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的有关西湖的古诗

关于苏轼写的有关西湖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苏轼写的有关西湖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苏轼写的有关西湖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苏轼写的有关西湖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34) 语录(16) 说说(13) 名言(21) 诗词(1k+) 祝福(1k+) 心语(52)

  • 苏轼 东风破_古诗苏轼西湖

  • 苏轼,西湖
  • 七言绝句古诗、五言绝句古诗,这些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惜,也是千百年来,治愈文化创伤的良药!好句摘抄网网站为您整理《苏轼 东风破》,摘录经典的古诗绝句,供您参考。

    《东风破》

    作者:苏轼

    原文:

    一盏离愁,孤单窗前白鬓头,

    赏析:

    《东风破》本是古琵琶曲,而这首歌仿古小调曲风,辅以二胡与琵琶的融入,复古的曲风,听来让人容易进入唐诗宋词的世界与遐想,方文山想藉由古诗词入歌的想法,让古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融合,打破现今新诗与歌词分家的模式,在方文山的特别经营下,歌词古今交替,更有时空交错的感觉,东风破就是代表着这首歌曲的新名词。

    《东风破》模仿着人在西湖走的江南妩媚,旋律上使用了周杰伦罕用的*调式,la si la so把乐句落在so上,符点打出*古曲惯常的跳跃感,做足了古韵,琵琶滚动,二胡起舞。还有一堆类似竖琴之类的柔和乐器翩翩作态。

    融入宋词元曲式的词牌,和有些类似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的意境,表达的是当代少年的恋情,出来的化学效果是很微妙和奇妙的

    ju.51tietu.net延伸阅读

    《春宵》

    作者: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

    注释:

    1、春宵:春夜。一刻:刻,计时单位,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分为一百刻。一刻,比喻时间短暂。

    翻译:

    春天的夜晚,即便是极短的时间也十分珍贵。

    赏析:

    开篇两句写春夜美景。春天的夜晚十分宝贵,花朵盛开,月色醉人。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夜景的清幽和夜色的宜人,更是在告诉人们光阴的宝贵。

    后两句写的是官宦贵族阶层尽情享乐的情景。夜已经很深了,院落里一片沉寂,他们却还在楼台里尽情地享受着歌舞和管乐,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良辰美景更显得珍贵。作者的描写不无讽刺意味。

    全篇写得明白如画却又立意深沉。在冷静自然的描写中,含蓄委婉地透露出作者对醉生梦死、贪图享乐、不惜光阴的人的深深谴责。诗句华美而含蓄,耐人寻味。特别是春宵一刻值千金,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人们常常用来形容良辰美景的短暂和宝贵。

    《永遇乐》

    苏轼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

    注释:

    1、彭城:今江苏徐州。燕子楼:唐徐州尚书张建封(一说张建封之子张愔)为其爱妓盼盼在宅邸所筑小楼。

    翻译:

    明月如霜般洁白,好风就如同清水一样清凉,秋天的夜景清幽无限。弯弯的水渠中,鱼儿跳出水面,圆圆的荷叶上,露珠随风落下,但夜深人静,这样好的美景却无人看见。三更鼓声,声声响彻夜空,一片树叶悄悄落到地上,轻音竟把我的梦惊断。夜色茫茫,再也见不到黄昏时的景色,醒来后我把小园处处寻遍。

    那长期在外地的游子早已疲倦,看那山中的归路,对着故乡家园苦苦地思念。看如今燕子楼空空荡荡,佳人盼盼已经不在,楼中的画堂里空留着那呢喃双燕。古今万事皆成空,还有几人能从梦中醒来,有的只是难了的旧欢新怨。后世有人,面对着这黄楼夜色,定会为我深深长叹。

    赏析:

    本篇于元丰元年作于徐州。上片先写燕子楼小园夜景。明月皎洁如霜,好风凉爽如水,清澄澄夜景美无限。环曲的港湾鱼儿跳出水面,圆圆的荷叶露珠儿晶莹流转,天地寂寞无人见。接着写梦觉。三更鼓响砰然,飘零一叶铿然,以声响衬夜之寂静,且抖出一惊字,形容梦醒恍惚之状。夜茫茫三句,反接开端夜景,夜色茫茫无处重寻,梦里悲欢,醒来后走遍小园心怅然。上片写梦后所感,融入一己身世情悰。客游天涯已感到厌倦,欲寻山林路径找个归宿,费尽心思也望不见故园。一发乡国之思。古往今来如梦幻,何人曾梦中醒来,只因有旧欢新怨缠绵不断。一发今昔之慨,他年后人面对着黄楼的清夜景观,也会像我面对着燕子楼感慨怅然,发出人事变迁的浩然长叹,由今日凭吊昔人,设想后人凭吊自己,感悟人生,喟叹古今。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赏析:

    本篇为熙宁九年丙辰(1076)把酒赏月而作。时苏轼出川宦游,滞留密州,生活上与胞弟七年阔隔,政治上同变法派意见抵牾。中秋之夜,望月怀人,感慨身世,激荡出如许感喟遐思。词由探询月轮开始、开阙年代摇曳入题,足见对超尘表示兴趣。继而虚幻憧憬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琼楼玉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殿怎比得在人间?现实眷恋终于战胜了虚幻憧憬,归结为人间即是仙境,识度何等明达。人间毕竟不无缺憾,月移夜深,月光转过朱红楼阁,低洒在绮窗前,照着床上惆怅无眠的人,怀人无寐,月圆人缺,倍添离索。其实人不长聚,月不长圆,天象人事,同此一理,自古而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唯愿顺其定则,各保康泰,共沐明月清辉,襟怀何等旷达。本词思路由虚而实,由实而虚,由天上折转人间,由星体妙悟人生。人有悲欢三句,以宇宙意识观照人生,涵盖自然与人类共同律动,意象愈空灵,意境愈澄澈,意蕴愈玄奥,意念愈明达。

    苏轼诗词

    1、天涯何处无芳草。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3、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物有深意,故遣幽人在空谷。

    4、退一步安乐法,说三个好喜欢缘。

    5、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6、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7、十年生死两茫茫。

    8、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

    9、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0、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1、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12、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13、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阅读全文]...

2022-02-15 15:31:56
  • 苏轼西湖的诗句有哪些(苏轼写的关于西湖的古诗)

  • 苏轼,西湖
  •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甜豆粥说文史

    前两天写荷花的时候提到了西湖,这可一下子来劲了,从我们父母到我们这一代人,就没有谁不知道西湖的,小的时候家里刚刚有电视机,电视里循环播放的永远只有那么几部电视剧,每一部甜豆粥都很喜欢,最喜欢的是赵雅芝和叶童的《新白娘子传奇》,只要主题曲一响,全家人就安安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

    许仙与白蛇第一次在西湖相遇,一起去船上躲雨,青蛇与那老船家对唱的小调子是真美,“西湖美景,三月天呐;春雨如酒,柳如烟呐”,这两句歌词真的是深深印在脑子里了,对西湖的向往也深深地印在了心里,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首关于西湖的诗,一起享受这份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美感。

    说起爱西湖,苏轼应当是可以和前朝的白居易相当的人物,白居易因为一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声名远扬,而苏轼也有自己对西湖的独特的爱而留下了苏堤,苏轼曾任杭州通判,在任官期间写下了大量描写西湖景物的诗,泛舟西湖,饮酒作乐,酒醉人景也醉人,今天选的两首诗就是苏轼雨后初晴时在西湖上与友人赏景饮酒时写下的。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早上起来,雨后初晴,太阳的光辉将重重叠叠的山都染上了颜色,显得比*时艳丽许多,在这个时候诗人迎来了自己的客人,晚上又下了雨,雨中留人,朋友干脆就在船上一醉方休进入梦乡,友人喝醉以后诗人就成了一个人,于是在心中默默地想:着实可惜啊,入夜后西湖的美景友人因为醉了就无缘与我共赏了,此情此景,真应该与水仙王共酌一杯啊。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水波在微风的吹拂下不断泛起阵阵涟漪,反射着太阳光,水面波光粼粼,正是天气晴好的时候,远处的山中刚刚被太阳晒过而起了一层的水汽,群山就在水汽的包围中显得若隐若现,细雨迷蒙中群山的边界看得不是太清晰,只想将西湖比作西施这位美人,西施不管是化浓妆还是化淡妆,都是美丽优雅的,西湖也是,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都别有一番风味。

    这两首组诗相辅相成,第一首诗写的是细雨朦胧中的西湖,第二首诗写的是天气晴好时的西湖,第二首诗比第一首诗出名得多,但是这两首诗确实是缺一不可的,正因为有第一首诗,才能够说清楚第二首诗中的“淡妆浓抹总相宜”一句,两种天气下的西湖,诗人都见过,所以他才会发出晴天雨天各有各的美丽这样的感叹。

    甜豆粥有一个不好的*惯,就是在雨天从来不想出门,总觉得雨天所有的景物都披着一层伤心的外衣,让人不忍多看,所以雨天的很多场景都从来没有见过,读过苏轼的这两首诗,倒是十分想特意挑个雨天去看看空灵美丽的西湖,若有机会感受西湖的雨后初晴、淡妆浓抹,那真当是*日最大的幸福了。

    [阅读全文]...

2022-06-30 08:11:23
  • 苏轼 东风破_古诗苏轼西湖

  • 苏轼,西湖,经典
  • 七言绝句古诗、五言绝句古诗,这些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惜,也是千百年来,治愈文化创伤的良药!“励志的句子”网站为您整理《苏轼 东风破》,摘录经典的古诗绝句,供您参考。

    《东风破》

    作者:苏轼

    原文:

    一盏离愁,孤单窗前白鬓头,

    赏析:

    《东风破》本是古琵琶曲,而这首歌仿古小调曲风,辅以二胡与琵琶的融入,复古的曲风,听来让人容易进入唐诗宋词的世界与遐想,方文山想藉由古诗词入歌的想法,让古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融合,打破现今新诗与歌词分家的模式,在方文山的特别经营下,歌词古今交替,更有时空交错的感觉,东风破就是代表着这首歌曲的新名词。

    《东风破》模仿着人在西湖走的江南妩媚,旋律上使用了周杰伦罕用的中国调式,la si la so把乐句落在so上,符点打出中国古曲惯常的跳跃感,做足了古韵,琵琶滚动,二胡起舞。还有一堆类似竖琴之类的柔和乐器翩翩作态。

    融入宋词元曲式的词牌,和有些类似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的意境,表达的是当代少年的恋情,出来的化学效果是很微妙和奇妙的

    延伸阅读

    《春宵》

    作者: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

    注释:

    1、春宵:春夜。一刻:刻,计时单位,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分为一百刻。一刻,比喻时间短暂。

    翻译:

    春天的夜晚,即便是极短的时间也十分珍贵。

    赏析:

    开篇两句写春夜美景。春天的夜晚十分宝贵,花朵盛开,月色醉人。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夜景的清幽和夜色的宜人,更是在告诉人们光阴的宝贵。

    后两句写的是官宦贵族阶层尽情享乐的情景。夜已经很深了,院落里一片沉寂,他们却还在楼台里尽情地享受着歌舞和管乐,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良辰美景更显得珍贵。作者的描写不无讽刺意味。

    全篇写得明白如画却又立意深沉。在冷静自然的描写中,含蓄委婉地透露出作者对醉生梦死、贪图享乐、不惜光阴的人的深深谴责。诗句华美而含蓄,耐人寻味。特别是春宵一刻值千金,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人们常常用来形容良辰美景的短暂和宝贵。

    《永遇乐》

    苏轼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

    注释:

    1、彭城:今江苏徐州。燕子楼:唐徐州尚书张建封(一说张建封之子张愔)为其爱妓盼盼在宅邸所筑小楼。

    翻译:

    明月如霜般洁白,好风就如同清水一样清凉,秋天的夜景清幽无限。弯弯的水渠中,鱼儿跳出水面,圆圆的荷叶上,露珠随风落下,但夜深人静,这样好的美景却无人看见。三更鼓声,声声响彻夜空,一片树叶悄悄落到地上,轻音竟把我的梦惊断。夜色茫茫,再也见不到黄昏时的景色,醒来后我把小园处处寻遍。

    那长期在外地的游子早已疲倦,看那山中的归路,对着故乡家园苦苦地思念。看如今燕子楼空空荡荡,佳人盼盼已经不在,楼中的画堂里空留着那呢喃双燕。古今万事皆成空,还有几人能从梦中醒来,有的只是难了的旧欢新怨。后世有人,面对着这黄楼夜色,定会为我深深长叹。

    [阅读全文]...

2022-01-02 19:00:50
  • 苏轼赞美西湖的古诗句

  • 苏轼,赞美,西湖
  • 苏轼赞美西湖的古诗句

      秋季的西湖,是一派成熟的.景色。岸边十里飘香的桂花呀,真让人留恋往返。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苏轼赞美西湖的古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轼赞美西湖的古诗句:

      1、饮湖上初睛后雨

      宋·苏轼

      (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湖上夜归

      宋·苏轼

      我饮不尽器,半酣尤味长。

      篮舆湖上归,春风吹面凉。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苍。

      清吟杂梦寐,得句旋已忘。

      尚记梨花村,依依闻暗香。

      入城定何时,宾客半在亡。

      睡眼忽惊矍,繁灯闹河塘。

      市人拍手笑,状如失林瘴。

      始悟山野姿,异趣难自强。

      人生安为乐,吾策殊未良。

      3、夜泛西湖五首

      宋·苏轼

      (一)

      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

      今夜吐艳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

      (二)

      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

      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

      (三)

      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

      渔人收筒及未晓,船过惟有菰蒲声。

      (四)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五)

      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

      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

      拓展延续

      赞美西湖的古诗

      1、《*湖秋月》

      宋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2、《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3、《苏堤春晓》

    [阅读全文]...

2021-12-26 02:41:21
  • 苏轼描写西湖的诗句有哪些(苏轼赞美西湖美景的著名古诗)

  • 西湖,苏轼,赞美
  • 北宋大文豪苏轼,曾经在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担任杭州通判。其间闲来无事,经常与友人相约西湖上,饮酒作乐,写下了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除了这两首诗外,他还在六月二十七日登上钱塘门外望湖楼,作诗五首,赞美西湖。在第五首诗里,苏轼忽然萌生了“中隐于市”的想法,潜意识里把西湖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苏轼在西湖任上,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后来因“乌台诗案”入狱,杭州当地百姓为他作解厄道场。在狱中的苏轼得知后,感动不已,写诗说希望死后能葬到西湖山上。

    十几年后,苏轼当上了龙图阁大学士,仍然感念杭州人民的恩情。再一次来到杭州,他带领当地人浚通西湖,让死水变成活水,还建造了“苏堤”。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五》——北宋·苏轼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诗歌大意:想隐居去做山野之人,又做不到。当一个地方小官就刚刚好。这样,我就有大把的时间四处游玩儿了。不想在京里做官,没有多少空闲。

    四川的老家反正也没有什么亲人了,还是安心住在杭州好。再说了,四川老家的风景也没有这里的风景漂亮。

    这一首小诗,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中最后一首。写这首诗的时候,苏轼身边并无友人作陪,他是独自一人经由钱塘门外的一间寺庙,登上了“望湖楼”。

    那一天的天气不太好,苏轼上楼喝酒,不一会儿天空就阴沉起来,下起了阵雨。不过他还没有缓过神来,很快天又晴了。

    西湖上的天气变化,就是这么奇怪,转瞬间天水碧绿,波*如镜,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于是他登上了一艘瓜皮船,坐着喝已经不能满足他啦,他现在要躺在床上喝。一边喝,一边在湖上飘着欣赏美景,好不逍遥。

    那年月,西湖的鱼不准人随便打捞。因为北宋朝廷有规定,将西湖作为“放生池塘”。里面的鱼鳖没有生命危险,所以也爱与人亲*。

    那一天的人去西湖里面玩儿,想逗鱼儿时,就往水里扔鱼饵。那时西湖鱼儿,不投饵,自然会随船游。湖里的荷花也没有人管,它自己就开得很漂亮。

    鱼鳖是自由的,荷花是自由的。人当然更是自由自在的了。苏轼头枕着凉*,感觉自己枕着远处的山峦,湖上刮起一阵清风,天上的明月在云中徘徊着。

    这时,他想到了西湖的菱角、芡实和茭白等美味。再看到一个漂亮的女孩子,手拿花朵靠在船舷上。在她身边的岸上长满了香草,又让他想到了屈原。

    总之西湖太美了,这里不但有美景,还有美食、美人。这些全部都是他喜欢的地方。唐朝的时候,白居易也曾经在西湖当过官。正是他派人做了海防工程,才让西湖变成了内湖。

    白居易有一首诗叫《中隐》,他在诗中说“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但是这些都不如“中隐留司官”。

    过去有人说:隐居分为大、小两种。大隐就是直接隐居到深山大泽,人迹罕至的地方。让别人寻不着你,比如伯夷放逐自己到首阳山。小隐就是隐居于朝堂之上。虽然在朝中,但泯然众人者,倒也不显眼。

    白居易把这种观念向前发展了一步,发明了“中隐”观。他说:隐居深山太冷清,隐居到朝堂太吵闹。不如隐居在一个小衙门,官不大不小,事不多不少。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简直不要太爽了。苏轼非常认同白居易的这个看法。

    二、苏轼的“中隐”思想

    说起来苏轼还和白居易有一点缘分,当年白居易在西湖当官,修过“白堤”,后来苏轼也在西湖弄出了一个“苏堤”。苏轼之所以泛舟湖上时,会想到“中隐”二字,显然也是想起了白居易的诗。

    白居易到了晚年,因为仕途不顺,才产生了“中隐”的思想。但是苏轼很奇怪,他在二十刚出头,还没当上官的时候,就有了这样的思想倾向。

    苏轼和他弟弟苏辙曾经在一间漏雨的破房子底下相约,要尽早出仕,当完了官,还要尽早聚在一起,度过余生。

    后来他到凤翔上任的途中,曾经写诗感叹:“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在这首诗里,流露出一种老僧般的心态。换句话说,他在仕途上还没有进步,就已经萌生了退意。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苏轼上书得罪了王安石同党后,不等对方向自己发难,就主动请求外调,到了杭州。在这里,他过了一段神仙日子。

    借公干的便利,他游余杭、游天目山,四处寻访僧友。绕了一圈回来,还去西湖玩儿。还在湖上认识了他的爱妾王朝云,留下了那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名句。

    元祐四年(公元10*),几经沉浮之后,苏轼以龙图阁大学士的身份,出任杭州知州。当他来到阔别了十几年的西湖时,大吃一惊。

    往日那些水底自由自在的鱼鳖不见了,荷花也都枯死了,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臭水塘。于是苏轼马上上书朝廷,希望浚通西湖。可是朝廷只肯给他100个度牒,叫他去卖掉换钱。

    在经费极为有限的情况下,苏轼想出了以工代赈的办法,然后招来大批闲散人员,挖通了湖水,又把湖底淤泥运出去造了一条长堤。再在这条长堤上种树养花,就成了后来的“苏堤”。

    苏轼为西湖写下了很多动人的诗篇,他把杭州和西湖当成了自己的故乡。可惜因为仕途的坎坷,他未能如愿地留在西湖。最后,自然也没能实现他的“中隐”梦想。

    晚年,他再度卷入党争之中。遭受排挤。被贬去海南,病逝于归途之中。

    对一个地方最高级别的赞美,大概就是把它比成自己的“第二故乡”了吧。西湖的湖光山色,四时晴雨,还有特产鱼鳖、菱角、茭白和芡实,统统都是苏东坡的最爱。

    因为喜爱西湖,他尽心尽力地为西湖做了一件大好事,还留下了“苏堤”和一百六十多首美丽的西湖诗,以及动人的民间传说。

    [阅读全文]...

2022-03-17 04:39:34
  • 苏轼游西湖的诗句

  • 苏轼,西湖
  • 苏轼游西湖的诗句

      西湖水依然是旧时模样,景未改,一双人却已不复当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轼游西湖的诗句,欢迎阅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句赏析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从诗题可知,作者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作者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作者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作者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也难怪后来的'作者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赏析

      本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好的作者善于捕捉自己的灵感,本诗的灵感可谓突现于一个“醉”字上。醉于酒,更醉于山水之美,进而激情澎湃,才赋成即景佳作。才思敏捷的作者用诗句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乌云骤聚,大雨突降,倾刻又雨过天晴,水天一色。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点。其次,作者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很强的质感。再次,用“翻墨”写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点飞溅的情态,以动词前移的句式使比喻运用得灵活生动却不露痕迹。而“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两句又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心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

    [阅读全文]...

2022-07-19 11:27:37
  • 描写西湖的诗_苏轼的关于西湖的诗

  • 西湖,苏轼
  • 古代的诗人寥若晨星,古代的绝句古诗如汪洋大海。这些经典,永久流传,启迪我们的前先之路。好句摘抄网为您收集《描写西湖的诗》,推荐这些经典的古诗绝句。

    1、乌夜啼(西湖)

    作者:卢祖皋

    漾暖纹波飐飐,吹晴丝雨濛濛。轻衫短帽西湖路,花气扑春骢。

    斗草褰衣湿翠,秋千瞥眼飞红。日长不放春醪困,立尽海棠风。

    2、西湖留别

    作者: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3、水龙吟西湖怀古

    作者:陈德武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

    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

    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

    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生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

    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

    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

    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4、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作者:欧阳修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

    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

    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

    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5、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作者:吴文英

    羞红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千丝怨碧,渐路入、仙坞迷津。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

    逡巡。题门惆怅,堕履牵萦,数幽期难准。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

    6、扫花游(西湖十咏雷峰落照)

    作者:陈允*

    数峰蘸碧,记载酒甘园,柳塘花坞。最堪避暑。爱莲香送晚,翠娇红妩。欸乃菱歌乍起,兰桡竞举。日斜处。望孤鹜断霞,初下芳杜。

    遥想山寺古。看倒影金轮,逆光朱户。暝烟带树。有投林鹭宿,凭楼僧语。可惜流年,付与朝钟暮鼓。漫凝伫。步长桥、月明归去。

    7、满江红(雨后携家游西湖,荷花盛开)

    作者:陈三聘

    绀谷浮空,山拥髻、晚来风急。吹骤雨、藕花千柄,艳妆新浥。窥鉴粉光犹有泪,凌波罗袜何曾湿。讶汉宫、朝罢玉皇归,凝情立。

    尊前恨,歌三叠。身外事,轻飞叶。怅当年空系,誓江孤楫。云色远连*野尽,夕阳偏傍疏林入。看月明、冷浸碧琉璃,君须吸。

    8、酒泉子长忆西湖

    作者:潘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9、蟾宫曲咏西湖

    作者:奥敦周卿

    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

    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

    [阅读全文]...

2022-07-12 11:40:17
  • 苏轼的诗有哪些_苏轼的关于西湖的诗

  • 苏轼,西湖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苏轼的诗有哪些》,愿对您有所启发。

    苏轼的诗有哪些

    1、《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2、《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3、《水调歌头》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4、《满庭芳》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

    5、《临江仙》

    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

    6、《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

    7、《蝶恋花》

    帘外东风交雨霰。

    8、《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

    9、《定风波》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

    10、《蝶恋花》

    自古涟漪佳绝地。

    11、《菩萨蛮》

    天怜豪俊腰金晚。故教月向松江满。

    12、《满江红》

    忧喜相寻,风雨过、一江春绿。

    13、《满庭芳》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

    14、《木兰花令》

    高*四面开雄垒。三月风光初觉媚。

    15、《木兰花令》

    经旬未识东君信。一夕薰风来解愠。

    16、《千秋岁》

    浅霜侵绿。发少仍新沐。

    17、《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18、《浣溪沙》

    白雪清词出坐间。爱君才器两俱全。

    19、《食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橘杨梅次第新;

    20、《望湖楼醉书五绝》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21、《少年游》

    银塘朱槛曲尘波。圆绿卷新荷。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苏轼的关于西湖的诗。

    [阅读全文]...

2022-02-04 04:22:24
  • 关于苏轼写西湖的诗句

  • 苏轼,西湖
  • 关于苏轼写西湖的诗句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苏轼写西湖的诗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苏轼写西湖的诗句: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夜泛西湖》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开西湖》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

      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望湖楼醉书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

      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

      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

      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

      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

      君持使者节,风采烁云烟。

      清流与碧巘,安肯为君妍。

      胡不屏骑従,暂借僧榻眠。

      读我壁间诗,清凉洗烦煎。

      策杖无道路,直造意所便。

      应逢古渔父,苇间自延缘。

      问道若有得,买鱼勿论钱。

      诗人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他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示在其文学诗作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他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更可贵的是,他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进行抨击,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

      他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中,极*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题西林壁》和《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诗。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诗中的哲理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示出来,而不是经过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所得。这样的诗歌既优美动人,又饶有趣味,是名副其实的理趣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和“雪泥鸿爪”一问世即流行为成语,说明他的理趣诗受到普遍喜爱。苏诗中类似的诗作还有很多,如《泗州僧伽塔》、《饮湖上初晴后雨》、《慈湖夹阻风》等。他极具灵心慧眼,所以到处都能发现妙理新意。

      深刻的人生思考使他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这在苏诗中有充分的体现。他在逆境中的诗篇当然含有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但他更多的诗则表示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

      他学博才高,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掌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纯熟境界,并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而且苏诗的表示能力是惊人的,在他笔下几乎没有不能入诗的题材。

      以“元祐”诗坛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诗的鼎盛时期,他与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创作将宋诗艺术推向了高峰。就风格个性的突出、鲜明而言,王、黄、陈三家也许比他诗更引人注目。然而论创作成就,则他无疑是北宋诗坛上第一大家。在题材的广泛、形式的多样和情思内蕴的深厚这几个维度上,苏诗都是出类拔萃的。更重要的是,他具有较强的艺术兼容性,他在理论上和创作中都不把某一种风格推到定于一尊的地位。这样,他虽然在创造宋诗生新面貌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基本上避免了宋诗尖新生硬和枯燥乏味这两个主要缺点。所以他在总体成就上实现了对同时代诗人的超越,成为最受后代广大读者欢迎的宋代诗人。

    [阅读全文]...

2021-11-23 13:02:51
  • 描写西湖的诗句苏轼

  • 西湖,苏轼
  • 描写西湖的诗句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同题《绝句》中的第二首。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下面是关于描写西湖的诗句苏轼的内容,欢迎阅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注释

      ①湖:即杭州西湖。

      ②潋滟(liàn yàn) :译为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好:正是显得很美。

      ④空濛:细雨迷茫的`样子。

      ⑤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 先施 ,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

      ⑥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赏析

      从诗题就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同时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够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阅读全文]...

2022-03-02 21:09:38
苏轼写的有关西湖的古诗 - 句子
苏轼写的有关西湖的古诗 - 语录
苏轼写的有关西湖的古诗 - 说说
苏轼写的有关西湖的古诗 - 名言
苏轼写的有关西湖的古诗 - 诗词
苏轼写的有关西湖的古诗 - 祝福
苏轼写的有关西湖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