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有马萧萧两个字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有马萧萧两个字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有马萧萧两个字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带有马萧萧两个字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风声萧萧诗歌(通用8首)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诗歌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歌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风声萧萧诗歌,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风声萧萧
一双草鞋
一身轻装
一腔热血
感慨声朗朗
天昏昏兮国将破
宝剑无用兮空自赏
一声长叹
一顶草帽
一脸淡漠
泪水似江海
山巍巍兮流水清
渐离击筑兮轲长吟
一阵尘土
一辆马车
一声鞭响
妻儿面憔悴
尘滚滚兮马蹄疾
永负佳人兮游侠儿
一方陵墓
一滴冷泪
一丛荆棘
抬头望苍天
亭空空兮惟有风
凌空飞去兮国士魂
一妆红颜
一声娇笑
一身红裳
伊人笑古弦
弦铮铮兮妙手弹
佳人奏琴兮百花残
一把寒剑
一群雄兵
一颗人头
宝剑挥自首
旗猎猎兮兵压境
我求将军兮一颗头
一首清歌
一些回忆
一阵决绝
酒壶留心间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我
荆轲去也!
多情的风
多情的风,
飞过绿色的高山,
飞过蔚蓝的海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戴叔伦《三闾庙》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李清照《清*乐·年年雪里》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苏轼《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鱼玄机《赋得江边柳》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至今易水桥,寒风兮萧萧。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贾岛《易水怀古》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火龙鳞红叶萧萧,金兽眼黄花冉冉。——张可久《南吕·一枝花·湖上归长天》
何事长江上,萧萧出塞吟。——刘长卿《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
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 ——杜甫《立秋雨院中有作》
衰发萧萧老郡丞, 洪州又看上元灯。——陆游《自咏示客》
片片水上云,萧萧沙中雨。 ——杜甫《雨二首》
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吴则礼《水龙吟·秋生泽国》
渺渺洞庭野,萧萧黄鹤楼。——张俞《楚中作》
苒苒中秋过,萧萧两鬓华。——苏轼《南歌子·再用前韵》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杜牧《秋浦途中》
故人南去汉江阴,秋雨萧萧云梦深。 ——李端《江上送客》
黄山横鹜晓成围,后骑萧萧万弩随。——宋祁《对猎》
马嘶红叶萧萧晚,日照长江滟滟秋。—— 赵嘏《献淮南李仆射》
秋雨天街凉,萧萧绿槐树。——梅尧臣《韩子华内翰见过》
萧萧暗叶鸣秋雨,淅淅窗风战客灯。——张耒《宿咸*驿》
坏檐破壁秋雨余,蛛网萧萧风满屋。——张耒《游楚州天庆观观高道士琴棋》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
白露纷以涂涂兮,秋风浏以萧萧。——刘向《九叹》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江头杨柳树,秋雨更萧萧。—— 全室宗泐《秋江送别》
萧萧春雨密还疏,景象三时固不如。——李建勋《春雨二首》
空山多阴春雨足,饥马萧萧空伏枥。——张耒《感春三首·悠悠朝兴暮还息》
漠漠水烟晚,萧萧枫叶飞。——权德舆《送卢评事婺州省觐》
帆卷垂虹波面冷,初落萧萧枫叶。——朱敦儒《念奴娇·放船纵棹》
枫叶萧萧桂叶碧,万里远来超莫及。——苏轼《竹枝歌》
七十二湖烟雨岸,蓼花枫叶正萧萧。——释行海《送选上人》
枫叶萧萧风阵长,东厢曝背资沧凉。——葛立方《卫卿叔自青旸寄诗一卷以饮酒果核殽味烹茶斋·客居贫病医无方》
萧萧枫叶下,漠漠苇花秋。——段成己《临江仙·自笑荒才非世用》
枫叶萧萧山月下,戍楼残火几家秋。——王恭《海城秋晚》
临岐杯酒若为情,枫叶萧萧独雁鸣。——王恭《暮秋送客之塞上》
秋*濒漾夕空,萧萧枫叶挂疏红。——陈继儒《缺题·其二》
绽雪芦花纷历历,经霜枫叶莽萧萧。——朱多《雨》
半窗白月炉烟断,枫叶萧萧乌夜啼。——苏钦《九座山中即事二首·红药青绫心已灰》
黄梅雨细麦秋轻,枫叶萧萧江水*。——杨广《四时白纻歌二首·其二·江都夏》
秋色萧萧枫叶丹,每听砧杵辄凭阑。——李英《关黄欧三文学枉过持陈二山人所寄赠章率尔酬答因订中秋之约》
洞庭秋清夜何寂,蓬鬓萧萧枫叶村。——张本《山斋秋夜》
林香冉冉流清梵,枫叶萧萧下小舟。——尹嘉宾《秋日寄受之太史》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秋雨留人意恋恋,水风泛树声萧萧。——陈与义《欲离均阳而雨不止书八句寄何子应》
萧萧秋雨山中夜,负他他年对榻期。——李流谦《吊无为照老三首·六尺岩岩铁石姿》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李清照《清*乐·年年雪里》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陶渊明《咏荆轲》
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佚名《去者日以疏》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皇甫松《梦江南·兰烬落》
城外萧萧北风起,城上健儿吹落耳。——刘基《北风行》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郑燮《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纳兰性德《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佚名《驱车上东门》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杜甫《羌村》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元好问《秋怀》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贺铸《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凉叶下时心悄悄,空斋梦里雨萧萧。——耿湋《岐阳客舍呈张明府》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戴叔伦《过三闾庙》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杜牧《秋浦途中》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王珪《金陵怀古》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雨。——陈亮《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高适《重阳》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长风吹落西山上,满树萧萧心耳清。——皎然《山雨》
试看一一龙蛇活,更听萧萧风雨哀。——苏轼《送贾讷倅眉》
冉冉偏凝粉,萧萧渐引风。——元稹《新竹》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杜甫《秋雨叹三首》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王昌龄《太湖秋夕》
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纳兰性德《菩萨蛮·黄云紫塞三千里》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鱼玄机《赋得江边柳》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杜牧《送隐者一绝》
瘦玉萧萧伊水头,风宜清夜露宜秋。——钱惟演《对竹思鹤》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汪元量《秋日酬王昭仪》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王禹偁《官舍竹》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城岁月遥。——张祜《枫桥》
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杜甫《立秋雨院中有作》
萧萧华发满头生,深远蓬门倦送迎。——牟融《写意二首》
八月西风蝉噪时,萧萧疏叶已辞枝。——寇准《成安秋望》
杜甫,千古诗圣,心系苍生,胸怀天下。
他在世时,经历了盛唐转衰的过程,所以他的诗中反映了不少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常怀忧国忧民,沉郁顿挫之感。因此,他的作品因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被称为诗史。
《登高》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当时安史之乱虽然已结束了四年,但是地方军阀又趁势而起,杜甫离开草堂到达夔门。那时他的人生,已经走入老年,生活依旧贫苦,身体也愈发不好。
他于秋日登上白帝城,面对秋江萧瑟,百感交集,于是就有了这篇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因此,《登高》被*赞为: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内,字字皆奇。精光万丈,系旷代之作。
登高原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思是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那么,为什么诗人不用“落叶”,而是要用“落木”呢?
诗忌俗字,说到“叶”,常使人感觉到绿意和生机,想到枝繁叶茂。而单一的“木”字,则给人一种秋天的萧条感觉。
王勃曾经写下过一首秋景五绝: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虽说也是在讲萧瑟,但黄叶一词好像就不如落木来得深沉。
相比落叶萧萧,显然落木萧萧更加沉重,这也符合诗人的意境。诗人听猿啼,看飞鸟,仰望落叶之窸窣,俯瞰大江东去。既壮阔又萧瑟,引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
韶光易逝,壮志难酬,“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一整首诗歌的情绪是自然而然,又沉郁悲怆的。所以,也只有落木萧萧,才能更加反应诗歌的情绪。
用木来化用叶,古已有之。屈原曾在《九歌》中写: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庾信在《哀江南赋》中写: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曹丕也有:草木摇落露为霜。杜甫之后,黄庭坚在《登快阁》中也将落叶写作落木: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树木、树叶、树枝,在诗人眼里,都可以用木来代指。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在形象思维中,木和叶的语感相差会大很多。
很多诗人都用木叶来描述秋景,譬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不但是描写秋风吹树木,也在表示落叶纷飞。
而“木”这个词语,还会让人联想到颜色,那种深褐色的深重,而“叶”却容易让人联想到青绿般的颜色。很显然,在本诗中,沉郁的色彩更加合适。
有歌手说,为了押韵,作词可以无所不用其极。这还是现代的白话文写作呢,更别提古代对韵脚*仄非常讲究的古诗了。将登高用七律的*仄来考察一下,可以看出这是属于仄起入韵的格式。
这个格式要求七律的*仄是:
中仄**仄仄*,中*中仄仄**。
中*中仄**仄,中仄**仄仄*。
中仄中**仄仄,中*中仄仄**。
中*中仄**仄,中仄**仄仄*。
虽然说很多美妙的古诗因为情怀悠长,有时候并不局限于*仄,但是大体的格式还是要遵守的。更何况,诗圣用词向来考究。杜甫这首《登高》,除了首联里的“猿”字稍微出律,其余完全合辙。
无边落木萧萧下——**仄仄**仄。不尽长江滚滚来——仄仄**仄仄*。怎么样,杜甫不愧是诗圣吧?
古时候的交通不如现在便利,所以那个时候的伐木工人在森林里砍了木材之后,想要将其运输出去就会非常困难。所以,他们因地制宜,找到了一个独特的、省力的运输方式——木排。
木排,在古代被称为“桴”,是运输木材的一种主要方式。伐木工人把木材砍好之后,用绳索等工具简单地将其*在一起,做成木排,然后把木排放到水中。
这种运输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力的消耗,因为它通过水的浮力和流动,让木排顺着水流而下,到达指定位置后,再由人打捞起来,然后搬运走。
同时,长江*地势险峻,江水湍急。所以,放木排这一古老的行业,就由此诞生了。杜甫登高望江,难免也会看到木排随水而下。所以,这无边落木还有一个解释就是:杜甫可能看到了真木头。
放木排这个行业,算是惊险、高危,且又生死无常了。从春秋战国时候起,放木排人的身影就一直存在,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才慢慢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不过,伐木通常情况下是在冬季进行,伐木工将木材砍伐之后,放置在那里,然后等到来年春江水暖了,再将木材编成木排放下去。
但是,杜甫登高的时间是深秋了,所以理论上他应该看不到大规模的放排的。但是,结束安史之乱的战乱后也说不准。所以,这个解释权当读个新鲜吧。
想想看诗人登高远望,秋风萧瑟,江水滚滚而下,奔腾不休。江上木排成行,随水而下,逝者如斯夫。*猿声不休,茫茫天际白鸟南飞。
诗人沉郁悲苦,身体老弱又思念故乡,他早年登楼时还能够写出: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而在夔州的时候,也只能自嘲的写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了。
杜甫写《登高》的时候已经五十六岁了,他从踌躇满志的壮年,到暮气深重的晚年,他在安史之乱的动荡中流离了整整八年。余生的时间,他亦在动荡的时节里颠沛飘荡。
他不但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民苦难和国家的忧患,精神和身体也都遭遇了许多折磨。但是他年华逐渐老去,沉郁忧患开始成为他诗作的底色。
写登高的时候,正是他准备归乡之时。然而动荡的时局让交通闭塞,这趟归家之行路途漫漫,三年后,杜甫病故在耒阳。正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作者:李清照
原文: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藉藉,木犀花。
注释:
1、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在唐五代时即将《浣溪沙》的上下片,各增添三个字的结句,成为“七、七、七、三”字格式,名曰《摊破浣溪沙》或《添字浣溪沙》。又因南唐李璟词“菡萏香销”之下片“细雨梦回”两句颇有名,故又有《南唐浣溪沙》之称。双调四十八字,*韵。
2、萧萧:这里形容鬓发华白稀疏的样子。
3、豆蔻:药物名,其性能行气、化湿、温中、和胃……豆蔻连梢:语见于张良臣《西江月》:“蛮江豆蔻影连梢。”熟水:当时的一种药用饮料。陈元靓《事林广记》别集卷七之《豆蔻熟水》:“夏月凡造熟水,先倾百盏滚汤在瓶器内,然后将所用之物投入。密封瓶口,则香倍矣……白豆蔻壳拣净,投入沸汤瓶中,密封片时用
之,极妙。每次用七个足矣。不可多用,多则香浊。”《百草正义》则说:“白豆蔻气味皆极浓厚,咀嚼久之,又有一种清澈冷洌之气,隐隐然沁入心脾。则先升后降,所以又能下气。”
4、分茶: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有云:“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由此可见,“分茶”是一种巧妙高雅的茶戏。其方法大致是用重茶匙取茶汤注盏中,技巧高超的“分茶”者能使盏中之茶水呈现出图案花纹,甚至文字诗句等。
5、酝藉:宽和有涵容。《汉书·薛广德传》:“广德为人,温雅有酝藉。”
6、木犀花:桂花属木犀科,木犀系桂花之学名。
赏析:
这首词创作于作者的晚年,是一首抒情词,主要写她病后的生活情状,委婉动人。词中所述多为寻常之事、自然之情,淡淡推出,却起扣人心弦之效。
“病起”,说明曾经长期卧床不起,此刻已能下床活动了。“萧萧”是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词中系相对病前而言,因为大病,头发白了许多,而且掉了不少。至此,作者即刻打住,下句另起一意。这个处理极妙,意思似乎是说,头发已经那样,何必再去管它,还是料理今后罢。这不仅表现了作者的乐观态度,行文也更简洁。
下面接写了看月与煎药。因为还没有全好,又夜里,作者做不了什么事,只好休息,卧着看月。“卧看”,是因为大病初起,身子乏力,同时也说明作者心情闲散,漫不经心,两字极为传神。“上”字说明此乃初升之月,则此残月当为下弦月,此时入夜还浅。病中的人当然不能睡得太晚,写得极为逼真。上句写的是衰象,此句却是乐事,表明作者确实不太以发白为念了。“豆蔻”为植物名,种子有香气,可入药,性辛温,能去寒湿。“熟水”是宋人常用饮料。分茶是宋人以沸水冲茶而饮的一种方法,颇为讲究。“莫分茶”即不饮茶,茶性凉,与豆蔻性正相反,故忌之。以豆蔻熟水为饮,即含有以药代茶之意。这又与首句呼应。人儿斜卧,缺月初上,室中飘散缕缕清香,一派闲静气氛。
下片写白日消闲情事。观书、散诗、赏景,确实是大病初起的人消磨时光的最好办法。“闲处好”一是说这样看书只能闲暇无事才能如此;一是说闲时也只能看点闲书,看时也很随便,消遣而已。对一个成天闲散家的人说来,偶然下一次雨,那雨中的景致,却也较*时别有一种情趣。俞*伯说这两句“写病后光景恰好。说月又说雨,总非一日的事情。”(《唐宋词选释》)所见极是。末句将木犀拟人化,结得隽永有致。“木犀”即桂花,点出时间。(m.ju.51tietu.net)本来是自己终日看花,却说花终日“向人”,把木犀写得非常多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木犀的喜爱,见出她终日都把它观赏。“酝藉”,写桂花温雅清淡的风度。“酝藉”一词,常用来形容学问渊深、胸怀宽博、待人宽厚的人中表率,如《归唐书·权德舆传》称他“风流酝藉,为缙绅羽仪”。木犀花小淡黄,芬芳徐吐,不像牡丹夭桃那样只以浓艳媚人,用“酝藉”形容,亦极得神。“酝藉”又可指含蓄香气而言。
此词格调轻快,心境怡然自得,与同时其他作品很不相同。通篇全用白描,语言朴素自然,情味深长。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登高: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历来有登高的*俗。
2、猿啸哀:指长江三峡中猿猴凄厉的叫声。《水经注·江水》引民谣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4、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风吹落叶的声音。
5、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6、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7、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8、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新*停止。重阳登高,例应喝酒。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晚年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上高台。历尽了苦难后双鬓已长满了白发,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这首律诗很特别,其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m.ju.51tietu.net)。就写景而言,有工笔细描(首联),写出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炼传神;有大笔写意(颔联),传达出秋的神韵。抒情则有纵的时间的着笔,写“常做客”的追忆;也有横的空间的落墨,写“万里”行程后的“独登台”。从一生飘泊,写到余魂残骨的飘零,最后将时世艰难归结为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错综复杂手法的运用,把诗人忧国伤民时,老病孤愁的苍凉,表现得沉郁而悲壮。难怪明代胡应麟《诗薮》说,全诗“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作者:李清照
原文: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注释:
1、萧萧:凄清冷落的样子。原为象声词,如风声、雨声、草木摇落声、马蹄声。《诗经·小雅·车攻》有“萧萧马鸣”,《楚辞·九怀·蓄英》有“秋风兮萧萧”,《史记·刺客列传》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琐窗:镂刻连锁纹饰之窗户。多本作锁窗,当以琐窗为胜。
2、酒阑:酒尽,酒酣。阑:残,尽,晚。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有“酒阑”,裴骃集解曰“阑,言希也。谓饮酒者半罢半在,谓之阑。”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有“白露凝兮岁将阑”,李善注曰“阑,犹晚也”。团茶:团片状之茶饼,饮用时则碾碎之。宋代有龙团、凤团、小龙团等多种品种,比较名贵。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
3、瑞脑:即龙涎香,一名龙脑香。
4、寒日:晚秋的霜晨,气温甚低,人们感觉不到阳光的热量,故称寒日。
5、琐窗:窗棂作连锁形的图案,名琐窗。琐,即连环,亦儿锁。
6、团茶:即压紧茶之一种。宋朝多制茶团。
7、瑞脑:一种熏香的名字,也叫龙脑,即冰片。
8、仲宣怀远:王粲,字仲宣,山阳高*人,建安七子之一。曾写《登楼赋》,以抒怀乡的情思。其中有“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悲旧乡之壅隔分,涕横坠而弗禁”之句。
9、随分:照例。
10、东篱菊蕊黄:化用陶渊明《饮酒二十首》的“采菊东篱下”句。
翻译:
深秋惨淡的阳光渐渐地照到镂刻着花纹的窗子上,梧桐树也应该怨恨夜晚来袭的寒霜。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秋天快要过去了,依然觉得白昼非常漫长。比起王粲《登楼赋》所抒发的怀乡情,我觉得更加凄凉。不如学学陶渊明,沉醉酒中以摆脱忧愁,不要辜负东篱盛开的菊花。
赏析:
这首词写秋景,寄乡愁,是一首典型的易安晚期作品。通篇从醉酒写乡愁,悲慨有致,凄婉情深。此词开头两句写寒日梧桐,透出无限凄凉。“萧萧”这里是萧条、寂寞之意。“琐窗”是雕有连琐图案的窗棂。“上”字写出寒日渐渐升高,光线慢慢爬上窗棂,含着一个时间的过程,表明作者久久地观看着日影,见出她的百无聊赖。梧桐早凋,入秋即落叶,“恨霜”即恨霜落其叶。草木本无知,所以,梧桐之恨,实为人之恨。从而借景抒情,绘出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寥。因为心情不好,只好借酒排遣,饮多而醉,不禁沉睡,醒来唯觉瑞胸熏香,沁人心脾。三、四两句分别着一“喜”字“宜”字,似乎写欢乐,实际它不是写喜而是写悲。“酒阑”谓饮酒结束的时候。“团茶”即茶饼,宋代有为进贡而特制的龙团、凤团,印有龙凤纹,最为名贵。茶能解酒;特喜苦茶,说明酒饮得特别多;酒饮得多,表明愁重。“瑞胸”,熏香名,又名龙脑,以龙脑木蒸馏而成。“宜”表面似乎是说香气宜人,实则同首句的寒日一样,是借香写环境之清寂,因为只有清冷寂静的环境中,熏香的香气才更易散发,因而变得更深更浓,更能使人明显感觉到。
上片叙事,主写饮酒之实“秋已尽,日犹长”写作者个人对秋的感受。“仲宣”句用典,以王粲思乡心情自况。王粲,字仲宣,山阳高*(今山东邹县)人,十七岁时因避战乱,南至荆州依刘表,不受重视,曾登湖北当阳县城楼,写了着名的《登楼赋》,抒发壮志未酬、怀乡思归的抑郁心情。这两句透露出词人孤身漂泊,思归不得的幽怨之情。深秋本来使人感到凄清,加以思乡之苦,心情自然更加凄凉。“犹”、“更”这两个虚词,一写主观错觉,(m.ju.51tietu.net)一写内心实感,都是加重描写乡愁。结句是为超脱语。时当深秋,篱外丛菊盛开,金色的花瓣光彩夺目,使她不禁想起晋代诗人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自我宽解起来:归家既是空想,不如对着尊中美酒,随意痛饮,莫辜负了这篱菊笑傲的秋光。“随分”犹云随便、随意。下片写饮酒之因,是对上片醉酒的说明:本来是以酒浇愁,却又故作达观之想,而表面上的达观,实际隐含着无限乡愁。李清照的这首词是其晚年流寓越中所作,词中表露的乡愁因和故国沦丧,流离失所的悲苦结合起来,其中的忧愤更深。
无边落木萧萧下的下一句是什么?
最佳答案: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出自:登高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河水东流宫阙尽,五陵松柏自萧萧”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河水东流宫阙尽,五陵松柏自萧萧。”这两句是说,滔滔河水,依旧东流,昔日繁盛一时的汉王朝,宫阙已尽,江山沦亡,五陵的松柏依然萧萧作响,显出一片悲凉。以汉喻唐,隐喻安史之乱后,唐王朝政事日非,唐室衰微,诗人深为国忧,写诗寄情。蕴藉深远,意境忧伤,耐人寻思其中意味。
长歌行
刘复 唐 乐府
淮南木落秋云飞,楚宫商歌今正悲。
青春白日不与我,当垆举酒劝君持。
出门驱驰四方事,徒用辛勤不得意。
三山海底无见期,百龄世间莫虚弃。
君不见金城帝业汉家有,东制诸侯欲长久。
奸雄窃命风尘昏,函谷重关不能守。
龙蛇出没经两朝,胡虏凭陵大道销。
河水东流宫阙尽,五陵松柏自萧萧。
①宫阙尽:指汉朝灭亡。
②五陵:指在渭水北岸今咸阳市附*的汉五陵。因地*都城长安,且迭次迁来许多富豪,风俗奢靡。
③萧萧:草木摇落声。
④长歌行:乐府篇名。
萧萧两字的古诗
带有马萧萧两个字的古诗
含有马和萧萧的古诗
萧萧两个字的古诗
有萧萧的古诗
含萧萧的古诗
古诗里的萧萧雨
带雾雨萧萧的古诗
萧萧的古诗大全
萧萧在古诗中的运用
带有萧萧两个字的名句古诗
带萧萧的诗句
小学带有萧萧两个字的古诗
萧萧班马鸣和白水绕东城的古诗
含有萧萧的四言古诗
描写萧萧冷的古诗
带萧萧的古诗词全诗
萧萧落叶的诗句
诗句中有萧萧的古诗
萧萧梧叶送寒声是谁的古诗
萧萧梧叶送寒声的古诗
古诗开头萧萧的是哪首
古诗三首萧萧的诗意
含有萧萧的古诗词
古诗里的萧萧雨意象
古诗夜书所见里的萧萧
秋风引古诗的萧萧指的是
用一首古诗写萧萧的诗句
萧萧梧叶送寒风的古诗
风萧萧兮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