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人类飞天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人类飞天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人类飞天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人类飞天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飞天梦现代诗歌欣赏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歌了吧,不同的诗歌,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诗歌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飞天梦现代诗歌欣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飞天梦
白昼抬起头
看见太阳闪耀光芒
黑夜在仰望
凝视繁星微弱点亮
几千几百年前
天空只是个梦想
几千几百年后
它仿佛*在身旁
飞天的希望之火
逐渐燃烧
燃烧到瑰丽的篝火
燃烧到熊火怒号
曾经的柔弱翅膀
渗透鲜血
它虽未真正飞上
却将梦想托上了那遥远的地方
这是一个故事
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
先人的血泪汗水
是它走到今天的足迹
人们渴望更高地方的空气
渴望更远地方的风景
宇宙苍穹
充盈着那么多诱人的谜
而我们
则努力揭开谜底
星球河系
承载着人类的探索欲望
许多人
为它用生命歌唱
当第一颗人造卫星飞上天空
当第一艘火箭来到宇宙中
当人类第一次离开大气的束缚
这些时刻
提醒人类
我们正在圆这个梦
请不要忘记
在很久很久以前
飞翔,仅是个梦
而实现它的过程
付出了太多人的牺牲
亲爱的朋友们
人类的飞天梦
是一次铺满鲜血的追梦历程
请尊敬每一次或成或败的飞翔
因为它们
为我们指引了探索宇宙的方向
自由的风
《梦圆飞天》阅读答案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梦圆飞天》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总结多年的经验,在考场上遇到阅读理解类的考试题,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较为快捷有效,当然这个程序不光指记叙文阅读,对其他文体的阅读也适用。
具体过程是:阅读理解题目——阅读文章——看清文章后面的试题——按试题要求回头有重点地再看原文——答题。《梦圆飞天》的阅读题的`答案应该怎么做?
梦圆飞天(节选)
“来到茫茫太空,我看到了神奇美妙的景色。弦窗外,阳光把飞船的太阳能帆板照得格外明亮,下面就是人类居住了一万多年的美丽的地球。尉蓝色的地球披着淡淡的云层,长长的海岸线在大陆和海洋间清晰可辩。飞船高速飞行着,一会儿白天,一会儿黑夜。黑白交替之间,地球的边缘仿佛镶了一道美丽的金边,景色十分迷人。”
啊!这就是杨利伟眼中的太空,这就是他眼中的地球。
阅读题
1、用修改符号改正第一自然段中的三个错别字。
2、找出文中一组*义词和一组反义词。
*义词__________ 反义词____________
3、请简要说说要读好这段话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就是杨利伟眼中的太空,这就是他眼中的地球。”句子中“这”指的是什么?请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语段。
5、读完这段文字,你的心情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来形容。
6、找出能概括这段话意思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弦(舷) 尉(蔚) 辩(辨)
2、美丽——美妙 黑——白
3、包含自豪之情感,语速适中,注意重音与停顿。
4、画线部分为双引号中的内容。
6、啊!这就是杨利伟眼中的太空,这就是他眼中的地球。
神九飞天诗词
水调歌头·赞蛟龙下海创世界之最
才揽九天月,又采五洋珠。蛟龙腾降深海,世界又惊殊。管它潮汹浪险,我自升潜有度。功力看征舻。突破七千米,万里任驰驱。欲强国,先靖海,展宏图。回眸旧恨,狼子欺我海门虚。清末船攻炮打,今日包抄围堵。罄竹亦难书。霸气凌人甚,海路抢时铺。
点绛唇·飞天探海
神九飞天,天宫交会凭灵羽。蛟龙探处,深浅随来去。大国征程,天海添新旅。望前路,风吹花雨,长剑乾坤拄。
飞天
银汉迢迢任往还,常邀星月瞰家山。
今朝又醒逍遥梦,闲驭神舟逛宇寰。
海天英雄
神舟添翼上苍穹,探宝蛟龙四海通。
宇殿晶宫开驿站,往来天地展雄风。
观天宫与神九对接有感
华夏频频喜报传,天宫神九正团圆。
嫦娥手捧桂花酒,翘首乡亲客广寒。
贺神九与天宫对接成功
神九扶摇奔太空,神州三杰进天宫。
十全十美圆佳梦,宇宙安家立大功。
飞天茅台和五星茅台哪个贵
飞天茅台和五星茅台哪个贵,酒文化在我们*也有了几千年的历史,茅台酒几乎所有人都非常的熟悉,是非常有名的,也有很多的种类,那么,飞天茅台和五星茅台哪个贵呢?一起看看吧。
飞天茅台比五星茅台贵。
市场指导价:飞天市场指导价为1499元/瓶,五星茅台酒为1489元/瓶。相差10元的原因是:飞天茅台酒配有2个小酒杯,五星茅台酒没有。
酒质方面:茅台方面已经明确表示过,五星和飞天酒质一样,不存在双重标准谁比谁更好的问题。
扩展资料
飞天茅台和五星茅台的区别:
1、酒质和外观的区别
在酒质这块飞天茅台和五星茅台并无区别,它们都是按照茅台酒的标准工艺来酿制的,一年的生产周期、四年储藏。
外观上飞天茅台的外观要精美,变化也更多。举个例子:飞天茅台在1958年就配上红票带了,而五星茅台到了1991年才配上红飘带。之所以在外观这块飞天茅台更好,是因为飞天茅台要出口。
在包装材质这块飞天茅台也要更好,当时用于内销的金轮牌茅台(五星茅台前身),使用的酒瓶为土陶瓶,而飞天茅台则是白瓷瓶。
2、收藏价值上的区别
在早期这两个的收藏价值绝对是不一样的,但是现在没多大区别了。早期飞天茅台主要用于出口,国内很难买到,所以早期的飞天茅台现存量很少。
物以稀为贵,所以同等年份、同等品相的飞天、五星,飞天价格会更高。现在飞天的产量早已经超过五星了,在稀缺性这块自然不占优势。
经常听到买茅台的人再三叮咛:要飞天的!五星的呢?不要!
难道是因为飞天茅台的酒质要比五星茅台好吗?
其实不是的。飞天茅台和五星茅台的酒质没有任何区别,甚至是用同一个批次的酒进行装瓶的,上午装飞天,下午装五星,有时候是两个小组的工作人员同时进行。总而言之,飞天和五星的酒质是没有区别的。
但飞天茅台比五星茅台要贵10-20块钱,而且在国内市场上,飞天茅台的受欢迎程度要远远高于五星茅台,业界也一直将53度飞天茅台作为标尺来衡量茅台酒价格的走势,大多数的定制茅台酒也是飞天茅台。
既然是同样的酒质,为什么五星茅台与飞天茅台会相差10-20块呢?
1、包装不同
因为飞天茅台一开始就是用作外销的,为了彰显国酒的品质,不论是酒瓶、包装、防伪方面都比五星好,显得高档一些。还有一点,飞天配2个小酒杯,五星则没有。
2、商标费用
因为“飞天”这个商标其实一开始是属于贵州省粮油进出口公司的,茅台酒厂每生产一瓶飞天茅台就要向贵州省粮油进出口公司支付一定的商标费用,而五星茅台就没有这个费用。
后来,在贵州省人民*以及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经多方协调,贵州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将其拥有的、注册于境外的“飞天”牌贵州茅台酒商标,以协议方式有偿归属于茅台酒厂,并支付许可使用费,拥有“飞天”商标所有权。直到2011年贵州茅台集团从贵州粮油收买了“飞天”商标,从而结束了多年的租用历史!
为什么要搞两个商标?
建国初期,地方国营的茅台酒厂成立后,最初注册商标为“贵州茅苔”,商标上端正中为工农携手图案,左右两边有波浪形线条,其下有“贵州茅苔酒”五个红色大字和“地方国营茅台酒厂出品”十个白色小字。
1956年3月,“苔”字被恢复为“台”字。1953年,茅台酒开始向国外销售,商标图案也改由金色麦穗和红色五星组成。麦穗在外,五星居中,注册商标为“车轮”牌,即今天“五星”商标的前身,寓意茅台酒是新*工农联盟的结晶。
随着*外交的发展,茅台也开始销往国外,由于是建国时期,国内有很多*势力,用茅台“五星”的标志拿来大做文章,被视为“政治商标”,对茅台开始进行攻击,恶意影响茅台的海外销售。
于是,**在1958年为了解决该问题,将出口茅台的标志“五星”改成了“飞天”。当时“飞天”只允许出口国外,“五星”只允许在国内销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商品出口时障碍减少了许多。“五星”茅台可以销往国外了,“飞天”茅台也可以在国内市场中销售,也就形成现在飞天与五星并存的情况。
1、包装不同:
因为飞天茅台一开始就是用作外销的,为了彰显国酒的品质,茅台酒厂也较重视飞天,不论是酒瓶、包装、防伪方面都比五星好,显得高档一些。
2、价格不同
每生产一瓶飞天茅台就要向贵州省粮油进出口公司支付一定的商标费用,而五星茅台就没有这个费用。还有一点,飞天配2个小酒杯,五星没有。所以飞天茅台比五星茅台贵一点。
3、商标不同
1954年5月1日,茅台酒厂成功注册了“金轮牌”商标,也就是那个麦穗围绕着五星的商标,这个商标就是五星茅台的前身。
实际上当年商标局注册的“飞天”商标共有两枚,它们都原属于贵州省粮油进出口公司,一枚是“飞天童子献酒图”,即如今飞天茅台瓶身上的那枚。
扩展资料
鉴别真假的方法:
一、从外包装纸盒上看:
1、看色泽:真品外包装色泽鲜艳,光泽度好,外体光滑;假的包装套色不准,无光泽。
2、看纸质:真品包装纸质柔软,有韧性;假的纸质粗糙,手感硬。
3、看外包装图案:用20倍放大镜仔细观察外包装酒瓶的瓶盖,真品的瓶盖上会出现几排*整的“国酒”字样;假的则排列不齐。
二、从内瓶上看:
1、瓶体商标识别:真品商标表面光滑、*整,字体颜色和图案清晰,左边的仙女头上有3颗珠子;假的则质地粗糙,色彩和图案不清晰。
2、瓶盖防伪标识识别:
(1)真品上的防伪标识用防伪识别器照射时,会出现英文字母“MT”字样,变换酒瓶角度,字时隐时现,并变色;假的虽然会出现“MT”字样,但不会随角度的改变而变化。
(2)真品的防伪标识,也就是那一条白色的纸,摸起来光滑;假的摸起来手感粗糙,并有白色粉末脱落。
3、瓶盖喷码识别:喷码位于茅台酒的瓶盖上,均由三行数字组成,第一行为出厂曰期,第二行为出厂批次,第三行为出厂不同批次计数序号。对此三行数据进行核对,其中出厂序号供应国内的为5位数,出口的为4位数,若在一箱酒里出现三行数据一样的酒,则其中必有一瓶假酒。
4、看瓶底:贵州茅台酒厂使用三个厂家供应的酒瓶。它们各自的标志是:正方形、“MB”和“CKK”。一箱酒里只能是相同的酒瓶类型。
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解释飞天茅台和五星茅台的关系大家就简单明了。茅台家族里有两个兄弟,现在大哥飞天茅台在国内发展,为国内人所熟知,也是最常见的,有人就以为只是大哥飞天茅台了,然而却不知道还有个兄弟在国外,偶尔国内也能看见,只是不常在。在建国初期五星作为出口销往国外,但却被认为是“红色政治”,一直受到排挤,就改用飞天茅台作为外销,五星茅台做内销。随着改革开放,国外的*人把飞天茅台带回国内,广受欢迎,此时五星茅台出国已经不再有障碍,就变成了五星茅台外销,就是现在这样。
一纸愁绪
几许情长
笔尖落下
墨香铺满纸笺
轻捻流年的烟尘
用最轻的温情
唤醒那千年的等待
轻瞥一眼的眷顾
撩起别样的心动
几许情意悠长
将思念放飞天漄
总*惯于
在茫茫人海中搜寻你的身影
总迷恋于
与你偶然相视的瞬间
总幻想于
不再独自思念的日子
总期盼于
只有你和我独处的世界
即使一切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即使一切是那难以触及的梦
但我——依旧坚持
说不清
那目光一瞬给予的心跳
道不明
为何会痴迷于你的背影
不想懂
只惟愿——
结局不是一个人的沉寂……
晚泊蒲类古诗
古诗原文
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
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
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
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
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
译文翻译
在边庭上望不见归处,客居万里心中充满忧愁。
山中之路依然向南断续绵延,黄河之源从北面流来。
晚风中夹杂着寒气,弯月照耀着边塞的秋景。
火灶通向军营的墙壁,报警的烽火飘上嘹望楼。
在边疆只要奋力作战,就会像班超一样得到封侯。
不要作兰山下投降的李陵,*白地让大汉帝国蒙受羞辱。
注释解释
次:在途中停留。
蒲类津:渡口名,在唐庭州蒲类县,今属新疆。
二庭:指匈奴的南庭、北庭。
客心:旅人之情,游子之思。
南属:向南延伸。
朔气:北方的寒气。
边秋:秋天的边塞。
军壁:军营周围的防守工事。
烽烟:烽火台报警之烟。
戍(shù)楼:边防驻军的嘹望楼。
龙庭:即龙城,汉代匈奴的政治中心。这里借指边塞突厥族的政治中心。
燕颔(hàn):形容相貌威武,有封侯之相。颔:下巴。
兰山:兰皋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薛仁贵兵败大非川以后,诗人随军征战到蒲类津,夜晚就地宿营时有感而发,将眼前景、心中情诉诸笔端,写下这首诗。
诗文赏析
诗歌以低沉的慨叹开头:“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说明此次战争进展的不顺利,未能旗开得胜,不能凯旋;归期遥遥,不能不令人哀愁。这里的“愁”不仅仅是个人的思亲念友恋乡,更主要是战争的发展形势无法令人乐观。敏感而富有侠气的诗人,不能不为国家和民族而担忧哀愁。“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这两句并不完全是状物写景,而兼有比兴之意,内涵极其丰富复杂。自南来的山路还条条连着中原土地,通往京城。而离家万里的'征人,眼望着归路不能归,却还要像北去的流水一样不断向前开拔;另一方面黄河源头的水流千里,据说还潜行地下,但终归流向了中国的腹地。征人们的心也如同这流水一般,不论奔赴哪里,始终系念着祖国家园,这是天性使然。诗人浮想联翩,构思奇特,措词朴实自然。“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抒写的是征人眼中的景色,渲染出一种边塞战场特有的悲凄、肃杀气氛。“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这里利用细节描写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行军的路上,灶火连成一片,营垒相接,声势浩大。这里没有直接写人的活动,但千军万马已跃然纸上。传递战报的烽烟直逼戍楼,一个“上”字,战火之紧急不言而喻。这两句诗照应题目,描绘出蒲类津宿营的真实状况。“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写交战前夜诗人的情感。汉班超曾在蒲类津打过仗,在西域立下不朽的功勋。诗人渴望能出现班超式的英勇人物,克敌制胜,赢得功名利禄。结尾“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是借汉李陵战败投敌之事表示宁死不屈的气概。按《旧唐书·薛仁贵传》记载,将军郭待封尝为鄯城镇守,但为耻居薛仁贵之下,不听从薛仁贵指挥,以致贻误战机,一败涂地。这首诗也有影射此事之意。
诗人产生的愁苦情怀,不仅是思归念家的情愫,更是对国家边塞境况的忧虑以及由此而激发的奋起迎敌、苦战到底的决心,不无针砭现实的意义。这首五言诗,以其积极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历来被诗论家所称道。其次诗人善于用典,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崇尚勇武、渴望建功、不耻降低职务等复杂而丰富的思想感情。全诗情感强烈,笔势波澜起伏,大笔勾勒与工笔刻画相得益彰。
描写有鸟类的古诗(精选125句)
古人写作的体裁是很广的哦,比如鸟就是一个很好的体裁,我们看看下面的描写有鸟类的古诗吧!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来源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2、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来源于杜甫的《绝句二首》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来源于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4、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来源于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来源于杜甫的《绝句》
6、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来源于王籍的《入若耶溪》
7、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来源于黄庭坚的《寄黄几复》
8、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来源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来源于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来源于柳宗元的《江雪》
1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来源于杜甫的'《春望》
12、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来源于李璟的《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13、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来源于辛弃疾的《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1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来源于贾岛的《题李凝幽居》
15、鸟向*芜远*,人随流水东西。——来源于刘长卿的《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16、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来源于晏殊的《破阵子·春景》
17、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来源于崔颢的《黄鹤楼登黄鹤楼》
1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来源于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19、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来源于刘彻的《秋风辞》
2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来源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21、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来源于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秋归辋川庄作》
2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来源于杜牧的《江南春》
2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来源于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
24、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来源于晏殊的《破阵子·春景》
2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来源于高适的《别董大二首》
2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来源于杜甫的《水槛遣心二首》
27、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来源于戴叔伦的《苏溪亭》
28、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来源于陈亮的《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29、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来源于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
30、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来源于岑参的《寄左省杜拾遗》
31、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来源于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
32、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来源于曹丕的《燕歌行二首·其一》
33、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来源于张先的《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34、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来源于赵嘏的《长安晚秋秋望秋夕》
35、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来源于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36、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来源于韦庄的《台城》
37、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来源于李白的《越中览古》
3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来源于王维的《鸟鸣涧》
39、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来源于李华的《春行即兴》
40、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来源于苏轼的《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41、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来源于白朴的《天净沙·秋》
42、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来源于卢纶的《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4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来源于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44、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来源于杜甫的《旅夜书怀》
45、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来源于杜甫的《孤雁后飞雁》
46、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来源于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7、十里青山远,潮*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来源于仲殊的《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48、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来源于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49、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来源于杜甫的《孤雁后飞雁》
描写飞雪的古诗词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飞雪的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问刘十九
百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篇2: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百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
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篇3: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篇4: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篇5:夜雪
百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篇6: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百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篇7:雪梅·其一
卢梅坡
飞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百,雪却输梅一段香。
篇8: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篇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篇10:北风行
李百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满江红岳飞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满江红岳飞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
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头发竖了起来。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满江红》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满江红》赏析
岳飞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翻助郁闷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着“潇潇雨歇”四字,笔锋微顿,方见气度渊静。
开头凌云壮志,气盖山河,写来气势磅礴。再接下去,作者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个字,出乎意料,令人叫绝,此十四字,如见将军抚膺自理半生壮志,九曲刚肠,英雄正是多情人物。功名是其所期,岂与尘土同埋;驰驱何足言苦,堪随云月共赏。(此功名即勋业义,因音律而用,宋词屡见)试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识见!
过片前后,一片壮怀,喷薄倾吐:靖康之耻,指徽钦两帝被掳,犹不得还;故下言臣子抱恨无穷,此是古代君臣观念。此恨何时得解?功名已委于尘土,三十已去,至此,将军自将上片歇拍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勉语,说与人体会。雄壮之笔,字字掷地有声!
以下出奇语,现壮怀,英雄忠愤气概,凛凛犹若神明。金兵入据中原,止畏岳家军,不啻闻风丧胆,故自岳飞言,“匈奴”实不足灭,踏破“贺兰”直捣黄龙并非夸大其辞。“饥餐”、“渴饮”一联合掌;然只有如此才足以畅其情、尽其势。未至有复沓之感者,以其中有真气在。
有论者设:贺兰山在西北,与东北之黄龙府,遥距千里,有何交涉?那克敌制胜的抗金名臣老赵鼎,他作《花心动》词,就说:“西北欃枪未灭,千万乡关,梦遥吴越”;那忠义慷慨寄敬胡铨的张元干,他作《虞美人》词,也说:“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这都是南宋初期的爱国词作,他们说到金兵时,均用“西北”、“楼兰”(汉之西域鄯善国,傅介子计斩楼兰王,典出《汉书·西域传》),可见岳飞用“贺兰山”和“匈奴”,是无可非议的。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腔忠愤,丹心碧血,倾出肺腑。用文学家眼光视之结束全篇,神气十足,无复豪发遗憾,令人神旺,叫人起舞。然而岳飞头未及白,金兵自陷困境,由于奸计,宋皇朝自弃战败。“莫须有”千古奇冤,闻者发指,岂可指望他率军协同中原父老齐来朝拜天阙哉?悲夫。
词不以文字论长短,若以文字论,亦当击赏其笔力之沉厚,脉络之条鬯,情趣之深婉,皆不同凡响,倚声而歌,乃振兴中华之必修音乐艺术课也。
《满江红》写作背景
岳飞 (1103-1141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建炎三年(1129年)秋,兀术南侵,改任建康(今江苏南京)留守的杜充不战而降。金军得以渡过长江天险,很快就攻下临安、越州(今绍兴)、明洲等地,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岳飞率孤军坚持敌后作战。他先在广德攻击金军后卫,六战六捷。又在金军进攻常州时,率部驰援,四战四胜。次年,岳飞在牛头山设伏,大破金兀术,收复建康,金军被迫北撤。从此,岳飞威名传遍大江南北,声震河朔。七月,岳飞升任通州镇抚使兼知泰州,拥有人马万余,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骁勇的抗金劲旅“岳家军”。
绍兴三年,岳飞因剿灭李成、张用等“军贼游寇”,得高宗奖“精忠岳飞”的锦旗。次年四月,岳飞挥师北上,击破金傀儡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岳飞也因功升任清远军节度使。同年十二月,岳飞又败金兵于庐州(今安徽合肥),金兵被迫北还。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率军镇压了杨么起义军,从中收编了五、六万精兵,使“岳家军”实力大增。
绍兴六年,岳飞再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镇守鄂州(今武昌)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满江红》创作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词中有多处可以用来证明这一观点“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两句历来是考证《满江红》作者问题最为关键的内容,但几乎所有的解释都不够准确。
认为《满江红》是岳飞所作的,都把时间定于岳飞第一次北伐,即岳飞30岁出头时。如邓广铭先生就持此说。
这一观点其实是错误的,理由有五:
一是当时的岳飞无论就其阅历资历还是心境,根本不具备写出像《满江红》那样悲愤交加、气势磅礴的内涵与底气。那时的岳飞正仕途辉煌踌躇满志,怎么可能满腔悲愤“怒发冲冠”?怎么可能觉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又何来气度“待重头收拾旧山河”?
二是岳飞当时对功名非常重视,并在其诗词中经常有所流露。如写于绍兴二、三年秋屯驻江州时的《题翠岩寺》中“功名直欲镇边圻”,以后的《小重山》中“白首为功名”,表明当时岳飞头发已白,仍然有心功名。直至绍兴十年大破金军前,岳飞在《寄浮图慧海》中依然表明“功业要刊燕石上”。这些同期及以后的诗词表明,当时的岳飞非常重视功名。
三是《满江红》一经问世即广泛流传,如此非同寻常之作,如果真是岳飞三十岁青云直上之时所作,岂能就此湮没不见踪影?
四是不理解“三十”与“八千”。这是关键中的关键,几乎所有研究此词的学者都把“三十”看作是“三十岁”,因此认定此词作于岳飞30岁出头。实际上这里是指“三十年”,即三十年的功名。封建社会的功名是从幼时求学开始的,并非一出生就能追求的。岳飞自幼时*武读书到入狱前,正好30年上下,是个约数。“八千”也是个约数,只是表示征战路程的艰辛和漫长。
五是不理解“尘与土”与“云和月”的含义。前者是指一钱不值,因为岳飞到入狱时才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历来非常重视的功名原来毫无价值。后者是指竹篮打水,岳飞十年征战,功毁一旦。如此,此二句就一目了然了:一生追求的功名其实一钱不值,一生漫长的征战最后前功尽弃。
由此可以大致框定:《满江红》应该诞生在岳飞于绍兴十年七月下旬奉诏被迫班师到入狱之间的一年多时间里。 “怒发冲冠”和“仰天长啸”。此二句从未有人做过详细考证,却是界定《满江红》具体创作时间的重要依据之一。从字面看,显示岳飞的愤怒到了极致。在那段时间里,岳飞究竟何时最为愤怒?在班师途中,岳飞撕心裂肺悲愤交加:“所得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随后,岳飞又被剥夺了兵权,听命于可耻屈辱的和谈。但真正令岳飞“怒发冲冠”的,当是得知对自己的陷害之时。有位好心的部将设法通知正在庐山的岳飞关于王俊上告张宪“背叛” 的消息。岳飞立刻明白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从不许胜利到屈膝求和,再到陷害忠良,要加害自己,此时的岳飞终于忍不住“怒发冲冠”而“仰天长啸”,应该是顺理成章的。查张宪入狱应该是在绍兴十一年九月上旬后,岳飞是十月上旬下庐山的。因此,《满江红》的诞生理当就在其间的二十多天里。 “潇潇雨歇”。此句亦从未有人考证,诗词是情景交融的,“潇雨”一词诗人总是用来形容秋天的冷雨,“歇”显然是指雨的断断续续。于是此句也就清楚了:秋雨绵绵时断时续。此句既点明了作者是在秋雨中创作,也反映了作者心情的郁闷和沉重。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们历来总是把“等闲”看作虚词,其实不然,它应该是岳飞当时真实处境的具体写照。在此前数年岳飞所作的词中,已有“白首为功名”,表明岳飞那时的头发已经斑白。在随后军事上指挥的一系列重大战役,以及在政治上受到的一系列沉重打击,显然在催白岳飞的头发。因此,岳飞当然不甘心少年时就有的理想就此破灭。查岳飞一生征战,三十岁时正忙得不可开交,谈何“等闲”,唯独到快四十岁时却成为一个无职无权之人而被迫闲散在野,其内心之悲切和壮志之不已的激烈冲突可想而知。
上述考证表明,《满江红》的内容完全符合岳飞入狱前的年龄、心情和处境。 岳飞创作《满江红》的具体地点是在庐山东林寺,解读的密码,就隐藏在词的字里行间 东林寺建于东晋大元九年(384年),南面庐山,北倚东林山,环合四抱,有如城廓,是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岳飞与庐山有不解之缘。绍兴六年,岳飞因母亡守丧,岳母坟就在庐山。绍兴七年,也因故回到庐山。岳飞与东林寺主持慧海关系非常密切,曾专门作诗《寄浮图慧海》。《满江红》中有三处“密码” 可以用来界定其诞生地点就在东林寺。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历来都公认《满江红》是登高而作,却不知岳飞的`具体所处,只得含糊解释成某处高楼,其实当时岳飞就在东林寺,因为《满江红》的开篇就隐藏着创作地点的秘密。 庐山东林寺有一则著名的典故。东林寺门口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名虎溪,要进东林寺就必须经小溪上的虎溪桥。据传说,东晋时东林寺主持慧远在寺院深居简出,人们称之为“影不出山,迹不入俗”。他送客或散步,从不逾越寺门前的虎溪。如果过了虎溪,寺后山林中的神虎就会吼叫起来。有一次,慧远与来访的诗人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谈得投机,送行时不觉过了虎溪桥,后山的神虎立刻就长吼不止,三人相视大笑。这个文坛佳话,称为“虎溪三笑”,一直流传至今。由于此虎是守寺护僧之神,因此在虎溪桥畔有一头石虎怒目而视凭栏而踞。了解了虎溪桥畔的神虎和这则典故,就很容易看出,岳飞看着秋雨中威武不屈的石虎触景生情,利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把自己比作了护国看家的神虎,眼看着赵构们“越界”而“仰天长啸”,这才有后面的“饥餐胡虏肉”和“渴饮匈奴血”之词。
《满江红》的词韵隐藏着其诞生地点的第二个秘密。唐朝大诗人李白在游东林寺时有一首诗,名为《庐山东林寺夜怀》: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冥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湛然冥真心,旷绝断出没。李白写诗是抒怀,岳飞作词也是抒怀,而且《满江红》正是步了《庐山东林寺夜怀》的韵,特别是“阙”、“月”和“歇”这三个押韵的字都是来自李白的诗。更能说明问题的是《满江红》中有 “壮怀”与“壮志”。按理说,同一首诗词中用两个相同的字是犯忌的,因此比较少见。但李白的诗却有“天香”与“天乐”。两个“壮”对两个“天”,显然绝非巧合。而且,还能明显看出《满江红》的“天阙”也应该是受到了李白两个“天”的影响。 李白在东林寺还写过另一首诗,名为《别东林寺僧》:“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满江红》中也可以看出追随这首诗的痕迹。“凭栏处”正是“送客处”的模仿,“长啸”无疑是“猿啼”的翻版。《满江红》中的神虎精神更是与李白“过虎溪” 的畏惧形成鲜明比照。 “朝天(金)阙”。此句隐藏着解读《满江红》诞生地点的第三个秘密。此句自《满江红》现世以来从未见有人作出过合乎逻辑的解释,因为不了解其中也隐藏着一个东林寺的典故。 一般寺院的主殿称为大雄宝殿,但东林寺的主殿称“神运宝殿”。相传慧远初到庐山选择结庐之处,认为东林寺址在丛林之中,无法结庐,打算移到香谷山去结庐。夜梦神告:“此处幽静,足以栖佛”。是夜雷雨大作,狂风拔树。翌日该地化为*地,池中多盛良木,作为建寺之材。“神运”之名,由此而来。 有了这则典故和前述的铺垫,此句就能理解了,其实很简单,也很直白,就是在功成之日再来朝拜东林寺的“神运宝殿”,因为神是天神,“神运宝殿”就象征着天上的宫阙。岳飞自比神虎,理当朝拜天阙。 还要解释一下,此句为何历来有“天”与“金”二说。很可能岳飞在奋笔疾书一气呵成《满江红》之际,于最后收笔时有了点犹豫。他先用了“金”字,当然决不是朝拜皇帝的金銮宝殿,而是朝拜金碧辉煌的神运宝殿。岳飞在诗词中把佛像称为“金仙”,如建炎四年四月十二日《广德军金沙寺壁题记》中的“陪僧僚谒金仙”。毕竟是身在佛寺,理当朝拜佛祖金身。但岳飞继而又改为“天”字,一来以避深恶痛绝的“胡虏”之“金”,二来受李白的影响以映衬东林寺神运宝殿的典故,三来更能暗合自比的神虎形象。由于“天”与“金”在词中的基本含义相通,就不能排除岳飞原作中的修改,而抄者忠于原词照录的可能。由于后来者在誊抄或刻录时只能二选其一,于是有了“朝天阙”与“朝金阙”两种版本。
《满江红》蕴含的典故,清楚地表明其诞生地就在庐山东林寺。 多少年来,人们研究《满江红》,为寻找岳飞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费尽周折而不得。对《满江红》的上述破解,终于使人看到了岳飞真实的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男,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
岳飞的文才同样卓越,其代表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辑有文集传世。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资治通鉴·汉纪三》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朱彝尊《忆少年·飞花时节》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春景》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六韬·武韬·发启》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内篇·逍遥游》
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查德卿《蟾宫曲·怀古》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白朴《天净沙·秋》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杜甫《赠李白》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贺铸《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苏轼《东栏梨花》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二首》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曲江二首》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小窗幽记·集醒篇》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李贺《苦昼短》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苏轼《陌上花三首》
描写人类飞天的古诗
飞天的古诗事
与飞天梦的古诗
飞天的古诗词
飞天的诗句
飞天诗句
幻想飞天的古诗
描写飞天图的古诗
飞天有关的古诗词
写敦煌飞天的古诗
含有飞天镜的古诗
有关飞天梦的古诗
形容飞天的诗句
形容凤凰飞天的古诗
描写飞天的诗句
敦煌飞天诗句
关于飞天的古诗句
关于飞天揽月的古诗
夸张但是又可以飞天的古诗
关于飞天的诗句
敦煌飞天的诗词
敦煌飞天的古诗词
赞美天女飞天的古诗句
描写飞天的句子
赞美敦煌飞天女的古诗
描写敦煌飞天的诗句
关于敦煌飞天的诗句
古诗中鸭知暖春先飞天的上句
飞天小女警口号
杨玉环飞天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