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钟楼鼓楼的古诗词

关于关于钟楼鼓楼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钟楼鼓楼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钟楼鼓楼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钟楼鼓楼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75) 说说(121) 名言(6) 诗词(9k+) 祝福(58) 心语(1)

  • 含有楼字的古诗词 带楼字的诗词名句

  •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春恨》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红楼梦·第九十一回》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蒋捷《虞美人·听雨》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景》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第五回》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春恨》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李益《写情》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红楼梦·第二十八回》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红楼梦·第一回》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晏几道《清*乐·留人不住》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阅读全文]...

2022-05-27 16:22:09
  • 黄鹤楼古诗词

  • 黄鹤楼古诗词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黄鹤楼古诗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黄鹤楼: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李白的。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

      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译文:

      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赏析:

      这首诗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种少年刚肠的,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而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多了点诗意,少了份。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他当快意的时候,所以眼里所看到的无不是惬意。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得很,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广陵,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李白渴望去扬州之情溢于言表。

      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最后一句是眼前景象,但又不单纯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创作背景:

      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并很快成了挚友。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3.之:往。

      4.广陵:即扬州。

      5.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6.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7.尽:消失。

      8.唯见:只见。

      9.天际:天边。

      古诗赏析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 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阅读全文]...

2022-06-10 05:35:25
  • 黄鹤楼古诗词

  • 黄鹤楼古诗词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黄鹤楼古诗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题北榭碑

      唐代: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译文

      一旦成为贬谪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

      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使这五月的江城又见到纷落的梅花。

      注释

      郎中:官名,为朝廷各部所属的高级部员。钦:当是史郎中名。一作“饮”。王琦《李太白全集》注本谓史钦,其生*不详。黄鹤楼:古迹在今湖北武汉,今已在其址重建。

      迁客:被贬谪之人。去长沙:用汉代贾谊事。贾谊因受权臣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曾写《吊屈原赋》以自伤。

      江城:指江夏(今湖北武昌),因在长江、汉水滨,故称江城。落梅花:即《梅花落》,古代笛曲名。

      赏析

      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他的自我辩白之意。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有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来说十分遥远,充满了隔膜。望而不见,诗人不免感到惆怅。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他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

      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集》对此调的题解说:“《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使诗人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同时使诗人联想到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的历史传说。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所以《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是很有见解的。清代的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唐诗别裁》卷二十)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以“语*情遥、含吐不露”见长,使读者从“吹玉笛”、“落梅花”这些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诗人的弦外之音。

      此外,这首诗还好在其独特的艺术结构。诗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按闻笛生情的顺序去写,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半部分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3.之:往。

      4.广陵:即扬州。

      5.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6.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7.尽:消失。

      8.唯见:只见。

      9.天际:天边。

      古诗赏析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 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 诗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紧承首句,写送 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季节。诗人用“烟花”修饰“三月”,不仅传神地写出烟 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那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 当。李白对友人的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羡。“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清丽明快的诗句,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当友人扬帆远去 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从《李太白集》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在《赠孟浩然》中,李白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 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是多么敬佩,两人的情谊是多么深厚。

      诗的第三、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鲜明的形象。 “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 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 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 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另外在诗歌的用韵上,诗人也颇具匠心地选择了“楼”“州”“流”三个声调悠扬的韵脚,吟诵起来余音袅袅。这与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 目送神驰、情意绵绵的神态十分吻合。再加上语言清丽自然,意境雄浑开阔,这首诗真是令人越读越爱,百读不厌,无怪乎千古传颂。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品评李太白七绝的艺术特色时说:“七言绝句以语*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 有焉。”李太白的七绝在诗坛上的确是独步了。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考试中考察古诗的大体内容,在准备考试时,可以做复*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诗词类题。

      古诗原文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译文翻译

      向东眺望黄鹤山,只见黄鹤山威势雄伟横出于半空之中。

    [阅读全文]...

2022-05-05 20:19:07
  • 描写黄鹤楼的古诗词

  • 阅读,文学
  • 描写黄鹤楼的古诗词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黄鹤楼的古诗词,欢迎阅读。

      《望黄鹤楼》

      唐·李白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

      唐·李白

      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菩萨蛮·黄鹤楼》

      现代·泽东

      茫茫九派流*,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黄鹤楼》

      唐·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黄鹤楼》

      唐·贾岛

      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情对落晖!

      《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

      宋·苏轼

      黄鹤楼前月满川,抱关老卒饥不眠。

      夜闻三人笑语言,羽衣着履音空山。

      非鬼非人意其仙,石扉三叩声清圆。

      洞中铿鋐落门关,缥渺入石如飞烟。

    [阅读全文]...

2021-12-05 16:32:14
  • 诗名含有楼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楼字的诗词

  • 秦楼月·楼阴缺

    范成大〔宋代〕

    楼阴缺,栏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黯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新楼诗二十首·北楼樱桃花

    李绅〔唐代〕

    开花占得春光早,雪缀云装万萼轻。

    凝艳拆时初照日,落英频处乍闻莺。

    舞空柔弱看无力,带月葱茏似有情。

    多事东风入闺闼,尽飘芳思委江城。

    发苏州后登武丘寺望海楼(一作望梅楼)

    刘禹锡〔唐代〕

    独宿望海楼,夜深珍木冷。僧房已闭户,山月方出岭。

    碧池涵剑彩,宝刹摇星影。却忆郡斋中,虚眠此时景。

    过襄阳楼呈上府主严司空楼在江陵节度使宅北隅

    元稹〔唐代〕

    襄阳楼下树阴成,荷叶如钱水面*。拂水柳花千万点,

    隔林莺舌两三声。有时水畔看云立,每日楼前信马行。

    早晚暂教王粲上,庾公应待月分明。

    新楼诗二十首。杜鹃楼

    李绅〔唐代〕

    杜鹃如火千房拆,丹槛低看晚景中。繁艳向人啼宿露,

    落英飘砌怨春风。早梅昔待佳人折,好月谁将老子同。

    惟有此花随越鸟,一声啼处满山红。

    登黄鹤楼在武昌汉阳门内城上作楼*江

    王缜〔明代〕

    缘城屈曲上层楼,楼外长江日夜流。黄鹤有情终在楚,赤松无路可封留。

    诗从崔颢风骚少,笛傍桓伊曲调幽。日暮东风飞鸟散,白云红叶两悠悠。

    翠楼吟 烟雨楼

    薛时雨〔清代〕

    浅溜蜻蜓,深藏鸂鶒,绿波四围萦护。芳辰供眺览,有多少、画船箫鼓。

    宜烟宜雨。便雨霁烟消,也饶佳趣。倪迂谱。只应郊外,远山添取。

    日暮。纵目登临,觉此身清旷,予怀欲诉。一官资坐镇,争名胜、荒凉如许。

    颓垣废础。问大地楼台,几人支拄。宴延伫。一湖春水,满天晴絮。

    登咸阳北寺楼(一作登感化寺楼)

    张籍〔唐代〕

    高秋原上寺,下马一登临。渭水西来直,秦山南向深。

    旧宫人不住,荒碣路难寻。日暮凉风起,萧条多远心。

    宿开元寺楼(一作宿开元寺西楼闻歌感赋)

    许浑〔唐代〕

    谁家歌袅袅,孤枕在西楼。竹色寒清簟,松香染翠帱。

    月移珠殿晓,风递玉筝秋。日出应移棹,三湘万里愁。

    十楼怀古 其四 黄鹤楼

    何乔新〔明代〕

    黄鹤高楼渺烟雾,黄鹤飘飘不知处。我曾凌风登此楼,但见苍茫汉阳树。

    我闻羽士徐佐卿,化为黄鹤朝太清。云衢偶尔中金镞,戛然惊飞入杳冥。

    锦袍仙人昔曾到,醉眼摩挲睨晴昊。倚阑招鹤鹤不来,槌碎琼楼委荒草。

    楼前大别高崔嵬,楼下长江滚滚来。仲谋孟德今何在,空遗陈迹后人哀。

    我本芙容城里客,谪在尘寰归未得。月明黄鹤倘来归,便欲乘之溯空碧。

    [阅读全文]...

2022-04-02 20:35:46
  • 黄鹤楼古诗词5篇

  • 黄鹤楼古诗词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黄鹤楼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晴川:指白日照耀下的汉江。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位于长江、汉水夹角地带,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鹦鹉洲:位于汉阳东南二里长江中,后渐被江水冲没。东汉末年,黄祖杀祢衡而埋于洲上,祢衡曾作过《鹦鹉赋》,*因称其洲为鹦鹉洲。

      这首诗的意思是: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黄鹤楼: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李白的。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

      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译文:

      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赏析:

      这首诗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种少年刚肠的,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而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多了点诗意,少了份。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他当快意的时候,所以眼里所看到的无不是惬意。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得很,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广陵,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李白渴望去扬州之情溢于言表。

      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最后一句是眼前景象,但又不单纯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创作背景:

      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并很快成了挚友。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古诗原文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阅读全文]...

2022-06-26 01:03:28
  • 浅析古诗词中小楼一词的文化意蕴

  • 文化
  • 浅析古诗词中小楼一词的文化意蕴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浅析古诗词中小楼一词的文化意蕴,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唐词人李煜和南宋诗人陆游在各自的作品《虞美人》和《临安春雨初霁》(同时入选高中语文第三册教材)中,都提到“小楼”一词,同为“小楼”,却有各自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一、思念之楼

      由南唐的末代皇帝,变为北宋王朝的阶下囚。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怎能不让词人伤感、惆怅,怎能不让词人思念过去的幸福时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此时的小楼只能勾起人无限的思念之情,以及因思念而产生的孤寂、凄凉、愁苦之情。又如李煜的另一词作《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词中“小楼”与“月亮”、“子规”三者共同构成一幅凄美之景,“小楼”本身也着上了悲情色彩,同“子规”一样抽象为悲情的象征之物,而不再仅仅是一种建筑物。李煜在《相见欢》中还曾写道:“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同样表达出一种深深的离愁别绪。

      宋代词人秦观也曾凭借“小楼”这一意象,在其词作《浣溪沙》中把一个女子的春愁刻画得惟妙惟肖: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正是因为有了“轻寒的小楼”作为主人公抒怀的*台,才有了“晨起如秋”的烦躁,才有了“梦似飞花”的飘零,才有了“愁如丝雨”的感伤,才有了“闲挂银钩”的无聊。

      当然,在众多的宋词中,“小楼”这一意象已不再局限于“小”字,出现了朱楼、红楼、高楼、危楼、画楼、青楼(古指富贵人家的住处。)、歌楼、楼台等词语,但其所蕴涵的思念、别离、愁苦、感伤之情却是始终没有改变的。晏殊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范仲淹认为“明月楼高休独倚”,否则,“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李清照为了等待夫君的归来,一直等到“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就连“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辛弃疾,也“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丑奴儿》)。看来,一旦遇见了“楼”字,定会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二、闲适之楼

      “小楼”除了用于表达悲情之外,还可以用来表达闲适之情。如陆游写的《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的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我们可以想像:绵绵的春雨带着春的问候,和着柔柔的夜风款款而来,此夜小楼不眠,诗人无眠。静下心来抛开一切烦恼、利禄、功名,细细谛听春雨的呢喃,小楼的私语。

      这是一个诗意的夜晚:诗意的小楼、诗意的春雨。没有诗人的闲情逸致,没有诗人的浪漫情怀,哪会有诗意的想像和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一夜的春雨让诗人获得了暂时的精神解脱,可以说,诗人在这一夜的春雨和特定的小楼中所流露的.情感是真实的、浪漫的、愉悦的、闲适的,面对如此美景,诗人怎能不心驰神往?而“小楼听雨”便是这一闲适心境的代名词。就像文人们相聚饮酒、吟诗作画一样,它已成为古人闲适生活方式的一种。

      辛弃疾在一首名为《临江仙》的词作中对这种闲适之境也有所表露,其中一句写道:“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可以肯定的是不管作者梦醒后是否惆怅,其春雨幽梦应该说是甜蜜的、温馨的。

      在古代诗词的乐章中,“小楼”有时是一首凄婉的歌,让人悲悯、怅惘,有时是一支清新的曲,让人欣喜、神往。不同的小楼承载着同样的情感,同样的小楼蕴涵着不同的情怀。借着古代诗词从小楼之窗投射出的光亮,我们似乎能瞥见小楼之中文学大师们或喜或悲的情感身影,想要与古人们对话,那就踏上小楼吧。

      拓展阅读:带有小楼的古诗词

      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3.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4.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7.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8.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9.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10.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1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1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1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4.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15.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1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17.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18.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9.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20.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21.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阅读全文]...

2022-04-26 19:47:29
  • 有关黄鹤楼的古诗词有哪些(登黄鹤楼的4首经典古诗)

  • 经典
  • 崔颢、李白、岳飞、*都写了黄鹤楼诗词,你更钟爱谁多一点呢?

    最*黄鹤楼上热搜了,因为在全国5A景区百强中排名靠前,而遭到质疑。有人直接表示这是假古董,一堆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建筑,凭什么排名这么高?是不是花钱了?很是尖锐。

    从建筑本身的价值看,现在的黄鹤楼就是一座现代化大楼,确实缺乏古迹气息,处境甚至可以说是尴尬。原楼已毁,80年代重修,距离原址1000多米,内置电梯,这就导致不少慕名而去的游客大失所望,感觉被骗了一样。但这样的尴尬不止黄鹤楼,中国很多闻名遐迩的建筑都是仿制品。越是出名,越是容易成为诟病的靶子。

    虽然如此,但从人文底蕴来说,此次黄鹤楼排名第15,并不为过。古人留下的400多篇诗文便是吟唱的结晶。看看那些为黄鹤楼沉醉的一长串诗人名字,只说三个,足以震撼:李白、岳飞、*。哪一个不是人中龙凤,冠绝华夏?而黄鹤楼同时令此三子驻足逗留。就连鲁迅先生,后来还忍不住剥皮一首《剥崔颢黄鹤楼诗吊大学生》。这样的吸引与魅力,是并不多见的。这样的名楼,撑得起天下名楼之首的赞誉,怎么就不能排个前15名?

    一、崔颢《黄鹤楼》

    歌咏黄鹤楼诗篇古今虽有数百首之多,却再也没有人写过崔颢。连天才横恣的李白,竟然也要搁笔长叹,却陷入长期的较劲之中。不论是古风式的《鹦鹉洲》,还是李白最出色的七律经典《登金陵凤凰台》,都被认为是欲超越崔颢,却又落入无意识模仿之中。如果说诗仙有心结,这绝对是李白*生最抱憾的事之一。

    崔诗虽然格调不算高,但气象开阔,意境雄浑,惊艳千古。诗人将黄鹤楼的传说、内涵与美景融合得不能再好。千载读之,感动不减。

    二、李白《黄鹤楼闻笛》

    李白虽然搁笔,但黄鹤楼诗却是没少写的。只不过楼不是主角,而作为表达的承载——重要意象。如著名七绝《黄鹤楼闻笛》。

    《黄鹤楼闻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黄鹤楼成了抒发离愁的站点。“落梅花”也不是梅花飘落,而是玉笛所吹之曲子。诗风简洁灵性,极其流美。

    三、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很多人都知道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极少有人知道岳飞还写了另一个《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可能是第一首太成功,导致岳飞其他诗词都给忽略掉了。这一首记黄鹤楼的感怀之作,同样心系家国,剑指收复,当然也是佳篇,惜乎读的人不多。

    四、*《菩萨蛮·黄鹤楼》

    一代伟人*,1927年的大革命时期,于蒙蒙细雨中登上黄鹤楼,将对复杂时局的百般感受融于此阕。心境虽有迷惘,却更多信心与自勉,更多对于未来的不息奋斗的姿态。整首词写得沉郁雄浑,不失大气。“中国”、“南北”、“大江”的意象,都使词境开阔壮丽。

    菩萨蛮·黄鹤楼/作者:*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这也是写黄鹤楼的名篇,是*诗词中的佳作之一,恐怕也是*代以来,最著名的黄鹤楼感怀诗词了。

    关于黄鹤楼的诗词远不止这几首,但基本上这几首都是很有名的了。话说崔颢、李白、岳飞、*都写了黄鹤楼诗词,你更钟爱谁多一点呢?

    [阅读全文]...

2022-06-29 13:41:46
  • 儿童古诗词鉴赏岳阳楼记

  • 儿童
  • 儿童古诗词鉴赏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所写一首古诗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古诗词岳阳楼记的鉴赏,欢迎阅读。

      《岳阳楼记》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 通: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曜 一作:隐耀;霪雨 通:淫雨)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

      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

      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注释:

      记:一种文体。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但目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念)。

      (1)选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现江苏省吴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岳阳楼在湖南岳阳西北的巴丘山下,楼高三层,下临洞庭湖,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2)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3)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jùn):滕子京降职任岳州太守。滕子京,名宗谅,子京是他的字,范仲淹的朋友。古时朋友间多以字相称。谪zhé①<动>谴责;责备。《左传?成公十七年》:“国子~我。”②<动>被贬官,降职。《琵琶行》:“~居卧病浔阳城。”③<名>缺点;过失。《老子》:“善言无瑕~。”

      【谪戍】把被革职的官吏或犯了罪的人充发到边远的地方。在这里作为<动>被贬官,降职解释。守:指做州郡的长官。

      (4)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1045)。越,到了,及。

      (5)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政,政事;通,通顺;和,和乐。这是赞美滕子京的话。

      (6)百废具兴: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百,不是确指,形容其多。废,这里指荒废的事业。具,通“俱”,全,皆。兴,复兴。

      (7)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乃,于是;增,扩大。制:规模。

      (8)唐贤今人:唐代和宋代的名人。

      (9)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嘱咐。予,我。作文,写文章。以,用来,连词。记,记述。

      (10)予观夫巴陵胜状:夫,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胜状,胜景,好景色。

      (11)衔(xián)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衔,衔接。吞,吞没。浩浩汤汤(shāng):水波浩荡的样子。

      (12)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横:广远。际涯:边。(际、涯的区别:际专指陆地边界,涯专指水的边界)。

      (13)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朝,在早晨,名词做状语。晖:日光。气象,景象。万千,千变万化。

      (1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此,这。则,就。大观,雄伟景象。

      (15)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备,详尽,完备。矣,语气词“了”。之,的。

      (16)然则北通巫峡: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17)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南,向南。极,尽。

      (18)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迁客,被贬谪流迁的人。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也称诗人为骚人。多:大多。会,聚集。于,在。此,这里。

      (19)览物之情,得无异乎:饱览这里景色时的感想,恐怕会有所不同吧。览:观看,欣赏。物:景物。之情:情感。,得无:恐怕/是不是。异:差别,不同。

      (20)若夫淫(yín)雨霏霏(fēifēi):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下文的“至若”同此。“若夫”*似“像那”。“至若”*似“至于”。淫(yín)雨霏霏,连绵不断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21)开:解除,这里指天气放晴。

      (22)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阴,阴冷。号,呼啸;浊,浑浊。排空,冲向天空。

      (23)日星隐曜(yào):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曜(不为耀,古文中以此曜做日光)光辉;日光。

      (24)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岳,高大的山。潜,隐没。形,形迹。

      (25)商旅不行:走,此指前行。

      (26)樯(qiáng)倾楫(jí)摧:桅杆倒下,船桨折断。樯,桅杆。楫,船桨。倾,倒下。摧,折断

      (27)薄暮冥冥(míng míng):傍晚天色昏暗。薄,迫*。冥冥:昏暗的样子。

      (28)斯:这,在这里指岳阳楼。

      (29)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则,就。有,产生……(的情感)。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去,离开。国,国都,指京城。去国,离开京都,也即离开朝廷。忧,担忧。谗,谗言。畏,害怕,惧怕。讥,嘲讽。

      (30)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萧然,萧条的样子。感极,感慨到了极点。而,表示顺接。者,代指悲伤感情,起强调作用。

      (31)至若春和景明:如果到了春天气候和暖,阳光普照。至若,至于。春和,春风和煦。景,日光。明,明媚。(借代修辞)。

    [阅读全文]...

2022-04-18 08:51:46
  • 关于红楼梦诗词有哪些 古诗词经典名句大全

  • 红楼梦,经典
  • 1.《螃蟹咏》清朝

    曹雪芹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2.《薛宝钗咏白海棠》清朝

    曹雪芹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3.《代别离·秋窗风雨夕》清朝

    曹雪芹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4.《终身误》清朝

    曹雪芹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

    5.《残菊》清朝

    曹雪芹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6.《交趾怀古》清朝

    曹雪芹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7.《咏红梅花得“红”字》清朝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回。)

    8.《唐多令·柳絮》清朝

    曹雪芹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9.《五美吟·明妃》清朝

    曹雪芹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10.《香菱咏月·其三》清朝

    曹雪芹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11.《葬花吟》清朝

    曹雪芹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12.《五美吟·红拂》清朝

    曹雪芹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13.《香菱咏月·其一》清朝

    曹雪芹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14.《咏红梅花得“梅”字》清朝

    曹雪芹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回。)

    15.《临江仙·柳絮》清朝

    曹雪芹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16.《咏菊》清朝

    曹雪芹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17.《芙蓉女儿诔》清朝

    曹雪芹

      维太*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

    [阅读全文]...

2021-12-03 21:44:57
关于钟楼鼓楼的古诗词 - 句子
关于钟楼鼓楼的古诗词 - 语录
关于钟楼鼓楼的古诗词 - 说说
关于钟楼鼓楼的古诗词 - 名言
关于钟楼鼓楼的古诗词 - 诗词
关于钟楼鼓楼的古诗词 - 祝福
关于钟楼鼓楼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