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在古诗中的运用

关于萧萧在古诗中的运用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萧萧在古诗中的运用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萧萧在古诗中的运用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萧萧在古诗中的运用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52) 语录(26) 说说(29) 名言(21) 诗词(745) 祝福(7) 心语(143)

  • 风声萧萧诗歌

  • 诗歌
  • 风声萧萧诗歌(通用8首)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诗歌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歌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风声萧萧诗歌,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风声萧萧

      一双草鞋

      一身轻装

      一腔热血

      感慨声朗朗

      天昏昏兮国将破

      宝剑无用兮空自赏

      一声长叹

      一顶草帽

      一脸淡漠

      泪水似江海

      山巍巍兮流水清

      渐离击筑兮轲长吟

      一阵尘土

      一辆马车

      一声鞭响

      妻儿面憔悴

      尘滚滚兮马蹄疾

      永负佳人兮游侠儿

      一方陵墓

      一滴冷泪

      一丛荆棘

      抬头望苍天

      亭空空兮惟有风

      凌空飞去兮国士魂

      一妆红颜

      一声娇笑

      一身红裳

      伊人笑古弦

      弦铮铮兮妙手弹

      佳人奏琴兮百花残

      一把寒剑

      一群雄兵

      一颗人头

      宝剑挥自首

      旗猎猎兮兵压境

      我求将军兮一颗头

      一首清歌

      一些回忆

      一阵决绝

      酒壶留心间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我

      荆轲去也!

      多情的风

      多情的风,

      飞过绿色的高山,

      飞过蔚蓝的海洋,

    [阅读全文]...

2022-03-23 05:04:01
  • 关于萧萧的诗句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戴叔伦《三闾庙》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李清照《清*乐·年年雪里》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苏轼《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鱼玄机《赋得江边柳》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至今易水桥,寒风兮萧萧。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贾岛《易水怀古》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火龙鳞红叶萧萧,金兽眼黄花冉冉。——张可久《南吕·一枝花·湖上归长天》

    何事长江上,萧萧出塞吟。——刘长卿《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

    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 ——杜甫《立秋雨院中有作》

    衰发萧萧老郡丞, 洪州又看上元灯。——陆游《自咏示客》

    片片水上云,萧萧沙中雨。 ——杜甫《雨二首》

    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吴则礼《水龙吟·秋生泽国》

    渺渺洞庭野,萧萧黄鹤楼。——张俞《楚中作》

    苒苒中秋过,萧萧两鬓华。——苏轼《南歌子·再用前韵》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杜牧《秋浦途中》

    故人南去汉江阴,秋雨萧萧云梦深。 ——李端《江上送客》

    黄山横鹜晓成围,后骑萧萧万弩随。——宋祁《对猎》

    马嘶红叶萧萧晚,日照长江滟滟秋。—— 赵嘏《献淮南李仆射》

    秋雨天街凉,萧萧绿槐树。——梅尧臣《韩子华内翰见过》

    萧萧暗叶鸣秋雨,淅淅窗风战客灯。——张耒《宿咸*驿》

    坏檐破壁秋雨余,蛛网萧萧风满屋。——张耒《游楚州天庆观观高道士琴棋》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

    白露纷以涂涂兮,秋风浏以萧萧。——刘向《九叹》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江头杨柳树,秋雨更萧萧。—— 全室宗泐《秋江送别》

    萧萧春雨密还疏,景象三时固不如。——李建勋《春雨二首》

    空山多阴春雨足,饥马萧萧空伏枥。——张耒《感春三首·悠悠朝兴暮还息》

    漠漠水烟晚,萧萧枫叶飞。——权德舆《送卢评事婺州省觐》

    帆卷垂虹波面冷,初落萧萧枫叶。——朱敦儒《念奴娇·放船纵棹》

    枫叶萧萧桂叶碧,万里远来超莫及。——苏轼《竹枝歌》

    七十二湖烟雨岸,蓼花枫叶正萧萧。——释行海《送选上人》

    枫叶萧萧风阵长,东厢曝背资沧凉。——葛立方《卫卿叔自青旸寄诗一卷以饮酒果核殽味烹茶斋·客居贫病医无方》

    萧萧枫叶下,漠漠苇花秋。——段成己《临江仙·自笑荒才非世用》

    枫叶萧萧山月下,戍楼残火几家秋。——王恭《海城秋晚》

    临岐杯酒若为情,枫叶萧萧独雁鸣。——王恭《暮秋送客之塞上》

    秋*濒漾夕空,萧萧枫叶挂疏红。——陈继儒《缺题·其二》

    绽雪芦花纷历历,经霜枫叶莽萧萧。——朱多《雨》

    半窗白月炉烟断,枫叶萧萧乌夜啼。——苏钦《九座山中即事二首·红药青绫心已灰》

    黄梅雨细麦秋轻,枫叶萧萧江水*。——杨广《四时白纻歌二首·其二·江都夏》

    秋色萧萧枫叶丹,每听砧杵辄凭阑。——李英《关黄欧三文学枉过持陈二山人所寄赠章率尔酬答因订中秋之约》

    洞庭秋清夜何寂,蓬鬓萧萧枫叶村。——张本《山斋秋夜》

    林香冉冉流清梵,枫叶萧萧下小舟。——尹嘉宾《秋日寄受之太史》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秋雨留人意恋恋,水风泛树声萧萧。——陈与义《欲离均阳而雨不止书八句寄何子应》

    萧萧秋雨山中夜,负他他年对榻期。——李流谦《吊无为照老三首·六尺岩岩铁石姿》

    [阅读全文]...

2021-12-03 01:06:55
  • 带“萧萧”字的诗句全集

  •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李清照《清*乐·年年雪里》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陶渊明《咏荆轲》

    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佚名《去者日以疏》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皇甫松《梦江南·兰烬落》

    城外萧萧北风起,城上健儿吹落耳。——刘基《北风行》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郑燮《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纳兰性德《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佚名《驱车上东门》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杜甫《羌村》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元好问《秋怀》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贺铸《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凉叶下时心悄悄,空斋梦里雨萧萧。——耿湋《岐阳客舍呈张明府》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戴叔伦《过三闾庙》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杜牧《秋浦途中》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王珪《金陵怀古》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雨。——陈亮《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高适《重阳》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长风吹落西山上,满树萧萧心耳清。——皎然《山雨》

    试看一一龙蛇活,更听萧萧风雨哀。——苏轼《送贾讷倅眉》

    冉冉偏凝粉,萧萧渐引风。——元稹《新竹》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杜甫《秋雨叹三首》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王昌龄《太湖秋夕》

    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纳兰性德《菩萨蛮·黄云紫塞三千里》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鱼玄机《赋得江边柳》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杜牧《送隐者一绝》

    瘦玉萧萧伊水头,风宜清夜露宜秋。——钱惟演《对竹思鹤》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汪元量《秋日酬王昭仪》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王禹偁《官舍竹》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城岁月遥。——张祜《枫桥》

    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杜甫《立秋雨院中有作》

    萧萧华发满头生,深远蓬门倦送迎。——牟融《写意二首》

    八月西风蝉噪时,萧萧疏叶已辞枝。——寇准《成安秋望》

    [阅读全文]...

2021-11-30 07:36:27
  • 无边落木萧萧下全诗(无边落木萧萧下全诗及翻译注释)

  • 杜甫,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被后世誉为“诗圣”,他的诗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其诗被称为“诗史”。李白、杜甫和王维,他们是盛唐时期的三大诗人,但在当时,论名气,杜甫的名气相对要小不少。

    但是,自宋代开始,杜甫的名气直线上升,其诗作备受推崇。王安石曾说道:“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秦观亦盛赞道:“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 ”

    纵观杜甫的一生,坎坷不断,饱经磨难。他出生在官宦世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唐代“*体诗”的奠基人之一。家学渊源,使得杜甫自小就受到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这为他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杜甫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抱负,但现实却是残酷的,几次科举考试都落第,仕途失意 ,尤其是晚年生活过得很苦,靠朋友接济勉强度日,其诗《狂夫》中写道:“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

    无论生活过得再苦,再不如意,杜甫始终心忧天下,正如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

    杜甫极为擅长律诗,将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浑然天成。何为律诗?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在字句、押韵、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杜甫在律诗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他将这一诗体带向了新的高度。

    在杜甫所写的众多律诗中,这首《登高》是最出彩的一首,写于他穷困潦倒时,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古代文人有悲秋的情结,秋天到了,万木凋零,不免引发对人生的感叹,《楚辞》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刘禹锡亦有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 ”。这首《登高》有着很浓的悲秋情结。

    这首诗作于公元767年秋天,此时的杜甫离开了成都草堂,沿江南下,漂泊在异乡,生活依旧困苦,加之身体也很不好。一日,杜甫登高远望,看着眼前萧瑟的秋江景色,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古往今来,这首诗评价极高。有人赞扬道:“高浑一气,古今独步”;明代文学家胡应麟在《诗薮》中盛赞:“如海底珊瑚,瘦劲难明,深沉莫测,而力量万钧。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 ”。

    诗的前四句着重于写景,描绘了诗人所见所听,展现了一幅萧瑟荒凉的秋江画卷。猎猎秋风、高猿长啸、水清沙白的河洲以及盘旋飞舞的鸟儿,动静结合,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尤其是这个“哀”字用的直白巧妙,有很强的代入感,令人陷入哀伤的情境之中。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读来很是悲壮,既写出了秋天典型的景色,树叶落下,亦传达出时光易逝,英雄迟暮的感慨。“无边”与“不尽”这四个字,使得诗句更加的沉郁悲壮。

    诗的后四句主要写情,回归到诗人本身,抒发了诗人当时的感受,有独在异乡的孤独惆怅感,也有壮志未酬身先老的悲痛之情,愁绪万千,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

    一个“常”字表明了诗人常年漂泊在外,离乡万里,有着难以排解的孤独之感;一个“多”字生动地展现了英雄迟暮的悲痛之情。“潦倒新停浊酒杯”因为多病,诗人断了饮酒,内心的艰难苦恨更加难以排解,使得悲哀之感更加的强烈浓重。

    杜甫的这首《登高》对仗极为工整,字字精当,用字遣辞,浑然天成,景与情俱佳,境界高超,故这首诗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也就理所当然了。

    [阅读全文]...

2022-07-04 13:22:55
  • 无边落木萧萧下全诗_村居全诗

  • 经典
  • 七言绝句古诗、五言绝句古诗,这些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惜,也是千百年来,治愈文化创伤的良药!“励志的句子”网站为您整理《无边落木萧萧下全诗》,摘录经典的古诗绝句,供您参考。

    无边落木萧萧下全诗

    《登高》

    作者:杜甫

    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注释:

    1、登高: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历来有登高的*俗。

    诗意: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晚年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上高台。历尽了苦难后双鬓已长满了白发,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赏析: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这首律诗很特别,其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就写景而言,有工笔细描(首联),写出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炼传神;有大笔写意(颔联),传达出秋的神韵。抒情则有纵的时间的着笔,写常做客的追忆;也有横的空间的落墨,写万里行程后的独登台。从一生飘泊,写到余魂残骨的飘零,最后将时世艰难归结为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错综复杂手法的运用,把诗人忧国伤民时,老病孤愁的苍凉,表现得沉郁而悲壮。难怪明代胡应麟《诗薮》说,全诗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精选阅读

    烟花三月下扬州全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注释:

    1、黄鹤楼:中国着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诗意: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赏析: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调。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向往去广陵(即扬州),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阅读全文]...

2022-06-16 01:53:44
  • 风萧萧,雨瑟瑟打油诗

  • 风萧萧,雨瑟瑟打油诗

      梦碎,心相随,烛下镜前描素眉,吟诗赋词琴箫陪,月中孤雁南飞。指染伊人相思泪,满地残绪难追。

      思念,愁肠断,一地落花风吹散。寂寞情绪弥漫天,纷飞落花扑面。一腔柔情锁眉间,渐走渐离渐远。

      梦江南,滚滚泪流干。花前月下吟词赋,断桥斜影压窗前,今夜谁独眠。

      风萧萧,雨瑟瑟,相思孤雁难寄托,独守这寂寞。叶飘飘,雪落落,天地之间银妆裹,寒袭谁心窝。

      夜无眠,隔窗邀月伴。残红难掩憔悴容,盛装打扮颜色淡,蜡烛泪流干。

      烟雨朦胧江南,杨柳起舞湖畔。碧波泛轻舟,却被孤鸿打断。长叹!长叹!独人独舟独雁。

      昨晚月如勾,凉风突起染残秋。树叶纷纷沙沙闹,休休,独自把盏空饮愁。红烛泪干流,轻纱络帐掩护幽。早露点点滴滴落,偷偷,一缕晨霞锁眉头。

      夜深衾衣寒难睡。月苍白,星满地,风过帐前纱漫飞。勾起相思,吊出记忆,一腔愁滋味。昨日黄昏偏遇雨,憔悴孤雁情何寄。千万柔肠滴滴泪。梦醒心碎,一片痴迷,酒把灵魂醉。

      黎明暗,月半残,独守寂寞纱窗前。风呼唤,露湿衫。一寸相思,泪流千万。叹!叹!叹!夜无眠,愁增添,满腔思绪理还乱。曾盟山,今桑田。携手到老,风雨强拦。难!难!难!

      醉饮寂寞五更天,烛流干,月已残。独留孤寂、左右相陪伴。万般滋味在心头,独孤单,能谁言。预将心情折两段,斩不断,理还乱。满腔忧虑、憔悴了容颜。纵使相思葬花前,愁不去,绪增添。

    [阅读全文]...

2021-11-25 23:24:38
  •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 李清照
  •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作者:李清照

      原文: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注释:

      1、萧萧:凄清冷落的样子。原为象声词,如风声、雨声、草木摇落声、马蹄声。《诗经·小雅·车攻》有“萧萧马鸣”,《楚辞·九怀·蓄英》有“秋风兮萧萧”,《史记·刺客列传》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琐窗:镂刻连锁纹饰之窗户。多本作锁窗,当以琐窗为胜。

      2、酒阑:酒尽,酒酣。阑:残,尽,晚。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有“酒阑”,裴骃集解曰“阑,言希也。谓饮酒者半罢半在,谓之阑。”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有“白露凝兮岁将阑”,李善注曰“阑,犹晚也”。团茶:团片状之茶饼,饮用时则碾碎之。宋代有龙团、凤团、小龙团等多种品种,比较名贵。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

      3、瑞脑:即龙涎香,一名龙脑香。

      4、寒日:晚秋的霜晨,气温甚低,人们感觉不到阳光的热量,故称寒日。

      5、琐窗:窗棂作连锁形的图案,名琐窗。琐,即连环,亦儿锁。

      6、团茶:即压紧茶之一种。宋朝多制茶团。

      7、瑞脑:一种熏香的名字,也叫龙脑,即冰片。

      8、仲宣怀远:王粲,字仲宣,山阳高*人,建安七子之一。曾写《登楼赋》,以抒怀乡的情思。其中有“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悲旧乡之壅隔分,涕横坠而弗禁”之句。

      9、随分:照例。

      10、东篱菊蕊黄:化用陶渊明《饮酒二十首》的“采菊东篱下”句。

      翻译:

      深秋惨淡的阳光渐渐地照到镂刻着花纹的窗子上,梧桐树也应该怨恨夜晚来袭的寒霜。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秋天快要过去了,依然觉得白昼非常漫长。比起王粲《登楼赋》所抒发的怀乡情,我觉得更加凄凉。不如学学陶渊明,沉醉酒中以摆脱忧愁,不要辜负东篱盛开的菊花。

      赏析:

      这首词写秋景,寄乡愁,是一首典型的易安晚期作品。通篇从醉酒写乡愁,悲慨有致,凄婉情深。此词开头两句写寒日梧桐,透出无限凄凉。“萧萧”这里是萧条、寂寞之意。“琐窗”是雕有连琐图案的窗棂。“上”字写出寒日渐渐升高,光线慢慢爬上窗棂,含着一个时间的过程,表明作者久久地观看着日影,见出她的百无聊赖。梧桐早凋,入秋即落叶,“恨霜”即恨霜落其叶。草木本无知,所以,梧桐之恨,实为人之恨。从而借景抒情,绘出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寥。因为心情不好,只好借酒排遣,饮多而醉,不禁沉睡,醒来唯觉瑞胸熏香,沁人心脾。三、四两句分别着一“喜”字“宜”字,似乎写欢乐,实际它不是写喜而是写悲。“酒阑”谓饮酒结束的时候。“团茶”即茶饼,宋代有为进贡而特制的龙团、凤团,印有龙凤纹,最为名贵。茶能解酒;特喜苦茶,说明酒饮得特别多;酒饮得多,表明愁重。“瑞胸”,熏香名,又名龙脑,以龙脑木蒸馏而成。“宜”表面似乎是说香气宜人,实则同首句的寒日一样,是借香写环境之清寂,因为只有清冷寂静的环境中,熏香的香气才更易散发,因而变得更深更浓,更能使人明显感觉到。

      上片叙事,主写饮酒之实“秋已尽,日犹长”写作者个人对秋的感受。“仲宣”句用典,以王粲思乡心情自况。王粲,字仲宣,山阳高*(今山东邹县)人,十七岁时因避战乱,南至荆州依刘表,不受重视,曾登湖北当阳县城楼,写了着名的《登楼赋》,抒发壮志未酬、怀乡思归的抑郁心情。这两句透露出词人孤身漂泊,思归不得的幽怨之情。深秋本来使人感到凄清,加以思乡之苦,心情自然更加凄凉。“犹”、“更”这两个虚词,一写主观错觉,(m.ju.51tietu.net)一写内心实感,都是加重描写乡愁。结句是为超脱语。时当深秋,篱外丛菊盛开,金色的花瓣光彩夺目,使她不禁想起晋代诗人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自我宽解起来:归家既是空想,不如对着尊中美酒,随意痛饮,莫辜负了这篱菊笑傲的秋光。“随分”犹云随便、随意。下片写饮酒之因,是对上片醉酒的说明:本来是以酒浇愁,却又故作达观之想,而表面上的达观,实际隐含着无限乡愁。李清照的这首词是其晚年流寓越中所作,词中表露的乡愁因和故国沦丧,流离失所的悲苦结合起来,其中的忧愤更深。

    [阅读全文]...

2022-01-23 06:46:55
萧萧在古诗中的运用 - 句子
萧萧在古诗中的运用 - 语录
萧萧在古诗中的运用 - 说说
萧萧在古诗中的运用 - 名言
萧萧在古诗中的运用 - 诗词
萧萧在古诗中的运用 - 祝福
萧萧在古诗中的运用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