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

关于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27) 说说(80) 名言(1) 诗词(295) 祝福(2) 心语(340)

  • 关于汉字特点的歇后语

  • 语文
  • 关于汉字特点的歇后语

      导语:谐音歇后语是歇后语中的一大种类,根据相同或相*的字音达到一语双关的效果。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汉字特点的谐音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2、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3、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4、 精装茅台——好久(酒)

      5、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6、 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7、 和尚的房子 —— 妙(庙)

      8、 和尚的脑壳 —— 没法(发)

      9、 斧子破毛竹 —— 着急(斫节)

      10、 鱼池里下网 —— 多余(鱼)

      11、 狐狸吵架 —— 一派胡(狐)言

      12、 狐狸骑老虎 —— 狐假(驾)虎威

      13、 狗长犄角 —— 洋(羊)气

      14、 狗吃豆腐脑 —— 闲(衔)不着

      15、 狗吃青草 —— 装样(羊)

      16、 狗吃黄瓜 —— 错了时(食)

      17、 小苏他爹——老输(苏)

      18、 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19、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20、 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21、 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

      22、 一丈二加八尺——仰仗(两丈)

      23、 一个墨斗弹出两条线——思(丝)路不对

      24、 一斤面粉摊张饼——落后(烙厚)

      25、 一头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顶

      26、 怀里揣马勺 —— 诚(盛)心

      27、 怀里揣棉花 —— 软(暖)心

      28、 怀里揣蓖子 —— 舒(梳)心

      29、 穷人买米 —— 一声(升)头

      30、 穷木匠开张 —— 只有一句(锯)

      31、 补锅匠栽筋斗 —— 倒贴(铁)

      32、 张天师下海 —— 莫(摸)怪

      33、 张天师跪在泥水里 —— 求情(晴)

      34、 张果老的驴 —— 不见奇(骑)

      35、 公鸡戴帽子 —— 官(冠)上加官(冠)

      36、 鸡脑袋上磕烟灰 —— 几(鸡)头受气

      37、 二两棉花四张弓——细谈(弹)

      38、 二姑娘梳头——不必(蓖)

      39、 二胡琴——扯扯谈谈(弹弹)

      40、 十二个时辰占三个字——身(申)子虚(戌)

      41、 十八岁的宫娥——正享福(想夫)

      42、 十文钱掉了一文——久闻(九文)

      43、 十五的月光——大量(亮)

      44、 十月里的桑叶——谁来睬(采)你

      45、 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

      46、 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

      47、 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

      48、 九月初八问重阳——不久(九)

      49、 刀子切元宵——不愿(圆)

    [阅读全文]...

2022-07-11 01:56:55
  • 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

  • 写作
  • 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

      导语:*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有很多,非常具有趣味性。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歇后语,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嘴上抹石灰——白说(刷),精装茅台——好久(酒),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小苏他爹——老输(苏),四两棉花——谈(弹)不上,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一二三五六——没事(四),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八岁的宫娥——正享福(想夫),十文钱掉了一文——久闻(九文)十十五的月光——大量(亮)十月里的桑叶——谁来睬(采)你,(对付硝烟诱饵的最好办法)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九月初八问重阳——不久(九)

      刀子切元宵——不愿(圆),三九天穿单衣——威(畏)风,三更半夜出世——害死(亥时)人

      三十年的纺织娘——老油(蚰)嘴,三个钱买个牛肚子——尽吵(草),(这牛屎铺里肚子不好的大有人在)

      三个菩萨堂——妙妙妙(庙庙庙),三尺长的梯子——搭不上言(檐),(对许多话题深有此感)

      大车拉煎饼——贪(摊)的多,大麦掉在乱麻里——忙(芒)无头绪,土地堂里填窟窿——不妙(补庙)

      土地爷坐秤盘——志诚(自称),土地爷坐班房——劳(牢)神了,土地爷洗脸——失(湿)面子

      土地爷掉井——劳(捞)不起大驾,土地老爷的内脏——实(石)心实(石)肠,土地老爷穿素——白跑(袍)

      土杏儿——苦孩(核)子,土蚕钻进花生壳——假充好人(仁),下雨天不打伞——吝啬(淋湿)

      下雨天出太阳——假情(晴),下雨天不戴帽——临(淋)到头上,丈二宽的褂子——大摇(腰)大摆

      上鸡窝摔筋头——笨(奔)蛋,山上滚石头——实(石)打实(石),山头上吹喇叭——名(鸣)声远扬

      山西的胡桃——瞒人(满仁),山沟里敲鼓——回想(响),千年的'枯庙——没声(僧)

      (据说这里观庙的多,念经的少?)门神里卷灶神——话(画)里有话(画),门神老爷吃甘蔗——指教(纸嚼)

      马背上打掌子——离题(蹄)太远,弓起腰杆淋大雨——背时(湿),小豆做干饭——总闷(焖)着

      小和尚头上拍苍蝇——正大(打)光明,小炉灶翻身——倒霉(煤),小炉匠戴眼镜——找咱(碴)

      冻豆腐——难办(拌)

      冷锅炒热豆子——越吵(炒)越冷淡

      灶神上贴门神——话(画)中有话(画)

      沙石打青石——实(石)打实(石)

      沙滩上行船——搁(起)浅了

      没角的牛——假骂(马)

      没有赶庙会——莫急(挤)

      没有底的棺材——不成(盛)人

      没钱买海螺——省些(吸)

      怀儿婆过独木桥——铤(挺)而(儿)走险

      老奶奶吃稀饭——无耻(齿)下流

      老太婆开了口——一望无涯(牙)

      四两棉花——免谈(弹)

      寺里起火——妙(庙)哉(灾)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下雪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歪嘴讲故事——斜(邪)说

      出太阳下暴雨——假情(晴)

      上鞋不用锥子——针(真)行

      泥水匠整耗子——敷衍(眼)了事

      泥水匠无灰——专(砖)等着

      泥水匠招手——要你(泥)

      泥水匠的瓦刀——光图(涂)表面

      泥菩萨身上长草——慌(荒)了神

      泥鳅打鼓——乱谈(弹)

      怯木匠——就是一句(锯)

      空中挂灯笼——玄(悬)了

      空梭子补网——没法治(织)

      空棺材出丧——目(木)中无人

      空蒸笼上锅台——争(蒸)气

      肩膀上放烘笼——恼(脑)火

    [阅读全文]...

2022-05-24 06:27:15
  • 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大全

  • 写作
  • 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大全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 歪头和尚拜忏--不对劲(颈)

      2: 苍蝇飞进牛眼里--找累(泪)吃

      3: 茶馆里招手--胡(壶)来

      4: 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5: 补锅匠栽筋斗--倒贴(铁)

      6: 戏台上的垛口--不成(布城)

      7: 拉胡子过大街--谦虚(牵须)

      8: 城隍老爷的马--不见奇(骑)

      9: 护国寺买骆驼--没那个事(市)

      10: 城隍老爷的胡豆--鬼吵(炒)

      11: 园外竹笋--外甥(生)

      12: 观音堂里着火--妙哉(庙灾)

      13: 肩膀上放烘笼--恼(脑)火

      14: 肚子里撑船--内行(航)

      15: 和尚拖木头--出了事(寺)

      16: 两百钱的`花生--有得驳(剥)

      17: 赵匡胤流鼻血--正(朕)在红

      18: 空中挂灯笼--玄(悬)了

      19: 拄拐杖下煤窑--步步倒霉(煤)

      20: 泥水匠无灰--专(砖)等着

      21: 线板上的针--憋(别)着

      22: 纳鞋底不用锥子--真(针)好

      23: 狗吃豆腐脑--闲(衔)不着

      24: 河里长菜--不焦(浇)

      25: 狗吃青草--装样(羊)

      26: 龟盖量米--什么声(升)

      27: 张天师下海--莫(摸)怪

      28: 城隍庙的鼓--鬼瞧(敲)

      29: 怀里揣棉花--软(暖)心

      30: 张果老的驴--不见奇(骑)

      31: 没有底的棺材--不成(盛)人

      32: 草滩失火--留情(青)

      33: 没有赶庙会--莫急(挤)

      34: 寿星打靶--老腔(枪)

      35: 冷锅炒热豆子--越吵(炒)越冷淡

      36: 张天师跪在泥水里--求情(晴)

      37: 营火虫的屁股--没大量(亮)

      38: 城隍老爷戴孝--白跑(袍)

      39: 豆箕柴着火--着急(箕)

      40: 何家姑娘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41: 春天的果园--有道理(桃李)

      42: 狐狸骑老虎--狐假(驾)虎威

      43: 卖虾米不拿秤--抓瞎(虾)

      44: 泥鳅打鼓--乱谈(弹)

      45: 纸糊的炉子--过(锅)来就不行

      46: 泥菩萨身上长草--慌(荒)了神

      47: 鸡啄蚂蚁--正合适(食)

      48: 两口子锄地--不顾(雇)人

      49: 草泥塘里翻泡--发笑(酵)

    [阅读全文]...

2022-03-02 14:29:54
  • 汉字特点的谐音歇后语

  • 语文
  • 汉字特点的谐音歇后语

      谐音歇后语是歇后语中的一大种类,根据相同或相*的字音达到一语双关的效果。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汉字特点的谐音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纸做的栏杆——不能依(倚)靠

      2、纸糊的`凳子——不能做(坐)

      3、纸糊的炉子——过(锅)来就不行

      4、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

      5、驴皮贴墙上——不象话(画)

      6、拐子进医院——自觉(治脚)

      7、三九天穿单衣——威(畏)风

      8、三十年的纺织娘——老油(蚰)嘴

      9、三个钱买个牛肚子——尽吵(草)

      10、三个菩萨堂——妙妙妙(庙庙庙)

      11、鸡啄蚂蚁——正合适(食)

      12、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

      13、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

      14、九月初八问重阳——不久(九)

      15、刀子切元宵——不愿(圆)

      16、纳鞋底不用锥子——真(针)好

      17、鸡脑袋上磕烟灰——几(鸡)头受气

      18、二两棉花四张弓——细谈(弹)

      19、二姑娘梳头——不必(蓖)

      20、二胡琴——扯扯谈谈(弹弹)

      21、十二个时辰占三个字——身(申)子虚(戌)

      22、十八岁的宫娥——正享福(想夫)

      23、十文钱掉了一文——久闻(九文)

      24、十五的月光——大量(亮)

      25、十月里的桑叶——谁来睬(采)你

      26、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

      27、补锅匠栽筋斗——倒贴(铁)

      28、张天师下海——莫(摸)怪

      29、张天师跪在泥水里——求情(晴)

      30、张果老的驴——不见奇(骑)

      31、公鸡戴帽子——官(冠)上加官(冠)

      32、一头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顶

      33、怀里揣马勺——诚(盛)心

      34、怀里揣棉花——软(暖)心

      35、怀里揣蓖子——舒(梳)心

      36、穷人买米——一声(升)头

      37、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锯)

      38、小苏他爹——老输(苏)

      39、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40、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41、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42、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

      43、一丈二加八尺——仰仗(两丈)

      44、一个墨斗弹出两条线——思(丝)路不对

      45、一斤面粉摊张饼——落后(烙厚)

      46、斧子破毛竹——着急(斫节)

      47、鱼池里下网——多余(鱼)

      48、狐狸吵架——一派胡(狐)言

      49、狐狸骑老虎——狐假(驾)虎威

    [阅读全文]...

2022-02-24 16:03:39
  • 有关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

  • 文学
  • 有关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汉字的谐音】

      汉字除字形之外,还有一个字音问题。在某些时候,字音成为表示字义的唯一的手段,此外,汉语中同音词较多,读音相同而字形、字义不同。汉语的谐音正是巧妙地应用了这些读音相同而字形、字义不同的汉字,表达了耐人寻味的意思。

      过去,老百姓被压迫、被欺凌,有痛苦和对抗的情绪,却不敢直接说出来,就常常用汉字的谐音,写出许多与时政有关的歌谣。如宋代流行的歌谣:

      打破筒,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

      杀了 ,割了菜,吃了羔儿荷叶在。

      歌谣中运用了谐音手法,大骂当时的奸臣贼党童贯、蔡京、高俅、何执中等人。“筒”与“ ”音谐,“菜”与“蔡”音谐,“羔”与“高”音谐,“荷”与“何”音谐,分别用打、泼、杀、吃等表达和他们不共戴天的情感。

      这种汉字的谐音经过反复使用之后,形成一种修辞方法为谐音体。从子夜歌起便不断被使用。比如:“始欲识郎心,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这首歌描写爱情的波折,开始相恋时,希望两颗心能合而为一,专心相爱,可是情况后来发生了变化,就像理好的丝进入了破织机一样,既不成帛,也不成匹。它的'“丝”与“思”音谐,以“丝”寓“思”,“匹”与匹配的“匹”谐,指不能成双。在情歌中常见的还有以“芙蓉”为“夫容”,“莲”为“怜”或“连”,以“藕”为“偶”,以“丝”为“思”,以“梨”为“离”,以“晴”为“情”等。

      谐音不仅在民间歌谣中体现,而且广泛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民俗生活中。

      比如,在民间,由于以福为吉,将福作为家庭或个人追求的目标,所以,每逢过年,一定会在大门上贴“福”字。有时故意将“福”字倒过来贴,取“福到了”的口彩。这里的“到”与“倒”谐音。再如,民间年画中鱼是最流行的题材,一般是光身的小胖娃娃,双手抱着一条大鱼,而且有莲池、莲花等。以“鱼”谐“余”(表示富余),以“莲”谐“连”,这幅画的主题是“连年有余”,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希望每年的日子都能过得很富余、富足。

      【汉字的谐音古诗】

      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谐 音 诗:

      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烛—嘱,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竹枝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情)

      谐 音 联: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狗啃河上(和尚)骨 ——苏 轼

      水流东坡诗(尸) ——佛 印

      向阳门第春常在 ——苏 轼

      积善人家庆(罄)有余(鱼) ——佛 印

      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

      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

      孔子生于舟(周)未

      光舞(武)起自汉中 (光舞:闪电;汉中:天空)

      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

      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恨关羽不得张飞

      (江围—姜维,旅步—吕布,槽巢—曹操)

      两舟竞渡,橹速不如帆快

      百管争鸣,笛清难比箫和

    [阅读全文]...

2021-11-30 14:49:30
  • 汉字特点的古诗117句

  • 经典
  •   1、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秋歌》

      3、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温庭筠《杨柳枝》

      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5、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徐再思《无题》

      6、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7、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杜甫《潼关吏》

      8、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阮籍《咏怀》

      10、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11、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魏风·硕鼠》

      1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3、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

      1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

      15、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6、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魏风·伐檀》

      17、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魏风·伐檀》

      18、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19、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

      20、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孔雀东南飞》

      21、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22、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长歌行》

      2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24、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

      25、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李贺《老夫采玉歌》

      1、谐音诗句: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注释:“因荷而得藕”和“因何而得偶”是谐音,“有杏不须梅”和“有幸不须媒”是谐音,有一语双关的作用。

      2、同旁诗句:远*通达道,进退返逍遥。

      注释:这首诗是利用汉字的偏旁特征作诗,诗句中的每一个字都是同一偏旁。

      3、数字诗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注释:这首诗是用数字一到十来写的。

      4、拆字诗句: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

      注释:这首诗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将字分成了几个字,并组成词语。

      5、连环诗句: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注释:从任意一个字开始,按照规律可以读出许多首诗。

      6、叠词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注释:叠词增强了诗句的表现程度,体现了汉字的音律美。

      1、谐音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里“晴”和“情”谐音,有一语双关的作用)

      2、同旁诗:浙海江深波浪流,慇懃思想怨悲愁。客官宵定寒窗宿,达道逍遥远*逰。(利用汉字的偏旁特征作诗,每个诗句中每一个字都是同一偏旁)

      3、叠词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叠词增强了表现程度,富有汉字的音律美)

      4、拆字诗: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永言咏黄鹤,志士心未已。(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将字分成几个字,组成词语,暗寓此字)

      5、连环诗: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从任意一个字开始,按照规律可以读出许多首诗,同一个字在不同部位有不同意象)

      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虞集《院中独坐》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竹枝词》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李白《春思》

    [阅读全文]...

2022-05-11 23:38:50
  • 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对*全

  • 对联
  • 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对*全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对*全,希望大家喜欢。

      ●对联:顺风帆逆风帆,帆迟帆快;涨潮橹退潮橹,橹直橹扳,

      分析:祝允明对某友。“帆迟”谐“樊迟”,孔子弟子;“帆快”谐“樊哙”,汉初大将;“橹直”谐“鲁直”,宋黄庭坚字;“橹扳”谐“鲁班”,古代巧匠。

      ●对联:船尾拔钉,孔子生于舟末;云间闪电,霍光出自汉中。

      分析:解缙对某友。“舟”谐“周”,“霍光”谐“火光”。

      ●对联:猫儿竹下乘凉,全无暑气;蝴蝶花间向日,更有风来。

      分析:“暑”谐“鼠”,“风”谐“蜂”。

      ●对联:披衣靸鞋而走,急事急事;弃甲曳兵而走,常输常输。

      分析:兵部尚书夏元吉、给事中周大有戏对。“急事”谐“给事”,“常输”谐“尚书”。

      ●对联:解衣脱冕而行,舍人给事;弃甲曳兵而走,宣抚尚书。

      分析:赵九龄对张焘。“给事”谐“急事”,“尚书”谐“常输”。

      ●对联:黄耉无疆;白圭有瑕。

      分析:明代白、黄二都指挥集《诗经》戏对。“耉”谐“狗”,“圭”谐“龟”。

      ●对联:七菱八落;十榛九空。

      分析:上联谐“七零八落”,下联谐“十镇九空”。

      ●对联:入门兵部体;出户翰林身。

      分析:澡堂联。“兵部”谐“冰布”,布即置意;“翰林”谐“汗淋”。

      ●对联:君子多乎哉;小人樊须也。

      分析:秦观对苏轼,集四书句。“多乎”谐“多胡”,“樊须”谐“繁须”。

      ●对联:狗啃河上骨;水流东坡诗。

      分析:苏轼对佛印。“河上”谐“和尚”;“诗”谐“尸”。

      ●对联:风吹罗汉摇和尚;雨打金刚淋大人,

      分析:明僧人姚广孝、林御史戏对。“摇”谐“姚”,“淋”谐“林”。

      ●对联: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旁观者审,当局者迷。

      分析:宋汪仲嘉招郡僚宴集,营妓赔酒,有杨小玉及李娘者色艺俱佳,户掾主杨,理掾主理,*间相戏得上联而无对句,后汪与敖麋对局,有沈姓县令旁观,乃得下联。“羊”谐“杨”,“礼”谐“李”指二妓;“审”谐“沈”,指沈县;“迷”谐“麋”,指敖麋。

      ●对联:东不管,西不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喝罢。

      分析:清代江南一酒馆生意萧条,有书生为题此联,生意渐好。“管”谐“馆”,“罢”谐“吧”。

      ●对联:闵子牵白牛,过王子店;白公骑乌马,赶公冶场。

      分析:某学童集孔门弟子戏对。“闵子牵”谐“闵子骞”,“白牛”谐“[冉]伯牛”,“白公骑”谐“百公琦”,“公冶场”谐“公冶长”。

      ●对联:上海秀才下第,只为落书;华亭百姓受灾,皆因孽报。

      分析:明上海知县郑洛书、华亭知县聂豹戏对。“落书”谐“洛书”,“孽报”谐“聂豹”。

      ●对联: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分析:金圣叹刑前自叹。“莲”谐“怜”;“梨”谐“离”。

      ●对联:雨打阶前滑利;雷鸣天下同知。

      分析:徐阶戏对某知府。“滑利”谐“猾吏”。

      ●对联:若非乾上龙尾;定当坎下驴头。

      分析:谐风水先生善于奉承。“坎”谐“砍”。

      ●对联:孔子生于舟未;光舞起自汉中。

      分析:林大钦对渔翁。“舟末”谐“周末”;“光舞”谐“光武”,刘秀年号。

      ●对联:民国*;天下太贫。

      分析:刘师亮。“税”谐“岁”,“贫”谐“*”。

      上联:莲(连)子心中苦

      下联:梨(离)儿腹内酸

      上联:身居宝塔,眼望孔明(诸葛亮)

      下联:怨江围(姜维)实难旅步(吕布)

      上联: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曹操)

      下联:恨关羽(关羽)不得张飞(张飞)

      上联:两舟竞渡,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攀哙)

      下联:百管争鸣,笛清(狄青)难比萧和(萧何)

      上联:因荷而得藕

    [阅读全文]...

2022-05-25 10:24:32
  • *汉唐古典舞的风格特点

  • 舞蹈
  • *汉唐古典舞的风格特点

      汉唐舞蹈是将民间音乐、舞蹈、杂技、武术等丰富多彩的艺术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下面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汉唐古典舞的风格特点吧!

      一、汉唐古典舞的历史背景

      汉唐盛世,百姓富足,政治安定清明,实行修生养息之策,以民为本的思想,使得君臣关系和谐,民族和*稳定。因此,这么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给予了汉唐舞蹈独特的灵魂。汉代文化艺术基础相对于以前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当时太乐和乐府两个音乐机构对汉代音乐和舞蹈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现在的舞蹈审美风格和艺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汉唐古典舞教研室2001年在北京舞蹈学院正式成立。至今,汉唐派古典舞体系已走过了十多年风雨。在孙颖教授二十余年的理论思考、创建筹备和严谨考察中,从文化体系切入进行研究再到实践,以多种学科作为建设基础,发展起极具*特色的舞蹈汉唐派古典舞。

      二、汉唐古典舞的风格特征和审美观

      任何艺术都是历史文化和社会风俗所折射和反映出来的,通过简单的生活特征,表现出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思想情感。舞蹈是艺术种类之一,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人们按照艺术规律、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对社会生活进行客观的总结、提炼、升华、想象,体现出一种创造性的反映。现实生活的各种*惯会直接影响到大家对于每个舞蹈的审美和评定。在物质生活丰富、社会安定的汉唐时代,舞蹈呈现并留给大家的印象是轻盈快活、优美俏丽。舞蹈《踏歌》就通过轻快优美的风格,体现了汉唐时代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与和谐安定的闲适生活,展现出了汉唐乐舞的基本面貌和舞蹈风格。本文就以《踏歌》为例,说明汉唐乐舞的艺术风格。

      (一)袖出轻盈柔美

      在舞蹈艺术中,袖是最具特色的一种舞蹈表现形式,它不同于手绢花、扇子等道具,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用形状和类型来使舞蹈更加丰富,使舞台效果更加理想。《踏歌》的表现形式主要为舞袖,其中包含很多舞袖的技巧,例如:搭袖、拂袖、振袖、翘袖、抛袖、打袖等,塑造了舞蹈的基本形态且丰富了舞姿的多变元素。袖作为一种舞蹈形式,它是身体呼吸的一种延伸,融入在动态中,舞蹈整体动作就起到了抑扬兼用,缓急相容的作用,使舞蹈给人一种轻疾如飞、柔美舒畅的感觉。舞者通过袖的运用,其鲜明特色和具有一定难度的顺拐磋步把整个舞蹈的流动性完全突显出来,自然而然的队形变化也丰富多样了,让舞蹈表现出时而流畅、时而飘逸、时而灵巧、时而顿挫的特点,通过身体一扬一顿、一抛一洒的流动,宛如行云流水般尽情挥动自己的衣袖,由此袖出了轻盈优美的舞蹈。

      (二)韵含婉约俏丽

      舞蹈《踏歌》在孙颖教授精心编排下,把汉唐女子的行为举止作为重点,少女内心的情感作为一种延伸,又十分贴切地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出了古代少女特有的矜持,最后一气呵成的动作在唱词但愿与君长相守中完成,俏丽中又感受到了一点点的温存和婉约,足以呼应了舞蹈来源于生活这句话。舞蹈《踏歌》的审美风格主要以柔媚婉约为主,其中韵包含着少女的俏丽羞涩,流露出了她们淳朴的情感,让观众深入感受到汉唐女子既优雅美丽又热情奔放。总之,汉唐乐舞从创建到现在可以说是绚丽多彩,从舞蹈《踏歌》中表现出心无旁骛,悠然自得的闲适神态,让我们感受到汉唐盛世的太*氛围,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舞蹈审美系统的开放性,审美风格的唯美性去解析《踏歌》的特征,会发现舞蹈展现出了汉唐舞风的淳朴,它并没有震动人心的技巧,只是反映了当时人民百姓的生活特征,的的确确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舞蹈作品。此外,汉唐乐舞在服饰、舞姿、动态、音乐上都大幅度反映出那个时期的印迹,和我们现在很多舞蹈的服装、舞姿、音乐等都有不小的差异,所以,汉唐舞以它独有的特点,在舞蹈世界里发展着,等待更多人的欣赏和喜爱。

      古典舞舞蹈教案

      一、指导思想: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舞蹈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培养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加强相互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任务:

      1、通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实践中应用。

      2、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员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学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本学期舞蹈基训主要是*古典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以及手臂的基本姿态。

      三、授课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中午、周六上午、周日下午

      四、授课地点:

      音乐教室

      五、内容安排:

      第1-2周:*古典舞基本手型第3周:*古典舞基本脚型第4周:*古典舞基本手位第5周:*古典舞基本脚位第6-7周:单手基本动作第8-9周:双手配合动作

      第11-14周:身体各部分中间活动训练第15-16周:以上基本动作练*舞蹈队活动计划

      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掌握舞蹈的基础理论知和舞蹈的基本技能,可以训练学生感受美、体现美的能力。以活跃少年儿童的生活情趣,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由于少年儿童舞蹈的主题、体裁、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在学*、排练、表演的过程中,表现力和创造力的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功能。

      本学期我从低年纪学生开始选拔,通过舞蹈基础的教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进本动作,根据学生的特点,初步掌握儿童舞和进本动作、基本能力、训练过节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使学生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为上台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如:通过对学员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其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以适用各种类型动作,发展身体个部分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各种技巧动作。

      通过作品排练使学生尽可能地掌握部分代表性民族舞蹈,为随时扮演各种人物形象作好准备。活动时间:每周六活动地点:舞蹈教室活动内容:

      一、身体基础训练

      1、基本脚位

      2、上身练*

      头部、膀子、胸腰、腿部、胯腰、后腰

      3、现代舞训练

      仰卧起坐、蝶式、胯部练*

      4、踢腿:正踢、旁踢、后踢

      5、把上基本训练

      二、基本技巧练*:

      1、转——原地转、移动转、单腿转

      2、小跳、大跳

      三、作品训练:

      学内容:扶把练*组合练*教学目的

      准备活动:以各关节为主,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关节损伤,增强各关节肌肉韧带的弹性和灵活性,促使大脑中枢神经兴奋、克服人体活动上的生理惰性,振奋精神。扶把练*:通过扶把练*掌握身体各部位规范的单一动作,克服站立时的腰部无力向下的毛病,增强躯干的力量,增加腿部肌肉的力度、开度及灵活性。

      组合练*:通过动作的单一练*和组合,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增加学*的积极性和动作的协调性,是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学过程准备活动:

      1、胸腰练*,教师逐个活动

      2、进行腿部前、旁、后的韧带和肌肉练*中间练*,手位组合复*,结合舞台方位、呼吸、音乐等练*扶把练*

      1、擦地

      2、小踢腿

      3、吸弹撩腿学*新课胯掖腿练*

      5——8拍右手扶把,左手打开成七位,站成小八字脚1——8左脚旁吸腿。

      2——8勾脚,脚跟向旁蹬出成45度3——8左脚硼脚面4——4左脚成旁吸腿5——8左脚放至右脚旁还原

      反复共做二次,再转身换成相反的方向。学*组合《雪绒花》

      1、学*华尔滋前、旁、后的运动

      2、复*动作

    [阅读全文]...

2022-06-08 21:19:19
  • 体琭汉字特点的古诗131句

  • 经典
  •   1、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秋歌》

      3、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温庭筠《杨柳枝》

      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5、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徐再思《无题》

      6、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7、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杜甫《潼关吏》

      8、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阮籍《咏怀》

      10、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11、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魏风·硕鼠》

      1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3、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

      1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

      15、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6、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魏风·伐檀》

      17、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魏风·伐檀》

      18、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19、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

      20、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孔雀东南飞》

      21、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22、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长歌行》

      2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24、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

      25、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李贺《老夫采玉歌》

      1、谐音诗句: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注释:“因荷而得藕”和“因何而得偶”是谐音,“有杏不须梅”和“有幸不须媒”是谐音,有一语双关的作用。

      2、同旁诗句:远*通达道,进退返逍遥。

      注释:这首诗是利用汉字的偏旁特征作诗,诗句中的每一个字都是同一偏旁。

      3、数字诗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注释:这首诗是用数字一到十来写的。

      4、拆字诗句: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

      注释:这首诗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将字分成了几个字,并组成词语。

      5、连环诗句: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注释:从任意一个字开始,按照规律可以读出许多首诗。

      6、叠词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注释:叠词增强了诗句的表现程度,体现了汉字的音律美。

      1、谐音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里“晴”和“情”谐音,有一语双关的作用)

      2、同旁诗:浙海江深波浪流,慇懃思想怨悲愁。客官宵定寒窗宿,达道逍遥远*逰。(利用汉字的偏旁特征作诗,每个诗句中每一个字都是同一偏旁)

      3、叠词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叠词增强了表现程度,富有汉字的音律美)

      4、拆字诗: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永言咏黄鹤,志士心未已。(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将字分成几个字,组成词语,暗寓此字)

      5、连环诗: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从任意一个字开始,按照规律可以读出许多首诗,同一个字在不同部位有不同意象)

    [阅读全文]...

2022-03-08 08:28:44
  • 体现立春时节特点的古诗(精选17首)

  • 立春
  • 体现立春时节特点的古诗(精选17首)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体现立春时节特点的古诗(精选17首),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奉和立春游苑迎春》

      唐:李适

      金舆翠辇迎嘉节,御苑仙宫待献春。

      淑气初衔梅色浅,条风半拂柳墙新。

      天杯庆寿齐南岳,圣藻光辉动北辰。

      稍觉披香歌吹*,龙骖日暮下城闉。

      2、《立春偶成》

      宋:张轼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3、《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

      唐:宋之问

      金阁妆新杏,琼筵弄绮梅。

      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

      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

      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

      4、《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唐: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5、《汉*立春》

      宋: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是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6、《卖花声立春》

      清:黄景仁

      独饮对辛盘,愁上眉弯。

      楼窗今夜且休关。

      前度落红流到海,燕子衔还。

      书贴更簪欢,旧例都删。

      到时风雪满千山。

      年去年来常不老,春比人顽。

      7、《立春日晨起对积雪》——唐: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8、《立春内出彩花应制》——唐:崔湜

      澹荡春光满晓空,逍遥御辇入离宫。

      山河眺望云天外,台榭参差烟雾中。

      庭际花飞锦绣合,枝间鸟啭管弦同。

    [阅读全文]...

2022-05-05 08:20:06
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 - 句子
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 - 语录
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 - 说说
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 - 名言
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 - 诗词
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 - 祝福
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