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雪梅其一和其二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雪梅其一和其二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雪梅其一和其二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雪梅其一和其二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一二年级苏轼写的古诗
苏轼是我国著名诗人,那么苏轼都写哪些经典诗词留在我们心中呢?下面是大编分享给大加苏轼写经典诗词,希望对大加有帮助。
【篇一:《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
加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倚帐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彀纹*,大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篇二:《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解鞍敧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篇三:《千秋岁》】
浅霜侵绿。发少仍新沐。
冠直缝,巾横幅。
美人怜我老,玉手簪黄菊。
秋露重,真珠落袖沾馀馥。
坐上人如玉。花映花奴肉。
蜂蝶乱,飞相逐。
明年人纵健,此会应难复。
须细看,晚来月上和银烛。
【篇四:《定风波》】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
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
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
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
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
牛山何必更沾衣。
【篇五:《菩萨蛮》】
天怜豪俊腰金晚。故教月向松江满。
清景为淹留。从君都占秋。
身闲惟有酒。拭问清游首。
帝梦已遥思。匆匆归去时。
【篇六:《满庭芳》】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加在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
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1、《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洒豚欲上时。
3、《饮湖上初晴后雨》
一二年级苏轼的古诗有哪些
苏轼是*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而且对茶道、茶艺等都有较深的研究,至今也流传的许多烩炙人口的咏茶佳作。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一二年级苏轼的古诗有哪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轼创作的散文《叶嘉传》,以拟人手法,形象地称颂了茶的历史、功效、品质和制作等各方面的特色。铁观音的功效苏轼一生,因任职或遭贬谪,到过许多地方,每到一处,凡有名茶佳泉,他都留下诗词。如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苏轼任徐州太守时作有《浣溪沙》一词:”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形象地再现了他思茶解渴的神情。
“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是描写杭州的”白云茶”。
“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是称颂湖州的”顾渚紫笋”。
苏轼还在《仇池笔记》中介绍了一种以茶护齿的妙法:
“除烦去腻,不可缺茶,然暗中损人不少。
吾有一法,每食已,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出而脾胃不知。
肉在齿间,消缩脱去,不烦挑刺,而齿性便若缘此坚密。
率皆用中下茶,其上者亦不常有,数日一啜不为害也。此大有理。”
而对福建的壑源茶,则更是推崇备至。他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一诗中这样写道:
仙山灵草温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后来,人们将苏轼的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与”从来佳茗似佳人”辑成一联,陈列到茶馆之中,成为一副名联。 苏东坡烹茶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他认为好茶还须好水配,”活水还须活火烹”。他还在《试院煎茶》诗中,对烹茶用水的温度作了形象的.描述。他说:”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以沸水的气泡形态和声音来判断水的沸腾程度。
苏轼对烹茶用具也很讲究,他认为”铜腥铁涩不宜泉”,而最好用石烧水。据说,苏轼在宜兴时,还亲自设计了一种提梁式紫砂壶。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种壶式命名为”东坡壶”。
苏轼对茶的功效,铁观音的功效也深有研究。在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在杭州任通判时,一天,因病告假,游湖上净慈、南屏诸寺,晚上又到孤山谒惠勤禅师,一日之中,饮浓茶数碗,不觉病已痊愈。便在禅师粉壁上题了七绝一首:
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苏轼的其它古诗名句: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相逢一醉是前缘。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人间有味是清欢。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此心安处是吾乡。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
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小学一二年级写雪的诗句
上课了,我恋恋不舍地望着窗外那洁白的雪花,心想:小雪花,多来一些,我要堆一个美丽的白雪公主;下面是有关小学一二年级学过的写雪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这三句诗句,是巧妙地运用了雪与梅花在颜色、季节以及她们给人以春天来临的希望上,进行了相互村托的描写。我们也可以借鉴作者的手法,把自然界中很多相关的事物,通过自己的合理想象,利用映村的方法,把事物写具体逼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元稹)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这两句诗的前半部分,描写的是典型的北方雪天的情景,"是典型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足不出户的恶劣天气。但是,诗句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自然景色抒发的情感,却是积极向上的,作者通过'千株玉、万朵云、琼枝',把北国的冬天变得温情脉脉,不在因雪而凌厉肃杀。作者把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表达的具体贴切。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必须与自己丰富的心理世界结合起来,才能真切感人。)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这两句诗是作者运用雪去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这是典型的借景生情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是借助对自然景色渲染,让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雪与春天,这是我们对诸多写雪的诗句最熟悉的。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饱满的热情和乐观的人生观。作者利用诗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画卷,提示我们联想春天的`美丽,正是文学作品对人思想的启迪。
燕上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这是李白直接描写大片雪花的诗句,我们可以直接引用来描写雪。我们要学*诗人通过细致观察、进行形象刻画的创作品质。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作)
这是作者经过大胆的想象,把雪写成是天上一场激战而飘下的龙鳞,赋予雪以侠客的性格。在环境氛围和心理感觉与之相适应时,可引用这比较独特诗句。
柳絮因风起(谢道蕴)
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沈佩)
这是雪与人的静思之情的很好结合,是封建社会才女的寂寥,窗内窗外人与雪的情景交融,反映了一定的社会背景,这是文学作品与一定的社会背景有联系的典型例子。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王安石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3、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4、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卢梅坡
5、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独酌》杜牧
6、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终南望余雪》祖咏
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柳宗元
8、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问刘十九》白居易
9、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高适
10、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卢纶
11、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风雪中作》白居易
12、商山风雪壮,游子衣裳单。四望失道路,百忧攒肺肝。——《商州客舍》孟郊
13、钟陵风雪夜将深,坐对寒江独苦吟。流落天涯谁见问,少卿应识子卿心。——《钟陵夜阑作》韦庄
14、同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玉圃花飘朵不匀,银河风急惊砂度。——《大雪歌》李咸用
15、恰当岁日纷纷落,天宝瑶花助物华。自古最先标瑞牒,有谁轻拟比杨花。——《奉和圣制元日大雪登楼》张义方
16、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送卢员外》薛涛
17、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观猎》王维
18、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学刘公干体》鲍照
19、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村雪夜坐》白居易
20、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子夜四时歌》南朝民歌
21、洛城无事足杯盘,风雪相和岁欲阑。树上因依见寒鸟,坐中收拾尽闲官。 ——《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书》刘禹锡
一二年级中秋节古诗
一二年级中秋节古诗,阅读是一个好*惯,我们*时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遇到了什么困难和挫折,一些美好的句子和祝福,表达我们心情和感情的句子可以让我们重新振作,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二年级中秋节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2、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3、同是瀛洲册府仙。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4、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5、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6、对风鹊残枝,露_荒井。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7、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8、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9、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1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1、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12、忆对中秋丹桂丛。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3、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14、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15、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6、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17、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18、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沈冤雪。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9、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0、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东篱展却宴期宽。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2、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3、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4、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辛弃疾《好事*中秋*上和王路钤》
5、分不尽,半凉天。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6、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7、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8、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9、何须如钩似玦,便相将、只有半菱花。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10、中秋佳月最端圆。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1、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12、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13、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4、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李商隐。《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6、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慧霖《闰中秋玩月》
17、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8、分明不受人间暑。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9、槁秸申酬,轮嗣布。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2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雪和梅的唯美古诗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雪和梅的唯美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一:暗香
不恋世间佳丽地,
独上寒山称骄子。
狂飙过尽绝胜处,
凌寒飘香九千里。
霞光照彻万仞山,
节烈垂尽千秋史。
生来爱斗三冬雪,
报春报得万民喜。
篇二:疏影
世间何处寻奇葩?
一剪寒梅凌天涯。
仙客对此欲归俗,
农夫叹绝忘桑麻。
流芳千载任风雪,
独呈丹心报中华。
谁道三冬无春色,
冰山高处万里霞。
篇三:梅花
{宋}王安石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篇四:雪梅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篇五: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篇六: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篇七: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篇八: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关于雪的古诗二年级
对于雪,历史上有无数文人墨客都难挡喜爱之情,纷纷挥毫写下作品。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雪的`古诗二年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对雪》
唐·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一剪梅古诗
在**淡淡的日常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剪梅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宋词〗
红藕香残玉簟秋①,轻解罗裳,独上兰舟②。云中谁寄锦书来③?雁字回时④,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
①红藕:红色的荷花。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
②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兰舟:用木兰木造的舟,词中多只泛用作舟的美称。
③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④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鉴赏
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一个首先要辨明的问题。根据题名为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记》引《外传》云:“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有的词选认为,此说“和作品内容大体符合。上片开头三句写分别的时令和地点;下片起句‘花自飘零水自流’回应这三句。这些都是写分别时情景,其他各句是设想别后的思念心情”(见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选》)。有的选本则认为,“就词的内容考察,是写别后的思念,并非送别”;开头三句也是写“别离后”的情景(见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李清照诗词选注》、1982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选注》)。玩味词意,比较两说,似以后一说为胜。首先,《琅嬛记》的记述本不可靠,如王学初在《李清照集校注》(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所指出:“清照适赵明诚时,两家俱在东京,明诚正为太学生,无负笈远游事。此则所云,显非事实。”何况《琅嬛记》本是伪书,所引《外传》更不知为何书,是不足为据的。当然,更重要的是应就词句本身来寻绎它的内容、推断它的写作背景。从上阕开头三句看,决不像柳永《雨霖铃》词所写的“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那样一个分别时的场面,而是写词人已与赵明诚分离,在孤独中感物伤秋、泛舟遣怀的情状。次句中的“罗裳”,固明指妇女服装;第三句中的“独上”,也只能是词人自述。至于以下各句,更非“设想别后的思念心情”,而是实写别后的眼前景、心中事。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一些词评家或称此句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或赞赏其“精秀特绝”(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说明这是“已凉天气未寒时”(韩偓《已凉》诗)。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这一兼写户内外景物而景物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一开头就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它的感情色彩。
上阕共六句,接下来的五句按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悬念。词人独上兰舟,本想排遣离愁;而怅望云天,偏起怀远之思。这一句,钩连上下。它既与上句紧相衔接,写的是舟中所望、所思;而下两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则又由此生发。可以想见,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无论在舟上或楼中,都是萦绕于词人心头的。
这首词上阕的后三句,使人想起另外一些词句,如“日边消息空沉沉,画眉楼上愁登临”(郑文妻孙氏《忆秦娥》),“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晏殊《诉衷情》),“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减字木兰花》),以及“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玉楼明月长相忆”(温庭筠《菩萨蛮》),“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绝”(冯延巳《三台令》),其所抒写的情景,极其相似。如果联系这首词的起句,还令人想到李益的一首题作《写情》的七绝:“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词与诗都写了竹*,写了月光,写了西楼,同样表达了刻骨的相思,对照之下,更觉非常相似。
词的过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以及“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之恨。词的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这两句也是上阕“云中”句的补充和引申,说明尽管天长水远,锦书未来,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深。前人作品中也时有写两地相思的句子,如罗邺的《雁二首》之二“江南江北多离别,忍报年年两地愁”,韩偓的《青春》诗“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这两句词可能即自这些诗句化出,而一经熔铸、裁剪为两个句式整齐、词意鲜明的四字句,就取得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的效果。这两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来看,从“一种相思”到“两处闲愁”,是两情的分合与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则诉说此情已由“思”而化为“愁”。下句“此情无计可消除”,紧接这两句。正因人已分在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
这首诗的结拍三句,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名句。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指出,这三句从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脱胎而来,而明人俞彦《长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两句,又是善于盗用李清照的词句。这说明,诗词创作虽忌模拟,但可以点化前人语句,使之呈现新貌,融人自己的作品之中。成功的点化总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仅变化原句,而且高过原句。李清照的这一点化,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王士禛也认为范句虽为李句所自出,而李句“特工”。两相对比,范句比较*实板直,不能收醒人眼目的艺术效果;李句则别出巧思,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两句来代替“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铺直叙,给人以眼目一新之感。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因而就在艺术上有更大的吸引力。当然,句离不开篇,这两个四字句只是整首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非一枝独秀。它有赖于全篇的烘托,特别因与前面另两个同样工巧的四字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前后衬映,而相得益彰。同时,篇也离不开句,全篇正因这些醒人眼目的句子而振起。李廷机的《草堂诗余评林》称此词“语意超逸,令人醒目”,读者之所以特别易于为它的艺术魅力所吸引,其原因在此。
雪梅古诗的一二句意思
古诗的一二
古诗的一二联
一二事的古诗
一二岁孩学的古诗
古诗的一二句
一二级的古诗
含一二的古诗词
一二字开头的古诗
有关一二字的古诗
形容一二字的古诗
古诗中的一二句
一二年写花的古诗
一二年带有山的古诗
古诗古人读书一二的
关于守岁的古诗一二句
高中必修一二的古诗
雪梅其一和其二的古诗
一二班口号
古诗三百首含一二的诗句
高一二班口号
秋月古诗一二句的理解
古诗词白居易的一二事
语文书一二单元的古诗
雪梅其二古诗梅与雪的关系
初一二班口号
雪梅的二首古诗其二
一二句七字第三句六字的古诗
一二班运动会口号
小学一二班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