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草的古诗【全】

关于有关草的古诗【全】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关草的古诗【全】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关草的古诗【全】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关草的古诗【全】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9) 语录(1) 说说(2) 名言(3k+) 诗词(285) 祝福(7k+) 心语(756)

  • 描写草的古诗大全

  • 描写草的古诗大全

    1、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唐·薛逢《长安夜雨》

    2、换尽天涯芳草色——清·王国维《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

    3、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唐·高适《燕歌行》

    4、一川烟草,满城风絮——宋·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5、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宋·晏殊《破阵子·春景》

    6、愁草瘗花铭——宋·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7、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8、萋萋芳草忆王孙——宋·李重元《忆王孙·春词》

    9、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唐·王昌龄《从军行二首》

    10、草色遥看*却无——宋·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11、洞庭青草,*中秋、更无一点风色——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12、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宋·孔*仲《禾熟》

    13、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魏晋·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

    14、原上草,露初晞——宋·贺铸《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15、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先秦·屈原《离骚》

    16、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明·陈子龙《渡易水》

    17、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魏晋·王粲《七哀诗三首·其一》

    18、忽闻梅福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唐·胡令能《喜韩少府见访》

    1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有约》

    20、千花百草——宋·晏几道《清*乐·千花百草》

    21、落日解鞍芳草岸——唐·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22、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23、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唐·杜牧《金谷园》

    24、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唐·刘方*《代春怨》

    25、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唐·杜甫《佳人》

    26、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

    27、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湖白鹭飞——宋·徐元杰《湖上》

    28、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辛弃疾《清*乐·村居》

    29、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唐·戴叔伦《苏溪亭》

    30、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唐·李白《妾薄命》

    31、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2、宣和宫殿,冷烟衰草——宋·刘克庄《忆秦娥·梅谢了》

    33、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34、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魏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35、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宋·张栻《立春偶成》

    36、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37、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38、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39、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先秦·屈原《离骚》

    40、绿野风烟,*泉草木,东山歌酒——宋·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41、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唐·戴叔伦《调笑令·边草》

    42、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宋·欧阳修《丰乐亭游春·其三》

    43、江春不肯留归客,草*青送马蹄——唐·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44、山滴岚光水拍堤,草香沙暖净无泥——元·姜彧《浣溪沙·山滴岚光水拍堤》

    45、柔蓝一水萦花草——宋·王安石《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

    46、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唐·杜甫《旅夜书怀》

    47、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宋·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48、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宋·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49、*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宋·万俟咏《三台·清明应制》

    50、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汉·佚名《青青河畔草》

    [阅读全文]...

2022-01-03 15:11:25
  • 带草的诗句古诗大全

  • 带草的诗句古诗大全

    1、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元·王冕《墨萱图·其一》

    2、随意杯盘虽草草——宋·李清照《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3、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4、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5、行人肠断草凄迷——宋·苏轼《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

    6、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唐·白居易《李白墓》

    7、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五代·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8、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唐·白居易《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10、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汉·曹操《观沧海/碣石篇》

    11、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12、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宋·陆游《除夜雪》

    13、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宋·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14、草*青——宋·李彭老《浪淘沙·泼火雨初晴》

    15、恐鹈鴃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先秦·屈原《离骚》

    16、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晚春》

    17、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唐·李商隐《晚晴》

    18、芍药打团红,萱草成窝绿——宋·洪咨夔《卜算子·芍药打团红》

    19、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宋·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20、荷花芳草垂杨渡——宋·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21、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唐·韦庄《台城》

    22、青露洗、萍花汀草——宋·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23、*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宋·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24、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唐·李白《春思》

    25、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27、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宋·陈亮《水龙吟·春恨》

    28、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唐·李白《长干行·其一》

    29、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唐·杜甫《绝句四首》

    30、客里看春多草草——宋·张炎《清*乐·采芳人杳》

    31、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唐·白居易《早冬》

    32、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魏晋·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33、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唐·白居易《村夜》

    34、何草不黄——先秦·佚名《何草不黄》

    35、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唐·李商隐《隋宫》

    36、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唐·杜荀鹤《小松》

    37、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清·郑板桥《沁园春·恨》

    38、地晴丝冉冉,江白草纤纤——唐·杜甫《绝句六首》

    39、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唐·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

    40、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41、草色烟光残照里——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42、千里草——宋·万俟咏《忆秦娥·别情》

    43、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唐·白居易《长恨歌》

    44、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宋·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45、气暖禽声变,风恬草色鲜——唐·林滋《春望》

    46、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

    47、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唐·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留别王维》

    48、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宋·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49、乱蝉衰草小池塘——宋·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50、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唐·韩愈《春雪》

    [阅读全文]...

2022-04-22 15:34:21
  • 描写草的诗句古诗大全

  • 文学
  • 描写草的诗句古诗大全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草的诗句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唐·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2、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如剪。——宋·谢逸《蝶恋花》

      3、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4、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宋·李彭《春日怀秦髯》

      5、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宋·晏殊《踏莎行》

      6、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宋·欧阳修《秋声赋》

      7、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宋·曾巩《城南》

      8、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宋·秦观《八六子》

      9、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游城南晚春》

      10、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唐·白居易《酬梦得以萱草见赠》

      11、春尽杂芳歇,夏初芳草深。——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

      12、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唐·戴叔伦《苏溪亭》

      13、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宋·林逋《点绛唇》

      14、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唐·李峤《萱》

      1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宋·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汉·曹操《观沧海/碣石篇》

      3、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唐·杜甫《潼关吏》

      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草树八回秋——唐·白居易《梦微之》

      6、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五代·冯延巳《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7、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唐·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

      8、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9、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唐·杜牧《金谷园》

      10、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宋·欧阳修《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11、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唐·王昌龄《从军行二首》

      12、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13、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唐·李白《秋思》

      14、原上草,露初晞——宋·贺铸《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15、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清·郑板桥《沁园春·恨》

      16、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唐·戴叔伦《调笑令·边草》

      17、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唐·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留别王维》

      18、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19、往事乾坤在,荒基草木遮——唐·朱庆馀《长城》

      20、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南北朝·谢朓《王孙游》

      2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22、换尽天涯芳草色——清·王国维《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

      23、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汉·佚名《明月皎夜光》

      24、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汉·佚名《青青河畔草》

      25、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唐·薛涛《春望词四首》

      26、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唐·白居易《长恨歌》

      27、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唐·孟浩然《清明即事》

      28、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唐·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29、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

      30、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五代·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31、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32、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唐·杜荀鹤《小松》

      33、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宋·戴复古《淮村兵后》

      34、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五代·李煜《喜迁莺·晓月坠》

    [阅读全文]...

2021-12-27 21:24:53
  • 描写草原的古诗句大全

  • 草原
  • 描写草原的古诗句大全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草原的古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南北民歌《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张轼《立春偶成》

      4、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鲍溶《塞上行》

      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初春小雨》

      6、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7、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王安石《北山》

      8、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欧阳修《丰乐亭游春》

      9、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草原诗》

      10、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11、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高骈《边方春兴》

      12、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

      13、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草原诗》

      14、一碧无垠骏马翔,少年鞭响牧歌扬。姑娘舞动裙欢悦,篝火星燃醉晚阳。《七绝草原》

      15、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草原诗》

      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2、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宋秦观《八六子》

      3、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唐李白《日出入行》

      4、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清袁枚《偶作五绝句》

      5、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宋晏殊《踏莎行》

      6、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徊一寸心,不敢怨春风。唐曹邺《庭草》

      7、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北朝北周庚信《春赋》

      8、春尽杂芳歇,夏初芳草深。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

      9、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10、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11、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宋林逋《点绛唇》

      12、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宋李彭《春日怀秦髯》

      13、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唐戴叔伦《苏溪亭》

      14、花易凋零草易生。宋苏舜钦《题花山春壁》

      15、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宋曾巩《城南》

      16、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宋陈亮《水龙吟春恨》

      2、气暖禽声变,风恬草色鲜唐林滋《春望》

      3、春在城南芳草路宋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4、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唐李华《春行即兴》

      5、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唐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6、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唐杜甫《绝句四首》

      7、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

      8、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魏晋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

      9、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宋杨万里《寒食上冢》

      10、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唐韩愈《春雪》

      11、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魏晋王粲《七哀诗三首其一》

      12、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唐刘禹锡《始闻秋风》

      13、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汉佚名《东城高且长》

      14、当年得意如芳草宋辛弃疾《虞美人赋虞美人草》

      15、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先秦屈原《离骚》

      16、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唐杜甫《佳人》

      17、牛群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唐李涉《牧童词》

      18、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阅读全文]...

2022-05-11 15:35:29
  • 古诗草的意思全解(草这首诗的诗意全解)

  • 诗意
  • 说起《草》这篇课文,相信会勾起很多人的童年记忆,这篇课文,在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课里盘踞多年。很多人认为,这篇课文全文只有4句,其实并非如此,这篇课文的全文一共有8句,但是在被入选课本里的时候,这篇课文中的后4句被删减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语文教材在编撰的时候,选择删掉后面的4句?难不成是担心学生背不下来这些课文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图片:《草》是片段

    《草》这篇课文,本名叫做《赋得古原草送别》,之所以选择用《草》来当做标题,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考虑小学生未必能够理解原标题的含义,于是进行适当做了修订。想要弄清楚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道理,首先需要弄清楚作者的信息和诗歌创作背景。

    1、作者背景

    虽然,很多书上认为唐朝的不少诗人出身于寒门,但是所谓的寒门,其实往往指的是中小官僚或者中小地主家庭,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穷人。

    《草》的作者白居易,他的祖上就是一个中小官僚。不过,白居易出生的时候已经是中唐时代了,当时的天下处于动乱状态。像白居易父亲这样的地方小官僚,也有朝不保夕的危机,不过,好在白居易的爷爷和父亲比较走运,因此,白居易的童年并没有因为温饱问题而发愁。

    不过,白居易毕竟不是什么名门望族出身,想要如同自己的父亲乃至祖父那样,继续吃朝廷的俸禄,就需要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的阶层维护。

    其实也不是一定非要通过所谓的“国考”,如果上面有关系,也可以通过举荐等方式得以在朝廷做官。典型的例子就是李白。李白因为被人举荐给了唐玄宗,最终,他从一个草根变成了大唐的翰林,所以白居易也做了另一手准备,自己也应该开辟一下这条非常规的晋身之路。

    图片:白居易画像与人物简介资料截图

    2、创作背景

    当时的白居易还只是一个16岁的少年,他在这个年纪,孤身一个人来到了京城长安去拜会当地的名士。在当时,名士是非常有话语权的,名士一听说对方只有16岁,觉得他可能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头青。

    所以没有把年少的白居易放在眼里,并且还嘲笑白居易的名字,表示京城的生活成本可高了,你想在京城居住,可有点不大现实。

    不过,当这位名士在读到白居易的这首诗歌时,却忍不住赞叹白居易的才华,甚至还表示:就凭作者这份才华,想在长安居住那肯定非常容易。

    白居易也因为这位名士的夸赞,顿时有了少年成名的成就,只要一个人有天赋、有才干,想在大都市安身立命,甚至混得风生水起,总是有机会的,白居易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切。

    图片:白居易写诗剧照

    前文说过,这首诗在被选择作为课文的时候,仅仅收录了一半,还有另一半内容并没有被收录到课文之中,这其中的原因何在?

    1、后四句内容

    这首诗的后4句描述的是一幅让人泪流满面的画卷,野外的野草不断蔓延,甚至古道都长满了野草,这个场景给人荒芜、破败的感觉,同时,让人感到非常伤感。

    在这个场景之下,主人公送自己的朋友离开,配合野草蔓延的景象,朋友离去,给人一种沉重的伤感情怀。读完之后,脑海里会不断出现这幅画面,而后这种愁绪不断加深,最终,给人一种回味绵长的感觉。

    事实上,这首诗的主旨讲的是离别,其次才是提到草的生命力,而课文在收录这首诗的时候选择的前4句:也就是草的生命力部分,将后半部分的离别情怀悉数删除,当然,这种删除是非常有必要的。

    图片:《赋得古原草送别》全篇资料截图

    2、教学目的

    对于低年级的教学来说,语文课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掌握常用的文字识别和认读能力,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首诗的前4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非常适合让孩子们在掌握诗歌的同时,也达到认读诗歌中文字的教学目的。

    如果强行加入后4句的话,那么教学目的反而有可能会受到冲击,因为一方面,后4句中的许多字笔画较多,让低年级的小孩子学这么复杂的字,其实是不符合教育学的科学理念,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在于,这些小孩子的人生刚刚开始,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年纪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他们可以理解荒草的生命力,但是未必能够理解什么叫做离别,以及离别带来的忧愁滋味。甚至于愁这种滋味,往往是青年人才能够理解的,否则宋朝的辛弃疾,也不至于说出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样的话来。

    教科书的设计工作,是非常严谨的事情,因此,在选择这篇课文的时候,专家通过非常审慎的论证最终决定,这篇课文仅取前半部分,这样,可以减轻小学低年级教师的教学压力情况。

    图片:学生学*剧照

    3、课文收录不易

    对于教材的编纂部门来说,他们工作量非常大,而且还要非常慎重,在选择收录课文的时候会考虑到很多因素,首先需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理解问题,其次还要考虑到被收录的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是否足够健康,如果不够健康的话,这种课文哪怕文采再好,还是不能够被收录。

    当然最主要的是,他们还要考虑到典型的问题,毕竟教科书里所能收录的内容非常有限,能够被收录到教科书里的都是某种文章的典型。

    图片:收录资料剧照

    这就意味着,教材编撰的工作需要从浩如烟海的各种文章中经过不断筛选,最终,选择出合适的课文给学生学*,比如本文说的《草》,就耗费了相关工作人员很多心血。

    [阅读全文]...

2021-12-12 08:38:42
  • 描写草的诗句古诗大全 关于描写草的诗句有哪些

  • 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唐·李峤《萱》

    雨中草色绿堪染。唐·王维《辋川别业》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唐·李白《日出入行》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唐·杜甫《旅夜书怀》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草色遥看*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游城南晚春》

    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唐·张继《洛阳作》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唐·张九龄《感遇》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刘禹锡《陋室铭》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南北朝.《敕勒歌》)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杜甫.《春望》)

    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北朝·北周·庚信《春赋》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草长莺飞二月天。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

    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唐·戴叔伦《苏溪亭》

    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明·杨基《春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三春时分,南园草木一时新。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风吹草低见牛羊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草色遥看*却无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蟾光澹荡,冷浸琪花瑶草。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辛弃疾《清*乐。村居》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阅读全文]...

2021-12-12 13:43:21
  • 白居易草的古诗

  • 写作
  • 白居易草的古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白居易草的古诗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白居易草的古诗,欢迎阅读!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解

      1、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

      2、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草。

      3、萋萋:茂盛的样子。

      译文: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赏析: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是*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著名唐代大诗人和文学家,与李白、杜甫齐名,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日本和朝鲜等国也有广泛的影响。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其祖父白湟又迁居河南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降生了。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号称“香山居士”。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死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他去世后,唐宣宗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的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带来一定的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因而人称诗佛,又自号乐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白居易的诗在古代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他的声名远播新疆和朝鲜、日本。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晚唐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罗隐、杜荀鹤,宋代王禹偁、梅尧臣、苏轼、张耒、陆游及清代吴伟业、黄遵宪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诗的启示。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的影响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欢的唐代诗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说中常常可以见到引用他的诗文,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唐代诗歌风云人物。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问刘十九》《买花》《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

      白居易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

    [阅读全文]...

2022-06-06 06:29:53
  • 关于小草的古诗

  • 小草,文学
  • 关于小草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的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草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唐·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2、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如剪。——宋·谢逸《蝶恋花》

      3、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4、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宋·李彭《春日怀秦髯》

      5、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宋·晏殊《踏莎行》

      6、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宋·欧阳修《秋声赋》

      7、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宋·曾巩《城南》

      8、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宋·秦观《八六子》

      9、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游城南晚春》

      10、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唐·白居易《酬梦得以萱草见赠》

      11、春尽杂芳歇,夏初芳草深。——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

      12、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唐·戴叔伦《苏溪亭》

      13、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宋·林逋《点绛唇》

      14、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唐·李峤《萱》

      1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6、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北朝·北周·庚信《春赋》

      17、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1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南北朝·陶渊明《归园田居》

      19、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唐·张继《洛阳作》

      20、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南朝宋·刘俣《诗一首》

      2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22、劲草不倚于疾风,零霜则变;青葵善迎于白日,宇暧斯迷。——清·王夫之《连珠》

      2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24、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唐·李商隐《晚晴》

      25、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2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阅读全文]...

2022-03-15 13:53:57
  • 草白居易古诗

  • 草白居易古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草白居易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注释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赏析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然后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然后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然后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

      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远芳”、“睛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然后秀色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比较“乱蛬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的秋原,然后就显得生气勃勃。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乐》)。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阅读全文]...

2021-11-29 08:55:45
有关草的古诗【全】 - 句子
有关草的古诗【全】 - 语录
有关草的古诗【全】 - 说说
有关草的古诗【全】 - 名言
有关草的古诗【全】 - 诗词
有关草的古诗【全】 - 祝福
有关草的古诗【全】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