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山洞的古诗

关于描写山洞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山洞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山洞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山洞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0) 语录(1) 说说(3) 名言(507) 诗词(584) 祝福(1k+) 心语(55)

  • 咏山洞洞穴的诗句大全

  • 古诗文
  • 咏山洞洞穴的诗句大全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句吧,诗句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咏山洞洞穴的诗句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时光倒转东沟地,演绎前阳原始人。

      电闪雷鸣能借火,调长音短已传神。

      谋生取石多知旧,猎守携枝巧用新。

      万载文明终印证,残灰兽骨有先春。

      (二)

      空山溶洞妙奇玄,鬼斧神工别样天。

      泉奏八音鸣宝殿,石开七窍幻青烟。

      瑶悬瀑布乳花秀,蟾恋金龟笋柱妍。

      百态千姿晖丽景,游人惬意胜神仙。

      (三)

      葱郁谁家院,四时景共生。

      犬猴相对峙,楼阁竞恢闳。

      石上棋方罢,洞前事已更。

      悠悠成一梦,留与说枯荣。

      (四)

      山深啼怪鸟,野旷路人稀。

      落日何匆促,残光莫早违。

      胡为冥洞凿,谁见鬼魅依。

      胆大方行路,颤歌如伴归。

      (五)

      锦绣谷前能不问,隔林歧路几幽深?

      微风拂面尘迷眼,酥雨沾襟草乱心。

      烟树轻浮秋月梦,流泉空载夏瑶琴。

      英雄画色依然在,可惜豪情未有吟。

      (六)

      日照山峦雾满冈,莺歌燕舞报晨忙

      行人不倦观光远,瀑布无私奉献长

      隐秘龙宫藏宝藏,新修水库灌田庄

      湘南名胜白水洞,故地重游情满腔

      (七)

      洞中火熟陶中食,食罢遐年变智人。

      劳以身心改天地,分于手脚毓灵神。

      石刀耕发文明始,火箭腾冲日月新。

      一别穴居三渡劫,云泥已隔万年春。

      茅山洞口

      綦毋潜〔唐代〕

      华阳仙洞口,半岭拂云看。窈窕穿苔壁,差池对石坛。

      方随地脉转,稍觉水晶寒。未果变金骨,归来兹路难。

      游北山洞神宫

      李中〔五代〕

      闷见尘中光景促,仙乡来礼*君。人居淡寂应难老,

      道在虚无不可闻。松桧稳栖三岛鹤,楼台闲锁九霄云。

      羡师向此朝星斗,一炷清香午夜焚。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丹山洞

      梅尧臣〔宋代〕

      山无凤皇飞,洞有仙人迹。

      蝙蝠大如鸦,莓苔遍上屐。

      自惭无道骨,安问缘云客。

    [阅读全文]...

2022-07-10 21:37:46
  • 咏山洞洞穴的诗句大全

  • 咏山洞洞穴的诗句大全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句吧,诗句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咏山洞洞穴的诗句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时光倒转东沟地,演绎前阳原始人。

      电闪雷鸣能借火,调长音短已传神。

      谋生取石多知旧,猎守携枝巧用新。

      万载文明终印证,残灰兽骨有先春。

      (二)

      空山溶洞妙奇玄,鬼斧神工别样天。

      泉奏八音鸣宝殿,石开七窍幻青烟。

      瑶悬瀑布乳花秀,蟾恋金龟笋柱妍。

      百态千姿晖丽景,游人惬意胜神仙。

      (三)

      葱郁谁家院,四时景共生。

      犬猴相对峙,楼阁竞恢闳。

      石上棋方罢,洞前事已更。

      悠悠成一梦,留与说枯荣。

      (四)

      山深啼怪鸟,野旷路人稀。

      落日何匆促,残光莫早违。

      胡为冥洞凿,谁见鬼魅依。

      胆大方行路,颤歌如伴归。

      (五)

      锦绣谷前能不问,隔林歧路几幽深?

      微风拂面尘迷眼,酥雨沾襟草乱心。

      烟树轻浮秋月梦,流泉空载夏瑶琴。

      英雄画色依然在,可惜豪情未有吟。

      (六)

      日照山峦雾满冈,莺歌燕舞报晨忙

      行人不倦观光远,瀑布无私奉献长

      隐秘龙宫藏宝藏,新修水库灌田庄

      湘南名胜白水洞,故地重游情满腔

      (七)

      洞中火熟陶中食,食罢遐年变智人。

      劳以身心改天地,分于手脚毓灵神。

      石刀耕发文明始,火箭腾冲日月新。

      一别穴居三渡劫,云泥已隔万年春。

      茅山洞口

      綦毋潜〔唐代〕

      华阳仙洞口,半岭拂云看。窈窕穿苔壁,差池对石坛。

      方随地脉转,稍觉水晶寒。未果变金骨,归来兹路难。

      游北山洞神宫

      李中〔五代〕

      闷见尘中光景促,仙乡来礼*君。人居淡寂应难老,

      道在虚无不可闻。松桧稳栖三岛鹤,楼台闲锁九霄云。

      羡师向此朝星斗,一炷清香午夜焚。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丹山洞

      梅尧臣〔宋代〕

      山无凤皇飞,洞有仙人迹。

      蝙蝠大如鸦,莓苔遍上屐。

      自惭无道骨,安问缘云客。

    [阅读全文]...

2022-03-17 14:41:48
  • 描写奇山怪石的诗句-描写山洞怪石的诗句

  •   描写山洞怪石的诗句?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唐代:王维《桃源行》

      译文:出洞后他不顾隔山隔水,又决定辞家来此仙源。

      师从庐山洞,访旧来于斯。

      —唐代:白居易《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

      译文:本人拜师在庐山洞,今日拜访故人来到这里。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唐·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译文:经常听人们提起玉泉山,说山洞里有很多由钟乳石天然形成的洞窟。

      心驰茅山洞,目极枫树林。

      —唐代:孟浩然《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

      译文:心中向往着居住在茅山洞的生活,入目是满眼的枫树林。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

      —唐代:王维《酬郭给事》

      译文:高高的宫门和楼阁冰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桃李技叶茂密,柳絮随风飞舞。

      洞中避暑青苔满,池上吟诗白鸟过。

      —唐代:无可《题崔驸马林亭》

      译文:山洞中是夏日避暑的好去处,洞中石头上面布满了青苔,站在池边赋诗头顶有白鹭 飞过。

      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

      —唐代:白居易《宿湖中》

      译文:湖中停泊的十只画舫夜晚没有地方停宿,于是就停泊在了洞庭山脚下的湖中心了。

      描写黄山奇石的诗句?

      1. 黄山怪石,星罗棋布,点缀在波澜壮阔的黄山峰海中。它们形态别致,或大或小,争相竞秀,意趣无穷。

      2. 戴舒扬就说,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如雄狮,前面有一块大圆石,仿佛一个大圆球。狮子看着前面的石球,好像要伸出爪子推动石球玩耍。

      3. 然而在众多的黄山奇石中,有座山峰,我们把它称作“仙女弹琴”。

      4. 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笼罩在黄山上层的云雾渐渐消失,阳光透过云雾照在山峰上仿佛世外仙境,“仙女弹琴”便显得格外迷人了。

      5. 到黄山观光的游客说黄山山峰上的几块巨石,每当太阳升起,就变成了一位美丽的仙女,还有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架古琴。仙女优雅地弹着琴,弹得太阳都笑了。

      6. 也有人说,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女坐在山峰上,弹着古筝,发出美妙的音乐。

      7. 有人说,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一块巨石就变成了一位美丽的仙女。山顶有一块石头就像一把凤凰琴,她坐在石琴旁,聚精会神地抚弄着琴弦,弹着优美的旋律。不用说,这就是有名的“仙女弹琴”。

      8. 徐楚蓥是这样描述“仙女弹琴”的,云海中,“仙女”修长的手指伸向那架精致的古琴,闭上了双眼,似乎听到悦耳的曲声,使我置身于仙境,唯美的奇石——“仙女弹琴”。

      9. 还有人说黄山上一位美丽的“仙女”坐在石凳上,每天都快乐地弹着优美的曲子。她弹得多么认真啊!

      10. 叶珂君赞美“仙女弹琴”很有意思。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个婀娜多姿的仙女,只见她优雅地坐在一块岩石上,两只手伸向前面,好像正弹琴呢!

      11. 就说“仙女弹琴”吧,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女坐在山峰上。仿佛在弹奏着动听的曲子。它弹出来的曲子优美极了!

      12. 步移景换,从黄山龙幡坡上回头看老人峰,“金鸡”已不见,却见五石如五位老翁,携手持杖,摩肩接踵,向天都峰顶攀登,形象逼真生动,被称为“五老上天都”。

      13. 我们再往前走,就是“飞来石”。“飞来石”的外表就象一颗桃子,而这桃子又是那么巨大,非同一般,所以也叫它仙桃石。

      14. 然后,我们又来到了“仙人指路”。“仙人指路”大家一定都听说过,但真正的“仙人指路”是什么样子的呢?其实,“仙人指路”只是一只很大的石手,伸出食指,指向湛蓝的天空,又象一只小灵通竖立在那儿,似乎被神仙抛弃了!

    [阅读全文]...

2022-04-06 20:58:45
  • 含有洞字的古诗词 带洞字的诗词名句

  •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第五回》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朱庆馀《*试上张籍水部 / *试上张水部 / 闺意献张水部》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韩愈《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增广贤文·上集》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洞庭青草,*中秋,更无一点风色。——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又要洞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格言联璧·持躬类》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温庭筠《赠少年》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柳恽《江南曲》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岑参《春梦》

    夜凉船影浸疏星。——张孝祥《浣溪沙·洞庭》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柳永《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桃花洞,瑶台梦,一片春愁谁与共?——和凝《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缕凤》

    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刘过《沁园春·卢蒲江*上时有新第宗室》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陈与义《登岳阳楼》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雍陶《题君山 / 洞庭诗》

    刬却君山好,*铺湘水流。——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李益《春夜闻笛》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王维《酬郭给事 / 赠郭给事》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阅读全文]...

2022-02-16 14:21:12
  • 送梁六自洞庭山古诗朗读(古诗赏析及解释诗意)

  • 解释,诗意
  •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唐·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注释】

    ⑴梁六:即梁知微,时为潭州(今湖南长沙)刺史,途径岳阳入朝。洞庭山:即君山,位于岳阳市西南的洞庭湖中,风景秀丽。

    ⑵巴陵:郡名,即岳州,今湖南岳阳。

    ⑶孤峰:指洞庭山,即君山。

    ⑷闻道:听说。神仙:指湘君、湘夫人等传说中的神仙。《拾遗记》:“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

    ⑸湖:即洞庭湖。悠悠:悠长,自然。

    唐诗三百首·018

    《汾上惊秋》

    唐·苏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注释】

    ⑴汾上:指汾阳县(今山西万荣南)。汾:指汾水,为黄河第二大支流。

    ⑵河汾:黄河与汾水的并称。《史记·晋世家》:“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

    ⑶心绪:此处谓愁绪纷乱。隋孙万寿《远戍江南寄京邑亲友》诗:“心绪乱如麻,空怀畴昔时。”摇落:树叶凋零。

    [阅读全文]...

2022-03-19 07:08:44
  • 望洞庭唐刘禹锡的古诗(望洞庭注释及译文)

  • 中国五千年悠久文化,产生了许多的文字与文体,其中最有特色的,高度凝炼的便是诗歌,一首诗,就是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古诗散发出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

    望 洞 庭

    朝代:唐 代 ‖ 作者:刘禹锡

    原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色 一作:山水翠)

    译文:

    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色:也作“山水翠”。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赏析: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如镜”,是*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其用词也极精到。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阅读全文]...

2022-07-10 14:43:51
  • 描写崆山白云洞的诗

  • 描写崆山白云洞的诗

      (第一首)

      阴风瑟瑟血腥浮,马面牛头竞恶眸。

      朱笔频添生死恨,油锅乱溅别离愁。

      森罗塔下冤魂泣,断命桥边厉鬼咻。

      苦海茫茫天日暗,谁偕诺亚渡方舟?

      (第二首)

      跌宕连环九曲廊,花明柳暗感无常。

      方才探得通关路,忽又遭逢绝念墙。

      及可为时兴大业,于争奈处叹黄粱。

      *生几度从头越?逝者如斯枉断肠!

      (第三首)

      几度逍遥驾玉鲲,深宫探秘跃龙门。

      珍珠谷里寻灵气,琥珀湾中觅慧根。

      海底仙山迎远客,桃源盛宴赐佳飧。

      醇醪未饮心犹醉,三遍金鸡不觉暾。

      (第四首)

      苍山密洞隐机玄,迷朔五厅呈壮观。

      孔雀开屏千态媚,玉龙飞舞万姿鲜。

      欢欣仙界常幽静,忧叹人间时不安。

      常借灵芝驱百病,欲求神剑断妖缘。

      (第五首)

      崆山雄控小城西,松下寻幽依杖藜。

      洞阔乍疑垂乳瘦,石浮翻看玉舟奇。

      一朝鬼斧无双产,千载神工世所稀。

      莫道地偏人罕至,白云高旷挂天溪。

      (第六首)

      洞窟名传久,崆山景不同。

      勾连成胜迹,变幻自中通。

      何处龙潜性?此时云带风。

      清游乐何极,颠倒醉仙宫。

      (第七首)

      清和四月赏春华,日照崆山小径斜。

      溶洞魂迷星雨境,云蒸雾锁叹奇芽!

      (第八首)

      白云紫气锁崆山,翠绿丛中别洞天。

      曲径幽深诗满地,龙宫开阔水生烟。

      惊呼悬幕层层叠,细数珍珠粒粒悬。

      迷醉神功多造化,一跤跌出赋三篇。

    [阅读全文]...

2022-06-21 08:39:10
  • 黄山的古诗

  • 黄山
  • 黄山的古诗

      《题黄山》

      明方勉

      杖黎得得入云看,中有幽篁下有兰。

      百道飞泉鸣玉佩,千寻石柱架琼峦。

      隔林幢影招青鸟,出洞箫声送彩鸾。

      地位清高人罕至,好收风景入琴弹。

      《登黄山凌 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

      唐李白

      鸾乃凤之族,翱翔紫云霓。

      文章辉五色,双在琼树栖。

      一朝各飞去,凤与鸾俱啼。

      炎赫五月中,朱曦烁河堤。

      尔从泛舟役,使我心魂凄。

      秦地无碧草,南云喧鼓鼙。

      君王减玉膳,早起思鸣鸡。

      漕引救关辅,疲人免涂泥。

      宰相作霖雨,农夫得耕犁。

      静者伏草间,群才满金闺。

      空手无壮士,穷居使人低。

      送君登黄山,长啸倚天梯。

      小舟若凫雁,大舟若鲸鲵。

      开帆散长风,舒卷与云齐。

      日入牛渚晦,苍然夕烟迷。

      相思定何许,杳在洛阳西。

      《翠微峰》

      宋无名氏

      洞里乾坤世莫知,时闻啸鹤带云归。

      几回洞口乘风立,欲挟飞仙入翠微。

      《石床峰》

      元汪珍

      常约高僧访上方,峰头老树挂斜阳。

      仙翁何处归来晚,风落松花满石床。

      晓出黄山寺

      □ 高 翥

      晓上篮舆①出宝坊②,野塘山路尽春光。

      试穿松影登*陆,已觉钟声在上方。

      草色溪流高下碧,菜花杨柳浅深黄。

      杖藜切莫匆匆去,有伴行春不要忙。

      【注】 ①篮舆:竹轿。②宝坊:对寺庙的敬称。

      (1)这首诗可分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说“杖藜切莫匆匆去,有伴行春不要忙”,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认识?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可分两层,前六句为第一层,叙事与写景,概括地表现了山中的美景,详细地描绘了山下的田野风光;最后两句为第二层,议论,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大自然的无限眷恋之情和独到的审美感悟。

    [阅读全文]...

2022-01-14 23:26:32
描写山洞的古诗 - 句子
描写山洞的古诗 - 语录
描写山洞的古诗 - 说说
描写山洞的古诗 - 名言
描写山洞的古诗 - 诗词
描写山洞的古诗 - 祝福
描写山洞的古诗 - 心语