重诗句分量的写法。漫长的山路,本来已经使人感到行程遥远,又眼看日暮,就更觉得遥远;简陋的茅屋,本来已经使人感到境况贫穷,再时逢寒冬,就更显出贫穷。而联系上下句看,这一句里的“天寒”两字,还有其承上启下作用。承上,是进一步渲染日暮路遥的行色;启下,是作为夜来风雪的伏笔。[4]这前两句诗,合起来只用了十个字,已经把山行和投宿的情景写得神完气足了。后两句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的是借宿山家以后的事。在用字上,“柴门”上承“白屋”,“风雪”遥承“天寒”,而“夜”则与“日暮”衔接。这样,从整首诗来说,虽然下半首另外开辟了一个诗境,却又与上半首紧紧相扣,不使读者感到上下脱节。但这里,在承接中又有跳越。看来,“闻犬吠”既在夜间,山行劳累的旅人多半已经就寝;而从暮色苍茫到黑夜来临,从寒气侵人到风雪交作,从进入茅屋到安顿就寝,中间有一段时间,也应当有一些可以描写的事物,可是诗笔跳过了这段时间,略去了一些情节,即使诗篇显得格外精炼,也使承接显得更加紧凑。诗人在取舍之间是费了一番斟酌的。如果不下这番剪裁的功夫,也许下半首诗应当进一步描写借宿人家境况的萧条,写山居的荒凉和环境的静寂,或写夜间风雪的来临,再不然,也可以写自己的孤寂旅况和投宿后静夜所思。但诗人撇开这些不去写,出人意外地展现了一个在万籁俱寂中忽见喧闹的犬吠人归的场面。这就在尺幅中显示变化,给人以*地上突现奇峰之感。

    就写作角度而言,前半首诗是从所见之景着墨,后半首诗则是从所闻之声下笔的。因为,既然夜已来临,人已就寝,就不可能再写所见,只可能写所闻了。“柴门”句写的应是黑夜中、卧榻上听到的院内动静:“风雪”句应也不是眼见,而是耳闻,是因听到各种声音而知道风雪中有人归来。这里,只写“闻犬吠”,可能因为这是最先打破静夜之声,也是最先入耳之声,而实际听到的当然不只是犬吠声,应当还有风雪声、叩门声、柴门启闭声、家人回答声,等等。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尽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内,未曾目睹,但从这一片嘈杂的声音足以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

    [阅读全文]...

2022-02-14 09:32:51
  • 好听的微博签名简短2019最新 你又成了谁的风雪夜归人

  • 好听
  •   1、我摘下了面具看到了落荒而逃的你。

      2、什么都可以错,就不想错过你。

      3、就是因为太在乎,所以才会斤斤计较。

      4、很久没深聊也很久没拥抱。

      5、好想听你说一句喜欢我哪怕是开玩笑。

      6、我曾经也很用心,只是失去了热情。

      7、人在俗世中,聚散不由己。

      8、大概这辈子最苦的糖就是你的喜糖。

      9、以后你快乐就好,我不凑热闹。

      10、问灵十三载,等一不归人。

      11、好久不见后来你喜欢了谁。

      12、散场总是难免,你又何必诚惶诚恐。

      13、你要自甘堕落,无人能救你。

      14、我生来孤独,热闹全靠自己拥有。

      15、船票还你,以后的苦和难,我自己渡。

      16、我来赴一场无关风月的局。

      17、我们还在自欺欺人的消遣。

      18、人世间最难的就是爱情。

      19、没有结局的爱情,我用剧情去支撑。

      20、多少怦然心动到最后变成泛泛之交。

      21、原来承诺只是一种可以得到人心的手段。

      22、纯粹的东西总是死的太快。

      23、明明相爱,却不能相处。

      24、世间疾苦,我没有救赎。

      25、委屈太多,我都忘了令我难过的事情。

      26、我们约定好彼此不再联系。

      27、是不是我不善言辞就活该孤独。

      28、因为你太懂事了,所以受委屈。

      29、是要错过多少余生才能与你见面。

      30、心里可以孤独,但骨子里不能敏感。

      31、你不喜欢我是你没眼光。

      32、人生总有些遗憾那就随它去。

      33、孤独是场无人递粥的重感冒。

      34、所有眉间的故事不是喜欢就是辜负。

      35、病的是这个世界,吃药的却是我。

      36、难过时好好睡一觉放过自己。

      37、单曲循环的词里都是遗憾。

      38、真正的告别是没有声音的。

      39、养了一身伤,就是想让你心疼。

      40、你让我觉得这个世界更烂了。

    [阅读全文]...

2022-02-03 01:39:22
  • 关于雪夜的诗歌

  • 诗歌,雪夜
  • 关于雪夜的诗歌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诗歌吧,诗歌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雪夜的诗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梦

      婴儿的梦是少妇白皙晃动的乳房

      水的梦在一瓶章鱼牌的墨水瓶里

      新的梦与旧的梦之间,隔着

      一层薄薄的肉膜,有森林,有飞禽的经过

      一只虫子的梦便是一枚

      凝结着亿万年时光的琥珀果实

      冬鸟的梦在上帝最静谧好看的雪花的小夜曲里

      老人的梦在小孩的梦里是一只可爱的红狐狸

      小孩的梦在老人的梦里是十条河流,十座金色的小桥

      十条不同的道路,十只小狮子和十个淘气的小精灵

      一匹运动着的双目怒张的蓝马

      是一个女人梦里**的'病根

      彼岸绽放的黑玫瑰

      在男人厚的唇边反复的

      打开她美丽妖娆的花蕊

      钢琴师的奏鸣曲时刻温煦着

      小乞女受人哀怜的眼神

      在电影《中央车站》里,小男孩的梦是爸爸(巴西电影2014)

      “耶稣

      认识你是我最大的不幸”

      “耶稣

      其实我非常的爱你

      我希望清晨起来你就坐在我的身边”

      “耶稣

      你的儿子约书亚想见你

      还有摩西和弥赛亚”

      水的梦在火的梦里扰动,荡起

      一圈圈的涟漪,像一只

      美艳的雄性三色紫玫瑰蛱蝶

      少女的梦在一朵盛开的羽衣甘蓝(一种非常美的花)

      天使般粉红色的眼睛里

      一粒露珠滚落成一颗成色饱满的蓝色海洋

      男孩的梦在一支美洲兀鹫微闭的眼睛里

      快速的飞翔,寻找猎物

      为了心中的爱

      寻找到死亡

      2、雪夜

      告别一户猎人,顺小径

      沿山脊梁而下,风拂过马的眼睛,让月亮

      在里面出现,还有雪,拖着

      长长的白裙,三两户猎人的木板房,经过

      鬼火般的星星,在黑色的北方林子的的上空一闪

      我听到了几声狗叫,清脆,警觉

      拽来更大的静谧,使心跳

      与踏过积雪时的咯吱咯吱声保持一致

      布朗先生,那位脸颊插满胡针的中年男人

      却有一张充血而健康的脸,握手有力

      拥抱温暖,青稞酒够味,他的女人

    [阅读全文]...

2022-01-30 12:48:42
  • 柴门闻犬吠的下一句是什么东西啊(风雪夜归人的含义解读)

  • 含义
  • 人天生是孤独的,如汪峰唱到的“因为无论我们怎样,我们永远是这*的孤儿”,散文家、哲学家周国*则说:“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要依恋另一个生命,相依为命,结伴而行。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不属于另一个生命,像一阵风,无牵无挂。……从茫茫宇宙的角度看,我们每一个人的确都是无依无靠的孤儿,偶然地来到世上,又必然地离去。正是因为这种根本性的孤独境遇,才有了爱的价值,爱的理由。人人都是孤儿,所以人人都渴望有人爱,都想要有人疼。”

    (风雪夜归人诗意图)

    孤独是高级的享受,人们都喜欢“孤独感”,但却不喜欢孤独,人们更喜欢在自我的孤独世界来临时被温暖的身边世界拥抱,人们渴望在悲惨的现实世界中被温柔相待,无论贫穷还是富有。这是千古同理的事情,唐诗里也有这样的作品,就是今天我们要读的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如果我们要找出盛唐的代表诗人,毫无疑问,他一定是李白,如果说盛唐在安史之乱中还隐约有盛世文学的些许影子,或者我们还可以再说说老杜,但老杜之后,盛唐就真的不在了,象崔颢说的“一去不复返”了。继之而起的就是中唐诗风,阔大雄浑的盛唐诗风从此转向逼仄凄清,中唐诗风的第一个代表诗人就是这首诗的作者,号称“五言长城”的刘长卿。

    刘长卿(约726 — 约786,这里的生卒年都是约数,因为诗人生死均无考。),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身历四朝,世称“刘随州”。

    (诗意图)

    刘长卿一生非常不顺利,755年,他考中了秀才,还没有发榜,安史之乱就暴发了,第二年,唐肃宗即位,新政成立,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但不久被诬入狱,幸好遇大赦获释。两年之后,他又摄(代理)海盐令。不久后,又被贬,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777)间的一个秋天,刘长卿又受鄂岳观察使吴仲儒的诬陷获罪,幸而监察御史苗丕明镜高悬,这才从轻发落,贬为睦州司马。这首诗即写于此时。

    全诗写的是严冬,应在诗人遭贬之后。上半首“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表面上是说赶路的辛苦,其实也是说诗人人生道路走到了极难极贫处,天色将过黄昏,远处的山已经隐隐约约看不清楚了。这里的苍山有说是远处黛青色的山的,有说灰蒙蒙的山的,总之是远山一片已模糊不清,诗人目力所及看到的远处的风景是“白屋”,白屋有两种解释,1、雪已经下来了,屋顶当然是白的,形容屋顶雪之厚,又证明雪下得大;2、白屋指白茅草盖的草房,这种草房是经济能力弱的古人盖屋常用材料,证明看到的是穷人的房屋。“贫”字也有两种说法,1、指稀少,在荒山行走,看到的房屋是稀少、寥落的;2、指穷困,因为穷和才用白茅草盖屋。诗人此时身遭寒冷,避无所避,诗人所见,是大雪漫山,路稀人少,是天色将晚,是白屋寥落……

    (诗意图)

    这一切,似乎就是诗人生*现状,他自己正被害得走投无路,是“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现实,他希望获得一*净土,可是,在冷酷的现实之中,哪有自己的立身之所呢?

    下半首“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既是“归”人,当是回归,归来之意,因此,这里到底是芙蓉山主人出外归来,来是诗人自己外出归来就成了一个争议点,狗叫可能是诗人做客,因此狗儿叫,或者是主人归来,主人欢乐的叫声,甚至还有一种可能,是别家狗叫,别家来客人,这都有可能……不管如何,也不管是谁归来,诗人这样写,是以超然的视角看到了人间的温暖。想必我们大家也都有这样的经历,某个寒冷的夜晚,赶向某个陌生的城市,当远远望见一片城市灯火时,心底总会升起一种温暖,那一片灯火是人间的温暖,是靠*它,就是靠*了人间温情。这里白屋的犬吠背后,当然就是温暖的屋子,有热水,饭食,暖床,还有来自朋友的问候,虽然,这只是“白屋”,却是良好的栖息所,天寒、山远、雪大、屋贫,一片肃杀,但一声“犬吠”却是来自人间的声音。在诗人的黯淡的人生路上,他遇到了苗丕,这给他带来了一点可以喘息的光明。对此诗人当然也有无限的感激之情。

    (人生无处不如此)

    整首诗都是白描写景,没有一句感情抒发,但“风雪夜归人”却有极强的象征意义,诗人在这里确实是过客,是行人,是路人,但在这天寒地冻之中,在这荒山野外,在饥寒交迫之时,象征着诗人的人生困境,就在此时,能找到一个同样贫寒的小屋,一处可能一样穷困的山村人家,却有一间茅屋可避风雪,也有一处灯火可见光明,一碗饭食可藯饥寒,因此,诗人发出了对人世风雨吹打之后的回归温暖的一种感叹,这种感叹,古今同慨。试问,在人生漫漫路上,谁又不是孤独的“风雪夜归人”呢?

    [阅读全文]...

2022-04-17 07:01:42
  • 咏风华雪夜的诗句

  • 咏风华雪夜的诗句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诗句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句是高度凝练的语句,集中地反映着社会生活。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咏风华雪夜的诗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08年的第一场雪,

      比往年来的更广泛一些。

      大雪悄然而至无声无息,

      大地一片苍茫,

      银装素裹,好美丽。

      悠然飘落的雪花很轻盈、

      很温柔、也很浪漫。

      因为有雪花的降临大地,

      变得洁白且肃穆。

      可能是风也不忍打扰雪花的宁静,

      于是它隐退了。

      走出屋外的我仰面苍穹,

      张开双臂迎接美丽的雪花,

      很想亲吻她一下,

      但是她很害羞,

      来不及张嘴她却融化了。

      想把她捧在手心不让她再受伤害,

      她却在短暂的停留后默默离去,

      给你留下很温柔的泪花。

      苍天赋予大地洁白的礼物,

      白皑皑的大地像一张白纸,

      随你去书写最美的文字,

      去画最漂亮的水彩画。

      漫天雪花纷纷扬扬,

      扫去世间一切烦恼与忧伤,

      洗去你所有懊恼和悔恨。

      这种意境不由你,

      不重新整理思绪,

      重新看待整个世界。

      都说梅花笑傲风雪,

      也是的,

      你看那冰雪下的那点点鲜艳,

      那是生命对严冬的挑战。

      没有雪花的陪衬,

      哪来梅花扑鼻香?

      我爱雪花,

      因为她的温柔和美丽

      旭日东边起,光辉照大地,

      寒潮迷雾渺茫茫。

      寒冬一方,落雪无瑕,

      世界呈一片寂寥。

      寒霜严厉,

      独自一人漫步在落雪的早晨,

      雪花铺千里,世界一片纯白。

      企目望去,田野间,

      纵横交错阡陌间,

      银装素裹,

      万里江山一片秀美无瑕。

    [阅读全文]...

2022-01-27 17:44:56
  • 风雪交加的诗句

  • 风雪交加的诗句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句吧,诗句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风雪交加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3. 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白朴《天净沙·冬》

      4.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5.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6.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7.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元稹《南秦雪》

      8.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9.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0.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11.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辛弃疾《和廓之雪》

      12. 雨、酥、叶、藻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李咸用《大雪歌》

      13. 玉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元稹《南秦雪》

      14. 手、掌、*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15. 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阅读全文]...

2021-12-27 11:34:08
  • 包含雪夜的诗句

  • 经典
  • 咏 柳 贺知章 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赏析】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

    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

    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

    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

    ”——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

    ”——自答。

    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

    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

    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乌衣巷 刘禹锡 唐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赏析】:这是一首怀古诗。

    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

    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

    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

    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

    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

    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

    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土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

    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

    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

    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

    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

    草长花开,表明时当春季。

    “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

    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我们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

    记得作者在“万户千门成野草”(《台城》)的诗句中,就曾用“野草”象征衰败。

    现在,在这首诗中,这样突出“野草花”,不正是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今天已经荒凉冷落了吗

    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

    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开花”解的“花”字相对应,全用作动词,它们都写出了景物的动态。

    “夕阳”,这西下的落日,再点上一个“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

    本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该是衣冠来往、车马喧阗的。

    而现在,作者却用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

    经过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之后,按说,似乎该转入正面描写乌衣巷的变化,抒发作者的感慨了。

    但作者没有采用过于浅露的写法,诸如,“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孙元宴《咏乌衣巷》)、“无处可寻王谢宅,落花啼鸟秣陵春”(无名氏)之类;而是继续借助对景物的描绘,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去向去辨认,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

    为了使读者明白无误地领会诗人的意图,作者特地指出,这些飞入百姓家的燕子,过去却是栖息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

    “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

    “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飞燕形象的设计,好像信手拈来,实际上凝聚着作者的艺术匠心和丰富的想象力。

    晋傅咸《燕赋序》说:“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复来者。

    [阅读全文]...

2022-07-03 20:31:24
  • 有关雪夜的诗句赏析

  • 有关雪夜的诗句赏析

      《村雪夜坐》原文

      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

      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

      《村雪夜坐》作者简介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公元772年生于河南新郑东郭宅村;公元846年(唐武宗会昌六年)逝于河南洛阳,享年75岁。白居易于公元800年(唐贞元十六年,时年29岁)中进士,历任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太傅等职。

      白居易且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为合时而著”,“诗歌为合事而作”;主张诗歌语言“*易通俗”,让老百姓能看懂。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新丰折臂翁》都是针砭时弊,反映民间疾苦,具有独特感染力的艺术作品。而白居易的《村雪夜坐》在他的诗作中却可以说是别具风格的一首。

      《村雪夜坐》一诗是白居易的一首五言绝句,现在人们都把它作为一首“咏雪”的诗。 从这首诗里可以想象到:作者面向南窗,背对孤灯而坐,望着窗外的一片昏暗夜色,听着寒风呼啸、看到冰粒与雪花夹杂着纷纷飘落在地上。这时候他感到村庄的'夜是那样的静,让人感到寂寞。却又听到失群的大雁,在风雪之夜的凄凉的叫声。

      为什么白居易此时心境如此的寂寞凄凉?作者却含糊者没有说出。据考据资料,这首诗是白居易进入不惑之年时而作,当时白居易正在家乡为母亲去世戴孝居丧。由此可以想象到诗人的心情是寂寞凄凉、糟糕透了。所以,这首诗情景交融的感染力是很强的。

      我以为这首诗的背景有雪,作者却没有用心去描写“雪”。所以,严格说它不能算是一首“咏雪”的诗,而只是借雪夜,抒发寂寞清冷的心情而已。

      《村雪夜坐》简介

      这首《村雪夜坐》表达了作者在寒冬中客宿他乡的寂寞之情。其中“背灯坐”、“暗纷纷”、深村夜、残雁等词汇莫不透出浓浓的孤独凄清之感。

      在白居易的诗作中,这是很特别的一首。白诗的特点是浅显易懂,而此诗却十分朦胧。诗人用20个字写下了一幅村夜雪景:在风雪凄迷的深夜,诗人独坐窗前,屋内灯影昏昏,窗外暗雪纷纷,风雪中传来了残雁的叫声……无情之景,当是死景,而此诗即使用现代白话翻译,也仍然诗味盎然,它让人觉得一股凄冷之情寒彻周身。诗人写景,意在写情,此诗可谓情景交融。据考证,此诗是诗人41岁时所作,与讽谕诗中的<<村居苦寒>>作于同一时期,其时诗人正在老家为母亲居丧,因而可想而知诗人当时的心 情是何其落寞凄凉!

      《村雪夜坐》一诗是白居易的一首五言绝句,现在人们都把它作为一首“咏雪”的诗。 从这首诗里可以想象到:作者面向南窗,背对孤灯而坐,望着窗外的一片昏暗夜色,听着寒风呼啸、看到冰粒与雪花夹杂着纷纷飘落在地上。这时候他感到村庄的夜是那样的静,让人感到寂寞。却又听到失群的大雁,在风雪之夜的凄凉的叫声。为什么白居易此时心境如此的寂寞凄凉?作者却含糊者没有说出。据考据资料,这首诗是白居易进入不惑之年时而作,当时白居易正在家乡为母亲去世戴孝居丧。由此可以想象到诗人的心情是寂寞凄凉、糟糕透了。所以,这首诗情景交融的感染力是很强的。我以为这首诗的背景有雪,作者却没有用心去描写“雪”。所以,严格说它不能算是一首“咏雪”的诗,而只是借雪夜,抒发寂寞清冷的心情而已。

    [阅读全文]...

2021-12-05 10:34:34
  • 关于风雪的诗句

  • 关于风雪的诗句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句吧,诗句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那些被广泛运用的诗句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风雪的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3、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范云《别诗》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

      6、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7、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8、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卢梅坡《雪梅·其二》

      9、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10、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11、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1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14、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关汉卿《大德歌·冬》

      15、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1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7、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佚名《采薇》

      1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二首》

      19、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20、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21、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青松》

      22、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23、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24、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25、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26、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27、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其一》

      2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9、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征怨》

      30、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3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2、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33、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赵嘏《喜张沨及第》

      34、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卜算子·咏梅》

      35、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36、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37、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38、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洪升《雪望》

      39、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40、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卢祖皋《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41、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李商隐《对雪二首》

      42、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吴淑姬《长相思令·烟霏霏》

      43、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44、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45、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郑燮《山中雪后》

      46、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47、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王守仁《春晴》

      48、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49、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野望》

    [阅读全文]...

2022-05-30 14:01:33
当前热门
风雪夜归的古诗 - 句子
风雪夜归的古诗 - 语录
风雪夜归的古诗 - 说说
风雪夜归的古诗 - 名言
风雪夜归的古诗 - 诗词
风雪夜归的古诗 - 祝福
风雪夜归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