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山雨的教案

关于古诗山雨的教案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山雨的教案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山雨的教案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山雨的教案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26) 语录(2) 说说(6) 名言(1k+) 诗词(1k+) 祝福(5) 心语(713)

  • 《山行古诗》幼儿园大班教案

  • 《山行古诗》幼儿园大班教案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山行古诗》幼儿园大班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活动目标:

      1、欣赏画面,理解画面的年代、特点,感知古诗的内容。

      2、欣赏、跟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

      3、认读生字:“行、停、车”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1、大字卡、大范例、磁带录音机。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欣赏画面

      1、画面上有什么?

      2、画面上的人穿的衣服和我们有什么不同?这个古代人站在什

      么地方。

      3、诗人的旁边有什么?猜猜他为什么停下来,是什么吸引他下车?

      (认读生字:停、车)

      4、你们知道古人是怎样称红叶的吗?什么季节会出现漫山的红叶?

      二、欣赏诗歌

      1、你们想知道诗人望着山上的红叶想什么,诗人怎样形容这座山吗?听听录音你们就会知道了。

      2、播放录音。刚才小朋友听到的就是诗人看到漫山红叶后写下的一首诗,古诗的名字叫《山行》,(认读生字:行)你们知道山行是什么意思吗》

      3、再次欣赏诗歌,提问:

      哪一句是写山上的小路的?古代人说露怎么说?说说这是一条怎么样的小径?

      哪一句是写山上的人家的?山的什么地方有人家?

      哪一句形容红叶?我们一起来说说。4、发放幼儿用书,请幼儿边指字边欣赏古诗。

      三、跟读古诗

      1、放录音,集体跟读古诗,教师观察幼儿的阅读状态,看幼儿是否用目光随着录音在指相应的诗句。

      2、古诗中的哪个句子不明白。

      3、你觉得哪一句很好听?请你模仿读一下。

      四、朗诵古诗

      1、集体朗读古诗,提醒幼儿注意模仿录音。

      2、收书。

      3、请个别幼儿上前表演朗诵诗歌。

      五、游戏::摘红叶

      将字卡贴在红叶的正面,红叶背面朝上贴在黑板上,请个别幼儿上前摘下红叶,并告诉大家自己摘到得是×字红叶。

      活动目标:

      1、了解古代书籍的`阅读方式,对古诗诵读活动有兴趣。

      2、会有表情地朗诵七言绝句,初步有顺序地摆放诗句。

      活动准备:

      1、大图书一本,《山行》音乐磁带,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2、幼儿大拇指上画红娃娃(绿娃娃),大号字四份。

      活动过程:

      1、小朋友,这儿有本有趣的书。我们一起来看!

      你觉得什么地方有趣呢?

      教师小结:古时候的书就是封面在下面,封底在上面,看书时从后面一页页往前翻。

      2、告诉你们,这本书里还藏了一首古诗呢!我们再来看一遍。教师翻书并念古诗《山行》。

      这首古诗的名字叫什么?是哪一个大诗人写的?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

      3、你们想来学这首古诗吗?

      出示大号字《山行》。小朋友,跟我念。

      教师念一句,幼儿念一句。(第一遍)

    [阅读全文]...

2022-02-02 19:11:59
  • 古诗《草》教案

  • 古诗《草》教案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草》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谈话引出课题。

      1、教师手拿一棵小草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你对什么季节的草最感兴趣?为什么呢?

      2、今天我们来学*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古诗《草》,看看诗中写了小草的什么特点?

      二、范读课文,学生领会。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

      2、指名读(1)注意两个“一”的读法,前一个“一”读yí,后一个“一”读yì。(2)注意纠正错音。(3)注意读出节奏。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知诗的意境。

      先出现生长着茂盛野草的大草原。配音: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再出现草叶枯黄的秋景,在烈烈劲风中,野火燎原。最后展现春回大地,小草钻出灰烬,一派勃勃生机的画面。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离离:形容野草茂盛的样子。

      岁:年。

      尽:完。

      生:生长。

      荣:茂盛。

      4、质疑问难,深入理解诗句。

      提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呢?

      议答: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草根理在泥土里,是烧不掉的,所以来年春天,草还会重新长出来,从而体会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生:白居易为什么要写草呢?

      议答:白居易赞赏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告诉人们要学*草顽强的精神,不怕挫折。

      5、学生边想象诗意,边练*背诵。

      五、自学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

      2、班内交流。

      3、指导书写。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字。

      2、朗诵古诗,熟读成诵。

      3、通过看图读诗,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过程:

      一、图画激趣,孕伏导入

      1、出示课件:以书上图画为基本,加上“古道”“荒城”和远行的人,再配以春风吹拂草地的动感,在学生眼前展现一幅生机盎然的草原美景图。

      2、在出示课件的同时,响起悠扬、凄婉的古筝曲,渲染草原的空旷和离别的愁绪。

      3、孩子们,用你们的心去静静地听,用你们的眼睛仔细地看,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4、给孩子们一分钟时间欣赏音乐和动画,放手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画之中,像诗人一样,尽情地去感受、去体验。

      5、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分层要求,孩子有哪一层能力就回答哪一层问题。

      6、学生自由表达,谈谈自己此时的感受。在孩子回答过中,相机引导孩子们赞叹草原的一碧千里、生机盎然;引导孩子观察图中主要人物的面部表情,感受送朋友时的离别愁绪。

      7、大家的耳朵会听,眼睛会看,小嘴会说。刚才你们这么多精彩的发言,老师可以用短短的40个字全说出来。课件上出示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想读这首诗吗?先要认识5个字宝宝。

      二、整体通读,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卡片外形像小草,指名认读。

      2、请自信、声音响亮、读音正确的孩子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生字。

    [阅读全文]...

2022-04-01 01:48:13
  • 古诗春雨教案

  • 春雨
  •   《春雨》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在教案设计中最好能突显当时诗人的感受以及心境。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知道这些字在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3.初步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现在正是春天,天气暖和,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古代诗人为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写的两首诗。(板书:古诗两首)

      二、教学《春雨》

      1.板书诗题:春雨

      2.解题: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写的节选其中的前四句,说的是春雨的特点。

      3.教师范读一遍,领读两遍。

      4.看图导读,结合学*生字。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说出春雨细密、滋润万物、催开百花等特点。诗人是怎样来写这春雨的呢?

      (2)指名读诗句。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字。

      乃:共两画,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 撇。这里乃是就的意思。

      随:左右结构,右部先写有,再写l。 随是跟从的意思。

      润:左右结构,右部先写门,再写王。润是加水分,使东西不干枯的意思。

      指名学生读生字,说说生字的笔画或结构,讲生字的意思。

      (4)分句讲读。

      ①指名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②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春雨像知道时节似的,当春天一

      到,它就下起来了)想一想:为什么诗人说它是好雨呢?(因为

      春天庄稼最需要雨水,所以诗人说春雨是好雨)对,这两句诗赞美

      了春雨来得及时。

      ③齐读这两句诗。

      ④指名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⑤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潜入?(潜入就是在人不知不觉

      中透进去)那么随风潜入夜该怎么解释?(夜间,好雨随着风在

      人们不知不觉中透进万物的内部)润物细无声是什么意思?

      (春雨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谁能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解释一下?

      (春雨是在夜间,乘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洒落,细密无声

      地滋润着万物)你说得真好!春雨做了好事却不声不响,怎么不是好雨呀!

      ⑥齐读这两句诗。

      5.总结。

      这四句诗赞美了春雨及时而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反映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6.朗读指导。

      (1)掌握节奏、韵律(加点的是韵脚字)。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2)抓住重点有感情地朗读。

      好,是全诗的中心,其他都是围绕好来写的,是春雨好的表现。知,表现春雨善解人意。

      当……乃……强调春雨好在下得及时。潜、细、无,强调春雨的美好品格。

      (3)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4)学生自练。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7.描红指导。

      (1)提示描红生字的注意点:

      (2)学生自练描红乃、随、润3个生字。

    [阅读全文]...

2022-01-24 03:41:40
  • 古诗四首教案

  • 古诗四首教案

      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诗歌内容,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了解诗人的身世、创作背景等,准确把握诗中的真正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诵四首古诗并加以背诵。

      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的爱国深情。能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设想:

      这四首诗都表达了每位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自主的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体味诗中的爱国深情。

      课前学*:1.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疑难,熟读诗歌。

      2.四人一小组,组长分配任务。利用图书馆或上网查阅并收集有关诗人及创作背景的相关资料。

      教具准备:录音机(配乐朗诵)

      教学流程:

      一.新课切入

      1.出示话题“爱国”,围绕这一话题,自由发言,说自己想说的话。

      2.爱国,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爱国更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秀传统。(由此导出诗人及诗题)

      二.听诗中的深情

      1.播放四首古诗的配乐朗诵,感受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听两遍:第一次注意正字正音、节奏等,要求学生边听边作好标记;第二次重在感受诗的情感气势。

      2.谈听后初感,确定每首诗的感情基调:《春望》(忧伤)、《泊秦淮》(忧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悲怆豪壮)、《过零丁洋》(慷慨悲壮、正气凛然)

      3.自由朗读,加以体会。

      4.齐读感受。

      三.说诗的故事

      1.说诗人与诗

      第一次小组合作交流。内容可以是:诗人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写这首诗的?诗人当时的境遇如何?诗人的哪些经历与本诗有关?你觉的他是怎样一个人?

      再推荐代表作全班交流,师作必要补充。

      2.叙诗中情景

      第二次小组合作探究:借助工具书及课本注释,一起讨论理解诗的内容;再走进诗人所处的时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诗人,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诗中情景,发出内心感慨。

      选出最具诗人气质的同学作代表作全班交流。

      四.诗中情感

      1.跟着配乐朗诵,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分小组进行练*,组织小组赛,读后师生共作简评,加深理解。

      3.自由地、有感情地背诵这四首诗,体会诗中深沉的爱国情怀。

      五.课外延伸

      1.选择你最喜欢、最欣赏的一首,写下自己的感受。

      2.收集其他各个时期的爱国诗篇,加以背诵。

      六.板书设计

      《春望》 《泊秦淮》

      唐 杜甫 唐 杜牧

      触景伤怀 忧国思家 对世风时局的忧愤

      爱国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过零丁洋》

      宋 陆游 宋 文天祥

      收复失地 统一祖国 宁死不屈 正气凛然

      第二课时

      学*目标:

      1. 反复诵读,进一步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2. 品味诗中字里行间的爱国深情,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3.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引发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情思。

      教学重点:

      尝试诗歌鉴赏,提高品赏能力。在语文活动中,拓宽知识锻炼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阅读全文]...

2022-03-13 00:29:37
  • 写山景古诗欣赏的教案设计

  •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象,在读中体会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情感。

      3、培养对作品初步的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作者留心观察后为我们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观。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注意以下读音: 水淋淋(lín) 啼啭(zhuàn) 倾吐(tǔ)

      3、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

      4、提出疑难之处。

      三、再读感悟,探究解疑

      1、自读感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⑴ 感悟雨声的美妙、神奇: ① 沙啦啦,沙啦啦这是实实在在的雨声。 ②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和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这是由雨声而产生的联想,给人以美的感受。 ③ 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这句写出了山雨的声音神奇、美妙,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④ 播放雨声的录音,让学生寻找文中作者的感觉,或产生自己独特的奇思妙想。

      ⑵ 感悟雨色的明丽、迷人: ① 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是实写雨雾中的色彩,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 ② 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是作者对雨色的想象,因为作者发自内心地喜爱这绿色,所以讲流进我的心胸。 ③ 点击教学软件,通过电视屏幕显示雨中山林美景,感受雨中的绿色之美,同时印证课文中作者的感受。 ④ 记忆宛若一张干燥的宣纸,这绿,随着丝丝缕缕的微雨,悄然在纸上化开,化开 点拨:这句话突出了雨中的绿非同一般,给作者的印象也格外深,从而使记忆变得鲜活,而具有灵性。

      ⑶ 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① 自己练*,边读边体会。 ② 组内朗读比赛。 ③ 各组代表在班上展示读,并配以音乐,读后师生评议。

      四、总结

      1、配乐朗读课文。

      2、谈谈学了课文后你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

      1、画一幅《山雨》的彩*画,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

      2、写一篇赞美自然景观的*作。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适时适当地给予点拨、引导,为学生提供帮助。学生要真正成为学*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讨论交流等形式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探究。

    [写山景欣赏的教案设计]

    [阅读全文]...

2022-03-17 21:35:52
  • 古诗梅花教案

  • 梅花
  •   《梅花》是北宋诗人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坚毅的精神令人赞叹。在设计教案时应该表明这个中心。

      【设计意图】

      寒冷的冬季,是各种花草树木枝叶枯萎凋谢的季节,而“梅花”却不畏严寒,不屈不挠,生长特别旺盛。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具有着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为了培养孩子不畏酷寒、凌霜傲雪的品格,特设计了古诗《梅花》的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梅花的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2、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体会梅花不畏酷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活动准备】

      1、古诗《梅花》挂图1幅、课件、语言CD。

      2、古筝《渔舟唱晚》音乐。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形式引出活动内容。

      请幼儿猜一猜:在冬天里,大部分花受不了寒冷的袭击都凋零了,可有一种花却不怕严寒,傲然挺立在风雪之中,这是什么花?

      二、欣赏梅花图片,了解梅花。

      1、出示梅花图片,请幼儿观察和欣赏。

      2、启发幼儿用“梅花”说一句话。

      小结:冬天是梅花盛开的时候,梅花有很多枝干,没有叶子,有白色的、*的、粉色的,还有红色的,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三、引导幼儿想象画面,初步感知古诗的意境。

      1、欣赏教师配乐朗诵,启发幼儿在脑海中想象出古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跟随课件轻声朗诵,读准字音,想象画面。

      3、引导幼儿说说:你想到了什么画面?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设计提问:“凌寒独自开”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里,你感到梅花是一种怎样的花?在这首诗里、严寒中盛开的梅花是什么颜色的?它有没有香味呢?你是从哪一句知道的?培养幼儿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品质。

      四、启发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边朗诵古诗边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美工区用吹画、点画的形式制作梅花。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通过谈话,引起了幼儿对梅花的兴趣。在欣赏梅花的图片及课件中,了解了梅花的特点:颜色、形状还有花瓣的数量等。多数幼儿对古诗的内容非常熟悉,所以在教师引导下,大多数幼儿朗诵的较熟练,并且还能够用“梅花”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通过朗诵,使幼儿感受到了古诗的意境美,体会到了梅花不畏酷寒、不屈不挠的品格。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梅花的基本特征,在延伸活动中还预设了吹画、手指点画等操作活动,不仅增加幼儿对梅花的印象,还会使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活动目标

      一、能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二、读中感悟,体会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美。

      三、体会梅花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活动重点: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和诵读古诗。

      活动难点:理解诗意,体会梅花的特点,欣赏梅花的品格。

      活动准备:梅花图片、课件、古筝曲

      活动过程

      一、 复*朗诵古诗《青松》后讲话引出主题。

      师:在寒冷的冬天里,不仅有勇敢高洁的青松,而且还

      有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花

      二、 认识梅花,指导梅花不怕冷,在冬天开放。

      (一) 出示梅花图片,请幼儿欣赏。

      (二) 认识梅花:冬天是梅花盛开的时候,梅花有许多

      枝干,没有叶子,有白色的、电影的、粉色的,还有红色的,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三、 请幼儿欣赏课件,理解古诗内容

      (一) 播放课件欣赏,知道古诗的题目,一共有几句?

      (二) 再次欣赏,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古诗意境。

      “墙角数枝梅”是什么意思?

      “凌寒独自开”是什么意思?

      “遥知不是雪”是什么意思?

      “为有暗香来”是什么意思?

    [阅读全文]...

2022-03-19 03:59:14
  • 语文古诗教案(15篇)

  • 语文
  • 语文古诗教案(15篇)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古诗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二、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三、课时划分: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说。

      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

      (二)学*古诗《锄禾》。

      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禾:禾苗。“锄未’是什么意思呢?

      3、讲读诗句第1句。

      (l)自读。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

      (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背诵。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

      3、指名说。

      4、背诵表演古诗、

      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指导写字。

      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1)“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

      (2)“粒”左窄右宽。

      (3)“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

      2、师范写‘禾、粒、辛、苦”

      3、生描红、临写。

      (五)教学后记:学生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学会要爱惜粮食。

      第二课时:

      (一)课前说说。

      我们吃的粮食来之不易,*时要怎么样做?

      (二)指导看图。

      问:这幅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阅读全文]...

2022-06-11 00:44:17
  • 《古诗二首》教案

  • 《古诗二首》教案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二首》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文题目。

      我们学*了《识字1》,通过朗读我们发现了春天的特点。今天我们来学*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大家对春天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草》这首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懂的词语,自读自语

      2、小组合作朗读,提出不懂的词互相讨论。

      三、细读理解诗意。

      通过学*我们对诗有了大概的了解,共同来学*。

      离离:指草长的非常茂盛。

      岁:年

      烧不尽:烧不完

      你喜欢小草吗?喜欢它什么?

      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

      同学们,大火烧得那么厉害,可是第二年春天,春风一吹,小草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你觉得小草怎么样?

      (把“强”写在黑板上)“强”字前边的“坚”字换一个什么字更合适?确切地说,是什么“强”?

      生:是顽强!

      师:对!是顽强!小草的生命力多么顽强!火把叶子都烧光了,第二年照样发芽,多么了不起呀!

      面对小草的遭遇,你觉得大火是怎样的?带着你的感觉来读第三句话。

      而小草的顽强又应该读出怎样的感觉呢?请你也来读读第四句。

      正是因为小草的这种顽强的生命力才使白居易写下了这首诗来赞美它。学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小结:是啊!小草虽然狠渺小,但它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即使是无情的大火也不能将它烧尽,只要春天温暖的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这首古诗使我们加深了对春天的认识,感受春光的美好和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热爱大自然吧!

      四、学*生字,指导书写。

      五:作业

      填空;

      离离—( ) 一岁—( )野火—( )春风—( )

      板书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宿、依”12个生字,会写“危、敢”8个生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重点】朗读和背诵古诗,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方法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3个生字。

      2.背诵并默写《夜宿山寺》。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重点)

      4.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图片:

      教师口述:

      介绍写作背景: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便登了上去。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就来学*这首古诗。(板书:夜宿山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出示图片,简介写作背景,导入课文,激发学生学*兴趣。】

      二、简介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阅读全文]...

2021-12-06 07:28:44
  • 《英英学古诗》教案7篇

  • 《英英学古诗》教案7篇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英英学古诗》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看拼音写汉字

      gu shi zhao liang yi si shou xian an jing ye wan jiao shu

      二、选字填空,再读一读

      (1)首 手 一( )古诗 一( )好字

      (2)望 往 ( )上看 一( )无边

      (3)思 丝 雨( ) 意( )

      三、请你把古诗补充完整,再填空。

      静夜思

      ,疑 霜。

      , 。

      1.”举“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朝诗人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感情。

      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偏旁“青”,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给生字“英”和“诗”注音)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一年级学过哪些古诗?(生:我们学过的古诗有《鹅》、《锄禾》、《华山》)

      谁能把这几首诗背给大家听听?(学生背)

      背得好!你们在家里学过的古诗背给长辈们听吗?

      二、解释课题,教学有关生字词。

      1.这一题目告诉我们谁学古诗?(英英)对,英英是一位小朋友的名字。

      2.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记住题目中的“英”和“诗”?

      3.要求学生进行书空练*,记住“英”和“诗”。

      4.再读课题。

      三、初读指导

      1.看图。

      (1)课题右面的这一幅插图,画了哪两个人?(英英和奶奶)她们在做什么?(说话——谈古诗)

      (2)小结:英英和奶奶正在说话,从课题上我们可以知道她们谈的话题是有关学*古诗方面的。

      (3)第二幅插图上画的是什么?(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上,大诗人李白在窗前望着明月,正在思考着什么)

      2.自学课文。

      (1)教者问:这篇课文和以往学的文章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2)分步揭示自学要求

      (3)教学生字词。

      四、朗读全文

      五、课堂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静夜思》的意思。

      2.课后练*3。

      第二课时

      一、复*提问

      1.听写词语:英英一首意思古诗静夜思

      “静”的偏旁是什么?(青)出示词卡订正。

      2.《英英学古诗》这篇文章里,英英说了几次后?各讲的什么内容?

      3.指名两人读课文,一人读英英说的话,一人读奶奶的话。(评议)

      二、精读训练

      1.学生轻轻地读《静夜思》教者板书或用投影仪出示《静夜思》全文。

    [阅读全文]...

2022-05-09 22:27:15
  • 幼儿园古诗教案

  • 幼儿园
  • 幼儿园古诗教案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古诗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动目的

      1、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学*有表情地朗诵古诗。

      2、尝试用配乐诵读、歌唱等方式学*古诗,激发吟唱古诗的乐趣。

      3、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你们今天早饭都吃些啥呀?

      师:那你们知道你们早上吃的馒头、粥都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呢?(老师根据幼儿的回

      答继续提问,直至幼儿答不出)

      师:告诉你们吧,它们都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瞧!农民伯伯来了。

      2、(出示农民锄地的图片):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呀?

      3、师:古时候有一个小朋友叫李绅,他看到农民伯伯这么辛苦的劳动就写下了一首

      古诗,名字叫《悯农》,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学*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1、(出示视频)完整欣赏古诗一遍。

      2、师 :这首古诗名字叫什么?(出示ppt1)

      3、师:那这首古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逐句讲解并学念古诗:

      (出示Ppt2):图上有谁?他在干什么?小朋友看,挂在天空中红红的是什么呀?那

      你们知道什么时候的太阳最红最热?

      老师小结: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大地,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松土。

      齐念第一句诗句,并学做农民伯伯除草的动作。

      (出示Ppt3):你们看农民伯伯的脸上都流出了什么?汗水一滴滴都滴到哪里?

      老师小结:太阳火辣辣的照着,一会儿工夫农民伯伯的脸上就流出了汗,一滴一滴滴到了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农民伯伯辛苦不辛苦?

      齐念第二句诗句,并学做农民伯伯擦汗的动作。

      (出示Ppt4):这是什么?谁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饭是从哪里来的?

      齐念第三、四句诗句,并学每天吃饭的动作和牢记在心的动作。。

      4、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念一念,(完整朗诵两遍)

      5、师:小朋友念得真不错,如果配上音乐来念一念会怎么样呢。(配乐朗诵两遍)

      6、师:小朋友念得真棒,都像一个个小诗人了。下面我们再把刚才的动作加上去念一念。(加上动作配乐朗诵两遍)

      7、师:刚才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朗诵非常好,我们请他们上来表演,(个别幼儿表演)

      三、引用《月亮婆婆喜欢我》的曲调学*用歌唱古诗,萌发喜欢古诗的情感。

      1、师:老师还把这首好听的古诗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一起来听听。

      老师示范唱

      2、幼儿学*歌唱《悯农》

      四、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师:小朋友,我们学了这首古诗后,知道每天吃的饭是从哪里来的?农民伯伯这么辛

      苦的劳动,那我们小朋友吃饭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出示图片):小朋友看,这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喜欢哪个小朋友?为什么?

      五,结束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去把今天学的这首古诗念给后面的客人老师听听。

      目标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理解古诗中有关词的含义,如:出塞、擒贼。

      通过学*古诗,初步理解古诗的内容,培养幼儿学*古诗的兴趣。

      准备

      相关的音乐;板书

    [阅读全文]...

2022-04-12 08:21:20
古诗山雨的教案 - 句子
古诗山雨的教案 - 语录
古诗山雨的教案 - 说说
古诗山雨的教案 - 名言
古诗山雨的教案 - 诗词
古诗山雨的教案 - 祝福
古诗山雨的教案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