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雁的古诗有多少

关于关于雁的古诗有多少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雁的古诗有多少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雁的古诗有多少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雁的古诗有多少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05) 语录(31) 说说(179) 名言(2) 诗词(113) 祝福(3) 心语(9)

  • 关于中秋节古诗你知道多少呢

  • 中秋节
  • 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节日之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基本上都是聚少离多的状态。看看古人如何用诗句表达中秋节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秋节古诗你知道多少呢”,供您参考。

    关于中秋节古诗你知道多少呢(一)

    1. 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2.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3.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4. 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____高观国《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

    5.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____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6. 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____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7. 千家门闭中秋月,只有愁人独自看。——杨慎《中秋》

    8. 九十日秋色,今宵已半分。孤光含列宿,四面绝纤云。众木排疏影,寒流叠细纹。遥遥望丹桂,心绪正纷纷。《中秋月》作者:廖凝

    9. 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10. 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___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2. 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3.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14.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____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15.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6. 斟酌姮娥,九秋宫殿冷。____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17. 斟酌嫦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18. 一年一度中秋夜,十度中秋九度阴。——邵雍《中秋月》

    19. 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____慧霖《闰中秋玩月》

    20. 三衢春有脚,山屋好中秋。——许月卿《重寄郭衢州》

    关于中秋节古诗你知道多少呢(二)

    1. 月宫小殿赏中秋,玉宇银蟾素色浮。——朱有燉《元宫词·月宫小殿赏中秋》

    2.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____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3. 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____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4. 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5. 良夜惟午夜,今秋偏好是中秋。——吴潜《闻同官会碧沚用出郊韵三首·万顷蟾光浩不收》

    6.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7. 有物揩磨金镜净,何人_攫银河决。——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8.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9.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0. 中秋月满尽相寻,独入非烟宿禁林。——吴融《八月十五夜禁直寄同僚》

    11.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____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12.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倪庄中秋》作者:元好问

    13.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李白《把酒问月》

    14.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15. 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____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6. 七夕星河,中秋院落,上元灯火。——朱彝尊《红娘子·袖薄吹香过》

    17.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18. 万国笙歌醉太*,倚天楼殿月分明。——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19.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20. 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慧霖《闰中秋玩月》

    关于中秋节古诗你知道多少呢(三)

    1.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____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 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3. 月*中秋白,风从半夜清。——高士谈《不眠》

    4.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李白《丁督护歌》

    5.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____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6. 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____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7.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共二十三首·其五》

    [阅读全文]...

2022-05-28 02:09:32
  • 李白写的古诗有多少首?盘点李白写的古诗大全

  • 李白,优美,诗歌
  •   “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许多文人都对李白有着很高的评价,其中李白、杜甫、白居易一起被*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那么关于诗仙李白,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多少首他写的古诗文呢?

      【李白的诗文合集】

      【将进酒】

      李白〔唐代〕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愿醒 一作: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行路难·其一】

      李白〔唐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 同:馐;直 同: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 一作: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碧 一作:坐)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蜀道难】

      李白〔唐代〕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也如此 一作:也若此)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三五七言】

      李白〔唐代〕

      秋风清,秋月明,

    [阅读全文]...

2022-07-09 09:37:39
  • 诗经共有多少篇

  • 诗经,文学
  • 诗经共有多少篇

      诗经是*第一部诗歌总集大家都知道,那么诗经共有多少篇?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诗经共有多少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诗经共有多少篇:

      《诗经》现存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风篇:

      《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天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一些地方(秦、齐、韩、赵、魏),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多半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十五国风分别是:周南十一篇、召南十四篇、邶[bèi]风十九篇、鄘[yōng]风十篇、卫风十篇、王风十篇、郑风二十一篇、齐风十一篇、魏风七篇、唐风十篇、秦风十篇、陈风十篇、桧风四篇(桧即“郐”kuài)、曹风四篇、豳[bīn]风七篇。其中周南中的《关雎》、《桃夭》,魏风中的《伐檀》、《硕鼠》,秦风中的《蒹葭》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雅篇:

      《雅》是周王朝国都附*的乐歌,共105篇。包括大雅小雅,共三十一篇。

      《雅》为周王畿内乐调。《大雅》主要歌颂周王室祖先乃至武王、宣王等之功绩,有些诗篇也反映了厉王、幽王的暴虐昏乱及其统治危机。

      《大雅》的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前期,作者大都是贵族,谓高尚雅正等。旧训雅为正,谓诗歌之正声。《诗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小雅》共有七十四篇,创作于西周初年至末年,以西周末年厉、宣、幽王时期为多。《小雅》中一部分诗歌与《国风》类似,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

      大雅的作品主要有《文王》、《卷阿》、《民劳》,小雅有《鹿鸣》、《采薇》、《斯干》等。

      颂篇:

      对于《颂》的解释,最早见于《诗·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孔颖达《毛诗正义》说:“颂者”之下省略了“容也”二字。朱熹《诗集传》说:“颂”与“容”古字通用。

      据阮元《□经室集·释颂》的解释,“容”的意思是舞容,“美盛德之形容”,就是赞美“盛德”的舞蹈动作。如《周颂·维清》是祭祀文王的乐歌,《小序》说:“奏象舞也。”

      郑玄《毛诗传笺》说:“象舞,象用兵时刺伐之舞。”就是把周文王用兵征讨刺伐时的情节、动作,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可以证明祭祀宗庙时不仅有歌,而且有舞,“载歌载舞”可以说是宗庙乐歌的特点。

      *代学者也多以为《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其中有一部分是舞曲。

      颂的名篇主要有《清庙》、《维天之命》、《噫嘻》等。

    [阅读全文]...

2021-11-29 08:28:07
  • 诗经风篇有多少篇

  • 诗经,文学
  • 诗经风篇有多少篇

      《诗经》作为一部经典著作,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诗经风篇有多少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诗经风篇有多少篇

      《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

      《诗经》共收集了311篇诗歌,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现存305篇(既有标题又有文辞的)。

      诗经相关资料

      《诗经》中的许多篇章﹐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2500年前漫长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尤其是从西周末年到春秋中叶﹐周王朝及各诸侯国横征暴敛﹐攻伐兼并﹐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诗经·国风》中的许多诗篇就反映了这一时代人民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人民的不满﹑怨愤和反抗情绪。

      如《魏风》中的《伐檀》﹐写一群伐木者边劳动边歌唱﹐对不劳而获的奴隶主领主们作了愤怒斥责:“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硕鼠》更痛斥那些剥削者为大老鼠。《国风》中还有不少作品﹐反映了繁重的劳役和兵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如《唐风·鸨羽》写没完没了的“王事”迫使人民无法从事农业生产﹐赡养父母。

      《魏风·陟岵》写一行役者望乡思家﹐回忆起父母兄长的嘱咐﹐叫他自己当心﹐不要死在异乡﹐《邶风·击鼓》﹑《王风·扬之水》等也反映了类似的情况。伴随着徭役﹑兵役的苛重﹐因而出现离人思妇之作﹐士兵们厌战思家﹐妻子们怀念征人。

      这一类作品有《召南·殷其雷》﹑《卫风·兮》﹑《王风·君子于役》、《豳风》东山等。《东山》写一士兵出征已久﹐役满还乡时心情。他想到家园可能已经荒废﹐心里感到悲哀﹐但是他仍执着地怀念家乡﹐深沉感人。

      在《国风》中以恋爱婚姻为题材的民歌数量最多﹐也最富情采。有的表现热恋的欢乐﹐有的表现相思之苦﹐都显示了古代人民单纯开朗的性格和纯洁质朴的心灵。

      如《卫风·木瓜》﹑《郑风·萚兮》﹐表现了青年男女两无嫌猜﹑和谐欢乐的爱情﹔《郑风》中的《狡童》和《褰裳》写热恋中的女子对情人的戏谑﹐显得幽默而风趣。另外如《邶风·静女》﹑《郑风·溱洧》﹑《郑风·风雨》﹑《王风采葛》等﹐写爱情中的各种表现和心理变化﹐都十分真挚动人。

      而像《邶风·谷风》﹑《墉风·柏舟》﹑《卫风·氓》﹑《王风·中谷有蓷》﹑《郑风·遵大路》诸篇﹐或者反映了妇女被遗弃的悲惨命运﹐或者描写了她们敢于争取自由婚姻的斗争精神。其中的《氓》可称为代表作。诗中女主人公是一位弃妇﹐她诉说着自己当初如何钟情于一位男子“氓”抛弃了她。诗中唱出了她的悔﹑她的恨和她的决绝。

      劳动诗歌也是《国风》中重要的一类﹐象《周南·芣苜》﹐是妇女采集车前子时所唱的歌﹐诗篇以简单的语言﹐简《国风》单的韵律﹐唱出了劳动的欢乐情绪和热烈气氛。

      又如《魏风·十亩之间》﹐写采桑者劳动将结束归家时的高兴心情。《豳风·七月》更是一篇内容丰富的农事诗﹐诗中不仅叙述了农奴们全年的辛勤劳动﹐而且还反映了他们忍受奴隶主经济上的掠夺和人身的侮辱。

      此外﹐《国风》中还有些揭露﹑讽刺诸侯荒淫无耻的作品﹐如《邶风·新台》﹑《墉风·墙有茨》﹑《齐风·南山》﹑《陈风·株林》等等。这些诗针对奴隶主贵族的丑行﹐作了尖锐辛辣的抨击。卫宣公把儿子的新娘占为己有﹐《新台》篇里就将他比作一只癞蛤蟆。齐襄公淫其妹﹐《南山》篇里就将他比作一只雄狐狸。

      在《雅》诗里﹐有一部分是贵族祭祀用的乐歌。如《小雅》中的《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等﹐都是祈求丰年的乐章﹐中间描绘了当时农业生产的情况﹐至于《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诸篇﹐则颂扬自周族的始祖后稷建国﹐到武王灭商的历史功绩﹐中间有一些神话传说﹐曲折地反映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生活情景。

      《小雅》中的《采薇》﹑《出车》和《六月》写周宣王时对玁狁的一些军事活动。到了西周后期﹐统治阶级日趋腐朽﹐各种社会矛盾加剧﹐二《雅》中的一部分作品﹐其作者虽为贵族统治集团中人物﹐却反映了政治混乱和社会动摇的现实。

      代表作有《小雅》中的《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巧言》﹑《青蝇》﹐《大雅》中的《民劳》﹑《板》﹑《荡》等。

      《小雅》里也有少数民间作品﹐如《苕之华》﹑《何草不黄》﹐或写饥寒之苦﹐或写征夫之劳﹐和《风》诗的风格完全一致。

      《周颂》全是西周初年周王朝祭祀宗庙的舞曲歌辞﹐用典重的词章歌颂祖先的功德并祈求降福子孙。其中有几首写到当时农业生产的情况﹐如《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等﹐可以从中了解西周初年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情景﹐是研究当时社会经济的重要史料。

      《鲁颂》是鲁国贵族用于宗庙的乐章。其中《泮水》﹑《閟宫》二篇是臣子对国君的'歌颂﹐有许多夸张的描写﹐它对汉大赋的形成﹐曾有影响。

      《商颂》是宋国贵族用于祭祀祖先商王的颂歌﹐如《玄鸟》﹑《长发》﹑ 《殷武》等篇﹐描叙商民族在开国时期经过艰苦斗争﹐终于成就大业﹐虽属歌功颂德﹐却颇有宏伟气象。

      《诗经》*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广泛而深刻地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精神﹐开创了*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古代诗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诗经》的熏陶。

      诗经凯风赏析

      【作品介绍】

      《凯风》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历来说法不一。《毛诗序》说:“《凯风》,美孝子也。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故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母心,而成其志尔。”认为是赞美孝子的诗。朱熹《诗集传》承其意,进一步说:“母以淫风流行,不能自守,而诸子自责,但以不能事母,使母劳苦为词。

      注释:1.凯风:和风。一说南风,夏天的风。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凯之义本为大,故《广雅》云:‘凯,大也.’秋为敛而主愁,夏为大而主乐,大与乐义正相因."

      2.棘:落叶灌木,即酸枣。枝上多刺,开黄绿色小花,实小,味酸。心:指纤小尖刺。

      3.夭夭:树木嫩壮貌。

      4.劬(qú渠):辛苦。劬劳:操劳。

      5.棘薪:长到可以当柴烧的酸枣树。

      6.圣善:明理而有美德。

      7.令:善。

      8.爰(yuán元):何处;一说发语词,无义。

      9.浚:卫国地名。

      10.(xiàn huǎn现缓):犹"间关",清和宛转的鸟鸣声。一说美丽,好看。黄鸟:黄雀。

      11.载:传载,载送。

      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注释】

      1、凯:乐。南风和暖,使草木欣欣向荣,所以又叫做“凯风”。

      2、酸枣树叫做“棘”。棘心:是未长成的棘。作者以“凯风”喻母,以“棘心”自喻。

      3、夭夭:旺盛貌。

      4、劬(渠qú):劳苦。

      5、棘薪:已经长成可以做柴薪的棘。长成而只能做柴薪,比喻自己不善。

      6、圣:古通“听”。“听善”是听从善言的意思。

    [阅读全文]...

2022-07-01 23:28:20
  • 诗经一共多少篇

  • 诗经,文学
  • 诗经一共多少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经一共多少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诗经一共多少篇

      《诗经》是产生于*奴隶社会末期的一部诗集。它是*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305首,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六篇。没有内容的是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和由仪。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辑。《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时期,到了汉代被儒家奉为经典。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仅存《韩诗外传》。毛诗盛行于东汉以后,并流传至今。重要的注本有《毛诗正义》、宋朱熹的《诗集传》、清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清陈奂的《诗毛氏传疏》、今人程俊英的《诗经释注》、今人余冠英的《诗经选译》等。

      据说春秋时流传下来的诗,有三千首之多,后来只剩下三百一十一首(其中有六首笙诗: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后来为方便,就称作“诗三百”。孔门弟子中,子夏对诗的领悟力最强,所以由他传诗。到汉初,说诗的有鲁人申培公,齐人辕固生和燕人韩婴,合称三家诗。齐诗亡于魏,鲁诗亡于西晋,韩诗到唐时还在,而如今世上只剩外传10卷。至于当今世上流传的诗经,则是毛公(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苌)所传的毛诗。

      《诗经》也叫诗三百,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即十五国风,就是各地区的曲调,共160篇。雅即朝廷正乐,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西周时的作品,小雅74篇,大部分是西周作品,少部分是东周时作品。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是舞曲,比较舒缓,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诗经》内容大致分为六类:

      1、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

      这类的作品大多保存在大雅和颂当中,大多以祭祀和歌颂祖先为主,或叙述部族发生、发展的历史,或赞颂先人的德业,为歌功颂德之作。如《生民》写了始祖后稷的`诞生神话和他对农业的贡献;《公刘》写了公刘率领周人迁徙,开始定居的生活。还有记述文王、武王业绩的作品等等。

      2、农事诗

      诗经中有很多直接描写农业生产的诗,如《臣工》、《丰年》、《载芟》等等,其中《七月》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它是风诗中最长的一篇,共8章88句,380字,直接反映了周人的农业生产,是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作品。

      3、燕飨诗

      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如《小雅·鹿鸣》就是天子宴群臣的诗。由于周朝实行的是宗族分封制,所以统治阶级大部分都是同一氏族的人,因此周族的宴会特别的多,由此产生的诗作业大部分反映的是热闹祥和的景象。

      4、怨刺诗

      产生于西周末期,大量反映了当时的政治黑暗,反映丧乱,针砭时弊。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当中,如《民劳》、《荡》、《节南山》、《硕鼠》、《南山》等等,或讽刺不劳而获、贪得无厌者,或揭露统治者的无耻与丑恶,辛辣的讽刺中寓有强烈的怨愤和不*。

      5、战争徭役诗

      有些战争诗从正面描写了天子、诸侯的武功,表现了强烈的自豪感,充满乐观精神,如大雅中的《江汉》、《常武》、小雅中的《出车》《六月》等,也有些写厌战思乡的诗,如《小雅·采薇》。《唐风·鸨羽》是一首徭役诗,表现了服役者的强烈不满。

      6、婚姻爱情诗

      诗经中写得最多的大概就是这类题材的诗了,有写男女之间互相爱慕的诗,如《邶风·静女》,有写女子对男子的思念的,如《郑风·子衿》,有写男子对女子爱慕的,如《周南·关雎》,还有写婚姻家庭的,如《卫风·氓》。

      《诗经》在*文化中是什么地位,它对后来*传统文化的形成起到了什么作用?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先河。

      《诗经》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诗经》作为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它对于*后世的诗歌创作和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诗经》奠定了*诗歌艺术创作的民族文化传统。

      《诗经》的创作奠定了*诗歌创作的民族文化传统,这个传统就是:

      ( 1 )抒情诗的传统。*是一个抒情诗最为发达的国度,*古代诗歌创作是以抒情诗为主的。而正是《诗经》的编辑和成书,奠定了*抒情诗创作的传统,并确立了它的民族文化特征。

      ( 2 )群众艺术的传统。*的抒情诗创作具有普及性,是一种群众艺术,而这个传统也是由《诗经》奠定的。《诗经》的创作队伍相当广泛,包括了社会各个阶层、各种身份地位的人,这影响了后世的诗歌创作的普及性和群众性。

      ( 3 ) 现实主义的传统。*古代诗歌创作是直接面向现实的,是现实的世俗的艺术。诗人面对现实生活,把诗歌作为抒**感、表达思想的工具。而这也正是受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的影响。

      2 、《诗经》确立了*诗歌创作和批评的艺术原则

      *古代的诗歌创作和批评遵循着具有*文化特色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风雅”和“比兴”。它们是后世诗人对由《诗经》以来形成的*诗歌创作传统的理论升华。

      ( 1 )风雅。风、雅本是按照音乐不同划分开的《诗经》的一种诗歌体裁,而《诗经》风诗和雅诗中体现出来一种共同的艺术创作精神,也就是诗歌创作具有高尚的意义和严肃的情感内容。这种创作精神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影响尤为显著,它引导诗人在情感抒发上寻求一个健康向上的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风雅因此成为后世诗人进行诗歌创作和批评时所遵守的艺术原则,成为反对*文风的最好武器。如唐代陈子昂就以“风雅不作”来批评齐梁之时的诗风,而杜甫则以“别裁伪体亲风雅”作为自己的创作方向。

      ( 2 )比兴。比兴原本是《诗经》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法,比即“以彼物比此物也”,而兴则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此词也”。但是作为后世诗歌创作和批评原则的比兴则是一种表现健康思想的特殊艺术手段,要求诗歌不仅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同时还要达到托物以讽、比类切至的目的。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诗歌须借助外物言情,另一方面是指寄托在外物之中的情的高尚严肃。

      3 、《诗经》奠定了*诗歌语言形式的基础。 《诗经》的基本形式是四言体,这种四言诗的艺术形式一直是*古代诗歌的基本样式之一。而且《诗经》的四言体也是后世其他诗歌体裁发生之源,楚辞、汉赋、骈文以及五七言诗都受了《诗经》四言的极大影响。同时其遣词造句、章法结构、节奏韵律也为后世诗歌奠定了基础。

    [阅读全文]...

2022-01-12 21:42:18
  • 李白一共写了多少首诗

  • 李白
  • 李白一共写了多少首诗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北京大学教授李志敏评价:“李白之诗呼吸宇宙,出乎道;杜甫之诗德参天地,源于儒,皆至天人合一境界,故能出神入化。”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李白一共写了多少首诗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李白,想必大家对这个人物都不陌生吧,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的美誉。

      李白一生博闻多识,写下了许多飘逸优美的诗歌。李白所写的诗,用词精美,字里行间充满了飘逸之美,给人以美的享受,无愧于唐代最伟大的诗人这一称号。

      根据史料的记载,李白出生在公元701年,出生的地点大约是在西域的碎叶城。李白从小便十分的聪慧,五岁的时候他就能够背诵六甲,是当时名副其实的神童。等到李白十五岁时,他出口成章,写得一手好诗。李白写的诗受到了当时上层名流的赏识,李白也变得愈发有名了。不同于寻常读书人参加科考步入仕途的经历,李白一直很喜欢*武练剑,想要做一名浪迹天涯的侠士。

      公元724年即开元十二年,已经二十四岁的李白,离开了生活多年的家乡。在李白仗剑远游的途中,李白感慨于美丽壮阔的自然风景,写下了无数诗歌。等到公元742年即天宝元年,已经四十二年岁的李白受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赏识,唐玄宗在看过李白的诗集后,立即召李白进宫,并亲自去迎接他。最后,唐玄宗封李白为翰林,随时陪伴在他左右。但好景不长,有许多人嫉妒李白能够得到唐玄宗的赏识,李白自己也厌恶当时奢靡的生活,于是李白便远离了宫廷。

      公元762年,已经六十二岁高龄的李白因病而亡。李白在临死之前还写下了一篇名为《临终歌》的诗词,这篇诗歌总结概括李白的一生。

      李白写了多少首诗

      诗仙李白是*文学史上最有名的大诗人,如果把文学比作一种武器,那么李白的诗歌就是所有武器中最华丽的一种,也是最自由的一种,在他的笔下,没有束缚,不按常理,不按世情,以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自信展现着自己的内心。

      纵观李白的一生,他创作了很多的诗歌,在全唐诗之中收录了其中的900多首,而到了现在又陆陆续续补充了一部分,大概有1000多首,而李白自称自己有万首诗,至于是真有这么多失传了还是李白酒后的豪言,或者说放在心中还没有写出来就不得而知了。李白生在盛唐时期,安史之乱的时候他已经老了,所以李白的诗歌大多浪漫气息浓厚,豪气十足,无论是七言诗,还是五言绝句都是史上少有的名篇佳作,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一生诗作颇丰,流传甚广,这里为大家介绍一首流传最广的《静夜思》。这首诗大概随便找个小学生都会背,作为*现在流传最广的诗歌之一,它实在是太朴实了,没有什么复杂的词汇,也没有深奥的引用化用,简简单单的话语,就像是儿歌一样,却打动了无数的成年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坐在床上,月光照在地上,或许很多人觉得奇怪,既然在床上为什么抬头就能看到月亮呢?难道房子破了吗?其实不然,马未都等人认为“床”并不是现在的床,而是一种长板凳,试想一下,当时李白坐在板凳上,喝着酒,看看月亮,想起了故乡,多么诗意啊。

      李白一斗诗百篇

      唐朝时期,尤其是盛唐时期,有不少文人墨客都非常喜欢喝酒,为此杜甫还亲自创作了一首有名的《饮中八仙歌》其中提到李白时这么描述,“李白斗酒诗百篇”,也有人说是“李白一斗诗百篇。”虽然说法不同,但是都说明了李白才气过人,他喝酒作诗更是世所闻名。

      杜甫的这首《饮中八仙歌》是以喝酒为纽带,联系了当时有名的八个人,其中包括著名诗人贺知章,当时的左丞相李适之等等,这些人的酒量都非常高,比起李白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这里杜甫要重点描述的并不是李白能喝这件事,而是李白的诗才和豪气,杜甫这么写道“斗酒诗百篇”,喝一斗酒的时间能够写出上百篇的诗歌来,可见李白的才气,而且之后更是展现了惊人的豪气。

      且看杜甫的描述“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皇帝来传唤他,他连衣服都不穿好就去了,还说自己是酒中仙,这样的豪迈又岂是一般人能够做到了。从中可以体现出李白不屈服于权贵的霸气豪迈,而且李白的喝完酒之后还随便就睡在了酒家之中,更表现了他的自在随性。这里的着重点不是李白喝了多少,而是他一边喝,一边写诗的才华,和那种自由自在的豪气。

      那么问题来了,虽然两种说法的意思相*,但是到底当时杜甫写的是“一斗”还是“斗酒”呢?一般来说现在认为原文是“李白一斗诗百篇”,而另一种说法则是后来人取其诗意的说法。

      李白——一代诗仙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地有争议一种说法是唐代设安西都护府管辖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西南约10公里)还有一种说法是出生在唐剑南道绵州(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自言祖籍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还有一说是绵州昌隆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后世将李白和杜甫并称“大李杜”。

      其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诞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阳冰《草堂集序》:李白字太白。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珪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

      杜甫曾经这样评价过李白的文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更有一首诗叫《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诗仙李白到底有多能喝?

      *是世界上酿酒与饮酒最早的国家之一,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是一个古老的诗国,也有四千多年诗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诗与酒结下了难解之缘。文人中,好酒者向来不少。饮酒在文人中被视为高雅之事。钟敬文在谈到茶时说:“喝茶的情趣,无论如何,总未及吃酒风雅……我们只要看诗人们的文集中,关于酒字的题目是怎样的多,就明白茶是比较酒不很常齿于高雅之口的东西。”此话虽有着个人的偏爱,但文人雅士爱酒、饮酒、写酒,把酒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确实很常见,这在古代文人中尤其明显。

      三国时曹操吟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名句;晋代的刘伶在酒德颂中写道:“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醒。”

      人们谈阮籍必离不开酒,《晋书》记载他一口气“饮酒二斗”,且“醉六十日”没醒。王绩在《醉后》诗中写道:“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晋书·阮籍传》也记载:“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我们暂不考究阮籍是否是冲着三百斛酒去当步兵校尉的,但他爱酒是肯定的,阮籍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浸泡在酒里。

      陶渊明的诗则几乎“篇篇有酒”,且常用酒作题目写诗,如《连夜独饮》、《述酒》、《止酒》等等,苏东坡“白衣送酒侮渊明,急扫风轩洗破觥”说的就是陶渊明有一年重阳节苦于无酒,菊篱久坐,欣逢江州刺史王弘送来一壶酒,便立地尽醉而归。还有,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也是一样,也在酒中浸泡,令人尤为神迷、泪落。

      李白的一生更是离不开酒,“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街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有了酒,天子在他眼中也就那么回事。在李白这儿,有酒必有诗,无诗酒不雅,无酒诗不神,酒能激发他的创作灵感,让他过着“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的生活,逍遥无比。以至“李白斗酒诗百篇”成了*人心目里一个最为动情和完美的故事。那么“李白斗酒诗百篇”中的“斗酒”到底有多少酒?古代的文人们这么喜欢喝酒,究竟有多能喝?

      古代*,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一钟为六斛四斗。南宋末改五斗为一斛,二斛为一石。也就是说,宋前一斛和一石重量相当,大概是现在四十斤左右。东汉每斗两千毫升,建武十一年大司农斛人还把一百粒黍的重量,作为一铢的标准重量。但是一铢究竟有多重,古人也是说法不一的。有人说,一铢是96粒黍的重量。也有人说,是144粒粟的重量。24铢重为一两。十六两重为一斤。唐代以后,两以下不用铢,改用十进制的钱、分、厘等单位。一两等于十钱,一钱等于十分,一分等于十厘。古代将圭也作为重量单位,一圭等于十粒粟的重量。一铢等于十圭。换句话说,一铢是一百粒粟的重量。

      旧制一市斤等于十六两。秦和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等于41.76克。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等于37.30克。按此算来,李白算是比较能喝的了,但古代酒的酒精含量、酒的纯容量没有现在这么高,所谓斗酒之量不算太惊人。

    [阅读全文]...

2022-04-21 01:57:13
  • 13000要交多少税

  • 13000要交多少税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下面是小编分享的13000要交多少税,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3000要交多少税

      假设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扣除1000元,没有专项附加扣除,要交700元税。13000交税计算公式:13000-5000-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人所得税。

      个税起征点

      2018年10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提高至5000元,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⑴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前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⑵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假设小王的工资收入为8000元,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扣除1000元,没有专项附加扣除,那么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8000—1000-5000)×3%—0=60(元)。

      个税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个人所得税计算明细=(税前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缴费税率

      ⑴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0元:

      税率:3%;速算扣除数(元):0

      ⑵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0元至12000元:

      税率:10%;速算扣除数(元):210

      ⑶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

      税率:20%;速算扣除数(元):1410

      ⑷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

      税率:25%;速算扣除数(元):2660

      ⑸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税率:30%;速算扣除数(元):4410

      ⑹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税率:35%;速算扣除数(元):7160

      ⑺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80000元:

      税率:45%;速算扣除数(元):15160

      拓展

      工资13000元应缴纳822.95元(个人所得税),扣除五险一金2610.27元后的工资为9567元。不同城市的社会*均工资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扣除五险一金后的实际收入也存在差异

      一、工资13000应该交多少个人所得税?

      缴纳个人所得税555元。

      个人在五险一金缴纳金额为2000元,2018 -2019年个税起征点为3500元。如果员工是外国人,个税起征点是4800元。计算该员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金额(内地员工,起征点为5000元)。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五险一金(个人缴费)-起征点(5000)。=13,000.00 -2,000.00 - 5,000.00=7,500.00根据2018-2019年工资税率表,应纳税所得额为7500元,税率为20%,扣除555元个人所得税。

      二、1.3万个税抵扣和五险一金扩产数据。

      门槛确定为每月5000元。新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个纳税年度的收入减除费用后的6万元,以及依法确定的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患者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减税向中低收入倾斜。根据新税法,本次修订后,部分个税税率区间将进一步优化调整,3%、10%、20%的`低税率将扩大,25%的税率将降低,而30%、35%、45%的较高税率将保持不变。许多费用可以免税。未来计算个税时,除了基本扣除标准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新税法规定: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费用等。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确定,并报人大常务委员会备案。

      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月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5000元,加上依法确定的专项扣除和减除费用后的余额患者元,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税款按个人所得税税率表(适用于综合所得)按月折算后计算缴纳,不扣除额外扣除费用。

    [阅读全文]...

2022-03-29 03:36:13
  • 诗经有多少年的历史

  • 诗经,少年,历史
  • 诗经有多少年的历史

      《诗经》,是*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诗经有多少年的历史,希望对你有帮助。

      《诗经》是产生于*奴隶社会末期的一部诗集。它是*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305首,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六篇。没有内容的是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和由仪。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辑。《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最初称《诗》,被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也称《诗三百》。他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诗经》里的内容,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这些说法虽或尚可探究,但《诗经》在古代与音乐和舞蹈关系密切,是无疑的。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大概有2600多年了。

      成书过程

      名称由来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4]。“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司马迁记载的也是这一名称,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记载有311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产生年代

      《诗经》是*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作品为春秋时期,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产生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南到长江北岸,分布在现今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

      经文史专家考定,《诗经》中的作品是在周武王灭商(公元前1066年)以后产生的。

      《周颂》时代最早,在西周初年产生,是贵族文人作品,以宗庙乐歌、颂神乐歌为主,也有部分描写农业生产。

      《大雅》是周王朝盛隆时期的产物,是*上古仅存的史诗。关于《大雅》这十八篇的创作年代,各家说法不同:郑玄认为《文王之什》是文王、武王时代的诗,《生民之什》从《生民》至《卷阿》八篇为周公、成王之世诗。朱熹认为:“正《大雅》……多周公制作时所定也。”但均认为“正大雅”是西周初年之诗。

      《小雅》产生于西周晚年到东迁以后。

      《鲁颂》和《商颂》都产生在周室东迁(公元前770年)以后。

      创作者

      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者的作品,占据诗经的多数部分,如十五国风。

      周代贵族文人的作品构成了诗经的另一部分。《尚书》记载,《豳风·鸱鸮》为周公旦所作。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竹简(清华简)中的《耆夜》篇中,叙述武王等在战胜黎国后庆功饮酒,其间周公旦即*所作的诗《蟋蟀》,内容与现存《诗经·唐风》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关系。

      创作背景

      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于农业,“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绵瓜瓞》等诗篇都表明周是依靠农业而兴盛,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周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

      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纣暴虐无道,主要与其实行奴隶制经济制度有关。西周建立以后,为缓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尖锐矛盾,缓和阶级斗争,变奴隶制为农奴制,正如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所言:“*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间的三大变革,自其表而言之,不过一家一姓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西周较之殷商,由于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传承历史

      据说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诗有3000首之多,后来只剩下311首(其中有六首笙诗有目无诗)。孔子编纂诗经之后,最早明确记录的传承人,是“孔门十哲”、七十二贤之一的子夏,他对诗的领悟力最强,所以由其传诗。

      汉初,说诗的有鲁人申培公,齐人辕固生和燕人韩婴,合称三家诗。齐诗亡于魏,鲁诗亡于西晋,韩诗到唐时还在流传,而今只剩外传10卷。现今流传的诗经,是毛公所传的毛诗。

      内容简介

      《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阅读全文]...

2022-05-31 20:34:56
  • 多少什么多少造句,用多少写一句话

  • 经典
  • 1、接着还得装饰圣诞树,只见他们把一个个铃铛雪人星星一个个挂到树上,最后,又把通电的彩带缠上这其中,他们不知经受了多少次尖刺的进攻,可为了我,都忍下了,想想他们为我做的一切,我,不禁流下了泪……

    2、别像个孬种似的愁眉苦脸,甭管你被打倒了多少次,拍拍身上的尘土,再笑着站起来吧,再笑着投入战斗

    3、人类还是青年时代,人类将来要走的路比起已经走过的路来,不知还要长远多少倍

    4、不管老师布置多少的作业,我们都要尽力的完成,要做一个好学生

    5、那么粒子的速度又是多少?

    6、祖辈父辈们正像这有名无名的星星,在艰苦中追求,在艰苦中探索,在艰苦中奋斗,有多少热,发多少光的确,人生是有限的,个人是渺小的,但我要使我的人生之流汇入历史长河,永远奔腾不息,永远流光溢彩

    7、人生短短多少十,不要给本人留下了什么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去爱,无谓压抑自己

    8、不管作业有多少,都要按时完成,而且都要有质量的完成切记,认真且有思考的完成一套卷,比走马观花的完成十套卷有用的多

    9、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10、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决定的高起点

    11、菊花的幽似人生,承载了多少人的故事,浮浮沉沉,刻满历史的沧桑,而我也挥不去青石上的记忆,我撑着素伞,走过属于我自己的雨季,我在雨林里摘下一片嫩叶,留下我人生旅途的记忆

    12、也许你们知道这面积是多少

    13、仅仅靠触觉就能感受到这么多的幸福,那么,如果能看见,我发现多少更美好的东西啊!

    14、有多少学生报名学*这门课?

    15、话是多少?我鞋带开了!

    16、越来越多的流星出现在深蓝的夜空中,夜和我都不在孤独,仿佛每个流星都在向寂静的夜和孤独的我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每一颗都为星空和我留下了一瞬的光芒和美好的回忆,那晚的我不知道许下了多少美好的愿望和祝福,直到我在流星的照耀下睡去才停止了我和流星间的心的交流,才停止了我对流星的奢求……

    17、象一枝傲雪的寒梅,伫立在幽静的山谷中,恬静优雅的径自绽放,无论身周左右有多少人注视着她,她都象独自置身在空无一人的原野中一样,眼角眉梢,无不洋溢着自由浪漫的气息

    18、一个人应当一直意识到,他所得到的比他想要的多了多少,他可能出现的状况比现有的情况会更不幸多少

    19、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岁月,流了多少辛勤的汗水,受了多少苦,他终于成为了一个优秀的相声演员

    20、当船倾覆时有多少人淹死了?

    21、历史上有多少个野心家在他们失败之后成了向隅而泣的可怜虫!

    22、由于得不到多少反应,他的演说吞吞吐吐地收了场

    23、火,还是一场大火,秦始皇的一把火,烧掉了多少代人才传承下来的书籍

    24、而不是做了多少的梁皇宝忏大悲水忏呀,然后一直布施,你就可成佛作祖,我告诉你那是痴人做梦

    25、陆军中士的袖子上有多少条纹?

    26、成大事不在于力量多少,而在能坚持多久

    27、有多少个明天为你等候

    28、我们听说过多少即将成功的人物”!他们究竟都去了何方?

    29、也许,际缘就此交错,多少前世的企盼也无法化解熙攘人群中的微微颔首,擦肩而过

    30、在人类社会早期,有理数是衡量事物大小多少的唯一的一类数

    31、一生中错过多少次,就像昨夜下了一场雨,而我却在睡梦中

    32、钱,让多少不想爱的人睡在了一起

    33、我的预算是多少?

    34、梦里花落知多少中的即使不成功,也不至于空白

    35、总数还争多少?

    36、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37、在这次战争中有多少人死亡?

    38、老师,我崇拜您,我也说不自己为何有这种崇拜之情,看着您在黑板上留下的一行行整齐而漂亮的字迹,我却不能掂量出这中间蕴藏着多少的奥妙和辛勤的汗水,只知道这是您对社会教育事业的无私的奉献

    39、不管有多少针对他的个人批评,斯托达特都可以忍受

    40、大头小尾的发票最好别开,营业税等税款,你该交多少就交多少,增值税你更别动脑子,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可以合理少交点

    41、你身上带着多少现金?

    42、同时,妊娠期乳腺发育的程度也是决定分泌乳汁多少的重要因素

    [阅读全文]...

2022-05-28 06:29:14
当前热门
关于雁的古诗有多少 - 句子
关于雁的古诗有多少 - 语录
关于雁的古诗有多少 - 说说
关于雁的古诗有多少 - 名言
关于雁的古诗有多少 - 诗词
关于雁的古诗有多少 - 祝福
关于雁的古诗有多少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